市子与早乙女地铁相遇你有没有尝试过,喜欢一个人,喜欢到厌恶自己。
张爱玲在送给胡兰成的一张照片背后写到,“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不能轻易说出真实的想法,因为顾及对方的感受,喜欢吃什么、喜欢看什么,最后都变成了随便和将就。
为了迎合而隐瞒,甚至胆战心惊,这样的感情即使生出花来,想必也只是向日葵,永远不能朝着自己想看的方向。
如果要在一段爱情里失掉自己,还不如在夜空里一个人听首歌,望着星星发呆。
至少,还能尽情流露自己真实的情绪。
《脑内中毒大作战》
两个人恋爱时最好的状态,往往就是两个人好像忘了在谈恋爱这世界上不能隐藏的东西有三样:喷嚏、贫穷,还有爱情。
当真的有一个人出现让你瞬间无法自拔,哪怕在大街上你也会喊住他,“hey,我好像有点喜欢你。
”如果你觉得不可思议,那是因为你没有经历过那一刻的火花四射。
市子对早乙女一见钟情,在大胆的表白后相恋,可彼此总会因为各种小事产生误会。
一个不说,一个不懂,便一直在猜忌中分分合合。
到最后,市子害怕失去早乙女开始隐藏自己的情绪迎合他,早乙女却因为这种隐瞒而觉得彼此之间有隔阂,爱情把两个人折磨的筋疲力尽,最后市子想做真实的自己,而选择分手。
虽然仍然爱你,却不能继续相守了。
两个人恋爱时最好的状态,往往就是两个人好像忘了在谈恋爱。
简单来说就是不累心、不费神,不刻意、不改变、不约束、不占有。
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不要试图去改变任何人,你也不需要为了谁做出任何改变,两个合适的人在一起就是自然而然。
市子放弃了最适合结婚的越智,她并不后悔,因为她用尽力气真正爱了一场。
虽然在最开始就预料到没有结局,可如果当初不大胆的告白过,不奋不顾身爱一次,到最后才会后悔。
就像我的一个朋友曾说过,当他第一眼见到那个女孩时,就想拉着她的手去结婚。
这是一种冲动,也是一种心动,只可惜这种心动人的一生最多也只会经历一次吧。
“我决定和她结婚了。
因为你不生气,你不哭,我便觉得你没有那么在乎我。
”女人不哭,不闹,不生气,就是不在乎,真是简单而愚蠢的见解。
我只想知道,如果我哭着喊着求你不要离开我,你就会不离开吗?
就算你留下来了,这份用卑微换来的怜悯我也不需要。
至于在乎不在乎,与哭还是不哭没有关系,表面上淡定自若的听你告别的声音,心里其实早已决堤泪流成河了。
我不哭,只是想留有对爱最后的尊严。
电影在最后设置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可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导演留下了一个伏笔,就是市子最后重遇的那个人就是越智。
绕了一圈,最适合市子结婚的还是那个稳重成熟的越智。
也许很多女人转了一圈会发现还是曾经的那个人最适合,可又有多少是当你回去的时候他还会在原地,或者是会再次重逢呢。
(此片又被称为《头脑特工队》真人版,几个人代表着某种情绪在操控主人公的大脑。
)
不要委屈自己的感情,也不要做爱情的附属品。
你就是你,有喜欢听的歌,有喜欢看的电影,不要为了迎合而改变。
你要相信,总有一个人会出现,说他也喜欢听这首歌,他也喜欢看这部电影。
重要的不是你喜欢跟谁在一起,而是喜欢跟谁在一起的自己。
《脑内中毒大作战》超清完整版
看这片子之前完全是冲着卡司,安利的人说,全程笑cry。
很意外,我看完却忍不住湿了眼眶。
也很巧,居然在这样的时刻遇见这样的一部电影,在最绝望的时候还是让我忍不住笑了起来,在我陷入困境最深处的时候告诉我: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却丧失了一部分自己,甚至开始讨厌自己,这样的关系不应该忍耐,不应该继续,还是立即放手的好。
片尾,市子与早乙女分手,任对方哭泣着挽回也告诉自己,不要回头。
就这样不回头地走着走着,迎面吹来一阵风,温柔的阳光照耀全身,内心的大厦开始重建。
望着这样的画面我开始抑制不住眼泪。
因为我也想不回头,迎来风,有阳光,重建这个不断自我厌弃的自己。
想起之前豆瓣上的一篇文章,《什么样的姑娘注定情路坎坷》,很有感触,很有共鸣,全篇一字一句说到了我心里最幽暗的角落,很痛,很残忍,但是无可辩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我的困境。
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恋爱这种东西呢。
越爱越不满足,慢慢地,连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开始无法分辨。
在渴望拥抱的时候,反而恶言相向。
在内心空虚的时候,将希望寄托于一种虚无且必然无法实现的假想之上。
反反复复、起起伏伏,纠结、徘徊,在这个过程中开始丧失一部分自己,开始讨厌自己。
然而同时,也分不清是否还在爱着。
以前我常常理所当然地说,我相信每个人都有爱的权利。
然而,当我们以爱为借口,以爱为武器,彼此伤害,甚至伤害他人。
这个时候,难免觉得自己十分虚伪,极其自私。
以爱之名,我们干了不少混蛋事儿,还拿冠冕堂皇的借口自欺欺人,将自己当做无辜的受害者。
反思起来,就是在浑浑噩噩与自我欺骗中度过了不少感情事件。
写着写着突然就和片子没太大关系了,也感到有些绝望,就好像“注定情路坎坷”这句话将一语成谶,变成一个魔咒,笼罩在我未来的感情生活中。
扯回来。
市子的故事给我最大的感触也不外乎那个道理。
爱别人的同时,也要爱自己。
如果你爱的人让你变得不像自己,而变成一个你厌弃的自己,那么可能,他真的并不是正确的选择。
再说影片的脑内会议设置,真是我等纠结星人的真实写照啊。
大概我们在面对一件需要纠结的事情时,脑海里都是有这样的几部分自己在吵架吧。
理智、感性、沉稳、少女心、不能言说的过去……这些构成了我们一言一行的基础与前提。
但每一部分都是真实的自我,每一部分组合起来成就了平衡的自我。
谨以这些凌乱的观后感作为一种自我警醒吧。
但愿终有一天,我们都能与自我和解。
2017-5-12 14:44《脑内中毒大作战》(2015)。
很pf日本人的漫画,能将许多文字无法精准描述的人性勾勒的精彩和完整。
每个人的大脑时刻被理性、冲动、乐观和悲观占据,决断力强的人,能迅速理清头绪找到出口。
而大多数如你我一般的凡人,则会优柔寡断深陷眼前踟蹰不前。
左也不行右也不是,生命就在否定和怀疑中慢慢流逝。
好羡慕女主最后终于能置自己内心的幼稚幻想于不顾,重建人格的摩天大厦。
“我喜欢你,但我讨厌和你在一起的自己。
我想喜欢自己,不然的话我是不会幸福的。
所以,我要和你分手,重回自己一个人的生活!
”(此处激动的鼓掌 )人生要学会果断放弃。
和消耗自己生命的人纠缠,就是慢性自杀。
本来是看古川雄辉,电影意外的很合口味,尽管豆瓣分数不高,但我很喜欢。
真木阳子演出了内心复杂纠结的女性的真实多面,好像看到曾经的自己走过的崎岖弯路,如果那时能看到这样一部电影,人生也许会得以改变。
一开始觉得只有这5个人会不会不够,积极的石桥,消极的池田,负责动心的鸠子,负责回忆的老岸还有负责最后做决定的吉田,但是只有三个人就已经够混乱了,在多下去本体估计会崩溃得更加频繁……这片的脑内会议还挺还原纠结的想法的,放大了瞻前顾后的想法虽然有点累赘但是胜在够引起共鸣,还有城堡崩溃、被不明身份的女人强占控制权、贴上黑标签不能回首的回忆一不小心就翻开了,真的好形象!
我还是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五个名字,我以为看完电影会知道的!
结果连彩蛋都没有!
老实说这电影不难看,但是我暂停了好几次,分两天才看完的,现在想一下每次暂停都是因为早乙女!
真不是我天生不喜欢年下男的设定,这人真是越看越渣!
看到越智桑说要过去车站表白时我真的想看到这里就算了我不要看下去了,果然下一秒一个电话就进来了。
然后市子不知道发什么神经居然选择了早乙女,这不是作吗?
真的要作过才知道痛吗?
可怜越智桑,连后来发生的事都没有直接说。
然后我就一边愤愤得看一边在想,不选择越智桑也没问题的(之前都伤得人家那么深了又回头找人家是不是太厚脸皮一点)让早乙女立即go die吧!
根本不适合啊!
之前不是还想过未来啊前途啊之类的问题吗,这时候怎么就不想了,跟这么一个没物质基础不说,人品也不怎么样的年下男在一起有什么前途而言,既然市子最后痛定思痛我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快被她气死了最后那里也是,居然给了一个黑幕就完了。
真的,不是越智桑也没关系的,起码给我看到是个人吧,一个黑幕是什么意思,又没有彩蛋!!
真是可怜的越智桑,重要的话要说三遍。
如果知乎上有个问题,有哪些看似三观极正其实很歪的影片,请一定加上这一部.自己交往状态下和编辑接吻,被男友看出,含糊其辞解释不清,对方夺门而出.反而反复嘟囔着要对方改正.自己无比勇猛自信的开始一段感情,无力面对自己造成的误会,打算草草短信收场让老好人接盘,关键时刻却舍不得真爱摆了老好人一道.等真爱在身边了,第一时间想的是什么,是珍惜这段感情吗?不是,是迅速开始患得患失的觉得觉得由于自己作搞丢了工作的好搭档和结婚的理想对象,并把这屎盆子扣在小男友头上.书本改编电影这种好消息因自己莫名的优越同情不敢告诉对方,反而怪说和对方一起自己只能隐忍,好像谁逼了她似的.自己开庆功宴,男友画廊废了,走到门口没心情进去,不沟通不理解不考虑对方感受,直接判对方死刑,还好像自己走出了阴影一样.如果男女角色对调一下,女方书本没能出版,男方高升庆功宴因女方到门口而不入气愤不已,最后在女方苦求原谅下头也不回,估计渣爆了吧?爱上和对方在一起时的自己从来不叫恋爱,叫自恋.当然,日本婚姻大部分女性也就是依附男人过日子,因为爱情错过结婚理想对象而气急败坏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能不立牌坊吗?正如结尾.大概像女主这种一把年纪了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都不清楚,无力爱别人,不愿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的女性,想要获得幸福,也就只有寄希望于好男人蠢萌蠢萌的原意吃回头草接盘了.干脆再拍一部渣男追求自己梦中情人不得最后找个相夫教子的贤惠妻子成家的男版败犬励志故事吧给众多自己作成剩男剩女的单身败犬也来点心灵鸡汤.
故事情节的内容形式很是令人“意外”。
现年三十岁的樱井市子由于性格原因,始终未曾拥有一段幸福甜蜜的爱情。
前不久的聚会上她认识了帅气又有些木讷的23岁青年早乙女亮一。
而在此时市子脑子中思绪万千,“理性”吉田倡议举手表决,“积极”的石桥和“冲动”的鸠子坚持要上前搭讪,而“消极”池田则抵死不从,一旁负责记忆的岸先生不紧不慢记录会议的内容。
这样一段奇妙的爱情展开了,所谓奇妙不仅仅是年下恋,而是影片把一个大龄宅女在面对新恋情的思想活动完全拟人化。
当然还有着最大的老板,应该是市子的潜意识。
当然这仅仅是形式,本片的内容却给我一种老调重弹,即爱情是爱情,婚姻是婚姻。
在恋爱时市子和亮一还是和谐的,只是当关系在深入时,两人的年龄、性格、想法的差异惭惭显现,最终还是分手了之,虽然市子的分手很励志,但我觉得依旧无法掩盖,爱情与婚姻的深层次冲突,爱是可以盲目的不顾任何外在条件的,可是要发展到婚姻,却是要具备相当多物质和精神基础的。
一人物化各类情绪的做法,远有《神探》里张兆辉一恶化七邪,近有皮克斯神作《头脑特工队》。
这类做法的优点在于,观众不必再根据演员面部表情的变化而艰难做出判断,演员也不必为了表达复杂的情感而一遍一遍地进行自我调试(这当然对于提高演技很有帮助),情感变化演变为人物冲突,形象明了,喜闻乐见。
因此,将满腹愁肠的怀春大龄剩女的复杂情感人物化成为本片最大的亮点。
吉田:头脑议会议长,代表理智。
通常情况下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表现为多数议员的样子。
如,多数议员吃东西,他也跟着喝咖啡;多数议员上吊,他也跟着吊脖子。
但无论他怎么做,都是为了一个终极目的:让女主樱井市子得到幸福。
石桥:代表积极情绪。
包含着乐观、好奇心、进取精神等正面情绪,一方面将女主所受的伤害用积极的方式化解,另一方面又是女主不断追求幸福的动力来源。
池田:代表消极情绪。
既是女主封闭自我的主要因素,同时又释放着悲观、恐惧等消极情绪。
萝莉:冲动的少女心,敏锐的情感线。
见到喜欢的人会立刻春心荡漾,见到无感的人会发好人卡。
爱情成功时会张开双翼,翱翔宇内;恋爱受挫时会跌落尘埃,鼻青脸肿。
岸老先生:代表回忆。
极少发表意见,但形成回忆时,事实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所以偶尔也会举手表决。
还有一位神秘性感女郎(貌似也是阳子女王扮演的),她的三次出现成为全片三处转折。
第一处:市子向早乙女表白。
在理智犹豫不决之时,神秘女郎接过主导权,市子立刻一改之前的婆婆妈妈,变得简单粗暴,直抒胸臆,表白几乎成功。
第二处:车站的选择。
这一次的境地更加两难,理智陷入了更加混乱的状态,但一旦神秘女郎接手后,立刻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早乙女。
这两处的设置都是将神秘女郎作为理智的对立面而出现,她的每一次出现都带来理智的晕厥,显然,她是理性的另一面——感性。
人一旦失去理智,往往容易感情用事,变得主观情绪化,特别是恋爱中的女子。
在第一处中,陷入热恋的市子为了追求爱情,彻底放弃之前理智的忸怩和矜持,顺从了感情的呼唤,大胆地表白,赤裸裸地袒露心意,这是恋爱中女人的热情使然。
而第二处中,感性又一次战胜了理性,市子再次选择了一直深爱的早乙女这就更不足为奇了。
但在第三处和早乙女的分手中,由于现实的冲击,恋爱的热情已经消退,理性开始占据上风,吉田说服了神秘女郎,理智地和早乙女一刀两断。
人物化情绪赢得了戏剧化的表现手法,拓宽了电影的表达方式,也为本片营造了喜剧的效果。
但要注意,人态化的情绪也和其他电影人物一样,层次丰富,形象立体。
譬如积极的石桥,一开始力主市子追求爱情,主动搭讪,而当感情受挫时,也说:“见他干什么,早乙女这种男人不要也罢,我们最喜欢工作了。
”故步自封的池田,对爱情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但在和早乙女分手的问题上却强烈反对。
当然,很明显,这些情绪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市子能够得到幸福。
二本片并没有像绝大多数的女性电影一样拥有一个大团圆的美满结局,尽管最后留下一个另一段感情开启的线索,但毫无疑问,导演试图在这类类型片中寻找一丝突破。
和早乙女在一起后,市子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幸福,为了不打击经济拮据的男友,市子隐瞒了自己的成功。
市子心中也明白对于她这种大龄剩女来说,早乙女远不是能给她带来幸福的人,但爱情是盲目的,等热情开始消退之后,她选择压抑了自己。
事实上在被未婚夫抛弃、接连错过理想的结婚对象之后,市子对现实相当沮丧,此时的她已经失去了再次追求幸福的动力,于是石桥陷入沉睡。
为了迎合早乙女,市子扭曲了自己,她舍弃了内心的一部分,于是心灵城堡有一部分坍塌。
然而这一切在市子办庆功宴的那天晚上发生了改变。
出于嫉妒,早乙女指责市子的成功是运气好而已,这显然让市子无法接受,内心开始崩溃,脑内议会下起了前所未有的大雨。
联想到之前未婚夫抛弃她的理由:因为市子未如小三那样哭闹,所以她对他的爱不够热烈。
那么为什么市子没有大哭大闹呢?
因为市子本质上是一位坚强自立的女性。
在面临即将失去日本女性普遍视为一生幸福的寄托的丈夫之际,市子没有像救命稻草一样拼命抓住,使劲浑身解数拼命挽留。
这并非是她对未婚夫的爱不够热烈,而是市子认为幸福可以靠自己努力获取,不必受制他人。
因此,早乙女对她的努力工作、辛勤付出而获得成功的不公正指责,无疑又是对她独立自主的秉性的又一次污蔑,说到底,早乙女和前未婚夫是一路人。
因此,市子的自尊被激发,再一次产生了追求幸福的动力,于是石桥从沉睡中醒来,他说,“再这么下去市子是不会幸福的”,“还要打算逃避到什么时候”,“早乙女不会再改了,这不是樱井市子的错,也不是什么人的错”,“一直在一起是不可能的了,长痛不如短痛”。
理性也开始审视内心,吉田说:“我觉得自己都不喜欢自己的人是不会得到幸福的”,“没有必要为了和早乙女在一起而扼杀自己的一部分”,“重要的不是喜欢了谁,而是喜欢和谁在一起时的自己”,“为了更爱自己而选择分手”。
市子的本性开始觉醒,她不再是过去那类对男性千依百顺的柔顺女性,她不再为了迎合男性而委曲求全,她勇敢地和渣男分手,甚至不顾他的哭求。
她的心灵城堡又重新构建起来,心灵上黑幕也被照亮,连“你虽然看起来很老实,但其实是个女表子”这类的黑色记忆也灰飞烟灭。
樱井市子站在路面上,风吹过来,旭日的光芒照得眉目生辉。
日本的电影就有这么神奇,即便很玛丽苏,也会让你分不清谁对谁错,事情并非全以对错善恶区分;也会让你讨厌满身光环的女主心疼心机重重的配角配角,做到配角都有血有肉有始有终。
小学就有同学把脑子里的各类想法拟人的作文手法,来展现故事主人公的激烈思想斗争。
每次都会被老师表杨得七荤八素让我们一番羡慕,这部片也是思想拟人化的结构,算电影中新颖的叙述方式。
女主内心矛盾得以扩大一千倍,比起80后某导的疼痛青春和主配角死光光的绚烂,此片的以小见大的功夫将主题表达更加明朗。
原来喜欢人是不会死人的,喜欢人是我喜欢你更喜欢和你在一起的我自己。
这段时间以来接触了一些日本的爱情电影,越看越喜欢。
我并不觉得早乙女是渣男,也不觉得他有多好,毕竟谁都是从20多岁过来的,23岁的他,或许还没有一个成熟男人的担当和责任感,可是当他真的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对她的爱溢于言表,她要她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他会反省,哪怕是到了最后,他也尽力奔跑着去追回心爱的人。
每一段诚挚爱情开始的时候,谁不希望能一直那么爱下去呢,可是,越来越世故的我们,却再也无法只是因为喜欢而和一个人在一起,两个人在一起的阻碍太多。
在一起的原因也太多,但恰恰没有爱。
因为爱着你,所以,宁愿让自己的一部分沉睡,假装相安无事。
有多少爱情,纠缠到最后,不是因为不甘心两个字吗,我们那么多美好的回忆,那么喜欢你的心情,不甘心,也不忍心就这样放弃,可是比起喜欢一个人,最重要的不应该是喜欢和那个人在一起的自己吗,我觉得这是这部电影,最感动我的地方。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爱着爱着,就迷失了自己,即使痛苦,也不愿结束,可是,我们爱过,不已经是最好的结局吗,生活不是童话,不是所有你爱的事物,都适合你,也不是所有你想要的,你都能拥有,但是,请记住:如果你没有得到你想要的,那是因为生活想给你最好的。
相爱容易,相处难。
可是即使我们分开了,我依然喜欢你。
爱情的忠告:相爱就不要通过互相折磨来证明对方的爱,爱一个人就应该好好珍惜,真心的不易。
即使不能在一起了,也请喜欢自己,并微笑着说再见。
《脑内中毒大作战》开始认为不过是仿效《头脑特工队》的真人版电影而已。
没想到是从大脑里不同个性(把这些个性具体化)争论如何对待一次恋爱经历,以及作出抉择的过程。
女主人公是个出色的作家,她作为大龄剩女,也是相当烦恼。
偶然一次参加聚会,她遇到了一个心仪的对象,尽管那家伙很邋遢(家里乱得像狗窝),但是毕竟是他身上的浪漫气质(虽说是个搞雕塑的,但说白了就是不靠谱程度)吸引了她。
而正当她陷入爱情的种种老套挫折(纠结是否要矜持,还是要大胆主动;放大对方的感觉,尤其是对年龄差异耿耿于怀;发现对方前女友出现,自己也阵脚大乱;为了不让对方难堪,隐藏自己的成就……)时,出手帮助自己在事业上飞黄腾达的“伯乐”,居然对自己表白了。
这可是个稳健成熟又帅气,而且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完美现实先生。
问题是又因为一物降一物,偏偏爱的就是浪漫,而一再地放现实的鸽子。
直到最后,浪漫走到绝路,才发现自己在爱中迷失了自己。
为了迎合一个比自己年轻的不靠谱男人,为了适应一个比自己失败的浪漫小子,几乎毁了自己。
辗转之下,主人公才发现,关键是“不要迷失自己”。
《诗经》曰得好,“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
最后,主人公对浪漫男提出分手,并说:最重要的是不是喜欢谁,而是喜欢和谁一起的自己,所以为了喜欢自己,我选择分手。
爱是什么,爱的选择。
选择更好的自己。
爱情、婚姻,事业、理想。
也许可能存在暂时的幸运者能够得而兼之。
但是实际上一般而言,我们都只能任选其一,而且能够实现其一就不错了。
不过,最重要是选择做真实的自己,不要我了得到世俗所谓的幸福,而委曲求全;也不要为了个人幻想中的浪漫,而埋没自己。
我觉得这是女性作出人生各个阶段选择时候都必须注意的。
这也是我希望自己女儿将来能够注意到的。
16.11.13
有了头脑特工队,这个创意点就没了,接下来,题材是做了个大龄剩女的爱情故事,结局是要自爱,简直乱七八糟,里面那五个人之间没有情感共鸣,那个负面情绪的女的话太多,太烦人!对了,性感女是谁来着?
好吧,我承认我就是冲着神木弟弟去看的。当演到女主和古川事后抱在一起的时候,不经感慨冬天睡觉的时候有个人抱抱还是很温暖滴
真木阳子变身女王真是美艳动人啊!身材一级棒!化身小清新又让人看着很舒服。改编自漫画作品的电影,剧情其实挺弱,主要的看点还是真木阳子的表演。最后宣传的价值观不错:要做到自己喜欢自己,这样的爱情才会幸福。
女主大脑开会这几位情商很低。古川雄辉总是给人禁欲的感觉啊!一个没有完成雄性竞争的男孩怎么可能和年长女主一直幸福下去呢。这个故事走向倒是很正常的。
为真木舔屏
有的恋爱片就像恐怖片一样出现的场景都太可怕了:在喜欢的男生家里发现女生的物品,喜欢男生嘲笑自己的缺点,前男友的女朋友找上门来说自己怀孕了,蓝朋友说因为你都不哭我觉得你可能不喜欢我,吓出冷汗
模仿头脑特工队嘛不是 可惜还没有动画做得好
痛哭系列;30代困惑;女性视觉最高;古川雄辉路人转粉;脑里面有个"小女孩“的设定很棒
《头脑特工队》拍成真人版大概是这样?
五星好评。女主的心理,认真谈过恋爱的女人应该都能理解,B站弹幕那些骂女主作的小朋友请不要心理优越的太早。阳子姐姐好萌好美丽,我看着都快弯了[笑cry] 结局好评,不要为了恋爱迷失自我,女人在恋爱前先好好爱自己吧!
此片挺有哲理,但总觉有漫画化倾向,更客观地看现在的日本电影,很多似乎缺乏那种雍容大气的平衡感,我还是更喜欢黑泽明、小津安二郎、成濑已喜男的作品。
牵手的那一幕好喜欢
类似头脑特工队的设定(居然是差不多时间上映???)针对恋爱大作战的脑内会议很好玩 讲真男女主都挺渣的:)现实中出现这种人肯定是想打的 特别作 好看的地方倒是在于衣服都穿得蛮好看(
分数全部给神木DD和羊姐姐,偶尔卖萌的西岛也不错,但是吧~我还是对古川雄辉喜欢不来
我觉得有点冗长但是很真实啊 恋爱真的好累人啊
真木很不适合演这种不懂恋爱的大龄女~~她和网红古川小哥真是各种不般配~~
刚开始就是乳摇,吸引住了我。让我想看下去了!几个人在脑内开会,决定人的行动,这题才好老啊!女主的眼睛是做的,肯定动过刀。女主最后还是没和小鲜肉在一起,而是被命运选择了眼镜男。结尾的乳摇和开头呼应了!片尾字幕不错!
哈哈哈哈inside out的恋爱版,把动画换成真人当然是很奇怪的,做好了要被雷的准备,但是和想象的又有点不太一样,并不是甜甜的恋爱和简单的选择哪一个(要喜欢的还是要合适的),看到后面还觉得挺有趣的,非常喜欢最后,因为依然是一个找寻自我的故事。“我喜欢你,但是我讨厌跟你在一起的自己,我想要喜欢自己,不然我是不会幸福的。”“最重要的,并不是喜欢谁,而是喜欢跟谁在一起的自己。不能为了跟谁在一起,就抹杀掉一部分的自己。”这个设定我可以多给一颗星。当然短评讲的也很好,“脑内有个西岛秀俊,谁还管三次元男的啊。”
真人版《头脑特工队》,不过比起动画差很多。
1.恋爱时候脑内会议可以比这丰富百倍。2.喜欢一个人,让自己成长,面对不完美的自己,很好。3.我也好想和7岁年下小弟弟恋爱嘤嘤嘤4.这剧不是说谁对谁错的,选择谁都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小弟弟是,大叔也是,重点是,你如何爱自己,如何做好自己,如何成为更好的人。PS我也想摸真木阳子的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