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覺得最震撼的不是番茄這個“腦男”,而是染谷——這廝真是會演戲。
導演想要傳達的不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殺人機器被氣質心理醫生拯救,而是對於死刑是否真的能制裁犯人,勞改中所謂的改變是否真的有用的批判。
看完全片除了吐槽江口洋介無下限的智商、斗真“沒有感情”卻一直保護真梨子一直被車撞以及兩個變態女人的槽點之外,整部片真的是從頭重口味到尾。
看完這部可以去看看《重力小丑》,著就顯得小清新很多,二者想要表達的內容差不多。
開頭就是一個女巫被人(看不清是誰是重點是導演的手法啊魂淡害我家番茄被陷害)折磨,舌頭被割掉之後做成人肉炸彈,上公車,完成爆炸。
一個燒焦的小孩走出來對著真梨子說救我救我救救我。
這裡真梨子的表現非常重要,仔細看的話就可以詮釋她爲什麽因為弟弟的去世變成這樣。
她似乎對可憐的小孩都是無法忽視的崩潰。
因為她弟弟的死,媽媽得了憂鬱癥,她想要通過改造當初殺害她弟弟的少年犯(就是染谷!
)做實驗找出辦法拯救媽媽,這廝課真會演戲啊,在真梨子和自己媽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淚說自己是多麼尊敬真梨子她多麼救他於水深火熱中怎麼可以允許其他人去說她壞話呢(我去……)。
染谷他媽還真信了,一個勁地說先生真是我們的神啊神啊,空鏡頭直接對著真梨子表示很無語==腦男的存在在我看來是爲了解決掉那兩個變態的女人,二階堂和番茄雖然都是殺人機器,可一個是真正的殺人魔一個是對那些鉆法律空子逍遙法外的罪犯替天行道的沒有感情的機器。
在二階堂這個角色說出“我們是一樣的”這句臺詞的時候我真想踹她兩腳,有木有智商啊你這傻逼@果然是只會造炸彈的機器啊。
番茄想殺二階堂,二階堂想殺番茄,在追逐遊戲之中牽扯了江口洋介這個智商無下限的的刑警和他的下屬,下屬真是分分鐘被欺負啊,不是被江口欺負就是被炸彈燒傷要麼就是人肉炸彈,真是導演想要讓他怎麼死他不得不死。
還有可憐的真梨子先生,最後在車庫撞擊的戲碼最大的槽點就是她一直皺起的眉毛,還有慢鏡頭中她流出的眼淚,成功俘虜了番茄的心,願意撲心撲肝地保護她,這也是他最後殺掉染谷的原因(我去他難道不知道女人的眼淚是很廉價的嗎她是唯一為你流淚的人那是因為你之前碰到的都是男人啊傻逼快來姐姐這兒姐姐天天哭給你看)。
莫名其妙的消失之後,某天真梨子收到他發的郵件,等她趕到染谷家的時候,他已經死了,隨即真梨子發現其實他根本就沒有改變,還在一直凌辱小孩,我覺得她把受凌辱的小孩抱出浴缸的時候才是整部戲的高潮,那時候的她才真正體會到媽媽在失去弟弟時那種撕心裂肺的痛,和一蹶不振的原因,她弟弟的死完全沒有任何意義,沒有懺悔的犯人才會一犯再犯。
更諷刺的是,當晚媽媽看到新聞里染谷的媽媽說“我非常感謝我的兒子被殺了”的時候說:“真的是人在做天在看,真梨子,你上次提的敘述治療法我想試試。
”可這個治療法本可在染谷得到驗證,成為論文,而番茄卻血淋淋地告訴她,這是沒有用的,就像二階堂在綁架她的時候說“有些人的靈魂是無法被救贖的”,整個故事下來,該正常的人都變得正常,該得到懲罰的人都得到了懲罰,到頭來,只有她變得不是自己了。
法律無法判定絕對的正義,對於有些人,世間的懲罰才能拯救他們。
一个铁石心肠,没有情感的杀人机器,最后被一个美女医生的热忱所打动。
标志性的英雄电影的结尾,只是最后铃木还是杀人了,但是他毕竟是帮社会除害了,也是好事一件。
电影一直都在暗讽整个日本的精神病学科,美女医生虽然热爱自己的专业,可是她却不能解开自己亲生母亲的心结;她费尽心力治疗杀害自己亲生弟弟的凶手,结果他还是重操旧业,继续杀戮年轻的小男生。
有的时候科学事业的悲哀就在这里,理论很高深,却解决不了身边实际的小问题。
其实片中人物的设定并不新奇,之前类似的也有很多,只不过导演用了“脑男”这么一个新名词来定义,很好地赚了一点噱头,而且得益于男主比较传神的演绎以及姣好的面容,也给影片本身加了不少分。
操纵别人,抹杀他人情感的做法是终将会自食其果,人类的情感就好比大坝拦住的巨河,只要大坝有那么一点裂隙,那水就会毫无保留地倾泻而出。
相反,我们也不能轻易被他人操纵而成为工具,我们不能被某些事物的表象给欺骗,不要过分掺杂个人情感,有的时候相比高深的理论,要更加相信自己的双眼。
番茄不带表情把褶子全藏了是作弊啊 即使对着TOMA的美颜也无法不觉得这是一烂片 糟点无数 圣父圣母最让人不能接受 刻意加入的蕾丝情节也无好感 刚开始真的挺惊悚 可是看到熊孩子经过爆炸都还戴在头上的小黄帽瞬间破功 车库撞了一遍又一遍到底要哪样 非要撞第三回您才能拉刹么 手下留人 不要继续杀人什么的真让我想杀了圣母 因为你是唯一为我流泪的人的设定让我最后的忍耐彻底奔溃 还有无敌中二的变态女 本片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让圣母自抽了耳光
脑男(2013):花美男生男斗真负责面瘫耽美,圣母医生松雪泰子负责煽情,警察江口洋介负责打高级酱油。
疯子们统统放弃治疗,飞跃疯人院。
这些心智异常的家伙苦练杀人本领,将自己打磨成一件所向无敌的人肉凶器。
精细计算出藏匿在通讯、建筑学、化学、解剖学、光学、运动学、材料学里的犯罪机会,制造一起起惊天大案。
如同柑橘生长数据非得从枳的病理报告中得出一样,导演们乐于在人迹罕至之处观测人性,在精神病人的世界里推演人伦序次。
一定要从这些异端奇葩身上扎出人血来,这是东亚电影莫测高深的一盘大棋。
「四季中,唯有秋天,是一夜間說來就來的……」清晨六點二十五,些微震感。
刻度標識清明,輾轉而無狀。
日子一天天地過,又仿佛咻地一聲砸到了跟前,四分之三的末世而後,懵懂近乎恥。
藉口,藉口憑弔,默數傷悲。
相信,不相信的,都抵不過時間荒洪,付之一炬灰飛煙滅。
是怎麼變成了現在這樣,又不然還能怎樣?
自是不夠時間去瞻仰原著如何之絲絲入扣動人心弦,從立項到完工似乎總有忙不完的事兒,無窮盡的機械勞動,就連約個下午茶的時間都被精確到了分秒,華麗麗廢掉了一股腦的券,斜線三條是工讀生後知後覺的歉意。
成了老人,所謂領軍,其實一點兒都不開心。
堂而皇之是給年紀的羞辱,經驗的擺設。
陣容著實強大,既有江口洋介松雪泰子這般靠譜的前輩,又有染穀將太與二階堂富美再度連袂吊詭氣息,Toma桑充其量只能說是錦上添花,只是不太習慣他面無表情的模樣。
很有些時日,不再費工寫評鑒,便漸漸疏忽了習慣的套路。
自成一體說來好聽,實則散漫不經大腦。
想要給自己全身而退的推諉。
當成兒戲,小打小鬧。
電影本身的硬傷在乎偏袒,一徑偏袒了身為主角的Toma桑,卻忽略了對二階堂小美人所飾演綠川的深入,相較而言若說Toma桑的行徑是被動執行的復仇計畫而後依樣畫葫蘆將游走律法邊緣以暴制暴的慣性,那麼自主選擇了通過施行無差別犯罪而尋求快感的綠川,不更應該深究的嗎,那所謂廉價罪惡感的淪喪,究竟又為了什麼。
號稱比肩告白至惡人性的暗黑題材,也果然毫不猶豫陷入的僵局。
世界高度發展,文明不斷進步,而人跟人的距離似乎越來越遠,越來越難以被取悅。
溫暖,只是那麼簡單的兩個字,卻是令人心酸的一件事。
冷漠成了主旋律,事不關己,重口味喧嘩被建立他人苦痛之上的活著,行屍走肉般。
正義,所謂的正義,給一息尚存的憐憫,法外開恩,是誰給誰的特權,又被誰濫用了成為無往不利的鋒芒。
後來相信,這個世界大概已經沒有神。
妄圖拯救世人的妄言由來只是私自千瘡百孔無以為繼的不得不。
原諒,只是為了活下去。
不能夠倒下僅有的存在,由來醫人者不自醫,耗費全部心力所購建的美好和諧,還相信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被匡扶是活下去的救贖。
而憤怒簡直來得莫名其妙,口口聲聲不能原諒。
是不能原諒自己吧,那一刻竟是感到滿足的,終於得償所願惡有惡報。
死了太多人,顯得泡麵頭的江口桑無比晦氣。
也於是他的壞脾氣雷同詛咒,損人不利已的不值得同情。
免不了要說,拜託您啦,大把年紀成熟些吧,妹子都說了機關重重,偏的不信邪,好了吧,老友新朋全都死光光。
這是要承接新警察故事裏成龍大哥墮落的由起麼。
續集穿越中國香港。
辯證始於起源終於滅亡。
不可一概而論,卻也不能以偏概全,世事無絕對,由來如此,人本是脆弱,同態複仇的把戲亦不新鮮,唯獨孑然涼薄,若不相信,又該如何安身立命。
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心观自在。
任何一種狀態都不若讓自己自在更值得擁有了,唯獨祈禱這世上的不自在能少一些戾氣,無差別,只為私欲而實施的衝動。
「如果問我死後的願望,還有什麼好留下,我立刻回答一個好孩子在地球上……好孩子你要聽話,要有善良的想法……」举报
一部本可以成为青之炎级别的电影因为导演或者编剧的力不从心就掉到了三星 / 当面对极致的惡是需要冷漠的脑男还是用善来感化?
/ toma路人转粉了,从脸蛋到身材都棒棒哒,还有翘臀 / 二阶堂富美也路人转粉,上娇兰感觉小小年纪好沉稳,希望能成为有独特个人魅力的演员 / 当toma被车撞来撞去的时候都快忍不住点叉了,那段终极对决本应该是整部升华的地方,却成为最大的败笔 / 最爱的那段就是最后女医生找到曾经治疗过的杀害她弟弟的那个人的家,看到另外一个被剃光了头的即将成为下一个受害对象的小男孩时崩溃大哭的时候,简直不能更讽刺。
这应该是部文艺片吧,小清新黑化向文艺片,虽然爆炸场面接二连三,但仍然是个慢节奏。
开篇剪舌头的变态场景的确让我有点恶心,而面对受害人的痛苦,施害者欢乐得手舞足蹈的场面更让人觉得不寒而栗。
然后……我就被番茄的小腰和翘臀给治愈了…… 先说一下江口洋介饰演的茶屋刑警吧,一个粗暴但有正义感的大叔形象,但从一开始他的正义就不是理性的,他一方面愤怒于旁观者对惨剧的娱乐化态度,另一方面又希望通过不太公正的手段让犯人受到惩罚——之所以找鹫谷医师为铃木做鉴定,就是因为他认为以鹫谷目睹了爆炸案的惨状后,一定不会让铃木有机会用精神异常的理由逃避惩罚,这说明茶屋并非时刻都在以法律、规则这些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囚车被劫、警察被杀、搭档受伤的情况下,茶屋依然在阻止铃木杀死凶手绿川,看到这场戏的时候,虽然觉得茶屋的做法和很多影视剧里警察们的做法一样僵化,但理解为这是要刻画一个讲究公义的刑警的形象、是为了与普世道德普世价值观合拍。
然而,在电影的后三分之一的剧情里,这种印象却被改变了。
当搭档被绑上炸弹,绿川威胁说只有茶屋杀了铃木,炸弹才会被拆除。
这时候茶屋的选择偏离了公义,偏向了人情,他选择用铃木的死换自己搭档的生,即使铃木提醒他炸弹不可能被拆除。
虽然这种选择在人性的角度上无可厚非,但与之前他的所做所为对比,却顿时让人觉得他的坚持如此轻易被动摇,他的正义如此不堪一击——做为刑警,你不是要保护民众吗?
你不是要用法律制裁凶手,而非让人随意以暴制暴吗?
你不是在爆炸接连发生、明知凶手就在医院里而铃木是来杀凶手的时候,仍然要先控制住铃木不让他触犯法律吗?
如此种种,从动摇到崩溃,从坚持律法的刑警,到选择主动杀人,你只用了一分钟。
与之相比,一向软弱、笨拙到甚至搭档三年都不能真正获得茶屋承认的搭档,流着泪大喊:“别打了,只要我死就好了。
”并真的引爆炸弹时,这个被茶屋一直喊成“新来的”的小警察,形象骤然高大起来。
最后,当茶屋一连数枪打在绿川身上的时候,泄愤的意味如此明显,但或者还可以理解为是报仇。
而对铃木扣动扳机的时候,代表的又是什么呢?
毕竟铃木杀的人都是犯罪者,和绿川不同的是,他没有杀过警察,更没有杀过无辜者。
茶屋扣动扳机的时候,他的正义、他代表的法律荡然无存,充满讽刺。
鹫谷真梨子,从一开始她就执着地想要引入新的治疗方法,让被害人家属与施害者会面,从而达到治疗双方心理的目的,这为她的前史埋下一个引线。
看到这场戏的时候,我最好奇的是,既然在相关案例中有部分家属从仇恨转变为宽恕、也有凶犯从不以为然转变为忏悔,但鹫谷自己也说这种情况是因人而异的,那么,我很想知道,这些案例中没有达到期望的治疗情况的比例是多少呢?
是有多少家属始终痛苦、不能原谅犯人?
是有多少犯人根本体会不到家属的痛苦也根本不打算忏悔?
还有多少犯人表达忏悔其实只是为了欺骗,是为了换取自由或减刑?
这个比例,鹫谷是没有去计算,还是仅仅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数据呢?
随后,少年犯对她的忏悔换来的是自由,我就在想,这个忏悔是真诚的吗?
少年犯的母亲对她的感谢,发自肺腑地称她是神,而鹫谷的表情却是非常痛苦的——尽管她一直认为这也是在对自己进行治愈,可明显她的理性选择对她的心理毫无帮助。
当警察带走铃木的时候,鹫谷所站的位置是被墙壁和栏杆所包围,似乎象征着她的内心、精神都是这样被禁锢着。
而这种禁锢又实在是她自己的选择。
鹫谷所坚持的是理性,是科学,是救赎,从一开始她就拒绝茶屋要求的在鉴定中随便给铃木定性,后来更是执着地寻找铃木表现异常的真相,一步一步地探索。
然而,当最后铃木杀死少年犯,让被绑架小男孩脱险,鹫谷仍然痛苦着。
一直饱受抑郁症困扰的母亲感到解脱,甚至终于愿意去参加鹫谷所提议的治疗。
而和母亲相反,鹫谷却并不感激铃木,相反,她指责铃木:“你不是神,没有人能有擅自制定善恶标准、擅自制裁的权利……你破坏了我苦苦构建的一切……” 她构建的是什么呢?
是为了能够和普通人一样平静生活而构建起的理性的牢笼,她让自己相信自己所做的努力是有意义的、是有效果的,她让自己相信自己能够拯救罪恶的灵魂同时也能治愈受伤的灵魂。
可铃木所做的,将她从一个神圣的位置拽了下来,无法再自欺欺人。
她之前所坚持的理性、善良,也是如此不堪一击,多么讽刺。
茶屋和鹫谷,这两个角色都充满自以为是的意味。
铃木这个角色,忠实地执行着爷爷为他设定好的程序,为荡除世间罪恶而存在的杀人机器。
如果当初爷爷给他的命令不是制裁罪犯,而是随便杀人,那他和绿川会有区别吗?
我想,或许还是有的,区别就在于绿川从杀人中得到快感,而铃木什么感觉都不会有。
不管是攀岩教练,还是鹫谷,都在试图唤醒铃木心灵深处的人性,想让他拥有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
教练认为他曾经有过波动,只是被爷爷给强制封印了。
而鹫谷也在一直呐喊着你不是做为杀人机器被生下来的,你也和我们一样是人。
我不知道他们所做的是否真的有效,最后铃木杀死少年犯,是出于程序,还是如他所说的因为鹫谷为他流了眼泪?
而那个清浅的微笑,是内心情感的破芽而出,还是在模仿普通人?
我想,有时间得找原著来看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首先,抱有高期待看这部片子的我,是失望的。
之前看过toma的各种混剪,从细节演技和美感的角度,这部电影完全地勾起了我的好奇,但就像之前源氏物语也是用toma演技和美术掩盖的情节弱点一样,本片除了toma演技勾得人想要一直琢磨【当他在这么表演的时候他在想什么】,其余的并无太多可圈可点之处。
其次,我喜欢警察前后的转折,这是一个被导演始终照顾到的,不断用边角料构造成功的一个相对丰满的人物。
最开始的正义感,想要给脑男判刑是合理的;后来也可以出于一个颇具同理心的人格,不固执地接受脑男老师的讲述,对脑男重新给出整体评价;再后来当他更看重的搭档将死,他作为一个正常的人,会放弃【警察】这一职业所强求的完全公正,逼到极致所以从心所欲,也是令人很投入被牵引着走的情节;最后神来之笔一样的最后一发空弹,这个人从头到尾的心理变化十分丰富,但又不会用力过猛,比恰到好处更多了一些惊喜。
对于女心理医生,我同意评论里另一位作者的看法,她大概代表了一种极致的善,以意识形态的方式独自生存,一厢情愿,软弱怯懦,在被这个世界抓住践踏之前,尚能苟且又逻辑自洽地存活,没有人有功夫拿这个善良针对她,是因为她人微言轻,也没有狗屎运到被当做目标,能够将她牵扯进一个性命攸关的事件中的起因(脑男),又具有着将她拉扯出来的天性(或者说,也不是随便什么都能将她牵扯进来,太弱的不致人死命,太强的就会把她拉出来了)。
另外几个神来之笔:女主的妈妈说,这个世界果然是有神的。
这是一个被这个世界的弱肉强食性说服并纳入世界观的看法,如果后面没有画蛇添足地说自己要去做心理治疗,留个观众自己脑补,可能会更好,戛然而止在一个个体面对一些复杂的生活事件时,对于世界的看法的改变,和这种改变之契合世界逻辑的程度。
还有,虐待幼童的男生的母亲,是一个完全的被动形象,但同样被导演三言两语地丰满了些许,她对于世界规则也是呈开放的,动态的接受和更新,有明确的底线和多大的事情会对自己造成多大的改变的明确的度量衡,当儿子再次犯罪,亲情所激发的包庇的欲望已经被个人的善恶观念,周遭的压力与个人的心性坚定程度等等综合而成判断中,消磨掉了。
只能说,toma没有遇到一个好剧本,或者这并非一个好导演,以至于一个主演演技再好,也像是一个突兀的、用力过猛的怪异角色,他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超出了这样一个剧本所能承载的水平,若非如此,可能虽不能让人对主演的演技啧啧称奇,但至少不会让人意识到整体是多么的不协调和欠缺。
2013年的日本悬疑电影。
生田斗真、松雪泰子和江口洋介主演。
据说是根据畅销悬疑小说改编,所以人物设定还是有些意思。
一个智商超群,但是生活小事都需要人照料的怪人,因为被当作恐怖嫌疑犯送入精神病院作鉴定。
而一个圣母型的女精神病医生开始了追寻这个病人过去的故事。
作为一部悬疑电影,经不起推敲的地方还是太多,比如一个恐怖嫌疑的重刑犯居然只带一副手铐,从而从容众目睽睽之下袭击了另外一个犯人。
两个女阿飞居然就搞定了警察车队,一个女阿飞就把一个大型综合医院搞得鸡飞狗跳。
虽然设定有趣,主角生田有颜,但是架不住故事的漏洞。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此片,那就是:男主角、女主角和女配角们,个个都是精神病!
我没看过原著,但从原著的赫赫大名来看,这电影绝对是毁了原著不止一点点。
很多事情越是用力讲就越显得肤浅。
这是最近深刻体会的一句话。
其实站不住脚的反社会理论,越想曲高和寡的去解释,就越看上去中二。
所以真正的暗黑永远都是基于社会最残酷的现实而来的。
否则搞两个莫名其妙的精神病姑娘剃掉眉毛玩拉拉,除了当个噱头卖点之外,也只有让人恶心的份。
就像真正的恐怖片永远都是临近被杀前的心理共鸣,而不是一堆血淋漓的内脏器官。
回到这个电影,号称脑男,可是这个脑子怎么就牛叉了完全没有点铺垫。
除了各种特效搞出来的所谓记忆强大,和最后结尾那里说出染谷将太演的少年犯手臂上的压印以外,真看不出哪里厉害了。
不过这样也就罢了,我不排斥无条件接受中二设定。
起码一身白衣的toma露露肌肉也挺像那么回事的。
然后这电影最不忍直视的是导演拼命想要表达的一个道德观正义感的矛盾。
突出表现在江口叔演的警察,以及他身后一堆莫名死掉的酱油君。
尼玛爆炸现场什么都不知道,关键时刻还拿枪对着toma是做妹啊?
大局为重这话都不了解?
一个精神病患加癌症晚期的小姑娘,单枪匹马的挑掉了整个警察团队,又是炸楼又是炸车,还讲你妹的正义?
反差太弱,没有矛盾感。
作为一个观众完全不能体会该有的内心挣扎,就觉得江口叔的小搭档真是辛苦了。
松雪阿姨一如既往的苦瓜脸。
我就想问,她是不是无论演神马角色都是一个人?
除了皱眉还是皱眉。
不过起码看着挺养眼。
故事在她这条圣母玛利亚的线上,其实发挥还可以。
尤其是最后那里也是个女汉子。
关于轻轻松松就找到脑男的身世之谜一类的,插叙一大段无缝接入一类的,我就不吐槽了。
总而言之挺失望的,浪费了这么好的卡司。
番茄难得主一个如此有趣的题材,哎。
满满的五星给番茄的颜和肉,怎么能这么美。
我觉得女医生总是想通过哼哼教导来救赎没有人性的罪犯根本就是无用功,对残忍凶暴的罪犯就是脑男的以其人之道还治欺之身。
因为看了小说之后不喜欢,所以电影出来这么久也提不起兴趣去看。编剧对小说改了不少,不过依然是不喜欢,主要是圣母这个角色太烦了,而且印象中二阶堂这角色的戏分并没这么重的吧,改了之后看点是多了但也显得更神经了。个人觉得toma表现不错与原作所描述的感觉很一致。另外染谷跟二阶堂没对手戏不幸福
好看啊,虽然最后那个放任被车撞我很不懂。结尾给一个妄图理论改变他人的女人,很大一耳光,虽然她算是改变了一郎一点。生田的演技赞啊,一个没感情的人
变态的不科学。
既然想拍一个智商无敌,无弱点的完美人,就不要有那么多的BUG。 那位又丑声音又难听的大姐,您能宽容杀死自己弟弟的变态凶手,能同情没有人类情感的杀人机器,为什么对同样没有情感的另一位却没有一丝的爱心捏? 小日本的意淫,真把自个儿当神了。
不行,后半部拍的太不伦不类了。
之前还说过白金数据节奏慢,结果这个更甚……这片的逻辑和善恶观很莫名其妙啊,现行犯不逮捕却去抓着没有直接证据指向的嫌疑人?知道嫌疑人行动模式的情况下却不利用他去逮捕真正的罪犯?而且医院怎么可能会停电……
有些灵魂无法救赎!而神的灵魂,无需救赎!!!
眼睛里都是帅哥啊妈蛋,原谅我无法进行正常的剧情打分。
医疗永远跟随不了精神病的发展速度~~神经病的暴躁程度还不错,不过这不能成为主线很弱的借口。
片名完全不切题,建议改做无脑男。
这个国家到底有多少中二病……和特别结实的楼房呢~。
比告白多了些神奇。但都表达了对犯罪量刑的不满:如同前一段台湾有人叫嚣,杀一两个人不会判死刑啦,杀个小孩吃一辈子牢饭多好,而且外面一大堆人权团体支持…但日本可能出生率太低,司法不彰,总是想着赶快把罪犯尽快改造完送还社会,恶人,想来也是个奇葩。最后警察,女医生,都信仰崩塌。
法律之外的未成年犯罪,在日本推理、电影里面百用不厌,每次又略带新意,像《告白》;癌症末期的肆无忌惮,比《Breaking Bad》还要狂野;基于现实创造出异样的世界观又能自我圆满,这种就感觉熨帖般的舒爽。
看的時候不覺得,聽著片尾音樂看著黑底紅字居然有點突兀地怕。
3-
为什么生田斗真感觉不到痛苦,腿瘸了之后不能正常走路?女猪哪里来的脸教训别人不要以为自己是神,她不是一直觉得自己是救苦救难改造心灵抚慰痛苦重塑人格的神么!还有我主要是不喜欢女猪╮(╯_╰)╭还有我主要是觉得生田斗真真的是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代表。还有,虽然生田帅,仍是无魅力智障的典范。
联想到私下活泼的生田,觉得让亚麻来演面瘫更合适,反正他面瘫已经不是一两年(我是认真的
女主是<母亲>中的妈妈,一幅苦大仇深克夫克子的表情。揭露人性毫不手软,绝对是一部黑暗系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