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动画片的质朴风格设定不是没有缘由的.而且我一直偏爱这类闷闷的,没有满足期待欲望的片子。
让我不经想起对比明显的少年派。
红海龟的魔幻程度是极力克制的,唯一的体现在红海龟变成女人,实际上重点在于男人本身的荒岛求生的心理变化隐喻出的是现实生活中普通的人的生活状态。
那么假设越多的修饰岛上生活的戏剧性就会越削弱对现实生活那种无限循环的孤独和人终会消失的恐惧。
包括儿子的出走也是必然的,人的寂寞感可以消除,而孤单的感觉是无法消除的这是与生俱来的特质。
那个海龟女人对男主是个独特的存在,这个设定也可以是其它的动物,只要她是未知的具有神秘感的,然后被驯服再然后就是陪伴,经历磨难。
这个片子重要的是提供一种对观影的审美态度,而不是感叹孤独或者相濡以沫,或者人生鸡汤blablabla……当然这种审美态度对抗的就是媚俗,一种老是期待爆点和彩蛋的心理,它对抗的是浮躁的信息过量的现状,实际上想象力也在这种大量的观看习惯中消失了。
因为太多选择后,你一时无法沉迷某一种风格,也不会再去研究或者深究,而是渴望获得更多的过剩信息。
这里我想说说李安的少年派,毋庸置疑这是一部同类型里面的佼佼者。
不过,这种人性悖论主题的片子我更喜欢十戒里讲故事的方式,镜头的平稳沉闷带出肉身的沉重和命运的荒诞。
ps:我超喜欢李安的。
看着红海龟每个镜头都有体现出的细节 ,很感动。
最近的片子大家都是学习好莱坞,经典的三段式让观影体现可预期,食用久了就不免乏味,把自己的脑子完全的交了出去,换来了所谓的娱乐。
红海龟这部影片很特别,可以说很古典,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现代。
首先是它的画面,无论是近似水彩的海浪,还是油画一般的天空,配上简笔画风格的人物,大面积的留白,让人的视觉非常放松。
从音乐看,从spotify或apple music都可以搜到电影原声,我连接音箱重放了一遍,就是古典乐风格,单听倒也和其他电影原声没有太大差别,但配上画面真的是不一样,可以说是完美吻合了画面的意境,同时又补充了画面单调可能引发的观影趣味的下降。
剧情说实在的我一开始是猜不透的,看了三十分钟还是不确定故事的主旨,前期的悬疑设置还是很到位的,直到红海龟变成了女人,一切似乎就明朗起来。
影片主要呈现了人生的过程,从年轻到死亡。
剥离所有可能的修饰和人物设定,全篇都没有一句对白,没有刻意设置的情节,用动画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探讨人生的元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其很现代的地方。
影片的寓意并不深刻。
青年男子漂流到一个岛屿中,竭力制作木筏逃出小岛却屡屡被红海龟撞沉。
红海龟上岸被愤怒的男主打伤,男主不忍红海龟死去悉心照料,海归却变成了一个红发女人,女人与她从试探到情深,孩子诞生了。
短暂的快乐后一场海啸席卷小岛,此时也已青年的孩子开始思考自己的存在并离家探索未知的世界。
夫妻俩在岛上白头,死去,故事结束。
批评者或许会攻击这部片子平淡无奇,试图探讨大的概念却没有任何解决问题的尝试。
但我却认为这正是该片着力打造的意境。
观众从日常繁忙的生活中抽出两个小时,如果仅仅接受单方面的信息轰炸,却没有双方面的交流探讨,是称不上娱乐的。
影片中孩子的出走和男主最后望了一下月亮后断气,都是非常引起我个人共鸣的镜头。
人生也许就是这样,挣扎,驯服,扎根,意外,逃离,归根。
看到了这个,仿佛存在自身周围的困难和障碍都被抚平了一样,非常治愈。
不同于评价看完后觉得人的本质是永恒的孤独,我个人觉得观影的体验是相当温暖的。
全凭流连于画面中的意境美,日欧彼此结合,也真的很有特色,构画里日与夜交替,星空,海岛,夕阳,落雨,竹林,失落的海龟,变幻的人形,生命的结晶,旅途的启航,落日时告别,从开始到结束,都像梦一样她从广袤无垠的大海里上岸来陪他,他放下灯火璀璨的彼岸,在幽深静谧的海岛里,情愿做了两棵水草,扎根在池塘里,沙滩里,草地里,化出一个又一个的梦,直到他白发调零,它游回大海
我很喜欢动画短片风格的电影,特别是人物勾画注重整体线条和身体动作,较少描绘面部细节的片子。
海风吹动主角的头发,磨破的裤脚,一个礁石上的背影,转过来有一双豆眼。
可以,这很法国。
人物像剪报拼贴一样贴在场景里,似真非真。
场景非常美,像一幅印象派的画,没有实际的样子,但是有光有温度有味道,是一种在海边晒的汗涔涔快昏倒的感觉。
剧情不好说,解释不了,可以用“魔幻主义”概括。
从前,有一只性格怪异的红色大海龟,不知为何不让男主角坐筏子回归人类社会,爬上岸被男主角报复,结果变身美丽女子和男主角在荒岛上生了一个儿子享受天伦之乐,最后儿子跟着海龟小伙伴跑了男主角死了美丽女子又变成了海龟爬走了。
故事有点耳熟,有点像“田螺姑娘”拼贴“雪女和猎人”的故事。
看了一眼短评,大多批评片子格局不够,浪费了吉卜力的才气,另一些人读出了片子里“人类永恒的孤独”,”回归“之类的。
在片子开始后不久,我也一直在猜测片子的主题是什么,随着故事的进展,我设想的主题从“孤独” 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到”冤冤相报何时了“到人定不能胜天”。
可能是人类的天性,总想为发生的所有事情找一个看似合理解释或者归纳概括出一个所谓的”规律“才肯罢休,毕竟失控的感觉有点糟糕。
在这部电影里找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有点难,因为他讲述了一个男人有些魔幻的人生。
一个真实的人生是没有主题的,就如一个真实的人类会有一百张面孔一样:他会愤怒会怨恨会报复,会慷慨会关怀会勇敢。
带有明确主题,只有一张脸的主人公只会出现在上大学以前的作文里:一位对所有人都慷慨热情的母亲,一位正直勇敢的父亲,一个不离不弃的兄弟姐妹。
一旦设立了主题,那么所有偏离主题的部分都是需要重新修正和解释的不和谐的因子,甚是烦恼。
然而一个生命远比一篇八百字的文章丰富的多,它有时高亢有时低落,有时勇敢有时怯懦,有时正直有时龃龉,它是流动的,是变幻的,是向前的是无法预测的。
我喜欢这部电影,我喜欢从荧幕吹来的海洋的风,我喜欢小螃蟹落到水里击起的尘沙,我喜欢竹子燃烧时升腾摇曳又模糊的火焰。
我喜欢这一首没有主题的,难以解释的人生之歌。
一直有边吃晚饭边看电影的习惯。
像往常一样,我又遇到了一部不太多人知道也没铺天盖地宣传的电影《红海龟》。
AcFun上该篇标题有“全篇无对白”这几个字,立刻就吸引到我,没错!
我就是这么不走寻常路。
故事并不复杂讲得是一个遇难的年轻人,漂到一个满是竹林的荒岛上,这座岛四面环海,没有人烟,甚至连一艘船都没有航行路过此地。
出于孤寂,他拼命想要逃出去,重返陆地。
影片中并没有将年轻人之前的生活,无非是和生活在陆地上的我们一样,不过我猜他可能是一位艺术家,因为当他被困在岛上,濒临死亡时出现了幻觉,他听到一阵音乐声,看到海滩山坐着几位正在拉着大提琴的艺术家。
人都是群居动物,到一个陌生环境都要适应更何况是荒无人烟的孤岛。
他频繁出现幻觉,多次用岛上的竹子制成竹筏,想要逃离一望无际的大海。
可谁知道,他三次出逃计划都被海里的红龟打破,他出于愤怒和怨恨,竟然把爬上岸的红龟虐打一番,甚至把它翻过背去,终于被晒死了。
可能是出于孤单、自责,抑或是他觉得在这荒岛上没人陪伴有一只大海龟也终是好的,于是拼命想挽救。
结果,一天下雨龟壳破裂,从龟壳中爬出一位少女。
于是,年轻人和少女相爱了,一起生活在孤岛上,过着和陆地上普通人一样的生活,他们自力更生、采摘野果、野菜来过生活。
没过几年,有了孩子,一家三口经历过快乐,也饱尝生死离别。
最后,孩子长大,出海开阔眼界,留下两个老人坚守在孤单上,红龟姑娘一只陪着当初的那个年轻人直到他死后,才变为红龟潜入深海。
故事不复杂,甚至过于平静,就如同一杯没什么味道的白开水,也难怪弹幕上总是出现“节奏好慢”“看不下去了”等字眼。
故事总基调是令人窒息的孤独感,深海、孤岛、荒无人烟、以天为被、以地为床……这些都给观众深深的寂寞、无助和凄凉之感。
看这部影片刚开始让我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一度猜测是不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动画版,也有评论说有《瑞士军刀男》的感觉。
看到一半我就抛弃了这两种观念,它就是《红海龟》,看似讲得的是幸存在荒岛中年轻人的一生,实则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
荒岛中的年轻人是不幸的,他形单影只;而他又是幸运的,在自己的国度有爱人、亲人陪伴终老。
还有人说看到了《大鱼海棠》的影子,不敢苟同。
这部是吉卜力工作室与法国、荷兰联手打造的,获得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特别奖的电影。
说相似《大鱼海棠》,我建议那些同学多看几部吉卜力工作室的动漫电影。
还有人说完全没了吉卜力工作室的味道,我也不甚赞同。
从该片中观众仍能看到吉卜力电影的味道:人与自然、爱与奉献、生与死等深刻话题,这不正是宫崎骏大师制作电影的主心骨吗?
据悉,这部作品构思了10年,制作8年,倘若你耐心观看,定能从中悟出一定哲理。
我也很理解那些觉得这部电影无聊的同学们的心理,在这个追求快节奏的浮躁社会,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没有搞笑、没有所谓的“高潮”……它平淡如水,但正是这平淡如水,才愈发珍贵和深刻。
正如你我的生命,旅途过程虽平淡,无非从生到死,但组成这一段旅途的每天又不甚相同。
来来往往的看风景人,各自安好,就好!
关于“孤独”这个主题,Michael Dudok de Wit 从来未停止过探索,他的作品总在传达着这样的一个信息:人的一生从来都是孤独的,但心里有了牵挂,这份孤独才不至于蚀人心骨。
《父与女》是这样,《红海龟》亦如是,只不过由当年的 8 分钟短片,变成了后者长达 80 分钟的完整动画。
Michael Dudok de Wit 的动画作品多为默片,不特别渲染人物冲突和角色情感,通过画面中的其他元素来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比如《父与女》女主一生遇见的路人,《红海龟》里男主所在荒岛。
主线单一看似平淡,但总能敲动人心。
有着与《父与女》如出一撤的简洁和阴郁,《红海龟》多了一份熟悉的超现实,日本吉卜力动画工作室熟悉的画风迎面扑来。
由宫崎骏、高畑勋统筹成立的吉卜力动画工作室包揽了几乎所有宫崎骏的作品,此次和 Michael 共同制作的《红海龟》保留了精致流畅动画效果的同时,也出人意料地没有冲淡 Michael 本身的风格。
《红海龟》讲述了一个红海龟化成女人,陪伴男主一生后重回大海的故事。
虽然我很想把这片子叫做《人龟情未了》的人打死,但这句话确实简明扼要地讲清楚了《红海龟》的主要剧情。
也不要问我为什么海龟不是变成男人,因为我不是导演#微笑#。
影片轻描淡写地重现了一个普通人的一生,成长、生活受挫(船难)、恋爱、结婚、生子、子女离家、老伴先逝,这是一个对生活有向往、有理想、希望逃离安全岛但最终留守的普通人的一生。
导演没有要批判平凡的打算,也没有歌颂野心的意思,只是中性地刻画了我们最为寻常的人的一生:有风浪、不甘心、努力过、伤害过关心自己的人、为了另一半留守安全范围、面临下一代想要逃脱的离别和晚景的孤单。
我们都以为每个人的路各不相同,其实大部分都殊途同归。
所有的野心都将归于平淡,所有的风浪都是日后谈资。
野心和追求,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但没有野心,也不代表我们可以过得不认真。
爱情,你可以看做是一种对野心的羁绊,也可以看做是平淡的支点。
如何选择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时机问题。
但即使是在当年想当然的安全小岛,生活未知的风流却仍然时有发生,而此时你虽然担心的不再仅仅是自己的安危,还有别人。
到最后的最后,你会发现,其实只要好好活着就已经足够了。
和那句“所有人都是一条大鱼的”开场白不一样,《红海龟》认为所有人都是一座孤岛,但是它不用开场白,也同《大鱼》绚丽的色彩和精心设计的画面不一样,《红海龟》所有的画面都经过色彩和构成元素上最大的删减,不论是简单的比例还是压缩的色彩,片子极想通过这样简化的外在手法来突出其内涵深重的感情元素。
人的本质是孤独的,无论是李安说“作为一个丈夫也要努力赢得妻子的尊敬”,还是金星在谈及帮助出租车司机hand job的时候,我们可以明白人的生命本质,即是影片里的一座孤岛,只是有岛屿周围航路繁华,一些人迹寥寥。
故事开始在男主年轻的时候,他在大海中被巨浪波涛拍打回自己的小岛,他想要抗争地出走,但是像大多数人一样,他没有忍心斩杀牵缚自己的命运,那只红海龟不只是后来他的妻子,也是他本身的乡愿和被传统和社会所束缚的一部分灵魂,那个灵魂会阻挡你的冒险,会规劝你回到家庭,会让你忽然为爱情悸动不已。
试想自己,是不是忽然地发现自己陷入爱情的时候就是无可救药地迷失和排斥独自的冒险呢,是的,是常人的选择,也是《红海龟》的基调和逻辑出发点,一个普通的偏向大众的人生叙述,但是动画的意义就是发现生命中的意思并且用动画来展示,即便是最最普通的人的生命轮回,也蕴藏可以用诗意的画面来表达的价值,这是我认为的《红海龟》的价值所在。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抽离普通冗杂的的情感并升华成诗意这方面《诗经》做的最好,《红海龟》是动画的《诗经》。
最后一个画面两位老人生死两别的手相互摩娑着的画面,仿佛就是与子偕老的余音,是相看两不厌的末尾,是全片的墨彩融化的点,在一个黑白的夜晚,死亡的情节给动画的诗画上句号。
看完电影后马上到Spotify上听原声,循环两遍后依然无法释怀,感动、惋惜、羡慕等种种情绪在脑子里翻涌滚动,于是决定写一篇观后感好再仔细回味一下这部电影。
看之前大约只了解了本片的两个信息,无台词与极简的动画风格,于是我的期望大约就是是寓言或者童话类的暖心动画,然而看完的时候我完全不觉得这是一部简单的动画电影,其诉说的生命与相伴的主题在悠扬而略带哀伤的旋律里反复击打着我的心。
影片开头是狂风暴雨的一片汪洋中,男主人公奋力抓住小船的身躯以此求生,放眼所见,看不到是否他还有同伴,他孤独地在这严酷的海洋中抓住最后一块浮板。
风平浪静后,展开了很稀松平常的荒岛求生故事,他寻找水和食物,寻找离开荒岛的途径,小岛虽然看似静谧荒芜,却有可以提供人饮食与起居的一切物资条件。
不过,想要尽快离开荒岛的男人显然并不满足于困守在此,他一次次造筏出海,却一次次被莫名的东西撞沉以致于无奈折返,他愤怒又顽强,梦境里不断出现的熟悉生活里的事物唤起他回家的心,使他没有在绝望之中沉睡下去,而是选择继续尝试。
在最后一次出海中,他最终遭遇了屡次撞沉自己的怪兽,一只巨大的红海龟,他们四目相视,他一开始非常害怕这个庞然大物,接着由愤怒激起的勇气令他尝试着反击。
看到此时突然想到老人与海,也想到少年派,大海龟不断挑战着求生男人的决心,同时也是他每次出海唯一的同伴。
奇妙的是,红海龟确实是以另一种形式在电影中陪伴了困在荒岛的男主人公,他们的第一次相遇也许是海龟对人类好奇的驱使引致,然而他们的和解却是男人心中对生命的敬畏来推动。
而当脱胎换骨后,则是反过来的另一次轮回。
当海龟脱下自己的壳并将之推入无边无际的海洋,她许下了一个诺言,男人则将还未造完的最后一张木筏也推入了那曾经令他数次遇险的大海里,选择义无反顾地留在岛上。
两个生命成为了彼此世界里的唯一,相伴相守,至此似乎童话应该到了结尾,然而生活却充满了无法预料的变数。
新生的孩子是这个孤寂小岛上最活跃的一份子,他健康成长,并拥抱着大海与小岛所给予他的一切,与父母不同,他从小就习惯在海里寻找自己的伙伴,一天一天,他也游得越来越远。
海啸褪去,儿子先是找到母亲,最后又在遥远的海面上救回父亲,母亲奔向父亲的刹那,低头依偎都是情到深处不自禁。
灾难给小岛带来了巨大的破坏,然而顽强的生命力却将这场灾难的遗迹快速掩埋,只是日复一日,孩子总是听到大海的召唤。
树大桠枝散,鸟大各自飞,离别总是生命之中避不开的主题,无论彼此关系有多么紧密,到了终点,依然得面对告别。
漫步在沙滩,熟悉的三人身影变成两位老人彼此扶持的背影,他们依然相爱,还会一起陶醉在夕阳下的舞蹈里,直至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他转过头看着熟睡中的她,幸福地微笑,同时也听到了属于自己的召唤,闭上了疲惫的双眼。
心有灵犀,也许生命的消逝也并非都是静悄悄,她随后醒来便发现伴侣已经离去,悲伤无法抑制,她依偎在他的身旁一如往昔。
我很喜欢最后那个搓手的镜头,是道别,也是继续前行,这仿佛并不是童话,而只是发生在一个岛上不为人知的神奇故事。
我们并不知道孩子游向了何方,也不知道红海龟会去哪里,然而男人平凡又离奇的大半生却是真真切切地随着时间消逝在了这个无名的小岛上。
片尾沉浸在电影的音乐与影院的黑幕中,我看到前边坐着的一对老夫妇,他们也是为数不多的留下等着字幕放完的观众之一。
在电影放映前,我也是排在他们身后等着入场,老太太缓缓从卫生间方向走来,先生则伸出手托住太太的脸,又轻轻地捏了一下,她莞尔一笑,接着先生低头温柔地亲了一下太太的脸颊,彼此紧紧依偎在一起,我在他们身后看得痴痴的。
回过神,看见他们依然留在座位上没有起身,我更加不想离去,此刻便是生活中的小确幸。
为什么大家都说这个剧情简单。
其实我在剧终之前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剧终的那一刻,感觉一切幡然大悟。
这是多么隽永的一则寓言,多么心疼的人生现实。
谁能否认,陪伴你一生的,最终不会化为海龟游走;谁能发觉,陪伴你一生的,不若是命运安排的一只海龟呢?
这是庄周梦蝶的故事。
我们身边的人、拥有的一切,究竟是我们臆想的、还是真实的;是我们追求到的,还是命运偶然的操弄。
这部片子会让你有大彻大悟之感。
该片主要讲述了男主因航船失事流落到了无人岛,存活下的男人企图建造救生筏逃离荒岛,但他的计划却不断被一只神秘的巨型红海龟破坏,在他绝望时,一名神秘女子出现了并挽救其灵魂的故事。
主人公可能第三次做船,可能都绝望的死了,后面都是幻想。
红海龟变成人成为他妻子,是主人公对爱情孤独一人的一种思想感情,希望有人陪自己。
我觉得他儿子的离开,是侧面烘托主人公想回归文明世界的渴望。
我认为海龟撞他船,可能是不想让他这么白白的丢了性命,他那船质量太差,虽然一次比一次做得大,做得跟好,但是主人公自己没有在坚持下去最后我认为,人生就应该拼搏下去,不拼搏就完蛋了,人的一生太短暂
能坚持看完的人得有多无聊?比教科书看起来还枯燥乏味的剧情,人家的海龟和鲁滨逊生个孩子就是诗意?聊斋闭着眼睛挑一篇出来也远胜十倍
实在不能接受这种,男人打了乌龟,乌龟变成一个女人来报答他的故事。怎么想的?!
很聊斋的故事,红鳖精。
劲儿始终没顶上去,可惜了
螃蟹跟狗一样,太离谱了,本意是卖萌,反而画蛇添足。父亲先是孤身一人,急着要走,海龟变成女人后,他便不走了,因为有了女人。儿子没有女人,所以也急着要出去找。原谅我这么污,这部影片告诉我们,性很重要!他儿子咋不也砸死只海龟,说不定还能出来一个女人来,那样就不用走了,真是ridiculous!
好多高畑勋的影子!极简之美!
再见。再见。
本片获第89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关于荒岛求生,本片作了最糟糕的示范。首先没有设法收集干净水源,却饮用池塘的生水。其次没有设法生火。还有没有寻找/搭盖避难所。最后在没有携带充足水源和食物的前提下,盲目制作木筏出海。。。
留下你,陪着你,一直到老。
2Dimax画风细腻,银盐肌理,线条很细,0.3毫米铅笔,用长片玩一个隐喻挺奢侈的
看似简单却奇怪的故事,实际上是对人生的隐喻。音乐大赞
说白了就是用吉家画风把一个用真人演到烂俗的套路又做了一遍。只能当恐怖片来看:奥德修斯被卡吕普索龟妖苦肉计迷惑,囚禁在岛上一生,他死后龟妖复仇成功回到海里。
1.人与龟相恋,注定有一个孤独的结尾;2.我怀念的,是无言感动。
我一直以为这是一个梦,到结束也没一个答案,所以终归只是用一种艺术的方式说了一个…人和海龟的爱情故事吗…
红海龟幻化做人形与人类生活,相伴到老。送别人类,包括伴侣和孩子,又回归红海龟身形,返回海洋。这一部关于生存与陪伴的故事,极度简单,因为不可思议般的自然。PS.孩子随着海龟离开父母,这个情节设定对比想想有意思。 8.1
片子没什么问题,it's just fucking boring.然后虽然顶着吉卜力的红标,但这完全就是一帮法国人画出来的,导演画故事版的时候高钿勋大概提了些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建议以外这就是纯正的欧式动画。
超棒的动画水准,动听的氛围音乐。《红海龟》更像是一则人生的寓言,没有台词是因为没有必要,画面足以传达一切。但是这种艺术手法不亲近观众,票房成绩不佳也是必然。有条短评说“我讨厌让观众自己填补空白的取巧手段”,但我觉得空白部分导演是有意留白还是根本没有想,是能看出来的。我认为本片属于前者。
‘我孤独的一生唯有一只幻想的红海龟与我为伴。她给了我欢愉给了我希望和安宁。但愿在她永恒生命里,她不会忘记曾与我短暂相依。’
女人为了男人变成另一个模样,男人为了女人放弃了远方。
存在的定义和我思故我在一生真的很简单,就这么过,和怎么过。好与坏,坏与好。都是按道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