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不想写这部电视的剧评,但是这几天回答了很多问题,还是整理整理写一篇首先最主要的,就是电视在改编的时候,或许编剧就把“童年”的意义理解错了,所以才反复在剧中提到孩子们——“他们像所有孩子们一样离开了你们”——“你们也应该像父母一样放手”这是超智对米洛说的,也是编剧自己对“童年”的理解。
其实原著作者很可能是将人类的初级阶段比作“童年”阶段,而进化后的孩子才是“成年”阶段,当人类的下一代终于进化,上一代的人们作为童年阶段就终结了,下一代的孩子们成熟起来,融入了宇宙超智的大怀抱之中,和超智融合为一体。
就像孩子长大了(进化),终于离开童年时的世界(地球),走入人群当中(超智),迎来自己人生(进化历程)的新阶段,这就是所谓的“童年的终结”。
有人说科技的尽头就是神学,这部电视也好,原著也好确实带着浓厚的玄学色彩,但不是基督教人格化的神学,不是救世主,不是三位一体论,不是什么神迹,而更接近于道家的学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切应运而生,是唯一,也是所有,可分离,也不可分离。
最近看《摩诃婆罗多》中《薄伽梵歌》一段,也有和“超智”接近的“无上我”理论,代表世间诸谛,存在于一切万物之中。
在西方,大哲学家斯宾诺莎的神学论,也是类似的概念。
说到了神迹,剧中有一个调侃的话题,EP1中Ricky和Ellie在家中烛光晚餐,Ellie说“这真不错,只有他们俩,还有外面五千人”。
Ricky说“也许一会给他们送点面包和鱼去,他们会喜欢的”。
这里是用上了《马太福音》中“五饼二鱼”的典故,传说耶稣当年用五饼二鱼掰开分给五千人,众人吃饱剩下的还装满十二个篮子的神迹故事(此处的loaves应该翻译成面饼,字幕组很明显不知道这个典故,所以直译成了面包)。
剧中Ricky和Ellie以此调侃外面的人,虽然遗弃了传统的宗教信仰,却仍然用传统的宗教方式,在膜拜超主。
有人问为什么超主要毁灭地球,不是被毁灭,剧中有说是吸收融合,其他星球的很多文明,也都经过了这样的进化,这次是正好轮到了地球。
而且一开始片头就展现给大家各自疾病、战争、冲突、污染等各种人类可能会毁灭自己的画面,超主为了避免人类自我毁灭,所以来到地球成为监管者,并按照超智的指示,帮助人类进化。
接着又有人问,“黑人表达的意思是给哪怕留下一丝丝念想后来,超主就给他留了个片尾曲,既然不是爆炸就没必要这样(留音乐)”,这里就需要这样理解——人类文明的童年阶段终结了,进化成了超智,不再是个体意识,而是融入群体意识,一即是万物的超智中去了。
既然没有个体自我这种意识,就不会再有音乐艺术文化这类从个体人性衍生出来的元素作品,例如超智的想法与智慧是人类无法理解的,人类自我意识下创造的作品,也无法在超智中得到延续。
如同剧中所说的,人类和下一代的孩子都无法沟通,因为下一代的孩子,已逐渐成为了超智。
人类进化融入超智,但进化后就不再是人类,不再以人类思维思考,不再以人类的方式生存,音乐也就不存在了。
至于超主则是在进化过程中走向了另一个分叉,剧中也说超主走到了他们进化过程的顶端,无法再进化,也无法融入超智。
这里让我想到当年看《终结者外传》时,曾说人类的大脑就像是一台超级计算机,可惜的是人死之后,一切的智慧都无法存档保留。
超主比人类智慧更高,可以迅速学习人类所有的语言,但依然无法突破个体的束缚,无法摆脱种族生物的客观约束,困于一个个单独的肉身,用和人一样低效的方式繁衍,有生就有灭,是唯物的存在。
而超智摆脱了个体局限,能直接进行精神融合,一即是众,众也是一,所有的智慧想法,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是一种唯心(唯智)的存在,无始也无终(很接近佛教理论),所以他羡慕人类。
这里能看出超主是仍然保留了自我意识的种族,所以一边羡慕人类,一边也能理解人类对自身文明的怀念和珍惜,所以他留下了一段音乐。
就像是一个人成年后,不会再玩幼儿时的玩具,下一代的人类进化融入超智,音乐也就不存在了,而超主能理解超智,明白进化的意义,但也有自我个体意识,能理解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童年的珍贵,童年结束了,但童年也有其自身价值(唯心虽然高高在上,唯物也有自身价值),不应被众生彻底遗忘,所以留下音乐作为一种怀念。
撒旦代表”上帝“说:人类1.0没有未来,即使到1.5版本也会有很多bug最终会引起崩解,”上帝“要我来帮你们解脱,直接进化成2.0.新雅典市长代表市民说:我就不喜欢做小受,与其做”受“,不如集体抹脖子,市民们,让我带领你们一起下地狱吧。
詹尼佛代表”人类2.0“说:亲爱的父母们,你们一定期望儿女有更好的生活,更大的发展,更广阔的宇宙吧!
现在机会来了,我们要这个地球能量作为船票和投名状哦,你们不会反对我们拿走吧,那我们真的拿了哦下面是幻想被代表的各种反应:”上帝“:撒旦小伙干的不错,虽然董事会没有你的位置,但是总经理的位置继续坐一万年没问题。
就是这次搞来的都是小孩子,要是让其他公司批判我们有“养成”倾向的话,可不太好,下次搞一些不同年龄层的吧。
加油,我看好你哦!
新雅典市民:市长没了孩子又被结扎老婆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你的心情大家很同情,也表示理解你想早点重生到高级点文明的想法。
可TMD你该玩的都玩过了,我们还想试试3P,4P,5P,NP……我们还有几十年可以尝试解锁好多姿势呢,你一核弹自己爽了你考虑过我们的心情没有?
人类1.0:“我小孩怎么没进升级板,詹尼佛你这熊孩子的父母是不是走了后门”“我还没小孩呢,你这熊孩子就能代表我小孩了?
”“小詹啊,别看我长得像60岁,其实我的心灵就如6岁般的孩子一样纯洁无暇,怎么样,这次升级算我一个吧?
我带你去看金鱼噢O(∩_∩)O”“小詹詹,我也还是处啊,是男是女你就别问了,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别人升级都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你这熊孩子升级是不拿一针一线,整窝端走啊!
”“朕给你的才是你的,朕不给你,你不能抢”“(……#@*)&%+(……¥@%”最后回到地球的小黑说:撒旦大哥,你们来回跑一趟没传送也挺辛苦的,小弟无以为报,这样吧,我最后做下模特让你拍个视频回头你放上网,点击率应该不会太低,可惜就是现在连充气娃娃都没有,没法拍动作戏,不过小弟脱口秀的水平也不差。
对了撒旦大哥你到时给视频起个标题比如“我来过,走过,存在过,最重要的是被代表过……”应该能加不少赞。
最后最重要的是记得要找水军弄多点好评。
可能是小说写得早,或者是拍的集数太少,剧中总有一些部分感觉唐突与难以合理,但这些还是掩盖不了本剧的光芒。
个人觉得宗教色彩极为浓厚,或者可以说就是在探讨谁才是神。
卡列伦恶魔的形象总是隐约暗示着观众,原来恶魔也不过是神的奴仆,不禁让人深感人的脆弱与无助。
唯有一支不停播放的曲子才证明了人类文明存在的痕迹。
作者通过此篇告诉人们,无论何时都要保持信仰,心怀希望,否则人类将无比脆弱。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本片给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首先,本人没有看过原著,但是已经引起我足够的好奇去读这本书了。
从一开始Karellen为Ricky创造出那个房间,到最后Milo在掌心烙下一个心字,都在说唯有记忆才是人类的感情、文明、智慧不断传递和延续的唯一方法,没有永恒的灵魂,也没有永恒的物质,更没有永恒的天堂。
Ricky心中的Annabel之所以能够一直存在,是因为Ricky的念念不忘,当Ricky死去Annabel也随之消逝,Milo也是因为明白了这个道理,在最终之日才希望能有人能记住他的名字,希望人类能有一丝回响存于寰宇之中。
仔细想来世界确实如此,无论你生前多么声名显赫权倾朝野,如果不能在历史上留下一丝记忆就会如风中砂砾般散去。
史籍之中很多也只有一个名字,不知前因后果的冒出一个名字,然后没有然后。
多数人就没有痕迹的消失了,怪不得那么多人的老祖宗拼了命的要立个牌位写个族谱希望后代能够不断延续永不忘记,或者无比珍惜名声二字,希望能够留下身后佳话,或者建功立业为世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所谓永生,只能如此。
这种永生也只是自欺欺人,真正认识你的人逝去之后,你就成为了书本史籍中的一个名字,一个全新的编撰出来的人,哪怕这是一本你自己书写的自传,也肯定不是真实的那个你,至少不再立体。
无需永生,记住你爱的人,被爱你的人记住,足矣。
PS:所谓童年的终结,是把人类的文明看做文明的儿童阶段,然后再以儿童为载体变为一种能量存在于宇宙之中从而成长为文明的成年阶段,估计刘慈欣的三体中就借鉴了这种想法。
先回顾下剧情,本剧共3集,每集不到80分钟,相当于其它美剧的6集。
第1集主要是超主降临,将地球改造成共产主义乌托邦,按需分配。
第2集高开低走,神神叨叨的,主要是超智利用地球女性产仔。
(超主的恶魔形象暗示了结尾,诱惑人类,给人类甜头,最后再毁灭人类)第3集则是尾声,孩子全部升天,意识跟超智融为一体,超智完成繁殖。
而地球能量被吸干而爆炸。
(话说太阳恒星能量才大,行星的能量要少很多啊)西方20世纪初和中期,反乌托邦的小说非常多,本片的设定算是比较新颖,然而实际观感有点高开低走,另外60多年后观看很多违和。
1、剧集外星人的阴谋主要是让地球人不育,把最后的孩子带走。
50年代是婴儿潮时代,作者绝对想不到后面发达国家出生率大幅下滑,很多人并不想生孩子,而现在中国甚至很多人结不起婚,更别提生孩子了。
2、剧集里面描述外星人阻止地球人继续发展科学,科学死亡。
既然战争,饥荒,贫穷,不平等,环境污染都解决了,也不需要发展科技了。
但是很显然,科技发展跟这些并不冲突,比如现在人类对于环境污染确实能力还很弱,但是饥荒和贫穷明显是社会制度问题,而跟科技无关。
就好比现在中国房子足够远超14亿人居住,但是很多人没有自己的房子,只能租在别人的多套房子里面,支付很大的房租不说,也不想自己的房子那么自由。
就算外星人要共产主义作为停止科学研究的筹码,也就对中下层有吸引力,对于顶层来说,不但没有吸引力甚至倒退了,除非外星人武力逼迫,但是看剧集里面外星人一直都比较友好,所以肯定不能阻止富人和科学家继续科学发展。
3、关于不工作不赚钱的设定。
50年代的人果然想当然,现在都2021年了,人工智能仍然没有突破。
就按照当初的苏联和我们中国来说,虽然是计划经济,但是每个人仍要劳动,挣工资,然后还要凭票购买。
而计划体制下生产能力不足,每个人都缺乏物质。
即使现在物质极大丰富,不考虑贫富差距问题。
小说和剧集仍然将这里一笔带过,很大的一个生产和分配问题没有具体描述。
首先农业,工业,建筑业必须要有人去做,这些商品要生产。
然后三产,交通,医疗教育是必须。
分配也是很大的问题,可以看到人类几千年来觉悟高的始终是少数,我们的首富在2020年仍然能喊出996是福报,既违反劳动法也没有道德。
而现在田园女拳也是越演愈烈。
这样的一个社会你们能指望,很高比例的一部分人,美国25%,中国50%,去从事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不拿工资光生产,而每个人都不贪婪而只是按照必须去要求物质?
西方这块一些福利还不错的国家已经算比较现实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就是人工贵,你只要是上班,做什么收入都不会太低,足够买房和生活。
上学,看病,养孩子政府都会补贴。
4、关于文化的设定。
剧集里面提到文化艺术荒废了。
按照超智集体意识可能确实会这样。
但是大人们没有集体意识啊。
另外难道乌托邦共产主义了,人们就没有文化和艺术追求了吗?
反倒是现在欧美的各种ZZZQ,国内的正能量,限制了文化和艺术的发展。
5、关于极端宗教的设定。
剧集第2集宗教女的事,以前只是觉得YSL比较极端,但是看了本剧,包括像尼古拉斯凯奇的《异教徒》等跟宗教有关的,发现基督教也是蛮极端的。
反正是很讨厌那个女宗教女,虽然颜值可能是剧里最好看的。
6、补充个例子大刘短篇小说,人和吞噬者,应该是这个名字,讲的是外星人恐龙族把地球人养的很好,到70岁吃掉,99.9%的人都接受并且过的很快乐,只有男主等少数人在抗争。
话说人生幸福70年死掉和不幸能不能活到70岁,你选哪个呢?
如果說這是一部反宗教片,我認可他的超文明的設定,歷史考古都有很多這方面的不明確的例證.如果說這是一部末世科幻片,我認可他的人類命運的反轉設定.上升到宇宙的層面,我們只是渺小到不足掛齒.也不會為身後事過多的操心.活的虛擬一般的美好也是人間一世,哪怕就此滅絕.如果說這是一部警世之作,我認可他的殘忍,因為在他的設定里人類只能渾渾噩噩的生存,然後被滅絕,了無痕跡.而我們卻無能為力.最冷酷的是這竟然是對的.為什麼揭開這層遮羞布,就當是在伊甸園不好嗎?
《童年的终结》全部3集看完,观感不甚理想。
本来是科幻哲学剧,变成了披着科幻外衣的言情+惊悚剧。
电视剧主创加入了太多的小情爱,抹杀掉了太多的大情怀。
外星人的设定变得低级且小里小气,研读人类书籍的重要情节被删掉;在推动人类进化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但在剧中变成了在天上吓唬你的旁观者。
“碟仙桌”根本就是地球人的东西,却变成了外星人的“神器”,借用其发现外星人母星的过程也变得生硬且故弄玄虚莫名其妙。
深藏海底的大科学家变成了舍不得男友的小女生,经过周密设计的星际偷渡变成了一个真空收纳塑料袋——就那么堂而皇之躺在大章鱼旁边,你以为外星人是得有多蠢?
至于二婚多年仍对前亡妻念念不忘的农夫小子,你就快点去那边找她吧好吗?
省得你在这边受活罪,还折磨另个人。
第3集里,Ricky 在当初蜜月房间里磨磨唧唧的一段,非常、非常的无聊且画蛇添足,主创们生生把这剧弄成了“盗梦空间”+“人类补完计划”。
当全世界都变成了“乌托邦”以后,坚持原本传统生活的“新雅典”就成了真正的乌托邦——所以“乌托邦”从来都是只属于“少部分人”的。
每个人都渴望乌托邦,但当每个人都进入到它之后,就感受不到它了;而那些去到其他方向的,或者坚守原地的,便形成了全新的且自认为是“真实”的“乌托邦”。
在意识到末日的降临时,人们就只是说着一些不明就里的煽情的废话么?
失去了孩子就失去了一切,立马奔向自杀的火海,真有一种“全世界父母都是中国人”的幻觉。
所有的这些使片子变得低端、粗糙、仓促而草草的改动,我能想到的最大的原因就是,节约成本、讨好观众。
然而看到最后,发现这些都不算什么,谁又能想到这个世界最后留下的竟是汉字的一个“心”字。
我心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还是去看原著吧,那种连续几代人连结生命也探究不明的末日真相,那种命运注定的无助悲怆,那种宇宙中毫无印记的存在幻影。
地球连一颗原子都不如,自认为“伟大”“智慧”的人类,你以为你是什么。
最幸福的便是最愚昧的。
#友情提示:有能力的话还是要看英文原著,我没有这个本事,所以只好忍受中文译本里明显的错漏。
#
上帝要其毀滅,必先讓其瘋狂沒看過原著(就是不愛看書才喜歡看電影看美劇)。
我覺得大家沒必要去追究跟原著出入有多少吧,畢竟完全可以單獨來欣賞嘛,編劇更是為了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問題罷了!
烏托邦真的好嗎?
這是在敘述上帝到來嗎?
當普世真正大同的時候,算是好事嗎?
我覺得看一遍不夠,有時間可以看多幾遍多思考!
我去,悲剧结尾了呀,地球拜拜了文明毁灭了高级智慧上边实际还有更高的智慧啊。
这个属于想评四星吧部分演员及部分表演不到位、三集下来感觉一直在展开展开展开最后让人着急就剩这点时间了你要怎么结束啊时间快没了怎么还不揭开啊快结尾了答案呢这样这样的,评三星吧题材确实挺好的,为了进化为了走向融合的下一阶段,离开宇宙文明的童年阶段,人类毁灭得不留任何希望,温柔入侵再暴力毁灭,温水煮青蛙一般。
人类最终会进化成意识共同体,和宇宙意识融为一体,这个概念我是认同的。但能不能好好讲故事啊?起码也要分为:人类反抗,意识觉醒,接受进化这三个阶段吧。该拍的不拍,没预算就别拍,扯些爱情线有何意义。
不好看
又是一部概念大于内容的剧,在看剧前应该看下豆瓣,外片7以下的都有风险。第一集外星人使者来通过亡者(说明可以探询大脑记忆)、找个人类做代表说服人类接受外星人带来的文明和和平、富足,突出的是部分人(媒体人等)认为被剥夺自由意志而绑架代表人;第二集外星人带来文明,很明显经费不足,除了口述、没看出有多文明,只有部分人在探寻外星人的目的,或利用其牟利;最后竟然是将所有小孩飞升、合成统一意志,抛弃所有成人,小孩吸收地球能量后融入宇宙意志,地球文明被抛弃毁灭,让人想到银河高速公路。外星使者只是宇宙意志的工具人,其外型通过未来记忆成为基督教的地狱、魔鬼形象。很有黑暗森林和银河漫游指南的意思,但通过宇宙意志脱离了科学而玄学化,编导特意搞得语焉不详,特别为给最后的科学家机会而搞一个挪亚方舟,逻辑上很说不通啊
听看看etwxr解说完的,很宏大~很渺小~
准备看小说,单独从电视剧眼光看,已经是绝佳了
狗血有点过分,而且如果你没看过原著的话,这个剧情有点含糊,事情没讲清楚。
WTF!
不好看,神神叨叨的。
确定这不是基督教会激进团体投资拍摄的吗?
有点冗长
人类在实现自身的统一之后,第一次以种族的身份将自己放入宇宙大背景之下审视自己的意义。就像孩子终于离开童年时的世界,走入人群当中,迎来自己人生的新阶段。童年的终结意义就在于此。有人说拖沓其实是诗意所以称科幻歌剧,结尾火海白光具象化拍得有点基督教色彩,其实原著更是哲学化的科幻~
半小时讲完的故事,扯了快四个小时
撒旦加一星!!
这么好看的剧,这么低的评分。越来越搞不懂了……
没什么意义,也算是一种虚无主义吧
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反抗都很苍白,科学与神学,宇宙的本源,一切都按照着流程在走,那人类是否真的曾经存在过,几十年的乌托邦倒毁灭,历史长河中留下的还有些什么。
改编自Arthur同名小说《Childhood's End》描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充满杀戮的“黑暗森林”世界观。童年终结中则描述了人类“被迫”接受高智生物的协助进化。我们被赋予了一切客观理性的乌托邦的生活后,人类也从个体的生存转变为以一个种族的视野,在整个宇宙中审视自身的意义。
没看过原著,仅从剧来说,有点做作,结尾其实挺平淡
垃圾
如果这种浪费时间的无厘头垃圾能称为科幻影视的话,那么天线宝宝就是超越所有人类持续高速发展几百亿年后的认知水平的旷世科学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