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肤

Pieles,Skins

主演:玛卡蕾娜·戈麦斯,洪·科塔哈雷纳,安娜·波沃罗萨,卡罗琳娜·邦,坎德拉·佩尼亚,卡门·马奇,伊洛伊·科斯塔,塞康·德拉罗萨,华金·克莱门特,哈维尔·博多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17

《肌肤》剧照

肌肤 剧照 NO.1肌肤 剧照 NO.2肌肤 剧照 NO.3肌肤 剧照 NO.4肌肤 剧照 NO.5肌肤 剧照 NO.6肌肤 剧照 NO.13肌肤 剧照 NO.14肌肤 剧照 NO.15肌肤 剧照 NO.16肌肤 剧照 NO.17肌肤 剧照 NO.18肌肤 剧照 NO.19肌肤 剧照 NO.20

《肌肤》长篇影评

 1 ) 马卡龙配色的猎奇重口味现实主义作品

有一部电影,充斥着梦幻甜美的少女粉和香芋紫画面都是这样的——

以及这样的——

你以为这是什么浪漫爱情电影?

或者是什么真人改编的童话故事?

别被满屏的马卡龙配色给蒙蔽了,这是一部猎奇重口味的西班牙电影,电影以畸形为题材,采用多线叙事的手法编织了一个荒诞的粉红梦境。

正如网络上的一句话,“粉红色的糖衣包裹着“畸形”这个词渗透出来的孤独和苦难”。

它用真实的笔触描绘了这些畸形人的形象,以及他们作为社会边缘人群所遭受的的孤独和残酷。

影片里的人物看上去都很怪异畸形,甚至是恶心。

菊花和嘴巴掉换的器官错位女samantha,用钻石眼睛掩盖自卑的无眼女laura,半边脸坍塌下来的女孩Ana,患有软骨发育不全的vanesa,想要成为没腿的美人鱼的身体完整认同障碍症患者Cristian...也许这听上去叫人作呕,但他们确实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他们因为肢体的畸变,被戏弄、被蔑视,被排斥。

得不到理解,得不到除了同情怜悯以外的爱意,甚至所受的歧视就来自至亲和自己。

但也说不清,恶心的到底是畸形人的外表,还是人性。

影片的一开头,全裸的老鸨就说了这样的话。

某些人就像社会底层无足轻重的蝼蚁,他们生来的宿命就是受苦,不需要什么别人的在意和悲悯。

这就是现实,事不关己的旁观者总是会漠然视之。

反正别人的悲剧是别人的,无所谓。

妻子刚分娩却来找儿童发泄性欲的恋童癖alexis,对没有眼睛的lunra这样说。

对他,以及后来喜欢光顾劳拉的客人来说,劳拉最大的优点就是没有眼睛,好像看不见他们的模样,就看不见他们不为人知的阴暗秘密和独特性癖一样。

但是Lunra天生活在失明的黑暗里,他们却一直活在自己的黑暗里。

恋畸癖Erneto向半脸女Ana迫切地表达着爱意,被母亲赶出家门的他说,“我从来没跟我妈讲过,我喜欢那些不正常的女孩。

我爱你。

”Ana说“我就是正常的女孩。

你不爱我,爱的只是我的外表我的长相。

”其实Erneto对Ana的爱慕,和颜值至上主义者有什么区别呢?

他们喜欢的不是某个人,而只是以外表为标准划分出来的一群人。

离开永远都会是一种伤害,即使是打着为你好的名义。

恋童癖的Alexis说自己控制不住对降生的婴儿的生理反应,选择不告而别。

当初的他,有考虑过以后可能会酿成的悲剧吗?

有些病,不是逃避就能治好的,有些事,也不是逃避就能解决的。

爸爸总是很担心菊花嘴女Samantha会因为她的畸形被坏的人欺负,而他所谓的方法就是将她圈在自己的密不透风的保护下,甚至在生日时送上独角兽的头套让她遮上那张可笑的脸。

难道制造另一个焦点,会比用真实的面容对人更好吗?

爸爸的过于紧张的保护,难道不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歧视吗?

大胖子Ilziar说人们不愿触碰自己这样的人,因为溢出的脂肪;无眼女Lunra也渴望着触碰别人,而不是在充满桃色意味的房间里,像充气娃娃一样被玩弄过便丢弃。

她们都因为自己的缺陷而自卑地瑟缩在阴暗角落里,忍受着漫长的孤独。

渴望触碰,渴望拥抱,渴望着爱。

所幸遇到彼此,与世界格格不入的可怜之人,终能依偎着取暖。

还好这部电影看得人压抑颓丧的同时,最后还是透着一丝温情一丝希望,给了所有人一个Happyending:无眼女Lunra和胖女孩Ilziar在她的小饭馆里不惧目光亲吻,菊花嘴女Samantha和恋畸癖Erneto展开了恋情,半脸女Ana第一次晨跑开始新生活...就连死去的Cristian也实现了失去双腿的愿望真正取得了自己的身体。

这样的结局,让人感觉不那么难过了。

现实对异类者是残酷的,无论是外表畸形还是行为怪异,大家都会骂着,“疯子”“恶心”“怪物”但是其实他们并没有病,病的是用异样眼光看待他们的“正常人”

 2 ) 爱 没有美与丑

美,是一种很宽泛的概念。

我们对于美的定义是什么?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美,对于我而言,是一种既定的事实。

有天生的美,有后天的美,但绝对没有畸形的美。

【治愈向】爱 没有美与丑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突然反省到,我所谓的美到底是什么?

这是一个看颜值的时代,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如果不是因为长得好看,谁会第一见面被强吻还心甘情愿的?

看完这部电影,颠覆了我对“美”的定义。

也许,美不一定是好身材+漂亮脸蛋。

在爱的面前,更没有美与丑之分。

如果说“美”是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赞扬,那么“丑”则是对一切不被看好的事物的否定;对于天生有残疾或者后天毁容的人来说,似乎“美”与他们绝缘了,但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他们对于“美”的追求。

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为什么我们会下意识的认为“有残疾、天生畸形的人”就不能追求美了呢?

人类总是为了不想伤害别人的去做了一些事结果却伤害到别人人类总是认为认知跟我们不同的人心里有病人类总是做一些觉得为了孩子好孩子却觉得痛苦的事人类总是为了自己的想要而不顾别人的感受人类总是担心被自己的孩子丢了脸人类总是喜欢见了棺材才掉泪人类总是要靠嘲笑别人来安抚自己内心的空虚人类总是喜欢欺负与众不同的人人类总是被嘲笑一下就脆弱的想自杀人类总是失个恋就想自杀人类总是因为爱情而得到救赎人类总是不敢说真话人类总是自以为自己不在意外貌人类总是可以为了金钱出卖自己的灵魂人类总是可以被金钱收买人类总是为了私欲逼迫别人做他不想做的事人类总是自以为是的说着人类总是所以恭喜你是个这么棒的人类啊 ——B站UP“谷阿莫”

 3 ) 乌托邦,超现实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电影,没有网友刷屏般的“过于重口猎奇以至无法下咽”的不适感,也没有部分网友“感动到哭”的感觉,我只是很正常地看完了这部电影,写下一些感想。

略显重口,却因电影色调的小清新和恰到好处的配乐而达成了某方面的平衡;香芋紫和童话粉,构成了这部电影的超现实主义。

转场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和《jojo Rabbit》有着相似但不同的地方。

可能有些“过”,但很符合全片想表达的荒诞感。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亲情的由几个小故事串连而成的大故事,剧情方面不甚吸引人,也没有什么悬念,属于那类“看了开头大体能知道结局”的电影。

几个畸形人,有外表畸形 (这类有些部分夸张了现实), 如屁股和嘴长错了地方的女子、没有眼睛的妓女、侏儒女;也有心理畸形,比如慕残男人、美人鱼青年和美人鱼青年的恋童癖父亲。

结局是带有几分乌托邦色彩的HE,但看似人人得偿所愿的背后,是侏儒女所生的孩子基因缺陷的人生的悲剧未来,慕残者和畸形者的感情只是掩藏在爱情下的双向救赎,美人鱼青年终于摆脱了双腿却是以失去生命为代价。

但,这样的结局,是社会现实大背景下所能寻找到的最好的HE了。

 4 ) 究竟是谁生病了?

在面对妻子的质问时,有恋童癖的丈夫愧疚的说“我生病了”;在器官错位的女孩生日的时候,他的父亲送她一个用于出门的头套;喜欢面部畸形的女孩的正常男人,仅仅只是喜欢她畸形的皮囊......他们极力的想像常人一样生活,却总被异样的眼光上下打量,甚至于最亲的人都不自觉的将他们看作“病人”,怕被外界发现。

也许生病的不是恐怖的皮囊,而是皮囊之下逃避现实的自己。

是对存在的逃避,而维持固有的认知,将一切异于认知的事物归为异常,久之我们也生病了。

分享一篇之前写过的https://www.douban.com/note/770309475/

 5 ) 再一次上错了车!

开始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冲着里面的重口味去的,看到最后才发现自己上错了车,这不仅仅是自己想象的那种裸露重口片子,它更是一部讲述渴望爱与被爱的电影。

无论是有心理疾病还是外形残缺,每个人都有权利被爱,可是现实不是这样,这些特殊人群往往经历着常人不知的辛酸与痛苦。

影片的紫色和粉色场景和人物形成鲜明的视觉冲击,这何尝不是他们对生活的渴望的形象化。

影片的末尾哭得我稀里哗啦,愿世上所有的人都被善待。

 6 )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屁股长在脸上的少女,没有眼睛用钻石装饰的卖身女,患有身体完整障碍想要变成美人鱼的少年,面部畸形的女人和爱慕畸形的男人,想要生孩子的侏儒女,偷了钻石吞进肚子的肥胖女……《肌肤》这是一部充斥着畸形与变态的大尺度猎奇电影。

导演用极致夸张的想象力构建了一个个残缺而鲜活的生命,简洁的叙事与联系更突出命运的宿命感。

分明是重口味的题材设定,画面却以柔和浪漫的紫色和粉色为主色调,音乐则以抒情和缓为主,反差之中是一种补偿性的温柔,不仅在安慰戏中的每个人,也让电影所展现出的爱与尊重触动观看者的内心。

他们的残缺和失常导致他们生活在痛苦之中,因为与既定标准的不一样,难道就要受人歧视,备受自卑的折磨么?

既定标准又是谁来规定的呢?

平凡一如我们,也会常常陷入自我不认同的尴尬境地之中。

与别人攀比,拿社会的幸福标准衡量自己的生活,这本身就是一件只会引导人们走向痛苦的行为。

而我们又凭什么拿这种所谓的标准去衡量别人,明明拥有相同渴望温暖渴望爱的内心,只因外表不同就应该被看不起么?

导演卡萨诺瓦不仅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有着宽容治愈的内心。

在影片中,他几乎设置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完成了孤独之人的相互救赎。

他们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内心的安宁和治愈,就像是一则完美的童话,虽然是暗黑版,却还是告诉了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真正决定我们生活的,是肌肤之下有着鲜活生命力的思想,是那些没能打败我们而被内化为内在力量的东西。

 7 ) 他们都有“病”,却无处可医

当一个人的嘴巴变成“菊花”,当一个人被发现是恋童癖,当一个人在火灾后面目全非,你是否还能爱他(她)?

《肌肤》Pieles

以上所述的特殊人群,你都能在《肌肤》中找到。

不得不说,这部超猎奇的西班牙电影容易引起人的不适。

它光明正大地把“菊花安在脸上,将睾丸长在下巴里,这些看似恶趣味的人体部位转移游戏,多少让人看着有点反胃,挑战着我们的感官神经,但把它看完,你会倍感惭愧。

作为一部重口味的电影,它却反其道而行之,被导演用粉色与紫色粉饰了这个异样的世界,画风甜美梦幻,充满了梦幻气息。

原来导演爱德华多·卡萨诺瓦是位妥妥的90后,他至今的所有作品不出意外,都会用到粉紫色系。

包括他的日常着装也是,出席各大活动必备粉色套装,完全像是一个搅基的文人骚客。

▲导演爱德华多·卡萨诺瓦其实《肌肤》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使用畸形人题材,自他拍电影以来,几乎每部作品里都会有这样的人物设定。

其中之前好几部作品中曾出现过的“畸形”演员也沿用到《肌肤》中,可以说《肌肤》是他对该题材的一次整合。

▲短片《洗浴时刻》《去屎吧》谈及人物,得先讲故事。

导演用多线叙事的手段讲述了几个不同的故事。

▲恋童癖父亲与无眼少女有为自己孩子离开的恋童癖父亲,从没有触碰过客人的无眼妓女,靠爱抚妓女满足自己性欲的肥女人;终日活在父亲保护中,天生屁眼长在嘴上,嘴巴长在屁股上的少女;

▲胖女人与“菊花”少女得了身体完整认同障碍症的男孩终日想失去双腿变成美人鱼;半边脸部塌落的妇人与她只喜欢畸形人的前男友和火灾后毁容的现男友的三角恋情;

▲塌脸妇人整日在玩偶中工作的侏儒,得知人工授精得来的孩子也是侏儒等等,他们所有人都活在自卑和痛苦中。

▲侏儒这些看似独立的人物实际都被导演巧妙的设计关联在一起。

你不得不佩服导演的布局能力,故事情节其实错综复杂,却又井然有序。

恋童癖父亲既是无眼妓女小时候的客人,又是美人鱼男孩的父亲;肥女人曾嘲笑过“菊花”少女,也是无眼妓女的熟客;

“菊花”少女开车碾压过美人鱼男孩的双腿,也成了塌脸妇人前男友的现女友。

侏儒扔出窗外的钱,被毁容男子捡去修复容颜。

他们相互之间有些是亲人关系,有些是伴侣,有些是客人与店家。

当然,将他们连接在一起的也包括社会的歧视以及对自己身份的不认同。

他们厌恶自己,用着不同的方式让自己显得“正常”一点。

▲长大后的无眼妓女无眼妓女从未触碰过客人,把粉色钻石贴在脸上代替双眼,却什么也看不见;

▲“菊花”少女的憧憬“菊花”少女被无良市民阿呆与阿瓜强暴,自己做了一个贴满嘴巴的册子,幻想着有一天也能拥有;

▲冷血无情的经纪人经纪人完全把侏儒当作赚钱的机器,得知她怀孕仍无情命令其去做手术,流产,继续在玩偶中帮他获取利益。

当然也有不同的,我最欣赏的是塌脸少妇,她是唯一一位自爱自重的畸形人。

她接受自己的面容,而不是迎合正常人的世界。

当毁容男友说要去修复面容时,她毅然决然地离开,活出自己的精彩。

导演总是用配乐营造抒情的氛围,却又立马掐断音乐,抒情戛然而止。

就像是在告诉你现实是多么的残忍。

惭愧就惭愧在,我们作为观众也未能幸免成为施舍残酷的一员。

我们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就已带着有色眼镜。

他们丑吗?

从外表上看,没一个不丑的。

▲挑战视觉底线舌吻本来是美好的,甚至会让观众害羞的情节。

导演却拍出舌头与“菊花”的舌吻情节,光是说就已经画面感十足,正常人看到难免会产生不可言说之感。

但你却认同他们找到了真爱对不对?

这就很怪了,我们惭愧于“难免”,却始终无法真正理解他们。

▲活在梦里的美人鱼男孩导演或许理解他们,他让这些弱势群体最终都得到了爱,接受了完美的自己。

菊花少女找到了真爱,男孩到另一个世界做成了美人鱼;无眼女摆脱了钻石,与胖女人幸福的在外面的世界生活。

▲真爱至上这些弱势群体其实跟我们没有任何分别,而我们却无条件的歧视他们,那些夸张猎奇的人物在剧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局,但现实并不美好。

拿恋童癖来讲,只要提到这几个字眼,多少人嗤之以鼻。

作为儿童侵害者,恋童癖在监狱中是最不招人待见的,是等级最低的物种,被其他犯人虐待和折磨是家常便饭。

几乎没有一个恋童癖能在监狱活得下来,许多国家监狱中的帮派之间虽血雨腥风,但面对恋童癖,他们会统一战线,自行实施正义。

▲前赛百味代言人杰瑞德·福格尔惨死狱中经常会有恋童癖在狱中惨遭暴打,被各种残忍暴力的方式虐待,有的惨死狱中,有的没死却活得暗无天日。

犯人们往往喜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上百种武器对恋童癖的肛门进行“软处理“。

▲肛门部位58处刀伤,犯人手段异常残忍这种行径连狱警也无能为力,甚至多少认为这类犯人是罪有应得的,“这种心理变态,谁也无法保证会不会出来再次危害社会。

▲《熔炉》里的校长在影视剧创作中塑造的恋童癖形象也很标准,《熔炉》里一脸奸淫的校长,《素媛》中相貌猥琐,嗜酒成性的大叔,《水果硬糖》里表面衣冠楚楚,内心却禽兽不如的摄影师。

▲《素媛》中的大叔但这些形象是否就代表了所有恋童癖都该如此?

实际上,恋童癖也可能是天生的精神疾病。

▲“我害怕伤害我的孩子”像《肌肤》中的恋童癖父亲一样的人比比皆是,他们深知自己对社会的危害,虽然恋童癖可怕,但他天生的病症让他无能为力,为了不伤害孩子只能选择离开,在多年后回来,对妻子说的话听得让人心疼:“我无法控制我的生理反应。

▲再也回不去的人生有时我们过于妖魔化这些病症,有些病人渴望被医治,却无处可医。

恋童癖是一个极端的案例,其他的“病”也因为社会的不认同,一直活在无法承认自己的深渊中。

▲现实中的演员,一个比一个美丽我们该学会像导演一样,试着去理解这些外貌特殊,心理“残障”的弱势群体。

人人都有被爱的权利,他们虽有“病”,但我们该做到让他们有处可医。

○ 后台回复“肌肤”获取支援感谢大家的支持!

—End—/素材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8 ) 肌肤:我永失你爱,却有人高歌

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有人自降临以来就带有上天赐予的独特标记,那些标记让对常人来说满不在乎的正常生活在他们眼中难如登天.家常便饭般屡遭排异,社会的隔离,乃至恶毒的伤害,一次次践踏着他们忐忑的尊严和渴望回归的弱小以致即将熄灭的信念.他们没有尝试过为自己博取一点点关爱吗?他们没有幻想过被接受,回归正常生活吗?他们坠落深渊以后还能再一次盼望发出的心声没有在残酷的人性中被湮没吗?我们常常以完整自踞,喜欢居高临下地审判.我们的傲慢,扼杀了社会边缘团体生活的其他可能;我们的审美,让生而受苦成为了一种无法发声的宿命;我们的完整,来自伤害带来的畸形快感.这种隐藏在人性中的缺陷,没有严重到动摇一个文明,或是导致一种趋恶的取向,但是真真实实地剥夺了一类人享受生活,享受人权的资格.我们无法纠正这种擅自的剥夺,就如同他们无法自主选择是否接受独特标记.他们对爱的追求导致与我们相遇,他们的独特标记却让他们成为绝缘体.有一种深入骨髓的鄙陋把一个共同体划分为”我们”和”他们”,根据残缺定义模棱两可的标准,通过对标准的认可来赢得完整的认知.殊不知,在他们没有标准,没有伤害的世界里,他们生来完整.他们啊,是和我们一样的, 共同体框架下无需被衡量的独立单元!我不会放弃企望,企望那个没有我,你,他们之分的时代的到来.也许我会在这样的痴想中丧失我的完整.而我之所以认为我现在还没有失去完整的自己,是因为我相信那个时代终将会到来.那时,所有的偏见都会被摈除,所有的爱与信仰都能在空中飘扬.

 9 ) 用重口味来治愈

且不提《肌肤》的内容与内涵,仅凭他扭曲而又猎奇的视觉冲击,就足够让观众难以忘怀。

全篇的粉色与紫色调表现着导演乖张的恶趣味,一幅幅面孔出现后激起观众强烈的不适,这个温柔场景下是一个个“非正常”的身躯与灵魂。

《肌肤》用最柔情的镜头讲述最畸形的故事没有眼睛的妓女渴望触碰世界,胖女人幻想能够与人交往,侏儒女不顾一切生下同样残缺的孩子,肛口互换的女孩希望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美人鱼少年已死来摒弃双腿,面部畸形的女人厌恶对面貌的追求,不称职的父亲,逃避的丈夫,不喜常人的男人,失职的母亲这部电影所描绘的就是这样一个诡异,畸形,扭曲,令人生厌的世界,没有人是正常的,而又没有人“非正常”,他们没有选择这样的生活,但这样的生活就发生在他们身上歧视,嘲笑,鄙夷仿佛与常人的不同成了一种罪过,可再怪异的身体与思想,也不过是同一个世界里微不足道的一部分罢了,不应该有一个潜在的准则去规定人该是什么样,应该追求什么,应该放弃什么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但于每个人来说,他们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但相比这短暂的治愈来说,令人作呕的画面也许更能让观众回忆这部电影吧3.5星,不是这部电影不够优秀,而是我无法接受导演如此“直白”的表现方式,也许换一种方式也能把故事讲好这种重口味让我很不舒服

 10 ) 《肌肤》之下

在机缘巧合之下,看完了这部怪诞的电影。

天生没有眼睛的性服务者,肛门和嘴巴长反的少年,渴望成为美人鱼的少年,半张脸垮掉的女人,外表灼伤毁容的男子,痛恨自己有恋童癖倾向然而无力改变的父亲,极度肥胖自卑的女人,先天软骨发育不全的侏儒女……这部电影里的人每个人都是那样的奇特,一方面,他们天生怀有某方面的畸形而比常人饱受更多的苦难;另一方面,与影片里描画的正常人比起来,他们似乎更正常,更出于弱势地位。

(在这部影片里,同样都是被腐蚀忍受痛苦的身体,他们似乎更易被救赎,也更接近幸福。

)影片最开始是恋童癖的父亲因为无法改变自己的天性,选择来到提供特殊服务的地方寻求帮助。

他选择在这里释放自己的天性。

他是善良的,至少比外面很多道貌岸然的人要善得多。

他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但他希望伤害最少的人。

就是在这里,他要了当时还是孩子的没有眼睛的女孩。

女孩的歌声清亮悠扬,唱尽了她所有的童真。

恋童癖父亲在要她之前送了她两颗钻石当她的眼睛,他对她说:“这个世界上有些人还是不看的好。

”他对她说了这句话,给了她世界上最美的眼睛,也让她从此成为真正在黑暗中行走的人。

说回那个恋童癖父亲。

他在那栋提供特殊服务的房子里做了他认为最伟大的决定:既然他不得不屈服于自己的本能,那么他将永远离开,以此来保护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远离自己的魔抓。

当他在做思想斗争的时候,那个老板(后来发现其实是半张脸垮掉的女人的母亲)说了这样一段话:“埃及文明持续了三千多年,在那三千年中不知有多少人出生,死亡,为奴一生,从不知晓其他生活的可能。

有些人来到这世间便是为了受苦,如果他们生而如此,也就无所谓了,因为这是他们的宿命。

”她说的是在这间房子里隐藏着的所有为生活所迫的畸形人,然而在这大千世界,谁人没有异于常人的特异之处需要隐藏呢?

十七年过去了,恋童癖父亲出于对自己儿子的保护,始终在外漂泊,从未见过自己的儿子。

然而他的儿子却并没有像他所盼望的那样健康快乐地成长,而是患有严重的自体认知障碍。

他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变成美人鱼。

这样的他简直逼疯了他的母亲,这个女人难以承受自己的丈夫在自己生产当天抛弃妻子的痛苦,更无法忍受自己的儿子每天想要砍掉自己健康的双腿。

她一直沉湎于自己的痛苦中自怨自艾,她不能理解也不愿理解自己的儿子——生活中总需要一个人来承担所有的过错和罪责。

显然这位母亲将自己的痛苦很大的一部分输送给了自己的儿子。

儿子在父爱缺失、母爱畸形的环境下长大,他太渴望得到父爱,他无法理解父亲的离开。

他用一个少年有限的联想,将父亲离家、母亲暴躁的一切缘由归到了自己的头上,他用尽所有力气去了解自己的父亲,想象自己的父亲,希望自己可以成为父亲喜爱的模样。

他因此希望成为一条美人鱼——那是父亲右臂上纹着的图案,想必是父亲喜爱的图案。

如果是这样,是不是就不会被父亲抛弃了呢?

在这个小家中发生的悲剧可以说是源于爱与不理解。

但这种不理解又是不可避免的。

就像父亲无法亲口说出自己恋童,母亲无法亲口说出自己不能面对被抛弃,儿子无法亲口说出自己渴望被爱……每个人都在死守着自己的秘密,每个人都以为可以通过自己的牺牲换来生活的美满。

然而现实却可能恰恰相反。

而且更具悲剧性意味的是,改变悲剧的开头,悲剧就可以避免了吗?

我想未必。

如果那位恋童癖父亲没有离开,只怕儿子还是想成为一条美人鱼。

绕不开的宿命,真具有讽刺意味。

再说说其他几位主演的故事。

那个半张脸垮掉的女人,也就是提供特殊服务老板的女儿(说不定正是因为她女儿的残缺才给予老板这样的灵感)虽然没有正常人的容颜,但因为她一直在母亲的庇护下长大,从未离开过自己的房子,她对于这个世界怀有某种过于崇高的幻想。

她一开始同一个喜欢畸形的正常男人交往,却因为这个男人一些别人看来或许是出于真爱的行为而反过来质疑他对自己的爱:“我不仅仅是个畸形人,你爱的是我的人还是我的长相?

我不觉得你爱我。

你之前从未有过伴侣,因为你根本不屑于认识女人、了解女人。

在你内心深处,你压根不在意我是个婊子还是好人。

因为你只对我的长相感兴趣,这是种病。

人这副皮囊可以改变,可以动手术让它变形,外貌根本无关紧要。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说这样一段话似乎也是长得好看的人的特权。

在电影中,这段话被一个外貌畸形的女人说出来,听起来更真诚,更令人动容。

但这就是全部吗?

当然不是。

这个女人目前还处于女孩的阶段,她的世界里除了母亲就只有爱情,而爱情于她而言是神圣无杂质的。

她因此拒绝了这个“只喜欢她皮囊”的正常男人,爱上了脸部灼伤毁容的毁容男。

她深爱他,同他做爱,深信他们两个是为彼此而生的。

女孩终究是要长大的,她要知道爱情毕竟不是天上那道虹。

女孩也毕竟是聪明的,因此她长大的过程没有太多的矛盾和冲突。

心中拥有美好的女孩在看到世界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的时候,她选择了理解和接受。

因此,我们看到了她的成长:当她知道毁容男一直希望恢复容貌的时候,她心目中纯粹的爱情再一次破灭了,然而这一次她选择了成长。

她不再像对待正常男人时那样苛刻、质疑爱情的纯粹,而是走出了自己的小粉屋,奔跑在清晨的街道。

这一次,她终于打开心门,真正迎接整个世界。

她留给毁容男最后的信是她完美的蜕变:“吉耶,我出去散步了。

平时我早上从不出门,当然下午也不。

但今天我需要一点新鲜空气。

我整晚没睡,这有助于思考。

我想你应该留下那些钱。

我只有一个请求,用这些钱做合适的事。

让你自己快乐起来,无论那是什么,无论那意味着什么。

我也决定要快乐起来,但我要独自启程,第一次没有我妈妈,也没有男人的陪伴。

这么一说一定会让你震惊,吉耶。

但你和我并不是为彼此而生的。

”粉红色的房子在她身后,而她终于勇敢奔向更广阔的世界。

那么,那个被她质疑过爱情纯粹性的“喜畸男”就真的不配拥有爱情吗?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喜畸男失恋后跑到桥上想要自杀,却命运地邂逅了身处绝望中的肛门女。

肛门女那句“不要伤害我”实在让人心碎,道尽了她生命的苦难。

但最后喜畸男和肛门女走到了一起。

喜畸男甜蜜亲吻她的肛门的时候,画面虽然重口,但还是蛮感人的。

这也是对垮脸女那翻质疑最好的回击:爱你,难道不包括你的容颜吗?

电影中有很多不一样的人,这些人怀抱着各自的残缺、伤痛、故事努力地生活着,每一个人在最后也都拥有了最好的结局:渴望被爱的肛门女最后和喜畸男在一起;先天软骨发育不全的女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想变成人鱼的男孩再没从自己的梦中醒来;极度肥胖的女人和无眼女终成眷属;毁容男恢复了自己的容貌;垮脸女走出了自己的城堡。

每个人的结局又都隐含着各自可预见的悲剧:肛门女和喜畸男的爱情最后一定是肛门女自身悲剧命运的循环(从她和他父亲的相处可以看出,他父亲也是喜畸男一类的人,而她母亲最后一定为了自由的生活而献身。

);软骨发育不全女人的孩子必定怀有和她相同的病;人鱼男孩的母亲想跟恋童癖父亲“再努力一下”恋童癖父亲的脸色意味深长……所有的不幸都隐藏在眼下的幸福之中,然而即便可以预见不幸,这些人,也依然会坚持眼下的选择!

至于故事里所有的“正常人”,他们与这些“畸形人”唯一的不同就是,他们的畸形并没有外表的异类那么简单!

【写于2017年5月6日】

《肌肤》短评

看来我弄瞎吴磊弟弟的眼睛就可以跟他在一起了!true love!

5分钟前
  • 飞机飞过五月天
  • 还行

题材有点猎奇,那个胖女人是咋回事?

9分钟前
  • Serena
  • 较差

表面是怪诞的奇葩 内里却是乖巧小绵羊 是想象力不足还是慑于现实?

13分钟前
  • 黄悦_
  • 还行

...介也太弱了吧 挖鼻

14分钟前
  • やま
  • 较差

故事太无聊。。就为了舌头伸进菊花里的那个特写镜头吧

15分钟前
  • 十万
  • 较差

博人眼球的畸形题材和画面的色彩感依然讲述的是肤浅的鸡汤

16分钟前
  • concerto
  • 较差

主打个性的作品,基本上作者比你更先说服自己(其它的不重要),粉紫的美术是有趣的,但没有做出特别耐看的场景,而且有些批量化,那个强奸屁股长在嘴上女孩的瘦弱男生也有紫色,这种联结意味着破坏,似乎不太简明。人鱼的故事本来不错,但纹身部分就太不自然,不如放在开头比较好,目标不应该被藏住。

17分钟前
  • Morning
  • 还行

风格伤害了文本,一些地方词不达意。试图从猎奇过渡到思辨,但处理的比较幼稚生硬。视觉上相当激进,主题却保守。

22分钟前
  • 王写写
  • 较差

小清新的重口味,西班牙血腥和重口味真的有点牛X。

24分钟前
  • MISS BELLA。B
  • 还行

反正我看着那个屁眼是难受。不管电影怎样

27分钟前
  • 爱吃面条
  • 较差

看了极度不适……🤢

30分钟前
  • Miss.Bean.
  • 很差

最猎奇怕还是导演把

34分钟前
  • 毛病小精灵
  • 还行

Iglesia監製,有如John Waters + Xavier Dolan + Society,太WTF了!造型趣味與超獵奇場面可謂真人版Rick & Morty的多線交錯敘事,眼睛業障超重!可惜底牌如此雞湯,是反諷嗎?內勁差了點啊。

38分钟前
  • HurryShit
  • 较差

people are strange

40分钟前
  • feelzero
  • 推荐

非常獵奇,但內心非常柔軟。

43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还行

极尽做作的猎奇,可能我还是更愿意看多兰吧……

47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平时审美惯了,突然变成“审丑”,还是有点不习惯....

48分钟前
  • 小强
  • 较差

不是说看不懂,而是不懂为什么这么简单又老生常谈的道理一定要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恋童癖,慕残,以及太多挑战人视觉审美的镜头。配乐倒是不错。

53分钟前
  • 饲养员Bemarvin
  • 较差

这部90后导演处女作让我想那一句铭记在心的台词:这一生,遇到性遇到爱都不稀奇,稀奇的是遇到理解。电影用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讲述一个看似毫不相干,实则环环相扣的故事。关于爱,关于尊重,关于理解。全片风格实验先锋,美术设计精巧,摄影手法娴熟大胆,配乐完美嵌入剧情,演员表演细腻入微。

57分钟前
  • 郝春儿
  • 力荐

被压断腿的少年脸上的微笑真的笑到我心里去了,他真的是自体认知障碍吗?他只是想变成父亲会爱的样子。粉蓝粉紫调从头到尾让我想到马修·巴尼的悬丝3,变态和畸形人又像是Diane Arbus的摄影集泡到糖里,可惜西语电影经常给我一种浮夸或用力过猛的噱头感,总感觉“演给你看”而不像“讲个故事”,这部也在其中。

58分钟前
  • Nin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