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笼
La jaula de oro,我要去美国(台),The Golden Dream
导演:迪亚哥·奎曼达-迪亚兹
主演:Karen Martínez,Rodolfo Dominguez,Brandon López,Carlos Chajon
类型:电影地区:墨西哥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13
简介:15岁的Juan(Brandon López 饰)、Sara(Karen Martínez 饰)和 Samuel(Carlos Chajon 饰)逃离危地马拉,试图前往美国。当他们穿越墨西哥时,他们遇到了不会说一句西班牙语的印第安偷渡土著Chauk(Rodolfo Dominguez 饰)这几位少年憧憬在墨西哥边..详细 >
现实永远不象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九死一生,一路向北,只为体验美丽国的飘雪.4个伙伴结伴同行,憧憬着美丽国的美丽生活,危地马拉恶警粉碎了一个少年的梦想,他打了退堂鼓.墨西哥流氓掳走了女扮男装的姑娘,冒死挺过恶棍的敲诈勒索,胡安赎回了恰克,恰克却在看着美丽国的边境被狙击,只剩胡安一个人混进了肉联厂,似笼子里的小鼠,只有夜间出来感受一下飘雪的气息.
拍摄本身比较标准,边境题材该有的都有了,额外的基本也没有,作为处女做算是很不错了。这么真切的事实发生着,我却只能作为看客拥有这荧幕前的一百多分钟。
才发现2013年的电影,还以为是2023,只能一路向北
雪的梦
几乎想打五星了,想对照另一部列车到美国的《偷渡者无名》,却没太多印象。墨西哥南部人蛇集团,将中美洲四国偷渡者分群宰割,就像是结尾男孩打黑工的美国肉联厂,高效中窥见了命运。从排挤到结盟,从遭遇危地马拉恶警前的4人,到墨西哥南部女孩被掠去之前的3人,再到美墨边境狙击枪响之前的2人,最后只剩独苗能看到作为麦格芬的白雪,既现实又写意。列车顶端的风景,也是我熟悉的中美洲样貌,破败、肮脏和危机四伏。
女孩中途退场真的是太无语了......
绳命 残酷故事..
现在美墨边境有墙了吧,更难了
保持了生猛和真切,又克制得不得了。
题材大于一切,少了点魔幻,无论群演主演-演员加分,女主离去有点早,概率论。
生不如死死不如生,一开始的鲜明色彩活泼幼稚都被“ripped out”
恰克突然倒在美國狙擊手的子彈下,璜對他說的第一句話是,我連sara被帶去哪個方向都沒有看到。璜最後進入肉廠工作,流水線上沒有白人,他們分割著超市裡賣的切好的牛肉,一刀一刀,究竟砍在誰的身上?其實當璜站在洛杉磯高架橋的鐵絲網下,積蓄的力量已經爆發。前方是再熟悉不過的水泥色,灰黃灰黃的。
地球另一边的残酷青春物语。完全不一样的context,相似的绝望。
#启明会观影节#7/10。一下想到了《一九四二》,偷渡者的美国梦和灾民的逃荒其实本质上没什么区别,都是一种另类的“公路片”。本片将视角聚焦在了四位年轻的偷渡者身上,差异化地展现了四种情况:①许是由于性格软弱,许是本来信念就不坚定,一遇挫折便直接放弃;②在社会达尔文主义中作为弱肉被强者所食;③到达胜利之前猝死;④历经千辛万苦抵达终点,却发现和预期完全不同。四种情况传递出了四种不同的情绪(不舍、悲伤、恐惧与无力),影片对此进行了很不错的呈现,再搭配上三次扒火车所承载的三种情绪:迷茫、麻木与悲凉,颇有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尤其再联想到他们的年纪,唉。尽管已经在其它影片中见过,但当看到美墨边境那如长城一般的墙,还是震撼到了。在巨大的社会鸿沟下,我们又有谁不是那砧板上的肉呢?
我的心随着印第安男孩被狙击而被彻底击穿。偷渡之路,残酷与温情,希望与绝望。万难之后,最终踏上美国的幸运儿,却发现这只是个更高级的牢笼,也更加孤独,不禁让人心酸心疼。这也许是大部分偷渡的真实模样,也许导演想传递这样的讯息:不同的国家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但你我都是这笼中鸟,,,
现实主义传到拉美后只剩一个主题了,就是逐梦和看不见出口的的不幸。或许正因为命运过于无情,魔幻文学才会在这片大陆大行其道吧。温室中的我们很难体会,粗粝自有它的诗意。
瓜地马拉还是危地马拉?移民问题最近年频频曝光
女孩被抓走的那刻,恰克被狙杀的那刻,在我心里都咯噔了一下,残酷来得太突然,太无常,太逼真。关键是,没有下文,混乱中的生命或人生往往就是没有“且听下回分解”的。
看到了南美洲的贫穷和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