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部十分温情的喜剧电影。
人物设置间的冲突制造了戏剧性。
开始的镜头是在车厢内,尴尬解说的导游和七个各有性格的游客。
(需要注意,七,似乎是群像爱用的一个数。
比如《龙三和他的七人党》)这时就已经产生了戏剧效果,按照我们以往的经验,这几个互不相识的人之间一定会发生什么。
七个迷路在山上的人不是少年、也不是野外生存能力丰富的男人,而是清一色的中老年女子。
除了年龄较大的老太太,其他人都是偶然到山里来散心的。
我想这样的性别和年龄设定,多少是因为,在日本,这样一群阿姨级别的女人或许被认为与家庭以外的生活反差较大,她们在各自的生活圈里或许都是坚强可靠的大姐、妈妈或者奶奶,然而被抛到野外之后,她们仿佛又回到了无知而慌张的少女状态。
这一点,从迷路之后,“纯子”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纯纯”,可以得到证实。
故事开始后不久,导游失踪了,寻找导游成了故事推动的动力。
因为寻找导游,她们迷了路。
他们是否能安全下山和找到导游,成为了贯穿电影结尾的悬念。
中间又出现有人腰病复发、寻找食物、合唱《爱情的奴隶》,几个插曲。
人物之间的关系在小插曲中渐渐由陌生变成熟悉,最后达成默契。
瀑布,是一种现实生活之上的象征。
“负氧离子,这种东西真的存在啊!
”说出这句话的那一刻,七个人都彻底从各自沉重的回忆里脱身而出。
(2018年4月)
《去见瀑布》一部真真切切的电影,真实就是最美的。
8人无意中邂逅了一段有趣的旅行!
生活中,我们看人总是特别片面,总是以第一印象或者一点片段,就觉得这人是什么样的人,但你多看一会儿,给一点耐心,你会发现他的无限美好!!
就如影片中他们看到了彼此无限美好的那一面!
人生处处会发生意料之外的事情,既是意料之外,便是不能把控,但正是因如此,才多了许多乐趣、许多惊喜啊!
我喜欢让自己独自旅行,甚至不做任何计划,去一个想去的地方作为旅行的起点,随后往那儿,全凭心意。
这样的旅行的总能让我遇到许多惊喜,甚至许多先前连地名都不知道的地方,我却抵达了这片土地,旅途中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人,看到许多未看过的美景,十分神奇、万般美妙!!
面对旅行也好,生活也罢,需要“既来之,则安之”!!
“去哪里?
我们去哪里讷?
去喜欢的地方就好啦!
”
去见瀑布 (2014)7.42014 / 日本 / 剧情 / 冲田修一 / 根岸遙子 安澤千草
1走得慢的人走在最前面,不会有跟不上的情况发生。
2不要有职业歧视,你可以不喜欢,但要尊重它。
比如美容店员,你可以讨厌她身上的味道,但你不能否认她的辛苦工作,大家都是努力工作,只是职业不同,没有尊卑之分。
3希望自己将来能做一个会跟妻子聊天,有自己爱好而不是好吃懒做,不让家人寂寞的丈夫。
(以奕迅为榜样?
哈哈)
一群老太太和倒霉蛋导游的故事[笑cry]。
七个老太太和一个导游,好像是七个小矮人和一个白雪公主的搭配,倒也不是。
题材上其实挺新颖的,国内很少有聚焦中老年的电影,即使像《爱情神话》,也是年轻化的表达,而且她们那种“潇洒”是稀有的,甚至是脱离实际的。
这部电影更贴合实际一点吧,除去文化上的差异。
我在想,我以后能不能拍一群老大爷呢😂这部电影的成本肯定不高,从头到尾就是一辆车,一座山,还有最后的小三轮。
用低成本拍出优质电影,也不是不可以的。
这趟山路就像是人生路咯,我们开始满怀期待地上路,然后失去导航,会迷路,会发现新的指标,结果又再次迷路,会没有希望,反反复复,转危为安,又转安为危...没有童话里一劳永逸的幸福结尾。
就是,面对崎岖的坦然吧。
因为,生活总会继续下去的!
不如乐观豁达一点呢!
人的差异与共存。
电影也呈现了这种转折。
七个人来自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喜好,不同的性格...两个喜欢聊痔疮的在一块儿,两个喜欢摄影的在一块儿,感觉纯子其实是相对独立的,还有理发师...开始她们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甚至各自有各自的小团体。
后面,他们又可以推心置腹地一起玩笑,谈心分享。
作者向观众呈现人物时,对大家各自的现实情况都作了模糊处理。
着重表现的是大家的性格,偏好,面对困境的态度......我们所看到的人就是她们本身,而不是种种社会身份。
可见,人与人是否能够共处,那些没那么重要。
她们都是充满善意的,所以才可以共处啊。
生命和生命,本来就是在同一平面上的,不是么?
喜欢纯子,有自己坚定的主见,善良温暖,乐观豁达,坦然淡定,很贴心。
是有人生智慧的人,好棒的人,将来也要做这样的老太太。
写的好乱。。
(图片与内容无关嘻嘻)
“40岁真是more fucking good” 想到菲比的绝经之后获得自由。
呆呆
中老年妇女的旅行团,本来应该每个人大谈特谈人生经历,教训,留下一些过来人的台词截图来,但是没有,随意的叙事着,甚至连名字都没全部介绍,就像真实的旅行一样,你不可能在旅行中知道别人的一生。
老年人们并不哀怨,沉闷,老了也怕熊,老了也吃零食,老了也茫茫,不知往何处去。
以为老年人已经活钝了,但她们却在为年轻时候的姐弟恋发出少女的欢呼,还能梦到花海让年轻的背影等等自己,故意拿蛇去吓唬其他人,看她们尖叫着跑开,偶像剧里情节老了也能这样做,老人和你不是两个物种。
老人之间好像有种天然的亲近感,相处了一天就想要“不如七个人住在一起。
好像到了一定年纪,时间变得没有分别,四十岁和六十岁并没有什么差别。
人到暮年,艰深奉献的女性终于能够从一个一个的“天职”中离开,获得“我想做什么都可以”的自由,女性之间的情感柔软而自在,像称手的拐杖,已经活了那么久了,不用去问你的苦,就可以说“我懂,因为已经活了那么久了,没有建议给你,很多苦痛坚决存在,只是如果你感到艰难,如果你微觉危险,那么你扶着我,小心。
日本人拍老人拍的真好啊,男导演拍成这样更是了不起。
一个女孩从出生到离开,从豆蔻年华到知性妇人,拥有过什么,又失去过什么?
当眼角布满沟壑,牙齿不在平整,走路也成为一件折磨人的苦差事,身体衰老的迹象慢慢掩盖内心深处的少女情怀。
终于,就像蓝帽子阿姨说的一样:我是有多久没像这么奔跑过了?
7位40+的阿姨遇到第一次带团游的懵导游,一起在山中迷路,导游去探路却一去不复返,徒留7位老人面面相觑。
7位互不相识的中老年女人组团野外求生,大大咧咧很有脾气的大妈、身宽胆子小的歌剧演员、热爱摄影有领导风范的、零食贡献者、编织达人鬼马、深爱过世却依旧坚强乐观、中年辣妹…几位个性迥异的人凑到一起,互相试探,或是迎合,或是回避,两两抱团抱团,人与人之间都散的。
原本这次旅行和以往一样,也就这样了,不失礼貌的微笑,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就够了。
够了吗?
导游探路却久久不回,众人被困山林之中。
先是7人各尽其能企图寻找,迷路后又干脆决定露宿野外,一起野炊一起脏乱一起歌唱,虽然折腾,但其中的乐趣如人饮水。
有激烈的争吵,有少女一般的心事倾诉,有跳大绳等童年的游戏,一起笑一起闹,一起打打太极一起找找瀑布。
够了吗?
其实不够,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
生活需要调味剂,一味的平淡安详埋没了内心多少放肆。
爱编织的家庭妇女反而最“反叛”,徒手抓蛇也罢了,在大家找到原路,迷途知返之际,她却独自站出来表示:既然来了,看了瀑布再走吧。
又一次寻找瀑布,出人意料却有情理之中。
不是只有年轻人才会玩儿,毕竟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要多。
说起电影中的瀑布,你会想到《教会》的海报,《飞屋旅行记》的天使瀑布。
最经典的当然是王家卫的《春光乍泄》,一盏走马灯,引出一个与伊瓜苏大瀑布有关的人生承诺。
无论如何,与瀑布有关的电影,大多会让人联系到地理奇观,再不然也是时间的冲刷和生命的流量无可阻挡,情感厚重。
无外乎当观众看到冲田修一《去看瀑布》结尾,那小得可怜的瀑布,或许已经只能叫山涧。
不过,这并非最夸张的,黑泽清载誉戛纳的《岸边之旅》,里面的瀑布简直就是一条飞泉。
还有一个搞笑的,市川准的《托尼瀑布》,片中并没有出现瀑布。
但日本电影并不会囿于格局,它们总是能在很小的东西上,讲一些貌不起眼但又令人回味的东西。
一碗茶泡饭,一家深夜食堂,一项枯燥乏味无人问津的工作,诸如此类。
冲田修一的作品列表里,《去看瀑布》格局见小,更显平易近人。
这部喜剧小品影像平实,主打不太常见的中老年欧巴桑故事。
她们一来还七个,确实可以组团打野怪。
有的是摄影发烧友,有的痴迷养生之道,有的满腹牢骚觉得被坑了三万日元。
反正,想想一般电影里的欧巴桑,她们几乎是不太正常的人类,不然就是添堵添麻烦的反面人物,你就知道这个电影有多难搞了。
《去看瀑布》反其道而行,用手绘插画的群像手法,表现出欧巴桑的可爱与清新。
但即便对此,对于疯狂强调卡司颜值的年轻观众,《去看瀑布》依然不好从容面对。
有些观众不免还要纳闷,这样的电影,真的会有市场么。
实际上,日本人的中老年观众市场,一直强大到中国人无法想象,因为人家有电影传统。
以真名本色出演的《去看瀑布》,必然是主打女性观众和中老年市场。
“对女人而言,四十岁以上,年龄就没有了意义”。
电影这么说道。
《去看瀑布》没有许鞍华那样的生命寄语,它只是借一次充满象征意味的森林迷路,把无意义的旅程,变成了有意义的人生。
如果不去追究故事设定的常识硬伤,那么,《去看瀑布》还是成功讲解了人生的点点悲喜。
说是悲,可能也过了。
就是上了年纪的女人被社会疏忽,被子女遗忘,青春不在,生活随之寡淡。
中国大妈兴起广场舞,日本大妈开始了短途游。
在本质上,她们是一样的存在,都在枯燥乏味中,寻找人生的亮色。
《去看瀑布》设置了众多障眼法,比如迷醉于红叶,没有看见的瀑布,神隐般的怂货导游,还有那些奇怪的标志,手机没信号。
兜兜转转,最后冒出来“还想去看瀑布”,确实提升了整部电影的可回味之处,尤其是当我们看到瀑布原来只是那样的微小,以小见大就做得更加成功。
这部电影基本上是源于生活,经过大量的访问调查,从素人中提取可供玩味之处。
由于缺乏表演经验,不免会让人看出有搬弄摆拍之嫌。
看的时候趣味无穷,但想要有更强烈的情感冲击,那《去看瀑布》的制作手法,还是制约了它的更上一层楼。
七人团一直往前走,她们的人生过往就不断被翻出来讲。
这样的剧情发展,其实不存在挑战观众的悬念,甚至于在类型片中常见的恐怖或者惊悚气氛,影片也完全抛弃了,一路顺风顺水。
暖色调的画面,多姿多彩,颜色饱和艳丽。
有的惊吓,也只是一些唬人的昆虫小蛇。
至于迷路,大家都知道,绝对是个玩笑。
淡淡地浓,浓浓地淡,人情味就在里头。
人们把城市的冷漠隔阂带到了森林,又因为大自然的玩笑,被迫重新依靠在一起。
唱着歌儿跳着绳,旧时光仿佛依稀可循。
这就是《去看瀑布》所在意的。
《横道世之介》那位身居陋室的表哥,他对世之介说:什么都别管,尽情地起舞吧。
自己不管不顾,肆意地扭动起来。
略做作,又好笑。
《去看瀑布》带给我的感觉,同样如此。
当你阻挡不了时间,你也可以努力去欣赏它,就像那道瀑布。
【刊发于《中国新闻周刊》】
好好看,老年团7人组在森林里迷了路。
背景、性格大不同。
有人暴躁,有人淡定,有人新潮,有人守旧,有人有主见,有人随大流……如何从互相防备到亲密无间。
秒杀一切明星旅游真人秀。
总感觉能看到自己老了以后的样子。
理智是一个人最优良的品质。
如果有人表现得不那么善解人意,也许背后有心酸的故事。
老了以后,老伴可能先走一步,独自一个人抚平伤痛,看到泪目~还有小幽默小感动。
还是喜欢日本影视对平凡人物的展现,不愧是《横道世之介》的导演呀~
一个旅行团,七位老人,深入森林,饱览红叶美景,一观彩虹瀑布,放松身心的温泉之旅,没想到演变成了陷入迷路困境,跋山涉水,野外求生的生存体验。
当我们认为她们看不到瀑布的时候,导演冲田修一巧妙的利用“反高潮”手法将情绪推向高潮,对照那些一味煽情要高潮的作品,此间余味,甘甜无匹。
她们所希望看到的瀑布,在反打镜头后赤裸裸的呈现的在观众面前,那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林间瀑布,没有什么气势逼人,也不像宣传里的五彩斑斓,它平淡无奇,安静如斯,但为她们七人带去的却是生活里的希望,白日里的奇迹。
七位老人的日常生活摆明如一潭死水,虽然影片没有明确指出,言外之意,溢于言表,在森林里失去方向隐喻着生活陷入迷局,原本端着架子,互相陌生的她们,在野外丛林里为了生存只有通力合作,摒弃偏见,磨合过后的她们也如“八仙过海”般各显神通,影片通过一些小细节,比如排排队上路,跳大绳,叶子当被,夜间唱歌等将这帮老人在某个特定时间段里返老还童,天真无邪的面容再次泛起在她们苍老的容颜之上,真的好久没有这样子了。
迷失在森林,像是逃避现实生活的一种方式,最终找到回家的路也象征着回归现实,平凡的瀑布虽然不似中了六合彩那般翻天覆地,起码也让人对生活再次鼓起勇气,这也是本片的初衷,飞越迷雾,把生活看清楚。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14年上海电影节,我看了冲田修一的《横道世之介》。
大光明电影院,一号厅的二楼,电影开场前,一位老阿姨对另一位老阿姨说,电影节的电影,这么大的厅,和这么多人一起看,不管电影好不好看,都是难忘的。
160分钟的《横道世之介》,第一个镜头就是男主角站在东京的街头,小镇的青年来到了大城市。
整个电影平平淡淡,没有高潮迭起,只是关于青春的影像。
我甚至觉得电影的主角应该是祥子,横道世之介的女朋友,她那么美,那么害羞。
2014年我给它打了三颗星,而之后的很多时刻,我却经常惦念起这部电影的好。
2015年上海电影节,我看了冲田修一的《去见瀑布》。
新衡山电影院,88分钟的影片。
演员都不专业,却感觉亲切,喋喋不休的大妈们初看有些讨厌,却都是些可爱的人啊。
《为什么不要社会主义》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在野营中,是最接近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
平等、共享。
抛开了现世的身份地位以及种种偏见,回归到自然中,接近纯真。
“七个日本大妈的户外求生记。
看到她们在森林里玩耍的那么开心,想到的是果然只有大自然才能让人恢复纯真啊。
瀑布出现的那一刻,很多观众笑场,可这毕竟也是瀑布呀。
”这是2015年6月13日我看完电影之后的短评。
今天,我坐在大巴车的后排,看着满车厢的中老年旅行团,又想到这部电影。
想到电影中摇晃的车厢,想到她们在山间的无助,想到最后见到瀑布的欣喜。
7个老阿姨,都不是专业演员,不错。红叶和森林都不错。
幸亏快进。。。为大妈们的少女心打三星!#但是这也叫电影儿吗!#
前面叨逼叨的。。后面有些笑点。风景不错。瀑布好小。。
简单有趣
连惹人嫌的部分都是亲切的,这就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独有温情。
大妈旅游团,情节太无趣了,不是我的菜,演的倒真不错。日本这么一个瀑布都收这么贵的钱,还配了一个人如此不靠谱的导游,这导游一点没有日本严谨敬业的态度嘛。
这不是挺可爱的
有意思,小成本电影的拍摄典范,看似无心似有心,大妈个个少女心,想起荻上直子的《眼镜》。小感悟,日本大妈就是笨,出门不带小音箱,烦闷无聊广场舞,怎么说,随时随地解千愁,健身减肥兼丰乳,开到蹦蹦蹦大音量,深山野岭也不掉队,不掉队。
女人间的情节太俗套了,甚至有些闷呢
企图明显,但电影本身和邻座的观众一样做作
奇葩的电影 "Taki" ,考验我的耐性。居然看完了。这几位真的没有什么野外徒步的知识。虽然是一片树林子,其实和农田也是相隔不远啊。
看过
做作 无聊 角色感情爆发得突兀 拿腔作势 非常不喜欢
从去年b站周末放映厅看一半到今天才补完,足以见得这片有多无聊。
大媽們還蠻可愛
最大的收获是发现所以横道世之介的秘密和戏剧无关,是无数生活细节的积累。
太喜欢这样的温馨小品,不如横道世之介的深刻隽永,却如片中那最后的瀑布,水花虽小,但溅起来拂在脸上连空气都清爽了。七位妈妈桑的日常,即便剧情设计感太重,但还是感到一种难以言状的感动。当你太专注方向,便无法欣赏沿途风景;而当你停下来驻足观望,就能看清所有的道路。
冲田修一善拍平淡流年里的人生真谛,这部亦不例外;剔除戏剧化因素,此片更靠近《啄木鸟和雨》(怀念2012年SIFF的日片),人物之间不无冷幽默的互动,如涓涓细流,终见肆意奔流的瀑布,“喜欢去哪儿就去哪儿”,真好啊。
大妈的世界我不懂 就酱
大妈团作为主角很新鲜,本来当作company movie看的得到了大惊喜;然后导演很擅长把日剧那种微妙的日常kuso感电影化,变得cinematic,这很难诶,蛮可以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