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主
一家之主,Reclaim
导演:王希捷
主演:鲍起静,寇世勋,柯佳嬿,陆弈静,李淳,于家安,曹兰,孙国豪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2
简介:节奏繁忙的台北一角,住着临届退休之年的女子叶兰心(鲍起静 饰)。家庭外,她是优秀的职业妇女,经营着一间儿童美术教室;回到家,她是标准好女人,完美的妻子、母亲、媳妇和女儿。她如一只陀螺般里外转着,总希望自己能面面俱到,解决身边所有人交付予她的任务。 刚退休的丈夫罗大伟(寇 世勋 饰)正以古董收藏逐步占领家中各处空间..详细 >
一个悲剧,就该有一个悲剧的结尾,不过生活也不是被骗了一次养老金就不能过下去了。很致郁。我来说说导演没有说但其实说了的话,儿子paper写不出来,拿不到职位,混不下去了不得不回。老公是个大爷,老了以后更是成了巨婴,不会用4k网络电视无可厚非,我也不会,但如果自己去投资VR,注定血本无归。女儿是自己的影子,一样做了一个萝卜填的一个烂坑,看似自主独立其实一直啃老,而且拿起银行企划书那一瞬间又是和家里开口要钱的没完没了。老公那部分还没说完,因为你没有机会说完,他又唠叨得没完没了,他不让你说,还说你不尊重他。哪怕你说了,他也不会听,因为他是一家之主。前半部分是批评大男子主义,后半部分是开始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只有父母给予,孩子只会索求。因为含蓄,失去撕破脸的重要性,那才是真正切实的要害,反倒只字未提。
“当有一天,你的需求回到自己身上,丈夫,就只是墙上的一幅画。”阅读理解:老公是摆设,女人当自强?!
太难看了,虽然明白导演的用意,但拍出来太扁平化,前三分之一还算看得下去,中后半段直接断崖式崩掉,编剧导演同一人怕不是活在上世纪,这样的一家之主老妈早就不是主流,而变成稀缺,有这样的家庭条件不去跳广场舞和买买买就谢天谢地了,学得一贯的台湾亲情平淡套路,但内核实在远不如之前《孤味》或者《瀑布》,有点浪费鲍起静的演技,听得出来鲍姐是自己原音,国语在一众老港星确实数一数二的流利...
部分台词的指向性强到甚至有些宣教的滋味,人物心态转变仅仅依靠一个梦也显得有些牵强,不过倒是有些东亚浪漫主义的色彩。鲍起静老师的表演太令人舒适了!
喜欢平平淡淡润物无声
妈妈,你最害怕什么?我啊什么都不害怕,就是怕你不快乐!你怕什么?我怕老,怕老了以后没有妈妈了,就剩我自己一个人。每个人到了最后,就是自己一个人,没什么可怕的。
让我撑下去看完的原因是,想看看台湾人的脚本到底能做作到什么程度。。
真实又不真实。女主的宅心仁厚是这个女性人设的底色。鲍姐能演出这样温良恭俭让的气质,“真蛮厉害的”(学TW人语)。reclaim — 取回。这个翻译好。
不觉得特别压抑 这种家庭人夫在现实中已经不算很差的了
隐形家务累死人,不婚不育保平安。湾湾女性在家庭里也付出太多了吧,听到那句“今天吃什么鱼”就想翻白眼骂回去。
可能是新导演的通病吧 不懂取舍 前期铺垫过于冗长繁琐 留白太少 转场生硬 拍得像一部电视电影 但在东亚的文化环境中又显得很真实 围绕锅灶家庭还要工作唯一的念想和愿望是家里一切都好 片子只是把一切现实摆在面前在某个瞬间回想起自己的母亲或是妻子 能多体谅一下她们就是本片最大的意义了 鲍起静在本片中不禁让人联想起张艾嘉的温柔恬静
豆瓣的播放源不对,那是咪咕上的同名电视剧而已。荐片上面有,看完了,没啥子意思,台湾中年妇女家长里短,然后后面女主做了个超级长的梦,主演其实是香港的。
【2】非常离谱的电影。被金马奖snub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问题太多了,首先是完全就是电视剧的既视感,整个电影反复用做梦模糊了现实和理想,赋予鲍起静这个角色的家庭压力,妻子,女儿,母亲最后才想起自己是自己。离谱到整个电影我都要窒息救命了,电影更离谱的是美国老师的儿子回台湾种地对母亲说:“我以为你是最开明的”。拜托啦,叶兰心女士自己都离谱真顺带一家离谱。鲍起静老师赶紧找许鞍华老师拍生活流吧,这玩意儿看的想吐。
很好的“女性主义“的电影。到了退休的年龄,先后做了“女儿”,“叶老师”,“罗太太”,“妈妈”,“老婆”……为家人,朋友操劳了一生,就是没有做过自己。对周围所有人都担负起责任,唯有对“自我”最不负责。最终化解所有矛盾的是躺在病房里失忆的“妈妈”。
没多大意思
看到中间那个一家三代女人传承的梦,简直感动的不行了!很安静、很细腻的一部电影!
四星半不怕你骄傲。被琐碎繁复的生活温柔奴役,被麻烦和意外轻盈侵略,被理所应当的亲密关系敲打锤击,仍然可以四两拨千斤,身轻如燕越过离岸流。苦大仇深声嘶力竭固然是观众所乐见,可优雅内控稳稳落地却更显真实。终身成就奖都不足以褒奖鲍姐的演技,神级演技,神级影后,蜻蜓点水也可见万年坑迹,细水长流间见瀑布洒落,千言万语,请受我一吻。
或许所有的导演都遇见同一个难题:选题!
传统的中国女性,围着灶台打转,操心在一家人的生活琐碎里,电影前半段,节奏、镜头有种急促的紧迫感,随着母亲的视角被环境追着走,后半段则更多陷入意识流的觉醒,被一直教育以这种方式相夫教子的女性一代又一代传承。然而那么多标签母亲、女儿、妻子,她却忘记了自己。我喜欢结尾全家人围在桌子上等女人来吃饭,那一刻她才真正成为了“一家之主”。
[3]“一家之母”,以爱为名的和解,好像是活了这么多年岁就也不愿意去计较了,可是我想问的是,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