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冷笑话系列的短片还是很有意思的,让人看完后会莫名发笑,有种早期香港电影无厘头搞笑的感觉,就是为了搞笑而搞笑,夸张的改编原本熟悉的剧情和人物设定,让人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电影真的不错,想开心的就看看,其他的不需要在乎太多,这个动漫的价值在于你笑了,开了你的脑洞,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至于情节和剧情方面确实有些冗余,有些长,长的让人觉得有些厌烦,笑点聚集的也不太密,让人有些间断性的无聊感觉。
值得看看,但确实不如十万个冷笑话的短片。
如果没看过的人建议看短片就行,看过感觉不错的可以看看电影。
首先要说好多影评不负责任啊。
今天看之前看到一篇说:就是靠时光机各种穿越把各个时代的小片段组合到一起的烂片。
当时差点就信了。
幸好还是看了。
估计写这影评的人只不过看了预告片就瞎猜测吧。
其次。
这是我我第一次在影院看动画片,也是我看过的最好笑的动画片。
来自台湾的时光鸡是全片最大的惊喜。
还有李靖的百分百被空手接白刃2.0,我擦,第一次使用的时候简直全场爆笑翻了好吗。
先不做剧透了,总之绝对值得一看。
现在的国产市场,全片无尿点的喜剧电影多难找啊。
更何况还是动画片。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槽点:巨齿龙兽能不能画得再粗糙一点啊!!!
不张那么大嘴还真以为是壁虎哩!!!
雪雪和匹匹煽情也就得了!!!
哪吒和李靖煸哪门子情啊???
每次一煽情的时候我就等着一个逗比来打断,最后发现他们居然真的是在认真的煽情。。。。
逗比电影请严肃的逗比好吗。。。。
还有我最喜欢的河神居然连个客串都没有。
连龙王都粗来甩了下下胸的。
我严重认真执著的期待这一暮:年轻的男一号哟 你掉的是这根金呆毛呢,还是这根银呆毛呢?
还是这根肉呆毛呢。。。。。。
最后,观众已经习惯了结尾右边小屏上的惊喜,结果却找一群路上来刷屏。
Oh No! 估计除了上镜的路人没有人愿意花钱去看路人吧。
已经开始期待下一部了。
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笑,而是缺少去搞它的人。
”“搞笑”一词,如达尔文进化论中的三叶虫,在中国绵延千年博大精深的语言系统中慢慢演化,于诙谐中发迹,再到化身为文字舶来品的“幽默”,随着无厘头在周星驰老去后的不显,吐槽文化在网络弹幕的助攻中,占领了这座“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新阵地。
当年的人民群众质朴,小品里赵本山对穿着马甲的宋丹丹说,“这辈子就指着这个笑话活着呢!
”,靠一个梗,全国观众愣是笑了一年。
现在不同了,笑话再冷,也有保鲜期。
网络文化光速般更迭的步伐,把老赵这批传统艺术家给忽悠瘸了。
没人看春晚,手机党和电脑宅怒吼着“一个怎么够,我要一万个!
”于是,《十万个冷笑话》和哪吒他娘的那个蛋,一起诞生了。
这部很多人都还不知道以至于总是错念成《十万个为什么》的动画电影,其实在民间还是拥有不少粉丝,譬如我。
没有粉丝的支持,《十万个冷笑话》要想制作成为电影只能是个笑话。
从黑白漫画开始追随的冷笑话拥趸们,他们脸上挂着一付老爷爷看着葫芦娃成长的父爱,大娃扑街直到蛇精过上幸福生活的感动,以及陈塘关总兵李靖百分百被空手接白刃的执着,让他们面对大电影启动发出众筹召集令的那一刻,就决定任性一回。
所以有人说,《十万个冷笑话》只要能上映,就是中国原创的胜利。
很多人赶在电影还未上映,就给予这部青年向动漫作品以五星满分的评价。
“愿望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这句马云炮制的心灵鸡汤,让真的实现愿望的《十万个冷笑话》超越鸡汤的营养,升级成为一管高纯度鸡血打在了万千少年的屁股上。
但在屁股和电影院座椅亲密接触了整整一百分钟后,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在热泪之外浇上一盆冷水。
用创作者热血以及粉丝热泪,换回资本输血,本是无可厚非的市场行为。
但本以为延续着草根民众审美情趣的血液,却在“有奶就是娘有钱就是爹”的模式中变成了简单粗暴的换血行为,大量小米、苏宁的植入,让站着挣钱成为笑话和奢望。
我可以欣赏雷军们把握利用草根文化的商业敏锐度,却无法欣赏这种不动脑式的广告媾和。
不加前戏就强行插入的广告,在《变形金刚4》里,在《智取威虎山》中,在《十万个冷笑话》间总是猝不及防戳痛观众身心,让人好想高唱——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你就这样出现。
本着理解万岁,鼓励和期待总是可以原谅创作者这种违背本意的体位。
但和反反复复被特写的广告元素相比,冷笑话的短斤少两成为电影最大硬伤。
反反复复用到烂的“百分百被空手接白刃”是怎么回事,说好的十万个冷笑话,从头到尾恐怕只有十个冷笑话而已。
仅凭脱胎于荤段子的匹诺曹和白雪公主以及童颜巨乳哪吒和他爹,这点料放在几分钟的短片中,叫做恰到好处;而硬要撑满一百分钟的电影,注水之后果然有种康师傅卖红绕牛肉面的味道。
影院里间或传出的笑声,夹带着部分不明真相观众的尴尬。
抱着中国当自强的加油心态去强颜欢笑,用时光鸡的话说——真的很累。
的很累。
很累。
累。。
剧情中当然有些地方会显得比较薄弱,感觉情节跳跃,很多地方都是靠一句句吐槽来堆积的但是真的很能让人开心啊!!!!!
我是12.31号晚上看的,在每个卫视都被exo霸占的夜晚,能去电影院看一场让人快乐的电影是多么难得。
平常看电影,如果旁边观众一直在讨论剧情是很让人烦躁的吧,但是看《十万个冷笑话》就不会,恨不得大家的讨论再热闹一点,大家再笑得厉害一点。
片头赞助商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在说“居然没有bilibili,这不科学。
”瞬间觉得观众都是自己的同类,特别愿意和别人交流。
如果中国的电影院以后也可以像B站一样,给每个进去的观众一个互动吐槽机器(比如可以适时添加弹幕到屏幕上之类的),这个电影绝对适合。
说到可能没有看过前面两季无法看懂电影,我是这么想的,其实这片子也没什么剧情,没看过前两季可能少了一点笑点,但是还是很好笑的。
2014年年底,12月28日。
这一天与平时并没有什么区别,连续抢了两天火车票的本人已经精疲力竭,处于崩溃的边缘。
就在出发去电影资料馆的前十分钟,我还在盯着某款流氓软件的刷票器,把我的希望都寄放在它的身上。
结果还是失败了。
十冷的点映这不是第一场,但几乎是公开度最高的一场。
离正式上映还有3天。
《十万个冷笑话》的网络版按其题材来说并不是非常好的剧场版动画题材,本来泡面式的单元剧就属于那种爆点比较密集的剧种,与电影的节奏完全不一样,相似的题材之前也不是没看过。
《Q版三国之三小强》已经在前边开路了,超级密集的笑点安排让片子到了该进展剧情的时候显得非常的拖沓,加上那天早上走得早,本人根本没吃早饭,看到中后期已经精疲力竭,只想离开。
在看“十冷”的剧场版之前,本人毫不怀疑它将也会是那个样子,于是刻意去了一趟某大王点了一份超大的套餐,吃饱喝足,补充好了完整的吐槽能量,即刻出发。
点映地点在电影资料馆,人山人海,开场毫不拖沓,直接放正片。
接下来本人尽量在不剧透的情况下介绍一下《十万个冷笑话》的剧场版。
从画面上来说,剧场版延续了网络版的质量,背景不会动的人群也让我们深知在吸入了那么多方的投资之后制片方的预算其实并没有多少这个事实。
片子以致敬漫威来做开场,一本正经了能有一两分钟之后,就开启了吐槽模式。
单说说十冷的吐槽吧。
《十万个冷笑话》网络版本身,风格很像“日和”和《银魂》。
一个风格与它们如此相像的作品在改编成电影版的时候能保留多少独立性是一个很让人怀疑的事情,也就是说,应该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抱着去看90分钟的“网络动画”的心情去的。
不过看到正片之后,这个先入为主的想法开始一点一点地被动摇。
首先,全片的笑点不少,但是并不密集。
片子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主线剧情,并且并不会出现为了搞笑而偏离主线剧情的情况,一切故事都围绕着这个主线展开。
然后,这个主线剧情还挺有意思。
有意思到什么程度呢?
就是让你看着看着,都忘了片子画面上的缺陷了。
从某种角度将,这种利用剧情来转移观众注意力的手法全部来自于动画演出的天赋。
“十冷”剧场版是那种可以单纯靠剧情和演出手法吸引住你的动画,比起很多喜欢炫那并不成熟的画面技术的国产动画电影,十冷电影表现出来的天赋令人赞叹。
片子放完之后,是一个简短主创人员见面会。
之前一直低调的原作者寒舞也参加了见面会,其人居然是一个高大的男子,真是出人意料。
另外,导演卢恒宇还首次爆料,说时光鸡其实就是他配的,令在场很多人无比惊讶。
之前许多电影安排点映反而给自己的票房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比起他们十冷的点映可以说是相当成功。
电影的质量超出所有人的预料,大家都没有想到比其他网络动画导演都更喜欢抛头露面的卢恒宇和李姝洁居然一边在微博上跑东跑西一边居然做出了一部这么牛X的动画电影。
在8月份的发布会上,卢恒宇曾经承诺票房过亿的话就要带着所有STAFF们跳舞,如果不出意外,看来这个舞就跳定了。
从搞笑漫画日和到十冷,几乎全部追齐的结果就是对千篇一律的搞笑方式有些疲软。
我及其无聊的时候曾经上B站一个接一个地看元首系列和金坷垃系列,看久了就算是镇站至宝也烦了,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开始对电影版的疑惑是“讲什么能撑那么久?
”没想到竟然是个完整的故事,不可思议。
俗套的拯救世界戏码和爱情剧加了无数“冷笑话”的调味料,就像自己在家炖菜,虽然最后已经快吃不出是什么了,但是味道不坏。
本来是猥琐笑话的皮诺曹和白雪为了上映竟然展开成了真爱,我简直对编剧有点叹服。
日和时期很喜欢宝木中阳的声音,洛天依的本体山新也印象挺好的。
但是整部电影除了时光鸡以外音色全都那么类似,我最后特意看卡斯表猜是不是全剧只有两三个演员,没想到竟然不是。
音色没什么特色也没什么区别,耳朵疲劳。
看见太2真人以为周董会来客串的,果然没有。
自从银魂在国内火了以后“吐槽”也火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比划吐槽用手刀,在句首使用“喂喂”,在句尾使用“XXX啊魂淡!
”,我也干过字幕组,这些直译的东西添在不那么流畅的日译汉字幕里好更烘托搞笑气氛,配上原版听不那么懂的声音一闪而过,感觉还挺好玩。
但是中文有时候真的不适合瞎加这些,还要用播音腔念出来,有点烦。
汉语博大精深明明可以不用加这些外来货纯玩文字游戏达到搞笑效果(当然电影里也这么做了),那种语气有点狗尾续貂。
说起来小金刚那样子就是万事屋和银桑吧。
植入广告的话,感觉片方已经自黑了,算是有诚意的表现?
帧数特效和画质等等牵扯到成本的问题,应该说不能强求吗?
但是在影院大屏幕看这种效果的动画片是不是有些寒酸?
有评论说这不能算电影,我也觉得是。
可是什么样的才能算电影呢?
加长版综艺节目都能进影院了,能不能说掏钱看的人潜在都认为“这是电影”?
这个定义性的问题,能否简化成“值不值得掏钱”“值不值得放在大屏幕”“值不值得花一两个小时”这几个问题?
如果天朝也能在电视上多播一些非乳幼儿看的动画片,可能就不会导致必须放电影来赚钱—被人骂圈钱这种事情。
圣斗士星矢,口袋妖怪,EVA,柯南,哆啦A梦等等等,虽然有的隔了很多年,但都是在有TV版的基础上才放电影院的。
资金基础,观众基础都是电视积累的。
岛国每年很多剧场版动画,数量一多,自然就成了“剧场版动画”一个类型,不用讨论“算不算电影”了吧。
但是国内电视对动画并不很友好,而且动画市场也不发达。
电视剧明明有那么多家庭大战,宫斗,狗血,手撕鬼子,最近激情戏尺度也放大,光电总菊确定不污染到小朋友?
就算在隔壁屋学习也能听见剧情吧。
那为什么动画片只能播喜羊羊?
摆脱动画片=低龄,任重道远。
今年一个同学的毕业论文题目是研究中日动画产业对比,惊人地见到我国年产动画量是鬼子的6倍,但是产值惨不忍睹。
也许动画产业要真正发展的话还要等一些年,等从小就接触过动画片的80,90后为人父母,才会不单纯把去电影院看动画当成给孩子消费陪孩子开心,自己去睡觉挺尸的一种任务,能真正有选择地看,到那时候动画的普遍质量也许就能顺应市场得到提高了吧。
说起来带05后甚至10后的小孩带来看十冷的家长什么心态,小孩子能理解以及接受这些笑点?
但愿他们别只会学那种吐槽方式,否则将来要产生更多中二。
上周五带女朋友参加了众筹520组的看片会,去之前其实是有些忐忑的,女朋友没有看过十冷的动画剧集,怕她不能接受十冷的风格。
结果在看片过程中她从头笑到尾,十分自然的就接受了十冷的设定,这和导演关于剧情的设计是分不开的。
怕节操一地的不用担心,电影充分考虑了受众还有审片方,尺度较剧集小了不少,保留了搞笑的部分,但去除了一些可能引起不好反响的细节,可以当成河蟹版本来看。
在这里我特别指出一点,在看片完成后导演说了一句“审片方没有减任何一刀”,所以担心看到阉割版本的童鞋们不用担心了。
既然是喜剧,笑点的多少决定了这部片子是不是成功,可以说,至少我看下来,是从头笑到底的节奏,各位就不用担心精彩程度了。
剧情的话,比较简单,比较老套,不过不用在意这些细节,美国很多商业大片其实也没啥剧情,这部电影拿卢恒宇导演的话来说就是一部十冷版的复仇者联盟(这不算剧透吧= =|||)很多细节方面加入了一些其他影片的元素,引起大家共鸣的同时也是像其他影片致敬吧我看出来的有环太平洋、创战纪、EVA影片最后看到大家对着镜头喊十万个冷笑话能看出大家对这部电影的期待总之Good job最后说下遗憾的地方,很多喜欢的人物出场时间实在太短,简直可以称之为龙套!!
希望下一部能够给这些角色更多出场的机会
《十万个冷笑话》大电影即将于12月31日登陆全国院线,自2013年8月十冷通过网络集资、粉丝贡献荷包的方式筹得百万人民币,成功启动电影版项目之后,动画内容质量愈发呈现下滑趋势。
无论是百度搜索指数还是微博话题关注度,十冷走的是下坡路,十冷从13年年底已经趋向下滑,2014年甚至已跌到总百指2万(PC+移动)。
大多数网友表示:十冷越来越无聊了……这部号称中国动画的崛起之作已经遇到瓶颈了吗?
照这样下去,电影版还有可能实现令人满意的口碑和票房吗?
十冷没落原因有以下几点:1.受众群较小 有妖气太过注重形式以及二次元的一些东西,受众群较小,好玩的内容只能让部分人看的懂,而大部分人看不懂,(每每津津乐道的向人推荐此动画后,很多人都表示看不懂,还被嘲笑笑点低!
心塞……)最终留下的只有能看懂十冷笑点的观众。
2.剧情爆发不足十冷由一系列吐槽短篇组成(葫芦娃、世界末日、哪吒、光之国……)短篇之间目前看似没关系,但关系又非常微妙,这是十冷最微妙的一点,但是却在剧情方面爆发不足,每一篇都是点到为止,观众刚对这部短篇有兴趣,下一集却是另一个短篇,犹如一曲佳音突然断弦,总让人不知所云。
3.同类型疲劳审美十冷以吐槽著名,语言十分符合网络需求,被誉为“中国版的日和”。
但是日和动漫早在2002就已衍生,有妖气2012年出品难免晚了些,对于忠实的漫画迷来说,同类型作品难免让审美疲劳。
只有对于那些没看过日和动画的观众才有新鲜感。
4.受广告影响随着十冷的大热,广告商难免越来越多,每月出一集,一集7分钟.去掉附带广告内容,实质也就三分钟,彻底沦为广告片,在如今广告满天飞的网络,难免让人心生反感。
对于商业化操作可以理解,但是植入手段过硬数量过度就不好了。
自认为十冷在广告借入方面需向网络剧《万万没想到》借鉴下。
5.更新时间过长2D动画的制作成本很高,所以导致更新时间过长,十冷曾自黑自己犹如“大姨妈”一个月来一次,相对其他的网络剧集,难免周期过长,无论用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周周更PK月月更,难免过于血腥!
使得没耐心的观众直接弃剧,断更半年是最为直接的硬伤。
虽然观众不会忘记十冷,但时间越长,观众期待越大,但对十冷风格的新奇感也逐渐麻木。
新一季上线后内容远远没有达到大部分观众的预期,使得粉转黑。
6.缺乏市场的正确认知至于市场认知,没有给作者指明一个更好的发展方向,很多时候让作者自己做自己的。
而身为创作者,因为身在局中,有很多事情是看不清的,也容易陷入一些小方面的纠结之中。
这时候作为运营方应帮助作者克服问题,给予一个更加明确的方向。
有些时候方向给是给了,但给错了。
让内容缺乏了时效性,爆点不足,传播略慢。
(此观点来自动漫农民工@摩西)7.秀下限段子没新意这种话题作不可能一直保持一定的热度的,极其快餐的东西,观众腻得也快。
十冷大部分靠下限段子和吐槽博眼球,走下坡不过是因为缺乏创新,观众腻了而已。
互联网的任何产品话题都会遵循牛顿冷却定律自然降温,只有持续不断地固定频率地加热才能维持热度,否则会被渐渐遗忘。
8.其他优秀节目的冲击其他周更有很多优秀的节目,十冷刚出品的时候完胜周更新网络剧,他们的笑点甚至有点不如第一季的十冷,可是凭借周更的优势快速获得人气,比如《报告老板》等,在这种情况下,十冷还是在保持月更,它的光环很快就会背其他节目摘下的。
聊到这里,都想不明白十冷到底是傲娇还是骄傲?
根本不顾观众感受只是推行自己的决策,这样下去,迟早会没落的。
十冷的漫画早已出来了,动漫如果推出过慢且不加创新,根本很多人就会放弃掉动漫的,并且很多笑点也会过时,难道非得那时候十冷才开始反思吗?
而电影版十冷能否带动再次崛起呢?
《十万个冷笑话》电影预期就要看粉丝了。
虽然十冷流失了大批观众,但十冷还是沉淀下了一批忠实粉丝的。
虽然观众变少了,但剩下的粉丝可消费度确实是很高的,有妖气宣传了半年的大电影究竟能否崛起?
希望有妖气不要思维局限,自娱自乐了!
最后作为忠实粉丝预祝十冷票房大卖。
看到《十万个冷笑话》的网络评分,怒了!
怎么才6.8分!
本来应该打8分的、立马给了10分,必须把平均分拉上去!
上次看到这么坑爹的评分还是2014年的贺岁片《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明明看的那么乐呵,大家一边happy的怒赞,一边刷低分表示这种电影不科学。。。
炒鸡可乐的一部国产高能动画电影,别信什么冷笑话,明明就是爆笑到嘴巴疼,之前没有看过网络上的剧集,因为是国产的、还以为是老梗硬梗,没想到这么happy,第一次被电影搞得想去看他的网络剧,至今为止贺岁片中看到的最欢乐、最满意的一部,有什么理由去批评他,一定要是《熊出没》《喜洋洋》之类的才能被称之为动画电影么!
一定要达到宫崎骏迪士尼那种高度才能刷个正常分么!!
国产难得有部不低龄不弱智不日漫的动画电影,支持下很难么!!!
作为一部高冷电影,《十万个冷笑话》从整部电影到每个角色,吐槽技能通通满级有么有!
超级英雄的主角、能量完全来自于吐槽能量,甚至于在打败鸟不拉屎大王之后,还因为吐槽过头了把地球毁灭了!
但是相比起几个配角,主角的亮点实在不多,负责整部电影的旁白吐槽,简而言之,一个悲催的主角被剧情各种虐、只剩下吐槽的能力。。。
时光缝里面的时光机鸡,口头禅“少年郎、我跟你港”,想到那几句被重复的——“ 这里是时之匣间。
里是时之匣间。
是时之匣间。
时之匣间。
之匣间。
匣间。
间。
”这明显不是一只普通的时光鸡,特么还是一只复读机鸡!!
尤其它还会学招财鸡喊出了“汪”!!!
狗都干不出这事,也就十万个冷笑话能!
《十万个冷笑话》中的超超超超超级高能大师——李靖,金刚芭比哪吒的粑粑!
不管敌人是个高、人强、宝宝多,还是宇宙黑洞!
一招万能的“百分百被空手接白刃”直接秒杀!
唯一的一次没有被接中,特么还是因为恐龙的胖短小的手太短了,接不起来!!!
笑死爹了!!!
纯粹负责煽情的白雪公主和匹诺曹,白雪公主深情的一句“匹匹”…… 卧槽!
汗毛都抖直了!
还有第一次被称为岳母的毒皇后,连根扫把也得是LV的,魔法镜那句“鳖孙,又不关机”……笑的完全停不下来!
总之,十万个或许没有,但是电影中没有一处是不搞笑的!
本片没有特别的意义,更加没有节操,二次元完全崩坏,纯粹的就是为了逗乐!
所以,任何原因想happy一下的,放心大胆的去看吧!
http://review.51oscar.com/detail/3855
先谈一点观影感受。
这是我第一次在放映国产动画的影院中看到上座率超过90%的情况,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那么多平时所谓不会看国产动画的青年男女饶有兴致地看一部国产动画电影,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所有观众都等着片尾曲结束后才离场,总之这是我第一次清楚地见识到粉丝电影的样子与效力。
以后别再说年轻人不看国产动画了。
《十万个冷笑话》的制作成本相比如今国产动画市场上各种三维CG大片,可谓相当低了,但是它的内容却有远超其他动画之处。
首先是节奏。
这部影片的节奏相当快,决不会婆婆妈妈在一个场景,能在2秒钟说清楚的事情决不会用5秒钟。
语速也比较快,符合年轻人口味。
高速推进的剧情意味着极大的信息量,也意味着观众自然而然会很高的集中度。
有些低幼动画虽然语速上为了适合小朋友的观看需求不能过快,但在节奏上推进太慢,情节信息量显得非常匮乏,难免让人发困。
其次是智商。
影片在情节设计上有超出观众预期的创意,即所谓的“真没想到”,通过一个个的“真没想到”让观众对影片感到解渴、融入、喜爱甚至钦佩。
美国大片在剧情模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多是通过“真没想到”的场景、造型来实现的;日本动画在形象大抵类似的情况下多是通过“真没想到”的世界观来实现的;十冷则是通过“真没想到”的嘈点来实现的。
且不说皮诺曹和白雪公主的结合,就说小金刚的家庭、男主角从黑洞中被救出来的方式,都让人感到意外。
影片智商这个东西真的很重要,导演如果还没有观众的智商高,那还拍什么片子。
说到十冷,很难不提到二次元群体所热衷的吐嘈文化。
其实什么是吐嘈呢?
一是言论自由。
吐嘈无论从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状态,还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内容,最终反映的是言论自由这一宗旨。
这点和二次元中另一种文化“恶搞”很像。
只不过在中国,这个吐嘈还有禁区。
西方国家有些动画片吐嘈的是政治,是政治家、各种社会名流和话语权的掌握者,而我们好像还不能这么做。
太乙真人被戏谑成太2真人,充其量也就是拿古人发挥一下。
二是带引号的“牵强附会”。
吐嘈往往把不相干的两个事物硬说到一起,还能迸发出逻辑,它能从一个现象生发出一系列让人意想不到的解释和点评。
《十万个冷笑话》的“冷”其实就体现在这种随意性逻辑的迸发状态上,否则你就没法理解白雪公主和皮诺曹相爱的合理性、没办法解释哪吒的身形。
有时候,这种“牵强附会”是二次元人群对世界的一种理解方式,吐嘈不过是把这种思维逻辑“口吐莲花”出来而已。
所以看十冷,必须要透过二次元人的视角,看到二次元新人类对世界的解构与重建的方式。
为别人打工、加班不加薪、掌管能随意改写历史的时光机器的时光鸡、和那个无名的却能炸掉整个世界的“吐嘈英雄”其实就是这个群体本身。
只有这样,你才明白影片中的“冷笑话”其实不是瞎胡闹,影片中的各种吐嘈其实不是无意义的。
最后提一点建议,就是在解构世界的时候也要注意版权问题。
在看十冷系列片的时候我就提出过质疑,为什么它可以堂而皇之地用葫芦娃的素材,还进行了革命性改编,难道不构成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这部经典作品的侵权吗?
一方面说,它是经典动画在二次元的解读,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它颠覆了传统形象,对美影厂的动画品牌价值形成了冲击。
我们在十冷中也看到了列车上转瞬即逝的“千与千寻”。
千寻和无脸人,这两个形象的版权应该在日本吉卜力工作室吧,它允许你在动画电影里放了吗?
抑或是说,中国的版权法案有明确声明,这种借用不算侵权呢?
我个人觉得,《十万个冷笑话》作为二次元人对世界的一种解构与重建,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当你要用经典的时候,如果它是像白雪公主、哪吒故事那样无版权的内容,你可以随意用,一旦涉及如葫芦娃、千与千寻这样的版权作品,还是要小心谨慎。
毕竟,上面所说的“牵强附会”不是肆意妄为。
拍成大电影因为篇幅大大增加所以基本都在抄袭,“吐槽”这个核心也没有利用好。
还算流畅,没招行积分换的电影票(结果因为买爆米花送可乐还是花钱了)。建议不超过十元的情况可以看。
回忆一下真的不错。
小品拍长了也不算电影
有些情节设计的真不错!
从头到尾都是露骨的广告,小短片也就算了,但是作为一部电影真的好吗,吗、、、
乖乖拍短片就得了,真别闹。笑点就那么几个,拖这么久何必呢
一些小桥段不错,但整体不是很好。
电影的设定是吐槽能产生能量打败敌人,按照这个设定,估计对这个电影的吐槽也能毁掉地球了。
电影原声配的还是挺好的,比一般毫无诚意纯粹圈钱的院线片好一些,比《一步之遥》好看多了
第一季我用半天看完的,电影第一部我用三天看完的
回来的时候室友问好不好看,我说,作为一部国产动画电影,算是挺不错的。各位“资深”漫迷没有必要用高姿态对待影片里面的BUG和炒冷饭,从tv到电影,国产动画做成这样,的确是一大进步。打个比方,我上学期考了倒数第一,这学期考了倒数第十,这自然是值得肯定的。何况我并不觉得这个品质是“倒数”。
再过十年会被奉为经典。——优点和缺点皆强势突出,惊喜惊吓掺半,经费充足到爆炸,既然如此,为何不请上海译制片厂的配音演员呢?
已经呵呵了!(少年郎笑脸男是故意的吧……低俗段子都变纯爱了)
别闹了~冷笑梗快更新啊,不能就反复辣么几个啊!身为十冷粉,强烈期待导致观影落差较大。很想看到全新的设置和人物,但只有时光鸡鸡有点新意[哈哈]。算了,作为纯粹的粉丝电影,本片还是有意义的,能盈利也是支持本土动漫的好事;但希望下一部大电影有大惊喜~
昨天,就陪两位女生和机油装笑而已,空手接白刃都听出黄色耳油来了,妖。
我在电影院真的要尴尬死了……………你国群众平时都没有娱乐项目的么!怎么什么都笑的出来。【吐槽改设定了吧。这是捏它绿灯么?!【5555555图图好英俊一万赞!
我老了,看看还行,但喜欢不起来啊。
果然还是更适合短剧,前半小时还能跟着一起看下去,看久了就无聊了,100分钟很难熬的。毕竟只有吐槽还是不行啊,一到长段的对白就闷得要命。身边的观众即便开始的时候笑的很开心,看到后来还是玩起了手机,聊起了QQ,偶尔跟着笑几声。也许,他们在寻找弹幕的出口吧
被空手接白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