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豆瓣评分不高,但如果对佛家有了解的同好看完LUCY(中文译《超能毒贩》)就会知道,这其实系一出关于成佛之路的电影。
略举4点说明:(1) Lucy从医院里出来,忽然发现自己变成全知全觉,不但能听清楚所有人打电话的对话,也清晰感受到树干脉络的生机流淌。
这类似达摩祖师在少林面壁时“闻蚁斗,如雷鸣”了。
(2) Lucy用一辆汽车的速度快慢来向教授说明“时间”和“存在”对于凡人的意义,而她后来100%开发大脑后,瞬间打破了一度时间和三维空间的束缚,往复过去未来以及任何星体,等同描绘了什么叫做“周遍法界”。
(3) Lucy从最初的20%不疼不痛无恐惧无喜悦,到最后100%变身成消失,又忽然sms男配角说I am everywhere. 这大概就是《心经》所谓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心无挂碍,无挂碍故,亦无恐怖”。
(4) Lucy能够从一个瘾妹子和胆小的毒贩,变身成全知全觉,并不是忽然间有了什么上天的旨意,而是因为药物100%打开了在她的脑细胞,而这些脑细胞Lucy有,我有,你也有。
这就是所谓的“众生皆可成佛”,咱们缺少的只是一个方法和激发媒介。
佛经上说成佛之路八万四千种,种种不同,可以修行学密学禅学净土,也可以做生意做慈善做妓女,今晚看完《Lucy》之后,发现原来吸毒也可以。
佛果然系“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 ~因为它一个佛字不说,但竟能够拍出来这么华丽的隐喻,我给它8.5分。
我和我先生脑神经科学的两名粉丝。
我是生态学出生,学业中途还转悠到分子生物学晃荡了一年,很着迷于我们身体里碱基,DNA, RNA的各种运转各种神奇。
但是因为觉得自己有更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候,所以就搞别的学科去了。
我先生是生物化学出生,目前在学医。
******好神奇,好久没有来豆瓣了。
我写完这个之后的一段时间就转去做人工智能和图像识别了。
还是惊奇于脑神经科学,并希望通过计算机模拟脑力活动,提高计算机的图像识别和分类能力。
很好奇,那些文章都没有读懂就在下面评论开骂的同学们。
你们的人生都过程什么样了!!!
*****刚刚看完这部电影出来,我们两个都没有太失望,因为背后是脑神经科学让我们着迷。
他说,但是这个10%科学基础根本就不成立。
学医的人都知道人的大脑大部分都是处于一个活跃的状态,不可能只有部分,有时候一个任务某一个部分可能更活跃但是不可能只有十分之一。
就比如把90%的脑子切掉肯定是不可能的。
上世纪70,80年代,脑神经科学家们有一个迷思叫做“10%迷思 (10% myth)”,这个迷思一直持续到,因为Dale Carnegie的那本《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我自译的: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中提到:“Professor William James of Harvard used to say that the average man develops only ten percent of his latent mental ability”之后,让这个迷思声明鹊起。
William Jams是19世纪时候的哈佛著名的心理学家(这个人很有意思,但跟本评论无关,等LZ有时间慢慢八卦)。
后来有一个加拿大的神经科学家Barry Beyerstein教授,在学习人类的各种上瘾症的时候,提出7个观点驳斥10%迷思。
他的主要观点就是如果10%迷思是正确的话那么各种脑损伤(至少部分脑部的损伤)不会影响病患的生活(质量)。
总之,10%迷思是电影Lucy的基础。
这个电影至少是按照科研的套路展开的。
即电影发展经历了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如果我们的大脑可以开发20%甚至100%,人类会获得怎么让的能力?
对周围的事物会有怎么样的理解?
会和时间进行怎么样的互动?
太玄幻了,是不是?
就目前科研发展水平来看,有太多我们不太了解的东西。
你说人类脑部十多亿的脑神经元。
我们接受的各种身体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形成意志、认识和反应走的信号传导通路是无限的。
大家想想这些脑神经元的任何排列组合之后组成的是一个巨型的网络。
所以脑神经科学绝对有太多我们不了解也永远不可能了解的东西。
我个人认为人类的智慧和脑部的使用不可能用脑部活动区域等等图谱来描述,而需要用脑神经元的巨型网络来描述---但是后者刚好是我们无法理解。
这个巨型网络应该是像我们现在的internet网络一样的,信号类型和信号传导方式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知识。
所以Lucy这部电影中可能出现的人类对周围事物的感知,以及人类和周围的互动为什么不可以有呢?
然后我和我先生就在回家的路上讨论可能性。
他认为如果像我描述的,脑电波的传递是有无数种可能的通路(神经元的巨型网络)那么人类最可能受益的地方就是了解别人和了解周围的感受,从而更遵守自然和社会的法则而达到更和平。
我认为,脑神经科学可能出现lucy那样的案列,但是真个全球不可能全人类不可能达到那样的脑力发展程度。
因为我们受到能量守恒的制约。
即人类为什么没有长成3米高,为什么树木生长的胸围和高度都有一个限度?
就是因为能量之间有一个平衡和相互制约。
我个人认为霍金对于上帝造物(在Stephen Hawking’s Grand Design中)和控制很有说服力。
人类在有限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权利,地位)上---能量的制衡,已经注定人类不可能开发或者具备更高的智力、意志和感知能力。
我现在主要开发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上的应用,在应用上我们就是仿照了人脑神经元和脑神经网络的做法。
现在人工智能加上GPU等等在图像识别,分类上的表现越来越出色!
如果说人脑受能量守恒的影响,但是计算机不会~~~未来有一天计算机的“脑力”将超越人脑!
而且指日可待~~~
这部电影开始于一个小混混女孩儿,最后她无所不能化为世间万物,能回溯过去,能预知未来。
我完全没在意这电影的其他,只觉得由女性来演绎这样一个角色真是太棒了,这就是我要的。
不过这也是一个非常俗套的故事,就是祸福相依,Lucy遇到了坏人,被改造了,结果她成神了!
这样的情节安排符合大众的猎奇心理,也符合民众们不甘于平庸的逆反心理。
【本文恶狠狠的剧透了,虽说这片也没啥剧情可透的。
】一个缺心眼的美女Lucy被泡菜黑帮在体内藏毒——好吧,其实不是毒,而是号称某种母体怀孕时极少量分泌给胎儿的原子弹级别(这比喻真他妈怪)的能量素。
后来袋子破了,Lucy顺理成章吸收了这种能量,变成了神。
为了让观众信以为真,导演安排一段平行蒙太奇,一个骗子科学家煞有介事的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 人类的大脑只开发了10%,如果人类的大脑能开发到20%,那时人类就能在后脑勺上长出个葫芦,每周换着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的服装穿。
开发到30%就能打怪升级救爷爷,然后大战变形金刚,大战哈利波特……— 教授,那开发到100%是什么样?
— 我没法想象。
— 教授,你的研究有实例吗?
— 我研究此理论凡20载,至今没有找到一个例子。
但是我坚信有一天会有一个葫芦娃主动打电话给我告诉我我的研究是对的。
我日,原本我以为这种砖家只有国内有!
后来Lucy为了完成自己的进化,找到其他的藏“毒”者,在24小时内完成了100%的脑(以及全身细胞)开发,和宇宙融为一体了……和宇宙融为一体了……和宇宙融为一体了……期间穿插着人类中最勇敢的黑帮,敢于直面这位神怪级的对手Lucy,敢于向她发起锲而不舍的进攻。
其实和宇宙融为一体,也就是所谓天人合一,古今中外都有类似的说法,在我这个文盲看来,这种融合的状态,在它被一些真实可信的实证证明之前,就把它当做人类最可爱的幻想与追求吧。
非常可爱的幻想。
但本片这样来演绎这个主题,我觉得真没劲。
就是一个微电影的体量。
没情节,特技又比《银河护卫队》差老远。
最主要的,台北的外景根本就没多少!!!!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听说过人类的大脑只开发了百分之十这样的说辞,当然了,这些说法都是假的,用不到的东西等于没用,没用的东西一定会被进化淘汰掉,大自然一定不会无聊到给你一个超神的器官却只让你开发它的一小部分功能。
尽管如此,这一点也不妨碍我在看预告片时对这部片子的期待,只是没想到结果竟会让我这般失望。
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是吕克贝松的作品,如果我事先不知道这是他的作品,然后有人骗我说这是个三流导演的新作,我大概一点也不会怀疑。
拙劣的技法,从露西面临险境时所穿插的猎豹捕食画面中便开始显露。
我不否认这样的画面穿插把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十分明显的表达了出来,但这技法实在过于斧凿刻意,缸乏那分浑然天成又润物细无声的功力。
至于表现露西知识大爆炸时所剪进来的各种穿插画面,所用的素材让我一眼看去十分熟悉,仔细一看,确实引用了好多《天地玄黄》和《轮回》之类的纪录片画面,这当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给我一种十分随意的感觉。
你要知道,当你在一部电影里面看到另外一些你在别的片子中曾见到过的画面,那效果一定是负面的,因为总有一些瞬间你会产生错觉:觉得这与那些网络混剪的视频是处于同一格调的。
好吧,忽略掉这些瑕疵,也忽略掉女主嗑药之后“手中有枪,竟就随随便便因为人家司机不会说英文便一枪送他上西天,以及为了让医生帮她诊断就一枪把手术台上的病人干掉”这样实兀碍眼的性格大转变,通通忽略。
那么,最大的问题,大家也都看到了,这片子的故事就是坨shit,我们完全可以将已往用在不少国产烂片上的评价安到这片子上面而丝毫不产生违和感。
对不起,我不想污辱大师,我只是看片子说话。
在我看来,这部片子从根本上就没有讲好一个故事,可能是导演不打算讲好一个故事,也可能是他根本讲不好。
那么究竟是他不打算讲好还是他讲不好呢?
从这部电影中透出来的一股子浓浓的自我沉醉感中,我感到自己隐隐约约窥见了作者的一点心理——吕克贝松,好像太过沉醉于自己所构想出来的概念上了。
这种沉醉自是艺术家的本色,商人们只遵从商业原则,自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只有,对于这部片子来说,过度沉醉于这些构想出来的概念中,显然是一场灾难。
就是这份沉醉,让吕克贝松拍了一部八十几分钟的电影来给大家做了一个关于“人脑潜能大探索”的系列科普讲座。
不厌其烦地用分段式标题——40%50%60%……100%——来给你介绍大脑在各种开发状态下的超能力。
我甚至幻想过,吕克贝松以前一定是一个科幻迷,他构思了一部关于人脑开发状态的科幻小说,只是作为科幻小说灵魂的科幻理论体系他构思完了,故事和人物却还没开始着手呢。
这部半成品于是一直留在了他的心中,终于有一天,已经是功成名就的他决定把没能写成的小说改编成电影,于是随便套了个故事就拍了,所以有了我们如今看到的东西。
当然了,这些只是我的一点胡思乱想。
关于人脑潜能的概念,尽管在我看来是毫无价值,但不可否认,对于吕克贝松来说,这些概念就像CPH4一样令他high到爆,以至于在许多人看来是露西在表达情感的那通与妈妈的电话,其实一样是吕克贝松卖弄概念的一个段子罢了,吕克贝松对于露西对母亲如何思念如何爱根本一点兴趣也没有,他唯一的兴趣,只是要通过露西的口,把那番充满文学性,犹如小说家用美妙文笔写就的描述性篇章念出来,好将露西此刻的感受——如何回忆起母亲的乳汁的味道等等,向观众们传达;而本质上,这依旧是他卖弄概念的一部分,他只是想告诉你,大脑开发之后有多屌,连不可能回忆起来的儿时回忆也迸进了“大脑已开发者——露西”的脑中。
好了,到这里我已不想再多说什么了,反正对于吕克贝松这位大师,我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感觉,他最为人称道的《碧海蓝天》从最初就没有打动我,碧海蓝天的男主最后选择了自杀,他的自杀一点没有感动我,我至今对此不能理解,在我看来,男主的自杀,似乎与这个角色的情感逻辑关系不大,只是吕克贝松一种自我的刻意表达罢了,说到底,男主是为了导演自私的艺术而“被自杀”的。
导演果然是个法国人,充满了法国式的自我陶醉式的概念化艺术中,我其实是瞧不起这种类型的所谓的艺术家的给2分算客气的。
没有吕克贝松,没有斯嘉丽,以这等品质的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能不能达到6分都成问题。
我大致看了一下别人的评论,有吐槽超能力的,还有吐槽故事情节的,可能我看这部电影的点跟他们不太一样,有一些不同的观点。
关于故事情节,我觉得吕克贝松的重点压根就没在故事情节上吧,故事讲到高潮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部片子的意义高于一般的超能力科幻片。
正好我前不久刚看了必必吸的一个纪录片,霍金讲的,叫史蒂芬.霍金之大设计(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9935902/),其中有一集叫生命的意义,跟这部电影的主题如出一辙,只不过一部以纪录片,一部以科幻片的形式出现。
先传送一下霍金的观点,霍金在纪录片里讲到里人的自由意志,他觉得所谓的自由意志其实也是几十亿个大脑神经元之间产生的蝴蝶效应,他们表现出混沌,但其实只是不可预测的必然罢了,自由意志背后的控制双手还是自然规律。
他也提到了一种假说,“模拟理论”或者是“模态实在论”:人的感觉器官将周围的信息处理成信号传递至大脑,大脑将之处理后形成一个三维模型,然后作出反应,这个三维模型就是我们看到的现实。
但是这样一个独立客观存在的现实可能并不存在。
人脑能做的就是接收,处理和发出信号,但这中间的过程是否真实客观存在人脑的意识也无法做出分辨。
做梦也唯有等到从梦境中醒来方能了解之前是梦境,所谓的“现实”有可能就是一台超级计算机在与你的大脑互动,提供了你所有的感官信息来源,而感觉器官本身并不实体存在,但这些模拟信号太过完美以致从未被发现是信号。
所以霍金觉得生命的意义本身就是每个人在大脑里构建的现实的一部分,而我们自身就是宇宙对自己的一种反应。
生命的意义其实就在人类心智构架内部,在于人类的脑海中。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主题跟霍金说的非常像。
女主的超能力看似很扯,隔山打牛,读心术,阅读电磁波什么的。
但看了霍金的纪录片后我觉得这一切其实是说的通的。
人的大脑潜能被开发,大脑运作的脑电波应该会更强大吧,捕捉较弱的脑电波应该有可能吧,好歹是科幻片,这点想象力还是要有的。
(我也不是学这个专业的,表述有问题欢迎大家指出)按照模态实在论什么的,女主的脑电波影响别人形成她希望的幻像应该也可以实现的。
所以这个科幻成分还是比较靠谱的,我觉得没什么好吐槽的。
关于故事情节吕克贝松应该就是想表述生命意义在于宇宙在我们身上反应了自身,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他传递下去的这个意思吧。
当斯嘉丽约翰逊问摩根弗里曼我该怎么办的时候,摩根弗里曼说让它传递下去。
还有最后斯嘉丽约翰逊眼中宇宙倒叙回大爆炸其实都在说类似的意思,有时间的存在我们才有意义,没有了时间,我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所以剧情虽然简单,但是这种浪漫的叙述也足够表述吕克贝松的意思了。
可能大家看好莱坞的电影看多了,习惯环环相扣惊心动魄的剧情了,当然从这方面讲lucy几乎没有剧情,但是表意足够了。
学艺术的,平时画图比较多,语言表述缺陷很大,自知讲的漏洞很多,求大神补充。
一看《超体》只有80多分钟,我登时感叹吕克•贝松真是只老狐狸。
古人云言多必失,写剧本也是。
尤其是科幻片,讲技术的部分,宜短不宜长,除了库布里克之流大牛的硬科幻,常规的商业科幻电影交代细节,都是言简意赅,直入主题,寥寥几句就把理论联系实际了,绝不会在关键细节上兜圈子、玩辩论。
否则如今的观众科学素养都这么高,一不留心被逮到个不符合大学选修课本的破绽,逼格撕开个口子,会直接拉低全片给人的印象。
吕克•贝松是聪明人,不会自曝其短。
尤其操弄这样一个规格宏大的主题,更要小心翼翼,哪能让人抓小辫子。
我相信他对脑神经科学是真爱,自费资助实验室,隔三差五跟该领域专家侃大山,也算是半个业内权威了。
20多年的兴趣所得,浓缩在80多分钟的故事里,民科们要想看一遍就挑出硬伤来,绝不是容易的事。
虽然网络上关于影片的质疑声不少,也仅仅是对“大脑开发了10%”这个基础概念的吐槽。
其实横向来比较,相比很多科幻片原初设定的荒腔走板,这个洗脑了很多人的10%理论,已经算得上十分靠谱了。
那话怎么说来着,电影毕竟是发生在平行时空的故事,我们完全可以当那个世界的人大脑就是这个工作模式嘛。
一旦你接受了这个预设,后面的情节发展基本上顺水推舟,顺理成章,顺风顺水……何况影片的重点并不在科幻理念,成功搅动起一阵头脑风暴后,它压根没打算让你深入思考。
魔根•弗里曼年前还演了另一部题材相仿的《超验骇客》,那片就是把思想性做过了头,动作又不够劲爆,让人喊闷,票房也很凋零。
贝松才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选择斯嘉丽做女主角,已经足够让我这样的工科宅男降低一半的智商,剩下那一半也淹没在了开枪激斗、极速飙车和超能力调戏众生的惊悚画面上。
贝松恐怕是除了卡梅隆之外,最有铁血女战士情结的导演了,而且他镜头下的女战士,不像老卡那么汉子,多是身姿婀娜的美艳女郎,打起架来也少拼蛮力,主张四两拨千斤的优雅从容,细胳膊细腿撂倒一大群肌肉男,将暴力和性感做了精密搭配。
这个女神初养成时,把我吓了一跳。
她先是为了打车,一枪干掉一个不会说英文的司机,接着为了动手术,又崩了一个手术台上的病患,这两人都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只因碍着她了就一命呜呼。
我当时愣了两次,干死黑帮混混无可厚非,但从好莱坞到欧罗巴,这么残杀无辜的正面主角还真是没见过。
你能想象《虎胆龙威》的约翰•迈克莱恩为了抓坏人,一枪崩死一个无辜路人吗,如果是那样,无论他后面挫败了什么阴谋,救了多少性命,观众都好感不起来。
大家有个不成文的道德标准,英雄不能主动加害无辜,即使是为了更大的善。
而《超体》的情况有所不同,斯嘉丽女神演的,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神”。
她的使命不是世俗的救人救财产救地球,而是成神之路。
人命和人命不能分贵贱,但人命和“神命”一比,当然等而下之。
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观众可以心安理得地原谅女神屠杀老百姓的行为。
到后来见她飙车,间接害死害残一大票无辜的司机党,也能默许了。
女神养成这样的头等大事,挡路的凡人当然只有死路一条!
从这个层面来看,露西还是挺克制的,最起码没有为彰显力量随意取人性命,中途还放跑了一个按摩女郎。
《超体》瞄准的是每个人心中都有凌驾万物的破坏欲,幻想为所欲为,不受法律和道德制裁。
玩《侠盗猎车》的,谁没有满街乱射老百姓、开着坦克碾压挡路车、对着警车开火箭炮的疯狂之举呢。
《超体》只是一部再纯粹不过的娱乐大片,如果没法激发你对科学的兴趣,最起码可以让你过一把肆无忌惮的神之瘾。
(文/方聿南)
差不多就是看本文标题以为是吐槽神贴然后点进来看的感觉。
下面是酷炫的撑字数时间客观的说本片真是浪费一套明星卡司,一个不错的设定,一部抓人眼球的预告片甚至是半部好片。
一个《2001太空漫游》式的开场,然后就开始iPad用户体验广告了,最后我们的Lucy还真他妈的化身成为了一个U盘。
著名法国电影商贩吕克贝松你说好的只导10部呢?
评论,出来洗地了。
《超体》其实有些实验和先锋性质,它试图用影像,还是裹着商业大片外壳的影像去讲述一些理念,而这理念又是对人类乃至万物的终极探讨,这本身就比文字要难得多,而且影片的剪辑和一些逻辑点上确实有问题,但是依然不影响我喜欢这部片子,首先,它是有关宇宙根源的问题,其次,它能引发我的思考,对于我来说,这就足够了。
影片是上映第二天与朋友一起去巨幕厅看的,然后结束后,很多人选择了默默的迅速的离场,可是我与朋友却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交流,我们两者对对方的观点有认同性,但是又各自有自己的出发点,而周末,另一个朋友说她表妹去看过电影后,表示没看懂,于是现在,我想说说我的观点,仅是基于我的立场和理解力上的观点。
电影的前三分之一部分很容易让人想到另一部影片《永无止境》,同样是蓝色药丸引发的人类大脑极速开发,不过表达形式上略显沉闷,但是蛮符合吕克•贝松一贯的暴力美学风格。
而那些比较跳脱的“动物世界”插入和开篇的细胞分裂都是非常重要的细节,它是在影片结束后,首尾呼应下理解影片理念的关键点。
所以,观看这部电影我也经历了一个从无趣到豁然的过程,如果以开场五分钟能否吸引观众作为评审标准的话,无疑,这部电影就有些失败了,当然,你如果有耐心,坚持下来,并善于调动脑细胞,还是大有乐趣在的。
好了,下面回归正题,有人跟我说这部电影烂尾,其实恰恰相反,影片的结尾才是精华,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露西因为体内被迫携带的CHP4爆裂而被身体细胞吸收,开始了大脑的过度开发,一般而言,人类的大脑使用度是10%,影片在此插入了很多现实画面,即只使用了10%大脑的人类就创造了许多奇迹,那么假如被开发的更多呢?
而露西进而为这个假设进行了演示,在此,影片已经从《永无止境》的路子里分离出来,进入了更深刻的物理讨论。
作为一个文科生,我实在说不出那么高深的物理性名词,但是显然露西的超能力来自于对磁场的控制,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就是不要把人类仅仅局限于人类来看,而是万物,人即是万物,万物皆为人,露西只是一个镜面,方便讲述而已。
在这里先插入我的朋友,一个超级漫威迷在这个影片里的感触,即露西的最终结果正是人类终极进化的目标——形体的消散,这种理论并不新鲜,并被用在了很多科幻作品上,很可以理解为这是影片的一个切入点,但是这只是潜层次,其实还可以更深入一些。
更深入的部分就在于影片结尾露西的最后旅程,回到了宇宙,宇宙之谜一直是人类在探寻的一个方向,它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无论人类还是万物皆来自于“一”(至今没有完全破解的“一”之谜),从“一”到“无穷”,再由“无穷”变成“一”,最后又由“一”成为“无穷”,这才是露西“无处不在”的真意,也就是我上面说的人即是万物,万物皆为人的理论。
而从影片开头的细胞分裂,到影片最后的细胞融合恰是呼应所在。
其实影片中也有很多细节在阐明这个理念,比如“时间”概念的提出,时间是唯一的度量单位,人类的存在来自于“时间”的记忆,但是没有记忆的万物同样皆因“时间”而存在,所以一旦失去时间万物必归为同一;而弗里曼所饰演的博士关于“人类在适宜的环境下会选择繁衍后代,并把共同记忆植入其中;如果是在恶劣的环境下,就会自我进化”,所以此处的人类只是作为物种存在的人类,如果你能从这些点中把作为“人”的自己摘出来,就能明白影片实际在试图阐述物质本身的问题。
于是许多问题又来了,这也是影片缺陷的部分。
露西有说过在自己的脑力不断开发过程中,情感和道德观念正在淡漠,这也是法国警察看到露西超能力时问自己还有什么用时的一个有意思的梗,没错,在影片一再强调物质的理念时,并没有解决人类的情感出处(我朋友的说法时,到了那个阶段,这个问题已经不需要考虑了,不过我们现在还只是在10%阶段,所以还是质问一下吧),CHP4这个来自于母体的成份强调了人类智识上的增进,却没有解释情感的成因,那些与爱、恨、嫉妒、羡慕、邪恶、善良等等有关的人类独有的情感元素,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影片还是有非常大的漏洞,并不算很成功。
其实影片还有一些别的可以交流的点,不过我想就此打住,毕竟有些东西本身就具有无限性,而每个人的理解也很可能各自不同,不过作为硬科幻,又是仅有90分钟时长的硬科幻,《超体》虽然有瑕疵,但是于我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了。
导演在写这个剧本前一定是做了很多了解和研究的,我认为他想在这部电影里想表述的不只是对物理的,宇宙的,或者是神学的理解,他也想在借着这些层面来阐述他对未来人类发展的一种推断(参见“全球脑”的理论和其他各种未来世界的理论)。
作为一个在国际地位上已经那么高的导演,他所追求的已经不只是高票房或多数人的肯定了,他其实想这一部电影来博弈未来会不会这样一个样子,在十几二十年或百年之后的的大多数人拿着吕克贝松的“超体”激动的说:“这导演真有智慧在那么久前就拍出这种电影来暗射我们现在的世界,好牛,真是个经典!
”(可能不会说的那么直白。。。
)用最的话简单的解释一下全球脑理论,我也是了解的很浅,是看了老罗的”罗辑思维“才开始了解的,推荐大家去看哟!
全球脑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全球的所有东西发展成一个大脑,每个人类都是这个大脑的一部分大家一起工作,互联网是连接我们的神经系统。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205194/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xNzkzMzM2.html(未来脑世界 48)
不可思议的神作!
其实做得挺好的。虽然初始设定傻了点,虽然开头爱森斯坦式的蒙太奇剪辑傻了一点,但故事的核心很酷炫和先锋。在这样一个唯票房和特效论英雄的年代,还去试图向2001太空漫游致敬,本身就挺值得佩服的。PS:感觉吕克贝松也修禅去了……
典型“概念先行”,吕克·贝松一开始可能把黑社会老大杀死,后来写不下去,就让战斗值为5的反派留到最后,来推动剧情前进。节奏太快,语焉不详的快,人物简单,情节连接草率。可取的是科幻概念的设定,结合商业元素,产生了一点先锋的味道,但因为其他方面的平庸,未来注定不能成为经典。3.5。
大脑开发出100%能力时,就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再是需要时间来证明存在,而是无处不在,人不再是开过的那辆汽车,而是那张底色。
太燃了,自动忽略一切粗糙的部分。上帝是一种能量的最高形式。更颠覆的是,上帝是个女人。物质、精神、肉体…一切能量形式统统溶解在宇宙之中,既无所在,又无所不在,而“人”格只是“神”格的一部分,或者说一个子集,或者说人即是神。我们不会真的死去,所谓死,只是另一种迁移为另一种能量形式,多么美好。动人时刻:莫扎特的<安魂曲>,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创世纪>在Lucy与人猿轻触的指尖上重现。
前面编的神乎其神,那段到100%的光影变换乍一看有点借鉴2001太空漫游的感觉,最后一句“我无处不在”,然后戛然而止,给人一种前戏做足了,对方却突然不搞了的感觉。况且一直对斯嘉丽都没什么好感,如果换成别的我喜欢的女星,也许我还会象征性的加颗星。从结尾看,十有八九会出续集,大家谨慎观片吧
所以,当你肯定了自己的渺小,一切高级的问题都没有答案
一袋毒品造就的超人!寡妇姐大暴走!故事真一般,开头真磨叽,韩国佬真逗比,幻想真神叨!
看了两遍,还是不太赞同达尔文的进化论,但是里面表达出来的哲学思想很值得品,人类为了利益和力量而忽视了一切,感官无法感知到的存在就误以为不存在,最后的源头还是道和佛法。正好在看之前刚看到电视里说到海豚,我当时就和父亲说海豚比人类还聪明,父亲不以为然,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同步性。
11.9 吕克贝松怕死了
各有所好吧,反正我觉得烂片。
很酷的电影,吕克贝松拍科幻片标准的模式,大量的商业元素+深邃的高概念的科幻主题,还有一如既往强大的女权特色。电影起点有些Low,但故事拓展空间极大,概括了西方“科学的尽头是神学”的主题,理性与信仰之间的融合,跟当年《第五元素》一样,也会产生相应的争议
这部精力都花在花里胡哨的地方完全不想好好讲故事的电影最大的优点就是够短……【最后还拉来时间哲学玩儿深度真是不要脸呐。女神演技实在让人拙计==
合着神仙鬼怪就是按照细胞开发程度来排序的,超过一般人的细胞开发程度低,只能是小妖小仙,能穿越古今时间的就是细胞开发程度高,未来佛现世佛。科学解释玄幻的标注啊。
节奏掌握不好 对白水 中途开始纯开挂没有悬念 配角全是炮灰 背景莫名其妙 插几段自以为高深的镜头唬人 概念更是丝毫不具说服力 像小孩子的科幻读物 不过掺杂了b级片元素
奔着斯嘉丽·约翰逊去的,结果确实只有斯嘉丽·约翰逊能看
看起来挺过瘾的,虽然有些烧脑,但也让人深思。
真正配得上一星的作品,一定要给他这个荣誉
大脑开发、思维入网... 都是一些“古董级创意”,吕克·贝松你还是不要拍科幻了
woc寡姐威武,看了两遍,帅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