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的极限2009年,美国独立电影宗师吉姆·贾木许拍摄了一部鹤立独行、让别人无法复制的电影《控制的极限》,有人说此片是讲艺术和现实的对抗;有人说此片是讲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对抗;也有人说整部电影其实就是杀手男的心灵之旅;更有人把此片看成一部充满寓意的魔幻片,认为电影从头到尾,就是一场幻觉,并对影片中出现的人物、道具、情节一一剖析,解密其中的暗示、寓意,比如:杀手从未和接头人之外的人(即现实世界)发生关系,杀手拒绝了手机(外界沟通工具),杀手“用意念”进入了BOSS老巢。
当然,这些人物也都是幻觉的一部分,这也是裸女为什么能无处不在的原因。
你得承认这是一部很有张力的影片,容易让人如坠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当你无所适从的时候,我对《控制的极限》的另类解读或许可以让你豁然开朗。
面对一个复杂的方程式,不知如何下手的时候,我习惯用特殊值带进去,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解读这部电影,这种方法同样奏效。
我取的特殊值是:这部电影是反霸权题材,杀手男的终极目标就是杀死美国驻外的情报机构首脑,向美国的霸权主义示威。
有了这个特殊值,电影里所有的谜题顿时迎刃而解。
1、较量双方的实力对比电影开篇就是雇佣杀手,奇怪的是,他们不谈佣金,却对杀手进行一番思想教育;与杀手接头的人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国家,这些说明了什么?
说明无论是杀手方还是被杀方,其财力、物力、人力都十分雄厚,其势力几乎遍布全球,无所不在!
所以,片中反应的绝不是个人恩怨,也不可能是帮派之争,黑手党算是大的帮派了吧,但他们的势力范围也只局限与意大利、美国等地方。
因此,除了美国的情报机构和世界反美反霸权势力具有这样实力外,你还能找到更合适的目标吗?
有人说影片讲述一个神秘的陌生人在计划一桩罪案,他一直谨慎地把握着和法律制裁之间的界限。
在整个过程中,他不信任任何人,他的目标也没有暴露,他始终游离于专注和恍惚之间...... 这简直是胡扯!
2、杀手男为什么不停地转移、接头?
美国情报部门的实力是不可小觑的,杀手男如果直奔目标,必然会引起怀疑,他不停地转移、接头,目的只有一个:迷惑对手。
即便是如此小心翼翼,钟爱电影的白衣女子还是暴露被抓。
3、众多的单线联系人杀手男和众多的单线联系人接头,这些联系人有中,有谨小慎微但热爱音乐的中年男子(路伊斯·托沙 Luis Tosar 饰),有打扮出众酷爱电影的白衣女子(蒂尔达·斯维顿 Tilda Swinton 饰),有醉心波希米亚文化的老人(约翰·赫特 John Hurt 饰),更有沉迷分子学的神秘东方女性(工藤夕贵饰)。
他们和杀手男分别谈论了音乐(提琴男)、电影(白发女)、科学(日本女,当然《神秘列车》里的女人,老了)、波西米亚(即流浪,John Hurt演的老杆子)、迷幻药(墨西哥男)。
这些人国籍不同,身份、职业、性格、专业相去甚远。
这些人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甘心情愿加入刺杀行动?
是发自内心的对霸权主义的憎恨,把这些人凝聚到了一起。
4、不时出现的直升飞机和白鸽直升飞机每一次出场,几乎都有白鸽出现。
白鸽代表着和平和自由,可是飞机的出现,惊扰了白鸽,打破了宁静与和平;在美丽迷人的自然风光中,直升机的出现是那么的不合时宜,那么的令人厌恶,因为它代表着掠夺、战争与罪恶!
小男孩看见飞机,没有丝毫的惊讶,指着飞机道:那是美国人。
真是意味深长。
5、其他一些细节杀手男永远只点两杯咖啡,在无聊的时候练习太极,不为任何诱惑所动,即使裸体的美女在他身边,他依旧作怀不乱;唯一一次表现出微笑,是在一个排练大厅欣赏长段的歌舞,听着优雅的琴声、深情的歌唱,看着优美的舞蹈。
杀手男为什么会这样?
可以设想一下,杀手男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个钟爱的妻子,可是,他的妻子却在一次空袭中丧生了。
排练厅那一幕,勾起他对曾经美好幸福生活的回忆。
所以,杀手男永远只点两杯咖啡;所以,杀手男可以对近在咫尺的裸女无动于衷;所以,杀手男可以不计报酬,义无反顾地成为一名刺客!
接头信物始终是红色或绿色的火柴盒,是否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意思呢?
杀手男为什么一定要用曼努埃尔 塞维利亚诺的琴弦勒死美国情报基地首脑,必有其用意;可惜我孤陋寡闻,对此人竟然一无所知。
学识广博的朋友不妨为我做个补充。
杀手男如何进入情报机构基地的?
当然不是依靠什么意念,不过是导演也不清楚,或者已无关紧要。
裸女的雨衣、裸女的尸体,说明裸女暴露了,背叛了,被处死了。
是在告诉杀手男,你安全了,你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吧。
于是,杀手男扔掉压抑的深色西装,换上颜色鲜艳的休闲服,融入到人流之中。
我的另类解读是否靠谱,有待大家去玩味探讨,但吉姆•贾木许这部《控制的极限》无疑是成功的大作,不仅对影片中人物的控制达到了极限,对电影观众的控制也达到了极限。
难怪有人说:如果你能坚持看完这部影片,何尝不是对自己的一种修炼。
下班的路上跟J聊天,我说我压力大心情差的时候就喜欢看那种特别闷没什么剧情的无聊电影。
J说,那你一定要看看《控制的极限》,最近看的最闷最无聊的电影就是它了。
于是晚上睡前打开了电影,看了20分钟之后给J发消息,说你果然明白我的喜好了。
我非常喜欢。
一个黑人杀手,接到了杀人的任务,不停地辗转地方,不停地与人街头。
极少的对话,大量在路上的镜头。
看了20分钟之后去查了一下导演,竟然是贾木许,难怪很喜欢,最近喜欢的《帕特森》也是他的作品。
因为画面语言太美,没有台词和戏剧化的冲突,镜头就非常重要,一看摄影,哦,王家卫的御用摄影师杜可风啊,难怪这么美。
零星几个弹幕,大多在困惑导演想表达什么。
我觉得我很喜欢这种,反复什么也没讲,又仿佛表达了很多的电影,因为整个观影过程,想是被导演带着做了一场Meditation,他讲了什么不重要,那些节奏和镜头加隐喻,给大脑做了一个深度的Mashaji,抚平了 那些焦虑和不安,呼吸的节奏都逐渐舒缓起来。
是向内的观影感受,看见的是时间的流动,然后看到自己。
被投喂那种既定格式的快餐式电影,高热量可以刺激短暂的快感。
但是真的要平静,我太爱这种闷片了。
电影因为几乎没有台词和角色名称,于是后面的演员表特别有趣。
服务生、小提琴、吉他…每个陆续出现的符号都有一个演员,不是很可爱吗
Suspicion.Hitchcock.Are you interested in films, by any chance?I like really old filmsYou can really see what the world looked like...... thirty, fifty, a hundred years agoYou know the clothes, the telephones, the trains...... the way people smoked cigarettes...... the little details of lifeThe best films are like dreamsYou’re never sure you’ve really hadI have this image in my headof a room full of sandAnd a bird flies towards me, and dips its wing into the sandAnd I honestly have no idea...... whether this image came from a dream, or a filmSometimes I like it in films when people just sit there,Not saying anythingHave you seen “the lady from Shanghai,”Orson Welles?That one makes no senseRita Hayworth as a blondeI think it’s the only film she’s ever a blonde inIt’s like a game, deception, glamour......a shootout with shattered mirrorsShe dies in the endDo you like Schubert, by any chance?I love himHe died when he was thirty one years old Something like that
老贾用一种他特有的闷骚 借助文艺方式 逼我控制自己 把他的这部片子看完了 他的目的达到了 就像我演了一部控制的极限一般 不过看完感觉画面太美了 适合做电脑桌面 还留下不少笑话 比如 影片的港台译名 我系杀手,年中无休 简直雷完 吃了一路纸 玩一路火柴盒 火车上躺一年的YY杀手
一个杀手,或许根本不是杀手的一个人的一次内心净化之旅。
音乐,电影,性欲,科学,药品都是诱惑,而现实是丑恶的,最后“杀手”运用“imagination”杀死了作为“现实” 的黑帮老大。
看过ghost dog 的人能更加理解这个电影,从很长时间起,jarmusch开始关注内心,ghost dog和现在说的‘控制的极限’都表达他对东方哲学的一种理解,即物质是虚幻的,完成内心的修炼就可以改变整个世界,杀手完成了内心的修炼,脱下工作服换上轻松的运动装完成涅槃。
所谓控制的极限,控制的极限便是控制内心。
影片讲了一个杀手的任务之旅,充满诗意。
依然是反戏剧性的设计。
当迷幻喜剧片看的话就挺不错。
基本就是讲这个杀手和一个又一个的人接头的过程,最终杀掉目标,然后踏上下一段任务之旅。
这部影片有非常重的后面《唯爱永生》、《帕特森》甚至是《丧尸未至》的影子。
但想讲的可能跟这三部比都少多了。
感觉像是在实验用影像配合迷幻乐表达那些感受。
但真的很棒。
比如几次主角看画、一次下地铁与一个坐着的老人对视、喝咖啡的时候看路人等。
充满诗意…(这种表达也在后面《帕特森》里达到一种顶峰)配乐上非常像唯爱永生,用了大量小调五声的迷幻乐,以吉他为主。
用法也和唯爱永生的相似。
加强人物感受的张力,非常有贾木许的风格,特别喜欢。
摄影上也像唯爱永生,但不得不说和唯爱永生比差多了。
这部影片和早期的也挺不同,开始用了不少特写。
但个人感觉确实差点意思,感觉像是后面风格的萌芽阶段。
The sound track of this one is fucking genius. Handmade,hand-picked in another sense, it's just natural. Though the pictures are filmed beautifully, each still image makes a pretty painting when takes out, they are just not comfortable to look at, not even closer in the way that music drew you in.At the same time, sound tracks didn't drive you crazy, not at all beyond it's role-- it didnt make the happening overwhelming. Fuck, cheers to whomever made it, good job!Btw, honey you are the closest person in my mind that could make this kind of thing, why don't you quit yr job and do this?
《控制的极限》拍摄于更严肃神秘的《离魂异客》之后,更轻快的《鬼狗杀手》《丧尸未逝》之前,是贾木许伪类型风格转变时期的中期作品,而这部的气质似乎与其孤独、无归属感、无意义旅行的主题完美的契合与现实主义的《天堂陌影》相比,《控制》更有种浓烈的超现实之感,杀手的人物像是一个狂想文艺逼在无聊旅行中为消磨时间的幻想(孩子们,这就是我):喝咖啡时想象一个有独特气质的女人和他共事,旅店独自发呆时想象极性感的裸体美女躺在身边,火车上等待漫长旅途结束时想象一个神秘女人给他装着任务的火柴盒。
火柴盒,想象似乎总是就地取材且无连贯性:无连贯性同天堂陌影产生共鸣。
就地取材的想象与控制的“极限”,“物极必反”“失控的幻想”相印证,最后杀手大义凛然的杀死了某个恶人,杀手也为自己的旅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孤独和疏离在这本应爽快的情节中似乎变得更深刻,更剧烈贾木许的一大魅力在于,不论他以什么形式拍电影、拍什么类型的电影都会让孤独、疏离的情绪占主导。
一个“万变不离其中”的导演,一个纯粹的导演我习惯从匠心和才气两个角度来评价一个导演,他的匠心是略逊于奉俊昊的,但常态的才气是不输于拍《奏鸣曲》时的北野武的。
片名叫《控制的极限》,实在是测试你忍耐的极限。
片子有两种:故事性的和意象型的。
不幸的是,我是一个习惯把电影归为故事片的人,所以越看越糊涂,看完了更糊涂。
原来这是一个意象型的片子,意识流,这种片子你不看大量的介绍和影评,基本看不懂。
本片导演剔除了故事性,一切的角色都是不同意念的代表,在构筑一种文化冲突下的矛盾,手法是艺术爱好者诚惶诚恐的接头、被绑架和杀掉。
展示它,并表达导演深藏的意图:弘扬自由的艺术理想,干掉现实对艺术的束缚。
表现的手法,主要靠被宰的老大说的最后一段话“你以为杀了我,就能干掉现实吗”。
如果换成“你以为杀了我,人民币就能战胜美元们吗”,那么电影主题就成了“世界两大国货币战争”了。
主角是《鬼狗杀手》的配角,这次转正啦。
主角接到任务,干掉一个代表现实约束的老大。
主角前后与艺术家、电影爱好者、音乐家、舞蹈家、科学人士接触交换情报。
最后莫名的进入重兵守护的别墅干掉了老大。
从故事性的逻辑上来说,好多不合逻辑。
看别人的影评得悉,导演就是要拿掉这对电影艺术“控制的极限”,只留下艺术。
镜头很美,美工、服装都很到位,那位西班牙舞娘,跳的真好。
对白不多,装酷到底,味道真的很赞。
没这点我早看不下去了,片子沉闷,确实碰触到了我忍耐的极限了。
因为Astro Boy失约法国院线,所以找了这部贾木许的新作,看完就一直琢磨,琢磨的脑袋疼,还特饿,最后也没搞懂。
总结起来这就是一部闷骚的电影一个鼻孔占半张脸的男人去完成一个什么任务,经过几趟火车,任务完成,回家,就这样,电影里故事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意像,西服,火车,火柴盒,咖啡,裸女,太极, 透明雨衣电影里每一个镜头仿佛都在说话,刻意的构图,强调情绪的特写,极度深入心理的音乐,这些元素让这电影实在太让人困惑,我每次看电影都会有很强烈的感性情绪,只有这部没有,因为他太抽象了看到最后的字幕,愕然发现摄影杜可风,好吧,难怪,每个镜头都像刻意画出来的,静物的排列不规则但符合美学观念,杜可风好久不见,太想念这些富于想象力的镜头了,王家卫没有他失色很多音乐,电影的音乐很好听,但很极端,有点电子乐和摇滚的结合,音乐很适合电影的情绪,里面的人脸都是很冷的,或是没有表情的,台词也很少,音乐就成了表达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配乐每次出现的时候,都是在普通电影里演员该做表情的时候,这部没有,完全靠听觉,然后制造或悲伤或恐惧或孤独的心理活动。
看完电影出来一个老太太抓着我愤怒的说,他为什么要杀了他,不明白,然后周围几个人小声对同伴说真是奇怪的电影,现在明白为什么艺术片可以在欧洲活得这么好,片子很闷,但从头到尾都没有人睡觉,好吧,我又被法国人的小资矫情熏陶了谁看了电影麻烦给我讲讲,我脑子转不动了,意象太多,琢磨不过来了
似梦里一闪而过的故事 是有些刻意了 杜可风的镜头永远玄之又玄 整体流于文艺也止于文艺 缺乏现实根基 但其实霎那梦醒的失落才是你我所期望的吧
隐喻,象征。。。艺术,科学。。。沉闷至此,里面具体有什么蛋我都不愿意扯了。
UGC0132009
这部电影就是在考验我忍耐的极限。。。
一头雾水...
看这片就是让你知道 什么是控制的极限!!
贾木许先生的神片。
莫名其妙的喜欢,有一种气质,能让人靠拢艺术,特别是建筑 摄影 艺术生活中存在艺术,但需要的是一双艺术的眼睛和一颗艺术的心灵,界限在庸俗与艺术之间,正如两杯咖啡,是一种控制,控制在我,我心所欲。同样的目的,艺术在于过程,在于欣赏与品位,在于思考和领悟。当然抽象的艺术通过具象表达
片子放了三分之一,室友纷纷倒下;好吧,我承认,这片是相似的名字错下的;从头到尾没有高潮的片算是闷透了,好在一路上有各式的建筑风景还尚有看头;和第九道门一样,也是走着走着就吧唧结束的片儿
开始还以为是鬼狗武士的延续,都是黑人杀手,从信奉武士道爱养鸟变成了练太极爱喝咖啡,不过越看发觉这根本跟杀人任务没啥关系,基本上放弃了叙事和动作元素,弄了个纯文艺的东西,节奏拖慢了几倍,镜头倒是很优雅,不知这是不是贾木许的一次极限尝试…
虽然只有3星但仍然可以再看一遍
太极从零开始之装逼的极限。控制的极限是因为这个黑人杀手总能抵挡住来自那个追随他的一个胸坚挺一个下垂的女人的诱惑吗?
where are your limits, iris?
相当自恋的一部电影
保持沉默 抬高鼻孔 拒绝枪炮手机 坚持太极 坚持两杯咖啡 一杯品味另一杯来消灭交际 如此修炼必能突破极限 享受生命的虚无轻佻!
比鬼狗还能装逼还能一路吃纸条 老贾实在不顾观众死活
喀麦隆球迷的西班牙抽象之旅
跟某只品味完全不搭不搭不搭……不喜欢这部!太装文艺故弄玄虚了好么!?
汗……装逼的极限在哪?
贾木许说我不喜欢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