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然无味的看完,不像评论说的那么好,大概是我笑点太高的缘故?
完全没发现能让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唯独年近40的老男人近乎可怜的独白让人有些动容,其他的都没太多意思。
当然,刘心悠这个mm还是长得不错的,这个片子也有两个出埃及记的人马,刘心悠和林家栋,让人感觉有些亲切。
其实片子也无甚出彩的地方。
黄渤等等客串的出镜也无甚惊喜之处。
而李灿森、姚晨和郭涛三个人在阳台上齐声喊“人至贱则无敌”、“我们是三贱客”云云就彻底把我恶心坏了。
恶搞倒还确实是恶搞了点东西,youtube似乎都用上了,还真是与时俱进。
最后总结,纯粹是打发时间看看明星脸来着了。
大电影2.0:两个傻瓜的荒唐事好电影。
一个外国的剧本,被改造的如此本土化和现代化让我钦佩。
整个片子的精致也让人眼前一亮。
于是,一个发生在精致的破房子里的操蛋生活故事开始了。
我觉得整部片子导演想让人看的清楚的应该是,水至清则无鱼。
那么糊里糊涂的生活,你的幸福感可能更强。
但是天赋异禀的阿甘导演,在片子里处处挥洒着他不安分的灵感。
各种笑话,恶搞性质的模仿,和隐晦的讽刺,充斥在整个片子里。
片子的内容丰富了,但是故事还是让人郁闷的,看片子的时候我在想,艺术有的时候并不一定高于生活,现实中的操蛋生活或许比电影里有过之而无不及,多么悲哀。
你问我,为什么这么夸张和荒唐的片子,还不是高于生活?
那我回答,一,电影的情节在编剧和导演的安排下走向一个他们需要方向,虽荒唐,却不残酷,就像给伤口帖上了卡通的创可贴。
虽然你知道那下面是一道带血的伤口,但是表面看来还算可爱。
但是生活呢?
没有人会给你创可贴,有的只是把它扒开来,还要撒盐的残忍痛楚。
二,之前看过被删减的《迷失北京》也就是《苹果》的人知道,被删剪的内容不是很黄很暴力,而是很真很写实。
就连影片的名字也要改头换面。
那是谁改变了整个片子呢?
我不说,你也知道。
而在这个电影里,导演也悄悄的竖起了中指:发行商的要求不过是另一种要求的反义词而已。
而被强奸出来“文化”,更是导演高喊的fUCK.借诗一首,概作结语。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大电影2.0——两个傻瓜的荒唐事》——无产阶级的集体狂欢 文/fnxobo一楼给这个片子孕育者——星美,拍出了我喜欢的电影!
大上海,几个五湖四海的无产阶级小市民为了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了一起。
一个四川图书推销员兼“流氓导演”。
一个落魄的、胸怀电影梦的香港青年。
一个教授家的操着北京话的陕西小保姆。
故事从四川图书推销员的工作开始:公交车上,文耀(郭涛 饰)向各种人推销着自己的书——《新婚指南》。
这段很有意思,类似于《天下第二》中松三爷回忆那段,文耀在推销过程中回忆着自己的爷爷和爸爸作为摄影师的辉煌,画面诙谐而温暖。
而诸多乘客的扮演者中不乏一些亮点:惊艳的孕妇、淡定的老者、羞涩的黑哥们(可能是第一次拍电影)、以及两个重要人物——行将倒闭的音像出版社老板赵希(英壮 饰)、《疯狂的石头》灵魂附体的小偷(黄渤 饰)。
赵希的出现是不经意的,在上海的公交上接电话却声称自己是在HONGKONG,偶尔憋出几个英文单词,可怜的小人物,在躲债吧!
文耀也是在不经意之间发现赵希是自己的老同学,然后做出另赵希不齿的举动,像卖保险一样卖了他一本《新婚指南》,(推销保险的不要拍我,中国的保险营销确实水平太低了,HOHO)。
而赵希的举动同样另人汗颜,一本五十八块的书,他拿出五十块,堂而皇之地说“不用找了啊”,旋即匆忙下车。
接触时间虽不多,但是他已然注定成为文耀的“贵人”。
小偷的出现是点睛之笔,是文耀灵感的来源。
做为一部轻松搞笑的电影,文耀和小偷的追逐充满了无厘头式的幽默。
两个人跑过了上海的大街小巷,从艳阳高照一直跑到华灯初上。
看黄渤跑步的样子,那简直就是《疯狂的石头》的灵魂附体,而他说的话也简直就是黑皮再现“大哥,你也太敬业了,就一百块钱,都追到黄浦江上了。
我这双鞋还二百呢”。
文耀强卖小偷《新婚指南》时黄渤又说“大哥,咱们这是谁抢谁啊”。
大哥,你这书有DVD版的吗?
就是这句话,点醒了文耀,使其萌发了拍摄《新婚指南》的念头。
这里要说明一下文耀的生活背景,人近中年,收入微薄、极其辛苦的推销员工作,又一个在宠物中心工作的漂亮老婆小鱼(刘心悠 饰),租一个同样是小市民的香港房东(张达明 饰)的破房子,经常交不起房租,不敢要孩子,以及,定期的、任务一样的性生活。
这是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底层人的生活状态,维持着基本的生存,不敢添丁,不敢生病,不容易悲,但生活有改观的希望时却极容易喜,像蚂蚁一样辛勤劳作,推动着经济的发展,承受着国家低工资政策的恶果(HOHO,跑题了)。
文耀就是千万个我们中的一员,他深爱着自己的老婆,拼命追回钱包也仅仅是因为里面的老婆的照片而不是那一百块钱,而影片中这样温暖人心的举动又出现了多次。
有了小偷的提醒,文耀认准了拍摄《新婚指南》是条生财之路,他想到了赵希,那个音像出版社的破落小老板,他联系了赵希,赵只是说感兴趣就没了下文。
灵感如泉涌,文思如尿崩。
拍!
一定要拍!
文耀卖掉了自己祖传的古董式的美国军用13MM摄影机,买了一部准专业的数码摄,自封导演,把自己的家当作摄影棚,准备开拍。
没有演员!
邻居小毛(李灿森 饰)最先入主男主角。
这个热爱电影的落魄小青年,可以认为他是从香港来的“海漂”,来寻找自己的艺术生命。
两个人在阳台做着各自的“行为艺术”时对上了眼(一个在瞎拍,一个独自跳国标),两个人除了因为电影一拍即合,更因为穷困潦倒而惺惺相惜。
两个人的剧组开始“海选演员”,我相信这些参加选秀的演员都是住在附近的,同样是无产阶级的小市民。
选秀这段很搞笑,各色人等爆笑登场,不断挑战你的笑神经。
导演不忘顺便恶搞一下其他文化现象:电视选秀的评委、超女快男、芙蓉姐姐、后舍男孩、以及,娱乐圈中的“潜规则”——美凤(谢娜 饰)隆重登场。
不得不佩服精灵般的谢娜,这样的搞笑电影中,谢的风格完全融入了剧中,她操着一口貌似湖北武汉方言(方言高手看过了请指正一下)的普通话大谈特谈演员的职业素养和“演员的身体属于导演”的不变哲理,这一段可以说是又一个爆笑,字字珠玑,如滔滔之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美凤偷偷的用自己的手机摄录试戏经过,如她所愿,骗取了文耀和衣上床示范。
事后通过自己的剪辑公布于众,就成了导演“强行潜规则女演员”事件。
戏剧化的效果出现了,文耀原以为自己根本没有名声,不怕美凤的要挟,哪知在“嗜臭成性”的娱乐媒体眼中,他恰恰成了最好的报道题材,一时间,“流氓导演”文耀占据了娱乐头条,一夜之间变得人人皆知。
观众看到这都知道影片在映射什么了。
HOHO,看来阿甘导演对圈内的事情也看不惯啊。
巨大的“名人”冲击效应立刻就显示出了它的无比优越性,正当发行商威胁赵希收购裁员他的公司的时候,文耀适时出现,发行商像发现金山一样的欢喜,一句“就是他,就是他,他拍的狗屎我都要”道出了浮躁的娱乐圈以及浮躁、跟风的观众最迫切的需要,也道出了恶俗的文化现象是大众土壤滋养起来的不变真理。
并当场给了文耀数万拍戏订金,文耀不觉间成了赵希公司围绕的工作中心。
有了资金,有了公司支持,文耀精神倍满。
这时又出现了他所期望的女主角——一个在教授家当保姆的陕西小妹(姚晨 饰)。
应该说姚晨接戏很聪明,因为《武林外传》的强势,太多人认为郭芙蓉就是姚晨的路线,而在没有大火之前,继续类似的搞笑风格还是能为姚晨增加一些人气的。
而片子中的表演也证明,姚晨演搞笑剧大有前途。
特别是她试戏那段台词“春暖花开,冰河解冻,万物复苏,双蝶纷飞,狗熊撒欢,这是个交配的好季节”,如样板戏式的表演方式,让人爆笑不已!
也许也只有姚晨能演出这样的效果吧。
拍摄在顺利进行,甚至房东为追求电影梦也强烈要求参加拍摄。
细心的观众观察一下,两位香港演员李灿森和张达明,长得特别像,两人一左一右站在姚晨身边,扮装亚当们和夏娃,再次爆笑!
然而危险也在悄悄降临中,文耀的漂亮老婆引起了一个钻石王老五(林家栋 饰)的兴趣,不段羡殷勤;记者为深入挖掘“流氓导演”而去采访刘心悠,弄得佳人心烦意乱,进而要探究自己老公究竟在干些什么。
所以,她发现了几个小人物在她的家里拍摄电影,她只看到“乌烟瘴气”,她只看到自己的老公“不务正业”。
爆发,爆发,两个人的爆发。
相濡以沫的爱人应该会对这段异常敏感吧,女人对男人的失望、男人养家压力的彻底迸发,与眼泪、与情感,交织成一曲令人心酸的无产阶级赞歌!
“我他妈的都四十了,还租这样一个破房子!
”、“我不求很多钱,我只想你踏踏实实地过日子”。
有多少男人为了心爱的家想尽办法去拼得更多的金钱,忍受长期的白眼,承受长期的压力,闷头苦干,只为求得落脚之家。
无奈房价飙升,国家以牺牲民生的方式提升经济总量,让中国普通的男人和女人都苦不堪言!
文耀的家在爆发,下面有同样感受的观众也在默默地心痛吧。
冲突之后,文耀在阳台上郁闷,遇见了他的剧组成员,小毛和小保姆。
两个人的一番“人至贱则无敌”的伟大理论兼重要思想,点醒了文耀。
这个“贱”不是下贱,而是卑微之下的破釜沉舟的心态,因为太底层,因为太渺小,只有豁出去的气概才能获得生存获得成功!
影片中,三个人面向星空天际,大声高喊“人至贱无敌”“我们是三贱客”等“贱”口号,镜头在贫民区旋转,那样的老房子,那样的破巷子,那样的昏黄的灯光,以及那样的底层人民爆发出来的好好活的期望,画面中的事物破烂不堪,画面却美得让人感动!
笑,星爷似的苦情的笑,笑得人心疼。
导演在向周星驰致敬吗?
老婆要回娘家,这时,赵希公司的“欧巴桑”级的员工带着礼品来看望文耀,他们只求文耀能继续拍好片子,因为他们的生计维系在这个片子上,文耀掌控着他们的前途!
升华!
文耀此刻得到了升华!
无产阶级姐妹带来的有私关怀温暖了老婆的心,原来老公所作的事那么高尚,原来老公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两个人最后一次斗嘴似的争吵之后,赤身裸体的拥抱在了一起……可惜的是导演并没有给这段过多的戏份,其实这场床戏应该大拍特拍一下,有感情的爆发,有剧情的铺垫,有观众的共鸣,什么色戒回形针,用到这应该会更饱满!接下去就是两个人自娱自乐似的拍摄,各种服装道具上场,为《婚姻指南》添砖加瓦,SM、COSPLAY、护士、制服诱惑……顺便恶搞了一下《黄金甲》。
呵呵,这段估计也给很多观众顺便扫了一下盲。
一个高潮过去,一个低潮迎来,MD中国特色出场了——文化稽查大队!
靠,这在公仆眼中就是拍三级片啊,传播淫秽文化,不和谐啊!
还好,管事的小头头蛮喜欢这个片子,只是扣留了设备,让文耀拿下许可证再来赎。
引子就此来了,没了设备,发行商逼得又紧,小鱼不忍文耀痛苦,终于找了那个钻石王老五——借钱!
搭了人情,请人吃饭,还不小心喝醉了酒,结果,被他妈的糟蹋了!
导演要往苦情戏转型吗?
个人十分不喜欢这段!
贺岁电影还是少出现这样的不和谐剧情为好啊。
更郁闷的是,文耀去医院做生殖检查,很郁闷的发现自己患了无精症(MD没有小蝌蚪还浪费了以前那么多套套!
大家不要拍我),这事他没有告诉小鱼。
这里的一处细节是,取精的时候,文耀看着满是性感美女的图片没嘛反应,换上小鱼的头像才可以!
好男人啊!
有几个男人能这样啊,导演有点太理想化了吧。
不过我倒是相信有这样的男人,爱得坚定嘛(就不夸自己了)。
接下去的事情顺利了很多,片子获得了成功,文耀有了自己很好的前途。
然后,小鱼,乐疯了一般地宣布:我怀孕了!!
!!!
无精症?
怀孕?文耀,竟然没有声张?
难道在怀疑医院的水平吗?再后来就是小鱼生下了孩子,文耀竟然也乐在其中。
其实观众知道小鱼是被强奸后怀孕的,小鱼说不会做影响家庭的任何事情,所以她不会声张;并且她不知道文耀的无精症,她相信这就是文耀的孩子,所以她满怀幸福。
有些观众奇怪文耀的反应,导演秀豆了吧,被戴绿帽子还那么高兴?
我觉得导演这样处理倒是蛮有水平的,一个以前失败的男人,一个深爱着老婆的男人,相信他也像小鱼一样,不会做任何影响家庭的事情。
况且他知道小鱼对他的感情,不用猜也知道小鱼为自己受了怎样的痛苦,所以,他也宁愿不声张,他也宁愿认为这是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家庭圆满了。
两个人这么坚定的感情,两个人这么的相互理解,弥足珍贵!
看到最后竟有了一些小小的、酸楚的感动。
真正的大城小爱!
说是《大电影2.0》,其实已经脱离了与《大电影1》的联系,可以说2.0要精彩了很多,也多了太多的深度。
导演不再一味地恶搞,然后生搬硬套的加进一些感情、感动。
而是静下心来讲故事,讲我们无产阶级兄弟姐妹的故事,在大大的城市里,有着这么一大群小小的我们,辛勤地工作,快乐地生活,认真地爱……满怀希望!
看《兩個傻瓜的荒唐事》(星浩出品),高興見到不少新鮮之處,知道中國電影在默默之中確實發生變化。
該片給我最大感覺是,影片有很多地方是在上海街頭拍攝,令觀眾感覺到上海生活氣息。
另外,影片顏色鮮豔,而且畫面視覺性強,充滿美學元素,動畫(畫風)和景物都相當摩登和風格化。
整體表現很有城市感,完全是個現代城市的小故事。
這部電影改編自2003年西班牙一部喜劇片《幸福的黃色電影》,故事有點荒唐,講述一位憨厚老實的推銷員,正在推銷剛出版的《新婚指南》。
他聽信朋友的提議,為生計,竟然動手把新婚指南(男女床事)拍攝成錄像。
推銷員當起導演來,自然雞手鴨腳,在家裡拍攝,還攪到老婆誤會,錄像未能依時完成,慘被各方追債、最後甚至要老婆出馬幫忙,而且還要上床兼任床上女演員的角色。
故事情節如此荒謬,觀眾可否接受得了,見仁見智。
如果要找故事不通的地方,這部電影一開始便會看不下去。
因為影片所講的是今天上海,而上海古怪事情多,一般觀眾亦都對上海寬容,所以相信大家接觸到這部電影之後都會忍耐看下去。
必需要說,此片導演阿甘技巧不錯,(我上網查此君資料,知道他拍過幾部城市青春電影),表現手法新鮮,拍出來的事物既合現實,但同時具美感,叫人看得舒服。
還要一提,男演員郭濤演愚戇角色恰到好處,否則故事的荒唐情節便叫人不忍卒睹。
此片有多位台灣和香港演員助陣,各人都做到影片所要求的角色。
演老婆的是劉心悠,符合角色要求,而又演得適當。
最近看她演香港電台的電視劇《幸福的味道》,演少女角色,亦很勝任,真有點奇妙。
李燦森、張達明、林家棟三位男演員亦參與此片演出,各人都做到影片所需要的要求。
他們的參與,多少也令到這部國內電影有更多的新鮮地方。
影片講男主角要拍社教電影《新婚指南》的男女床上戲,男女裸體鏡頭簡略含蓄交待,看出今天國內電影工作者仍在衝擊這個關卡,可以估計,今天的底線快將會衝破,女演員正面裸露不會是遙遠的事。
此片另有兩位女演員謝娜和姚晨,都是要演拍攝社教電影《新婚指南》床戲的角色,集攪笑、白痴、戇直於一身,該種角色少見於國內電影,她們亦算表演了出來,看來她們的星路會有前途。
這部荒誕電影初看有點無聊、無稽、無謂,但看下去,會發覺傻兮兮的情節並非毫無意義,因為它也觸及今天上海社會現實,在這個中國大城市裡,人人都財迷心竅,見錢開眼,所以就算淪落到要拍男女床上戲,也接受了。
荒唐和笑聲的背後,是上海社會的壓力,笑貧不笑娼和已扭曲的道德觀,已普遍默許。
影片中有一段戲,劇中人在天台上高叫:「人至賤則無敵」,原來這句驚心動魄的話在今天中國是常引用的。
看這部電影得到今天中國這樣的人生智慧,可說是額外收穫。
(完)
这个片子在我的iBook上放了有半年,因为看到标题以为和第一部名为《大电影》的电影是同类型且续拍的——通常标题为《XX2》这样的电影都是差得出奇的,更何况《大电影》我也仅觉得是逗乐子的长视频而已,并不能登大雅之堂。
然而这个片子的感觉却完全不同,风格上更接近是倒是《疯狂的石头》,但情节和表现手法要稳重得多,完全不是搞笑的路线而仅仅在使用脸谱式的对白和略显夸张的镜头中能窥到一点影子。
在整部戏中反复提及电影大师的名言,就像村上春树在刚出道的作品《且听风吟》中大段地引用美国当代作家有关写作的稍带狂放的艺术评论一样。
这并不让人觉得乏味,反而恰到好处地让人通透地感受了一把小剧场话剧般的享受。
矛盾的设计是让人叫绝的——推销黄色书籍的乏味生活和血管中流淌着的战地记者之梦为象征的导演冲动的矛盾,此其一,非有此矛盾不能有男主角决然弃职从导演路之举;以“演员”美凤为代表的自以为深得“演艺圈潜规则”之妙,只会靠和导演睡觉、并留证据威胁的庸俗艺术观和一心追求电影大师境界,作“小丑”和真情实感、挖掘思想的真正艺术观的矛盾,此其二,非有此矛盾不能有不怕威胁(有劣迹的导演都怕),导致网上、小报流传甚广,无意间落实男主角“导演”身份之结果;以“赵希”、“海总”为代表的纯粹利益驱动,专找流氓导演的庸俗投资观和以男主角为代表的一心追求纯粹艺术、改善自己的生活(给老婆买戒指)的作坊式艺术家挣钱观的矛盾,此其三;女人的求子心切和男人先立业再生子的勃勃雄心,此其四;此两矛盾在剧中表现为歪打正着,将错就错,非如此不能有男主角及其妻子生活化自拍激情镜头之结果;艺术家的心比天高却捉襟见肘和富家子以狗为人生的乐趣,只想着勾引良家妇女的肮脏本质的矛盾,此其五,非如此不能有趁火打劫的得手之实。
不过最高潮、最关键也是最漂亮的一个矛盾发生在这一切之后——男人检查发现自己没有让老婆怀孕的能力和老婆兴奋地宣布自己怀孕的巨大矛盾,此时事实已经彰明:揭穿耶?
愤怒耶?
与老婆分居耶?
心怀鬼胎自此郁郁耶?
最后几分钟的镜头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男人咽下了几乎所有男人都咽不下的千言万语,以“至贱则无敌”自我安慰,给予了自己的妻子尊严。
这个结尾是感人至深的,我以为这是说出了爱的真谛的。
所谓爱并不仅是物质的互相赠予,并不仅是共同奋斗,并不仅是事业上的扶持,而是一种即使老婆怀了别人的孩子也仍然完整地给予的信任。
男主角作出的正是这样的选择,他认为自己深爱的人即使和别的男人有了肌肤之亲也一定有她自己的理由,并且完全相信这既不是她的背叛,也不会因此而背叛,这才是合格的所谓《新婚指南》应该告诉新人们的。
生活在黑色幽默里文/卡帕的镜头谈起《大电影Ⅱ•两个傻瓜的荒唐事》,必然绕不开两个词,一个是它的前传《大电影Ⅰ》,一个是国产电影。
时间还得拨回到去年,当小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通过人民群众的口耳相传,通过本身过得硬的本土化笑料、演员的精湛演出和剧本的合理编织,造成了2006年电影史上,甚至是近十年中国电影史上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中国观众在裂开嘴狠狠地开心了一回以后,忍不住咂摸着嘴,对国产喜剧又唤起了几分信心。
去年的《大电影Ⅰ》横空出世,导演阿甘的位置有些尴尬,你要说他是借《疯狂的石头》上位,未免有些委屈了这个还算有些想法和功底的导演,想来他也颇憎这个说法;你要说他是完全独立出来了,但是其中恶搞模仿的痕迹又是明显。
不过观众还是给予了这个片子很高的支持度。
你只看那票房就知,过去虽然喜剧片也还不乏,但是内地就属冯小刚,香港就靠周星驰,哪里轮上了这些年轻新锐导演了?
可他和宁浩这波人愣生生闯出了一片天地,倘若没有《大电影Ⅰ》的成绩不错,那么就肯定没有《大电影Ⅱ》的出现。
本土喜剧的出路在哪里?
前人成功的经验分明指向了“本土化”三个大字。
《大电影Ⅰ》中集中力量抨击的、中国人民最关心的房价问题,成了最闪亮的卖点,对黑心无良的地产商的调侃、对中介的调侃,对有心无力的普通百姓的调侃。
荒诞中带些黑色幽默的辛酸。
这和《疯狂的石头》里,包世宏等人的小市民群像不谋而合。
不过,《大电影Ⅰ》的痕迹多少有些太过刻意,用力太足就显得捉襟见肘,姿势难堪。
《大电影Ⅰ》的成功之处在对中国现实的讽刺,失败之处也是在这些细节抢占了太多的精力,反而忽略掉了故事的本身。
导演阿甘最早打出名声,是靠惊悚恐怖片《古镜怪谈》、《天黑请闭眼》等,虽然不能说惊悚效果一流,但是在国内来说的确是拿得出手的几人之一。
但是这位男导演拍爱情片就好像差了一点点火候。
《短信一月追》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国产烂片。
就像一个压缩版三流大陆偶像剧,情节、人物、表演、音乐都乏善可陈。
启用当时还颇红的男女主角张韶涵和古巨基的时候,我就不看好他们,这两个唱歌都靠脸的偶像,演戏哪里会靠谱?
事实上,这部电影最后果然证明了我的猜测没有错。
《时差七小时》因为主演妞妞事件,造成的影响更是从一个娱乐事件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纵然这和导演没有太大的关系,观众也能揣摩出这个导演一肚皮的闷气了。
阿甘身上的经历,折射着的是中国导演的无奈,也是中国城市人的无奈——你首先是在工作,在生活。
既然是工作、生活,你又热爱他们,那么你就不得以要遭受一系列看起来啼笑皆非的事情,偏偏每一件看起来无厘头的事情背后,总有一个让人不能轻易忘怀和回避的理由。
大概这也是为什么阿甘会一眼看中《幸福的黄色电影》(Torremolinos 73)的原因吧。
《大电影Ⅱ》的又一亮点是它翻拍自西班牙喜剧电影《幸福的黄色电影》(Torremolinos 73)。
说起这部片子,它本身来源就是一个真人真事,很难想象世间上真的有这么一个倒霉鬼会让自己老婆出去拍A片的,而更难想象,这个倒霉鬼会用A片像电影大师伯格曼致敬。
这部片子的虽然是喜剧风格,但是里子里充满了诡奇的色彩,当年公映的时候,号称“艺术情色片”,虽然只是少部分观看了,却在欧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当手法不再新奇的时候,内容被提上了第一位。
中国近年来心理健康指数不断下跌。
生活指数在上升的同时幸福感指数在下降,城市中大家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越来越多。
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感情的压力,人在生活中开始异化。
《大电影Ⅰ》是宁财神的编剧,但是出来以后,并没有太多的好评。
大家总还将他框死在《武林外传》里,总希望看一个加长电影版的《武林外传》,实话来说,由于电影和情景剧的类型和表现手法太过不同,观众的期望落空是自然的。
这也说明,一个好的电视情景剧编剧未必就能真正做到一个好的喜剧电影编剧。
电影是一盘棋的行动,台词重要,但是其他部分也是缺一不可。
说起来可笑,这次郭涛的角色和上回《疯狂的石头》里包世宏的角色有点相似的是,他们同样遭遇男性难以启齿的疾病,上次只是前列腺炎症,这次发展的更严重,郭涛和妻子刘心悠虽然相爱,但是两人却没有办法怀孕生孩子。
就是这样的两人,却还得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新婚指南》这样的东西。
原著中那个倒霉的推销员是一个伯格曼的崇拜者,拍的最后一部“大制作”里,充满了对《野草莓》等经典的模仿。
这么一个严肃的黑色幽默,加上中国本土化特色,就变成了郭涛通过DV对各种大片的西方。
从《黄金甲》到《夜宴》,一个没跑。
一贯从事先锋话剧演出的郭涛,凭着《疯狂的石头》被大众见识到了他精湛的演技,这次《大电影Ⅱ》里又担纲一个外表看起来没心没肺,窝囊又善良的角色,倒是和他一贯以来的角色颇多相似之处,回想他在《恋爱的犀牛》里扮演的那个为爱痴狂的傻马路以及《疯狂的石头》里有心无力的包世宏,走的都是一条路线——有想法,没办法,被现实世界一直逼迫的可怜男,但是骨子里又有股“蔫狠”的劲头。
而《武林外传》捧红了新一批的“谐星”新星,姚晨不算正统的美女,但是“郭芙蓉”的可爱深入人心,大家伙一看见她就愿意乐。
曾经和六个影帝飙戏的刘心悠虽然有“小张柏芝”之称,但是演技却还是嫌稚嫩。
漂亮是漂亮,但是“花瓶”也的确够花瓶的。
不过,李灿森、林家栋、《疯狂的石头》里的“黑皮”黄渤、谢娜、老牌喜剧演员李琦等都纷纷加盟,为中国的喜剧电影继续尽力。
他们演出都是轻车熟路了,虽然可能不够“帅哥美女”的范儿,但是专业喜剧的素质还是在那摆着的,不由得让人看完以后心里舒坦一阵的。
不过,看完以后,对这些恶搞的印象并不深刻,隔着脂肪挠痒的感觉并不如电影细部中那些我们随处可见的生活场景更让我们记忆深刻。
毕竟,生活不是恶搞,生活虽然试试戏弄我们,我们从来都不是选择生活,而是被选择,但是每一个人都努力地将卑微艰难的生活活得更有尊严,更有乐趣更有希望。
这是黑色幽默也不能改变的,这是笑中带泪的最深刻真谛。
调侃的力度要落实在地面上,低低地贴近地面才能,与其说我们生活在黑色幽默里,更好的说法是,我们时时见证着生活中的黑色幽默,参与和享受着这戏如人生的生活。
《大电影 2》:是一部真正的电影 文/lovefaye2002也许是《大电影之数百亿》的名声太臭,以至于我对《大电影2.0之两个傻瓜的荒唐事》很不感冒,认为这又将是一堆流行文化元素和庸俗笑料的拼贴。
但如果光凭主观臆断就能决定电影的好坏,那还要看电影做什么?
只有看了电影,才能真正认识电影,所以今天我还是决定去看一看究竟。
果然,这比《大电影 1》进步了许多。
如果说《大电影 1》只是个大杂烩的话,那《大电影 2》就是一部真正的电影!
当然影片并没有采用原创剧本,而是翻拍了2003年的西班牙影片《幸福的黄色电影》,但却拍出了地道的中国味道,一开始便反映了一个大城市中的小人物面对沉重生活压力的悲怆和无奈。
郭涛饰演的新书推销“经理”文耀,似乎是他在《疯狂的石头》中包世宏一角的一个延续。
三代单传的他,终于在三十好几的时候结了婚,却不得不和年轻貌美的妻子住在破烂的出租房中,还经常付不起房租。
白天他为推销新书奔波忙碌却处处碰壁,晚上疲惫不堪的他面对妻子又丧失了激情。
刘心悠继《出埃及记》后再度出演妻子的角色,老公也同样事业无成,遭遇中年危机,只不过他并没有出轨,而是“玩潜规则”成了“流氓导演”,并且后来又被检查出没有精子丧失了生育能力。
而正当他推销《新婚指南》一书倍感挫折之时,却意外地萌生了将其拍摄成影像的想法!
于是影片又和《色情男女》、《AV》等影片一样,有了戏中戏,而为了表示拍摄的专业性,爱森斯坦和费里尼这两大电影巨匠的名言又被来回引用,一会儿是爱森斯坦说:“镜头画面将我们引向感情,感情又将我们引向思想。
”一会儿又是费里尼说:“我是一个小丑,电影就是我的马戏团。
”但文耀既不是爱森斯坦,也不是费里尼,他只是一个继承了祖父“战地记者”遗风,会点拍摄技能的业余摄影爱好者。
但正如卖摄像机的李琦所说的那样“机子在你手中,拍什么就全靠你自己了”,选角、拍摄,剪接全都要自己来完成。
但选角的环节却出现了大问题,谢娜饰演的四川妹子想利用潜规则上位未能得逞,居然将偷拍的“激情”片断放到了网上,一时间让文耀成了“臭名昭著”的“流氓导演”。
颇具黑色幽默的是,他反倒由此因祸得福,拿到了投资人的拍摄赞助。
但正当他准备“大展鸿图”之际,妻子又因为得知他的“糗事”而愤然离开。
至此,影片才正式切入夫妻情感的主题,两段非常浓烈的戏剧冲突重新点燃了夫妻间消逝已久的火热激情,让他们俩同时成为戏中戏的男女主角。
然后两个“傻瓜”干了一通“荒唐事”,便为我们带来了一部妙趣横生,性感火辣又不乏艺术感染力的《新婚指南》,怪不得后来那个投资人看的连心脏病都发作了!
如果说拍电影是包装,夫妻感情是内核,统统属于主线的话,那刘心悠和林家栋的那条线就属于影片的辅线。
辅线处理相对来说处理的比较弱,但却让丧失了生育能力的男主人公有了孩子,起到了一个“借种”的功能。
而文耀并没有拆穿妻子的婚外情,为了维护相互间的和谐气氛而快乐地当上了爸爸。
最后科教片《新婚指南》大功告成,文耀成了名导演,而小孩也顺利成长,一家人其乐融融,带来了一个大团圆式的结局!
总的来说,影片前半部分重调侃,中间部分因为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而显得有些悲情,最后又在不断的妥协中成就了喜剧化的结尾。
影片虽然也像《大电影 1》那样出现了不少流行文化元素,但都是恰如其分地融入到剧情中,并没有破坏影片的整体结构。
比如李宇春参加“超女”的演唱片断是出现在妻子收看的电视节目中,对网络红人、电视选秀的调侃是出现在《新婚指南》女主角的海选中,对《黄金甲》、《夜宴》等古装大片的戏仿又是出现在《新婚指南》的拍摄过程中,而讽刺娱乐圈中浅规则的桥断更是成了影片情节的推进器,让文耀成了音像商手中的香饽饽,才有了最后《新婚指南》的大卖。
这种“融”而不是“突”恰恰让《大电影 2》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远远超越只是插科打诨的《大电影 1》,从而成为一部真正的,合格的电影!
虽然中国的经济状况尚不能催生出那种商业大片系列,但小品式剧集却一向广受老百姓的爱戴,市场广阔,君不见《武林外传》领导潮流?
君不见《家有儿女》赶超美剧?
于是小品式电影翻身上马,低成本,快投入,高产出,脍炙人口之余还小赚一笔,譬如《大电影》和《呼叫转移》。
说起06年的《大电影之数百亿》和《爱情呼叫转移》,可谓一个地下、一个天上,一个纯粹恶搞,一个轻松探讨,一个遭人鄙夷,一个狂收追捧。
年末的《大电影2.0之两个傻瓜的荒唐事》和《命运呼叫转移》依然秉承衣钵,但两位主创却各有算盘:估计阿甘从去年就憋了一口气,抱负满满,志在必得,要将他的电影风格发扬光大,将《大电影》系列做大做好;而刘仪伟一向循规蹈矩,当年“天天做菜”时也没多大创意,看到《呼叫转移》创开“特色菜”牌子,索性赶走张建亚,自己亲自操刀,所以《命运呼叫转移》的命运果真转移也就是想当然的事情了。
《命运》败就败在野心膨胀,本是轻松小品,却硬要探讨沉重话题,还一下上来探讨四个,想当初《爱情》12位光彩照人的女星也才不过为一个话题服务。
结果四个风格迥异的导演将命运、爱情、做人、家庭、朋友这凡是人生的哲理芊芊浅浅地讲了一遍,可想而知能讲出什么花来?!
《荒唐事》却从《数百亿》恶搞却不讨好的粪池里跳将出来,另辟蹊径,恶搞之余加入一点点思考,观众顿感阵阵温馨。
犹如《数百亿》里粪池里喷出山泉,价值迥然回升,只可惜阿甘在《荒唐事》里才幡然领悟这一真谛。
阿甘是那种有点歪才的导演,《荒唐事》将超女、好男儿、潜规则等热门词汇一网打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与当今社会无缝衔接,而整合四个导演的《命运》则恰好丢掉了这个原本属于《爱情》的优点,除了手机,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令观众感到共鸣,正好像三英战吕布,再加上赵云,却被吕布一枪挑下,看来电影这回事并非遵循那句“人多力量大”。
虽然两部电影都同样在表现手法和镜头语言上寻求突破,但成王败寇:《荒唐事》的技巧娴熟、眼花缭乱,却于电影本身毫不感到突兀;《命运》的四段式结构仅只建立在“手机改变命运”这一空头口号上,段落之间却缺乏更深层次的联系,仿若手机广告,无端来得蹩脚。
还是那句话,没有实质内容,再漂亮的衣服也只能是花架子,亮得扎眼反遭挑剔。
使得《爱情》光彩夺目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因为那一打闪闪发光的女星,秦海璐、宁静、伊能静、姜宏波、黄圣依、宋佳...而《命运》虽然也群星荟萃,但总不如《爱情》来得齐整。
葛优、徐帆之流的加盟,又使得整部片子串了味,而少了他们的话,这片子又基本上是一文不值。
姚晨那种“提着钉耙乱挥一通”的后现代表演在《命运》里更是格格不入,而进了《荒唐事》的剧组,则憨傻对荒唐,正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也是我喜欢《荒唐事》的一个理由,“谁人笑我太疯颠,我笑世人看不穿”,那种由几个出色演员身上流淌出来的荒唐气,在整部片子里仿若浑然天成。
只是女主角刘心悠长得很漂亮,表演却不那么自然,倒不如客串的谢娜可圈可点,甚至粉丝一点地说,谢娜那段戏绝对可以成为今年的一段经典视频了。
《很黄很暴力》作者:张殊凡上次我上网查资料突然弹出来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赶紧把它给关了北京学生张殊凡在2007年12月27日的《新闻联播》上向全世界朗诵她写的这首诗。
于是人红了,诗也红了。
“很黄很暴力”成为2008第一句流行语。
所以我们要相信诗歌的力量:)【风马牛评论】http://wuqing.org
片头是剽窃 内容是抄袭《幸福的黄色电影》 全片除了谢娜有一段精彩表现 其他剧情全是抄袭《幸福的黄色电影》,决不是原创 就连剧照都是抄袭
谢娜果然是纯情出演,哈哈哈
死难看死难看的 不知道导演为什么很有信心的说要拍三拍四
第一感觉,不知所云~~~想说吧,导演要表达的意思和拍出来的感觉,不是一回事儿~~~
虽然烂,但刘心悠太动人了
稀裡糊塗的一鍋燉。
是挺2
中国语境下的 幸福的黄色电影
很可爱的人~
你就使劲地抄。
那本《新婚指南》
还是不错的~足够幽默足够扯~
不容易
莫名其妙....
如果第一部是烂片,这部就没法形容了,烂的N次方,烂到∞。
让人心疼让人忧的幽默啊
一般得不能再一般
原声还不错呢演员表演也不错很难得再次看见李灿森啊 惊喜比大电影1 强~
正如副标题一样,这是彻头彻尾的荒唐故事,只是嘻嘻哈哈一通后,确实还是有不少细节值得去再仔细品味。
.........一声叹息。
爱森斯坦说:画面将我们引向感情,又将感情引向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