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女

Gifted,天赋的礼物(港),天才的礼物(台),天才,天赋

主演:克里斯·埃文斯,麦肯娜·格瑞丝,琳赛·邓肯,珍妮·斯蕾特,奥克塔维亚·斯宾瑟,迈克尔·肯德尔·卡普兰,约翰·M·杰克逊,格伦·普拉默,约翰·芬,伊丽莎白·玛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天才少女》剧照

天才少女 剧照 NO.1天才少女 剧照 NO.2天才少女 剧照 NO.3天才少女 剧照 NO.4天才少女 剧照 NO.5天才少女 剧照 NO.6天才少女 剧照 NO.13天才少女 剧照 NO.14天才少女 剧照 NO.15天才少女 剧照 NO.16天才少女 剧照 NO.17天才少女 剧照 NO.18天才少女 剧照 NO.19天才少女 剧照 NO.20

《天才少女》剧情介绍

天才少女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Chris Evans将参演马克·韦布(超凡蜘蛛侠系列)执导新片《Gifted》。该片讲述美队扮演一名原本波士顿大学助教现在是修船工的Frank Adler在姐姐自杀后领养了外甥女Mary——一位智力过人的天才少女。Mary刚一入学就表现得与众不同,然而舅舅Frank只想让孩子过普通人生活。Mary的外婆得知了少女的天赋,出现在二人的生活里,要将Mary培养成数学天才。于是一场抚养权之争开始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看到他们就会明白纸牌屋第三季信任幸福俏冤家拉布雷亚第二季西辛7美国豚鼠4:献祭豆福传一颗求偶的心一箭穿心女僚机黑白大搏斗西部铁血风云猫猫的奇幻漂流大会师追凶:黑夜狩猎者第二季倒影火星异种带奥马尔回家美丽曲线后天杀人狂瑞奇和闪电阿瓦提和阿凡提春天的马拉松中邪触碰的双手特务生涯梦想城邪恶力量第十季MAX别这样

《天才少女》长篇影评

 1 ) 我们到底想以什么方式存在于世界?

电影展现了两个极端玛丽聪明,睿智,狡黠,继承了她妈妈的基因。

和弗兰克在小镇上生活的无忧无虑。

但她的聪明,也带来了离别。

外婆希望能培养出一个伟人,流芳百世的人。

自己的女儿是天才,让她很骄傲,于是她“剥夺”女儿的所有,没有爱情,没有自由,没有快乐,没有悲伤,仿佛是一台智能计算的机器,要破解世界难题。

但外婆说,每一个成功的伟人,都是忍受着寒冷走过来的。

外婆考虑到了数学,考虑到了世界,考虑到了世人,唯独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女儿,她不想知道她的想法,只想让她按照自己的想法走。

最终,女儿走了,留下了玛丽。

难以想象戴安在自杀时候的心情,看着自己的女儿,却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这是怎样一种绝望。

弗兰克希望玛丽过普通人的生活,有欢笑有泪水,不是只有无尽的演草纸和写不完的数字。

弗兰克让玛丽出海,养猫,和朋友玩,上普通学校,尽管玛丽表示不想去,但也强制去,让她过普通人的生活。

这样的弗兰克,是“剥夺”了玛丽的天才基因,千里马也可能因为没有遇见伯乐而日行百里。

最后的结局,综合了以上的两种,可以说是大团圆了。

那我们呢?

我们想以什么方式存在于世界?

以父母的安排?

还有众生的走向?

亦或是自己的梦想?

普通人还是大多数,没有自己的意见,没有自己的想法,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既然父母安排的路好像不错,那就走吧,反正也没什么想法。

我们这一代,缺少勇气,缺少失败再来的勇气,因为怕失败,那就不要开始了。

因噎废食,便会失去这个世界的多彩了,你不去走走闯闯,不会知道世界多大。

 2 ) 影片之外的收获

其实看这部电影除了获得满满的温馨之外,更让我受益的是男主的与侄女交流的方式,印象较深的是两个场景:1.男主因为Mary看到自己的老师早晨出现他们家里而感到尴尬,就对Mary发了火,说了一些气话,然后Mary就自己窝在床上生闷气,男主过了一段时间来向Mary道歉,请求原谅,mary问她:是不是因为自己让他没有个人的私生活,这个时候男主并没有直接解释说没有,而是说了句:我那个时候说的话就好像你之前因为我没有给你买钢琴而说我是个Bad Uncle 一样2.男主的妈妈为了打赢官司,找来了Mary的生父,官司的细节的不讲了,事后,Mary知道了自己的父亲出现了,而且就离自己那么近,她感到自己是不被需要的,被抛弃的人,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厕所里哭,这个时候男主把他们带到了医院,一直等,直到医院里的另一群人,因为接生成功的消息而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的时候,男主对Mary说,你出生的时候也是那样。

其实,有时候语言的力量真的是很无力的,因为你还需要有能力将你的情感附在上面传达给对方,但往往接受到的只有字面的意思,所以,能够让对方接受到你的情感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男主在第一个场景里是让Mary,这个七岁的孩子能够真切的感受到他的气话只是对自己的埋怨,是向自己发的火,所有的言语都不曾想伤害她;第二个场景里,男主是通过让Mary直接置身于那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之中,替代了一切描述的话语,更让人能感受的到试着开始学习这种能力,会有用的

 3 ) 怎么去教育孩子,这部电影给我们的启示

两代人的教育理念冲突,难以说哪种更好哪种更不好,所以结局给了一个中合。

也算是最理想的方式,特别感人的两个地方,第一个是小女孩的老师一直对舅舅说要送她去特殊学校,不然只能让她变成普通人,舅舅很欣然说一句,那就把她培养成普通人就好了。

第二处是有个人问小女孩觉得舅舅怎么样,小女孩说舅舅有很多臭毛病,但是舅舅是个好人,那个人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舅舅在我展现天赋之前就开始照顾我爱我了。

 4 ) 天才和普通的平衡

蜘蛛侠电影里面一句经典台词叫做“能力越强,责任越大”。

所以能力强的人就天生应该做得更多吗?

若他们如果只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他们的自由意志就理所当然被剥夺吗?

片中的祖母一心想将小女孩特殊培养,我相信她有一部分的原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另一部分原因则是真的不想浪费小女孩的天分。

舅舅则是另一个极端,他亲眼目睹了自己姐姐的悲剧,所以只希望自己的外甥女过普通人的生活,过人的天分和能够融入正常的社会中比起来不值一提。

但是,小女孩想要什么呢?

很明显,她不喜欢自己的外婆,她觉得她强势。

而且电影中的角色没有一个喜欢她外婆的。

她冷酷无情、蔑视感情、崇尚成功和理性。

将她当做一个完完全全与众不同的人,认为成功就是她天生的职责所在,其他的都不重要。

但是小女孩就完全能够接受舅舅的方式吗?

也不是的,虽然她喜欢和舅舅待在一起。

舅舅想让她成长为普通人,但是她天生就不普通,所以她在学校过得也不完全快乐。

她的心智太成熟,又觉得小学的课程太简单。

当老师为她准备了特别的考试卷的时候,我们看到她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所以她是需要被特别对待的,不为彰显自己的鹤立鸡群,只为能够配得上她那一份才华。

所以我们看到电影的最后,女孩既在大学上课,接受符合她智商的教育,但也会去小学,找到与自己心智相同的朋友。

所以哪怕是天才,他们也总会有自己普通人的一方面。

他们在自己天才的领域散发光彩,也需要在普通人的领域得到安慰。

有的时候,我们太过于被他们天才的一面吸引,忘记了他们也是需要吃喝拉撒的凡人,理所当然地让他们去承受超出了他们天才范围的压力。

希望所有闪闪发光的人都能得到理解,在他们想普通的时候也能被别人当做普通的人。

 5 ) 所有人都告诉你如何成功,却没人告诉你如何快乐!

首先我承认,我看电影目的不纯,我被美队吸引过来,我被小女主长长的睫毛吸引过来,看的过程中还数次截屏发给朋友,不停地感慨:这要是我闺女,不论她提出什么要求,我都不会有说NO的力气的。

下方有图有真相:

其次,整部电影其实讨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主题: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到底什么才是对的?

1、成功的意义何在?

电影中,男主Frank的姐姐Diane虽然是数学天才,但是一生过得并不快乐。

在母亲为了 “人类进步靠伟大发现”的驱动下,Dinae从来没有上过高中,更不用说参加舞会(熟悉美国文化的人都知道这个prom是多么重大的一件事);没有去看过一场赛事,哪怕爸爸有季票;没有参加过童子军;都不需要去外面游泳,因为家里有。

而且,母亲觉得这一切理所应当,觉得女儿不喜欢那些东西,觉得女儿不懂得爱情,哪怕女儿Diane在17岁的时候和邻居私奔,母亲都丝毫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做错。

甚至还理直气壮地说女儿在一年后感谢她的干预。

看到这里,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一个数学天才会在年轻的时候自杀,会如此恨自己的母亲,恨到即使成功证明 Navier–Stokes existence 也不愿意让自己的母亲知道,让这个世界认识到她的才华。

她才不在乎自己的照片是否挂在墙上,她才不在乎人类的伟大进步,因为她从来没有体会过作为人类的快乐,或是生生因为所谓的成功被剥夺了作为一个人的快乐。

所以,先不去考虑成功的定义,先来看下成功的意义。

也许,没有这个母亲,Diane不会年纪轻轻就被成为知名数学家,更不会早早就获得世俗认为的成功。

但是这个成功对Diane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就像 茨威格说的一样:“所有命运的馈赠,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 对于Diane来说,她成功的代价就是像行尸走肉一样活着,像个棋子一样活着,在稍不如母亲大人意的时候,怀上孩子的时候被母亲无情抛弃。

所以这个成功女孩的一生,充满着冰冷和绝望的气息,她在生下孩子之后主动离开了这个没有任何眷恋的世界。

将她也应该有的责任,她也想要有的报复留给了她的弟弟。

突然想到记者采访王朔,问王朔是否溺爱女儿,对女儿有什么希望,王朔如此回答:“ 我什么都不希望她。

我希望她快快乐乐过完一生,我不要她成功。

我最恨这词儿了。

什么成功,不就挣点钱,被SB们知道吗?

”我相信王朔是发自肺腑的,但是别忘了,说这样的话是需要底气的,需要“成功”过的。

成功如果真如王朔说的如此不堪,也不会让众人如此趋之若鹜。

没有“成功”过的人是不会对这种“成功免疫”的。

2、父母到底该不该帮助子女成功?

说实话,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成功要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世界观不同。

但是,在养育儿女的过程中,这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他们的人生从一开始就由你左右,太多的选项他们没有智力去分辨和选择。

也许一个决定可以让子女们终身受益,但是也许一个决定也送他们上了一条不归路。

这个责任太大,即使是我的子女,我也负不起。

也许Frank不知道什么才是最对的,但是他知道什么是错的。

所以他坚决拒绝让Mary去Oaks这样的私立学校,让母亲把Mary抢走成为下一个Diane,Frank不论如何都不希望Mary走姐姐的老路,拼尽全力也要保证Mary可以像个孩子一样,可以去玩,可以交朋友。

在邻居竭力阻止Frank让Mary上学的时候,他的回答就是:“她要到外面去,她没有同龄的朋友,她没有社交技能,不知道该如何成为一个孩子。

”但是,这也真的是对的吗?

因为Mary的确是个不一样的孩子,她觉得周围的小朋友都好蠢,以至于自己在一个很蠢的环境里也不开心。

Frank其实是在用另一种母亲的方式养育Mary,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连个Mary心心念念的钢琴都买不起,他满足不了Mary的全部需求,其中一部分还是相当合理的需求。

所以他不得不放弃了抚养权,让Mary去到一个好的寄样家庭,以为这些对Mary最好的。

好在他后来发现所有的这些“更好的前途”不过是个谎言,连Mary一起长大的小猫都要被剥夺,重新踏上了姐姐的老路,他才开始奋起反击,最终把Mary抢回到自己身边。

我喜欢电影最后的结局,Mary在学校坐在一堆大学生中间学习着她智力该学的数学,放学后又和同龄的小朋友开心游戏玩耍。

只不过,现实生活中,鱼与熊掌兼得的机会太少。

但是不管怎样,我都相信,如果成功和快乐是一道只能二选一的题目,我宁愿我的孩子选择快乐。

最后放几张戳中泪点的图片:

Mary觉得Frank是个好人的原因

Mary被迫留在寄养家庭看着Frank离去时的绝望和无助

终于见到Frank,可以哭诉他们把她的小猫Fred抢走

 6 ) 原来 19 年我就看过了

忘得一干二净,只记得看的是木鱼讲解过这部,美国队长,天才少女这几个关键词,其他盖不记得。

这次因为会员还没到期再看,应该不会再忘了吧,有新的场景可以被记住。

夕阳下把舅舅当树踩着的那个剪映特别温馨啊。

感觉更偏向于合家欢的故事和刻画,人物都比较刻板,挺典型的模板故事。

但是外甥女和舅舅的互动重新被我接收到了。

在解了跟我爸的恨的情结后。

 7 ) 从来没有最好成长的路径

看完电影《天才少女》后,我在不同的几个社交软件上发了同一段话:“我知道影片是希望父母要重视孩子的快乐,自由自在地成长,不要逼迫学习等等。

只是,看完后,我在想一件事。

最近在很努力地学习游泳,小时候也学过,并没有学好。

有一次在想,如果小时候父母对我严格一点就好了,也常想如果小时候爸妈让我多学一点东西就更好了。

也许无论是天才还是普通人,成长都是件遗憾的事吧。

小时候如果被要求太多,就想要自由快乐,小时候如果是放养式的,又希望得到关注的严格训练吧。

电影中小主角Mary有着过人的数学天赋,抚养她的舅舅Frank却只希望她像一个普通小孩子一样成长,因此拒绝了校长推荐的全奖学金的少儿天才名校。

Mary的外婆知道后,不惜和儿子走上法庭,试图争取抚养权,并坚决希望Mary的数学天赋以得到施展,想尽一切办法训练她,希望Mary像她自杀的数学家妈妈一样,名字载入史册。

影片中非常高潮的一段情节是,Frank律师质疑外婆并不具备抚养孩子的资格,因为她根本不懂得尊重孩子、爱孩子。

在Mary的妈妈还是个小女孩时,Mary的外婆对自己的女儿过度严厉,不准她早恋、不参加其它的游玩活动等等。

Mary外婆说,我要努力地帮她完成她在数学上天赋的展现,的我是绝对不会因为没有给她买一辆自行车而难过的。

这场亲人之间的“战争”就这样僵持着,舅舅希望Mary只要过的快乐就行,外婆则希望她功成名就。

电影的结束给了一个合理的方案,七岁的Mary一半时间和大人一起学微积分,一半时间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

电影的结局时常总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皆在欢喜。

而真正的生活,更多的时候却更像是电影的前半段。

Mary的妈妈小时候被她的妈妈严格训练,后来成了有名的数学家。

但是在生下孩子之后就自杀了。

Mary的舅舅Frank,应该是家里不怎么管的孩子,中年时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没有固定的工作,更没有丰厚的收入,生活处处艰难。

电影的总体基调是在讨论着爱和尊重的问题,也在试图教育一些父母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

我却想说另一个问题:作为孩子的我们,到底是希望怎样被对待呢?

如同我在上面发的那段微博说的一样,我小时候属于放养类型,父母几乎不干涉我的任何学习、兴趣爱好,更谈不上严格要求什么了。

所以有时候会想,如果在小时候,被严格管一管,是不会变的比现在更好呢?

在那段话发到网上后,看到一些朋友的讨论。

有一部分跟我一样,小时候就是放任性成长,啥也学会,于是倒是有些懊恼。

另一部分却是恰恰相反,如同Mary的外婆一样,训练技能、不准早恋,不准到处玩。

这样的孩子,真的都掌握一些技能,或是从小学业一直优秀。

但内心却也很不快乐,因为他们觉得失去了很多自由和爱。

我诧异地看到,无论是以哪一种方式成长,似乎都不是圆满的。

也许你会说,这是两个极端,要么狠狠地管,要么不管,总有中间部分存在。

依我所知,几乎没有人是控制好一个良好的平衡点的吧。

像是说到一个死结上,解不开,又放不下。

依然得抛开何为正确地教育一说,回归到自己身上看问题。

我们到底是要追求只有快乐的人生,还是得不断地精进训练自己呢?

带着这个问题一再地思考时,想到有一回在游泳时。

看到旁边的一个爸爸在教儿子游泳,小男孩紧张地抓着游泳圈,爸爸跟他说:你总是得呛几口水的,但是没关系,我一直站在你身边,你一定不会累死或是淹死。

如果你还是怕,你也可以不下水。

那你的其它小伙伴会玩,你不要难过。

或是等你长大了,不要后悔。

如果你还是想学,就按我的方法好好练,在学习中也要自己寻找到快乐。

猛然想清楚那个问题,其实,单纯的自由和快乐和只追求盲地精进都是伤人的,两者融汇在一起,才是最好的。

我们已经无法回到小时候,或是告诉我们的父母该如何更好地教育我们,在小时候,也不懂得我们喜欢过怎样的生活。

然而,长大后的现在,我们是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状态和成长方式的。

小时候没有学好的东西,现在可以再学。

小时候没有得到的快乐,可以再去创造。

 8 ) 相比《摔跤吧!爸爸》,中国更需要这部片子

近期,最热门的电影当属印度影片《摔跤吧!

爸爸》了!

影片刻画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父亲,他突破传统对女性价值的狭隘思维,挖掘两个女儿的摔跤天赋,将她们培养成了世界级的摔跤冠军,让她们摆脱了大部分印度女人只能依赖丈夫存活,在锅碗瓢盆中蹉跎岁月的命运。

《摔跤吧!

爸爸》如果这位父亲,循规蹈矩,只教导女儿们学做家务、取悦男人,那么她们一辈子都不可能实现自我价值,变成一个独立、自信的女性。

长辈的教育理念和人生价值观,对孩子们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近日,由美国队长主演的《天才少女》,从不同的切入点,探讨了同样的问题。

Mary的母亲是个极具数学天分的少女,年纪轻轻就获得很高的成就,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她过的并不快乐,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最终自杀身亡,临终前,她将Mary托付给自己的弟弟Frank,请求他能让自己的女儿过上平凡的生活,能有朋友、能玩、能开心......谁能想得到,这位令人瞩目的天才,渴望的竟然是平凡。

Mary遗传了母亲的天赋,年仅七岁就表现出过人的数学能力,这时外婆Evelyn出现了。

Evelyn有着极强的控制欲,她将女儿(Mary的母亲)看成是实现自己未竟梦想的机器,并干涉她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普通社交到私人感情,只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自己的计划。

在这一过程中,她从没有考虑过女儿的感情,更没有将她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给予尊重。

她剥夺了女儿拥有正常生活的权利,让女儿成为了一个除了数学,生活一片空白的怪物,甚至不懂得如何正常交际,这也直接造成了女儿的自杀。

Evelyn在Evelyn的身上,表现出的是一种错误的教育理念——不需要顾及孩子的感受,只要管好他们的学业,更体现出一种错误的人生价值观——人生最重要的是获得事业成功。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就曾在《醒醒吧!

孩子已经命悬一线,你却还问他什么时候上学》中,以两个高材生在父母高压下,对学业的极端追逐中,最后分别导致精神分裂症和自杀的悲剧,呼吁道:“呵护、尊重孩子的感受,这比什么都重要。

学业,从来都不是教育的全部,教育是一个全方面关怀的综合体,人生亦是如此,除了事业,我们还需要亲情、友情、爱情,需要一个个美丽瞬间带来的感动,一次次小确幸之后的满足感......在人生这幢大厦中,这些都和事业一样重要,不可缺少。

Mary的母亲,在临终前表达出的对平凡的渴望,实际就是一种对完整人生的向往,诸如“能有朋友、能玩、能开心”这样的生活,因为被大多人拥有,而显得平平无奇,但对于每一个仅此一次的生命体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体验,缺失了这些经历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也不会幸福。

Mary的母亲希望Mary平凡,其本质是希望她幸福。

Frank面对Mary出色的天赋,Evelyn那可怕的造梦教育计划又在蠢蠢欲动中酝酿,早就对母亲的教育方式相当反感的Frank,在姐姐去世的刺激下,和其临终受托的责任驱使下,决定与母亲争夺Mary的抚养权。

法庭上,围绕着谁才是更好的监护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其本质其实是两种教育理念、两种人生价值观的博弈。

影片虽然批判了Evelyn的做法,但依旧肯定了学业、事业的重要性,仅仅否认了学业等于教育、事业等于人生的极端思维。

最终Mary在Frank的监护下,开始了针对天才的专门课程,既保证了天赋的开发、学业的进步,又不至于丢失孩子应享受的童年。

天赋,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它应该为你的人生服务,成为你人生辉煌的一部分,而不是让你屈就于它,而丢失了所有生活的乐趣,变成你的噩梦。

Frank告诉母亲Evelyn,姐姐早就取得研究成功,但她嘱咐,成果必须在Evelyn死后发布,这番嘱咐中,包含着深深的怨恨,她不想让母亲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胜利了,而Evelyn也在痛哭中,感悟到,早在女儿去世之前,自己已经失去了她。

这是一个关于如何教育天才的故事,但从教育理念到人生价值观,都具有普遍意义。

个人认为,尽管《摔跤吧!

爸爸》在中国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但中国更需要《天才少女》这样的影片。

印度女性的地位普遍低下,这部影片对女性也能拥有自己事业的宣扬,显然对印度社会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但是,在中国,女性的地位已经大幅提高,女孩子很少因为性别,无法受教育,女性的就业率也非常高,大多家庭都把女孩和男孩一视同仁的进行培养,所以这部片子对中国社会的意义,相对就小的多。

《摔跤吧!

爸爸》与此同时,像《天才少女》中,Evelyn这样的中国家长,倒是遍地开花,尤其是80后一代开始为人父母后,更是越演越烈,大幅提高的收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年轻的父母们,能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于是很多孩子开始辗转于各种五花八门的学习班、补习班之间,一个平凡的童年,则成了奢侈品。

参加奥数培训的孩子童年的缺失,让孩子没有幸福感,而父母对孩子生活的全方位掌控,也让孩子失去独立思考、自由选择的机会,而难以真正成长,难怪有人会说中国是巨婴国,因为在推崇家长制的中国,大部分中国人心智的成熟远远跟不上生理的成熟。

于是,你会看到凡事过问母亲的妈宝男,相亲需要母亲陪伴的女博士。

很多中国人,都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赢了学业、事业,却输了整个人生。

这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扎扎实实地砸中了中国社会,存在的教育问题。

如果,孩子连平凡的标准都达不到,如何期待他变得非凡?

所以,对于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来说,是时候多聆听孩子的感受,多尊重他们的选择,脚踏实地的引导孩子全方位的健康发展,拥有一个正常的人生,再有的放矢的激发他们的潜能,成就辉煌,也不迟。

 9 ) 数学天才女童说出了林妙可至今都不明白国人厌恶她的原因

数学天才女童说出了林妙可至今都不明白国人厌恶她的原因——————《天才少女》观后感该片豆瓣评分是8·1.没床上镜头,没裸体镜头,讲一个数学天才女孩,在豆瓣上想得高分是很难的,然而该片拿到了高分。

没什么故事没什么情节,靠啥得高分?

这小女孩脸不难看,看多了耐看。

她脑子聪明,但脸上无傻气,也不作天作地。

当1个班级内的同龄小孩在学1加1时,她都能开平方根在学微积分了。

她运算的结果,老师用计算机算也没她心算快。

大学老师出题了、让她计算,她看出题目本身有问题,为了给大学教授留面子。

她认为不该去纠正长辈的错误。

小丫头不但精于复杂的数学,还懂人情事故。

最后那张截图,小丫头说出了林妙可至今都不明白国人厌恶她的原因的。

该片是我的收藏片。

 10 ) 我是来吐槽的!外国月亮圆,外国鸡汤甜

忍不住登了歇菜一年的豆瓣,只是因为吃瓜群众对外国鸡汤不分优劣的钟爱。

两星且毫不犹豫只配两星!

尴尬的酒吧场景,一如既往的刻薄老女人,没钱但很有爱很正义的烂大街暖男,强作关心的黑人大妈,智商捉急手段低级的校长,形式化的亲情交流,硬如砖的冲突梗。

是否很熟悉?

没错,就是爆米花加上花菇、红枣和枸杞,说你鸡汤都是抬举你。

医院观摩待产那一段我后悔按了2被快进,我应该按8倍快进。

试问你爸莫名其妙带你去医院看别人等着生孩子你会欢呼雀跃一整晚?

全片就两段还ok,一段是夕阳下的玩耍,主要功劳在摄影。

另一段是双方律师的论述。

鸡汤是真难喝,奈何克里斯埃文斯粉丝多。

《天才少女》短评

2.5,无功无过,普普通通。。。

5分钟前
  • 三角猫
  • 较差

大叔与萝莉的配置,剧情虽然并没有新意,但正如人所说,套路与俗套之间其实还是有着巨大的差别,电影在谈论教育与父女亲情关系的时候虽然没有深入,但却处理的克制清晰,马克·韦步不愧是好莱坞当代小清新导演中的资深玩家,不管电影的剧情多么俗套,但摄影真是美轮美奂,以及小演员的表演真是好!

8分钟前
  • 搬砖侠
  • 推荐

2/10

12分钟前
  • screw_it_up
  • 很差

相比《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的教育理念更适合中国家长反思,为了出人头地这一目标,是否就可以剥夺孩子所有的爱好?童年?乃至个人自由?CE的外形不适合哲学助教这个人设,他努力了,但是看起来真的适合淳朴的傻白甜多一点。

16分钟前
  • 李小丢
  • 推荐

喜欢独眼猫

21分钟前
  • Common room
  • 较差

“Faith is what you think and what you feel, not what you know.” TX家|这部电影试图在讲好多事儿啊…

26分钟前
  • 敦子
  • 还行

看得出主创试图讲一个动人的故事,但最后整体效果更接近于流水账。另外美队外形的完美在本片里非常明显,他也是一个努力的演员,但恐怕他真的天赋有限,他的表演和电影一样流于表面,缺乏一种直接的情感冲击,让人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堵住了他的表达,让人有些不舒服。

30分钟前
  • namine
  • 还行

“He wanted me before I was smart”。简单却惊喜的一部片,不止故事好,包括小萝莉在内的几位演员都表现抢眼。现实中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成为天才,而美队饰演的舅舅却希望自己的天才外甥女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家长们真应该组团来看这部片啊。另外,美队哪像当过哲学教授的人啊,体育学教授更像吧。

31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没想象中好看,小女孩睫毛长的惊人

36分钟前
  • picnic
  • 还行

内核有点像I am sam,轻松的、完成度高的故事

40分钟前
  • 司徒雷登不要走
  • 还行

美队搭档小萝莉,化学反应还是不错的

41分钟前
  • Keith Lee
  • 还行

天才外婆。

45分钟前
  • Wow!Victor
  • 较差

小女孩睫毛也太长了吧!!为什么这么长?!啊??!!! 天才类型的片子里比较普通,小女孩的演技确实十分出彩,片名Gifted其实讲的是三代人的故事,并不完全着眼在小女孩一人身上。美队演这种颓废大叔居然满合适和,配乐渲染不够,不过人家本来也不太想煽情就是了吧

46分钟前
  • 宅蘑菇Moku
  • 还行

很治愈的亲情电影,天才也应该有个快乐的童年。中国的家长真的应该好好看看这部影片。美队和小萝莉的表演都很可爱。剧情简单中规中矩。

51分钟前
  • 少年派的崛起
  • 还行

具体的故事情节很少,角色的过去现在和想法,都被直接用语言平铺直叙的说出来,而不是通过镜头拍出来,这就变得像白开水一样,寡淡而没有灵魂

52分钟前
  • 无名
  • 很差

天才儿童偏要当普通人然后扮普通人不成只好当天才无聊,法庭上为了生活条件和人际感情之类的玩意儿撕逼结果双方妥协选了第三方寄养更无聊,最后用主角母亲死前其实已经解开了七大数学难题之一解决矛盾又是什么奇幻展开?要说亮点的话,舅舅的形象可能有点,看似开明,还说自己有观点但不能帮孩子建立,但做的事情好像并不如其言,其实自始至终大部分东西都是他替主角选的。片子两星,评分虚高再减一星。

57分钟前
  • 本味何知
  • 很差

女孩很漂亮也很可爱,美队帅,剧情有些无聊,就是为了争夺天才女孩抚养权,天才的点并没有很明显

1小时前
  • 五色风马王灰狗
  • 还行

所以这是舅舅和外婆争夺抚养权的无聊故事 😲

1小时前
  • SlapAHoe
  • 较差

天才应该可以两者兼顾吧!

1小时前
  • 马土八土
  • 还行

还是有些套路,情节基本上都能猜得出来,这种故事美国人闭着眼都能拍了吧。

1小时前
  • ge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