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过的恐怖电影中感觉最优秀的一部。
记得自己高中一人在后院放午夜凶铃的碟,也没感觉这样兴奋,对,只能用兴奋来说明我当时的心情。
当你看到一部电影,处处跳脱你的预感,层层拨开外面的包裹,如果是花,那就是一朵黑色玫瑰的花蕾,在你的面前,层层绽放后,你看到却是纯美的蔷薇。
如果是人,那就是一个落魄污脏的女子,出浴后,慢慢破出水面那一刹那,你看到的却是稀世的娇人。
电影回旋的拍摄手法,多角度的假设,有点法国劳拉快跑的感觉,只是劳拉快跑,是法国左岸电影新思潮的代表,讨论的是人类的命运,感觉命运是由许多的偶然和细节组成的,不同的偶然偏差就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
所以电影用的镜头特别多,有一千多个吧,而且是重金属快速的敲打链接起来的一部电影,其导演因为被誉为“柏林一代”——没有历史,拒绝政治,所以对待人生的观点在电影里表达出来的是人可以改变命运。
而这部电影却是只在后面借鉴了劳拉快跑的这种分支假设,让人不由自主的感觉命运冥冥天定,而且在讨论这一人本基础之上,它还在彰显一种精神——舍己,称颂一份我们在电影很少看到的亲情——父爱。
如果说,立本凌香的友人死后无面女尸的出现,让我感觉其作为一部恐怖片的魅力,那么电影最后的几种假设,简直就是画龙点睛,点破了一般商业电影的娱乐,透出人性关注的光芒。
《预言》整体延续了日式恐怖片的风格,欲扬先抑、以静制动,剧情也犹如《午夜凶铃》《鬼来电》等,心理畸形的恶灵转世,对好人、恶人实施无差别攻击,而且百发百中、弹无虚发,让主角和观众都笼罩在宿命论的阴影下。
前边铺垫过长,虽然细致周密但却令人昏昏欲睡。
侦破的过程、伦理的哀嚎在阴暗的背光下,仿佛都是徒劳的。
酒井的演技有点假,男主的眼神虽然夸张但感染力和代入感很强
影片的恐怖元素运用得相当娴熟而流畅,本来很普通的一种表达恐怖的方式,通过文字,更清楚的来说,通过“报纸”,来传达一种超乎常理的讯息,即预言,本来并不超乎人的想象之外。
但是真正优秀的是它对于亲情的毫无虚悬的叙述,也正是对于亲情的描写,使得予言成为一部让人落泪的影片。
笼罩着全片的情感基调,可以用“后悔”来形容,因为后悔自己一时糊涂看了一张奇怪的新闻害死了女儿,丈夫同妻子离婚,独自在中学教书,企图逃避,可是每晚重复不停的做着当年的噩梦。
这种后悔无时无刻不笼罩在男主角身上,虽然在片中,饰演妻子的酒井法子也有相当的戏份,堀北真希的出现也让人眼前一亮,可是一切情感的洪流都是在丈夫身上翻滚着的,这里边,三上博史真是功不可没。
最为优秀的桥段是男主角陷入了打破预言所遭受的惩罚,永恒的痛苦中。
他下不了地狱,也上不了天堂,他甚至不能死。
因为他违抗了预言,所以他将永远陷入最悲伤最痛苦的狭间。
不停的轮回。
于是影片一遍一遍的重复着最开始的那场车祸,他们搬家、他想为报社传文章、他们晚上时候折回一个电话亭、他在电话亭传文件、他发现一张有女儿照片的车祸新闻、他抬头,发现车里的女儿被安全带卡住了裙子、妻子走出车来找丈夫帮忙、这时,失控的卡车撞上他的车、他的车燃烧,最后爆炸。
仿佛示威一般,痛苦的一刻不断的提前、不断着改变着可能性,他确不是失去女儿、就是失去妻子,他感到在预言前,自己多么的无能为力。
可是突然,时间回到了夕阳西下,女儿蹦跳跑向他,妻子忙忙碌碌的装着车子,这是他们一家正要出发的时候。
他含着泪水,一遍一遍的听着自己原本来不及听的儿歌,夕阳的余晖洒进车里,一切祥和而美好,温柔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就在面前,有那么一瞬,他以为自己只是做了个很长很长的梦,现在才刚刚醒来而已。
可这毕竟不是梦,预言报纸再次出现,他再次眼睁睁的目睹着卡车急速撞上小汽车。
这一次,他堵上一切去拯救,他一定要挽回女儿和妻子的生命,过去的痛苦让他明白,后悔,早已让他变成了行尸走肉,他两手空空,所以才能握紧双手。
他在熊熊烈火中被卡在车内,他知道想全身而退已是不可能,不过满足了。
他没有遗憾的小声嗫嚅着:太好了。
……终于赶上了。
”
要不是有酒井法子出演女主角,这个很早就下载的片子估计我是不敢看的:) ,预言是2004年的日本东映拍摄的恐怖片。
要说恐怖片还是要看日本的,那种真正渗入人内心的恐怖效果是日本的恐怖电影标签。
《贞子》《凶铃》《催眠》《咒怨》等等日本恐怖片吓倒无数男男女女,但是依然有前仆后继的下一代继续观看。
预言的故事不算很有新意,但是那种宿命的意味还是在恐惧之余让观众感叹人无法掌握命运,似乎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无法抵抗和改变,面对命运还是“什么都不做”为好。
酒井法子似乎很少出演恐怖片。
《同一屋檐下》酒井演的大姐还记忆犹新,一晃好像也要十年了吧?
如今的酒井法子还是美丽动人,而且还“散发成熟女人魅力”。
如果有一张报纸,像天气预报却更准确,专门预见死亡,会怎样?
比较典型的日式恐怖,不过,没鬼,只是告诉你——看得见未来,也是一件恐怖的事。
另外,又用男主人公的死告诉你——爱,值得用自己的生命交换。
酒井法子,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甜美的女孩儿了。
岁月如刀,谁都得挨上一下又一下。
几乎是喉头发紧,关闭声效的看完了这部“预言”。
有时候等待未知的命运,比知道未来却无力改变的感觉更安全。
整部电影利用快速的剪辑与音效摧残着观众们脆弱的神经。
此片到最后半小时,几乎几分钟就丢个包袱吓人,好久没有看到这么惊悚的片子了。
哪怕是关了声音把视屏调到最小,仍然是看得心有余悸。
也同时感觉到,人在命运前的渺小与无力感。
男主角想尽所有办法,眼看一桩桩恐怖事件从新闻变为现实,却无法改变。
那种恐惧或许是比死更可怕的一种胁迫感吧。
那个有特异功能的女人在梦中给了他一张照片,照片里是阴影中只留下三分之一脸的他,并告诉他:“你的命运你自己选择。
”最后他终于参透了这句话的隐喻。
他最终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女儿的生命。
恐怖新闻上的照片,从他儿女的换成了他的。
片子结束时,再也无法把它看成一部单纯的恐怖片了。
人性最终的选择是,如果不幸真的要降临,那么就让自己来承担这一切来换回所爱的人们的平安吧。
这种选择或许是另一种意义的自私。
因为死亡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所爱的人的死亡。
男主角最终选择用自己的死亡,改变女儿死亡的命运,他也躲过了失去挚爱的痛楚。
把生的噩梦留给了活在世上的人。
最后他倒在即将爆破的车子里,如此的疲惫却很安详。
终于不用再跑,再恐惧了,一切如愿了,他终于赶上了命运的齿轮,挽回了他最想挽回的。
恐怖片慢悠悠不是错,但是开头到中段都慢悠悠,高潮又没逻辑,这片看的不知道有什么意义一刀插上去居然可以连衣服都不破,居然还能从里面渗出血把衣服染红既然把女儿从车里弄出来那么困难,那为什么不把车开走??
完全不符合正常人类逻辑的电影看的我无名火起没看过的还是不要看的好
整部电影就像做的一样梦不断的重复,改写,几乎被梦魇吞噬没有鬼的出现,足以让每个看过片子的人感到震撼一个男人的责任与意义,被几次剧情起伏演绎得淋漓尽致
预言,一听名字感觉是科幻片,是看别人推荐的恐怖片里看到的,反正也没什么是便随便找个网站在线观看。
电影一开始便出现了电影的悬念--预见未来。
当男主角在电话亭里捡起那张破碎的报纸(突然一动),我的心悬了起来,看到一张老旧的肖像,是男主角的女儿奈奈,边上是一片新闻报道是说某少女名为奈奈,在某年某日8点钟,在车祸中丧生,男主角不断的擦着肖像有些不太相信,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一张老旧的、破碎的报纸诡异的出现在身旁,而且是预言其亲人的死亡,恐怖的气氛油然而生,之后真的发生车祸,奈奈死于车祸,而那张报纸却已然踪迹全无。
之后便归于平静,男女主角都发现了预言的存在,绫香(女主角)也逐渐相信预言的存在,并原谅了其丈夫。
两个人一起去寻找那些关于预言的人和物,在这个过程中,男主角也有了预言未来灾难的能力,于是一个个预言成真,但是当绫香将死于特大火车灾难的预言出现时,男主角将妻子绫香拖出了火车,幸免于死,但绫香的朋友死啦。
于是,男主角更加不安了,不断的出现幻觉,时空错乱,当再次回到电话亭时,命运似乎给予了他选择的命运的机会,他拼命的想把女儿救出,一次他救出了女儿,妻子却死啦,二次一家三口都死了,最终男主角为了救女儿被卡在车里,报纸上的照片变成他的了,他注定要死,这是每个预言人的最终审判。
奇怪的是电影里的预言都是关于死亡的,于是乎每个被选中的预言者都会因为泄漏天机而替别人失去。
我就猜想,在男主人成为一个真正的可以自己写预言时,先于他的那些预言者都死了,因为当地狱的死神送来了关于亲人朋友的死亡预言,在亲情友情面前,他们挽救了亲人朋友,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泄漏了天机,违背了死神的旨意,他们必将遭到地狱的终极审判--死亡,这便是他们的宿命,不可违背的命运。
电影巧妙的将时光倒流这个科幻元素,为我们营造了一处恐怖的氛围。
当黑暗的虚空中,飘来这么一句话“你的命运由你选择”时,男主角开始了时光倒流,改变命运的行动,但一切都是徒劳的,不管他怎么选择,他的宿命注定是死亡。
这时我想到了《我的女友是机器人》,也是关于改变时光流向,篡改命运,但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命中注定,我又想到《阿甘正传》里的一句台词:“别害怕,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们注定要去做的一件事。
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我注定是你的妈妈,并且我尽我的全力去做好。
” 死亡并不可怕,把握今天的每分每秒就好,临死时,我们叩问自己时,不因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而且可以骄傲的说:我不后悔,我已经做了我该做的了。
(第一次写,不这么样,呵呵)
最初是看到三上博史这个名字引起对这部2004年电影的兴趣,他在《燕尾蝶》中的表现表演只能说是顶级水平的,也许他只是那样风格的演员,又或是喜欢带着那样的表演风格,眼神飘忽,动作略显夸张,但又非常投入,这一点让人联想到刘德华在早期影片中一贯的喜欢耍帅,结果很多年角色都被定型,甚至因此受到评委们的一致偏见,只到一部《暗战》才改变了大家的看法,三上博史这种表演方式在《燕尾蝶》中显的珠联璧合,但在《预言》中却显的略为夸张了些,酒井法子的传统表演方式和他在一起就显的更为明显,两人好像两种不同风格,很难融合在一起的感觉。。。
电影整体看完只是平淡,也就创意比较特别。。。
所以日本人其实不用表情夸张也能演好电影,那到底近些年是怎么搞成那种肉麻浮夸一分钟都忍不了的漫画风格?午夜凶铃的导演还是有点东西,整体逻辑自洽,最后还有一个循环式的开放结局,可看。
无聊。。。
酒井法子原来演技这么差!在同类型日本片里比较平庸的一部了,看过就忘。
那个年代,看了录像带要死,接到了电话也要死,这个是看了报纸谁就要死..但是电影看的有点发毛,节奏太慢,恐怖镜头只是噱头,看着看着,快进2倍看完的,才发觉2倍是个好东西
还不错,节奏很好,你妹的,看着直揪心。。结果还是日本恐怖片的一贯传统,那就是:故事还没有结束。。。
简化版蝴蝶效应
这个算是抄袭蝴蝶效应么。。。。。乱讲什么啊
前半段开启的悬念很好,后面完全脱线了
能看見未來的東西很詭異,能看見未來災難的報紙,挺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不能改變,如果我們能支配自己的命運,也能改變別人的,因果就這麼形成了……其實么有我相向的那麼精彩
整体片子的基础就不牢靠 充满了智商硬伤 什么安全带啊穿越啊预知啊 闲得慌
日本恐怖片氣氛渲染的還是很到位的。情節也不錯,還是被嚇到了好幾次
啥个意思,必死结局只能一命换一命,想女儿或就只能自己填上这个坑?!演技啊演技呢,别的不说欧美的片,主角长相就是恐怖片的脸,极有feel,但是日韩都是走甜美风格,演技不过关啊。
披上懸疑外衣的倫理劇,之前所有的懸念與情節,都是爲主人公最後的重新選擇鋪設。恐怕“人永遠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的古代哲學成爲了科幻穿越主題的黃金定律,當威爾斯對時間旅行主題定下規則“可以穿越時間,不得穿越空間”之後,妄圖通過穿越來救贖的人們也好無奈地遵守著時間的守恒定律了。
不是电影不好,应该是这既是日本恐怖片的风格···本来是2颗星,结尾部分喜欢,加分。想到了蝴蝶效应
自我感动的救赎路,死得其所。
和感染同時間推出,劇情也很不錯,但還是差了口氣。
那个老头真是挺吓人的。。。
7分。有几个镜头还是有点恐怖的
只有一張臉嚇到我= =
过于离奇的宿命,电影的逻辑完全是混乱的,而且随意跳跃。电车那段,他往轨道里跳不就可以避免事故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