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马努金是不幸的天才。
年少在印度生活贫困,青年时代在剑桥又面临孤独与排挤,当最终获得学术界承认荣归故里以后,却仅有一年生命,在没有青霉素的时代与肺结核进行注定失败的斗争。
终其一生,在不幸的生活中,只在数学中得到安慰,并以在数学上的卓越天才成就其伟大。
也许人生的责任就在于此,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并无论经历何种生活,都努力把握机会,尽力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
虽然天赋普通的人未必能做出太伟大的成果,但是总应该为此努力。
如爱因斯坦所说,“自然赋予我们的是渴望多于智慧”。
和系里的朋友一起看的。
我们一致认为本片对于数学家工作时的形态呈现得比较准确:严谨和直觉之间的张力和互补;老数学家严厉中透出的关爱;天才数学家的才华,锐气和成长。
击中我个人最深的点是在落雪中欢跑的天才,以及那一句旁白,“it's like every integer is his personal friend”。
漫天的雪花仿佛那不计其数的整数,来拜访那个早已熟识它们的人。
用了十年snowflakes做网名,我对这个honorable mention表示很开心。
最后,致我最喜欢的梗,1729=9^3+10^3=1^3+12^3;一七二九,一清二楚。
这实在算不得一篇合格的影评……作为短评却又超字数了。
嗯。
不小心点进来的读者还请多担待^_^.
“正确地说数学不仅包含真理,还包括超乎寻常的美”,《知无涯者》展现伟大的天才数学家的故事,除突出人物的传奇与精神外,还传递了一种认知:数学是艺术。
数学家们为了数学本身而研究数学,这是艺术所具有的性质:源自人的内心对世界的视为使命的感知。
就好比拉马努金将等式看作神,是信仰,于是数学在人心目中得以在其本身里面展现无穷的魅力,具有自成世界的能力,这一定程度上与柏拉图理想国的理式概念遥相呼应,而我们将理想国之理式论常看作是对艺术的本质的解释;另一方面,真理具有的无情性与客观性,使人不得不以尊敬的态度对待,正好比哈代说的:我们是人,我们有什么资格否认拉马努金——这是类似于美之崇高感的存在,而我们一般也认为美是艺术品所必有的特质。
综上,这部作品,实际从数学本体在人里的存在形式与人在其外对它的态度的角度论证了“数学是艺术”的观点。
如果仅限于数学,影片还不够了些,更美的是,哈代说“没有证据能证明我们心之所想”,数学可以证明世界,但它不是全世界,世界包含了数学,数学是它的一部分而已,世界是艺术,是需用人心发现的无穷。
于是我也许有点跑题地妄自升华了该影片的主题:我以为,它在告诉我们——世界是艺术。
影片通过表现最不像艺术的东西数学的本质是艺术,阐释了需要用心体会的客观世界的艺术性。
进一步地我感想,世界是艺术的,那么每个认真感知觉世界如这些数学家的人们,也都是艺术家,这是人类先天具有的追求美的权利或直接说是人之常情即天性。
心流状态大脑运转良好。
肺结核晚期症状浑身疼痛当时没有抗生素基本上是绝症。
黎曼,费里曼也死与肺结核。
肺结核1952年攻克的。
对于超级天才不能太严厉。
拉马努金的母亲阻碍了他和妻子的团聚。
哈代也是哈罗德。
拉马努金和他妻子结婚,妻子才9岁,33岁死与肺结核。
“他(拉马努金)知识不足的程度跟知识的深厚都让人很吃惊。
他是能够发现模方程和定理的人……到达前所未闻的地步,他对连分数的掌握……超出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数学家,他自己发现了ζ函数的泛函方程和解析数论中的很多著名问题中级数的主要项;但他却没有听说过双周期函数或者柯西定理,对复变函数只有非常模糊的概念…。
哈代也是华罗庚先生在英国的导师。
今天刷知乎,刷到一个拉马努金的公式:
之前只知道他屌,是数学史上,甚至是人类史上直觉最好的人,但我不曾想到会是这样。
看到这个公式的时候我脑子里就像是轰隆隆打雷。
这个公式是怎么回事?
9801?
1103?
26390?
396?
这些常数是怎么来的?
谁来告诉我,是怎么来的?
拉马努金是怎么找到这它们的?
这看似混乱、荒谬、丑陋,不知所以然的,莫名其妙的数学关系?
再次注意,这不是约等于,这他妈是一个等式,等式!
我看到的不是数学。
数学是一砖一瓦往上磊成的庄严大厦,而这就是神在借拉马努金来告诉你,你看,世界是这个样的,但你无法理解。
我感觉我等凡夫的智商距拉马努金的距离,远大于猴子与我智商的距离,甚至大于草履虫与我智商的距离。
我忽然就想起了之前看过的这部电影,并且觉得很失望。
所以现在,我回来给它打了2星——刚看完时,我打4星。
如果你要拍拉马努金,我想,你实在应该着重表现这个人的异质感,他外星人一样独特的思维方式,如穿越者般的神奇能力,他如何在神之领域里遨游,聆听湿婆和梵天在他耳边说话。
但在这片里,大部分篇幅却只在表现一个人——一个人的脆弱、痛苦和挣扎。
如果是其他的伟人,你自然可以这么拍,但是拉马努金?
这实在是在亵渎这个宝贵的题材。
这是在以人来想象神。
再多说一点。
欧拉公式被认为是数学史上最美的公式,而上面的拉马努金公式却被认为是丑陋。
我觉得是有原因的。
不是数学专业的,只是一点个人的浅见。
欧拉公式是推导出来的,而拉马努金——他不过是在数学殿堂里随意遨游,并且把他一抬眼看到的东西,随意采撷下来而已。
欧拉公式
想要超越过去,你必须了解过去。
这是一句充满豪情与谦逊的箴言。
古往今来众多伟人无不遵循。
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一览众山小。
相映衬下,拉马努金天才的难得就显而易见了。
未受过科班教育,连数学证明的基本范式都不懂,却在与前沿数学数学世界隔绝的荒漠里,发掘出那么多简洁又复杂的美妙公式。
哈代百思不得其解他如何得到灵感,他认真地回复是印度教女神在其熟睡时将这些放在他的舌头上。
我想也只有他是未来的穿越者这个理由,比他本人的理由更有说服力了。
李特尔伍德更是对他的异才生动注解道“对于拉马努金,每一个正整数,都是他的一个好朋友。
”伯乐和千里马的合作总是充满惊喜和冲突。
在亦师亦友的来往中,哈代为他的天才注入严谨,数学世界的根基。
自此,利刃加上铠甲。
他妈强烈的控制欲,私自扣藏小两口的来往信件,误认为妻子变心折磨着天才的内心,印度教的素食传统和英国阴冷潮湿的气候摧残着天才的肉体。
年仅32岁便因肺结核英年早逝。
哎,开的最艳的花总是凋得最快。
几千年以来,人们都在回答哲学的第一个基本问题:“我是谁?
”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第一个自我提问。
听着下雨声看完了《知无涯者》,它是数学家拉马努金的传记。
电影动人之处,在于人类对学术的渴求,是我喜爱的电影类型。
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证明,在于人类拥有智慧;这部电影中便如此体现。
人不能没有精神,更不能失去智慧。
为了追求学术与知识、求证未知领域,聪明的人类为此离开生长之地,奉献生命。
它不仅是对学术精神追求的至高境界,也是论证自我生命存在的至高境界。
人类在追求智慧与完美的道路上,是如此伟大。
恰好最近在重新回顾数学这个学科,这是曾经痛恨数学的我我万万不会想到的;不久前,我曾和大学老师探讨自己一直以来对数学偏执的悔过和新的看法:2020年来,我对数学的认知产生了改变。
应试教育给我带来的极大空白,就是让我对数学产生恐惧与误会,从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天开始到结束。
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数学是美的;一直以来数学能力的评判标准只有分数。
不过,若只是单纯欣赏它呢?
从学科性质看,它单纯、精准、诚实、充满了逻辑性;是世间少有的,人类智慧的凝聚,是纯洁的抽象物,是优美的规律,是伟大,也却安静。
而这部电影,就是十几年来我对数学偏见最大的和解。
知无涯者 (2015)7.82015 / 英国 / 剧情 传记 / 马特·布朗 / 杰瑞米·艾恩斯 戴夫·帕特尔
首先声明,我并不是一个真正理解宗教和科学的人,我一直在用自己的经验和仅有的逻辑理解这些艰深晦涩的词。
先说片中拉马努金对待宗教的态度。
八个字总结,虔诚之至,深入内心。
小时候的拉马努金在“祷告”(一种宗教仪式,暂时用这个词表示吧)时晕了过去,醒来后告诉他妈妈自己看到了女神。
后来,他对待出国的态度,露营求女神允许出国的行为,对待非素食食物的行为等,都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虔诚的教徒。
在他的理解里,是宗教的力量让他发现了自己,发现了新的世界,发现了数学之美,并为世界贡献了海量的数学公式。
哈代正是认为到了拉马努金的这一点,所以才没有将大众的宗教观念告诉他,生扰乱他的“数学世界”。
所以,这是一部迎合印度人宗教观念的电影吗?
片尾字幕讲道:与拉马努金的才华截然不同社会,在他死后依然是这么的冷漠。
亲戚因为他过了大海而拒绝参加他的葬礼,包括他的父母。
在旁人看来这与他的丰硕的成果相对比,让人心痛。
其实不然,这正是拉马努金所认同的,因为他也是这样一个沉迷宗教的人。
从另一种角度让我们去思考,印度环境是对天才的扼杀,可能也是如此才培养了天才。
所以,这不只是一部为印度人创作的电影,也是一部追问宗教与社会的电影。
再说他的数学,他的数学是他一生所求,是他认为最美的东西。
甚至其他的数学家,哈代也得花时间在社交和运动,李斯特罗也会追求名誉和政治,而他就只有数学。
可能,这才是真正的天才,因为他喜欢的是纯正的科学。
电影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高级知识分子信起宗教来比平民还虔诚?
达芬奇如此,牛顿如此,波伊尔也如此,莫非唯物主义才是真正的统治理论?
唯物主义是对世界认知的不全面?
甚至有没有可能,物质是存在于精神之上的东西,听起来让人不可思议,但这却是可能的。
感谢这部电影,让我再一次思考哲学基本问题。
诚心推荐这部电影,扎克伯格找到了同情,你会找到属于你的东西。
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看人物传记式的电影,然后就找啊找啊,随便翻着看,看这个片名还蛮特别,一看就很厉害的样子,果然很厉害,没有让我失望。
记得大一的时候,高数老师说,数学是属于天才的学科,然后他就提到了拉马努金,我当时还有点小激动哈哈哈。
不过老师这句话倒是一点不错,拉马努金的传奇人生可太强了,就是很可惜,英年早逝,他就是那种上天选来推动数学发展的人吧,一生中两本成果给后来者无数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就像红楼梦一样养活了无数的红学研究者,他往往得出结论时不是一步一步而是采用跳步,而最终往往被证明是正确的,啊,太牛了,其实这个电影里除了让我感受到拉马努金的天才以外,还让我看到了一个人的成长,从刚开始的固执己见不愿写证明,到后来慢慢理解并愿意给出证明发表自己的结论。
也会看到一个人对自己热爱的东西的坚持,忽然想到一句话,爱好是因为可以做的比别人好才热爱,这句话还蛮有道理,虽然和电影好像没什么关系。
还可以看到伯乐之于千里马的重要性,没有他的伯乐,他也很难成为自己,他的伯乐同样也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说过,拉马努金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发现。
拜拜!
一个印度数学天才的故事。
数学虽然是再典型不过毫无疑问的科学,然而电影却通篇展示了神的力量。
太爱这些为俗人所不容的人,有没有上帝是未知数,然而天妒英才确实令人扼腕痛惜的事实!
一个如此低调,没有大开大合,波澜壮阔的电影,每一个演员却光彩熠熠。
低调中饱含人性的光辉。
如果我们不信神的存在,或许这种天才是其大脑中特殊的联接制造高速的运转,快到他认知的程度无法跟随的地步,所以他的手只能听从命令式地写出结果,而人类传统科学需要的论证才是真正消耗天才普通脑力层面的运算,双重的负荷让这个只能承载普通脑力的身体难堪大任,于是英年早逝。
于是他用他生命为人类的加快进步付出代价。
[爱心]
好吧的确纯数本来就很抽象,可是为什么这些传记都把数学家拍得像神棍一般,正经干货没有全是八卦?理科生看完都不确定除了哇天才还有什么。这人本身的性格也够呛,从头到尾好像别人虐待了他一样委屈的要命,人家fellows都要搞政治,你个外国人本来就没什么贡献,公式也没证明是对的,非得人人把你当宝么?
不错的传记片,印度天才数学家,可惜死得过早
极好的题材,剧本合格但稍嫌平庸。每次看到这类故事,脑子里总会回响歌德的那句话:“面对天才,我们只有一种捍卫的可能,那就是爱他。”
电影很一般,人物本身很有趣。看完之后找到一部BBC拍的纪录片,内容更准确更有意思。
题材很棒,拍的无味
看了快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用这种极其套路的方式拍这样神奇的人生实在太傲慢了。
可惜没能更丰富展现拉马努斤的天才与无奈的早逝
电影拍的挺别扭,你说它流畅好看吧,它是个节奏无起伏、不太借助戏剧方式组织的传记故事;你要说它立意深远吧,电影手法又平庸无奇,拍的四平八稳毫无先锋性,感觉两边都不挨着。男主被多组矛盾包围:天降灵感写下的无数公式和必须证明过程的学术要求;娶了数学的好友艾恩斯和失去音信的老婆(其实是母亲代表的家庭拖累);虔诚信仰和世俗生活……和同类影片一样,本片没解释男主“从哪里来”,他一出现就是神的代言人,也就是说本片是用唯心的角度来阐述灵感之来源,在主题上多少有些神棍气味——不是说好的天才电影能让观众看完以后获得变天才的方法论,起码对其人能有个更深入的认知吧?这也是本片缺失的地方。艾恩斯和男主的友情写的相对厚一些,艾恩斯还有个特别在乎足部舒适的细节设定。限于成本年代感做的一般,一战对角色们无甚影响纯背景化了
连我一个数学渣都晓得,知道一切的人最孤独,有的迷,不如就让它们留给这些人作伴
1729,英才早逝啊~虽然我也不懂那个方程式意味着什么,就是感觉很牛逼的样子。加油啊,操蛋的人生,2018年马上就过去了…——20181230
好闷啊,一直出戏。一开篇就说了男主很牛逼,苦无伯乐,但真的没办法感同身受,学渣如我。最出彩就只有三一学院实景了~
典型父母是祸害。很难说谁是主角。敲桌子像rudy一样动人。这部片子教会了我尊重他人的信仰。
我不知道昨天晚上被数学虐得差点口吐白沫的我为何今天看起了这个。很合格的传记片。演员和电影里的人物都能算业界翘楚了,剑桥三一学院这个神地方。不过话说回来,Dave演那么多年印度人了进步在哪,肢体和头部动作依旧完全不像印度人。Jeremy Northam真的学者气恨重啊,当年的摩尔现在的罗素。
电影的两条线,一是呈现数学的优美奇妙,二是拉马努金与哈代之间无私的情谊,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呼应。真正优秀的学者应该达到学术、艺术、人格的统一,因为所有高尚的品质都会汇合在一个高峰处。
简直是侮辱拉马努金
杰叔演的真好。其实这部还算中肯,生活其实没那么多戏剧性的,更多的是endless work, waiting, sad, happy. 可惜那个时候青霉素还没被发现。
短暂而伟大的一生。五星给拉马努金。
呈现了对世界的一种单细胞式的理解。为了不影响对拉马努金的感受,看了一半紧急叫停了。摄影是美的。最好的部分是译名,难得有这样好的电影译名。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知无涯者,同时又隐含了另半句“生也有涯”,即32岁的英年早逝。会另找别的传记作品来看。
好题材,可惜表现平平
2016-05-01想看,轻飘飘的掠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