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采访形式造成了某种错觉,也为影片的整体黑色喜剧增加了效果。
整个故事讲述、人物塑造通过的是单方面偏见,这使得情感道德法律多层次的冲突显现。
对于理查德·林克莱特 Richard Linklater算是一种比较新鲜的尝试,对于杰克·布莱克 Jack Black能算他最好的表演之一。
如果惩处罪恶带着个人的目的,那又是什么性质的呢?
一场法庭辩论,控方的检察官的辩论感觉存在着对人格的诽谤,故意激起民愤,虽然达到了最后惩处罪犯的结果,但却不是真相。
司法系统中的所有参与者只要一具尸体,然后让那个枪杀的人接受严峻的惩处就行了,很多东西就是走走形式,不走心,犯人的人生估计没人过问,大多人不愿意费大力气了解真相。
伯尼确实应该坐牢,但是人们有必要知道,he is a really good person。
we need more。
初看以为是《入殓师》的温情片,因为胖子杰克同志很娴熟的各种为死者化妆整容的技巧。
再看以为是搞笑片,因为伪纪录片的形式,采访各色人等让大家露出狐狸尾巴怎么样都有《摩登家庭》的即视感。
又看以为是爱情片,雪莉奶奶扮演的寡妇被伯尼各种安慰各种追求,温言软语,两人出双入对,飞巴黎飞纽约纸醉金迷倒也是一番美好的忘年恋。
再看以为是音乐片,不管情节怎么拖沓节奏缓慢,胖子的歌喉倒是美妙,毕竟是音乐爱好者一枚,在《摇滚校园》和《恋爱假期》里都体现了铁杆音乐爱好者的高尚情操,这里则是南方味道十足的灵歌和眼花缭乱的歌舞剧调调,电影也不吝惜笔墨处处给他唱歌表演的机会。
继续看成了犯罪片,伯尼被压迫许久却贪恋富贵不肯走,终于在一次突然爆发干掉了寡妇奶奶,用了自己掌握的钱各种造福小镇,然后就是终于东窗事发,被捕下狱。
最后却成了伦理片,小镇居民纷纷要求宽恕伯尼,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地方检察官只能把伯尼挪到外地受审。
审判当天把伯尼塑造成一个骄奢淫逸的家伙成功赢得了陪审团的支持判了他个无期徒刑。
而伯尼竟然也安然接受还在监狱里交朋友做手工接受小镇朋友的慰问。
让人一时不知道道德的指南针该往哪偏。
最后剧终竟然还出现了真实的主人公和演员杰克布莱克见面的镜头,感觉说不出来啥滋味奇奇怪怪。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和杰克布莱克是老搭档了,这样一部片几乎是杰克一个人的独角戏,表演完成度不错,就是这么个奇怪的角色让人心里太不是滋味了。
正如检察官所说,伯尼是个演员,演技精湛的演员,他精于自己的角色,并善于将温情和道义散播给小镇,并努力成为最不可替代的那一个,但我相信,由于德克萨斯州特殊的法律地位,作为随时可以退出联邦的州,这个镇子发生的故事其实是美国社会自由独立精神的缩影,当理查德·林克莱特以伪纪录片的视角试图将观众精心设定的戏剧情境中,那些独立于情感之外的律法和公里仿佛微不足道,法律的存在感似乎在人们对伯尼的不断赞美和缅怀中前所未有的微弱,当然,结局是,因为案件过于受到关注而改变了庭审地点,检察官靠一己之力将人们心中的SWEET送入监狱,这不能不说是小部分人的胜利,也是司法独立的胜利。
从观全篇,伯尼的多重身份总能给人带来困惑,他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给教堂捐款,给儿童购买游戏屋,返聘失业的花匠,但这一切与他谋杀的事实毫不冲突,我们仍然相信,最初他是出于善意的安抚来接近纽金特夫人,也正是他不善拒绝的纯良品质,让自己逐步沦为理想的奴隶,但是对伯尼的苛责仍然会大于他的付出,不因公众和舆论影响法律的正义,不因道德上的优越而践踏公民权利,也许是导演想传递给我们的信心,用黑色幽默来形容本片似乎过犹不及,当伯尼扮演的角色一次次出现在观众面前,我们的心理预判也希望陪审团能做出一个无罪释放的决定,我相信这是大多数人观影之后的第一感受,但是不论身处何处,伯尼仍然是伯尼,可以再监狱里教狱友如何将西兰花炒的油绿,也可以为迦太基镇上的逝者做刺绣和祷告,他扮演了自己应当的角色,伯尼是演员中的角儿。
是的,这就是伯尼。
2011年🇺🇸电影〈Bernie〉《伯尼》:虽然是真实事件,但我实在不觉得这样一个故事有拍成电影的价值,顶多也就拍一条新闻够了,不能认可任何一方的观点,加上杰克布莱克千年的出戏脸,实在难以让人喜欢。
好在导演是理查德林克莱特,伪纪录片形式倒是很适合这个城镇与背景,每个局外人的采访反倒挺有趣,而且马修麦康纳和雪梨麦克雷恩的表演真的是精彩,纯当技术欣赏。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 主演:杰克·布莱克 雪莉·麦克雷恩 马修·麦康纳评分:7.5杰克·布莱克出色的演绎了伯尼的角色,作为一名喜剧演员很少有机会看到杰克·布莱克出演这样的剧情片,在影片中布莱克的表演绝对是最大的亮点,既发挥着他多才多艺的表演天赋,融合了喜剧的表演方式,又很克制的放弃他一贯张扬夸张的表演风格,稳健、沉着的诠释伯尼这个有真实原型的人物。
从影片最后的花絮来看,布莱克也和真实的伯尼有过交流,作为职业演员他一定从中吸取了许多的表演灵感,但绝不是简单的模仿,不然所有的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就都叫原型去演了。
从影片中不难看出导演的用心之处,导演在叙事风格上加入真实的元素,将采访的方式直接运用在电影中,从而达到一种伪纪录片的效果,在虚实之间的切换很自然,剧情上与采访内容的融合恰到好处,技巧娴熟不留痕迹,给观众一种很舒服的观影体验,做旧的画面色彩既有美国西部的感觉,也表达了这桩陈年旧事的历史感,导演的想法几乎在成片中得到了完全的体现,看这部电影不会令人感到丝毫的枯燥。
得克萨斯在全美50个州中面积和人口都排第二。
如果得克萨斯是一个国家,它的GDP世界排名大致为第十一,跟印度或者加拿大相当。
在加入美国以前,这个地方叫“得克萨斯共和国”。
在加入美国以后,这个地方仍然非常独特。
按照电影《伯尼》(Bernie)中一位老人的说法,得克萨斯可以轻松划分成5个州:北部开着奔驰车的自命不凡者聚集的达拉斯、东南部炼油厂遍布的休斯顿、南部与墨西哥接壤的圣安东尼奥、中部自由派人士聚集的“奥斯汀人民共和国”。
介绍完四块地方以后,老人才想起来得州西北部的狭长地带,但他没有将第五个州的头衔赐予它。
第五个州属于东得克萨斯,那里是“南方开始的地方,松树林背后的生活”。
我去过老人介绍的得州的其他几个地方,除了他所在的东得克萨斯,那里是《伯尼》故事的发生地,也是导演Richard Linklater的家乡。
看这部电影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我从未实地考察过的缺憾。
《伯尼》看着象一部纪录片,其实是黑色喜剧。
小镇迦太基上的一群普通居民出现在镜头前,用圆润绵长的南方英语讲述他们对伯尼的看法。
伯尼(Jack Black扮演)看着有40岁左右,个子不高,小胡子密密麻麻,腰围跟帕瓦罗蒂差不多。
他到教堂领唱的时候,角色确实相当于小镇上的帕瓦罗蒂,冲到高音以后仍然轻松自如。
伯尼是单身,性取向不明,镇上的小道消息说是同性恋,但电影没有提供任何线索来证明或者否认。
人们不知道他的来历,他也没有亲戚供大家参考。
电影从头到尾他都一直担任镇上殡仪馆的助理馆长,工作态度极为严谨。
电影开头由伯尼给学生介绍遗体处理的艺术,他的一丝不苟可以跟化妆师对待电影明星相提并论,“指甲一定要修剪、整形、恢复生命力”,“刮掉那些不需要的毛发非常重要,包括鼻孔中、耳朵里和脸部的”,“完美的嘴唇应该放松、自然、略带微笑”,“头部的位置当然也很重要,要么呈仰望星空状,要么俯视肚脐。
位置一定要居中,稍稍侧向右边”。
伯尼对待周围活人的态度同样一丝不苟。
他有虔诚的宗教信仰,乐于助人,同时积极参与社区剧团的活动,用自己的嗓子为大家服务。
他的嗓子不仅用来唱歌,也用来随时表扬周围人的每一项优点,更重要的是用来安慰那些失去伴侣的鳏夫遗孀们。
81岁的遗孀玛嘉丽(Shirley MaClaine扮演)在镇上非常有名,不过跟伯尼的得道多助相反,她靠失道寡助出名。
镜头前出来说点闲言碎语的居民很多,没有任何一个人给过她任何一句略微带点正面评价的话。
在气候温暖的得克萨斯,她的冷若冰霜显得格外突兀,她的尖酸刻薄拒人于千里之外。
融化这块坚冰的是伯尼。
40来岁、同性恋倾向的伯尼和80来岁的玛嘉丽之间私下里能发生些什么事情?
电影只交待他们住进了纽约中央公园旁边的豪华酒店,但没有表现房间内的情景。
经过一连串的头等舱、游轮、美食、按摩等享受之后,伯尼成了玛嘉丽的财产。
冲突很快产生并逐渐强化,最后的结果是老太太被迫进了冷藏柜。
伯尼到处做好人好事的动机是什么?
他为什么有能力攻克玛嘉丽却无法摆脱被控制的命运?
我的问题没有答案。
他成功地扩展了玛嘉丽的世界,代价是自己彻底落入她的手掌心。
这种靠编剧虚构很难琢磨出来的怪异故事其实来自现实生活,导演Linklater同时使用了专业演员和真正的小镇居民,拍出了这部兼具纪录片和剧情片风格的混合体裁作品。
专业演员表现固然不错,还是那些小镇居民让我格外喜欢。
他们的生活节奏比较慢,好像没什么事情需要赶着完成,所以有很多时间聊天。
尽管其中包括流言蜚语、打探隐私的成分,但提到伯尼的时候,他们为之辩护的坚定不能不让人感慨。
伯尼有过欺骗行为,他是杀人犯,可你看那些父老乡亲们,即使得知案情真相以后,他们也从未跟警察和检察官站到一起,而是用各种方式为伯尼说好话,最后案子被迫移到其他地方审理,因为当地的环境对被告过于友好。
如果陪审团成员都是伯尼迷,这案子还怎么个审法?
中国和美国对待罪犯的态度有一致的地方,比如依法惩处。
也有很不相同的地方,比如表达对罪犯态度的时候。
中国从前习惯的“民愤极大”一词在美国很少使用,伯尼这个案例甚至是另一个极端。
他杀人以后不仅没有引起民愤,相反还进一步激发了民众的热爱。
杰克布莱克演绎伯尼真是合适。
外形符合,不是高大帅气,但忠厚老实。
性格合适,善于助人并以此为乐。
气质合适,有点娘炮又不惹人厌烦的尺度把握得刚刚好。
事件本身真的很让人无语。
一个被人交口称赞的大好人,做了一件非主观意愿的谋财害命的事,到底是有罪还是无罪?
值得称道的是,电影选择了十分可观的角度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来表现这个故事,观众知道的只是小镇里的人们对事件两个主人公的评价,你知道大家都认为伯尼特别好,可是你自己并不会觉得他多无辜多可爱至极,当然你也不会觉得他是个有阴谋的坏人;你知道所有人都不喜欢死去的老太太,你也不喜欢她那难以相处的样子,但是你并不觉得她罪该至死,无论如何她死得还是很冤枉;你也不喜欢为了自己事业名声想尽办法将伯尼送进监狱的律师,但你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在法律上站得住脚。
最后观众只能是很纠结,很郁闷。
演员的话,杰克布莱尔的演技不用说了,唱得真的很棒啊,在舞台剧里的表现真的很专业很赞!
马修麦康纳无论怎样都还是马修麦康纳的那个样子!
做个有原则的好人,不考验自己和别人的底线。
就像辩护律师所说,伯尼是个罪人,但他绝不像一个禽兽。
人就应该抱有人的尊严。
伯尼在罪恶聚集的监狱中也没有放弃他的善良,就足以证明他真切的悔改。
当然,如果伯尼当初知道如何拒绝老太太的控制,如果有人给他指明一条出路,就不会有后面的悲剧了。
但是既然已经发生了,就是对后人的警戒。
人,性本善?
看了这部片子,更觉得老祖宗的这句话有问题。
人其实和别的什么动物没区别,弄疼了也得回头咬一口。
本性的恶,只是被你的后天行为修养蒙蔽了,重压之下,本性难抑。
那么为什么你要为由于本性而作的恶受罚?
答案似乎是:因为你是人,是一种可以在后天修养来规范行为的高等智力动物,毕竟和普通动物不一样。
但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认识自己。
这么一来,又回到人的本性上面去了——该不该为顺应你的本性而受罚?
越想越乱。。。
我是觉的杰克·布莱克真的挺搞笑的
原來這麼醜也可以當小白臉。
fun
这是一部带着一点黑色幽默味的伪纪实片,伯尼事件由于因真实事件改编,所以导演用这个手法叙述显得也更真实和自然.本片最大的亮点还在于胖子的表演,看过他以前的作品,往往在等着他刹那间的爆发,可是真当他从头到尾收敛时,才发现这才叫表演...遗憾的也是由于本片类型关系全片基本无高潮...
对Jack Black的表演表示惊喜,原来他也可以做到内敛控制。叙事手法有点意思,但整个故事行进安排得流水帐一般索然无味,那九个月的惊心动魄与无事发生的诡异完全没被表现出来,结果使影片缺乏情感高潮。
太一般了 观影过程昏昏欲睡 看片的得是有多专业才能把这玩意儿磨完啊
是否存在绝对的正邪,还是取决于行为时的context?Richard Linklater的导演风格还真是迥异。
无聊的一个半小时,还好里面的歌很好听
后半段很有意思,不仅体会到什么叫众口铄金,也体会到什么叫事实胜于雄辩!
老好人也会被刻薄唠叨的老女人逼疯的
Matthew rocks~
无功无过吧〜
Linklater 确实挺有才华的 这个故事讲得很漂亮
把一个讨人厌的角色塑造的异常生动,群众的眼睛都是雾霾的,大多数人们买账的善良也真是假的可以。
前半段拍的好无聊。
挺平淡的故事 有点纪录片的感觉 看着舒服 喜欢Jack Black
到最后我都一直以为是喜剧。。。。特别是唱诗班那帮人呆站在那听伯尼一个人唱。。。
也轻松也沉重也能引人思考,关于道德关于法律关于世俗眼光。
小滑稽和小黑色幽默,但不知道怎么觉得这片子非常长和沉闷。另外,我觉得“真实故事改编”几乎要成了电影界行话了。
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