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玩具总动员》以后,大陆十年如一日地为每部角色复杂的动画片冠名《X总动员》,似乎世界上再没有比这个政治意味如此浓重的语汇更好的词语。
估计要不是加菲猫有那么个世人共知的名字,《加菲猫2》会被叫做《动物总动员》……这一次是《赛车总动员》。
内容比片名更有惊喜。
一部用讲故事的方式试图传递一些关于友情的理念的动画片,主角是一辆独来独往自以为是的红色赛车,误打误撞进了一个被世人遗忘五十年之久的温泉小镇。
这是66号公路旁的温泉小镇,当年无比繁华的小镇。
当年人们上路不是为了赶时间到达目的地而是欣赏风景,当年人们彼此致意互相关心,后来人们为了节省十分钟时间,修建起州际高速公路,于是66号公路逐渐被遗忘,曾经美丽繁华温情的温泉小镇消失在地图上。
被遗忘的温泉小镇上有被遗忘的壮阔风景,有被遗忘的三连冠活塞杯车王,有被遗忘的爱和友情。
闪电麦昆让这些遗失的美好重新走进了世人的视野,而小镇也给了他从不曾拥有的成长和温暖。
美国乡村音乐里,the good old days仍然是歌手们吟唱的重要题材,它意味着悠闲的乡间生活,人和自然融为一体,人们走在树荫里,摇尾巴的狗忽前忽后地跑,邻居和朋友,彼此熟悉并且牵挂,快乐可以数次平方,而忧愁可以数次开方。
几十年来,原来这种渴望一直没有消失,在这个赛车的故事里,又如此浓墨重彩的出现了。
当麦昆在终点线前突然刹车,调转头回到被路霸暗算而受伤的车王身边,推着他走完最后一圈,和他共同到达终点的时候,the good old days似乎在我们眼前重现了。
麦昆用这一出格的举动解开了蓝天博士积郁五十年的心结——赛车场上未必是尔虞我诈,情感缺位的地方。
赛后麦昆委婉拒绝了恐龙石油公司代言人的聘请,只请求借用石油公司的直升机,为好朋友拖车板牙圆梦。
至此迪斯尼公司几乎完美演绎了他们对友情的理解。
我在黑暗里仍然感动到流泪,可是心里却清楚,之所以感动,因为这样的感情已经不再寻常,这样的举动只属于那个遥远的我们再也不能回到的时代。
对The good old days的向往越浓烈,说明我们正在离它们远去。
66号公路边的温泉小镇只能在电影里复活,只有电影里的麦昆才会在胜利面前为了朋友的梦想而停下脚步,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在个人前途和名利面前做多大让步?
渴望,却无法返转头,拥有手中一切的同时还希望拥有过去的美好,坐在荧幕下面的我有点无奈,自己真的是老了,在如此轻松的动画片面前也能想得这样悲观。
希望座下那些开怀大笑的孩子们,还能够真真切切地找到the good old days。
我还记得在我小时候,我这样做了一个梦:广袤无垠的平原夜晚,有一条很宽的公路延展到远方,一架大飞机缓缓打开货舱门(类似于碟中谍6开头),灯火通明。
后来,大概是我十岁左右,有人问我:你以后最想去哪?
我总是说不清,但我每次都会想到这个场景。
后来,记得是初一那个暑假,我闲来无事有看了一遍《赛车总动员》,那时我恍然大悟:哦,原来那条公路是美国洲际(66号)公路,那片平原是美国中部大平原(或落基山脉),我最想去的地方是水乡温泉镇。
那天晚上我把这个发现告诉我妈,我妈笑到:“小时候家里的动画片光碟只有《赛车总动员》,所以就给你反复看。
”那一刻我想起了,小时候总是在一个清晨,我趴在床上,对着大肚子电视看了很多遍《赛车总动员》的前半部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老是看不到后半部分),活塞杯三车并列第一,麦大叔伴着《life is a highway》驾驶在州际公路上(这一段大概是我对美国公路文化最早的启蒙了),几个“杀马特汽车”弄困麦大叔,麦坤在夜晚走丢狂奔(小时候看到这挺有代入感的,因为当时我很怕走丢),麦坤把水乡温泉镇弄得一团糟……初一再看这部影片,儿时的回忆一股脑涌上心头,失而复得的感觉之外,我终于发现了我要去的地方原来是美国西部的小镇,是66号洲际公路。
这才是我喜欢的文化。
初三国庆节回老家的路上,我无意中听了Brad Paisley(水叔)与Carrie Underwood合作的Remind Me,接着点进水叔的歌,发现他的歌都很好听(最爱的是《letter to me》),然后自然而然的爱上了乡村音乐,水叔也成了我最爱的歌手。
然而很巧的是,水叔为《赛车总动员》唱了两首歌:behind the clouds和find yourself,也就是说,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水叔的乡村音乐,我当下最爱的歌手的歌!
那天回去我又认真看了一遍《赛车总动员》,找到了两首歌出现的位置(ps结尾的皮克斯彩蛋也很有趣)。
这一次,这部影片是我最想去的地方与最爱的音乐、歌手的结合,这是何等的幸运!
接着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看它,再次翻出这部影片,是高二那个暑假了。
高中的我经历了更多,也想的更多,看到学到的也更多。
高一的我顺风顺水,平时不太努力却考的很不错,整个人轻飘飘挺浮躁的,追到喜欢的女生,后来高二状态急剧下降,平常很努力却考的越来越差,从年级前十掉到200多名,地理课认真听讲做笔记却考得全班倒二,数学无论如何都算不对,排列组合就是搞不懂,物理也是常年稳定在50分左右。
那段时间大概是我17岁的“至暗时刻”,两次因为心态问题半途回家,也不知道哭了多少次,高二下发现挣扎无用,也渐渐释然了,就发现,我应该更多得看看父母,看看身边的朋友,就突然发现父母好像老了很多,大概在我心里父母应该永远是40岁的,上了高中在家时间不多,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
我渐渐意识到老师们的付出(我们学校老师还是很负责的),不像之前跟同学一起在背后骂老师(虽然之后也会,但不仅仅是单纯的抱怨)——容我说句自大的,我觉得这就是成长。
这个时候看《赛车总动员》,让我感动的不只是音乐与文化,而是人物本身——闪电麦坤。
他在到水乡温泉镇之前也很浮躁自大,一路顺风顺水,但经历了小镇的“考验”与一系列谈话发现中,他也能担负起责任了,他也变得稳重了,他的成长经历跟我也很像啊!
这一次我又发现我与闪电麦坤与《赛车总动员》的不解之缘,也许冥冥之中我们就是命中注定的。
今天是2022年6月23日,明天我的高考成绩就要出来了,高三一年我踏踏实实地复习,像麦坤一样获得第一是不现实的,我只希望能对得起自己的付出,尽量不要留有遗憾。
古话有“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嬉月”之说,与我,大概是看《赛车总动员》了。
不知道10年、20年之后再翻出它,我又会有什么收获?
从最想去的“水乡温泉镇”、洲际公路,到乡村音乐,再到成长经历,《赛车总动员》一直是我的精神动力之一,指引我不断奔跑,努力不被这个世界改变。
谢谢你,闪电麦坤,谢谢你,《赛车总动员》。
似乎John Lasseter总喜欢在电影的3/4处用上一段很温情的歌曲,Toy Story是这样,Cars也是这样。
但是我总是能被他这一招给煽到。
这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出色的动画,即使是和去年拿下奥斯卡的掌门狗相比也毫不逊色。
也许是大家对这个从未失手的动画公司期望太高吧,虽然这部动画还是广受好评,但恶评相对以前的Pixar动画来说是多了很多的。
还有一个知名报刊的影评人批判Cars中所表现的种族主义。
我极其讨厌这种过分解释影片的影评人,一部商业动画还被导演暗藏种族主义隐喻,真亏这位影评人想的出来。
技术方面,Pixar显示出了其技术公司前身的强大优势。
尘土,瀑布和植物几乎和真实的没有什么区别。
Pixar的历史几乎和计算机图形学的历史一样,现任总裁Ed Catmull是计算机图形学元老级的人物,这些技术优势是那些小动画公司无法比拟的。
在Cars中,John虽然做出了很多创新而且故事讲的依旧流畅优秀,但是感觉他已经被定型了,很难突破自己以前讲故事的模式了。
幸好John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扶植新人。
据说Pixar的下一部动画将由动画短片Geri's Game的作者导演。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Pixar动画短片,导演对故事节奏的把握和讲故事的能力都十分出色,值得期待。
1.一个人是无法成功的,你要有一个各司其职的团队。
2.作为一个成熟的人,不要嘲笑别人的无知,你只需提出意见,等候。
3.平等的看待他人,人和人是不同的,经历都是不同的,你只需作一个听故事的聆听者就好。
4.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否则就直接拒绝,不要模棱两可。
5.人如果最后隐藏在乡村,像陶渊明和哪些隐士一样,放下一切,回归山林,就很牛逼了。
赛车总动员 (2006)8.22006 / 美国 / 喜剧 动画 冒险 / 约翰·拉塞特 乔·兰福特 / 欧文·威尔逊 保罗·纽曼
太喜欢麦昆了!不仅仅因为他是主角,而且我觉得赛车总动员他这个电影不仅仅做的很好看,它的周边啊各种宣传呐,各种人物情节描绘的特别淋漓尽致,而且我觉得他也宣示了一种真正的体育精神,输赢其实是不重要的,最主要是要在比赛中获得属于你的友谊,属于比赛所应该展现出的那种样子吧,或许这就是麦昆他所给我们的印象。
闪电麦昆是我童年男神。
小学组织看电影时看了这第一部赛车总动员,当时又翻的是汽车总动员,不过现在都统称前者了。
只觉得闪电麦昆太帅,第二天就叫爸妈带我再看一遍.爸妈嫌无聊,我却疯狂喜欢上闪电麦昆...疯狂到我现在都不懂小时候这么厉害呢……上网搜了英文版.连英语单词还不认识几个的就去查了原版台词当自己是麦昆开始Focus..Focus,one winner,forty-two losers,I eat loser for breakfast. 然后开始等等等等等,I am American made....学的第一首英文歌。
每天重复地整整看了17遍。
看我骄傲的男神从赛场上狗屎运地以舌头优势进入总决赛,从运输车上掉下闯到水乡温泉小镇,发动机轰鸣是我最激动的声音..然后把沥青路面搞的一塌糊涂。
Fly away,Stanley,be free. 然后哐~马车雕像落回镇门口。
然后就是傲娇小车车被友情感动收获伙伴的经典套路剧情...但我真的太吃迪士尼这一贯套路....这一部就是闪电麦昆的狂傲小年轻成长篇,我仿佛电影里那两个双胞车迷妹,麦昆一咔嚓我就兴奋...成长后的麦昆有了责任担当,还得不停在朋友和女朋友间串场,当时不太喜欢板牙就觉得你一破车吃啥人家女朋友的醋啊……当然如他所说我们吊车还有前保险杠呢不管这部评分怎样喜欢的人有多少,都是我心中最喜欢的皮克斯电影
若问人生最大的悲剧是什么,你会说,看着它发生,却无能为力。
那么人生最极致的幸福呢?
我想,是你还相信那份美好。
A detour is a fast way to go人生中意外不失为另一种风景处处皆有惊喜美好就在拐角认识真正的自己就在不经意之间关键在于你的心境随遇而安 随欲而安PIXAR出品必为精品,已经是大家的共识。
人类的思想借助一种诙谐的易懂的动画形式,来表达和宣泄,其声不是更大,共鸣不是更响吗。
人生一直在全力加速遗失了什么呢美好,思考,沉寂,勇敢,还是自己?
那广袤、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观,绵延悠长的66号公路,五脏俱全的小镇,淳朴、善良,各个身怀绝技的“村民”,俏丽的保时捷sally,板牙长短不一还带有齿音字的拖车Mater,害羞不是哭就是跑掉的小红,怕受伤害的迟暮冠军Dr. Hudson,说着意大利语酷爱法拉利的“村民乙”(抱歉名字没有记住)。。。
都给了你最大的温情,那种脉脉的美好。
这里就是你所处的社会,这里就有你所面对的诱惑和烦恼,面对自己吧,然后大声地喊一句Kaching看到最后一个比赛,It is just an empty cup我哭了,很感动,很感动套用结尾歌里的歌词"When you lose your way, it's a way to find yourself."当你迷路了,正是你寻找自己的途径哈哈,我终于知道看到最后一刻的尾牙是什么了!!
嘎嘎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整日坐在电脑旁边,有时候写些东西,有时候放松一下,看看电影,听听音乐。
旁边的老婆免不了发些牢骚,嫌我陪她的时间少了。
以至于最后大发雷霆,叫我和电脑滚蛋。
我无奈的苦笑,因为玩电脑的时间确实比陪她的时间多了许多。
现代文明的进步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让我们错失了很多宝贵的东西。
网络带来了海量的信息和便捷的沟通平台,却减少了我们和周围人的沟通;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却让我们错过路上的美景,并且带来了交通事故和尾气污染;科技的进步提升了生产力水平,却让世界饱受战争的创伤和死亡的威胁……我们居住的环境就像《汽车总动员》里的散热片泉镇。
昔日的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已经被堵塞的汽车洪流、冷漠的人际关系包围。
纯真的理想也被喧闹的“超女”和一夜成名的梦想淹没殆尽。
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让现代都市人成为了生命的匆匆过客,错过了人生的美好风景。
人们不会像那个部落的人:那些人在匆匆赶一段路后,会停下来等待后面姗姗来迟的灵魂。
现代的人们少了一些怀旧的浪漫,任凭心里的欲望带着自己横冲直撞,直至身心俱疲,梦想破灭。
我无意写下这么沉重的字眼,好歹看片的时候,看到马奎恩在相互碰撞的赛车中飞驰冲天,吐出了豪迈的大舌头,心里还是乐呵呵的。
现代文明的进程,美国比我们早了一些,但我觉得他们更应该明白其中的失落和无奈。
所以老美在生产垃圾电影的同时,还是会偶尔回到美国的西部荒野和公路,缅怀昔日的豪情,追忆似水的年华。
美国作为现代汽车工业的巨头,让人类以车代步的梦想成为现实。
而汽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却得益于美国“垮掉的一代”。
1957年,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横空出世,成为60年代嬉皮士运动的圭臬。
随后金斯堡的长诗《嚎叫》、巴勒斯的长篇小说《裸露的午餐》,更为这种生活方式推波助澜,以至终成气候。
嬉皮士运动让汽车和公路成为这场运动的舞台,而主角就是那些信仰缺失,高呼反战的年轻人。
他们以车为家,沿着美国的公路找回自己的价值。
他们企图寻找自我,但一路上却狂喝滥饮,吸大麻,玩女人,高谈东方禅宗,走累了就挡道拦车,夜宿村落,从纽约游荡到旧金山,最后作鸟兽散。
阿甘的挚爱珍妮,不幸也迷失在这场嬉皮士运动中。
所以我觉得美国60年代的年轻人,只有智商是75的人才能活得比较明白,也比较幸福一点。
美国对以汽车为载体的公路片好像特别感兴趣。
大卫.林奇的《妖夜荒踪》,奥利佛.斯通的《天生杀人狂》就是其中的代表。
汽车和公路既激代表了美国人的开拓精神,同时又是一种逃避心理的映射,所以对那些社会边缘人的性格刻画,汽车和公路就成了象征意义的符号。
对汽车,老美应该有比我们更深的感情,以及更多的人生感悟。
因为汽车毕竟承载了一代代美国人的梦想和文化,更成为一种地地道道的生活方式。
所以《汽车总动员》中的各种车型人物才会形态逼真,性格鲜明。
看了片子,脑袋里乱七八糟,写了这些莫名其妙的文字。
今晚提着笔记本电脑回家,还要自己做饭,因为老婆已经放言:绝不给只对电脑感兴趣的冷血男人做饭。
第一遍:自己在家一个人看,一个人笑,觉得太精彩,没舍得从电脑里删掉;第二遍:妹妹和BF来玩,推荐给他们看,自己在旁边陪看,陪笑,还是觉得很精彩;第三遍:乱调频道时,遇央视六台在播,又看,又笑,可是看到闪电麦昆在冲线前一刻,放弃唾手可得的冠军,推着抛锚的车王完成他的告别赛时,居然莫明其妙掉下几滴眼泪……
……马:他们就这么开过去了,不知道他们错过了什么萨:过去不是这个样子的……马:是吗?
萨:是的。
40年前那条洲际公路并不存在。
马:真的么?
萨:是的。
那时候,车子以一种不同的方式穿行于洲际。
马:你什么意思?
萨:道路不像洲际公路这样切开大地,而是和大地一起起伏,一起扭转。
车子不是开车去找乐,而是开车取乐。
(音乐起)Long ago, that’s a very long ago……——《汽车总动员》台词很久以前,火车很慢,公路比较烂,因为想快也没有条件,所以大家就慢慢地。
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到北京,要坐18个小时的火车。
因为是过路车,没有座位。
虽然我和好朋友挤在别人的座位边沿上8个小时后才有座位,但是我们边唱歌边拍手,然后爬在火车窗子上看外面闪过的风景,很快乐!
每年回老家,那时还没有高速公路,要坐6个小时的长途汽车。
车子颠颠簸簸,我总喜欢挤到副驾驶的位子上看车外的风景,看那些我们追赶的车,看那些超过我们的车,看伸向远方的路,看路旁倒退的树……6个小时的车程,现在回想起来,反而有更多有趣的回忆!
现在火车提速了,高速公路越来越多,连人们走路的脚步都匆匆了。
从武汉到北京,只需要晚上睡一觉的功夫,睁开眼就到了北京。
可是,我想看黄河,却总是在睡梦中跨过她,至今没有亲眼目睹她的容颜。
再回老家,从高速公路3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不用再担心年夜饭时赶不到家。
可是高速公路上只有飞驰而过的汽车,我不再看窗外的风景,只注视着车内的娱乐电影。
效率、速度……追求越来越高。
可是越快就越好吗?
越快你就能得到更多吗?
越快你越高兴吗?
在莎阿南大马农业园,我、傅总、Mr. 黄每人租了一辆脚踏车游园。
他们很久没有骑过脚踏车了,因此异常兴奋。
骑上车后就一路狂奔,飞一样冲下山坡,连车闸都不带。
我也很喜欢飞车而下的痛快,喜欢听风在耳边轻吟。
但是我忽然发现一片静静的湖水我还来不及看清它的颜色就被我甩在了身后。
我在后面使劲儿追赶他们,大声喊:“你们不要只顾骑车痛快,忘了看风景!!
”好容易赶上他们后再看地图,果然错过了景点,于是又返回景点。
《汽车总动员》中,最惬意的一段,就是萨莉和马奎恩去“走走”了,他们穿梭在林间小路上,随地势起伏,随山势曲折,将身影倒映在湖水中,穿过峡谷,穿过岩洞,从瀑布边经过……马奎恩感受到的不再是赛场上的紧张刺激,而是快乐舒心,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其实,还是那句老话:不要只顾着赶路,忘记了路边的风景。
就像萨莉在城市中作为一个白领过着紧张而富足的生活但却感觉不到快乐。
你也有多久没有出去走走,去看看风景?
或者仅仅是想过放慢脚步?
不得不承认,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提高速度,火车提速有了很多好处,高速公路越来越多提供了更多便利。
但是有时,我也的确很怀念那些每站必停的绿皮慢车,还有那些不够平整的公路。
时不时地放慢脚步,感觉很好!
欢迎访问blog评论原址http://blackcoffeeme.blogdriver.com/blackcoffeeme/1199535.html
美国的动画,轻松的喜剧……
好看励志也让人感动。
永无止境的皮克斯拟人励志片
为了梦想,一起向前冲吧!——《赛车总动员》是2007年第64届金球奖增设最佳动画长片奖后第一部获得这个奖项的作品(此前的动画电影入围乃至获奖的都是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的奖项),这一届同时被提名的还有《快乐的大脚》和《怪兽屋》。不过同年的第79届奥斯卡奖最佳动画长片获奖的则是《快乐的大脚》。
片尾曲后还有菁喜哦!
皮克斯很平庸的一部作品,而且对白太多了。
皮克斯出品,品质值得信赖
剧情好俗套啊,友谊加上商业层面的恢复小镇荣光,但是看得还是很感动的
饭后娱乐
对皮克斯来说这就是失败
可爱啊
Pixar的感觉太对啦!!
从小就不喜欢动画~~~这次还是不喜欢~~
喜欢板牙多一些
好看
不爱看。
男性叙事的车片,妈的太他妈荒唐了
很喜欢主题曲
天天看几遍~台词都快背下来了…
技术大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