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落人

淪落人,Still Human

主演:黄秋生,克里瑟尔·孔松希,叶童,李灿森,黄定谦,黄素欢,梁健怡,刘朝健,黄翠仪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18

《沦落人》剧照

沦落人 剧照 NO.1沦落人 剧照 NO.2沦落人 剧照 NO.3沦落人 剧照 NO.4沦落人 剧照 NO.5沦落人 剧照 NO.6沦落人 剧照 NO.13沦落人 剧照 NO.14沦落人 剧照 NO.15沦落人 剧照 NO.16沦落人 剧照 NO.17沦落人 剧照 NO.18沦落人 剧照 NO.19沦落人 剧照 NO.20

《沦落人》剧情介绍

沦落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是关于两个沦落香港的最低下层的人的故事。中年男子汉昌荣(黄秋生饰)因意外受伤瘫痪后妻离子散,他认为人生再没有值得期望的东西,而自己亦不值得拥有任何东西。年轻菲佣Evelyn(Crisel Consunji饰)因为现实的原因,成为了一个寄人篱下的工人,放弃了成为摄影师的梦想。那一个夏天,这样的两个陌生人相遇相识,感情在他们的主仆关系中发芽,然而盛放的,却是灵魂与灵魂之间的尊重和爱。他们一起经历的春夏秋冬,令他们学习到底要怎样面对人生的四季。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罗克珊娜郊区故事第一季克拉斯卡劳埃德第二季精装追女仔2004隐墙老俞的武术人生早安公主全民目击红尘浪漫曲艾米莉亚2.0啦啦队之舞谈恋爱前先吃饭震天鼓有爱第一季复仇女神警官之妻恋爱二三事爱情正在直播捕鼠人鸭油猎鹰突起江湖有道X!又是星期一黑钱胜地第二季借名危机深红战场正在书写你的命运生死自由青年马克思不听话的女孩

《沦落人》长篇影评

 1 ) 沦落人

  这是关于两个沦落香港的最低下层的人的故事。

中年男子汉昌荣(黄秋生饰)因意外受伤瘫痪后妻离子散,他认为人生再没有值得期望的东西,而自己亦不值得拥有任何东西。

年轻菲佣Evelyn因为现实的`原因,成为了一个寄人篱下的工人,放弃了成为摄影师的梦想。

那一个夏天,这样的两个陌生人相遇相识,感情在他们的主仆关系中发芽,然而盛放的,却是灵魂与灵魂之间的尊重和爱。

他们一起经历的春夏秋冬,令他们学习到底要怎样面对人生的四季。

 2 ) still man.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先看到陈果监制,黄秋山,李灿森这样的阵容,我就知道这部电影很难水掉,果然开头看到黄SIR坐着轮椅,电动轮椅划出公屋,路过街头,镜头再给到天井,沦落人。

作为一个港片铁粉,我心里有许多偏爱着的男人们的形象,黄SIR的印象当然首当其冲就是《无间道》里的黄SIR了,然后古惑仔里的大飞,枪火里的阿鬼。。。

但在我心里,我最喜欢黄秋生的角色是他在《老港正传》里的老港,从我内心来说,他演出了与我爷爷那一辈人身上最接近的特质。

虽然他经常在节目上、颁奖礼上口无遮拦的『大放厥词』,但并不妨碍他对自己内心价值观的正视和认可,我们不要德艺双馨,敢做敢言也挺好,不是吗?

我看到这部电影是在他拿到影帝之后了,终于黄SIR还是三夺影帝,实至名归。

但不知道他拿奖时候看着与他同场『竞技』的演员们,会不会也像片名的感觉一样,让他觉得港片真的式微了呢?

拥挤狭小的表演空间并不能阻碍他内敛的爆发,李灿森的点缀恰到好处,我喜欢他们表演之间的小幽默、小默契,Still man,首先他得是个人,是个正常得男人,所以男女主之间也会有淡淡得些许情愫,都留在相册中吧。

最后木棉花开,木棉的花语是珍惜你身边的人,就像泰戈尔那首诗:『如果你爱她,就让你得爱像阳光般包围她,并且,给她自由』。

19.8.10 利奇马来临前得午后。

 3 ) !!!!

这是关于两个沦落香港的最低下层的人的故事。

中年男子汉昌荣(黄秋生饰)因意外受伤瘫痪后妻离子散,他认为人生再没有值得期望的东西,而自己亦不值得拥有任何东西。

年轻菲佣Evelyn因为现实的`原因,成为了一个寄人篱下的工人,放弃了成为摄影师的梦想。

那一个夏天,这样的两个陌生人相遇相识,感情在他们的主仆关系中发芽,然而盛放的,却是灵魂与灵魂之间的尊重和爱。

他们一起经历的春夏秋冬,令他们学习到底要怎样面对人生的四季

 4 ) “《沦落人》男主角,如果换成吴孟达,达叔能行么?”

《沦落人》收获了香港金像奖男影帝的荣耀,这自然是充分肯定黄秋生的演技。

但不可否认,这个故事整体的架构的重心,就是需要演员有“发电机”一般的灵性、爆发力和创意,才能让电影去烁烁放光。

所以说,演员来电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撑起这部电影的文艺性和情感性,这和一般的商业片要求,孑然不同。

这一部小成本文艺电影如今的成功和肯定,一定是它除了良好的故事外,还找对了人,这样说,是对演员的重视;是选角的艺术。

一个文艺性强的故事得以成立和吸引观众,一方面是合适的“情节”安排,一方面是能够立得住,让人不知不觉中“认同”的角色真实的一举一动的恰到好处的个人诠释。

说实话,考验黄秋生的演技,已经是没有必要,这个香港电影的黄金配角只要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怎么样都能发光,作为香港演技派的代表人物,和吴镇宇一起号称“东邪西毒”的家伙,不缺“影帝”头衔,他有想法打磨自己独有的演技:能搞笑,能疯狂,能落魄,角色路子宽广,亦正亦邪,这是他的特质,人肉叉烧包、太阳照样升起、大飞、无间道,黄秋生可以为配角亦或者为主角,总有他自己的让人高度识别的特点,于是,黄秋生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在于他的“表演即兴自然”和“贴近故事角色”的表演,人们认同他,他可以文雅,可以落魄,可以凶残,可以不可一世,但总能抓住角色的“痒处”和“设定”,绝对不会“千人一面”。

《沦落人》说的其实就是关于两个沦落香港的最底层人的故事。

讲述的是意外瘫痪的中年男子昌荣与雇佣来照顾他的年轻菲佣Evelyn相遇相识,彼此在共同生活中交心,彼此从对方中学习,最后两人各自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未来道路去面对人生的四季流水变化。

从这个大略的故事讲述中,很自然,这是两人冲突的对手戏,这个构造在低成本的文艺电影中,是一个很出彩的类别。

比如国外前有《给黛西小姐开车》、《雨人》、《闻香识女人》, 后有同样香港的《桃姐》、这类电影讲述的是属于两人相知相依的题材,互相去深深了解对方,成就对方,总之是包含“温暖”性的故事。

比较而言,这类片考验的主要是演员的“演技”。

说到这里,网上自然有一个《沦落人》抄袭其他电影的说法,这是关于《触不可及》,其实,我觉得抄袭国外电影情节,然后自家演绎,是香港电影的一大特色,关键在于会不会抄, 看 《沦落人》的第一感觉,角色的真实和符合预期又有惊喜;剧情的变化让这个故事依旧充满“温馨”,它有它独到的“东西”,特别“港味”的东西,这就是会抄,较真的说,它的剧情下的人物,是非常丰满与不同的人物塑造,说抄袭的,只看见了表面的东西,却没有发觉深处的文化不同。

还是让我们回到角色选择吧。

看完《沦落人》,我忽然对这个地方有了一些想法,有时候,选对一个人的“威力”,可以成就一部电影。

比如《沦落人》,它需要的一定是所谓“中年演技派”“,有时候可能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比如《卡萨布兰卡》的鲍嘉,我是想不出更合适的人。

《沦落人》有趣在,我还可以想出几个人可以诠释这个角色,样子要是永远落魄的天生“倒霉蛋”;似乎《天长地久》的王景春可以,另外就是倪大红,我觉得,自己这个想法蛮有趣的。

当然具体到现实,《论落人》中这个梁昌荣,一定要从香港演员中去选,比如吴孟达一定可以,那种草根,那种心酸,只是导演最后选择的是黄秋生;奇想一下,如果这个角色给达叔,我都可以配好一句台词,那就是小马哥说的:“我就是等这么个机会,证明我能行”。

仔细一想,其实替达叔可惜,这么个香港“笼民”,简直就是达叔的翻版,毕竟这种香港中年落魄男,达叔形象一摆在那儿就合适,大胆想象达叔的“演技”能爆棚;(可惜达叔的演技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突破”),达叔更草根意识,更平民意识,有缺点但是真实的民间人物。

当然前提是,达叔能跳出自己曾经的“框框”,真正努力去寻找一种超越自己的表达。

毕竟,黄秋生不需要证明, 他免片酬出演,明显是为了飚一下自己的演技的问题,既然曾经两夺影帝,可见他的实力,那个鬼佬“黄秋生”?

(中英混血,喜欢唱歌,婚姻自由);一个天生地养的“艺术家”气质和派头,好机会总能抓住。

哀,上天为什么不给达叔一个机会呢?

同样是配角出身,比如《桃姐》的 叶德娴,我印象中就曾经扮演过一个迷恋吴孟达的花痴警察局长,当然也是在周星驰的电影中,可是,你看,一到《桃姐》,人家收放自如,立马活脱脱进入规定角色,成就了许鞍华,成就了自己。

如果达叔能有一番突破,这个影帝就应该他来拿了。

但达叔过于“疯魔”于喜剧表演,一旦轮到“正剧”演绎,他的办法确实不多,但他的形象真是完全符合《沦落人》的剧情设定,假设真由他演出,会有什么样不同的“效果”出现呢?

这是我一个好玩有趣的却没办法实现的“假如”,时也命也,一个演员一个难得的机会错过了,就错过了。

 5 ) 同是天涯沦落人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却也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将那份真情藏心里。

香港电影在没落之后,它的题材跟内容也同样走向了“没落”。

不似之前的喧嚣吵闹,将更多的焦点对准了普通人,也出来了不少的好电影,如《天水围》、《桃姐》、《一念无明》,皆是朴实的题材和现实的故事,打动人心。

《沦落人》,一个半身不遂对生活失去热忱的中年人,一个有着婚姻困扰的年轻菲佣,以很平常的雇佣关系开始,却用一个被现代人厌弃的“梦想”这两个字,将两人的关系从一开始的陌生推动到了互相温暖互相依靠的情感高度。

黄秋生饰演的梁昌荣在一次意外中被砸伤,妻子带着儿子远嫁他人去了国外,他独自一人生活,妹妹偶尔来看看他,当年带过的小兄弟也时不时的关照他,却都没有唤醒他内心对生活重新燃起的希望。

Evelyn有着摄影的梦想,却因为现实生活的压力不得不放弃而做了菲佣,初始的她在同伴的指导下装傻充愣以逃避繁重的活计。

就是这样两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沦落人相遇了,在琐碎的细节中,梁昌荣鼓励Evelyn重拾摄影,而Evelyn的悉心照料,也让梁昌荣看到了他这样“废物”的生命和生活中,依然有光彩,依然有对生活的期待。

梦想这个词,应该是很宽泛的,我们经常将在艺术上有追求的人称为有梦想的人,其实,想给老家买个空调让父母避免夏天的炎热,想去美国看一场NBA球赛,想见见小学时帮自己改作文的好看的女老师,想和心爱的人手挽手走在夕阳余晖下,想这场席卷中华大地的疫情赶紧过去,都是梦想。

梁昌荣和Evelyn都在向着梦想进发,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和眼眶中幸福的泪水,我想,我们也应如此。

 6 ) 好久没看过这么优秀的香港文艺片了

2018香港剧情片《沦落人》,改编自法国电影《触不可及》,豆瓣评分8.2。

近些年的香港电影,我很少看,香港电影早就过了黄金时代,近些年的香港电影普遍缺乏深度,肤浅的流水线模式的烂片很多。

而本片则让我眼前一亮,大大超乎预期,好久没看过这么优秀的香港文艺片了,至少这是近几年内最让我感动的香港剧情片。

本片常被称作是香港版的《触不可及》,但并没明确地说是否翻拍改编自法国原版《触不可及》,我看过后品味,说是《触不可及》的改编版是可以的,也可以说不是,二者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总体来说偏于《触不可及》。

比如:本片中女主化解男主与妹妹的隔阂,法国版的黑人男主化解白人男主与父亲的隔阂。

再比如,本片中女主在男主的电动车上共行,这一桥段在法国版中有。

法国版是富豪白人和黑人男仆,香港版则是瘫痪平民和菲佣女主,由贫富组合变成了平民组合,由二男组合变成了异性组合。

在年龄设置上,香港版的年龄差更大,是长辈和晚辈的差距。

法国版重在突出友谊,而香港版处了友谊线,还突出了菲佣的梦想线,影片是男主为女主圆梦的过程。

菲佣女主演得太好了,举手投足都是戏,将一个怀揣梦想、迫于现实的菲佣演绎得淋漓尽致,是一众角色中的最大亮点,非科班演员能演得到这么得心应手,真是厉害。

在我记忆里,菲佣这个社会角色从未在电影中担任重要角色,本片是我第一次看到以菲佣为主角、探索菲佣喜怒哀乐的电影,不仅女主是菲佣,女主的朋友也都是菲佣,她们服务于不同的雇主,寻找自我人生的轨迹。

菲佣也是人,也有梦想,也有追求,这正是本片要传递的重要主旨。

进入老年的黄秋生已经不再是我记忆中的《人肉叉烧包》的“冷面杀手”了,虽然仍然是冷面和凶相,但对角色的把握已经驾轻就熟了,在本片中饰演了一个略有固执却有淳朴善良的瘫痪老人。

影片中有很多细节处理得非常细腻到位。

男女二人年龄相差巨大,不能烂俗地让二人萌发情感,但男主作为离异的男人,产生朦胧的思潮是正常的,影片中用男主幻想自己起身救了女主而影射了男主心中的潜意识,如此处理点到为止,恰到好处,再往下演绎就烂俗了。

影片还有几处细节让我感动,比如,只会用毛笔写“福”字的男主最后给女主用毛笔写了一个“梦”,并且是倒的,很暖心,很感动。

再比如,男主买了第二个相机送给女主,并假装是第一个相机找到了。

本片的戏剧冲突设置比法国版《触不可及》丰富很多——瘫痪男主与第一次做佣人的女主,男主与女主在语言上的不畅通,女主的摄影梦想,女主与家人间的摩擦,男主与妹妹的矛盾,男主与儿子的亲情,男主与朋友的友情……如此丰富的戏剧冲突混编在一起,大大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和内涵。

本片很正能量,价值观很正,没有大反派,没有反面角色,没有负能量,从头到尾都充满着温情,温馨,感动,善良,淳朴,暖心,并不刻意煽情,但却令人处处感动,最后男主女主分别,影片情感推向高潮,男主女主跨界年龄、跨越国界、跨越种族、跨越文化的友谊,令人潸然泪下。

 7 ) 同是天涯沦落人

一个是下身瘫痪,只能在轮椅上生活的颓丧中年男;一个是逃离婚姻家庭,不得不放弃梦想的年轻女佣人,这样的组合在香港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

这座地理上狭小的城市之中,有数不清的菲佣每天服务着她们的雇主,来到离家千里之外的大都市打工,她们有着各自的理由,但无论工作多久,冷漠的城市和雇主都很难带给人家的感觉。

看起来,Evelyn和她的雇主昌荣也不会例外,要说有什么特别,那就是昌荣并不富有,他只是一个生活在公屋的普通人,因为一起意外导致的瘫痪,才需要佣人照顾。

这样的条件和工作内容显然不易,但对于Evelyn来说,她需要这份工作,让她在香港留下来。

和所有主仆关系一样,一开始各自都没想过会有不同。

昌荣嫌弃这个女佣手脚笨拙,做饭难以下咽,Evelyn也会像从其他菲佣那里学到的,装作听不懂昌荣的指令,拒绝劳动。

不过也许是做过护士的缘故,Evelyn很快适应了照顾一个病人,她也很同情昌荣的状况。

除了一个关系好的朋友经常来看他,Evelyn几乎一次也没有见过他的家人,离婚后唯一亲近的儿子远在大洋彼岸,只能偶尔隔着屏幕短暂说上几句,那似乎是昌荣生活里为数不多的期盼。

来到香港之前,Evelyn曾被一所大学的摄影专业录取,摄影是她的梦想,即使身为佣人也未曾放弃。

昌荣见她在周末带着相机出门,笑她打扮得像是游客,却也感到一丝好奇,毕竟在一般人眼里,“菲佣是没有梦想的,就算有也不可能实现。

”昌荣为自己脱口而出的话刺伤了Evelyn感到抱歉,他决定帮Evelyn接近梦想,送给她一部新相机做为生日礼物。

在昌荣的帮助下,Evelyn得以继续摄影的爱好,用相机记录生活中,一个个陌生又生机勃勃的面孔,她镜头里的人们似乎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其中也包括昌荣。

但昌荣说他并没有梦想,他曾经最想参加儿子的毕业旅行,但意外打碎了一切想象,命运将他按在了轮椅上,让他变成了不配拥有希望的人。

所以昌荣不希望看到Evelyn永远只是一个菲佣,即使那意味着她会离开,昌荣也鼓励她将照片拿去参赛。

在摄影展的获奖现场,昌荣第一次看到Evelyn照片中的自己,好像是许久未见的模样,这一刻他们二人已如同家人一样。

Evelyn感谢昌荣为自己所做的一切,犹豫再三后她谢绝了摄影的工作邀请,继续留在昌荣家中,并且暗地里帮他修复了和妹妹的关系,联系了他的儿子回家探望。

两个同样沦落天涯的人,偶然的相遇却成为了彼此最大的依靠,也许这世上没有人应当被抛弃,也没有梦想应该被贬低,他们的生命如同尘埃里开出的花朵,就算没有光芒也不该自怨自艾,要相信总有一天,有一束光会照到自己。

 8 ) 同是天涯沦落人

两个陌生人相遇相识,感情在他们的主仆关系中发芽,然而盛放的,却是灵魂与灵魂之间的尊重和爱。

他们一起经历的春夏秋冬,令他们学习到底要怎样面对人生的四季。

故事的开端其实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开端,但是演员的演技带领我可以更好的进入剧情,然后就是男女主角因为语言不通,矛盾加剧,然后就是男主学英文,女主学广东话,当然结尾的彩蛋看完了之后,就是一个笑中有泪的位置。

导演以四季承接剧情,带领出梦想的主题,有梦想,就要去努力尝试。

电影的主题依是人类善意的沟通与理解,建立在四个跨越(性别,种族,残疾,年龄)之上的故事,具有香港电影近几年所擅长的底层人文视角。

 9 ) 《沦落人》观感

这是一部很暖心的作品,质朴的生活中展现人性的光辉。

昌荣是高位截瘫的患者,大多电影中的截瘫患者,不是身残志坚的励志英雄,就是承受无情命运的悲情人物。

昌荣是被命运捉弄的人,但导演并没有可以渲染他生活的艰辛、残酷。

昌荣是一个在别人的帮助下平静生活着的残疾人。

从回忆的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绝望过、挣扎过,最后无奈的接受了现实,他去车站接女佣、熟谙菲佣偷懒的小把戏、要求菲佣买菜留票据……他在琐碎的生活中平淡的活着,是一个可信的绝望的人。

阿莲也是被生活裹挟的人,同为沦落人成为二人共情的基础。

两人在相处之中不断温暖彼此。

他们之间的感情是人与人之间最纯粹,最美好的,无法用爱情、亲情或是友情来界定。

阿莲重燃了昌荣生活的希望,昌荣给予阿莲追梦的勇气,他们互相救赎,令人动容……情节非常简单,没有过分的曲折,动人的是质朴平实生活中的善意。

他们在相处中逐渐彼此信任。

昌荣送阿莲相机没有任何目的,只是出于“能帮一点就帮一点”的善意,正如从前他对阿辉的照顾。

在琐碎的生活中,在冷漠的人情里,他们之间的善意治愈人心……

 10 ) 谈一下自己对这部电影最喜欢的几个地方吧(有剧透,已经做过提醒了,勿喷,谢谢)

关于镜头表达方面:(题外话今天连看两部香港电影,主人公都是底层群众,知道了那个四面围起来一层一层很高的楼叫做公楼)说回到《沦落人》,有一个情节是Evelyn刚来,昌荣晚上不小心摔倒在地板上,他叩了叩薄薄的墙壁,却没人回应。

这时候,他觉得自己真是个废物,闭上眼睛,幻想自己从公楼摔下,尽头不是公楼的一楼地板,也没有脑浆糊地或是砰一声,而是蓝蓝的天空。

这时候的昌荣是觉得自己也许死了才是解脱。

和这个相对应的是后面昌荣送了一个相机给Evelyn摄影用。

她一直拍啊拍,来到了公楼下。

此时的镜头一直往上移,最后又是天空。

第二个比较喜欢的地方是Evelyn洗澡的时候发现灶台上的开水壶在响,慌慌张张穿好衣服却滑倒起不来。

她向躺在卧室的昌荣求救,可是昌荣其实根本是动不了了啊。

这时的昌荣却一往无前地掀开被子站起身跑出门抱起Evelyn。

我一看就知道,八成是昌荣幻想的,结果还真是。

如果是之前的昌荣,遇到这个场面,可能是闭上眼睛,幻想自己因为起不来没法儿帮助Evelyn,导致Evelyn没法儿关掉燃气灶,也许浮现的是他们俩葬身火海的画面。

昌荣当初希望的是向下堕落,也许就这么死去;Evelyn则因为昌荣的鼓励和支持开始向上,去拾起自己的梦想。

所以Evelyn可以向上,多亏了昌荣的帮助;而昌荣也在Evelyn的鼓舞下,有了继续活下去的想法。

另外,故事一开始说了Evelyn申诉离婚,父母一直让她汇款,不支持她的梦想,但这些昌荣并不知道;后来,昌荣的妹妹碰到昌荣和Evelyn在马路上说说笑笑,就说了很多难听的话,昌荣的朋友告诉Evelyn,昌荣的家人就像是陌生人,和Evelyn的家庭情况也很相似。

这样隐约呼应的表达有戳到我。

这部影片的主线一直有用摄影串起。

比如,Evelyn刚来时,进到自己的屋子拍了一张照;和姐妹们聚会后在地铁上拍了一张照;后面昌荣送给她相机,她拍了;她陪昌荣散步时也在拍;昌荣又买了一台相机送她,她用这个相机拍的照片参了赛获了奖;她分别给昌荣妹妹和昌荣儿子她拍的昌荣的照片…除了这些照片,还有两个比较戳到我的东西:第一个是“倒”(到)了:过年的时候,昌荣写“福”字,跟Evelyn说自己只会写这个字。

他让她去贴,说要"turn" "turn",因为这样福就到了,他解释"turn"就是"coming"的意思。

后面,他给Evelyn写了“梦”,也就是希望Evelyn的梦想成真吧。

另外,说到语言。

两个人从一开始,一个不会英文,一个不会广东话,到后来交流无碍,是有两个人的共同付出。

昌荣学习英文,Evelyn学习广东话,后面两个人说话总是广东词英文混杂着讲,蛮有意思的。

第二个是木棉花:Evelyn带着昌荣去参加摄影大赛的颁奖会,坐在出租车上,那时候是春天,马路边是红色的木棉花开放着。

昌荣告诉Evelyn,木棉花后面会变成絮状,吹啊吹啊,吹到哪里就继续在哪里生长。

后来昌荣送Evelyn离开,路上到处都是絮状物在空中漂浮。

我觉得这也许寓示着Evelyn会在下一站继续成长吧。

电影中还有很多感人的地方:Evelyn的一个姐妹说自己要回去陪老公儿子了,因为自己照顾十几年的老婆婆去世了。

她不是因为没了工作而哭,而是真的对老婆婆有了感情。

之前她们还嘴上告诫Evelyn,不要对雇主产生感情……昌荣背着Evelyn偷偷写statement,给她申请之前过期的大学能不能给第二次机会,后来因为时间来不及实在完成不了。

但好在,也是因为昌荣,Evelyn报名了摄影比赛,成功入围拿了奖,也获得了摄影方面的工作机会,有了更好的未来……电影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主要是广东话上,因为我个人并不了解广东话。

昌荣吐槽Evelyn是“大茶煲”、“蛇呱”,我当时也懵了,没听懂。

后来说是“trouble”和“scary”,就觉得哈哈哈…不过,里面的“多捻谢”,我没能懂。

电影比较有遗憾的地方就是:最后昌荣和他的妹妹关系变好了没?

昌荣没了Evelyn的照顾是去找了下一个菲佣吗?

昌荣的那个小儿子重读考上了吗?

不过,这个电影在这个时候就显得格外真实,因为我觉得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能环环相扣,因为我们的生活太复杂了,并不是都能在某段时间内发生的所有事都可以有结果。

我以前觉得这类题材的电影,很会贩卖人们对阶层矛盾的不满和对底层群众的同情心,甚至觉得这些导演编剧太有拯救世界、拯救底层群众的伟大志向,所以这类题材的电影在我眼里就是商业味很浓。

但我看了《沦落人》,觉得它很好。

虽然写的是菲佣和雇主,但是个体对个体的交流对话,而不是群体对群体,群体对个体。

大环境下,菲佣不受欢迎,会聚在某个地方用瓦楞纸占领一个自己或者自己和好朋友的小地盘;菜摊老板看到菲佣来买菜,不仅缺斤少两还要多收钱,临了还要在人家背后说最讨厌街上都是菲佣的星期日。

电影并不主打菲佣群体多么不受待见却也努力追梦改变命运,也没有侧重香港雇主一开始对菲佣有严重偏见却在一步步了解后消除偏见支持菲佣追梦。

它针对的就是个体,当然,也许是因为两个人都是底层群众吧,这位雇主又不是很有钱,没法对人家菲佣趾高气昂。

反正,你有梦,我帮助你实现,而在帮助你实现的同时,我也成长了。

你无法从这部电影里获得一种能够帮助菲佣群体的方法,比如看完后在网络上高喊“菲佣的命也是命”,“菲佣这种被剥削的现代奴役人现象必须被禁止”,“禁止香港人雇佣菲律宾人做佣人”,“提高菲佣待遇,建立公会”blah blah blah。

更多收获到的是,人与人相处,要付出真心,要努力理解,要互相帮助,这份感动看似很小,却也很珍贵。

《沦落人》短评

不知道她们最近怎么样

5分钟前
  • 撒野
  • 还行

被催泪了,但还是不得不说这简直是中年男人的YY,一无所有,身体残疾,但花钱请来一个菲佣,不仅年轻漂亮还无微不至,陪你说笑,照顾起居,基本不会生气,生气也是撒娇和委屈的程度,受你制约怕被开除,尽管菲佣的朋友说可以去更轻松薪资更高的人家也对你不离不弃。唯一缺点就是这个菲佣还有才华,为了照顾你还可以多次放弃求学或工作机会。。姬素的英语太正,不像普通菲佣的英语。

6分钟前
  • 瑶瑶
  • 还行

黄生的表演是可信的,这样真善美的故事是不可信的。

7分钟前
  • metaphor17
  • 推荐

善良就是温暖。黄秋生的演技已经让人无法不佩服了,什么情绪都能让你代入。

11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非港版《触不可及》,只是两个底层小人物相依取暖的春夏秋冬逐梦之旅,后半段鸡汤成功学跟煽情太过

13分钟前
  • 胡二
  • 还行

《触不可及》的短评再用一次:对于过于完美的想象,我总是心怀恐惧。

1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好像有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是,只要电影对准辛苦的大众哪怕火候差一点也可以谅解,其实还应该更具体地辨析。如果只是为了电影而电影,这么想没问题,反正是处女作,还有下一部。如果期待电影更有生产性,或者有漫出电影边界的动机,那么这里面极特殊的人设和过度处理的美好温情,都是大问题。

20分钟前
  • 57
  • 较差

Why you bye bye your dream?

24分钟前
  • 龟去来西
  • 推荐

I have feelings too. I am still human. All I want is to be loved, for myself and for my talent.沦落人的中译,是梦露的名言。我好「痴撚線」你啊!是只有港人才會明的深情告白。無論幾癲狂幾渺小,底下總是一樣的人心與人情,正是這兩個月我們想守護的香港,只有愛過我城的人,才會明白。

29分钟前
  • 小能七九西
  • 力荐

有点矫情,有点不真实,有点自我理想化。

31分钟前
  • 阿森呐!
  • 较差

秋生,相由心生的典型代表黄生,还希望能看到他更多更好的作品。明白人知道我什么意思。

33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看了一半,被鸡汤齁到了,遂止。

38分钟前
  • 知鱼曳尾涂中
  • 较差

又是部在影院又哭又笑的電影 想起熊浩老師的一席話 「我們在黑暗中摸索 每個人都是一點微光 但微光會吸引微光 微光會照亮微光」這段話恰是我的觀影感受 要對這個世界保持柔軟的善意啊 要善待他人的夢想因為那是能開出花的土壤 ps喜歡滿城飄絮的香港以及香港哪里有春秋啦?

43分钟前
  • 罐子
  • 力荐

虛假的真實,導演的個人鏡頭語言在哪?葉童到底幹嘛呀?

47分钟前
  • 尋找答案的人
  • 较差

入学那年,导演刚好毕业,修读的是编剧方向但也拍了一部短片参与了展映,印象还蛮深的。过几年看到这个长片,就真的是标准的编剧思路,细细密密地挖坑埋坑,尽管完善地指涉到了各项议题,但结构与组织真的就非常初级且毫无变化,影像上太过贫瘠。

52分钟前
  • 刘浪
  • 较差

港版《触不可及》。同为天涯沦落人,逃离婚姻追求梦想的菲佣和瘫痪残废的独居老人。。温馨有余,现实不足,还是太美好而显得让人不敢相信了。。ps终于搞懂了菲佣坐在香港天桥上原来是周末野餐,之前一直以为他们就是睡在大街上的。。。。

55分钟前
  • 余小岛
  • 还行

除却了香港电影一贯的浮躁与癫狂,作为导演处女作,完成度已经相当之高。轮椅上的黄秋生展现了精湛的演技,同时也像是当下大多数香港青年一样,坐着“轮椅”追逐梦想。

60分钟前
  • 黑骨精
  • 推荐

互相救赎。学粤语、近结尾替老板送东西都和之前的多次菲佣聚会呼应。

1小时前
  • Syfannn
  • 还行

明年金像 可以给一个影帝提名了

1小时前
  • Safeguard
  • 推荐

好久好久没看黄秋生和李灿森了,他们的戏就是很港味,女主扣分项。

1小时前
  • 阿朽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