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无意中看过,当时看还真的刺激,下面说下优点1.层层递进的气氛营造电影开篇是几个年轻男女欢快游乐的场景,轻松的背景音乐,额,这是恐怖片?
是不是标题打错了0.0。
介绍人物,要干什么去,非常常见的几个年轻人+一导游去神秘地带探险的模式。
导游是特种兵,让人倍感可靠。
一行人搭上一辆面包车有说有笑地出发了……进入空城入口时被两位严肃的哨兵拦下,言语着,让人听不见。
气氛逐渐开始出现异样。
然后到了河边碰上了变异的死鱼,又埋下了一处伏笔。
2.灰蒙的环境非常有真实感他们来到了一座空城,破旧的楼社,停运的游乐场,空荡荡的学校,整体一种灰色的基调,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接下来到底会出现什么呢?
现在各种烂片一上来就各种血腥、爆炸的镜头让人厌倦。
这种空荡荡的、破败的孤城,也没刻意营造恐怖气氛。
不禁让人好奇。
相反一头熊乱入,还有点让人发笑。
3.镜头我看了前面影评有人说这个镜头是陪同观察的风格,既没有刻意的去摇晃镜头,但又很贴近几个主角的视角。
增加了真实感。
一直到汽车出故障,导游要到外面去。
……到这基本是这部片子的高出其他恐怖片的地方,后面就比较平庸了,僵尸、变异啥的见怪不怪了。
还是值得4星吧!
2012年,恐怖作死电影《切尔诺贝利日记 | Chernobyl Diaries》全片智力上都有点下线,当然不作死也是演不下去的,用类似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但是没看出什么代入感才是真的,2的有点让人着急了,逻辑性比较差,所以观影的感觉不太好。
时间概念非常模糊,莫名其妙就天黑了,然后天亮了出门找个线又天黑了,我还以为并没有走远,既然走了那么远。。
为啥又折返。。
真搞不懂了,后面狗都不追了还着急掉水里。
很多事情说不通看着就更蛋疼了。
作死下地下室,然后最后作死到了反应堆。。
我也是醉了,最后何必跑呢。。
直接死吧。
跑出去也活不了了是真的。
我只想剧透一下,摄像君活下来了,哈。
---我是无聊的分界线推荐指数:★★☆(5/10分),可看可不看,小成本,基本没什么怪物正脸,气氛还凑合。
《切尔诺贝利日记》已经上映很久了,我一直对其比较感兴趣。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笔者认为一部耐人寻味的电影亦是如此。
几年来,我多次观看这部电影,最终决定写下这篇影评,需要声明的是,本文只是一篇影评,笔者将仅就电影中所展现给大家的情节和设定与广大读者进行一些有限和肤浅的探讨,笔者的本意是娱乐大众。
笔者无意于涉及任何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政治、宗教、历史等等方面的学说和立场。
如笔者在行文中出现任何疏漏及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读者予以批评指正,至为感谢!
为方便读者阅读,笔者将以“疑问”、“猜测”一一对应的方式写作本文。
No.1疑问:导游究竟知不知道那天普里皮亚季发生了什么?
猜测:知道一些,但不完全。
假设那个导游没有说谎,他带普里皮亚季的旅行团已经5年了,而且他曾经在特种部队服役,那么对于普里皮亚季的情况,特别是关于军事行动方面的,他应该多多少少了解一些。
在检查站被哨兵拦下后,他自言自语了一句:“以前从没发生过这种事,即使有(不允许进入的情况)他们也会提前告诉我的。
”这里导游说的“他们”,电影中并没有交代具体是谁,我想可能是导游昔日的战友,现在已经在军方晋升到一定职位,所以每次有不允许进入的情况,此人都会给导游通风报信,让其不要在这段时间里接旅行团生意;也有可能是当地旅游主管部门的某位官员,受政府委派,对各个旅行社的经营进行监管。
总而言之,这个“他们”一定是拥有一定权力的军方或政府内部消息人士。
这样的“合作关系”可以说对电影中发生的事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正是因为导游那天没有提前收到预报,所以他才铤而走险,选择继续带团从那个只有他知道的废弃的检查站进入普里皮亚季。
这里可以大胆假设一下,说不定导游在特种部队服役时曾经亲自参与过清扫变异人的行动,所以对变异人的一些特征比较了解,比如白天不会出现,懂得生火(这点在后文中还会单独详细讲)等等。
因为掌握了这些信息,所以有自信这趟带团不会出事,以至于发生了悲剧。
No.2疑问:导游为什么要在河边吓唬众人?
猜测:正常人都不会自残。
所以我推测导游应该“知道”那条河里已经没有变异食人鱼了。
之所以给这里的知道二字打上双引号,是因为或许之前军方已经对这条河里的变异食人鱼进行过清理,而导游获悉了这次行动的结果。
所以他才敢那么大胆的把手伸进河水里,再假装被咬,故意吓唬一下众人。
其实这也是很多国家导游惯用的、提高游客游玩兴趣的小伎俩。
但当大家离开河边返回汽车时,水面下隐隐约约出现的鱼群却在很明确的告诉观众:导游所掌握的关于普里皮亚季的信息需要更新了。
No.3疑问:导游在房间内发现灰烬后究竟意识到了什么?
猜测:这是很多观众非常感兴趣但又众说纷纭的一个问题。
结合进入大楼时在门口发现的死狗(当时导游第二次说:“以前从没发生过这种事。
”这句话,并且还加上了一句解释:“它们(指野狗)从不会到距离这些建筑这么近的地方来。
”)我们不难看出,导游这时已经意识到情况不妙了,这栋大楼以前在白天属于绝对的安全区域,但很明显现在这个规则已经被突破了。
应该说导游还是有点头脑的,他很冷静,没有把真实情况告诉大家,一来有些事不是一两句话能说的清楚的,解释来解释去很浪费时间;二来万一团队里有人知道事情真相以后情绪失控,处理起来更加麻烦。
所以上策还是立马撤退。
至于那堆灰烬本身,无需赘言,那就是变异人生火后留下的痕迹。
有的网友在影评中说那是一堆熊粪,我不认同这种观点,如果你看的是高清版本的电影,就会注意到,导游在用手试探灰烬温度时有一丝丝烟冒了出来。
他后来用脚把灰烬踢散时的镜头也足以说明那并不是一堆熊粪。
No.4疑问:澳洲男究竟是什么人?
猜测:很有可能是他国特工,来普里皮亚季游玩是假,打探当地现状是真。
从此君在全片中表现出来的身手、勇气、意识来看,应该受过专业级别的军事训练。
不管是从保罗手中空手夺枪,还是寻找导游时手持撬棍防身、保罗一脸兴奋的捡到枪时他却忙着找弹匣、逃跑时不忘撕下墙上挂着的地图,都展现出比其他人高出很多的危机应对能力。
在一开始大家集合准备上车的时候,澳洲男的女朋友、瑞典人柔依告诉阿曼达:“其实我们才刚刚认识一个月。
”刚认识一个月的女孩,就能让她陪自己去这么危险的景点游玩,这说明澳洲男的把妹技术一流,别小看把妹这件事,真的需要技术,而且一点都不比那些需要你考这证书那证书的技术差。
有的读者可能会问,想去普里皮亚季,自己去就是了,何必那么费事要找一个临时女友陪自己一块去呢?
很简单,独身男性,一个人报名参加旅行团去那么危险的景点,难免引起怀疑,找个不知情的女孩陪着自己,万一遇到盘查什么的,可以给自己作掩护。
完事以后找个理由把她甩了,神不知鬼不觉,对特工来说,有的时候找完全不知情的人给自己作掩护往往比找同行给自己作掩护安全,“完全不知情”比任何伪装术都行之有效。
有一个细节相信大家一定记得,在大楼看风景时,澳洲男趁导游不注意偷偷拿起了一个“纪念品”,但被导游及时发现并制止了(导游是前特种兵,眼神不差,看似专心给大家做讲解,其实暗地里盯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为此还挨了导游一顿训斥。
我猜想如果导游没发现,他应该会拿走那个“纪念品”,回国以后交给本国机构做研究。
本来这趟任务应该是没什么难度的,可没成想倒霉催的悲剧了。
No.5疑问:汽车是怎么坏的?
猜测:应该不是熊或者变异人弄坏的。
原因很简单,汽车的外观很完好,像熊、变异人那么大体形的生物,要想在车门、引擎盖都上锁的情况下破坏汽车的油路,需要使用相当大的力量破坏车门进入汽车内部或者砸坏引擎盖才行,但这样做肯定会使汽车的外观受损,那么所有人不用上车就直接可以看出来汽车被破坏了。
而且那样做肯定会引发巨响,在那么安静的环境里众人不可能察觉不到。
但电影里大家是上了车以后打不着火了才发现车子坏掉的。
很显然破坏汽车的应该是某种类似啮齿类动物的小型生物,体积小所以可以从汽车底盘钻进引擎舱,从而“神不知鬼不觉”的破坏汽车。
因为老鼠本来就有啃东西的习性,加上切尔诺贝利一直有变异老鼠的传说,所以罪魁祸首最有可能是老鼠。
No.6疑问:导游为什么只有一把手枪,并且没有随身携带?
猜测:如果带把AK47在车上,怕把游客吓着。
把游客都吓跑了,还怎么做生意?
没有随身携带是因为常在河边走,鞋子从来没湿过,放在汽车手套箱里的那把手枪对导游来说只是一个心理安慰,基本没有想过哪天能真派上用场。
No.7疑问:导游用对讲机发出的求救信号究竟有没有人接收到?
为什么晚上车内没熄灯?
猜测:求救信号应该是没有被任何人接收到。
导游手持的那种对讲机,是很一般的民用对讲机,功率小、抗干扰性能差,最近的检查站离汽车坏掉的地方有20公里距离,普里皮亚季充斥着无处不在的电磁辐射,这些因素都造成了求救信号发送的困难。
其实导游一开始也没想用对讲机求救,只是万般无奈了,才面带一副“死马当活马医”的表情拿出了对讲机。
至于晚上为什么没熄灯,说白了就是大家都“懵”掉了。
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我们坐在安全的电影院里看电影,自然是各种冷静各种智商在线,问题是真的身临其境,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会像电影里演的那样,不愿意(或者说根本没想到)把车里的灯熄灭。
人类是昼行性动物,从潜意识里对明亮的光线有好感,因为那意味着良好的视野和安全的环境。
虽然听上去有点蠢,但其实这个细节让整部电影看上去更加富有真实感。
No.8疑问:导游为什么下车查看?
猜测:自信心过度了。
以为自己身强力壮,又有一把手枪在手里,即使遇到什么具有攻击性的生物也能应付。
高智能生物在面对未知的危险时,第一选择是逃避,第二选择是隐匿,很显然这两点在电影里那种坐困孤车的处境下都不可能实现,那么第三选择就是主动出击了。
以前看过某央视记者在伊拉克的一段直播,他说其实战地记者大多不喜欢穿防弹衣,防弹衣只能给人一种虚假的安全感,最多防一下流弹,真遇上大口径突击步枪什么的,防弹衣根本没用,最关键的是,穿着防弹衣还容易成为狙击手的目标。
这不是和导游手里的手枪一样的道理吗?
如果他没有这把手枪,说不定还能猥琐一点,可正是这“虚假的安全感”害了他。
No.9疑问:变异人一路对游客们穷追不舍,目的何在?
那个诡异的小萝莉是怎么回事?
猜测:这两个问题说实话真的没有特别好的脑洞能回答,只能说或许变异人不仅体格变异了,思想也变异了吧,变成了和狮子老虎一样具有杀戮本能的生物,看见异类就想冲上去咬一口。
那个小萝莉我看到网络上有很多人说背影看起来特别真实,但我不这么认为,我把画面定格,反反复复看了好久,感觉她的背影就像是一个用纸板做的假人。
只能说那或许是变异人用来吸引众人注意力的一个诱饵吧!
关于小萝莉,电影里透露出来的信息实在太少,真的无法做更多猜测了。
No.10疑问:最后保罗和阿曼达怎么会跑错方向,进了核电厂?
阿曼达面对砖家的恶意提问,为什么那么傻那么天真?
猜测:因为彻底懵圈了。
一路上只知道任由本能反应支配自己的行为,除了跑还是跑,至于方向什么的,都是不存在的。
很多网友说阿曼达最后太蠢,面对砖家的恶意提问说了大实话,以致招来杀身之祸。
我不同意,那时阿曼达已经受了很重的伤,思维都有些不清楚了,反观砖家的提问,看似简短,实则非常狡猾,“还有别的人知道你来这里吗?
”这句话正着反着理解都说得通,反着理解我就不赘言了,各路大神已经讲的很透彻,大体就是说如果没有别人知道阿曼达的行踪,那即使让她消失也不会惹什么麻烦;但这句话同样可以正着理解,“还有别的人知道你来这里吗?
”——如果有,我们可以帮你联系他们。
如果阿曼达最后回答的是“有”,那砖家就可以用前面这句话打圆场,同时还可以让阿曼达提供这些亲友的名字和联系方式,然后再进一步确定怎么处理阿曼达。
不知不觉,已经写了这么多,好久没坐在电脑前码字了,这会儿有点腰酸背痛。
今天就到这里吧,感谢能耐心读完这篇影评的每一位读者,欢迎大家跟帖讨论。
快到双十一了,提前祝大家光棍节快乐!
2017年11月9日 15:34 写于家中书房
伪纪录片中占据绝大多数的是恐怖片,它们的终极目标是营造无与伦比的真实感和临场感,共同构成惊吓效果。
但两者往往势同鱼和熊掌。
你让角色时时刻刻拎着个DV躲避妖魔鬼怪,无论如何铺垫其合理性,总有令人出戏的荒唐时刻,真实感打了折扣,通片往往有佳句无佳章。
有伪纪录片设定固定监控和科研考察录像等作为影像源,逻辑上的沟壑倒是填平了,但观众“躲”在录像镜头后的安全体验,又与追求临场感的初衷背道而驰。
《切尔诺贝利日记》开场,我一度相信有现场拍摄者存在。
颠簸摇晃的镜头,与视线始终保持等高,主角们说话时,镜头不厌其烦的从一张脸孔移到另一张,而非来个利落的正反打,一切都像极了一个拿DV的旁观者提供的影像。
当然,通过剪辑,谁都能看出“此人”是不存在的,但这种时刻模拟人类视线的运镜手法,却达成了单纯伪纪录片力所难及的目的。
通过画面,观众可以将自己想象作这群冒险男女中的一员,只是低调到从不出声,也不与他人交流,且运气好的惊人,总能与幸存者为伍,一路坚持到了最后。
正如片中许多镜头暗示的,他时而满怀兴奋的冲在队伍前面,聆听着队友们激动的交谈,时而战战兢兢跟在众人后面,摸索着回程的路途,时而偷瞄一眼照相机中的隐秘画面,为慑人的真相而倒吸冷气,时而处在袭击者的疯狂追杀中,与逃跑的伙伴们手忙脚乱的滚做一团。
伪纪录片要么暗示“你就是他”,要么强调“你在看着他们”,而本片则是“你和他们在一起”,真实感和临场感取得了完美的平衡。
就像玩一场开了外挂的《使命召唤》,不用担心会死掉,不用担心会迷路或掉队,尽情享受安全的、有惊无险的恐惧。
虽然老套的创意,剧作上的纰漏,演员表演的不尽人意,让影片本身的惊悚气氛大打折扣,但这仍是一次颇见成效的尝试。
由于影片中虚拟出一个角色,提供感官体验供观众代入,我想可以称之为“伪参与片”。
文/方聿南
看电影之前看了一下影评,还想说会有多差,豆瓣上的人就是喜欢大惊小怪,就不怕死的看了一下,尼玛啊!
雷死人不偿命的有木有!!!
编剧实在是让我很无语!!
挑战我们的智商啊!!!
吐槽都有些觉得是在浪费我的时间了!!!
点太多!!
太雷了!!
这电影早前看过一遍,就当普通恐怖片看,当时就觉得在恐怖片里都算过关的,好几个场景其实挺吓人,现在回头看,是在对日本福岛的危机有进一步认识和思考的情况下,所以对这部片子的态度会更加认真一点,有几个地方印象深刻的,写出来表达一下。
第一就是,一群发达国家的少男少女,游世界不过瘾,想要去看看禁区,这也可以理解,不过既然是禁区,总得做点功课,多点准备再去,看他们临行前大包小包的样子,到了紧要关头,从导游到游客,没地图、没药、没应急物品、甚至面对未知危险连根棍棒都不要!
导游尤里干了五年,干了五年的人遇点事连个主意都拿不出,还第一个丧命。
第二、感觉这帮人智商堪忧啊!
第一次冲突导游失踪,弟弟的腿弄得那样触目惊心,那个明显不是什么善茬弄的啊,结果一群人也不坐下来捋一捋头绪,就这样没头苍蝇一样找失踪的人,人分散力量分散不说,最后你找我我找你谁都没跑!
大晚上任灯点得通明,不耗电吗?
不怕到时候车修好了发不起来?
不怕一举一动被那些生物死死盯着?
至少不要敌在明我在暗这样彻彻底底地将自己暴露无遗啊!
弟弟已经透露过“他们很多”了⋯⋯⋯要说吓唬野兽,最后不也电池耗光灭了⋯⋯出去找人找零件,面临危险,就帽子男拿了个工具防身,另外的人赤手空拳轻装上阵⋯⋯遇到野狗群,正常人不是好歹拎个棍子在手,壮胆也能自卫,这些人,哇塞!
就是过家家也不带这样!
弟弟还行,可惜腿废了之后脑也废了,就是临死掏戒指给电影渲染了悲剧气氛。
那个哥哥,不分场合大呼小叫,话最多没一句说到点子上。
金发妹被吓傻了,被拽出来结果又给拖回去,毫无存在感。
短发女开篇笑得最夸张最刺耳,后面男朋友被拖走嚎得那样,接着又被从梯子上拽下去,前后一对比堪叹乐极生悲啊!
帽子男算有勇有谋又仗义,脑力和体力一直在线,最后为了别人而牺牲!
然后黑发女阿曼达也是一干人中的女杰,后面成了那样活是活不成了,还不如那蠢哥哥被一枪干掉来得痛快呢!
第三、电影留的白还是不错的,那个小女孩的背影,衣着如常,不知道是变异人的后代还是什么?
地下黑暗空间里有人居住的痕迹,但又不理解什么样的人会居住于此,那些变种生物还保留一些人类的习性,他们究竟属于什么范畴?
和军队发生冲突后还是存活这么多,繁殖能力应该不弱吧?
想想其实挺可怕!
军队会成规模地进入说明这个地区并不太平,为什么尤里可以做上五年的专线旅游?
尤里在楼里抹去了的痕迹,他一定清楚些什么,但是当游客说要走,他回绝说夜里不安全,听到声响后他拿着枪就出去了,还说应该庆幸他有枪,这说明这里不比路上安全⋯⋯结局很叫人意外,其实观众也心知肚明幸存的女孩也不会有什么好消息,但是在确认没有人知道她来过核电站后,女孩被投进牢笼,被那群可怕生物分食。
看来不管是不是受害者,只要被严重辐射过,就只能站在人类的对立面了。
有一点《黑暗侵袭 The Descent》(2005)的味道,当然没有《黑暗侵袭 The Descent》拍的那么好,那么经典。
应该是花费不多的钱,本来可以拍的更让人深刻,结果并没有造成轰动。
不过《切尔诺贝利日记》还是值得一看的,有的人看完没说好的是因为不知道切尔诺贝的背景。
《切尔诺贝利日记》从头到尾还是比较紧紧地抓住观众的心的。
要比《鬼影实录》那个系列好看很多。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的心情十分不愉快,但后来我明白了,烂片自身是没有错的,但是对这一部烂片发火,就是你的不对的了,这是自找没趣。
一部优秀的电影,或者说是合格的电影,它自身所具备的要素应该是完整故事内容的剧情,演员生动细致的表演,导演对于戏剧冲突的营造和立体丰富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最后,有一个主题或者是深层次的意义所在,当然,也可能是博观众一笑而已。
而一部烂片,它之所以烂,就在于,它能从剧情演员主题各个方面统统击垮观众对于一部电影的基本认识,≪切尔诺贝利日记≫,可以说是成功的为观众讲述了一部烂片应有的元素。
狗血而无聊的剧情,这是最让人无法忍受的,通过预告片,可以知道这是一部略带科幻色彩的恐怖电影,片头很漫长,进入正题很慢,如果说是为了铺垫,那没有任何关系,可是纯粹无聊的观光,带领观众看城市风光片?
我记得这貌似是恐怖片吧,好吧,其实看到最后,或许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就是告诉自己,看这片子,就当皮亚季诺(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地点)的风景片吧。
科幻恐怖片,游走在灵异与科学基础之上,这使得科幻恐怖片的恐怖元素更具有真实性,也就是更恐怖,影片中,制作组明显缺乏诚意,随便找几只土狗来,就想忽悠观众这时有过辐射的生化犬,拜托至少也画画妆,再者,要么是掀开一层布,演员自己吓唬自己,又或者是天花板上掉下一层土,让后演员又灰溜溜地尖叫起来。
观看这片子,多半是由于音量分贝的的突然猛增,而导致耳膜突然剧烈震动以至身体感到不适,简而言之就是,丫的一下子把音量加大,把哥吓醒了!
而全片,唯一让我感到害怕的是一群人背后突然出现的小女孩,然而,在那一瞬间,导演,编剧,制片人似乎都意识到这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小女孩出现的太不科学了,于是乎,便再也没有出现了,取而代之的使一群只会抱着演员的带着三流化妆面具的群众演员。
看这片子我笑不出来,因为我觉得自己完全被耍了,自己是怎么坚持看到最后的,我似乎已经记不起来了,不过我真心怀疑这只是一群电影爱好者自己拍得自娱自乐的片子,而非专业团队所制作。
另外,如果要扣题,那么日记两个字可以完全去掉,或者改名无聊的一天。
最后谈谈这个片子的主题和结尾,导演似乎想要传达一种观念就是人对于未知的好奇是带有恐惧的,而这种对未知的恐惧会比恐惧的事物本身更为恐惧,但是在最后为了剧情的需要,又不得不加入了政治阴谋的色彩在里面与普通人挣扎的无力,所以,到最后,也就导致了最大的致命的问题所在,就是这个片子还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就是主题矛盾不够突出,观众不知道这群忍究竟想要干什么,一会儿要找路离开,一会儿要探索黑暗,被吓着了,又要找路离开,$%£#•!
最后,影片的最后,无力吐槽,随便找了三个人,戴个口罩,欧了,把房门一关,完了。
什么东西!
短视频解说正文:美国小伙子克里斯带着他的女朋友小娜和小娜的闺蜜小曼,一起环游欧洲旅行,
小伙子克里斯打算在莫斯科向小娜求婚,在他们抵达乌克兰首都基辅,跟克里斯的哥哥保罗见面后,
改变了原来的旅游计划。
在哥哥保罗的提议下,让前特战队的队员现在的导游,大兵带大家去基辅以北的130公里的鬼城:普里皮亚季展开一段极限旅游。
他们和另外两名年轻情侣游客胡子男和维京女组团,前往世界著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所在城市旅行。
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估计大家都听说过,1986年,核电站第4号核反应堆突然失火,引起爆炸,其辐射量相当于400颗美国投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
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乌克兰等周边国家遭到核辐射的污染。
事故造成三十二名消防人员死亡,数千人受到强核辐射,数万人撤离,。
普里皮亚季因此废弃。
当时因为核电站聚集了好多人来到这里,这里建起了住房,医院,学校,游乐场,工厂等等,全部遗弃。
大兵开着大面包车带游客们绕过了禁区的首卫,走的丛林小道擅自进入到禁区,中途大兵就来了一个惊险小插曲。
他们在废弃城里拍照留念,看了住宅大楼,室内篮球场,去到了一间大楼的里面到处是散落的灰尘,有些当时没有带走的生活物品。
大兵在阳台上给他们介绍了当年发生爆炸的地方,
正当他们准备下楼回去的时候听到房间的隔壁传来异样的声音回到了大面包车上,松了一口气,跟我开完笑吗?
意外又出现了。
汽车火心塞的引线被不明生物咬断了。
车子抛锚了。
进退两难,无奈只能在幽暗阴森的城里过夜了,大家都躲在车里不敢下车。
直到夜幕降临,外面的气温很低,车窗上都是水蒸汽。
游客们想让大兵叫同事来救援,大兵说他是一人公司。
晕。
大兵摸出一把枪,开车门出去了,克里斯不放心跟出去,漆黑的树林里只听得几声枪响,保罗知道出事了,赶紧下车奔向大兵和他弟弟。
一会儿保罗扶着克里斯回到车上,大兵被不明生物抓走了。
克里斯大腿被鱼线一样的东西割破了,骨头都漏了出来,血肉模糊,还好没有伤及动脉。
大家帮克里斯包扎伤口时候,面包车受到群狼的攻击。
后来狼群退了。
大家惊恐的在车上熬了一夜。
第二天白天小曼和保罗和胡子男三个人去寻找大兵了。
来到室内发现大兵已经尸碎万段,画面惨不忍睹。
这时候出现不明生物过来了,大兵这么壮士的特种兵都被杀了,不明生物着实厉害,小曼捡了大兵的枪,小曼和两个男人,连滚带爬的逃出了大楼。
返回到面包车里。
断了腿的克里斯因为没有办法离开,女友小娜陪着在车里原地等待救援。
其他四人准备先徒步20多公里出去找人过来救援。
途中有几只狼挡住了他们去路,他们就去从傍边的草丛绕过去,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汽车停车场,在破旧的汽车堆里,胡子男从其他汽车里找到火心塞的引线,正当大家高兴之际。
一群狼从原来公路上向这四个人扑了过来,大家跳上一座破烂的浮桥越过小河,逃过了一群狼的追击。
不知道他们走了多远,走了多久,
待他们返回面包车时天色早就黑了。
该死。
面包车已经被不明生物弄翻了,损毁了。
克里斯和小娜也被不明生物抓走了。
四人就去附近的一个房子里找他们俩。
房子里诡异恐怖,正当他们准备放弃寻找返回的时候,一东西砸过来,大家回头一看是一个奇丑无比的人形怪物,一声声的尖叫,四个年轻人一路奔逃。
在一个房间跟小娜撞到一起,把她一同拖出了大楼。
胡子男在楼里扯了一张地图,大家照着地图走不知不觉来到了辐射量越来越高的地方。
道路上出现了一个很怪异的小女孩的身影,他们想走近了看看到底是什么人,好似调虎离山之计,坐在楼梯口休息的小娜被不明怪物拖下了楼梯。
只听“啊”的一声,众人追过去,小娜已经不见了。
一定是来到了核电站核反应堆的地方,从仓库的洞里出现了一群受核辐射变异的人。
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往地下洞穴走,上有异形怪物追,越往里走核辐射越来越强,胡子男和维京女最后都被不明身份的变异人逮住咬死了。
小曼和保罗受到核辐射,身上的皮肤灼伤,保罗眼睛甚至都要失明了。
好不容易通过密道爬上了地面。
跟两个变异人打了一架顺利逃走。
终于遇到一支全副武装的军队,以为保罗和小曼是变异人,一枪打死了保罗,
小曼随即昏死过去。
迷迷糊糊中,小曼被自称医生的人关起来了。
影片到此结束。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出来的核污染材料基本都在地表,而且十分稳定,在短短的三十年内,大自然估计很难将其消化,因此它成了人类的一个禁区。
确实是电影的题目吸引了我,这部电影很好的利用了切尔诺贝利的题材,基于观众对它的好奇心把故事展现出来。
影片感觉还是固定的套路,先是很高兴的旅游然后被当地的怪给废了,从在开始的特别美好到地狱,而且对于这类影片,在影片的开头越是展现美好,观众就越能联想到最后的悲剧,不过整部影片基于的背景很吸引观众,起点很容易,基本所有人都知道切尔诺贝利事件,一旦勾起观众的激情,事情就好办了,虽然有一些无脑的部分,但还是一次看完了。
地接导游是特种军人,确实果敢,信任感很强,不过有一点漏洞就是,他在这个地区已经做了那么多年,而且早就知道在这里没有信号,那么为什么不做好一些预备措施,而且身为特种军人后备计划应该是必备的吧,要么,一旦车废了,人也就废了。
主人公是很浮躁的,这一点就注定了在影片中因为无脑或冲动导致悲剧,在地接拿着枪出去后,为什么追出去了一个呢,然后就悲剧了,如果当时他不出去,那么在第二天拿到枪之后一行人就可以一起行动出发了,当然只是如果。
当他们在第二天决定要走的时候,女主从相机中看到了怪,为什么要等到晚上一片漆黑的时候再说,像主持一样介绍来宾,然后怪就出现了。
当他们决定要走了,受伤的男主动不了,为什么不弄个担架之类的东西他走呢,废旧的城市里,都会有桌子椅子,资源应该不缺的,那种环境下想方设法也要走的,而且等他们回来的时候为什么天都黑成那个样子了。。
从攻击力来看,怪的单兵能力不强,不然女主可以1v2?
不过如果真有这种事,还真没准按照剧本发展,最后抛去被部队黑死了的女主,剩下人之所以挂都是主角的原因。
本来不会出事,但由于人的人性导致了一系列的反应,废城里的怪只是代表了一个催化剂,关键还是人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随便写写,不喜请见谅!
三星半;場景設定及佈置做得最好,黑夜下的廢棄廠房氣氛陰冷,燈光亦恰到好處;難得沒有賣弄血腥及軟色情;前段有些拖沓,整體對於沉重的歷史悲劇作獵奇性的發揮,看得有點不舒服。
还是不错的
那个当哥哥的就是一个只会大呼小叫像其他恐怖片里脑残女人一样哭泣软弱的蠢蛋。
看完《黑猩猩》随便钻进了个放映厅混电影看,本来以为是纪录片,结果特么的忒惊悚了!!!!!直接导致我吓到坐公交车坐错+坐过站,快12点才到家55555 下次再也不乱看电影了!!!
这部影片的失败之处在于由一个让人兴奋的铺垫之后抛出的却是如此毫无意外的悬念设定,而跟许多同类型影片相比也并没有任何创新和高明之处,甚至连血腥场景都如此吝啬,除了那些非常真实的布景设计还真是一无所有。★★
借用了一些伪纪录片的表现技巧,做出了一个类似鬼影加隔山有眼的设定,然而这座著名鬼城的空间地貌却没有被充分利用。既没有廉价的血浆剥削跟怪形虐杀战,也没有将本该有的悬疑恐怖诡异气氛烘托到极致。或许按照之前某游戏的路数走会更带劲,次逼探险的事儿以后得看天朝人民的了。
要是连环杀人狂就给四星毕竟本片最恐怖的地方就是展示了核的可怕
对于从来不看恐怖片的我来说,这部的确是惊悚到了。。。所以,给一星助助兴算了。。。
蠢货的冒险就是这个下场
超无聊 浪费了好题材
Listen……Silence……幽暗工厂大逃生真的太可怕了……一惊一乍的……搜切尔诺贝利走错片场真是难受的哭了
每部恐怖片都有那么几个脑残来挑战你智商底线。剧情浪费这么恐怖的气氛了。
3分钟看完的电影,自大与好奇心而已。
更像是僵尸的故事,很让人失望的一部电影。
电视于泰国koh tao
很多人把本片归为伪纪录片,其实该片不是这个类型,而是记录风格的电影,镜头虽晃动、但画面经过了调色,采用第三人称摄影,气氛和题材都不错,变异人种故弄玄虚而已,小成本制作,就那样
那个保罗完全就是个辅助,一个一个把人头送给怪物,战斗力和分析力连阿曼达都不如,还一直要带队,不知道赶紧走就知道瞎转悠,就他好奇心最重,最拖后腿。不过电影整体还是蛮好看的,很具真实感的一次探险。
一个路子
一颗星给女主角的长相
切尔诺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