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个片以前我从来不知道要在怎样的情况下才会给一部影片打两星,现在我终于知道了。
就是发现一部影片在口碑榜里,于是找来看,发现根本看不下去,可是又不好意思打一星显得自己好像没水平没深度但是如果完全不发表看法当没发生看片这回事又会觉得自己浪费了这个时间和精力费了这么些脑子考虑这些更加跟傻比似的,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两星。
ps,女主乏味的脸像一潭深深的沼泽将三位本来能撑住的男主拽了下去,缓缓地。。。
缓缓地。。。
仿佛能看到那死亡的痕迹。。。
又ps,这片居然是十八禁。
是我幻视了还是刚好看了阉割版还是韩国影业集体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
洪尚秀的摄影机永远是稳重的,生活在他的影像里普通的真实着。
固定机位下的长镜头已然是他钟爱的手法,“我们善熙”里这种方式更是用到一发不可收拾。
去电影化是很多评价洪电影风格的一个词,而我更愿意简单的把娄烨的“我的摄影机不说谎”用来形容他。
在洪式所有影片里固定机位是多见的,而在我们善熙里则用的更为反复。
几个镜头悠闲的讲完又一起类似的男女故事。
洪尚秀擅长玩弄男女关系,他是个踏实的人,他很钟情的在自己的电影里只讲这些事,一成不变的是男人周旋女人的故事,道出的却是千万种可能。
他就像一个旁观者一样,站立在摄影机的背后操纵着这一切。
很多时候看他的电影总会觉得导演每次只是把摄影机往某一处一固定,然后演员背好台词演去吧,导演不在也完全有可能。
当然我只是在亵渎一下导演。
与以往不同的是,明显的段落式结构在我们善熙里弱化很多,但还是能够看出这样的特征来,我们善熙很容易让我联想到玉熙的电影,同样是师生恋情,几男一女的搭配方式,写出的却是两个不同的女人,玉熙对待男性是内敛的,而善熙其实是大胆的。
玉熙对待爱情也有贪心,而善熙更多的是麻痹的,其实说到底不过都是可怜的女人。
爱情对于生活和前途来说太多时候也都成了铺路石。
喝酒聊天是我在介绍洪尚秀电影时的说法,韩国烧酒在他的每一部影片里你都能看到,坐谈会是他的钟爱,几个人喝喝酒聊聊天便成就了洪尚秀电影。
从多人组合到我们善熙里的两人组合,洪导是越来越底气十足。
以往他的电影中总有个不是嗜酒就是嗜烟的明显人物,现在我理解为被隐藏到了主角的身上,苦闷的人生境遇在烟酒的世界里总是能得以慰及的,虽然喋喋不休交谈甚欢,可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谁也给不了你回答,洪导大抵很清楚这点,正如他总在电影里调侃导演这一职业一样,有再多的潜规则,再多的不如意,也只是说说笑笑,借作品的手来报复一下,最后怎样谁又能够知晓,倒不如一醉解千愁,是麻痹还是豁然,也只有你自己能够找到答案。
原先喜欢洪尚秀纯粹是因为一个导演能把那么无聊的事情拍得那么有趣,后来不知怎么会越发的喜欢,我告诉自己,也许是因为那平常不过的生活。
开始看洪尚秀的电影时,会莫名的讨厌里面的人物,尤其明显的是男性。
他电影里的大多数男性身上都带有点小猥琐,爱耍小聪明,有点小自私。
甚至于以前发出过如果喜欢男生的,那就都来看洪尚秀的感叹。
现在慢慢的发现其实他们才是真实的。
也许是真的讨厌过,可始终不敢否认那也许有我的影子。
而在看我们善熙时,突然发现里面的男性没以往的那么讨厌的,不知是洪导弱化了这一点,将之分担点给了善熙,还是我越发的可以接受这样的男性的原因。
实然喜欢洪尚秀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的不变,他能够一直只拍男女关系的事情,竟然每一次都能让人有所期待。
我喜欢钟情于做一件事的人们,也相信终有一天会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这个可爱的洪尚秀。
不记得是二刷还是三刷了,大概是我看洪尚秀的第一部,目前,是已撸片单的倒数第二部。
把金基德和洪尚秀花插着看,绝对是种乐趣。
一个直进赤裸,一个永远遮掩,然而面对的都是人性欲望本身。
不是任何人女友的《我们善熙》,可以排进我看过的洪导作品前三。
三位男士都盖章的“单纯”特质,在女性观众眼里有着另一重解读,Exo Me,这不就是大家唯恐避之不及实则又多少有些羡慕嫉妒恨的“绿茶”么?
咔咔。
平素并不喜欢绿茶这个词。
个人身为女性,没有这样的玲珑手段,但亦能从中读解出厌恶和刻薄的情绪。
可是开阔一些来想,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这明明是女性在男权文化压迫下,一种对自我族群的攻击与倾轧,透着资源分配不均的失落与脆弱,一股柠檬味。
不过,看这部片,“绿茶”这个词还是很容易就窜入脑海。
只是它不再带有情绪,并让我对冠以这样称呼的女性开启了更多的理解与善意。
数度哑然失笑。
毕竟,洪导的电影已经清楚地揭示出这条食物链的由来,虽然从他的角度,满怀着对男性自我身份的嘲讽与调侃。
最大观感,所谓绿茶,简直是道貌岸然文艺男杀手。
然而,她原本就是男性知识分子小圈子催生出来的呵。
首先,要漂亮。
不具备性吸引力的女性是当不了绿茶的。
其次,要聪明。
才配得上自以为是的男人们,让他们可以向世人解释,自己并非被下半身迷惑,而是知遇、赏识乃至对难得一见的善良的珍惜。
而身在其中的女性,无论有意或无意,只需要跟从内心就好。
骨子里坚定,但野心最好不要写在脸上,外表看起来务必迷糊飘忽一些。
这样便具备了待谁都真诚,仿佛谁都拥有一线希望,但其实,大概什么都不会发生的可能性。
接下来,裙下之臣们自有一番将暧昧解读为单纯的想象力。
结尾大赞。
尴尬与讽刺呼之欲出。
当然了,务必切记。
这一套在老金那里完全行不通。
洪尚秀的独立电影,看得不多。
第一部是《惠媛》,别名《不是任何人女儿的惠媛》。
推镜和配乐的别具一格,深感突兀,却也着迷得紧。
这一部《善熙》,怎么看都是《惠媛 2.0》,甚至连两个女主角都穿着同款大衣,索性就叫《不是任何人女友的善熙》好了。
在洪尚秀的这两部电影里,男性角色都是在生活中不上不下、抑或郁郁不得志的样子,自私,甚至猥琐。
而女性角色,却漂亮、善良、坚强、宽容。
导演还借角色之口说出“男人看见什么女人都喜欢,可女人不一样。
女人比男人好几百倍。
”这样的话。
如此揶揄女性,真让人不适应。
好在《善熙》里推镜和配乐的使用,三段式小品的反复出现,尴尬得让我笑了出来。
第一次,善熙独自在餐厅,只想点杯啤酒,却被店员告知本店必须点炸鸡。
满肚子不高兴的善熙从窗口望见久未联系的前男友,直接把他叫了上来。
没喝几口,前男友就借着酒劲说出“我很想你;我处女剧本都是以我们的故事为原型”的傻话。
善熙问,真的吗?
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便甩手而去,留他一人徒生伤悲。
第二次,善熙请教授喝酒,请他在推荐信里对自己的评价写好一点。
天真纯洁、尤其是不吝于表达崇拜的女学生,往往是很多大学男教师的中年春梦。
几个回合之后,教授真就有了中年心动的感觉:“她有点内向,但很有眼光,也很聪明。
虽然有时候像个神经病,可是很好。
而且她很勇敢。
”善熙理所应当地得到了一份充满溢美之词的推荐信。
第三次,善熙偶遇学长,二人随即转去餐厅喝酒。
年轻女孩陪中年男人,酒过半巡,微醉。
男人开始口吐莲花,女孩勇敢接住话茬。
“见到你真高兴啊!
”“我也很高兴。
” “就算是有些辛苦,只要不卑鄙就行了”。
她在酒桌上主动托起他的脸,她在马路上主动搂住他的身体,却也是她在他家楼下主动拒绝他的要求。
在每一段故事渐入佳境的时候,背景音乐强势进入,欢乐的调调催着他们谢幕。
仿佛在说,我们善熙玩腻了啦,你们还赖在这里干嘛。
善熙真是聪明。
她最聪明的地方恰恰在于她并未意识到、更未刻意利用自己的聪明。
她活得纯,活得真,甚至活得傻。
想要什么就说,不想要就一把推开。
来去自由。
但是,她真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吗?
我想并没有。
她没有长远规划,她一直不断强调“如果我再挖深点,我就能知道我是谁”。
她的所作所为,更多地是出于漂亮姑娘的求生本能。
何况,三个男人对善熙的评价竟然惊人的相似:内向、有眼光、聪明、勇敢、天真、古怪。
你说,这是男人们在骗善熙,还是男人们被善熙骗了?
故事的最后,三人为了见到善熙,在昌庆宫尴尬地相遇。
三人甚至同去如厕,这一幕,尴尬极了,却也妙极了。
善熙悄悄离开,三人在秋色中愉快地同游了起来,口中还念念有词“你们说善熙会不会又像之前那样潜水不理我们了呢”。
一厢情愿的无力感呼之欲出。
然后镜头拉开,人景合一。
镜头感真是很要命的东西。
常常在对话的中间,镜头突然拉进,强烈的入侵感,对话双方仿佛被迫卸下防备,瞬间体无完肤,嘴角和眼尾的每一次抽动都被看得一清二楚。
然后觥筹交错,推杯换盏。
这一次,男女的肢体、语言和眼神,那些有形和无形的来回拉扯,和变焦镜头的推拉统一了起来。
艰涩、生硬、尴尬、好笑。
善熙总是在酒桌上说话。
而我总会先问一句:“你先告诉我,你没喝酒吧?
”
无论是从画面,还是从故事的结构,甚至追溯到人物形象的塑造,我们都将难以找到比扁平化这个时髦的词语能够更好地用来形容洪尚秀的电影。
他的镜头极少移动,画面固定在中景,偶尔会缓缓向人物拉进。
在《惠媛》中,哪怕惠媛在母亲面前难得地纵情奔跑时,镜头也只是微移了少许,将人物摄入画面的末端后随即停止。
他的场景也极少,饭馆、宾馆和旅行几乎就是全部。
他的故事极其简单,究其根本无非是二男一女的情感纠葛,如《男人的未来是女人》,如《北村方向》。
他的人物形象十分单薄且固定,多为学生或者电影导演,不存在家庭,或者家庭仅作为阻碍的符号出现。
他的叙事没有技巧,只是简单的时间顺序,像《惠媛》中长梦手法的运用,已经是难得一见的技巧运用。
总而言之,洪尚秀的电影去掉了电影里一切扣人心弦的因素,恰如同如今的扁平化趋势,将人们原本有声有色的生活压缩成了一个平面。
但是,洪尚秀的所谓扁平化其实与现在所流行的扁平化大有不同。
扁平化是将有着丰富变化的实际物体景象提炼成简单的线条和色块,而洪尚秀的扁平化是将看似光怪陆离的生活还原成简单的线条和色块。
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洪尚秀在进行这一过程中遵循了扁平化的设计美学——线条和色块。
线条,就是电影中的人物。
洪尚秀的电影与其他电影相悖之处在于,他镜头下的电影人物并不发生变化。
传统意义的认知中,人会随着自己的境遇而不断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则构成了故事。
如果人物并非按照此种途径展开,那么他就会带有荒诞的意味,例如《阿甘正传》中带有智力缺陷的阿甘。
洪尚秀的电影里,不发生变化的人物随着时间和故事的推移前行,随即构成了电影简练的线条。
《北村方向》中,电影导演在故事的开始以寻找朋友的形式出现,而在故事的结束,其仍以寻找朋友的形式结束。
《玉熙的电影》里,玉熙分别与振久和宋教授登山并进行比对。
《我们善熙》中,善熙多次分别与三个男人游览昌庆宫。
这种对人物故意的抑制与重复,就构成了洪尚秀意图的主架构。
洪尚秀善于利用时间差和场所的缺失构筑信息的不对等。
《男人的未来是女人》中,两个男人各自利用对方离席的时机对女服务员进行搭讪。
在洪尚秀的电影中,人物之所以可以被压缩为线条的根本原因,也即是这种信息的不对等从而导致人物的不自知。
电影中的人物无法获得完整的信息,因此无法做出改变,典型如《我们善熙》中三个男人,他们对善熙其实一无所知,却纷纷自诩了解善熙。
这些人物必须依赖一个“无所不知的第三者”,在外部也即是通过观者来完成认知的改变,才能实现故事的真正结束,而在这一过程中,电影中的人物被压缩,成为结构化的线条存在。
这一点在电影内也得到了体现,《北村方向》中反复遇到的老师,《玉熙的电影》则一直是隐秘的重复,《惠媛》中梦境和现实重合的大叔,《我们善熙》中饭馆的主人,一旦我们将观察的支点置于第三者之上,就会立刻发现人物举止的可笑。
洪尚秀镜头下的人物,必须依靠一个无关的第三者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一过程,其实就是我们试图描述自我的过程的翻版。
而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则是洪尚秀得心应手的细部线条,二男一女的结构被其使用的出神入化,几乎在每部电影中都能找到这个结构的踪影,《我们善熙》的整个故事更是这个结构的不断变奏的最终结果。
这种结构的一再重复,加重了人物的荒诞感,将人物进一步压缩,也将洪尚秀的所要描绘的线条更加清晰地从色块上凸显出来。
色块就是洪尚秀要讲的故事。
这种故事因为结构上面的高度重合和人物的极度单薄与荒诞呈现出极高的单一性和纯粹性,仍以色块为喻的话,可以视为拥有极高的色彩饱和度和明度的纯色色块——就像wp8的方块。
然而,这种故事却令人久看不累,或者说,同时也有相当一部人认为其乏味无比的原因在于,这些故事有着适宜的透明度,合理区分的界限,并被设置了巧妙的排列方式。
上文对人物的分析可知,洪尚秀的故事中存在一个无所不知的第三者,这一形象同时映射着电影内的人和观者自身。
随着故事的不断推进,故事内外的人的信息不对等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种渗透压一般的信息差自然而然地构成了故事的张力,而这个故事对于第三者而言,却又是是透明不存在障碍的。
此外,洪尚秀善于利用符号对故事进行区分,使之按照一节一节的形式进行,这种符号是多样的,可能是一个动作,一个场景,一支曲子,更巧妙的是,这种符号并非是并排排列的,两个符号之间是完整的一小节故事,一种颜色的色块,整个故事则是这些色块分作不同图层进行叠加,而随着人物线条的前行,这些图层还仿佛因此各具不同属性——就像是PS的图层。
更诡秘的处理是由于界限的存在而在色块上留下的缝隙,也就是洪尚秀故意将一个延续的故事打断进行分节的地方。
在这个地方,我们仿佛被一棍子敲醒,和电影中的人物一起,开始重新打量这个世界。
我们会看到,我们生活中那些美丽多彩的事物,大多还是因为他们本身美丽多彩。
我们的生活被填充到他们周围,不仅没有为之添彩,反而有些苍白而空洞。
倘若也有一个无所不知的第三者在观看着我们,恐怕还会觉得荒诞又可笑。
在这一点上,洪尚秀的扁平化再次表现处与流行的扁平化的不同。
他最大限度的保留了除人之外的物体的鲜活,却毫不留情地将与人相关的活动打回单薄如纸的原型。
好比图标依然被描绘地栩栩如生,而我们点击图标的动作被压成了苍白色的线条。
这时唯一能拯救我们的,可能只有亲吻,这大概是洪尚秀电影中最温情的动作。
事实上,一张白纸和一张有吻痕的白纸,我们当然会更喜欢后者。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
三个男人不容易出戏,那就加个女人吧。
而且还要这个女人和三人都有瓜葛,想必那一定是一场好戏。
无事不登三宝殿,潜水多年的善熙突然回来,多半不是为了叙旧。
很多时候,女人比男人更现实。
善熙的到来,就像扔到平静池塘的一块石头,激起美好又虚幻的涟漪,如一圈圈如真似幻的旧梦,稍纵即逝。
最后,三个男人在一种奇特的相遇中讨论起了他们共同的善熙。
都认为善熙是一个聪慧的女人。
但性格内向,搞不清她心里在想什么。
三人行,必睡其一。
生活终不能像诗歌写的那样,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洪尚秀是韩国优秀的作者性导演。
他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是描写男女那点事。
知识分子的欲望和苦闷,如同被放在放大镜下观察一样,展现一种丰富细腻而又滑稽有趣的色彩。
他的电影很少用技术性的镜头语言,表面上平淡无奇,看进去却趣味盎然。
自從上一次看完洪尚秀導演的《這時對,那時錯》之後,他的電影莫名的在我心中有了一道牆,對於牆外有著什麼會感到特別的好奇,但要翻牆而過去看看那樣的世界卻又感到有些卻步,所以看他的電影我總是需要一點衝動。
这时对,那时错 (2015)7.62015 / 韩国 / 剧情 / 洪常秀 / 郑在泳 金敏喜然而有趣的是,在《這時對,那時錯》之後我看得每一部他的作品對我來說都是好消化的,甚至觀影過程幾乎是沒有任何壓力的在享受洪導建立的餐桌談話。
本片可以說是我目前看來最輕鬆的一部,相比其他洪導的作品不僅整體氣氛輕盈,就連演員之間也沒有太多的無奈,全片主要述說名叫善熙的女生周旋於三位男生之間的事。
一如往常,本片幾乎全由一場又一場的餐桌談話串連而成,稍微不同之處在於,洪導的招牌伸縮鏡頭在本片中用的極少,也許這是讓我比較沒有壓力的原因之一吧,由此可見,我是很喜歡洪導每一次自編自導的日常談話的,只是對於他慣用的伸縮鏡頭始終無法習慣。
其實本片的主旨也可以說是極其簡單,幾場餐桌談話不外乎就是談感情、談愛情,然而這樣的日常卻是我覺得最有魅力的地方;我們其實都是藉由別人來更認識自己,而最有趣的地方在於,不同的人的口中有不同的我們,百變的我們其實就這麼周旋在人們的口水中,我們透露想透露的、隱藏想隱藏的,即使在每一次的談話中只有些微比例的不同,但都造就了不同的我們,那我們真正的樣貌又是如何呢?
這一次,洪尚秀導演帶著我用三種不同的角度看善熙這位女孩,每一個角度都有不同的她,她單純卻又複雜、矜持卻又撫媚,種種矛盾在她身上一覽無遺,然而我們不都是如此嗎?
在喜歡的人面前表現的害羞得體,但在朋友面前我們卻又乖張作怪,當我們看著像善熙這樣的女孩,肯定是用上了許多負面詞彙,但仔細一想,我們不也都是如此?
只是怎麼樣去利用這樣的自己罷了,使用得當那也無害,但若太猖狂那自然會有人閒話。
起初會想看這部電影,其實是幾位主演讓我非常喜歡,然而習慣了他們原先在螢光幕前的樣貌後,也就更難想像洪導會讓怎麼樣的他們呈現在他的鏡頭下。
非常有趣的是,從我一年多前開始期待看這部電影時到觀影結束,這個漫長的過程所有的情緒起伏並不大,但卻有著那種與電影接觸的感動,那樣的感覺還真是有些難以表述,總之這部電影並沒有辜負我一路以來的期待,一場又一場的餐桌談話餘韻無窮;對我來說,這部電影既像洪尚秀也不像洪尚秀,雖然一樣如生活般的平平淡淡,可是在加入了青春氣息之後所有的情緒好像也變得好咀嚼些。
还是台湾的译名通俗得直指故事主线,《那一年,我们都爱过的女孩》...但事实上,影片中主要是善熙这个“稳定发疯”的女孩在操控着叙事发展的走向,但可悲的是,她似乎依然还需要确定她可能爱过的所有男人身上确定她的价值。
不确定善熙是否真的完全掌握了爱的全部主动权,但无疑她选择的爱的各种可能性至少是片名所暗示的那种情感体验的一种反叛。
网友短评说,男的猥琐,女的绿茶。
茶就茶吧,是否需要为啥进行辩护,本身其实也是个性别政治问题。
洪电影中男性的猥琐其实大致都集中表现中,貌似他在醉意中也说出了生活中某种深邃的道理,但却几乎马上可笑地把作为性与引诱作为生命冲动的本能...那晚又听身边喜爱洪常秀电影的朋友说,洪的影片妙在文学性和那种微妙的哲理。
我记得当时的回复他说,洪电影的精髓在于他貌似一种非专业性的场面调度实现了一种极度独特性和个人化的电影审美。
它的镜头语言似乎停在表面,但含义似乎又藏在深处。
我之前半开玩笑地说,就比如说,他对着远方的树叶来个粗暴的推镜头,都感觉是推出点哲理来?
但仔细想想,到底他妈的推出了个啥?
那是一种类似的希腊先哲”Eureka“的智慧冲动?
”我发现了?
“格外喜欢洪的一个片名就是《生活的发现》。
但就洪电影中的风景来说,或者只是一片树叶这种无足轻重的存在,究竟意味着什么?
以及是否固定的大远景让你无法一下子完全领悟一棵树的存在,但一个类似推镜头这个行为本身让你至少开始感受这片叶子究竟是个怎样的意思。
不过在《我们善熙》片尾,教授不让学生和兄弟知道自己在和女学生善熙在景点约会,男学生还打趣教授是来看枫叶的吗?
他嘿嘿地傻笑着?
这或许仅仅这是作为剧情发展的需要,但我似乎有点悟了,其实洪电影中的这帮人并不真的关心风景?
这里扯得有点远,不过风景之于洪的电影究竟意味着什么,也得一大篇长文来论述。
影片《我们善熙》蕴含的性别关系实在复杂,如果明白爱欲的存在本身就是权力关系的斗争,那么一切以爱名义存在的感性流露是否天然地抹平了剥削/不平等,片尾所呈现的大型社死现场似乎是一次有趣的对倒,整个故事其实围绕着善熙计划出国留学前的一系列遭遇,也就不难想象这部影片会有大量笔墨描绘一个女性角色,但正如片名《我们善熙》所暗示的,这次无疑又是一种第一人称复数的男性视角。
这部“元电影”简直可以说是学电影的人的噩梦,并且恰巧以善熙这个女性角色展开,似乎暗示了这个行业目前大部分的资源主要还是掌握在男性手中,就申请院校需要请一个叫兽写介绍信这事儿不知包含了多少血泪...和前男友学长谈个恋爱“终于”被他拍进处女作了,但人生毫无起色的学长只是感觉到在电影学院白学了,但依然要继续读研,结果你嘲讽他是不是至少还可以谋个教职??
并且最终要可怜地把做电影这件事归结成运气...很多人都观察到洪的电影在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尴尬,而我始终觉得所有他的电影都不可避免地是一部喜剧,比如想象一下你在电影院里和一位像讨好的女孩一本正经地观看这么一部艺术片,为了保持住你的高级你连笑都不好意思笑,当你还想严肃地和女孩分析一下影片在传递怎样的信息时,会不会觉得影片其实是在讽刺你呢。
确实,由于洪电影镜头技法上的业余性,尤其是他几乎妄图重新定义一番现实主义的粗暴摄影技巧,本身就是对品位的一种挑战,并且你肯定要考虑到,艺术并不是通向生活的方式,就像支配爱的其实是性。
首先得作为真正的影迷,但又必须作为真正的观众,似乎才有勇气去抵达洪电影中那个辛辣的本质。
她是闪耀的,却也在刺痛你,假如你有什么是不想承认的话。
看过所有洪的电影,感知到洪尚秀和伍迪艾伦共同的恐惧即是女人。
“pussy is a powerful thing,you konw”女人令男人恐惧,恐惧于善变,恐惧于无法抗拒,恐惧于在那对乳房之下,自己回到了孩童的时代,恐惧于自己除了掏出稚嫩的心别无他法。
可是,如此强大的女人本体是怎样的呢?
一个美丽的女人会在第一眼就击垮最坚强内心的男人,摧枯拉朽一般。
在她面前我们无所适从,我们只有听从,只有感慨,只有揣测。
她就是一个审判者,我们只有遵从她的条款要么就完全唾弃她。
可是这些强大的女人却又那么难以捉摸,她们前一秒还说爱你爱的发狂,后一秒却又投入他人怀抱,她们可以完全推翻自己的喜好,喜爱和厌弃可以相互变换,她们抓着你的心残忍的摔打,却为了某个呆滞的男人流干眼泪。
这里面的规则在哪里?
如果有规则的话,可是难道没有规则吗?
但凡谈到爱情,必然谈到的是女人,因为男人对于爱情的理解很具化,爱情就是我只想和你在一起,只想和你做爱,物质上的拥有你。
而女人则不同。
就像片中“表哥”说的,“女人是现实的,她们考虑的事情有很多”其实女人的现实只是她们的一个闪烁的情绪,女人既抓不住别人也抓不住自己。
女人就像一个一直在追索和奔跑的人,她们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因为想要的会失去,失去了再拿回来,就像一个玩溜溜球的小孩,“我想看看它在我手里的感觉,当她滑出去的感觉,当她回到我手里的感觉,再看看滑出去的感觉,我要确定她在我手里的感觉。
”这就是女人。
《我们善熙》中的镜头平淡至极,甚至有些像纪录片的感觉,通过三个男人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女人的故事。
一个喜欢善熙的男人,至今对她念念不忘。
一个被喜欢着的男人,还有一个是她的导师,一个不付出就不给你写推荐信的奇葩男,最后也陷入了自己画的陷阱中,无法自拔。
影片的男女主角李善均和郑有美都是导演洪尚秀的御用班底,他们都是当今韩国的实力派演员。
他们一同创造出来的很多美丽的电影,让观众们都印象深刻,在各大电影节上获奖无数。
这个片子也是一样,是唯一入选2013年洛迦诺电影节的韩国电影,这也符合导演的作品特点。
一个像小绵羊一般的女生可以迷倒多少人呢?
其实即使不太漂亮的女人只要她想勾引别人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更何况像善熙这样一只尤物。
善熙喜欢潜水过日子,但是据我看完影片后的想法来看,我觉得她可能去寻找自己更想要的生活了,但是事与愿违,又回来了。
想要去出国读书发展。
她去找自己的导师开推荐信。
导师把她的恶劣特点都写了出来,其实他们都懂老师需要的东西,后来他们晚上出去喝酒,后来镜头没有表现,但是一看善熙酒后的状态和剧情走向就知道他们一定是...这也正好与后面结局呼应,她获得了一封声情并茂的推荐信。
李善均饰演了一个看着善熙的人,在偶然一次见面的喝酒后,他又对他念念不忘了。
后来善熙不想见他了,说早晚我会告诉你的,这是一个借口吗?
学长是善熙喜欢的人。
也许他们的偶遇是她的安排,也许是留学前最后一个心愿。
女人心海底针啊。
在同样剧情场景喝酒后的晚上拒绝了学长一同上楼那个的邀请,假惺惺的离去了。
这也更激起了男人征服的欲望。
人就是这么的矛盾,往往更难得到的东西也就更加令人向往。
不能说善熙计划了一切。
不能说男人欲望太强。
我觉得后来三个男人在公园相遇的时候他们心中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他们都是有妻子有对象的人,做出这样的事情自然心中会有定论,一切都有因果。
他们也知道对方和善熙的关系,但看到后面我知道了,姜还是老的辣!
有些事情不只是表面那样,正如我们的生活!
简约到了一定程度了,名字也可以改成”不是任何人的女朋友的善熙“。男人啊,对美女的评价永远是那么几个,清纯也好,漂亮也罢,外向内向都无所谓,其实呢,谁傻也不知道呢。真是有趣极了,也只有真心爱洪尚秀的,才能品出里面的味道了吧?下回,去吃炸鸡啊,不是肯德基的那种。
第一次觉得有些乏善可陈,看一半弃了。
耐着性子看完
节奏变更缓了呀。现代,酒桌文化,重复,人物关系妙趣横生。三个男人都跟女的似的,见她一面就想大醉一场。(香港怎么就没有相熟的小酒馆啊怒!)
首先,那个一上来的18禁是什么情况!其次,除了炸鸡就是炸鸡的故事内容中能看出来情感?!奇怪!
好像在一瞬间get了郑有美的颜,她真的好好看啊!尽管是在这样一个并不讨喜的角色里。其他演员也都很舒服,把洪尚秀这么无聊的本子处理的还算生动。善熙这个角色更像是一面镜子吧,出了三个不同男性方方面面的“善良”和不堪。我大概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再看洪尚秀了,他的作品确实能引起一些比较感性的思考,但无聊也是真的无聊,始终理解不了的推拉镜头也是越看越难受了……
剧本还行,整个故事有点黑色幽默,但是这个导演会不会有点划水了,洪尚秀我记得也算是南韩大导了,怎么整部电影就跟一台摄影机一个三脚架就拍完了一样,推拉摇移跟和我大一的水平差不多了,电影也几乎没有剪辑,就是把故事讲流畅了,然后从头到尾只有一首配乐,实在搞不懂哦。这种电影给我七天我也能拍出来....看到中间我还以为这是哪个背景很大的新导演试水作呢,这么多小有名气的演员演了个这......
男的猥琐,女的绿茶。据说研究显示,男性普遍倾向于认为漂亮的女性更善良。结果三个男人集体被善良了。洪尚秀用白描手法,调侃了那些仗着酒盖住脸才激发的“勇敢”,和借谈人生自我大道理而婉曲暧昧欲语还休的欲望与需求。一厢情愿也好,自作多情也好,其实都没啥可笑,可笑的是各怀鬼胎。
看过侯麦为何还要看洪尚秀?与之相比,哲思不及侯深;叙事不及侯巧;画面不及侯美。
一星半,因为结尾聚首戏收的太烂,就不入了。优点很明确: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多余的叙事手法,杜绝了反复出错的可能;有一点戏剧性,令到故事不是那么无聊;大家不是那么急着上床,保留了一些想象可以呼吸的空间;最后就是人物形象不再自我解构,杜绝了反讽复归导致的无意义化。
想取取经,又冲刷了一遍,红尚秀还真敢写,当然他也是时好时坏,你也很难分清楚哪一部是哪一部,口碑好坏不仅仅是看是否能有情感共鸣,是看哪个故事写的更用心思。用三个男人还原我们善熙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而我们观众就是那第四个男人,我们的眼里是另一个善熙,但那也不是真正的善熙。★★★
一场一镜,结构先行。看了无感,先打两星。
洪尚秀已然成为了拍小品的大师,他在这条轻盈,剔透,温暖而富有趣味的路上一直一直走。这一次我还是看到了近景远景,镜头的不断拉伸,以及男女们的喋喋不休。幽默感和偶然性再度加深了,那种温暖轻盈的情怀不变。只是单一性和重复性不得不说是个问题,何时是个头呢?
艺术、生活、情感之间的对话 配的是烧酒和炸鸡“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冷漠了呢?”“因为你就冷漠啊”“我是这样的吗?我真的是这样的吗?我想找到自己”外界对善熙的印象都是内向善良有点疯聪明勇敢有眼光 而真正的善熙呢 灵魂有108 抱歉 她不是任何人的善熙
不是任何人女友的善熙
我跳着看的!看不懂啊!
导演拍出这么一部不知所谓的片子也很困难啊!
可笑的男人还有令人尴尬的女人。平淡中似乎洞穿了生活中许多谎言。反复出现的欢快歌曲好似在映照主角的心情,又在庆祝男女关系的荒诞。PS.善熙穿的大地色外套是惠媛的吧。
第一次看洪尚秀的东西,果然是絮叨的两性大师,还动不动就莫名的玩个推拉镜头以邪恶的体现自己的存在。在善熙这个“聪明可爱有眼光又有点内向”的女人面前,男人的脑回路都如足球般平滑。
这部是屎吧!洪的电影跟郑有美一起长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