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大学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奇葩的思修老师,是一个专打离婚官司的律师兼职的。
其语言大胆辛辣,这么说吧,每次一上思修课,全班的出勤率比上专业课都高。
我后来一直怀疑,这货之所以没有走红,是不是因为后来说话太出格被女同学举报,以至于被学校开除了……(他之前确实因为这样的原因被举报过)我听说《大丈夫》这部电影,就是在这位思修老师的课上。
我已经不记得当时的课题是不是关于爱情了,只记得老师说这是一部关于“嫖”的电影。
播放的片段还是四个男人独白的片段,教室的投影仪上,杜汶泽大喊着:“看我下面啦”!
真正看这部电影,却是在毕业很多年之后。
看的过程当中我特别认同老师当年说的:“这个不能直接在班上播,到时候又有同学要去教务处投诉我”。
这是实话,不过倒不是因为有什么少儿不宜的镜头,天地良心,真的一个都没有。
而是这部电影传达出来的理念和表现形式,还真不一定是所有大学生都能接受的。
这部电影在故事上其实很简单,就是四个男人趁老婆出国玩准备出去嫖,结果行迹败露与老婆军团上演猫抓老鼠的故事。
这部影片能成为独树一帜的存在,是因为他传达出来的反差萌。
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这样的丈夫都是愧对于妻子,愧对于家庭的。
然而在《大丈夫》中,不仅没有这份愧疚,还把男人们描述成了饱受压迫和奴役的群体。
他们出去玩的过程,是斗争,是革命。
在革命的历程当中,还有牺牲,有大义。
被经常提到的九叔是最出彩的一个角色。
当在KTV被抓包的时候,他大声疾呼要求同伴撤退,眼含热泪扛下了所有罪名,俨然一个慷慨赴死的革命英雄。
被软禁在家中的过程中,还遭受到了策反和严刑逼供,但九叔都不为所动,从头到尾都没有透露跟他一起花天酒地的兄弟们……
出去嫖,成为了大义,成为了传承,成为了一杯浊酒之下代代相传的铭记。
这样的设定,为整部影片提供了无数的笑点。
BTW,梁家辉当年也凭借九叔这个角色夺得了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也可谓是实至名归了。
影片的前半部分就在这样的打打闹闹中过去,之后便进入了紧张的斗法阶段:太太与丈夫们的博弈。
曾志伟夫妇两个人,在两边的队伍当中都是灵魂人物,整场追逐的本质,就是这两个人在见招拆招。
最后,曾志伟带领丈夫们逃过一劫,装作看球赛等太太回家。
一句“势均力敌”给人留下了无限的回味空间,这句话里有作为一个偷腥者的侥幸,胜利者的得意,与革命家的自豪。
(然而,后来出了导演解说版,彭导说你们这些都是过度解读啊喂!
)
如果影片在这个地方结束,也是一部相当有味道的作品。
然而导演最后的反转处理,却给了影片更多的回味。
当现场还原,弄清那条救命短信的来历之后,再回想曾志伟在沙发上说的那句“势均力敌”就别有一番况味。
所谓“势均力敌”不是双方真的处在了一个实力的水平面,如同曼联和阿仙奴一样不相上下。
而是我想让我们处在这样的平等境地,谁也不会让谁下不来台,从而达到一种场面上的平衡。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曾志伟的老婆吞下了巨大的委屈,但她何尝不是胜利者?!
从最后的聚会交谈来看,另外两个人都已经和自己的另一半闹掰分手,而她手里还牢牢的握着自己的家庭。
这不叫忍辱负重,这叫大智慧。
对于太太团来说,在酒店有没有捉到自己的老公有什么区别呢?
其中一个人说:“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们出去嫖?
”你看,她只不过是为了出自己的一口气罢了。
在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甚至在她们动念要去抓自己老公的时候,对于她们很多人来说,这一段关系已经结束了。
人性不可考,这一次没抓到,你难道不会根据蛛丝马迹去猜测?
怀疑与不信任的念头一旦升起,地狱之门就已敞开,男人们这个时候高呼自己是被逼“革命”。
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也就再也说不清楚了……
《圣经》里说,爱是恒久忍耐。
在我看来,这里的忍耐就是两个字——不说。
心里有不愉快,知道说出来只能是自我发泄,没有任何益处,因此选择不说;看到些许往事,知道询问你又会让你担心,不如装作未发生,因此选择不说;心中有疑虑想向你求证,但即使坐实,难道就转身而去?
因此选择不说……不说,需要巨大的勇气,需要将自己的愤怒,疑虑,悲恸用平静掩埋。
这里面有哪一样不是呼天灭地的情绪?
能支持你做到这些的能量是什么?
只能是爱了!
但是不说又不是隐忍,更不是情绪压抑后的爆发。
世界上最蠢的女人,就是看到丈夫出轨后,隐忍着不离婚生活下去,然后遇到任何不满意,都能把这茬翻找出来,暴雨般的倾泻一次自己的不满。
这不是不说,而是通过自己的隐忍给自己增加了情绪宣泄的筹码,带来的伤害往往更可怕。
要么好聚好散,要么永不再提,两种做法都可以看到爱意,唯独很多家庭妇女走的隐忍,是这个局里的取死之道。
如果不是曾志伟偶然得知,我相信他这一辈子都不会从自己老婆那里得知那天的真相。
当然,作为一个聪明的丈夫,面对他得知的实情,他也会默契的选择“不说”,这才是“势均力敌”。
势均力敌是爱情最好的样子。
这不一定是因为双方一开始就在一样的起点,有一样的战力。
而是两个人心心相惜打造出了一个势均力敌的局面。
爱一个人要看他说什么,更重要的是要体会到有什么东西他选择了“不说”。
这份沉默里面不会有冷漠,当它出现的时候往往带着一抹微笑。
因为《圣经》里那句话的后半句经常被人遗忘——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彭浩翔的作品,向来充斥着很多黑色幽默。
最喜欢他的《买凶拍人》,实在很有意思。
今天看了他这部2003年的作品,极尽调侃之事。
金培达的配乐真是好玩极了,时常让我有看黑帮片的错觉。
特别是曾志伟带来的气场,会不自觉想到《无间道》。
可是谁知道表现得这么郑重其事,营造出生离死别那样悲壮的气氛,要讲述的却会是这样的故事。
忽然脑子里想到了“混搭”,而且让人更兴奋的是,虽然看着很不搭调,不过还是有很戏剧化的效果。
彭导演真是恶搞,里面的一个太太的名字竟然叫绮贞,当时听到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难道他也喜欢老师?
呵呵,片子挺好玩,不过不是很喜欢。
总觉得很多东西表达的很含糊,故事的主线和架构也不是自己喜欢的那种类型。
不过无聊的小朋友特别是小男生可以看一看。
也许会有很多启发哦
要想出震惊别人的主意,然后不惜一切代价地将之呈现在他人面前。
——彭浩翔一如 悬崖之上与追虎擒龙的底牌 共产党可以不顾自己一双幼儿流浪干革命 黑社会老大的阿卡流斯脚跟却是为了家人斗狠背叛搏命 从 春娇与志明开始 就喜欢上了他 彭浩翔 一位从小就爱电影的偏颇人活了这么久 把人性人间喜剧悲剧看透 就问片中演员:拍这样的电影 你们不笑场 好功夫[捂脸][天啊]节日 会看平日不舍得多看的文字 电影 也会看这样从头笑到尾 想象力与现实 神马统一“杰作”[捂脸][呲牙][偷笑]港影难道就是针对大陆一本正经的血统才有的灵感吗?
[撇嘴]老谋子 下次咱人性点 爹娘不可以一块闹革命 不舍昼夜 没有人性推荐大丈夫 笑抽的节奏 做男人不易 且行且珍惜[呲牙][捂脸]
结局短信那个桥段的确出人意料,不错.里面客串的明星很多,不错几个主演的演技很好,情节不错,大笑之余 也会有思考
看过Peng Hao Xiang的几部片子到这一次《Men Suddenly In black》的黑色幽默呵呵 我不得不叹服 他的确是个天才影片的故事其实很简单 四个男人出去滚 然后老婆们出去抓所以这一次Director Peng也用上《无间道》台词 桥段 摄影手法。。。
似曾相识 却将搞笑夸张发挥到及至 含而不露包括从头至尾的伏笔 和 首尾呼应已经习惯了他的那种风格 到最后送你一个extra透露一点或者留给你一点遐想空间由此不枉他的黑色幽默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是搞笑而又不仅仅是搞笑难怪 人人都爱Peng Hao Xiang
几个主角硬生生的在演一部“鬼混历险记”,梁家辉和陈百祥也是为了兄弟的鬼混事业而“牺牲”自己。
尤其九叔梁家辉,愣是面对九嫂吴君如的“邪恶压迫”时“不卑不亢”,实乃男人楷模。
然而话说回来,有多少人,尤其是女观众一看这部电影时觉得本片三观不正呢。
那么作为成家的男人,出去“混”、尤其是和女人发生关系,是否应该杜绝存在?
实话实说,只要别发生感情上的纠葛,其实也没必要完全严加禁止。
女人有女人的爱好,什么名牌、偶像、消费、攀比等。
男人也同样有自己的爱好啊,说白了,食色性也,除了吃饭就是这事了,十个男人有九个都是如此,无非就是敢说不敢说,敢做不敢做罢了,那些对着老婆发誓的、跑到网上装圣母的,谁敢保证不是金马影帝附体?
而且呢,爱情这种东西,随着时间推移,归根结底还是会成为亲情,女人或许会适应,只需要温柔的谎言和行动的体贴,以及金钱的满足就行,然而男人不同,少了激情的火花,只剩下干柴,扔在角落还不许别人碰。
这时候如果有外部的火花主动吹进来,那么家庭是有被击溃风险的。
所以,与其让外部的火花吹进来,不如经常给这干柴浇点水。
只要做到约法三章,给男人点自由空间未尝不可。
况且在外面学到点花样技巧,回家也可以学以致用,不至于看一眼就知道过程导致根本没有欲望。
同时偶尔玩一下也有助于男人自信心的建立,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
因为是花钱了,敬业的姑娘都会说尽好话,什么“哥哥好帅”、“哥哥气质一流”之类的,这样男人不会觉得自己已成中年大叔而总是感觉沮丧。
同时有些事也需要对比,男人没看过片的不过,可是片里的男主角都是无敌的,现实中男人没那么厉害,他们会怀疑是不是自己不行?
越是这种不自信越是对身体影响巨大,导致经常一蹶不振。
然而出去就不同了,有姑娘标时60分钟,他觉得别人都是达标,自己不行。
然而有一次去,旁边那里来人,他停下计算下时间,结果从进门到离开也不过是25分钟,那位姑娘他可是能坚持45分钟的。
原来大部分男人的水平都差不多嘛。
有了对比,有了信心,回家后他也就不会自卑。
和老婆的战斗也会让老婆刮目相看。
所以,男人不发生感情,单纯身体“混”一下,应该是可以存在的。
否则那个行业为什么永远存在呢。
四个男人,瞒着自己的老婆(女朋友)出去偷食,各有各的理由,大哥曰命中注定滚一滚身体好(四个人里最有经济实力);二哥爱讲段子,出来滚的理由是有一个强势且疑神疑鬼的老婆;三哥是个海龟医生,有正经工作和一个傻傻的老婆,他是四个人里道德感最重最重“爱情”的,甚至出来滚也是为了给爱情润滑保鲜。
四弟纯粹是闹太套,女朋友不给食只能出来找鸡破处。
从人物设定的角度上说,导演显然是偏袒男性的,至少给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出来滚的理由,而不是纯粹为了性而性。
至于电影中的四个女角色,导演通过对白和动作把人物雕刻的淋漓尽致。
先说大姐这个人物,她是个律师,“女警”四人组里承担大脑的角色,外冷心热,思路清晰,应变能力强,当然更重要的是她深爱自己的老公(秀戒指,给老公发短信)。
二姐是个母夜叉(蛊惑女,纹身?
),导演还轻描淡写的用一组镜头表现她也有背着老公偷食。
三妹就比较可爱了,呆呆傻傻无大脑,但是很有爱。
四妹还是小朋友,似乎影片也无处着笔。
浩翔讲段子是有一手的,这部电影贯穿的一条线就是偷食的男人和他们老婆玩的猫捉老鼠的游戏。
为了滚一下,这几个男人也算是百般受挫。
影响最深的一个场景是水枪射狗仔,借鉴了港式枪战片的镜头和剪辑,生生把一场落荒逃跑的戏整出各种恶趣味。
ok,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各种串场打酱油的大牌都为这部电影的企宣增色不少,九哥(梁家辉),吴君如,洪金宝。
可以看出这部商业片除了故事给力,人物真切,桥段充实之外,也是在市场这块充满野心的。
最后想说,从第一部戏开始,彭导就一直在塑造他自己的导演风格,我个人觉得他的风格更多来源于电影故事本身,而不是摄影和摄影(当然他的手持也算是导演风格的一部分,但不是主要)。
彭导电影里的人物之所以可爱,因为他们真实,无论是买凶拍人里的杀手,大丈夫里的偷食四兄弟,低俗喜剧里无奈讨生活的兼职,还是志明与春娇,这一个个人物都和现实里的我们一样有种种无奈与欢喜,纠缠的情欲,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鲜活的小人物,生活在香港这个鱼龙混杂的欲望都市,从某个角度说,导演更像是在纪录而不是创造他们,这是彭导电影充满“港味”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丈夫是彭浩翔的第二部作品,在买凶拍人对香港工业社会荒延怪诞的现象一番调侃之后,大丈夫中,彭浩翔初次涉水两性题材,手术刀直切婚姻最脆弱,也最经不起推敲的环节——信任和爱。
首先看他布下对垒的棋局,男方为了偷腥而组成帮派,有着多年游击历史,是一支素质过硬值得依赖的队伍。
女方也不甘示弱,任何行动都团结一心,同进同退,组成捉奸派,讽刺的是这一次,她们集体出动飞往泰国的目的是为了拜祭祈福夫妻关系和睦的佛。
彭浩翔首先给我们摆了一道,女人们每次都是对的,她们从不做对婚姻不利的事情,哪怕她们聚会聊的也都是男人们,哪怕和多帅的空少搭讪,也只是担心今晚能不能保留胃口和老公一起吃冷蟹。
影片在无限的恶搞和鬼马中以章节式平稳行进,每一段都仿佛阿汤哥神圣而艰巨的任务,观众不禁一乐,这胖子分明在正儿八经端坐凝神的给你讲一个荤段子,男方偷腥这件事情仿佛笼罩了一层使命感,是理所当然绝不可侵犯的,而且也不容失败。
单看男女对垒似乎太过平淡,导演又着重安排了男方队友内部情仇,九爷舍身取义,医生关键时刻不计前嫌,原本兄弟之情被夸大之后并没有显得可笑,反而带有一丝丝感动,女人们会想男人浑身上下除了老二之外是多么幼稚的动物啊,但他们只是爱玩而已,他们只是讲义气而已,他们只是不想和女人翻脸而已,并不是真的怕你们,因为男人全身上下,除了老二之外,都是靠情感驱动的。
影片中女人和男人的关系一开始就是对立的,却不是相互不信任。
男人们始终相信太太残酷的手腕和阴险的门道都是冲着自己偷腥来的,这多像小孩子对居高临下的老师恨得牙痒痒却又戒不掉上课偷吃零食的坏毛病呢,他们对独裁者的目的和手腕从来不抱有疑惑,相反独裁者对他们却总是处在怀疑中,无论是归功于迷信还是理智,任何一丝蛛丝马迹都会挑起她们独裁的欲望。
无奈对手实在太弱,也就是说如果女人愿意,每一个男人的结果都会像九爷一样,因为你们根本就玩不过这群头发长见识短的动物。
片中甚至出现九爷和九嫂角色扮演警察犯人互掐的场景,不免意味太过明显,不过本来彭导也没有准备多正经的讲故事,一切都是臆想,何不痛快淋漓。
女人们智商的质量参差不齐,律师大婶显然深谙婚姻之道,把男人玩弄于鼓掌之中,这一处伏笔在结尾处闪回的恰到好处,代表着一个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的维系和健康的发展性,律师大婶就像一个搬弄玩具铁轨的孩子般主宰着事情发展的方向。
她的婚姻哲学似乎是欲擒故纵,欲纵故擒。
捉奸并不是目的,做了与没做才是关键。
律师大婶冲进套房的一瞬间拿起壁炉上完好无损的避孕套时,女人们就已经胜利了,男人纵使成功的逃离了犯罪现场,貌似大难未死,实则愚昧短浅,偷腥不成反而败得彻底。
而另几位女伴除了纯爱的医生妻子之外二位越是忿忿不平越显得无知,既然是无法杜绝的现象,何不去适应它呢,一定要你死我亡才罢休么,好吧,最先死的,一定是爱情。
这就是彭浩翔想说的。
最后再来讲一讲彭浩翔的纯爱,从那件疯狂的小事叫爱情开始,彭浩翔就从未放弃过纯真的幻想,从阿全和三流女优的结合,到天哥辛苦的旋转激吻,再到后来AV中天宫留给四位少年的信物,无不带着情窦初开或至少情窦再开的纯情,哪怕掩盖在纯情之下的依然是这个世界最肮脏的各种交易和苦难,他也从没有放弃对爱情的幻想,也许有那么一个男人,他一定是会去偷腥的,但躺在别的女人的床上,他心里惦记的,是为你去换手袋的颜色,以及不吃冷蟹。
也许有那么一个女人,会吃三箱减肥药减肥,会不问缘由的帮助你,会一直等你,会为你做任何事,甚至,会在你即将输掉比赛时,帮你扳回一分,哪怕是个乌龙球。
这也许就是婚姻的奥秘,任何哪一方输掉比赛,婚姻就死掉了,婚姻的胜利只有平局,要不势均力敌斗智斗勇,要不就像医生和傻女那样吧,永远别真的把对方当做对手。
否则,就只有和另外两对一样,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我发现最近我越来越不正常了,不正常的表现是,我看那些传说中很感人的片子都非常之淡定,也觉得那些片子完全无法触碰到我的内心,但是看彭浩翔的片子的感觉完全不同,他不仅触碰到了我内心深处,而且常常让我感动到不能自己。
《大丈夫》,明明是爆笑至极的一部喜剧,我却可以看的内牛满面。
第一是对情节的深深叹服(彭浩翔真的是鬼才,天才编剧,他的创意是无与伦比的,他的片子其实全靠情节的精彩取胜)第二,则是对爆笑之后很多很有余味的情节的感动。
片子讲的是一群男人趁老婆不在出去“偷食”,想度过无拘无束的14个小时却被老婆们撞破开始玩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这个大纲就已经非常之吸引人了,彭浩翔就是一个天才,就我那么多年看的书,坚持买他的报纸专栏的感觉,他总有一种戏谑性,作家彭浩翔,语言简单凝练,故事不着边际,情节天马行空,基本都是由现实出发,最后却有点后现代风格,非常荒诞。
而我最喜欢导演彭浩翔的一点是他的电影永远故事紧凑,节奏非常快,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个无用的梗。
尽管这是喜剧,但我觉得完全可以当警匪片,悬疑片,甚至是恐怖片来看,他就像希区柯克一样,是天才的悬念大师,其实很多东西在前面就埋下了伏笔,最后一切揭晓才会让人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
所以他的结局,永远是个既在情理中,又在意料之外的。
他真的是把观众当猴耍的,而且蔑视大家的智商蔑视的相当成功。
毫无疑问《大丈夫》就是经典的彭式喜剧。
有趣的情节是数不胜数的,四个男人与四个女人玩“猫捉老鼠”的游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追追赶赶,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情节,就是那群太太们在飞机上炫耀自己老公对自己的爱的场景,那可以说是拍尽现实百态了。
还是最喜欢演陈小春老婆的那个,有点犹豫有点胆怯,单纯天真。
不愿知道自己的老公真的“偷食”。
本部片子是彭浩翔玩黑色幽默玩的最不亦乐乎的一部,可以说将夸张这门手法发挥到了极致,“笑果”惊人。
当影片刚开始,豪迈的音乐响起,四个穿着黑西装的男子出现迈着潇洒的步伐,讲着充满豪情壮志的话语时,每个人都会屏住呼吸,然后发现这群男人精密的计划不过是偷情,就会让人觉得好笑。
最最最搞笑的莫过于饰演九叔的梁家辉(他在我心中一直都是个很搞笑的人物,可能是因为《东成西就》的印象太深)九叔可以说是本片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他好像一直活在曾志伟的回忆中。
曾志伟不断回忆当年九叔是如何不顾个人安危,在太太们扫荡的时候义气地选择一人留下来,掩护了所有人离开导致中日被关在家里的悲惨下场。
他还宁死不屈,打死不招供,连看情色杂志的好处都诱惑不了他。
这场戏拍的荡气回肠,在遇到太太来夜总会就要开门时,九叔死死抵住门,音乐相当悲壮,九叔的表情让我想到董存瑞炸碉堡,黄继光堵枪口,雄壮英勇,却让我差点笑喷。
其实我并不太喜欢看港片,我喜欢精致的画面,我一直觉得港片很粗制滥造,每个导演拍片的速度都太快,除了王家卫等少数人以外,大家似乎都是为了票房,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王晶,他直称自己是个电影商人,奖项不如票房。
不过我并不讨厌王晶,因为在我心中他也是一个奇葩,他的电影虽然经常被诟病没有任何价值,但他拍的本来就是娱乐电影,而他也有很多天才创意,从来就不缺逗人笑的办法,所以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他很成功,他又是那么坦诚的人,我一直觉得商业片导演比文艺片导演辛苦多了,毕竟文艺片导演票房不好还能找借口商业片导演就不行,因此,我一直钦佩那些人,尤其是王晶。
好了貌似我跑题了,那就继续跑,我想讲我对港剧的感觉,其实我一直挺不能理解香港人对家的感觉的。
就我多年来看港剧的经验显示,真的没有比香港人更加重视家庭的了。
每个港剧的模式都是类似的,而无论古装现代,几乎都是以家庭展开故事。
比如最典型的《溏心风暴》,讲的无非都是些家和万事兴的大道理。
港剧固然俗套,但有一件事不能否认,港片总是有一些很烂俗的情节让人觉得很搞笑,也会有一些你明明就觉得烂到极点却还是很容易被感动的戏码。
还是以《溏心风暴》为例,我当时看这部片子最大的感受是,这演员 演这戏多辛苦啊,这台词还有完没完那。
吵架戏实在太多,而好多戏我都哭了(唉......我羞愧),其实看多了就会发现,港片编剧爱好的感人方式无非就是回忆过去,拿二十年前的老事来说事,达到催人泪下的效果,可是很明显,这招很管用。
《大丈夫》中我觉得最感人的线索就是凉蟹,老婆等着和老公一起吃而一直没有吃饭,陈小春演的老公虽然在外偷情但总是心中有愧,最后也是唯一一个主动放弃而回来的。
当最后两个人吃螃蟹时我觉得真的特别感动。
彭浩翔作品的一大特点就是完全突破我们固有的伦理观念,比如《买凶拍人》中的杀手,又比如这部中想去偷情的四个男人,如果在大陆的片子里,偷情只会引发像《蜗居》那样的惨案,是绝不会引发这么搞笑又温馨的故事的。
但彭浩翔就是不一样,我们不仅不会想到《买凶拍人》里面两个男主角杀的也是人,反而会同情他们,最后他们获得了不错的结果,我们还会感到开心。
这部也是,我们不但不会鄙视他们的偷情行为,还会觉得他们很好,不要被揭穿。
这部片子里,不仅有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其实也有兄弟义气,陈小春与曾志伟之间的一波三折既搞笑又感人。
最后的结局就不剧透了,反正也不会离开港片欢欢喜喜大团圆的筹码,尽管有那么一点意外。
爱情与婚姻,真的是需要智慧去经营的,看了之后真的感慨良多啊。
不过,要是男人偷个情也需使尽千种方法,真不知说是好男人还是没用的男人了。
PS这里有好多跑龙套的大牌啊,连谭咏麟,洪金宝都演了个路人甲,演九叔他老婆的吴君如,演服务生的张达明,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很眼熟的港剧演员。
PPS还好彭浩翔是香港人,不然,嘿嘿,就你那创意,杀人无数的杀手有好下场,偷情不受惩罚,看你怎么过得了广电总局的魔爪........
男人与女人的婚姻,最后只是为了相互折磨吗?
男人为了不被女人发现而绞尽脑汁,女人为了男人同样也绞尽脑汁。
凭心而言,男人们的行为跟渣男无异,影片中段男人们的独白更像是在合理化自己偷情的所作所为。
但是不得不说听着竟然还有那么点道理。
归根究底可以总结为是为了再给生活注入激情,生活已经成了一潭死水,鬼混成了向死水中投入的石头。
男人不是好东西,但女人也不见得就完全是受害者,卢巧音似乎在泰国有情夫。
当然可以认为是对杜汶泽的报复行为看,但是用错误的行为去报复错误,就是对的吗?
这部电影是恶搞片,把《无间道》开涮了个遍。
但是电影最后把主题给升华了,毛舜筠才是那个内鬼,她拥有选择权,但是她最后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一种逃避。
不得不说,她跟曾志伟之间感情已经所剩无几,他们的婚姻看起来就只剩博弈了。
又或者说,其实是曾经深爱过,最后才会这样?
很一般
把夫妻角力講得好誇張的笑片。內容不怎創新,但拍攝剪接好看。陳小春原子鏸好Sweet呀。不喜歡毛舜筠臨尾故弄玄虛,跟《最愛女人購物狂》的徐小鳳沒兩樣。
这是我目前看过的彭浩翔电影里最无聊的一部,虽然明星是一个接一个,但我觉得这些人来来回回做的事就没什么意思,当然导演不断地想丰满这些人物的动机,把前因后果都尽可能交代清楚,但我总觉得不太信服,也不太能看明白,就觉得他们为一点小事磨磨唧唧打打闹闹的干什么呢这是。
这么看来《飞虎出征》也是抄袭自己。太太们胁迫女秘书可谓是相当恶毒,九叔的下场非常荒谬,感觉彭每次都只是想到了个聪明点子,却没有在逻辑上下功夫。后巷闪光灯大战有点意思,其他的部分拍得都很随便。很烦扮悲壮。毛毛最好。男性情谊只能在偷食中刻奇一番,还真是不输塑料姐妹花
幽默吗?我不怎么觉得,有点抓着你的胳肢窝挠痒痒的感觉。
不评论。。。好吧,说一句,cast不仅华丽丽而且配到绝。完。
飙得还不够,还可以拍得再悍一些,音乐的感觉比其他的差了点
彭浩翔真是聪明到鸡贼
not of my style..
4/10
非常幽默。无间道!后来听彭导说,其实是在缅怀97前夜总会的,想想,也是。
有人说《飞虎出征》在炒《大丈夫》的剩饭,2013年的彭浩翔写出来的故事还是10年前的模样,我却觉得一个导演如果用一生的时间、用自己所有的作品讲清楚了一件事情,那他就是个好导演,好编剧。
我为什么要在大半夜的陪六爷看一部这样的电影?类型错位而已,get不到里面的梗,无趣极了。
偷食教程片,彭sir不忘调侃陈绮贞,恶搞无间道。花里胡哨的摆出一堆闹剧的元素,最后冷不丁甩给你一个说教的面孔。哈哈,很有爱
其实我很喜欢原子鏸 和她演的“陈绮贞”啊 XD
又闷又骚的恶趣味,不喜欢。
其实,电影真是拍得很有意思又精彩。虽然偷吃这件事本身是很恶心和没道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黑帮交易,你来我往的侦查手段,相当高明的搞笑喜剧。想回家的她和发了通知短信的她,是真的比较爱他和愿意维持这个家庭。反正,我始终不明白,结婚了又出去偷吃,偷吃完又回来家里,男人就是贱格,什么都想要。香港特色黑色幽默搞笑喜剧,有点黄有点一本正经有点道理加上很搞笑的画面和巧思设计。哦哦还有,梁家辉真是很劲,短短几分钟,再难忘记九叔,为兄弟们所受的苦楚。哈哈哈哈哈
肥彭我真是服了你,大半夜的我一个人在房间笑到流泪,还好本人尚未结婚。把一个失败未遂的偷情故事拍成如此气势磅礴的“革命片”,正应了那句“爱情就是革命”。看罢之后心底还有一丝后怕和心凉,男女关系到今天果真是明争暗斗,如果智商不够定力不足,我还能够结婚吗?
2008.2.25 节奏较拖沓。手法还是他惯用的手法。
恶搞,胡闹,扯淡,黑色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