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如何正常和另一个世界的怪异

How to Be Normal and the Oddness of the Other World

主演:路易莎-塞利娜·加弗龙,科内利乌斯·奥博尼亚,埃尔克·温肯斯,Oliver Rosskopf,里昂·塔兹伯,Wesley Joseph Byrne,Felix Pöchhacker,David Scheid

类型:电影地区:奥地利语言:德语,英语年份:2025

《如何正常和另一个世界的怪异》剧照

《如何正常和另一个世界的怪异》长篇影评

《如何正常和另一个世界的怪异》短评

在我看过所有的精神困境相关影片里基本也算是最没有想象力的一部。开场第一秒就在期待一些有意思的视听,期待到最后一秒也没得到。

4分钟前
  • マクガフィン
  • 很差

#11019。75th Berlinale-视点单元入围。7分。蛮疯的一部片,女主角作为精神病患者且服药导致的异常状态,以繁复的剪辑和画幅变换有着相当不错的呈现,加上又是学“Film and Media Studies”的,所以电影也成为一个结构性的因素——但这部不是那种比较招人烦的剧组片而是挺好的元电影,电影成为女主角认知世界的一种模式,并承担了极好的剧作任务。稍微冗长了点。

8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当时出场评价说导演本人未必有双向经验,但必然有近距离观察精神病的经验。很喜欢最后的meta设计,影片的细节和选曲也很惊喜

12分钟前
  • cccc
  • 力荐

好奇妙的电影,整部电影就是混乱的精神世界,混乱的画幅,音乐,节奏,故事,时空,这就是日常的生活。“你只是过于强大,才让别人恐惧你”。很喜欢接电话要去跳楼以及戴上墨镜望向未来,这两段莫名其妙感受到了乐趣感。离开人世的瞬间才是烟花绽放,算是给了电影另一种精神的可能。

13分钟前
  • Miu
  • 推荐

2025.4.25 北影节。三星半,扣半星给观影环境:开场半天了还是很多人在吃薯片,包装袋、薯片碎裂的声音让我开场近乎十分钟完全没看进去。自嘲没点大病谁来看这个。很抽象,电影情节一度难以分清是女主的病态臆想还是真实情境。电影想表述的事情很简单——如它的名字一样——只是一个生了病的人(家庭)想努力融入正常人的生活罢了。但这一切又都是错位的,于是观众和父母一样,读了一个最杂乱的章节。电影中隐晦的展现了家庭问题,但没有深入,也能理解,深入后不免落入俗套。

18分钟前
  • 姑奶奶今天感觉
  • 还行

如果说这部电影是“如果你不理解,那恭喜你是正常人”,那就失败到家了。。所以?是想拍给精神类疾病患者的狂欢?我不认为这会让他们感到宽慰。而我,一个不至于到生病的所谓正常人,就不配当这部电影的观众了吗?我的直观感受是不适,生理心理兼具。我能感受到,导演用一些“高超”的技巧(画面快闪、音乐调节、画幅改变等等吧)来渲染精神疾病类患者的崩溃,非常优秀地表达了我对本来就有的认知,或者说是刻板印象。。。甚至会让人觉得更想远离生病的人,会让人在觉得自己有问题时更想远离医院和药物,这种停留在传统与表层的剧情堆砌有什么意思呢?故事单薄、表达无力、节奏拖沓、故弄玄虚,消耗精神疾病的感觉好吗我请问了。

21分钟前
  • 晨*曦
  • 很差

国人可能很难理解外国人眼中的人生困境,在我们看来太简单了

23分钟前
  • 昨日黄昏
  • 还行

#BJIFF 7

25分钟前
  • 北上Zenon
  • 还行

我真没空跟你们这些中产白女闹了。。。

29分钟前
  • 纪糖果
  • 还行

不理解一星评价。在我看来这部片子已经相当好地刻画了BP患者日常。混乱感来自于疾病本身,大脑的混乱消解了正常与异常,真实与虚幻的边界,这种不可理解的,有矫揉造作嫌疑的剧情,似乎就是部分精神疾病患者的真实日常,疾病带来的体验本身具有不可理解性。同样,作为所谓正常人,理解所谓异常也很困难(正如影片)。反而当精神病性症状与童趣幻想混在一起时,人类社会对异常的包容性在此时增加,达到了某种程度的自由。我理解解离症状在这里作为个人身份迷失和融入困难的线索很合适,但可能反而会增加观众的迷惑感。很喜欢那句:我将世界溶解为虚无还有:你们只是遇到了我生命中最混乱的章节希望越来越能打破正常与异常的边界,多对人进行包容与理解吧

34分钟前
  • 魔都一枝花
  • 力荐

喜欢以多种影像和频繁的断裂来体现精神病症的形式,混入了黑客帝国的虚无主义和搏击俱乐部的一点点影子。更像是一种影像实验,材料和情感瞬时而丰富,最后“人生最混乱的章节”让人忍不住想掉眼泪

37分钟前
  • U.砚
  • 推荐

柏林電影節第三部。真實地反映了部分重度精神障礙患者的內心世界,包括擅自停藥,自殺自殘,以及重度幻想、解離,甚至還有柯塔爾綜合徵即感受不到自己的身體或者器官的存在。同時感覺導演是不是有點中二病,如果想要聚焦在對精神病患者的刻畫上 大可不必借用過多黑客帝國元素。而且影片本身已經成功地引起觀眾的焦慮和不適了,隨機插入的懸疑片和科幻場景非常出戲。可能是男導演的通病吧不管拍什麼都要強行宏觀一下 科幻一下。然後想到重度精神障礙患者中大部分人的生命就停止在了距離結尾五分鐘的地方,還是很唏噓。

42分钟前
  • forestrain
  • 还行

我的认知力不足以理解这个电影,但是我喜欢

47分钟前
  • 双误仙人高芙🎾
  • 推荐

25BJIFF③:两星给自己,开局三部全是精神病,绝绝子~(;´༎ຶД༎ຶ`)

51分钟前
  • hlses0
  • 较差

看了一百分钟的都市人发癫大合集

56分钟前
  • 唾弃这颓废
  • 推荐

奇幻的精神病内心世界,看了一半也感觉到了压抑想要逃离。

57分钟前
  • 细雨幽笛
  • 还行

7.3 荒诞的欧式抽象和煎熬,看的过程一直在想,这么痛苦又耗费心力的人生,下辈子投胎是不是得加分啊。坐在西单电影院里,左右和后排一直传来吸鼻子声,虽然到目前为止没经历过谵妄,但是那种痛苦和无人理解的时刻,确实需要一场绚烂烟花

1小时前
  • 陌雪浅痕
  • 推荐

要去理性讨论某种生理性疾病是怎么产生,很难,从社会找原因不如多研究基因。

1小时前
  • 小唐快跑
  • 还行

第一次看到拍得这么真实贴切的表现精神病人状态的片子,看哭了很多次,很悲伤。

1小时前
  • Mushy
  • 力荐

又“微踩雷”了一部新片,来自柏林视点单元。视听技巧有想法,碎片化、炫技地拍出精神障碍患者从中度转向重度的内心世界。同时女主大抵是个影迷,发疯时脑子里全是各种类型片的电影画面,因此很多繁复的设计,又是迷影向/元电影向的。但问题是剧本太单薄了,只有浅层的呈现,没有任何更深的表达,导致空洞泛泛。相比之下就连清明档的国产电影《青春里》都有很多具体议题(体制与法制、心理病耻感与社会污名化)的深入分析。|北影节

1小时前
  • 徐若风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