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帮主胡子我很喜欢这个看似很仿照美国悬疑片的封面上的宣传语:谁是真凶?
谁是帮凶?
就像我经常面对A片发出的感叹一样:谁是男主角?
谁是男配角?
首先我必须非常坚硬的竖起大拇指说这是一部绝佳的香港电影,甚至可以归类为我看过的2009年最有诚意最佳电影。
《关人7事》在我大脑里几乎没有任何印象,甚至当我看到还是因为我做好看鬼片的准备看的。
可是就这么一部冷门片却能够带给人异常的欣喜。
影片的开头其中一个女主角说了一句话:“我是个教徒。
”我想导演肯定也是一名教徒。
影片从头到尾充斥着宿命论,因果循环表露无疑。
影片的所有故事是通过一个LES里的一方喜欢上一个男人开始的。
对于同性恋的片子我从来不好说什么,就像很多善良的人们对经常在家打飞机的人也不知道该骂他流氓还是该说他这样对身体不好。
就像影片名称管你什么事儿?
影片的每一步都很真实,每一个本会成为凶手的人其实都是非常普通的人,甚至还不如普通人,赌徒,烂仔,无业游民。
他们却都犯了足以毁掉自己人生的事情。
每个人在以为自己在做一件自己为真凶的小坏事儿的时候,殊不知可能已经做了某个人或者某个事情的帮凶。
小情侣之间拌拌嘴能掀起多大的祸害呢?
能有多大的仇呢?
人家跟你说这事儿就是发泄一下,给嘴过个年,您倒好,当真了,把对方的对象说的一无是处,死去活来。
同事抱怨了几句上司要让自己加班的事儿,您顺嘴开始就说着一些上司的八卦,“让咱们加班,人家拿着高工资谁知道到哪儿养小蜜呢。
”邻居唠叨几句家里房产的事儿,您又不行了,您的爱帮助世人的事儿逼毛病又出来了,跟邻居说说“养儿防老,养儿防老,说不清现在可都是儿子等着房呢。
”影片的结尾导演出现了很大的两个字:“如果……”影片中每个人做的小事儿没有身边人的怂恿,没有听从别人的闲话,后来的结局全部都扭转了,嘴巴碎并不算交际能力,更不要以为那会让别人感觉你是真正的帮他。
A的父母因为听从邻居的闲言碎语与A闹得不好,A于是将工作交给下属去做,自己跑去泡吧。
B因为要加班而无法和女朋友C的约会必须推迟改天,C听了朋友的话,觉得B的确对自己不好,一个人去了酒吧。
A认识了C,俩人上了床,C和B分手,A和家里人闹翻不在家里去住。
而他们现在都在和朋友一起,说着自己的倒霉遭遇。
如果……有时候,你可以不去当上面故事里的那个“朋友”。
文章出处:www.huzibeer.cn
真没感觉出来别人说的“败笔”、“教育意义”、“狗血”之类的。
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这就是个在江湖上混的所有江湖人所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
再说电影,到处都是这种手法的电影。
看过好几部这种电影了,比如《11:14》之类的,其实这种先结局再阐述的手法还不如任达华那个《非常突然》有意思。
当然,本片这种手法更多的体现的是性格决定命运、万事皆有因,而《非常突然》则更多的体现在世事无常、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尽管有差别,但其实从观影感受来说,差别真的没说起来那么明显。
电影,说到底,就是个说故事的媒介而已。
去看一开始就告诉你结局的电影,就好比去看一开始就告诉你比分的球赛,有意思吗?
有意思吗?
有意思吗?
由题目开始说说这部电影。
普通话标题说是“七事”,既然是七事,那我就较个真,数数是否真有7路人马最终汇总到了这个纠结了不少人命运的24小时便利店:1.英俊青年,以拉拢外围赌球为生的威廉等灰色人物2.融融和到便利店买夜宵的同性女友3.融融的捅伤威廉的前任女友4.便利店的两位收银妹和她们的男友5.便利店好色的老板6.年轻有为的警察哥哥7.好赌的周柏豪和他无辜专情却又最终唯一直接殒命的女友江若琳……大致的人物就在上述七列,他们原本有着不同的生活轨迹,本不应该有什么相交的地方,可通过编剧的生花妙笔,居然让他们在最终汇聚到了便利店。
当然,其实剧中人物还有酒吧记录客人下单的一线马仔,和好色老板侃大山的色友等等。
但最为关联的应该就是上述这些。
可令人纠结的是,“七事”好理,“关人”又该怎么理解?
关住七路人马之意?
好像太过于牵强附会。
既然普通话不太走的通,就从粤语去考虑。
说来也真巧,好像剧中就有不少骂人傻瓜的词汇,其中一个是“qisi”;而“关人”这个词谷歌了下,好像类似于“关你”等类似的意思。
所以,这个词也许只是粤语中的一个粗口。
文雅些说就是“关你什么事”的意思。
当然,剧情的发展,可真是关你很大事。
故事叙述的手法是典型的多线索环状叙事结构,高明的地方还在于,每段故事貌似独立却都有一点合理的粘连,涓涓细流在最终阿玲跑出店铺被意外撞飞时合流从而达到高潮。
能够在80分钟内(我看到的便是这么一个版本,未知其他朋友的版本,时间是否还充裕些)让故事叙述的这么流畅这么有张力,颇见功力。
撞向阿玲的跑车是不学好好嫉妒的警察弟弟驾驶的,可之所以这么一件事,剥茧抽丝得考量,好像谁都有干系:1中的人物怂恿别人赌球,搞得周柏豪要铤而走险来到这个便利店;2中的融融和同性女友为了摆脱3中的疯狂女性利用威廉;4中的两男两女想监守自盗,但弄巧成拙反而成了直接的凶手;5中的老板穷凶极恶的诅咒阿玲的短信,貌似给她戴了个魔咒,而且肇事车辆还是他的;6中的警察哥哥鄙视自己的弟弟,搞得弟弟一定要搞点名堂出来,结果一出手就是闯祸;7中的阿玲夫妇,冷酷地说,大概是可怜人必有其可恨之处吧。
海报中的宣传语“谁是帮凶,谁是真凶”,还真起到了引人深思的效果。
毕竟,从法理上来说,警察弟弟该要付很大责任,起码该是过失杀人吧?
而从情理上而言,则每个人,包括阿玲自己,都要为这件事情负责。
当然,每一朵雪花都不会认为自己要为雪崩负责。
导演: 彭发编剧: 彭发 / 彭柏成主演: 江若琳 / 周柏豪 / 陈伟霆 / 郑融 / 赵硕之 / 龚慈恩 / 周秀娜 / 徐正曦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上映日期: 2009-11-05语言: 粤语又名: 关人7事 / 玩大咗 / Seven 2 Oneimdb链接: tt1535475
《关人七事》这部电影剪接手法十分独特,节奏紧凑剧情环环相扣,通过倒叙及多线叙事的方式,为观众讲述了一群游走于社会边缘的迷途青年的生活悲剧。
电影的名字,是粤语里一句粗口,意思是关你什么事。
但电影呈现出的故事就像是一张网,将每个角色网罗其中,看似无关的人和人之间总能通过未知的节点相连,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故事线,不经意间彼此交叠,相互牵扯着,影响着。
当所有人的故事交汇在一点,就出现了电影开始时那个惊心动魄的结局影片的主要情节都发生在夜晚,色调昏暗的街道酝酿着阴谋和罪恶,各怀心事的年轻人或无意或刻意的在明亮的便利店里相遇,心底的恶魔被放出,上演了一出悲剧。
而William就是这出悲剧中的一个牺牲者,他既自食其果又略显无辜。
对待爱情的真诚恳切是William最突出的特征,影片并没有着重于表现William的黑色职业,而是在倒回叙事的时空中,通过他与女友融融的对手戏来不断渲染。
作为剧情的重要推动者,William的故事主要围绕他的爱情展开,感情戏占据了角色的大部分空间。
故事的开始William带女友融融去灯火阑珊的天桥上谈情说爱,面对心爱的人他不想有所隐瞒,同时又担心女友觉得自己是坏人而离开自己,他心怀忐忑,但还是勇敢的坦承了自己的职业。
此时的特写镜头将William犹疑轻锁的眉头、小心试探的眼神等一系列细微的表情变化,一览无余的呈现给了观众。
陈伟霆的表演充分抓住了人物紧张忐忑的情绪,刻画了角色对待爱情真诚且珍惜的心态。
影片中还有一幕,更直接的展示了William在恋爱中爱护女友的好男友形象,看完电影后,William想带女友继续浪漫约会,夜晚街头幽暗的光线,暗示了他深陷在爱情漩涡中的盲目,语言上温柔且带有讨好的意味,中景拍摄时William一路颔首,身体前倾与融融对话,尽量使自己更靠近她,近景时他落在融融身上的关切眼神,全都表现了在热恋中的人渴望与对方亲近的心情。
在融融家楼下告别时,通过拍摄景别、拍摄角度的切换,立体的展现出 William耍小聪明未遂后失落委屈的模样,进一步丰满了William在爱情中柔软可爱的形象。
片段最后,镜头中幽深的楼梯意味深长,仿佛预示着William未知的命运。
在这一部分的演绎中,陈伟霆用准确的肢体语言和生动的表情配合镜头的变换,诠释出了角色沉浸在爱情中的热切心情。
作为地下钱庄收赌债的庄家,年轻的William也有着霸道轻佻嚣张的性格特征,这些特征丰满了以爱情线为主的William的角色形象。
William不知自己深陷爱情的骗局,只是被人利用的挡箭牌,挺身而出与情敌见面交涉,在整个谈话产生言语冲突的过程中,导演以近景展现William的情绪变化,他探身向前态度强硬的宣示主权,被无视后坐直身体克制怒意,而后暴躁霸道的与情敌言语交锋,最后不忘轻蔑的嘲笑挑衅对方。
这都体现出他的年轻气盛以及不良职业带给他的负面影响,当然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他对女友的在意,以及捍卫爱情的决心。
这场戏中William有两通决定全剧多数人物命运的电话,无意中促成了后面的剧情。
特写镜头从侧面拍摄,透过冰柜玻璃们仍旧看得到他拧起的眉头,不留情面的拒绝了延期收债的请求,转而镜头改变角度,从斜下方拍摄,我们看到了他眼中的果决在拨出女友电话的一瞬化成了满眼柔情。
这一段情绪的变化好像是刺骨冰化成了温柔水,同样都是用皱眉的表情去诠释,陈伟霆通过眉尾上挑和下垂的转换完美的演绎了冷酷到柔情的情绪变化。
电影很好的刻画了一个对爱情赤城认真的边缘青年形象。
他对女友温柔备至,对爱情勇敢担当,在过程中流露出性格中的暴躁与轻浮使William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活,性格饱满。
在表现这个角色时导演大量的运用了特写镜头,充分的展现了陈伟霆在表演中对微表情的掌控力,适当出现的中景镜头在促进情节发展的同时也让观众看到了陈伟霆在处理肢体语言上的细致到位,成功的刻画出了一个虽未从事良好职业,但为人坦荡看重爱情的可爱角色。
整个电影的色彩基调时而昏暗时而苍白,反映着影片中人们的内心世界,或阴暗或空洞,只好任由欺骗、暴力、冲动等不良情绪去支配去操控。
影片的结局过分悲伤,事故的始作俑者都安然无恙,而因爱被牵扯其中的人们,或死、或伤、或锒铛入狱,命运就是如此公正亦不公平,它公正在每个人的结局都是由自己的一个个选择发展而得,它不公平在你最柔软的地方亦会是你的致命伤,越看重爱的人越容易受到伤害。
电影结尾的彩蛋是导演留给我们另外一种结局,几个人的一念之差,改变了所有人命运的轨迹,在这个结局中没有人受到伤害,大家继续在各自的轨道上生活,平稳如昨。
有人说这个结局使电影像是一部教育片,我倒觉得这是导演送给观众的礼物,让人们在残酷的现实中看到希望的光。
但生活没有如果,事情发展成最终的样子,是命运更是人们自己的选择。
海报上写着,谁是帮凶,谁是真凶?
其实,命运是帮凶,每个人都是真凶。
很喜欢这种多线索叙事的架构,冥冥中感觉世间仿佛真有命运的主宰,看似擦肩而过的路人,谁知道千丝万缕命运之线的交错后,陌生的我和你,是否会是改变彼此人生的那个人。
我认识你吗?
你认识我吗?
擦肩而过的瞬间,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命运背后的线,你和我是否连在一起。
教徒。
很有意思的两个字。
影片感觉最加分的地方,对我来说,是最后的“如果”桥段,让整部片子有了温馨的感觉。
也许是年纪日增,更希望世事能够圆满,希望岁月静好,时日荏苒。
其实影片中的人物,除了警察哥哥,其余都是社会边缘化的小人物,他们身份各异,由于身份的设定,看似离我们很远。
但他们身上都没有大善大恶,却如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一般,也许如此,能给我以很强的共鸣。
凡人也有自己的愤怒,谁都有动怒的那一刻,都有在心底暗自发狠的那一时,这很正常。
但无论如何,请记得冲动是魔鬼,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切都好。
无论多难的关口,总有过去的一天,为一时的快意恩仇大可不必。
想来,世事确实不过如此。
世事没有如果,行动没有back键,三思而后行,什么时候都没有错。
同样的便利店故事,看时总想起《夜店》。
我觉得比夜店成熟,多线叙事这一点及格了,但镜头重叠还是稍多,如果相同镜头有效合并,无缝对接能更好。
第一次看时经验于最后的“如果”。
第二次看时觉得这个叙事结构已经够吸引我。
那个"如果"倒是败笔,观众都是明眼人,没必要无所谓的说教。
就像郭德纲说的很对,该干嘛就干嘛的,相声或者电影,好看好听就可以。
江若琳真让人心疼,这样一部戏,足够让人喜欢她。
——20130113
两个人偷完车,开了那么久,报案的女孩(走路)已经到了超市,开车的还没有赶到,时差有些问题,估计是单行线惹的祸吧,呵呵!
整体不错,摄影的机位很好,构图很有味道,由于每个演员的戏份都差不多,人物刻画比较鲜明。
这部片子如果按时间顺序来讲,可能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
这是一个看似表面上几个故事毫无关联,事实上所有人都是相关的故事。
有如蝴蝶效应一样,连锁反应,种的因,果终究会回到自己身上。
拍摄手法看似零碎,实则碎片之外一点点拼凑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结局令人唏嘘。
戏剧化的安排,构思精巧,令人佩服。
这个片子无论对青少年来说或是成年人来说,无疑都是一部很好的片子,很能引起人的思考,引人反思。
但是片尾的"如果""有些多此一举,一下子多了一些说教意味,就显得多余且累赘了。
看客心中自有定数,如此一来赘述不说,又削弱了收尾力道,本来能给人冷静反思的,一下子又给鸡汤灌得七荤八素,反倒失掉了原来的效果,得不偿失。
但总体来说,这种手法和构思国内都少有,做到这个程度,已是相当优秀了。
这是一部关注度不是很高的电影,甚至我朋友看了说不知所云。
可是我觉得不错。
一个看似简单的超市抢劫,确实那么多的不简单在背后支撑着。
爱情、性骚扰、赌博欠债、同性恋······一环一环,一件一件,把结局推向悲剧。
该受惩罚的,却没有收到惩罚,善良的人,却死于非命。
开头的短片集中火力的剪裁让整部片子的故事显得有节奏而且有力量,个人认为在超市的那一段重复的多了点,但是整部片子还是很赞的。
尤其是当人物之间一环扣一环的关系,在整个故事变得明朗之后,心情也变得更加沉重和复杂。
很多人不喜欢那个结局“如果”,觉得是败笔,但是我看到“如果”的时候,觉得宁肯相信那个才是故事应该发展的方向。
当然,“如果”也只是如果,电影里可以有如果可是现实生活中不会有。
又见群戏。
多线索,多人物,然后在一个固定场景爆发冲突的戏剧结构,说实话,这两年大陆拍了不少了,不过是喜剧片居多,只求一乐,拍烂了。
像本片这样好好讲完故事的,人物关系比较完整的,实属不易,从中也能看出导演的功力。
因为剧情需要,世界被缩小了,时间的逻辑性和空间的逻辑性有时无法同时满足,当然,这也是这类影片的通病了。
另外,导演大概怕观众看不懂,所以衔接的地方有很多镜头重复,有些画蛇添足了,大概是第一次拍这种结构的电影有些不自信吧。
饶是如此,影片也只得80分钟,从好的方面讲,是剪辑的非常紧凑,从差的方面讲,剧本还可以再加码。
讲上海话的仔很莫名,一鸡冻就讲上海话,搞笑的效果是有了,就是不知这个安排有什么用意。
结局的短信有点宿命论的意思,还特意搞了个“如果”出来,恩,一念之差啊。
歌里唱到“Nothing Never Change”,几个执念的人死的死抓的抓,那个change的人却没事,杯具啊。
有点模仿《撞车》的味道,演员演技还需加强,结局竟然是GL是最后的幸运者。。。
麻相很过得去~
很好诶 虽然是模仿的~
那些看似毫无相关。实则也的确毫无相关的人。却促成了整个事件。有前因。有后果。承上且启下。张小娴的感觉。末尾的如果。颇有点教育意义。
看到一列的三四五星评价 如果此套都能有三星以上 那两杆大烟枪岂不是要十星? 虽然现在不用菲林拍摄了 但如此为拍摄手法而反复拼凑的镜头运用和剪接 真心要快进 演员戏弱就不提了 小肥绝对扮演便利店老板更合适
很浓重的模仿欧美同类题材电影的嫌疑。奔着陈伟霆去的,没想到发现了周柏豪。越来越爱香港制造的电影了。
本来想给2星。。后来的点睛之笔还不错,追加一星。。不太成熟的悬疑片,线索3、4还正好,6 7条··导演自己就乱了套了。。漏洞太多,没铺垫好,不痛不痒的。。
又是我看过的香港一烂片
之前是看过《大象》的。并不觉得使用同样的叙事手法就非得沦为大众痰盂。虽然这张海报的确让人反感。在看《风云2》看到窝火的时候翻出这部旧片来看,知道原来这个导演也是会讲故事的。出色的剪辑,新面孔,小人物内心的共鸣,绝对算得上港片中的出色作品值得一看。
迷乱都市青年的迷乱生活,导演不给机会让他们整理生活,却在一切无法挽回后放一个无比恶心的马后炮
为了看陈伟霆也是好拼~
故弄玄虚
关于巧合与剪接,总是属于某类型的,有美女
後面江若琳同周柏豪個度 真係....唉
一星彭氏兄弟拍摄剪辑手法,一星片尾音乐,结尾「如果」部分设计狗尾续貂,其实相反的是世界远没有电影来得美好。片名实为粤语粗口就是最好的证明。
好多嘢都係自己攞嚟的 不過各位演員啲戲真係麻麻 如果換啲演員應該可以畀多幾粒星畀呢齣戲。
帅哥美女的片。。最后结尾也很ok。。可是周秀娜包得好多,一点都不露。。
片尾配乐不错。剪辑就拖沓了。比较傻的是片尾那个“如果”,太太太。。。教科书了。
还是不错的
就这么点破事儿, 用得着讲的这么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