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和感情两条线都略生硬,大概是因为要生编?
据说弗拉基米尔800妻妾?
而东正教,不是他派使者到世界各地考查,最后选中了适合的教派吗?
怎么就突兀地被感召了?
与其把他塑造成被人挟持身不由己的小白莲,还不如心机boy呢。
战争场面小气啊,跟打群架似的。
那边在战斗,这边把力气花在推一艘船上,雷死我了,有用?
别人躲不开?
能压人不能压己?
宗教,感情,战争,都不太禁得起推敲,结尾尤其违和,作为战争片,历史片,或者宗教片,都实在不够说服力啊!
第一次看俄罗斯电影,脸盲,历史又不太了解,看得吃力,但也没到看不下去的地步。
给四颗星,鼓励一下,希望能多看到荷尔蒙爆棚的硬汉电影,烦死现在过于阴柔的所谓小鲜肉了
世界大片的地盘一直都是美国人霸占着。
俄罗斯战斗民族偶尔也会冒个泡。
这部《维京》更是得到了俄罗斯总统普京钦点的史诗级大片。
说它史诗级,一点不夸张,这部电影有着好莱坞级别的宏大场面和特效,有细致精美的服装道具和战争特效。
但是,可但是,老毛子的思维方式和美国人不一样,和中国人也不太一样,所以他们讲故事的手法有点乱,看着会有点累人,所以,观影之前建议大家临时补一下历史知识。
我入场检票的时候就很尴尬,同步首映的日本平面动画片《烟花》爆满,排队检票,看《维京》的全场只有五个人,检票员让我们靠边等一会,然后跟我聊天,问我:为什么要看《维京》啊?
是买错票了还是开始就专门准备看这个啊?
我说当然是专门就来看这个的。
这两部电影有可比性吗?
小日本的平面动画《烟花》,都什么年代了,你还用《一休》的技术糊弄我们?
我们祖国自己都能拍《喜羊羊》了,还用花钱看你的平面动画吗?
而且一个平面动画打造的爱情小文艺,站在检票口看看观众群体就明白了,大学生为主,非主流为主,都是从头到脚的文艺气息,我这个年龄段还能给他们去抢着看日本动漫吗?
如果说《维京》是晦涩复杂的满汉全席,《烟花》就是一碗张亮麻辣烫,号称“我们不一样。
”但是终究只是一碗麻辣烫。
扯远了,还是谈谈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号称史诗级,因为它讲述了当代俄罗斯国家和民族的起源。
也是一部战争史诗。
但是看到最后,你会明白,这就是一部宗教电影,最终其实讲述的,不只是俄罗斯的起源,而是俄罗斯为什么信仰基督教,为什么信奉东正。
主角弗拉基米尔,号称俄罗斯千古一帝,公元972年左右,带领基辅罗斯民族联合维京民族的雇佣兵,打败自己的亲哥哥,夺取王位。
那么在这段历史中间,有几个点需要我们理解。
首先弗拉基米尔是私生子,他不是真正的王子,是父王和女奴生的孩子。
他的出身决定了他不能继承王位,但是他有个优秀的军事,辅佐他,联合维京民族,东征西战。
他的一生为女人而战,第一个妻子,是从另一个部落抢来的,他杀了公主的父母全家,当着她父母的面强奸了女孩(电影没演),然后这个女孩竟然就死心塌地地跟着这个杀父仇人。
他第二个女人,是被他谋杀的亲哥哥的老婆,说白了,是大嫂。
他绑架了大嫂,结果大嫂爱上了这个杀夫的仇人。
要么怎么说战斗民族的心太大。
这在中国是不现实的。
也就潘金莲和马蓉能做到。
第三个女人,是影片最终,他为了联合古罗马帝国,而迎娶的罗马的公主,政治婚姻。
也正因此,他把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引入了俄罗斯,成为了俄罗斯人的宗教信仰。
而在此之前,俄罗斯民族的信仰,是我们蒙古族的萨满教之类的。
说到这,就要提一下我们的蒙古族。
这部影片的历史发生在公园970年附近,中国当时是宋朝。
宋朝之后,就是元朝,而元朝,众所周知就是蒙古族,也就是成吉思汗创立的,那么在这部影片中,记载的,正是中国的宋朝,蒙古族逐渐发展壮大,但是尚未统一中国之前,片中的俄罗斯祖先,和我们的蒙古族是生活在同一片草原上,同样的服装,同样的生活习惯,骑马射箭,同样的宗教。
弗拉基米尔哥哥的手下,就是联合蒙古人来和弗拉基米尔作战,而且一再强调蒙古人是草原上最善战的民族,最恐怖的军队。
那么在这段历史之后的几百年,蒙古崛起,统一了中国,统治了俄罗斯,印度,欧洲,罗马,什么德国法国意大利,都是蒙古的,包括非洲北非,埃及,整个亚洲,伊拉克,阿拉伯,都是蒙古人的天下。
也就是说,如果,成吉思汗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子,那么,在俄罗斯刚刚形成之后不久,我们的蒙古族就已经差点统一全世界了。
那也是我们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版图最大的一个时期。
现在我们周边的亚非拉国家还有俄罗斯,外蒙古,都是我们中国的。
都是蒙古人的天下。
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人骁勇善战,吃肉喝酒,他们被称为战斗民族,其实是因为他们流淌着蒙古人的血液。
当然,往事只能回味。
成吉思汗不会复活,失去的版图也回不来。
可能是因为这个电影小众,所以电影院放映的时候偷着掐片了,至少切了8分钟,大概在1小时25分左右,突然就断了。
整片应该128分钟,如果去看电影,记得看时间。
制作和表演,还有场面和特效,都是一部史诗级大片,但是讲故事的能力,比好莱坞还差一些。
王者之战没有背景,只有故事梗概,现在乌克兰这一块,在罗马帝国时期,有很多公国,其中一个可能是基铺大公,大公和罗马人合作,对抗匈奴人,其实是被利用了。
大公膝下有三个儿子,两个是正房生的,老大叫亚某某,势利最大,继承了爵位,老二稍弱,有老公爵生前最强战士辅佐,但出场没几分钟就由于顶撞了老大被追杀,战马失足落进倒刺壕沟扎死了。
老三是个奴隶女生的,不被看好,但天性很善良。
老二死后,老大为了给大家个说法,表示由于老爹的战士太倒霉,催死了老二,决定斩首。
被砍的时候,老战士巧妙的闪躲,挣脱了,并凭借斩首没有二回的老规矩,逃过一劫,并放话老大你等死吧。
说完策马扬鞭朝北方而去。
一段时间后,带着雇佣兵维京人和老三来复仇,老三来到老二死的地方,这里是个要塞属于一个知足长乐的公爵,并表示愿意娶她小闺女,看闺女一看这小伙挺帅,哪知他是来借兵的,于是当场就开骂了,你个小杂种,这下热闹了热血老三,带着贪婪的维京人,杀了进去,要塞里除了公主和她弟弟,都被砍死了,最后还得嫁给老三,这才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其实老三也不想,因为善良。
下一站准备进攻基辅,老大的老窝,谁知道老大先跑了,驻扎在城外一天路程远的地方。
说要搞死老三。
这个逻辑有点牛逼。
把城让出来再打回去。
亲媳妇也被送回娘家,没想到半路上被老三劫了,大家看大嫂挺有姿色,关键是怀了太子,赶紧通知老大不来就撕票,老三还是一如既往的单纯,只想跟大哥叙旧,大哥单刀赴会,二人刚叫了声大哥,三弟,大哥就被战神埋伏下来的兵捅死了。
战神大喊,两位基辅大公终于相见了,现在不存在嫡庶之分了,正统的都死了。
老三表示大家继续生活,既往不咎。
老大的队伍散了,只有一个死忠粉,纠集了几个人准备给大哥报酬,想了想自己没人,于是跑到匈奴边境吃烧烤,果然炊烟招来了匈奴,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我大哥的钱我知道在哪,帮我灭了那个小杂种,我把地址给你们,匈奴当场就信了,行李都没收拾就去收拾老三了,并表示,给你们个机会,我只要嫂子,和她肚子里的孩子,费这么大劲,为啥只要这些,大家心里有数流行。
老三也喜欢吃饺子吃,没了这口活着还有啥意思,干,一波打下来,发现放羊的也没那么壮,可以死嗑,这时有个前朝老部下表示愿意率敢死队,打冲锋,有人自个愿意当炮灰,弓箭手,远程兵还有啥不愿意。
一顿混战,又是火攻,又是维京生化人的,匈奴被打败了。
但是火太大把自己栅栏城墙点着了,本来自己也能灭火,偏偏下了一场雨,老百姓非得把功劳记在神灵身上,老三想了想,就怕跟死人比,算了算了,没想到城里的邪教还来劲了,借此想发展点势利,但是看表情,他们自己是真信神,看到第一功臣前朝老部下的儿子非得说这么好的孩子,不弄死做祭品可惜了,功臣哥抱着孩子一顿跑,上了本地最高建筑瞭望塔,邪教不能丢了面子,决定把塔柱子砍断,一根烟的功夫,断了,老三赶来已经晚了,父子俩都死了。
大嫂解下围巾给他们盖上。
这次事件政教双方结下了梁子,老百姓还是信教。
邪教说上次送了礼,神下雨救了我们,匈奴再来没戏。
一张乌鸦嘴,人家真来了,老百姓迷信的不行,都说算了算了,反正也是死。
老三看情况危急觉得,嫂子多的是,不差这一个,给别人就给吧。
自己也非常纠结,俩人临分开,依依不舍,嫂子挺个大肚子,老婆刚被眼前人杀了,还想这些事,也是服了。
结果事没那么简单,双方牵着狗来到约定地点,嫂子交了,对方说,命也要留下。
最后杀的就剩老三,和开头讲的老战士。
眼看刀架脖子上了,罗马人来了,匈奴说罗马人牛逼,我们家王子还给人当人质呢,我们不跟他们打,扭头就走了。
老大家脑残粉骗回了嫂子,还没给钱。
带着嫂子去了天涯海角。
谁想到天涯海角是个地方,正跟罗马打仗。
罗马告诉老三,你把天涯海角灭了,我给你钱,老三说,我不要钱,我要当驸马,娶罗马公主。
老三媳妇听了都疯了,爱上一个杀父仇人,他还不爱自己,太贱了。
罗马觉得老三做了两个梦,一个是娶公主,一个是打下天涯海角。
多做一个也无妨。
随口答应了,老三领着不知道从哪来的好几千人去城下喊话,并表示叫交枪不杀。
双方语言不通,对方长官要大嫂当翻译,大嫂这会已经生了孩子,正考虑二胎跟谁生,正好看见小叔子又来了。
满心开心,夜里就排一个神父把城中供水图传给老三。
老三一看,饺子还能继续吃,很开心。
老大的脑残粉也知道了,发现嫂子其实是个婊子,让她发誓永远不见老三。
真他妈单纯,她就不信教,发什么誓。
脑残粉还是不放心,又用相同的方式骗来匈奴人,去袭击老三。
老三来的时候带了好几千人,对峙的时候,只有十几个人,还是之前杀来杀去那几个。
围城好多天,嫂子孩子都生了,军心涣散,老三学项羽破釜沉舟,把船搬到山上,一看有人袭击,萌生一计,把船推下来,撞死他们,这时正好吓起了雨,留下四五个兄弟挡着几十个匈奴骑兵,自己带着剩下的人推船,正愁推不动呢,维京人来了,大家一推,船下去了,匈奴被当场撞死。
脑残粉也被捕了。
大骂,老三杀了大哥,又玩嫂子。
老三只喊了一声我没杀大哥。
这时供水管找到了,这会想让他们喝啥就喝啥。
后来城破了,老三第一反应是找嫂子,神父说你嫂嫂走了,老三不信,顺便问了基督教干嘛用的,神父说,你犯了错告诉我,就没事了。
老三除了玩嫂子这件事都说了,突然想起老家的邪教不受自己控制,赶紧引入新的信仰。
辅佐自己的老战士说正好趁打胜仗能见罗马皇帝,你趁机宰了他,为你爹报仇,老三说,阿弥陀佛,我不杀生了。
老战士打了他一顿就走了。
邪教没人信了,老三和媳妇,嫂子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信基督教,可以化解一切仇恨。
不了解人类的故事,不懂得罗斯人为何成为世界强国的人,是看不懂这部电影的。
野蛮民接受了理解了什么是安纳~唯一的神,便转向文明启始之路,虽然也是很曲折。
相信东西斯拉人终将和解,回向普世之光……对于影剧细节如果实在悟不了,先去研读各章福音,然后去基督世界生活感悟一段时间;或上雪域高原、南疆穆斯林世界看看那些人的善良真诚,去天使之城自由之邦,湄南河畔学会慢生活………
乌克兰一格里夫纳的正面就印的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弗拉基米尔。
乌克兰一格里夫纳。
正面是主人公弗拉基米尔 只不过乌克兰货币上的主人公略显呆萌。
没有电影里面霸气十足的感觉。
其实主人公也出现在了俄罗斯5卢布上面!
只是不那么好发现而已。
俄罗斯5卢布正面 五卢布的正面的建筑是位于诺夫哥德的千年纪念碑,从千年纪念碑正中间的留克里雕塑目光向左移动的第一个人就是电影里的主人公。
千年纪念碑上的主人公 乌克兰一格里夫纳的背面是主人公营造的以他命名的城堡。
一格里夫纳的背面 关于这个建筑可以百度。
电影中男主角的儿子出现在了乌克兰的二格里夫纳。
乌克兰二格里夫纳的正面 乌克兰二格里夫纳的背面是有其棺椁的基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不是俄罗斯五卢布正面那个圣索菲亚大教堂,更不是土耳其那个圣索菲亚大教堂,当然也不是哈尔滨那个圣索菲亚大教堂。
她们几个只是名字一样罢了)
乌克兰二格里夫纳的背面。
是不是和俄罗斯五卢布那个同名建筑不一样?
很巧的是在俄罗斯联邦的1000卢布上也有主人公儿子的雕塑,只不过这次是他的纪念碑。
俄罗斯1000卢布的正面 电影中男主角的老婆,也就是乌克兰二格里夫纳和俄罗斯一千卢布正面印的他儿子的亲妈生活的那片土地上印在了瑞典王国的20克朗的背面。
瑞典20克朗的正背面 瑞典20克朗的背面是瑞典王国的思科纳省,正是电影中女主角生活过的地方。
20克朗背面的情景是出自唯一一个儿童文学获奖的诺贝尓文学奖获得者塞尔玛,拉格洛夫(20克朗的正面印刷人物)笔下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至于电影中的女主角生活的那个年代的中世纪的欧洲,挪威王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温塞特(500挪威克朗正面印刷人物)笔下的《神娘、主人、十字架》里面描写的淋漓尽致。
挪威王国500克朗正面
5星,真实历史题材,俄罗斯就是维京人后裔,“罗斯”在维京语里就是“船手”的意思。
中世纪早期一批维京人沿大河向内陆迁徙,或航海绕道地中海来到了黑海附近。
一个维京部落“瓦格良”部在黑海沿岸建立了基辅罗斯国,到本片主角时已经发展成了东欧第一大国,并正式皈依基督教。
但不久之后基辅罗斯国被蒙古大军灭了。
罗斯人残部退守莫斯科,而故地被叫做“诺克兰”,意思是老区,也就是现在的乌克兰。
对于国内电影市场来说,俄罗斯电影算是比较小众的,此前一些影片上映基本属于悄无声息。
但作为“战斗民族”,面对中国如此庞大的票仓也没理由不再继续挑战。
所以本周五,又一部俄罗斯电影《维京:王者之战》即将上映,试图为俄罗斯电影抢占更多票房。
这部影片可谓来势汹汹。
一方面是因为这部影片讲述了俄罗斯历史上传奇帝王的生平。
另一方面影片有两大宣传点,一是在俄罗斯本土票房已超过10亿卢布(相当于1.13亿元人民币),另一个则是俄罗斯总统普京为影片站台称,这是一部值得二刷的影片!
看完影片之后,对这两个宣传点确实有了更深地认识,首先如果10亿卢布在俄罗斯算是高票房,那就证明俄罗斯观众跟中国观众一样也没什么太好的电影可看。
至于普京告诉你要二刷也没错,因为第一遍你很难全部看懂。
之所以很难全部看懂,并不是因为剧情有多烧脑,而是因为剧中人名和脸就看一遍基本是不可能对全的。
影片主角弗拉基米尔是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传奇帝王,但问题是在中国认识他的,一百个人里不知道能不能有一个。
当然观众无知也不能懒电影,但面对诸如斯温内尔德、瓦尔亚兹科、亚罗波尔克这一大串俄罗斯姓名,观众真得会产生深深地无力感。
有些看似戏份挺重的角色,甚至可能你还没记住他叫什么,下一秒就被干掉了,比如小弗的二哥奥列格。
这位二哥作为开场角色,一上来就展露了一种不屑天地、见人杀人、见鬼杀鬼的傲气。
甚至观众会产生错觉,这可能就是影片最大反派。
但“战斗民族”怎么可能让你轻易猜到,看完二哥短暂一生的戏份后,惊觉原来这段的意思,其实是想告诉观众一句中国谚语——“过桥时禁止嬉戏打闹”。
没错,这位二哥在一开始就组织人手和亲大哥打群架,奈何要打这场架必须过一座窄桥,结果一帮人乱乱哄哄上桥后,都不好好走路,你挤我我推你,好死不死就把二哥挤下桥摔死了。
有时候你觉得景区里那些标语真煞风景,但看完这个你会发现这些标语真是前辈们用血的教训总结而来。
通过这段影片的序幕,就透露着一股别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气息。
接下来影片才算正式开始,也是主人公小弗登场,可能也是俄罗斯人对这位传奇人物太过熟悉,没有任何前期铺垫和背景交代,小弗就抱着一只鸡向一位公主求婚。
老实说幸亏小弗不在中国,要不拿着一只鸡向女生求爱,真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得。
不过从影片来看,这位公主通过直接骂娘进行回应,应该也是不喜欢送鸡这个习俗。
对,是真的骂了小弗的娘,这一骂不要紧,小弗马上摆出一副“你怎么侮辱我都可以,但骂我母亲就不行”的架势,带着一帮人就开始屠城,这也让人感觉这个鸡其实是非常深的套路。
最后,当这位公主,据说有倾国倾城美貌的罗格涅达被一众土匪架在小弗面前时,这位张口就骂娘的姑娘,展现了异常刚烈的性格。
面对一众流氓的胁迫,这位刚烈的妹子……就直接躺在了小弗面前,没错,真得是直接躺了下去。
据说这部电影进入中国被剪掉了二十多分钟的戏份,所以这段不可描述的事情中,或许另有蹊跷,要是目前呈现的情切确实让人有些无法直视。
可以说这一躺不仅躺掉了节操,更是连智商都躺没了。
在之后的戏份里,每次事件已经进行到差不多时,这位公主就会不知道从哪个角落冒出来,看到一众主演后,脸上马上浮现出懊丧表情,仿佛在说,“我靠,这段戏怎么又没轮上我?
”后来或许是太久轮不上自己出镜,有时候好不容易蹭上一句台词,连估计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在表达什么了。
搞定了罗格涅达公主后,小弗就踏上了远征之路,这位传奇大帝也就正式在影片里踏上了不断秀自己下限的旅程。
首先就是第一场守城战役,姑且不说电影里的城门就没设计门闩,全靠人在里面顶。
面对敌人几百号骑兵,小弗这边派出大概三四十名步兵出城迎战。
面对敌人突然地大肆撤退,在傻子都知道这是诱敌深入的手段时,小弗在城墙上对着自己的士兵大喊一声,“追!
”这时可以看到这些步兵们无助地眼神。
果不其然,没跑出二百米,人家骑兵一个掉头就全灭了几十名可怜的步兵,不过如果只是这样你还是把战斗民族看得太简单了。
眼瞅着自己士兵被全灭,小弗马上想起原来城里有杀伤力巨大的火器,赶紧宣布使用,这一使果然瞬间全灭敌人。
或许连编剧都觉得小弗这样实在显得太缺德,就这么白白牺牲自己的士兵,所以加了一个火器也有烧毁自己城墙的副作用。
但编完之后发现又圆不回去了,眼瞅着第一场战役小弗就要同归于尽了,所以干脆安排了一场大雨。
看完整部影片就可以发现,这部影片导演对云和雨的表现,有超乎寻常的艺术追求。
云的空镜甚至成为转场时的幕布,而且每次还能通过云量反衬出主人公逐渐明朗的内心。
对于雨的表现,更是打一仗下一场,还间接通过雨的纯洁去表现信仰对人心的洗涤。
而且通过水,导演还在影片最后埋下了一个巨大的伏笔,之后会提到。
这场战役后,小弗的嫂子就作为更神奇的存在出现在观众面前。
同样没有过多交代,甚至懒得多说一句嫂子和哥哥感情不合。
在维京人的领域内,那边自己的大将马上就要被众人以爱的名义弄死了,这边小弗还对着自己的嫂子展示着铁汉柔情。
在影片最后,小弗已经有了媳妇,同时还惦记着罗马人的公主,但依旧不忘在攻城略地之时逢人便问,“你看见我嫂子了吗?
”可以说剧中的小弗就像导演对云和雨一样,有着一种令人无法参透的谜之执着。
当然这位嫂子也非常给力,在一次分别中,面对自己的小叔子,正义言辞地表示,“记得每次下雨的时候都要想我”,总感觉小弗那只鸡其实送给这位嫂子更为合适。
接下来还发生了大大小小几场战役,仔细观察之后会发现一个问题,小弗几乎从始至终就没在一线打过仗。
在一上来抢公主的战役里,因为喝了不明液体整场群架都晕晕乎乎看别人打,但在最后睡姑娘的关头却丝毫没有迟疑;在守城战役中,如前文所说,在墙头喊了一嗓子就送掉几十位战士的性命;甚至和佩切涅格人最后的战役中,好不容易一起推船准备冲进战场,结果船刚动就立马摔了一个跟头,愣没上去。
这种近乎于神级的躲事能力,最后竟然还腆着脸上神父面前忏悔,在教堂内小弗哇哇地边哭边说,神父我有罪啊,我杀了个好些人。
结果神父也是实在听不下去了,在他面前倒了一杯水,网上洒了点油,把油点着后只剩下水。
表面上说,你看其实你还是纯洁的,其实潜台词就是,就你那熊样你敢不敢杀人心里还没点数吗……被神父撵走之后,小弗再次没负众望,面对旧部下斯凡纳德,小弗大彻大悟地表示,以后不杀了,反正杀了人,这些人还会以其他形式复活。
这位老部下在此时也彻底震惊了,于是他终于不顾颜面的说出了最终的槽点,大哥你杀过谁啊?
当然,小弗嘴上永远是吃不得一点亏的,马上说,你居然说我没杀过人,我现在就证明你看。
当所有人都以为他要自杀的时候,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的小弗,下一秒立马就跪了下来。
嘴上还不忘念念有词地嗔道,杀人的勇气我有的是,不服?
你弄死我啊!
在最后这个时候,追随他的最后一名老部下终于还是被逼走了。
至此,这部电影就结束了这位传奇大帝的传奇一生地讲述……所以,这真的不是俄罗斯人在自黑自己的英雄吗……
老毛真的是够糙,完美诠释场面宏大剧情眼瞎。
《维京:王者之战》#jerry movie 133#(推荐指数:3星)老毛的电影,没啥多说的,场面宏大剧情眼瞎。
男主毫无帝王之气,全凭主角光环在演戏。
从头到尾无所事事不知道在干嘛,打了几次就莫名其妙的平步青云走上了王者之路,之后攻打城池随随便便切了人家的水管然后就成了。
走上人生巅峰之后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罪恶,于是立誓从此不杀人要洗清自己的罪恶,真是无话可说。
其实道具方面还是做的蛮精细考究的,上到城池中到盔甲下到武器还原度很高,可惜了没能遇上好的剧本衬着。
打斗场面力度也不够,几乎是草草了事,镜头一晃而过,没有一处印象深刻的点。
唯一一场能看的就是突然下雨,维京人突然赶到从高地推船下去打架,其实也是打得乱七八糟的。。。
这部真的是没啥好写的了,虽说是在近年来俄罗斯电影里属上乘,然而全是道具组的功劳。。。
堪比小四《爵迹》的顶级烂片,基本上每个人物智商都不在线,尤其是主角,做出的每个选择都莫名其妙,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因为真实历史中的主角弗拉基米尔大公是个人渣中的人渣,残暴荒淫胡作非为。
导演为了把他美化成正面人物,只好含糊其辞,模糊掉血腥残忍丧心病狂的部分,结果导致主角的形象呆板浅薄不丰满,行为就显得很弱智了。
第一次看俄罗斯电影。
很喜欢维京的题材,本来是抱着看科幻片的想法去了,结果是战争片。
场面够血腥,不过俄罗斯电影还是有其独特的人文文化在里面。
战斗民族的人性特征在电影里是体现出来了。
内容有删减,影响了影片的整体观感。
一个小花絮是本人包场看的,音效,场面俱佳。
有些场景确实看着挺过瘾。
东正教入教的情节比较感人。
问题是猪脚的渲染力不够,好好的一个英雄角色,被渲染的各种问题,优柔寡断,刚猛不够,拍不出美式大片人物的塑造能力,演员的问题还是导演的问题?
难怪俄国出不来世界级的。
战斗民族又成炮灰
帅哥云集^O^,结局很突兀,杀了一大堆人的男主突然信了上帝,洗白了
《维京:王者之战》这个电影是真行原长142分钟爱奇艺给阉割到了122分钟整部电影从头打打杀杀一直到结尾文戏全被阉了还有为啥要起名叫Викинг我觉得叫《弗拉基米尔大公受洗记》就不错片名起的叫《维京》看得我一开始是不明就里的看到一半才看出来这个电影是想演什么
缺乏历史背景,严重影响了对故事的理解。看得出是一部精致的作品,作为外国人,能走进影院去看这部影片,真的是太大的勇气了
维京人果然好爽,夫仇父仇都不算啥,连基督教也实用主义了,皈依我分分钟可以洗白,很好用。
142分钟版本。披着史诗外衣的重口动作片,砍头断手露点一个不缺,来来回回打打杀杀,战斗民族真能搞。片头引毛泽东语,直译“历史是症状,人是疾病”,可能是想表达人民创造历史的观点
我觉得分上下集拍可能好一点,故事点串连多了容易拉长失重。道具服饰考究,战争场面极为优秀血性。末了第聂伯河边全城受洗的欢腾略感意外,总之是部良心之作。
以为是战斗民族建国史,原来只是蛮族基督教化史……想起加缪讲古希腊向基督教文明转变过程最重要一点是涅墨西斯-报应女神和复仇女神的消亡。后者永远在大地上追逐血亲相弑者……颇类中国春秋大复仇观。而基督教只需面对上帝及其代理人忏悔即可免除罪孽,成为“圣徒”。没有因果,取而代之末日审判……
战斗民族的战争片就是带感。。
俄罗斯人的名字长到让人无法记住,相似度还极高
就第一幕还行。
如此大场面的俄罗斯电影,苏联解体后真不多见。怀疑某个寡头或者政府出资。场面非常的宏大,服装、布景、镜头极为考究,摄影非常的美。战斗镜头非常带感,特写镜头远景镜头用的很多,节奏感强。几处不足之处人名太长,地名太长,内容曲线太满,故事转折太快,看的有点懵。忠诚背叛爱情宗教救赎一瞬之间
鸡哥:算了算了
确实黑脸盲,而且记不住名字...王子复仇记,还好之前看了点背景介绍,没有黑懵,场面还挺大的,不过可能不太习惯毛子电影节奏,有点小小的坐不住。
本质上是三王子弗拉基米尔寻求内心平静且最终通过宗教实现内心平静的故事。很毛子风。人物结局不重要,重要的是终极的宁静。战争场面不能说不好看,场景都很还原,只是罗格涅达真的很没有倾国倾城的感觉(大概是穿的太糟了。)
北宋太宗年间,在一个叫俄罗斯的地方发生了村与村之间的械斗,胜利的村长在庙里对和尚说,屠刀我放下了,允许我成佛吧!
杀人强奸掠夺,然后跑去忏悔?这次不同了,赫尔松将成为帝国的坟场。
看得我全程脸盲症发作。片子还好,相当直男的片子,战争场面不错,血腥暴力,道具细节也很好。可惜男主设定太怪了,单纯到傻一样,多亏兄弟们厉害。另外,结尾走向非常神奇。
“基辅罗斯建国大业”。主角一般不上阵,主要负责播种。亮点是基辅城寨攻防战、Pecheneg游牧骑兵、斯拉夫原始宗教。大陆公映版剪掉20分钟,与妻子的感情线、改宗主线全没了,导致最后的皈依突兀无比。这可是全片主题哎!
确定不是俄罗斯人向西方社会卖好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