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向我道歉 - 被低估的电影在人类在全世界每年都会拍摄上万部电影,任何人都不会有精力和时间去看完所有的电影,唯一让我们选择是否观看的就是口碑了。
我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去看一部危地马拉产的片子,但是如果其口碑好到能引起我的关注,我也许会去尝试。
当然,口碑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综合风向标,在imdb上我们看到的虽然是“看似公平”的大众评分,我们却无法忽视投票者本身的审美水准(包括知识水平)、地域(地区文化影响)和年龄(不同的年龄阶段会影响其对艺术品的评价)这些因素造成的影响。
一个来自美国的15岁少年无法给《大红灯笼高高挂》一个应得的评分,而一个来自中国的15岁玩《传奇》的少年也只给《阳光小美女》(Little Miss Sunshine)打3/10分,这些因素都是存在的和无法避免的。
即使是烂番茄(Rotten Tomatoes)这样的搜罗了全美有影响力报章的知名(或有一定专业水准)的影评人的评价所给出的评分,也有强烈的地域文化隔阂。
其实,大家都知道,艺术的审美并无绝对意义上的对与错,但它仍然有一个在大众和专业人士所认知下的一个标准。
对于有两极化甚至一边倒的评价,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随大流,给出自己直观的评价。
我在看电影前很少(或者是强烈抑制住)看大众评价的欲望,完全跟随自己的感觉来评价电影,虽然很难,但我相信这样对导演和制作者来说是最公平的。
我不希望埋没一部有价值的电影,我也不希望跟随极端口碑大流。
我真正的看电影(指的是从比较专业的角度出发),应该是从高中休学时代开始的,虽然回想起之前对某些电影做出过不公正和带有攻击性的评价,但从目前来看,鄙人的观影水平在经过专业培训和阅历积累(可惜仍是少年级阅历)后,自认为发展到了一个acceptable(可以接受的)的水准,而且和我老师不同的是,我对电影的涉猎并无局限或狭隘(如果某老师看到此段,请不要生气),从最文艺的影片(我是从Ingmar Bergman 英格玛·伯格曼 起家的)到最cult的影片(包括B级片)我都看。
我并不是希奇古怪的梅林,更不是垃圾场里的拾荒者,我希望做到二者均衡。
传世佳作带给我的愉悦并不亚于超级烂片的闪光之处。
经过了半炫耀式的诗史歌颂后,我所扮演的吟游诗人可以下场了,接下来我该解释一下这篇文章所要聚焦的对象了。
在我看过的许多影片中,有一些冷门或者是“所谓烂片”会给我带来惊喜,只是纵观这些影片在网络上的评价(imdb或者是豆瓣),都让我觉得不太能理解。
有些是奇怪的极端差评价,有的是好片却得到了个中庸……我想以我个人的角度和一定的专业角度(如果您认为我在装,那么我很抱歉;若您在特定问题上有分歧,那就另议)来给此类影片正名,不论它是否是cult片还是某大导的滑铁卢。
我想以我个人的评判标准来给大家一个重新审视的机会。
这也是you should apologize to me的意义。
东京残酷警察 Tokyo Gore Police导演:西村喜广主演:椎名英姬 板尾创路国家地区:日本 美国年份:2008这是一部由独立制片公司Tokyo Shock负责在美发行的影片,其实从许多方面能看出,这是一部主要针对美国市场的B级slash film(直译则是砍杀片,其实指的是极度血腥和暴力的电影)。
同类的还有《机关枪少女》(The Machine Girl)这样的影片,它们都融合了大量的漫画元素和荒诞(甚至可笑)的情节。
本片的预算应该不高,应该是使用高清拍摄的(我看的是在ipod上看的压缩版,所以不大确定);场景也比较简单,室内也没怎么搭景,实景拍摄部分也都是选择无人的工厂或空地。
虽然其科幻背景的气氛被极大削弱,但是影片的人物造型上却是下了一番苦功,最抢眼的莫过东京警察的造型了,头戴武士头盔,身批大斗篷,胸甲上延伸出一个面罩式的护喉罩,强烈的漫画风格同时还带有东方蒸汽朋克(SteampPunk,wiki词条地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2%B8%E6%B1%BD%E6%9C%8B%E5%85%8B)的味道。
说到蒸汽朋克,有点可惜的是,这种幻想风格一般有局限性,毕竟工业革命的中心位于西方世界,而东方世界却并不是发源地和中心,所以一般而言我们几乎没有见过东方背景的蒸汽朋克风格的作品(除了《轩辕剑》系列和动画版《七武士 Samurai 7》)。
而这次导演在整体视觉风格上应该说是做了一个实践性的尝试,将传统日本的铠甲和兵器融合进现代技术中(比如警察使用武士刀),但严格来说作为未来的科幻题材,又不能给其准确的定义为蒸汽朋克。
在故事的风格上,又带有强烈的数字朋克色彩(cyberpunk,wiki词条地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5%9B%E5%8D%9A%E6%9C%8B%E5%85%8B),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风格碰撞,只是导演并未将这两种风格深入发挥或者玩融合,只是作为表象上的卖点来吸引美国观众的眼球。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穿插了大量具有讽刺意味的未来广告,这点和到现在英语都说不标准的荷兰人保罗·范霍文(Paul Verhoeven)的《星河战队》(Starship Troopers)很像,基本可以说就是模仿了。
除了上述的风格外,本片最大的成分还应该是我们之前所说的slash,在影片一开始女主角的非主流式割腕和改造人变态的电锯血滴子都表明了立场。
我所关注的slash cult片最重要的是点是导演的创造力和构思,而我认为此片的许多血浆桥段正是应该得到正名的部分。
在敌人能力的设置上,各种新奇的设定层出不穷,尤其让我兴奋的是肢解妈妈桑的那段,其想像力让我肃然起敬,我在电影中极少,或者说第一次看到如此有想像力的残暴场面,仅这点我想昆丁(Quentin Tarantino)和罗德里格斯(Robert Rodriguez)这俩clut片黄金搭档也得自愧不如啊。
影片故事的设置,有一定的悬疑成分,但整体来说有一种游戏的感觉,推动故事的主要是各个“boss”,有点类似闯关的感觉(像极了《生化危机》)。
导演在处理打“boss”的部分,采用了夸张的漫画式风格,这应该说是kuso版的原哲夫的感觉,在此我不多说了,留给大家去自己体会,我只想说在看这些段落的时候,我是相当惊讶和佩服导演的。
日本人在做slash片的时候很聪明,因为日本人本来就手巧,几十年的特摄片经验使得具有一大堆特效人材(看《铁男》,一部超低成本的影片,特效却极棒),在实物道具的制作水准(同一级别投资的影片中)并不比美国的差,而且结合CG方面的优势,可以互补实体道具技术复杂或昂贵的一些缺陷。
本片的特效镜头就做得相当不错,实物道具也做得也比较逼真。
但由于可能还是资金的不足,使得影片中做不出未来都市的场景,而直接只是在一些细节部分稍做CG处理,整体效果并不理想,当然如果导演想以此制造萧条感的话另论。
在看《爆炸头武士》(Afro Samurai)的时候,我就很沉醉于动画片中各种具有想像力的打斗,我一直想将这种动画式的打斗融合在真人电影当中,但我知道,作为真人电影,有许多局限性,比如灯光,摄像机物理运动局限性以及观众接受程度等等,都很难去做到很好的融合。
我也知道近几年日本有些原本做游戏或动画CG的导演转战电影,比如说下村勇二的《デス·トランス》(棺材的传说)那样的,但不过是不必要的华丽,内实空乏本质罢了,唯一一个算比较好的是扎克·施奈德(Zack Snyder)的《300》。
当然,作为一部比较标准的低成本B级片来说,各种硬伤是无可避免的,只是在看此类影片的时候,我们应该去选择性观看,就如上上上文所说的,在垃圾场内淘宝,我们要看或者说所期待的并不是一部精美绝伦的电影,而是一些隐藏在内部不易察觉的闪光之处。
本片作为一部电影,严格来说并不怎么样,是一部特别一般的片子,虽然导演可能想通过这个,有点拗口的句子:东方蒸汽朋克视觉风格的数字朋克的故事来讽刺日本社会的一些弊端和社会畸形,但是我总感觉其总是含糊不清的,到不是我上纲上线的给导演安上这个光环,只是大家也看到了其模仿《星河战队》广告部分的用意……形象点的比喻就是大舌头+口吃的告白,日本电影总有好多“祖传”的毛病,除了几个大导以外,其他影视作品都有故事想当然、立意表达不清的毛病,但反观篇幅较长的动画和大河剧就鲜有此情。
不过总的来说,由于其各种让我难以忽视的闪光点,使我相信导演的潜力以及野心,只不过可能以目前的功力和投资,尚不能达到昆丁或罗德里格斯成片的那种效果(不是视觉特效)和冲击罢了。
三星是作为其基础评分,此外我再给一颗星来奖励导演的奇思妙想和野心,哦,当然还有舞美设计的警察造型。
http://www.cnblogs.com/pootow/archive/2009/01/11/1373558.html呵呵,很多人说是烂片,但我觉得还好啦。
三个话题:* 美国与日本的SM* 军国主义的批判* 中国元素?
片子里面喷血的镜头很无厘头。
但是影片的关键却是“私有化”,如果在平时,我看这部片不会太有什么感觉,但是在金融危机的今天,看到这个话题却别有一番心境。
日本被美国玩了SM,本来还挺爽,但是现在玩的时候美国下手太重,以至于小日本不想玩了,影片反复批判警察和自卫队的“私有化”,而这一切,必然有现实基础——美国通过“私有化”的手段,控制日本的核心命脉。
影片的最终的BOSS,说话的声音,就像是天皇通过广播控制日本发动战争的声音,形式上的相似,说明了BOSS就是天皇的化身,对于日本本国人民带来了无比残酷的灾难,但是影片却没有交代日本军国主义对别国造成的伤害的反思。
哦。
还有,影片还通过三个无厘头的广告,批判了军国主义思想带给日本国民的自杀,残酷,暴力等不良的思想文化。
影片中,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并且台词是:“我就喜欢杀日本人。
”说明导演对中国人的反日情绪有着一定得了解。
日本人害怕日益强大的中国也许会有一天血债血还的来一个“东京大屠杀”。
然而,出现这样的场景依旧证明了日本人仍然瞧不起中国的现状。
总体来说,这部片子值得你去看看,因为我们国家也在“私有化”很多东西,“私有化”的背后,就是经济控制政治,难道你比美国人更会玩经济?
目前中国很多看似公共的领域都在不同程度的“私有化”,并且,这些“私有化”之后的领域,基本上都是外资控股或者即将控股,你知道青岛啤酒离外资控股只有一线之隔吗?
你知道中国的很多粮食公司、粮食仓库都是外资控股吗?
你知道海关总署发布预警,点名指出丰益国际斥巨资企图垄断我非转基因大豆市场吗?
豆瓣上有些童鞋是笑着看这部片子的,但是虽然他很搞笑,但是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首先,这是一幕关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杀手被雇佣去将一位像超人叔叔般正义的警察爆头自己随即却被另一位警察叔叔当场爆头身亡三个人、两把枪、两条命其次,这是一个复仇的故事警察的女儿为警察报仇,杀手的儿子为杀手报仇他们都忘了背后那只黄雀。
那个开了枪、活着命的第三个人东京警察开始私有化(民营化),这个被私有制雇佣的警察署漠视法律,崇尚暴力。
他们维护社会治安的手段就是以暴制暴,利益高于一切!
在人类中不断出现了一批特殊的“改造人”,他们强大无比,任何伤口都能瞬间进化成为武装自己身体的武器。
身怀绝技的女警察留加是警署的一名警察,武力强劲,为了找出“改造人”幕后的首脑,东京城展开了一场宁可错杀不得放过的血腥屠杀……《东京残酷警察》的故事并没什么新鲜,无非就是兵喊抓贼的政府游戏,这部电影也不能说多么的好看,就评论看来,可以说是骂声不绝!
虚假的人物、做作的表演、夸张的暴力、啼笑皆非的血腥……但是对于喜欢血腥片的人来说,这个片子还真是热闹非凡的。
与欧美类的血腥不同,日本是带着民族特有的顽固性,发挥了十足BT的想象力,成就了本片的残暴。
前有《机关枪少女》的铺垫,BT的再离谱也不觉得新鲜了。
《东京残酷警察》其实就是一大把的老原料,扔在锅里,用血重新煮过,连汤带水的给观众喝下,味道好不好就另当别论了,至少人家这锅乱炖是热乎乎的。
漫画穿插在剧情中,是日本电影很喜欢用的手法,在很多片子中都有出现过。
昆汀的杀死比尔中,刘玉玲幼年时候的一场涉及暴力血腥的戏也是以漫画形式表现的。
伊藤润二、氏賀Y太,恐怖漫画在视觉上比恐怖小说更有冲击力和表现力。
《东京残酷警察》也穿插了许多漫画来表现故事不得不说,“变异人”这个元素绝对够扯,难怪电影的年代要设置在未来的日本变异人的武器就是身体的伤口,可以说是不可摧毁伤口淋漓,武器就更多,他们的疮疤就是武装。
这部片儿对权力欲望这种东西剖析得更深刻,却被包装在B级片的外壳下。
《东京残酷警察》。
首先是警察的去国家化。
私有化让警察公司的运作更有效率。
这时候警察保护平民,改造人是反派。
后来改造人腐蚀了一个刑警并袭击了警察总部,死了很多警察。
这时候没有约束的私人警察公司开始没有底线地疯狂报复,甚至不分敌我地屠杀平民(改造人变异前很像平民),到后来已经变成完全失控的泄愤行为。
场面稍微血腥,导演为了怕引起不适应故意拍得很假。
这就是“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失去国家约束的私有化警察也因为没有约束和底线变得非常无法控制了。
有一部片儿讲驻军伊拉克的一只部队因为被恐怖分子袭击死了人就疯狂报复当地平民!
这两部片儿的内核其实也差不多!
偏远地区的驻军不对失去了国家和世界舆论的约束,采用“最有效率”的方法排查恐怖分子!
暗访调查?
精确打击?
不存在的!
你以为是红海行动啊!
开始还在吐槽这浓度能不能稠点,就跟红墨水似的,还是稀释过的,皮肉也一点不像。
不过后来红墨水喷洒起来竟也意外爽快。
嗯,全片都在喷。
片里的血腥镜头也算是血腥到了极致,纵然没有美感,而多是恶心,不过好多创意真的是震惊我了…就冲这也得加一星!
下体鳄,蜗牛女,半头枪,大屌炮,人工座椅什么的…还有少女刺刀/机关枪犬……可惜女主后来的改造体貌似没什么用,还是在拼刺刀……而且全片打斗场面实在不好看——除了崩红墨水就没别的了不管怎么说,对于如此重口味的我来说,这部片子一开始确实是恶心到我了,它就算是成功了。
此类型片果然日本的个中翘楚。
欧美居然拼血腥度都拼不过。
哦对了后来JC里那个怪咖研究者设计的那个拳头炮也是创意加分!
长达2小时的观影时间,我只有一句,您能在2点么?
我承认,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我被吓了一下。。
那个爹的头裂的和我们家的柚子一样。
然后,哗,血喷出来,哗,又喷出来了,哗哗哗,全喷出来了。
哦也。
PS :期间,我吃了一包锅巴数十包的豆腐干以及茫茫多的糖果。
请叫我CULT达人。
不做无聊的剧透了,找点亮点算了。
1:穿插期间的几个广告都相当的有讽刺意味。
个人认为片中的广告质量及意味远高于片子本身。
无论是镜头还是内容。
2:性骚扰是要被砍手的,但窃以为,你丫穿着鱼网短裤到电车上不是如同臭肉丢到苍蝇堆么。
陷人于罪,不义也。
PS:那么挤的电车,连我这样的谦谦君子也会下手摸的。
哦也。
别砍我手。
3:那个生殖器枪确实牛的要死。
4:法医的武器,空气拳头炮打出的拳头竟然能竖中指!!!
5:局长的身上。。。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哦也,李白会哭的。
6:那个韩国的和非洲的打酱油警察。
很好很强大。
建议大家看北京话版字幕的该片,平添许多乐趣。
举个例子。
东京警署,依然牛B!
虽然不知道他们是从哪来的,但我知道我有责任日死他们!
我培养你这样久不是培养出你这样的操蛋娘门儿那个逼半张脸都没了依然活的旺旺的,肯定是改造人。
==============================分割线==============================最后我看到,更多残酷即将来临(more gore coming soon),我笑了我说,您能再2一点么?
1.杀手的儿子,就是后来研究基因的改造人头头,跳楼以后到了一扇大门门口,里头冒出来的那个头上长角的人是谁?
给了头头的那瓶黄色液体是什么?
2.警察四车分尸咖啡店老板娘之前,有一段两女打斗的场景。
那个戴警帽拿武士刀的女人是谁?
开始以为是老板娘年轻的时候,可惜她被对方的乳汁腐蚀死了。。
3.ruka后来开车撞飞了一片的人类四肢,那两个收拾四肢的人很奇怪,一黑一白,白的临死前还说,你不要小看我们中国人..?
汗。。
不是我这版的翻译问题吧。。。
他俩是谁?
总之血肉横飞拍动漫吗笑那个警察戴着盔甲,衣服写满李白《静夜思》。
女的也狠暴力美学你可以看到现代版的车裂割指头 切掉一半脑袋 夸张的喷血
是部B级片儿。
砍断的残肢,四处喷洒的血浆,还有不太严谨的剧情。
而我是个地道的B级片儿的爱好者。
从我认为B级片里儿最牛的《群尸玩过界》到看着让人郁闷不已的《垃圾街》我都看了。
(垃圾街真是电影如其名,够垃圾了,但是我在一股莫名其妙的情绪下还是看完了这部电影。
)这部影片一开始血浆就如瀑布一般猛烈喷出,不管是小到砍掉一只耳朵,大到把人劈成两半,血都努力的喷出,而且血喷出的高度之高,流量之广都是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如同这部电影里面的人都是一瓶被人持续摇晃了十多年的可乐,一旦打开一道口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又好像这部电影的导演一直是个不成功的B级片儿的狂热爱好者,之前筹划了N部电影,道具啊血浆袋啊这些的统统都准备好了,但是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拍成,血浆却在自家的后院越堆越多,此时终于这部《东京残酷警察》能够开拍,于是命一大群人来自家的院子搬了几天几夜把所有积蓄的血浆都用到了这部片子上。
横刀砍,射!
竖起一刀,射!
我努力在一片肠子缠绕,血浆喷洒的雾气里看清楚女主角是如何利落的砍杀敌人。
不知道怎么搞的渐渐的,这些场面让我联想起嫖妓来。
女主角与敌人的打斗都只是为了达到喷血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妓女与一个嫖客聚在一起,而妓女只是想让嫖客快点射出来收钱完事,于是拿手绝活全数抛出。
唯一不同的只是,这个嫖客身上布满了生殖器,而且要射很多次才完事儿。
第一场战斗完结之后,警察的宣传广告那段还是挺具有黑色幽默的味道,算是一个亮点。
(这里面的广告都很有意思。
)但是紧跟着出场的酒吧欧巴桑,就彻底的打消我对这部电影的兴趣。
这还真是部老套的人物设定,典型的外面成熟强悍其实内心善良的酒吧欧巴桑(日本电视最喜欢的人物设定之一。
)一开始纯真善良的女孩后来因为种种事情变得冷酷狠心的杀手。
(同样日本B级片儿最喜欢用的人物设定)同样的人物设定,我可以找出许多比这部好很多的日本B级片儿。
导演把人成功塑造成巨大生殖器以及摇晃十多年的可乐罐的同时,竟然忘记了这点,这算是导演本身的黑色幽默吧。
哥曾遍观各式影片,哥是见过市面的人。
恐怖类、变异类、诡异类、恶心类,各种类,哥甘之如饴。
异度空间啦,生化危机啦,阴齿啦,蠢货电影啦,哥看完谈笑风生。
too naïve, too simple, too young。
但是,《东京残酷警察》,这部神一般的大片,让哥从头至尾,充满了要吐的恶心。
哥痛苦的说,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止日本了。
太变态了。
整部片子充满了血腥,横飞着各种假的不能再假的各种人体器官、血浆、尸块、增生组织,但看到它们让我多么高兴!
明确的知道这些玩意儿都是假的,这给了我坚持看到底的勇气,给了我没有吐出来的意志。
黑丝,美腿,制服,多么美妙的词语,全毁了。
陈老湿,我找到了治疗你癖好的良药。
也许除了这些恶心的东西,在吐干净胃里的东西之后,还是应该打起精神,谈谈这部片子的故事,再谈谈这部片子的中心思想。
东京警察公司与能够变异人体的“工程师”激烈对抗。
公司方最优秀的工程师猎手留加追查出了工程师的真面目,并手刃了他。
但留加从工程师那里获知了自己不了解的真相:留加的父亲因为强烈反对警察局的私有化成为警察组织的暗杀目标,杀手就是工程师的父亲。
而后者也在完成任务后立刻遭到灭口。
复仇的欲望使工程师成为杀人恶魔,利用从地狱之门得到的犯罪基因“钥匙”,制造了多个工程师,找警察公司报仇。
了解真相的留加目睹警察的滥杀无辜愤而觉醒,转而向警察公司宣战。
剧情似乎并不复杂,酷似港产黑帮片。
演技?
这片子根本不需要演技。
场景简单,道具粗糙。
好吧,我得承认,让我一直坚持看下去的唯一原因,是想看看变态的日本人还能想出什么样的奇特设想。
欧美人只会拿出手枪,乒乒乓乓一阵乱射,或者拿出刀剑,叮叮当当一阵互砍。
日本人可不一样,他们变态多了。
他们能让人体的伤处变成武器,跟猛兽的肢体或者是冰冷的刀锋结为一体。
他们能让男人的JJ变成大炮,也能让大炮的子弹变成拳头或中指。
他们能让人的眼珠或大脑凸现在外,能让人体变成喷水式飞机。
他们能让肌体爆裂植入恶魔基因钥匙,也能学他们老祖宗五马分尸。
我承认这些设想恶心、罪恶、粗暴、无聊,但换做是我,我想不到。
这是一种奇特的感觉:一面难以忍受,一面啧啧称奇。
这个善于变变变的国家,果然有着异于常人的创造性思维。
也许还应该指出,这部片子似乎在传达一个强烈的信念:公权力的私有化必将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比之于今日,令人深思。
好HIGH 呀 好HIGH 呀!!!!
不应该吃饭之前看的
好嗨假 女猪好嗨样衰好嗨装逼啊
B级片没学会成了装B最后变傻B
小西同学的恶趣味暴露无疑,原来他也看过机器人艺妓。。
日本人骨子里的变态残忍,由此片可以窥探一二
错过这片,是所有C片迷的巨大损失
粗制滥造的低成本B级片
三!观!颠!覆!
尼玛连我这个重口味的都看不下去了
cult copy fucking special红色颜料消防管碾核大片
很多四肢模型,很假。看的都不会菊花一紧
血浆片。造型还不错
女人缓缓穿上和服,衣领掠过光滑后背到达颈部的那个瞬间真是美不可言。老实讲,作为曾经看循环自杀也看的津津有味的cult片爱好者,对于这种变态的想象力已经力不从心了。
我终于还是看了这部,超飒的Ruka和惊人的想象力,中间穿插的戏谑广告充满了恶趣味,全程惊心动魄,多亏最后炮筒手臂急转弯和起飞的局长增添了巨大的喜剧效果
故事老套的重口味片,基本算大制作,很有游戏风格
只有两个词“变态”“血腥”
荤,爱
有些暴力构思不错 不然我根本就看不下去乏味的日本暴力变态片
各种重口味 很有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