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僵尸肖恩》之后好久没有看过如此有爱的僵尸片了!
没有T病毒,没有解毒剂,没有研究中心和穿着白大褂的科学家。
只是四个人开着一辆吉普车,在僵尸遍地的美国旅行。
“为什么我们不能像正常的美国人那样轮流休息轮流开车呢?
”回头想来,Columbius这句话真是超赞。
以往的僵尸片,基本上都是在讲僵尸危机爆发时正常人怎么生存,这部片子,讲的更多的似乎是在僵尸横行的世界里,正常人怎么去生活。
像Columbius那样靠运气,像大块头那样靠暴力,像姐妹花那样靠头脑,像老Bill那样靠,好吧,演技。
看着这样的一群人在僵尸世界里生活,反而会觉得那样的世界并不是那么可怕。
虽然打个便车也要举枪相持两分钟的时间,即使第一个喜欢的女生差点把自己给吃了。
不爽的时候可以跳到路边的一辆车顶上砸烂所有的车窗玻璃;车子被偷了之后还有机会找到一辆更好的,甚至前任主人会慷慨地在车后座放上一大袋冲锋枪之类的重型武器;可以到小饰品店里尽情胡闹;还可以在好莱坞顶级套间里用真枪练习射击。
这是最糟糕的世界,这是最美好的世界。
影片里埋的伏笔也同样有趣,比如最后被踢出去的“DON'T”,比如小女孩扔给大块头的Twinke,又比如那一次次在俩爷们面前开走的吉普,因为Columbius的一句“NO”嘎然止步,车上的姑娘回头笑靥如花。
但这些都比不上整部电影营造的僵尸世界里那种温馨的气氛。
也许是因为是部喜剧的原因,但我觉得小女孩被僵尸咬了之后求一个了断的段子还是可以用的,记下来记下来。
以上,推荐下载推荐和朋友一起观看。
这部电影,顾名思义,是关于人类对付zombie(“僵尸”,那种起死回生的、吃人肉的家伙)的。
本人胆小,很少看僵尸电影,但据说这个电影很有趣,不是传统那种吓人玩儿的,所以就试试看,结果果然名副其实,挺好的。
影片一开始让我联想起威尔史密斯的一部电影“I Am Legend”(我是传说)。
因为都有这个世界被zombie占领、主人公是最后一个人的意思。
但是接着看下去,就发现完全不同。
第一,这部电影是关于一个小人物的。
主人公是个年轻男孩,比较内向比较宅比较loser那种,老是被zombie弄得很狼狈的。
不像I am Legend 里威尔史密斯顾名思义是个“传说”,是英雄。
第二,这部电影果然很有趣,充满喜剧色彩。
譬如主人公有个小本本,记载了对付僵尸的致胜法则,从第一条“提高心肺功能”,一直列到第三十x条,让人忍俊不禁。
再接着看下去,男孩和几个人结伴:一个redneck,操美国南部口音的牛仔硬汉,心里却有很柔软的一面。
一对相依为命的姐妹,诡计多端骗人不偿命,但其实又是被生活所迫。
他们有不同的计划,但由于僵尸这个共同的敌人而走在一起,直到最后去到一个主题公园,人与僵尸之战达到高潮。。。
主题公园真是个很妙的地方,旋转木马、过山车、自由落体、鬼屋⋯⋯被编剧导演利用到极致,而且那种拍摄手法,很有点昆汀·塔伦蒂诺的夸张和幽默。
最后呢,导演和编剧还借主人公还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不要逃避生活,否则你和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
我一向喜欢有主题的电影,但又不能可以说教。
不过这个电影就看个乐子,说个小小的温馨的道理也挺好的。
而且关键是这些演员都太讨喜了。
4个主要演员都演得很好,让人觉得很真实。
他们都是小人物,但就是让人喜欢。
僵尸的部分呢,以我这个没经验的人来看,还是比想像中恶心的。
请大家做好心里准备。
不过如果你把它期待成吓人的恐怖电影,那么你也会失望。
如果想看一部轻松的幽默的电影,这会是不错的选择。
看了好多短评,我不由得感叹,豆瓣文化人真是多,留学生啊华侨的海龟啊比我想象的还多,其对美式幽默啊英式幽默啊黑色幽默啊的了解程度真是不一般,非我等土生土长国人所能领会。
说实话这片子我没看完,我对僵尸片的要求一向不高,只要有个断手断脚之类的我都不至于打一星。
喜剧片我不常看。
我承认我没什么幽默细胞,但是我还是觉得美国派挺搞笑的,惊声尖笑我也能接受。
所以我觉得我不是说不能接受恶搞之类的片子。
可是为什么这片子我就看着这么无聊呢···那个老头子非要扮僵尸走进去之前我就知道他肯定会被那男的打死,然后就真的被打死了,然后,这很可笑吗????
然后偶尔蹦出来个字幕什么的在电影里,这个也很好笑吗???
我居然看到有短评说有人从头笑到尾,我只能说,笑点太低了吧···然后我看到有短评说,这片子大家打得分太低了,很多人太刻薄了。
我想说,我打的真的不低了,一星。
我真希望豆瓣有零星可以让我打。
这部我一开始以为是恐怖片来着,后来看了发现很搞笑,很可爱,某些部分还感动了我一大把-那个大叔的回忆部分,前些时候看了他的天生杀人狂,对他感觉很不错。
最后为那个装僵尸的著名演员默哀三分钟,僵尸之地切莫装。
男主的那个心理阴影是真的有那种病么?
我个人则是喜欢一个人密闭在小空间里。
总体来说是部不错的娱乐电影,僵尸动作很迅速,各位主角演的很投入。
1. 丧尸末日下的存在主义焦虑尽管影片以喜剧为基调,但内核仍隐含着对现代社会的隐喻。
主角哥伦布列出的“生存法则”本质上是他在混乱中建立秩序的心理防御机制。
例如“系好安全带”代表对安全感的病态追求,“确认补刀”则是对不确定性的极端控制欲。
这种将生存技巧转化为强迫症清单的行为,讽刺了当代人在高度秩序化的社会中面对危机时的脆弱性——当文明崩塌,人类只能依靠自我发明的荒谬规则维持理性。
影片通过丧尸末日放大了这种荒诞感,暗示所谓“生存智慧”可能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精神麻痹。
2. 暴力狂欢与消费主义批判电影对暴力的处理具有强烈的后现代解构色彩。
塔拉哈西用棒球棍砸向丧尸头颅时,镜头会定格显示赞助商LOGO(如“找到最顺手的武器:路易斯维尔 Slugger 棒球棍”),将杀戮工具与品牌广告并置,暗喻暴力已成为消费主义时代的娱乐商品。
而高潮戏中,主角们在迪士尼乐园用游乐设施屠杀丧尸(如用“太空山”过山车碾压尸群、用礼品店玩偶作为诱饵),更将美国标志性的快乐符号异化为血腥战场,形成对主题公园所代表的虚幻幸福的辛辣嘲讽。
3. 角色关系的非传统建构四位主角的关系发展打破了传统末日电影的“团队成长”模板。
小石头(艾玛·斯通)与妹妹威奇塔(艾碧·贝丝琳)以“诈骗姐妹”形象登场,她们的信任危机并非源于外部威胁,而是源于对人性本恶的认知(“末日里最危险的是活人”)。
塔拉哈西与哥伦布从互相利用到产生父子式羁绊的过程,也始终掺杂着戏谑(如Twinkies蛋糕的执念成为情感纽带)。
这种拒绝煽情的角色互动,反而让末日背景下的“临时家庭”更具可信度。
4. 元电影叙事的突破性实验比尔·默瑞扮演自己的桥段是影片最大胆的元叙事尝试。
当哥伦布误杀伪装成丧尸的比尔时,这场戏既是对《捉鬼敢死队》的致敬,也是对明星符号的消解——镜头刻意展示比尔公寓中陈列的自身电影海报,暗示过气明星只能通过扮演“过去的自己”在末日苟活。
而比尔临死前那句“Garfield(加菲猫)大概是我最后悔接的角色”,更是打破第四面墙的自我调侃(比尔曾配音真人版《加菲猫》,该片口碑极差)。
这种将现实与虚构混杂交织的手法,让电影本身成为一场关于“流行文化如何异化人类”的行为艺术。
总结 《丧尸乐园》的出现标志着丧尸类型片的彻底多元化。
继承于《僵尸肖恩》那般的喜剧化,而不同于乔治·A·罗梅罗开创的社会寓言传统,也区别于《惊变28天》的严肃人性探讨,该片将丧尸末日降维成一场可供狂欢的游戏场,直接影响后续《童子军大战僵尸》《僵尸胡安》等无厘头喜剧。
其“规则清单+反英雄小队”的模式更被《死侍》《雷神3》等超英电影借鉴,成为打破第四面墙与解构叙事的参考模板。
此外,电影对“暴力娱乐化”的美学处理,预示了流媒体时代短视频中“血浆+搞笑”内容的风行(如YouTube热门频道“How It Should Have Ended”常以此风格恶改电影结局)。
《丧尸乐园》如同一罐丧尸血混合彩虹糖的鸡尾酒——甜腻、刺喉却令人上瘾。
它用戏谑姿态解构了末日叙事的沉重性,却又在爆头与冷笑话间不经意流露出现代人的孤独症候。
尽管在性别表达与文化深度上留有遗憾,但其对类型界限的践踏与重构,仍为丧尸片乃至喜剧电影开辟了新的“混乱愉悦”路径。
当塔拉哈西最终找到那盒过期Twinkies蛋糕时,观众恍然发现:或许末日的意义不在于生存,而在于你愿意为什么荒唐的理由活下去。
僵尸病毒也是末世,唯拍的次数太多后,观众对血浆耐受度越来越高,很难再达到高潮。
能在癫狂的世界存活下来的肯定都不是正常的人类,他们唯一的共同点是,非常彪悍。
末日来临,乏味的日常生活终于告一段落,钞票化为浮云飘走,超市予取予求,名车随便开、豪宅随便住,反正人都死光了。
如果,你还没有被吃掉。
但信任感的缺失,如何去重建。
这个是个问题,不仅仅是僵尸之地的问题。
不是,接个吻睡个觉就生死与共了,如果,美艳的女朋友在第二天清晨抛下了你,自我感觉良好的你还能冒险去找她么?
整日谈论着男女关系的我们都很有可能是倒霉的哥伦布,吃着感情上的亏。
如果,哥伦布不豁出去这一回,吃亏很难变成占便宜。
母上大人现在终于肯承认我真的很酷,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地生活。
但这一点也不要紧不是吗,我终究也会拥有一个又酷又像样的家。
《Left Dead 4》刚开始感觉好似游戏求生之路呢 结果看到Woody Harrelson出来 当时我就乐了没什么太多好说的就一句话僵尸演的比人好
看题目以为是纯僵尸片,看正片以为是幽默片,看行程以为是公路片,男一号遇见膘焊的男二号,你会觉得是机油片。
被姐妹花薇奇塔2次骗走车和装备,貌似变抢劫片。
姐妹俩夜游乐园被僵尸围攻你会觉得是惊悚片。
到结局你会以为是亲情片。
11
zombieismabsolve us see people slaughtered without passionate emotional reactionamerican snipergenre matures: self-reflexivecome on itselfcommedy-horror zombie cyclewalking deadlow budget, silly budget:warm bodyworld war Z most expensivegeorgia on my mind shot in Louisiana Zombieland: film making in atl enters a new eraJE just before Social NetworkES first leading rolemansion in Buckhead4 undergraduates involvedcinematographyphantom camera used: faster than film cameras: slow motion! new application here
主角话太多,喋喋不休只能让人觉得因为主角太聒噪导致观众很烦躁,完全不像同类型《温暖的尸体》的话痨主角说话认真有趣透着不属于人类的萌点。
莫名其妙的猛男配不知是不是要玩近年十分流行的基腐。
仅仅依靠主角的个人戏要撑起整部片子应该是非常难的,很佩服导演的勇气,但是也很鄙视导演的能力。
不到20分钟就已经无法忍受,弃。
从头到尾透着傻气。
玩梗娱乐片,可能有人觉得有趣,个人态度摇摆,觉得这部很无聊,大概是因为没看过《捉鬼敢死队》吧。
有考据癖的同学如果不嫌麻烦,可以去扒一扒本片缘何能请来这么几位明星演了一出如此俗套的四不像的戏,以及片中不绝的自嘲段落到底有多少可以对应现实中的好莱坞。
无论是创意还是笑料均远逊于《僵尸肖恩》
前面很猛,後面有點沉了
无聊的B级片
僵尸题材黔驴技穷了
fucking goooood!!我从头笑到尾.故事很不错.有意思.观众都一起鼓掌了.
什么《僵尸肖恩》,什么《僵尸之地》,老子要看的是血腥、暴力、恐怖的,而不是来看你们吹的。
Jesse x Emma
受不了宅男。。。
血腥,但恐怖氛围欠缺,无聊的爆米花电影。
无限车,无限子弹,无限墨迹
我爱僵尸片!
主演之一竟然是Woody Harrelson,天生杀人狂变身歼灭丧逼狂
碎碎叨叨的整的还挺温馨
看得我很想睡觉....
Emma Stone
阳光小美女遇到天生杀人狂,姐妹俩加油站的戒指戏法,事不过三被姐俩涮两次后的圆满结局
没有超越想象~还好也不算浪费时间~但想说一句~那个光头挑剧本实在是太差劲了~记得在威尔史密斯演的那个盲人~接近奥斯卡水平,在这部就是三流~总感觉他连台词都没背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