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感动全韩国的电影《马拉松》。
在看之前,预先知道了一句话剧情,一个韩国的阿甘正传。
给自己五分钟,想想要是落在我手里,要怎么写这个故事?
是显露的写法。
取故事情节的高潮处,而不是取生活流程的细微处。
故事讲得很好,那一个“斑马”的设置,应该是“灵感”吧,贯彻始终。
没有一点观众不懂的东西。
结构没有任何花活。
是最扎实的剧本,从具像始,到具像去。
也是最直接,最感动人心的。
到这种时候,才发现,自己自觉不自觉,在用另外一种眼光看电影。
好吧,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被感动得哭了,哭了好几好几回。
很多时候,我们期待被惊吓,被感动,期待泪水能洗刷我们的眼睛和内心。
强烈推荐韩国电影《马拉松》。
(一)孤独*一花一世界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违……人们无从解释,只好把这样的孩子叫作“星星的孩子”——孤独症儿童,他们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世界,独自在天空闪烁。
这是一种特殊的病,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在被发现后的几十年中,人类一直找不到导致疾病的病因,找不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些得病的孩子仿佛都经过上天的遴选一样,一个个都异常的纯洁、漂亮。
可是,他们却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缺乏应有的反应。
一条大狗在追你,你有什么感觉,楚原?
开心?
难过?
生气?
还是害怕?
妈妈住院了?
你有什么感觉,楚原?
开心?
难过?
生气?
还是害怕?
……没有我们期待的反应。
但是。。。
他喜欢看6点钟的动物王国,他可以一字不落的记住里面的独白,不停地反复地念,在紧张时,在无助时,在他静静的看着下雨时。
他喜欢斑马,喜欢大草原,喜欢大自然,喜欢奔跑。
他给了我们无数的感动与惊喜,他就是马拉松小子——楚原。
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提大草原上,草食性的动物们群居生活。
他们每年交配,孕育新生命。
看那斑马妈妈和她的新生宝宝,她会教他们野生世界的生存法则,然而生存不是件容易的事,到处都是小动物,危险无处不在。
妈妈不断地鼓励孩子们,他们才会学会了进食和奔跑……就是这段独白,每次听都被这个略显稚嫩的声音所感动。
也许一开始他不断的重复这段文字,是因为在他简单的意识里,已经认为很久以前,世界就是这个样子,这就是他的世界。
他就是那匹小斑马,在妈妈的呵护中成长。
他只有不断的奔跑,比别人都要跑的快,才能躲过他们的天敌狮子和猎豹的追赶,才能生存。
(二)快乐-所以奔跑楚原是简单的,因为简单所以更容易满足,更执着。
只要有一些小东西就能让他很开心,比如巧克力派,比如炸酱面……比如——斑马。
斑马。
在草原上自由自在迎风奔跑的斑马。
金色的阳光中浮动青草的芳香。
跑着,跑着,仿佛就要腾空飞去。
在空无一人的工厂房间,楚原站在电风扇前,迎着风,默默的,闭上眼睛,一点一点打开双臂,手指在空气中微妙的颤动,慢慢的,慢慢的,开始奔跑。
咧开嘴,草原笑着,脸上有单纯的快乐。
因为快乐所以奔跑。
所以楚原一个人出发了,一个人去参加马拉松比赛。
就像去赶赴一场盛大的宴会。
面对妈妈的第一次阻拦,他只是重复的问那一句:“楚原的腿是甚么?
” ——“楚原的腿是甚么?
” ——“价值连城” 所以楚原启程了。
像航船驶向属于它的大海一样,融入奔跑的人流。
一脸幸福的笑容。
他张开手臂任指尖感觉着山间的微风、触碰着沿途的花草、迎接着每个人鼓励的击掌。
忘记了42.195公里,忘记了3小时的限制。
奔跑奔跑,楚原跑过生活过的每个角落,跑过超市、地铁、游泳馆,跑过每个认识的,不认识的人身旁,他听到的已不再是不解与嗤鼻声而是片片鼓励的掌声,他迎着太阳,奔跑。
就像斑马奔跑在草原,清晰,有力。
充满生命的抗争和力量。
这样的细节,干净、澄澈,触动我们内心柔软的情感。
在一般俗世的纷云不解之中,楚原跑出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而曾经…… 他不曾真正懂得给予的快乐,不曾知道拒绝的权利,他不曾真正的懂得笑的真正含义。
只是牢牢的记得:楚原的腿?
价值连城!
楚原的身体?
战无不胜!
我可以做到!
加油!
(三)大爱—让星星发光的月亮片中母爱的伟大让人动容。
记得妈妈在游泳池接受采访时说“我的愿望很简单,我希望比楚原活得久。
”这样的淡淡的话,我们看到了一个母亲对特殊儿子的担忧。
所以他才精心保护了楚原20年。
但也是这份过份保护的母爱,让「伟大」了20年的母亲重新思考孩子的独立价值。
“我以为在帮他,但实际上我实在让自己的心里舒服点。
我一直在逼他,那时我唯一的寄托。
”他喜欢跑步么?
曾经可以自豪欣慰的说“我从他的表情可以知道她的感觉,没什么事情可以比跑步让他更快乐的了。
”但那一刻,母亲迷茫了,对于自己的爱迷茫了。
也许,相对于孤独症的孩子,家属们所要承受的精神压力更大。
作为星星的孩子,楚原是幸运的。
曾经母亲也想放弃,爸爸和弟弟也不曾理解,教练甚至曾经厌恶,但最终他们被楚原所感动,妈妈打开了自己的心结,人生不如意的教练也从楚原身上看见自己失去的一份对跑步的执着和热情。
当妈妈放手让呵护了半生的小斑马自己跑了,当楚原的呼吸心跳与教练和谐的律动的时候,听到他说“我的心在赛跑 心脏扑通扑通跳的感觉很好。
”我被感动了。
我们以为楚原什么都不懂,其实,他比谁都懂。
当他在看到母亲为自己和人扭打时,他大声叫出“我儿子是个特别的孩子”不断反复。
让我们揪心。
(四)懂得—笑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为孤独症孩子而拍的电影,不仅仅是为了楚原而拍的电影,而是为每个珍惜自我价值和人格实现的现代人而拍的令人惊喜的优美演绎。
是跑步,让他打开了心扉。
也许,就像教练说的,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长跑,长跑是一种高度个人的独立境界。
首先,起步不可急,要跟自己跑,让呼吸和身体的律动与个人的规律调和一气,在人群中,在喧闹声中,也绝不可迷失自我,然后才可使自然的律动不断运行。
长跑并非是一种爆炸性的运动,它是一种生命的律动,就像楚原最后的那段旅程:起步时个人律动的开始,中段的上气不接下气,停下,得到路过的参加者的鼓励,重拾勇气上路,就像一副生命的律动图展现在我们面前。
最后在想象的雨水中跑过,楚原幻想着生命中美好的事,想象者自己穿过拯救了母亲的泳池,快乐地帮助母亲购物的超级市场,心里热爱的草原和斑马,楚原的脸上快乐而满足。
其实最后是楚原自己主动参与了比赛,此时他的个人价值和意向已并非其它人可随便转移。
因为到最后,选择参加马拉松的是楚原自己。
曾经母亲教导楚原甚么是雨,什么是风,什么是树,什么是明媚的阳光,什么是凉凉的小溪,他都没有真正理解,而最后只有在母亲生病入院后,站在雨中,楚原才真正体会出什么是雨。
赢得了比赛,赢得了那么多人的爱,赢得了自己,他最终自信而满足的笑了,真正的笑了。
妈妈,我们回家吧。
一家四口终于和睦在一起了。
他,还是爱看6点动物王国。
我一直笃信“可遇而不可求”这句话,这么多年来,也只有年轻时代才喜欢上什么就非要立即得到什么不可。
如今的我深信,和一样好东西的相遇是需要缘份的,看书如此,看电影亦如此。
是05年还是更早,反正那时还没有流行从网上下载电影,我们还只习惯于到小店里租碟回来看。
一定是在看了《假如爱有天意》之后吧,我知道了韩国有个男演员叫曹承佑,他小小的眼睛,平板头,笑容憨厚纯净,给人一种很稳定很可靠的感觉。
嗯,我喜欢他,很喜欢他。
之后就在那家很熟的小店里看到他主演的片子《马拉松》。
高高兴兴地借回去看,却万分遗憾地发现竟然只有一张碟,应该还有的第二张不知被上位顾客弄哪儿去了。
只看了一半的片子,悬在那儿怎么行?
没有罢休,我到小店里不厌其烦地在一大堆韩片里翻翻找找,居然,被我找到了又一张同名影碟,狂喜啊!
可惜回到家一看,竟然是一部以前看过的《长腿叔叔》,郁闷到极点!
后来,后来也就慢慢地淡了。
但始终没有忘记这部看了一半的片子,并且相信,总有一天,我能看到完整版的。
前几天,咦,不知怎么就想起这部影片了。
现在好了,不用出门去租借,直接到网上下载即可。
先还想直接在线观看的,但找到的那个视频画面和声音不搭调,图像也不够清晰。
宁缺勿滥啊,反正已经等了这么久了,也不在乎多等一两天,于是,还是选择下载。
那天中午吃过饭,电影也下载好了。
没说的,看吧。
起初听到国语版的配音,略有点失望——配的不好的,还不如听原版韩语。
但几句对白之后,我惊喜地发现,这个版本的片子不但画面清晰漂亮,而且配音也相当完美,当下真是喜不自禁,觉得这几年的等待并没有白费,值!
“在非洲的塞勒姆盖提大草原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食草动物。
每年他们都会交配,孕育出新的生命。
看那匹斑马妈妈和她刚出生的宝宝,她会教他们野生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看到这样的文字,你会想起《动物世界》这样的节目吧?
是的,这是影片开头,长大了的云初原重复着的他最钟爱的节目中的台词,那声音傻傻的,钝钝的,你会知道,他不是一个正常的、可以像我们一样说话的人。
伴随着他的声音,映入你眼帘的,是坐在公车上一脸疲惫的妈妈,和她身后那个旁若无人、自顾自玩耍的小男孩。
初原是妈妈的大儿子。
患了自闭症的他,终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会与身边的人交流,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哪怕是最爱他的妈妈,煞费苦心地教他“雨”“倾盆大雨”这样生活中最简单的词汇,他也麻木不仁地不看不听不理不睬,让妈妈绝望得心都碎了……为了照顾这个特殊的孩子,妈妈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他身上,为此,爸爸无法忍受,离开他们“出门旅行”了,健康正常的弟弟觉得自己受到太多的忽略,委屈得几乎要自我放逐。
妈妈也曾经试着要抛弃他,在公园里,渐渐松开紧拉着他的手,任他一个人走远。
当她从那份绝望中清醒过来时,她哭泣着抱住好不容易找到的初原,坚定地向他承诺:妈妈不会再离开你了,永远都不会!
二十年艰难地过去。
在妈妈惊人毅力的支撑下,持之以恒的教导下,初原长成一个英俊健康的青年,他会记住并重复别人说的每一句话,会帮妈妈做一些简单的采买工作,他懂得有礼貌地向每一个认识的人打招呼,也学会保护自己的最基本的方法:不接受,不给予。
走在大街上,他的手指总是可爱地伸展着,比划着,在那个只属于他的世界里,他简单而快乐,纯粹亦容易满足。
在超市里听到活泼欢快的音乐,他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在大街上见到斑马条纹的饰品,他又会不管不顾地冲上去试图看个究竟——塞勒姆盖提草原上的斑马,从童年一直陪伴他到青年,不仅是他最为钟爱的动物,也似乎成为他自己的一种象征。
为此,他被抓进警察局,为此,他被蛮横的路人毒打。
当惊慌失措的妈妈赶来,心痛地抱住受了伤的初原时,他替哽咽难言地妈妈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我的儿子是个特殊的孩子。
我的儿子是个特殊的孩子……”而这钟爱斑马的特殊的孩子,似乎也像斑马一样善跑,也许不如猎豹那样跑得迅疾如风,可是他的耐力远远胜过了猎豹,虽然慢,可是他能坚持到最后。
妈妈发现并培养了他的这种异禀,辛苦地训练他的长跑技能。
你如果看过这部片子,一定不会忘记每场比赛前母子俩的对话:“初原的双腿是什么?
”“黄金双腿!
”“初原的身体是什么?
”“战无不胜!
”你一定会如我一般开心地笑起来,然后默默地跟在妈妈后面为初原加油。
妈妈觉得,在跑步时初原会格外自在、快乐,会找到那个真正的自我。
所以,为了让初原有能力参加全省的马拉松比赛,她不惜赔笑脸、花重金,再三请求那位当年的马拉松名将指导儿子的训练。
那位丢功十年、活得浑浑噩噩的教练,从满心不耐、无可奈何,到深受感动、全力付出,甚至像一位大朋友、一位父亲那样关心那个傻傻的孩子,为初原的成长亦立下汗马功劳。
“下雨的日子,对非洲大草原上的食草动物来说就是天堂。
”这是《动物世界》中让初原牢记的话。
“下雨的天气,最适合跑步。
有雨的时候,你就拼命地跑吧。
”这是教练说过的让初原不能忘怀的话。
所以,在经历了很多变故之后,在终于明白不是为了妈妈跑而是为了自己喜欢跑之后,初原没有在最累的时候像上次那样瘫倒在地上,而是踏着灿烂的阳光、踏着迎面而来的雨点、踏着清新扑面的微风,愉快地向前大步跑去。
他那一直不肯安分的手,又自在地舒展开,从最初的拂过柔柔的草尖,到现在拂过每一只热情观众的手,他获得更多动力,感受到更多快乐。
妈妈的爱,教练的爱,更多人的爱,像雨点洒下,像轻风拂过,洋溢全身,让他的脚步更轻快,让他的心跳更有力,让他的世界更敞亮!
影片结尾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故事。
那位叫金辉的自闭症患者,19岁时参加春村国际马拉松比赛,用2小时57分跑完全程;一年后参加铁人三项全能比赛,比赛全程为228.195公里,他的成绩是15小时6分,成为韩国最年轻的国家纪录保持者。
其实,我真的不在乎这个故事是不是真实的,也不在乎最后初原有没有取得什么惊人的好成绩,成为什么纪录的保持者。
让我感动的是那个干净清爽的房间里,那张小桌上摆着的四副餐具——那意味着,爸爸终于回来了,这曾经反目成仇彼此厌憎的一家,终于和睦团聚,初原和他含辛茹苦的妈妈,终于能过上和许多人一样正常美满的家庭生活,不再是他们娘儿俩在苦痛中独自煎熬与挣扎。
跑步,成为初原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他参加比赛,争得荣誉,更重要的是,在跑步当中找到真正的快乐,实现自我的价值。
最后一幅画面隐去的时候,妈妈都没有再出现,画外音中响起的是爸爸和初原欢快的对话。
也好,让这劳累了二十多年的妈妈好好地休息一下吧,她终于不必再独自承担一切,她所付出的一切心力和劳苦,也终于得到回报。
如果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场漫长又枯燥的马拉松,至少,她已跑完全程的四十二公里,剩下的0.195,真的是指日可待,唾手可得。
他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草原他也许拥有草原般宽广的心胸,但我们无法洞悉,因为他是个自闭症患者关于自闭症,只看过几部相关的影视作品,比如《雨人》,比如《阿甘》,但具体知之甚少听说中国目前有180万自闭症患者,其中儿童自闭症大约有40万,已占中国精神残疾的首位说回草原,草原其实生活得很快乐,因为他有个很疼爱他的母亲母亲放弃了所有来养育草原,容不得别人伤害他,也容不得别人看不起他于是,草原在母爱的庇护下简单而快乐地生活着,我们还知道草原喜欢斑马和巧克力派偶然吧,母亲发现草原喜欢跑步,于是有意识地培养他母亲还找到了曾在世界级比赛上获得过冠军的退役马拉松运动员运动员因酒后驾车受到惩罚,到教育自闭症孩子的学校进行社会服务母亲希望他能带领草原进行正规训练,争取在韩国一年一度的春川马拉松大赛中取得好成绩于是,沮丧中的吊儿浪当的教练、急切地想证明自己儿子的母亲和一心生活在斑马世界里的草原开始了一段艰难、美丽、充满微笑和泪水的马拉松旅程这是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韩国电影前半部很唯物,后半部很唯心,但同样温馨且让人感动感动于坚强而不气馁的母亲这么多年的坚持,背后肯定有太多无法说与人知的辛酸感动于母子间反反复复的对话:“草原的腿?
”“值一百万美元!
”“草原的身体?
”“超级棒!
”感动于运动员颓废中仍然保留着的对生命的尊重当他直斥母亲不顾现实坚持让草原跑马拉松实在是太自私时作为看客的我们才恍然原来草原不是超人,再有天赋也只是与其他患有自闭症的孩子相比但最让我们感动的还是草原当草原在奔跑时,当他边跑边用手指轻轻划过路边的草叶时我们从他微微扬起的嘴角读到了他的快乐这是整部电影中最让我感动也是最让我怅然的地方活着真好,不是吗?
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是一场马拉松期间有的人一跌不起,有的人离开,有的人放弃后又回来每个人的奔跑都是一道风景期间风在吹,狗尾巴草在飘摇,家人和朋友在一旁鼓劲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只要跑到最后,哪怕是挣扎着走到最后,我们都已是生命的赢家
电影里楚元的妈妈付出到了一种难以想象的程度,但是最后被教练攻击为对儿子的病态掌控,尤其是后来竟然楚元的妈妈开始反思,是否自己一点都不了解楚元,这一幕真正说明了这位母亲对儿子的包容和爱。
本来我以为楚元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然后逐渐爱上了跑步(每个人在慢跑的过程中都会爱上跑步),但是根据电影中的情节,甚至在正式马拉松前应该没有多于两次的马拉松公里数完赛记录,所以真是天赋啊。
电影结尾处有写到原型人物创下了青年纪录,不知道后来,“楚元”还有没有再参加其他赛事,后来是否仍然是在兴趣的驱使下持续地参加不同赛事?
时至今日,似乎如何对待自闭症儿童仍然没有一个完美的指引手册,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过,有专门的培训班教授自闭症儿童,结课后确实自闭症儿童在一些机能上会有提升,但更多的是对自闭症儿童的限制和严格控制,并不利于自闭症儿童学习技能和融入社会。
但是我想这部电影给出了一个抽象又具体的范本,就是毫无保留的爱和关怀,当然这是极难做到的。
据说每一百个人中就会有一个自闭症儿童,我想我没法承担这么大的概率去给一个孩子这么多的注意力,孩子这种好东西还是下辈子吧。
电影中妈妈一直在引导楚元:“楚元的腿——”,楚元:“价值百万美金!
”但其实我们都知道,是主要是妈妈,其次是爸爸,让楚元的腿价值百万美金。
故事的主人公楚元是一个自闭症儿童,大家都知道自闭症儿童是不懂的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所以经常会有一些异于常人的举动。
比如重复别人的说话、固执、没办法在乎别人的感受。
所以从小楚元的母亲就身心疲惫,随时需要给外人解释一些误会。
因为自闭症至今还未找到发病原因,更别提怎么治疗了,在母亲最绝望的时刻,甚至要将楚元扔在游乐园,以求解脱,最后还是因为实在不忍心才回去将楚元找了回来。
后来,为了弥补母亲的负罪感,20年间母亲都无微不至的照顾楚元,甚至会忽略了家中还有个弟弟。
家中也因此中产生过很多矛盾。
后来为了让楚元长大后能在社会有一席之地,母亲准备让楚元学习一些技能。
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楚元喜欢跑步,有一次在10公里比赛的时候,竟然跑了37分钟,得了第三名。
于是为了让楚元能在这条路走下去,千辛万苦的找来了曾经的马拉松冠军来当教练,后来,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楚元确实成长了许多,本来一切顺风顺水,直到后来的比赛场上,母亲目睹其中一个运动员当场晕倒在赛场,在抢救,瞬间打消了一些念头。
面对孩子的健康,其他的似乎都不重要了。
因此,后面的日子里,母亲就安排楚元在厂里打螺丝。
谁曾想,看似脑子智商不高的楚元,竟然自己记得下一场的比赛时间,自己打车要去参加马拉松。
母亲和教练知道后追到赛场,想要带楚元回家,取消比赛。
可是这次他有了自己的想法,他想要跑下来全马。
经过一番劝说无果后,母亲放手让其参赛,最终他也不负众望,顺利跑完了42.195公里,最主要的是成绩还很厉害(2.小时57分),要知道,全马破3小时是很多业余马拉松爱好者的梦想(当然也是康老师的梦想),所以他第一次跑下来就能有这个成绩,实属厉害。
更别提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残疾人!
所以,这部电影推荐大家搜来看看。
我从这里面学习到了。
1.凡事没有不可能,只要你想做,肯定有希望。
2.好妈妈真的很重要,因为孩子的心智很大程度源自于妈妈的言传身教。
3.不要消极了,即便是个残疾人都能打破韩国马拉松的纪录,我们正常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了呢?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韩国电影。
裴亨振,2001年当他19岁时参加了Chuncheon马拉松比赛,跑完了全程,2小时57分07秒。
一年后的2002年,他参加了游泳、自行车、跑步的三项全能,在1小时06分里完成了228.195公里。
他是迄今为止韩国国家纪录最年轻的记录保持者,更不用说他还是一个残疾人了,一个自闭症患者。
影片的主角初原,是一个自闭症孩子。
什么是自闭症孩子?
用玻璃屏障把自己包围起来的孩子。
透明的玻璃屏障,让旁人看得见他,却无法靠近。
任何人都无法触及。
包括……初原的母亲。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游泳池那一幕。
初原的母亲因为地上有水太滑不小心跌进游泳池里。
母亲不会游泳,在水里挣扎着,而初原此时就在水池旁边,就那么看着自己的母亲在水中挣扎。
镜头给了母亲在水里的特写,一丝悲凉,一丝释然,最后是竟然是一份理解。
最后是不相识的陌生人跳下水救起初原的母亲。
当时的我是有一些想哭的,初原,这是最最爱你的母亲啊,她几乎放弃了一切来爱你,照顾你,你又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她?
她最大的愿望仅仅是“比初原多活一天”,或许这就是世上最伟大的母爱吧,无私的不求回报的。
起初我心里是责怪初原的,面对一个如此热切爱你的母亲,你怎可冷漠如斯?
但之后我释然了,因为他是“星星的孩子”,一个永远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
不是他不想,只是因为他不能,他不能感知外面世界发生的五光十色,他甚至不能感知自己的内心。
但是初原的母亲没有放弃,她始终坚持着她的初原是一个特殊的孩子。
初原喜欢巧克力派,喜欢草原上奔跑的斑马。
因为心底的喜欢,他跟随着母亲手里的巧克力派在乡野中奔跑;因为喜欢,他可以一字不差的背诵出《动物世界》关于斑马的整期节目。
因为喜欢斑马,但同时因为不能感知外面的世界,所以初原见到斑马条纹的东西总是会不顾一切的去触摸。
或许这一切在初原的世界只是很平常的事情,因为喜欢,所以就是想去触碰接触一下。
但,这是真实的世界。
地铁站,母亲去买胃药,让初原在饭馆原地等她。
但是初原看见了“斑马”,于是便起身不顾一切追了上去。
镜头开始切换的很慢,初原的手一点点地穿越人海,去触碰了他心中的斑马。
紧接着一声尖叫,然后痞子般的嘴脸出现,揍了初原,鼻子流血,口角红肿。
母亲终于来了,疯子一般的质问男子“你凭什么打我儿子?
你凭什么?
”这时候初原站起来了,口中只一直重复着一句话“我的儿子是个特殊的孩子,我的儿子是个特殊的孩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再也忍不住了,潸然泪下。
原来“星星般的孩子”,他还是感受到的,即使微乎其微,但他感受到了,感受到了。
现实生活中的自闭症孩子父母大都是因为经不起这么久的没有反应而放弃了。
不要指责他们不爱孩子,试想,一个你辛辛苦苦抚育了十几年的孩子竟不会和你说一句话,更不会在节日的时候给你任何祝福哪是一个笑脸,这时,作为普通人的他们,选择了放弃,这样的选择是可以理解的。
但我相信更多母亲的选择和初原的母亲一样,坚持,坚持,坚持。
母亲拥抱着初原,泪流满面,但我却感觉到了一丝幸福,是啊,终于有回应了啊。
影片的名字《马拉松》,每次马拉松比赛之前,母亲和初原总会有一番这样的对话:“初原的腿是什么?
”“价值连城。
”“初原的身体是什么?
”“战无不胜。
”当初原在奔跑时,当他边跑边用手指轻轻划过路边的草叶时,我从他微微扬起的嘴角读到了他的快乐。
这不正是马拉松的意义吗?
让人感受奔跑的快乐。
影片的最后,初原跑完了42.195公里,跑进了3小时,完成了自己人生路上的一次最重大的胜利。
也让母亲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他的初原真的是个特殊的孩子。
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
我们或许都很渺小,但每年的4月2日,让我们力所能及地为这些“星星的孩子”亮起一盏蓝灯吧。
无论我们在世界的哪个角落,点亮蓝灯,都为他们传递一份爱,去温暖孤独吧。
因为初原,他还继续在马拉松的赛道上奔跑着。
2013年5月21日
没人知道自闭症的世界是怎样的,即使有现在所谓的高科技医疗技术,自闭症患者所处的精神世界,不是用脑电波和社会上对正常人的定位来定义的。
所以,把那些爱啊,厚重什么的,都拿掉吧!
小时候,斑马被丢了。
是因为遗弃过一次么?
当手再一次伸出去的时候,和煦微风吹过,不再是只有自己的5只指头,指尖带来的是每一个人善意的祝贺。
击掌而过,命运的齿轮没有特地为谁停下。
妈妈说要跑完42.195公里,我喜欢跑步!
我喜欢的教练先生说,要慢慢跑、慢慢跑……然后当雨出现的时候,就要学习猎豹的速度,这样才不会被捕食。
今天果然是个适合跑步的日子!
斑马回来了,斑马说:我想回家了。
屏幕里奥运开幕的焰火,许久不见的同学,一起吼的大学班歌,很多年前的记忆。
凌晨五点,到家,开机,下载,300kB/s的速度。
我急切的找来这部电影看,是因为我突然非常怀念厦马全程印在皮肤上的阳光印记,怀念北马半程二环路上十月轻寒的空气,怀念清华大马圈第一次半程拉练坚持到已经麻木的双腿。
我只是以为,这个片名,可以让我温习到一些东西。
看完后,我才发现这是一个我完全不曾预期到的主题。
自闭症人群,这一群体的世界,我完全没有了解。
我不曾,也不试图去了解。
我没法想象楚元的世界,面条,斑马,热带动物园,这些东西带给他的慰藉是否可以到达内心,还是只是一种模糊的、本能的良性刺激?
10公里赛时,妈妈说,楚元的腿,百万美金的腿。
楚元重复。
妈妈说,楚元是不同的,但楚元在奔跑的时候,是没有不同的。
可是,妈妈受伤后,仿佛突然醒悟,这么多年来,是她把这些硬塞给楚元的。
所以当教练问她,楚元是真的喜欢跑步吗?
这样可能会让他受伤的。
她回答不上来。
现在,她再也不会放开他的孩子了。
她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伤了,她不要楚元去参加马拉松了。
可是,楚元,他要去奔跑。
楚元跟妈妈说,楚元的腿,百万美金的腿。
楚元,他要去跑马拉松。
楚元,是真的喜欢跑步。
影片结束的时候,定格的是一个绽放的笑脸。
那笑容,温暖得进入了我的心里。
《我的馬拉松》是一套令筆者於劇院內兩度落淚的電影,只是大家無需擔心這又是一套韓式催淚悲情劇。
全片絕沒有韓劇慣用的生離死別設置,也沒有任何令人絕望惋惜的無奈,甚至司空見慣的歇斯底里嚎哭也不復見。
電影雖仍走不出如《向左愛.向右愛》或《抱擁這分鐘》這種惹人可憐的病患大前提,講述著一名據真人真事改編的自閉病患馬拉松選手,唯其全片戮力表達的主題卻有別以往至多只是苦中作樂的無奈,而是深具進步性與前瞻性的。
尢其重要的是,電影所賺的熱淚並不是任何憐憫的淚水,卻是反過來,由自閉病患主角樂觀地感染我們,喜極而下的淚水。
電影的主戲為自閉病患者草原與母親的關係,及至草原接觸到馬拉松後旁及他與潦倒教練亦師亦友的情誼。
兩段關係的鋪展盡顯編導寫情的功力。
母親對草原義無反顧的關懷和照顧、草原單純無知卻仍懂支持並回應母親的愛,連帶教練一步步從草原單純樂觀的個性中獲得感染的變化,再再都以簡潔清新絕不濫情的基調交待並觸動著你我心靈。
續說本片令人感動的情。
雖然本片著力凝造感動的部份不少,而且手法也見多元不單一。
唯其所欲表達的核心情感卻是從一而終地靠攏到人性美好的一面上。
換句話說,編導的世界觀是樂觀正面的,而他對故事中的人物與他們之間的關係甚至他們面對的事情最終都會有一個令人安慰的駐腳。
就是編導這份「世界其實可以如此美好善良」的信念緊扣著電影,使這電影的主題與劇情可以緊密的連袂成一線,在這悲劇當道的韓流下,開展出一條截然不同的新面向,故此電影能在韓國本土取得驕人的票房成績便絕對是理所當然的事。
此外,電影的劇情成功做到莊諧並重,除了前述細膩感人的情外,前中段的生活化場口同時帶來了不少輕鬆喜感,這對於一套以觀賞性為前題的商業片來說可是尢其重要的。
需知道電影初中段的背景敘述對往後的電影發展可是不能撇除的前置,但往往一些規模較大,影片時間較長的電影在背景前述的部份花得不夠心思而不免令觀眾因略為平板無奇的敘述而渙散了集中力。
因此這種輕鬆喜感的設置對於一部電影可是有著不能忽略的重要性。
還有不得不提的是,本片的對白與影象都平實簡潔,唯其出來的效果和被賦予的意義卻是細膩耐看的。
比如是初段母親以朱古力引小草原行山,初看則像帶著母子同樂的溫馨,及後明白到母親為了改變草原以滿足自己的潛在欲望後,又會發現這鏡頭同時表達著母親一直以自己的方法逼迫著草原做著些他或許未必願意做的事。
再者,母親引導性的問候如「草原,你累嗎?
你不累吧?
」或者其他許多母親加諸在喜歡重複別人話語的草原身上的教誨均無不在強調著為人父母者欲設計打造自己孩子的心結。
從這些細部著眼反覆琢磨電影自會發現到本片更多好看耐看的地方。
這些別具豐富意義的場景和可供細味的對白完全突顯了電影劇本被千錘百鍊的功力,無怪乎此片除票房得勝外,最佳電影和最佳編劇的獎項同樣都包攬了。
總的來說,《我的馬拉松》走出悲劇的胡同,以清新正面的人物傳記故事體現了人間有情的人生美好面向。
縱然結局單純簡單的求大團員,唯這總算為樂觀正面的全片下了一個到位的總結,使全片意涵統一,讓觀眾完滿的笑住離場。
自闭症,还能活得这么出色~
因为还有感觉,所以存在,所以活着。(果然亲情更打动我……)
挺真实的一故事,让导演给拍的这么文艺。。。
《马拉松》楚元的腿价值连城。
相比《阿甘》,更喜欢这部。每每看到最后母亲拉着楚元的手时,眼泪就不住地淌
没有期待的精彩,尤其不喜欢曹承佑的表演
男主角颜值还是差了点。
不敢多看的电影 因为太感动
同样是有关于自闭症,马拉松的立意要远远高过海洋天堂。马拉松在这部片子已经成为一个象征,这不仅是现实中的马拉松,是楚原的马拉松,也是母亲的马拉松,亲自关系的马拉松,甚至还有与教练的马拉松。最终,坚持,成功跑完全程,不仅仅是局中人,也是导演,也是观众。
当我们谈跑步时,我们谈些什么。一直一直跑下去吧
总看到这个韩国演员=。。=
一颗星给故事,一颗星给景色,一颗星给这项运动本身。
CCTV-6看的,最后的较量和这部是我在cctv-6看过最好看的
2006.2.13 网吧紫嘉宏
母爱创造奇迹!
(8/10)很久以前在电视上看过,改编自真实事件。
纯励志 不过又是山寨好莱坞的
曹承佑演得太假 人物的挖掘也不深 故事对自闭症的表现模糊 糟蹋帅锅呀
与《光脚的基丰》相比,谁是山寨版的?
也许以前这样搭配的故事太多,让人有点审美疲劳,看完后远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好看。不过,电影还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