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变异

돌연변이,鱼男突变(港),鱼男悲歌(台),Collective Invention

主演:李光洙,李天熙,朴宝英,张光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5

《突然变异》剧照

突然变异 剧照 NO.1突然变异 剧照 NO.2突然变异 剧照 NO.3突然变异 剧照 NO.4突然变异 剧照 NO.5突然变异 剧照 NO.6突然变异 剧照 NO.13突然变异 剧照 NO.14突然变异 剧照 NO.15突然变异 剧照 NO.16突然变异 剧照 NO.17突然变异 剧照 NO.18突然变异 剧照 NO.19突然变异 剧照 NO.20

《突然变异》剧情介绍

突然变异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二十九岁的打工男功不成名不就,因贸然参加试药,意外变成鱼头人身的变种人。梦想成为报导真相、揭发不义的社会新鲜人,被指派调查鱼男的真伪,意外掀起一波震惊全国的社会骚动。年轻人失业率逐年高涨,对社会感到绝望却也无能为力,鱼男的出现成为新世代的精神寄託。但在大企业与媒体操作下,舆论风向球再次翻转⋯⋯。 导演权五光大胆剖开当代社会的丑陋面向,讽刺媒体造神与妖魔化怪象,仔细探究民众闻鸡起舞的分化对立,以荒诞寓言包装人性的残酷冷血。《鱼男悲歌》如同照妖镜一般,映出现今乱象当道的畸形社会,以无畏的眼光捕捉资本主义的变形记。以知名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 Man〉走红的李光洙首次担纲主角,精彩诠释面临困境的茫然世代。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如何成为好妻子六小时后你将死去花田少年史七十七公里白兔糖清淤和妈妈一起谈恋爱我的爱在我身边潜行吧!奈亚子F永安梦狄仁杰之诡镇幽魂黎明追剿S4侠降魔记勇者死了!鳄鱼群要强的人波洛克摇曳露营△第三季松本秀人:永远飞翔说唱王戴夫第三季高达创战者草木人间西部圣灵纽带夏终年与顾平生皮箧拉尸张大千敦煌传奇忘记尼克英伦四季超级风暴

《突然变异》长篇影评

 1 ) 光洙鱼人棒棒哒~

wuli光洙欧巴在整部电影才出现了两次脸,能清晰看到的还是遗像,其余都是咸鱼头说好的主角呢?

导演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但是,前半部分真的让人很心寒,尤其是鱼人被送回实验室的时候,歧视的眼光,不公平的对待,这些种种都促使最后鱼人宁愿在大海里做一条自由自在的鱼,也不愿意变回人,不愿再次回到冷漠无情的社会。

 2 ) 一点小想法

因为有宝英妹纸和李光洙作为噱头才看的。

一开始以为是搞笑片,渐渐看,才发现其中的讽刺性。

不是一般的感情激烈的片子,所以有人说看不懂,有人说拍的不好,说很多尿点。

但是我觉得,不是电影的问题,而是因为就是想要这么拍摄。

一个人因为药物实验变成了鱼人,到底会在这个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鱼人喜欢的人(宝英妹纸真可爱)为了钱把他送回了研究地,却也是最先看破每个人心里的黑暗点,想要维护鱼人的人。

以为遇到的拍纪录片的善良人其实是奉命而来的记者,想要在这个事件中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能够成为真正的记者,因为他本身学历不够资历不够,所以迫切需要这次机会。

以致于虽然帮了鱼人很多,最终还是为了前途上交了纪录的资料。

不计回报打官司的律师,其实是为了利益的两面派,最后利用这次机会参与了政治。

鱼人的爸爸也只是为了钱。

做实验的医生其实早就有了治愈鱼人的方法,可是为了自己的私心和研究只能隐瞒下来,残忍的对鱼人进行实验,虽然对那些对鱼人不当人看待的实习医生进行了批评,说要尊重,但又有什么用呢,在医生眼里的为大众的牺牲,在鱼人眼里不过是痛苦罢了,也不能因为认真对待医学实验,就此摘除内心的私欲。

至于医药社长和记者,一个是为了利益,奥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为了人们内心的欲望,而不顾大众用研制出的本该拯救人的普遍药大肆敛财,一个是为了所谓的民族大义,其实就是对自己有利的爆点,不去挖掘事实,只凭自己的想法就捏造事实并加以传播,来控制舆论。

多么现实的社会,每个人都为了自己,没有人是真正的为了鱼人考虑的,而作为鱼人,不仅没有危害社会,反而最终决定牺牲自己完成医生的实验。

也许是对社会失望了,也许是对大海单纯的向往,就算知道自己能够成为人,也放弃了这次机会而是义无反顾的走向了大海。

最后的最后,每一个人好像都走在了自己的道路上,在被鱼人影响而走向的人生路,除了女主和记者,不知道还有谁会真正想起他。

包括当时为了坚持自己的正义闹得沸反盈天的普罗大众,大抵也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忘了曾经在他们生活中出现的,让他们为之厌恶或者保护或者喜爱的鱼人。

记者看到了女主提供的磁带中的鱼人,想起了鱼人说的话准备去做一个真正的没有违背初心的记者,也许这是本剧的一点希望吧。

总的来说拍的还不错,每个人的心路变化,每个人的蝇营狗苟都有所涉猎,但也许是因为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所以反而显得没有主题而没有更深刻。

其实每一个点延伸开来,都可以是一个很好的角度。

 3 ) 鱼头做的挺好的(这里不是大众点评)

知道这部电影是在一个大号微信的推荐,标题是《RM的成员在电影中演了一条鱼》,揣着一贯的国产电影思维,觉得“这一定很难看,剧情一定很狗屎,评分一定非常低……”的心情,外加土豆有免费的链接在线观看,吃饭的时候很无聊必须看部剧的天时地利推进下。

以下为个人观感:1.鱼头做的非常好,(虽然这句话经常性的出现在餐馆里)和场景很融合,没有什么唐突感,有一种我走在路上也会遇见这个鱼人的错觉;2.并没有打着奇怪的题材拍着无聊的电影,也没有打着一些观点说着死板的故事,真个剧情节奏算得上流畅,3.老戏骨使整个片子更加的丰富,特别是李光洙的爸爸,虽然我还摆脱不了他在《熔炉》里饰演变态校长突然爬到厕所顶的那一幕…………

 4 ) 变异引发的随想~

这部片之所以吸引我完全是因为李光洙,谁让我对长颈鹿有着莫名的情怀呢。

起初我以为是搞笑片来着,可是后来发来完全不是,影片以叙事的手法讲述了一个生活不如意、事业不成功的年轻人为了生活去参加制药厂的试药工作却因为药的问题而成为了“怪物”之后,恋人,朋友,家人以及社会在对待他的问题上的各种反应,也算是一部讽刺社会现实题材的影片吧。

不得不说,此片的道具做的真是相当逼真,让我在看的中途几次欲吐,但是都被故事所吸引了,因为我想知道在这种新的事物新的“物种”出现之后,这个社会会给予它怎样的对待。

果然,亲人还是亲人,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家人出现问题而责怪于他,会为了他想尽各种办法治疗,一直从未放弃。

但是我们这个社会给予他的呢,好奇?

或者惊恐?

也许两者都有吧。

好奇于这种新事物出现的原因,恐惧于这种新物种是否会给自身带来危害。

我想这也是大部分人的正常反应吧,不应该受到批判。

只是另我接受不了的是商家的炒作,运用它的变异当做噱头来发财,令人不齿。

总体说来,剧情一波三折,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的影片,也算是韩国一部典型的佳作了。

 5 ) 卑微着悲喜,不如转做一条锦鲤

<图片1>是不是因为李光洙才想到看这部电影呢?

很大一部分,毕竟我还是很喜欢看起来蠢蛋,其实聪明入骨的男孩子的。

李光洙很聪明,第一次担任电影主角挑到了一个很好的题材。

虽然在90几分钟里露脸不到三次,每次不超过一分钟。

但这并不妨碍他是最俘获人心的主角。

李光洙之于鱼人就如法鲨之于frank。

明明有颜值却非要玩才华。

不过反正看电影么,总要不那么不肤浅地看几次的。

<图片2>原本想看蠢萌的李光洙,却看了一个多小时蠢萌的鱼。

在电影里一个一无所长且一无所有的年轻人想赚钱,要么捐精,要么试药。

李光洙饰演的朴九显然选择了后者。

于是在无良制药公司的实验里,他变成了半人半鱼的鱼人。

新闻一出,舆论一片哗然。

有人把他当做英雄,有人认为他是骗子。

他对有些人来说是朋友,又是有些人的明星。

是一部分人信奉的神明,也是一些人打击的恶魔。

他既是鱼,也是人。

片子一直在用喜剧的角度给我们讲一些智能苦笑的故事。

鱼人的外表像一面镜子,照出来的是最深层最现实的东西,他不怎么说话却让我们又哭又笑。

<图片3>人类讨厌未知,社会排斥异类。

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要么奉做神明,要么贬为渣滓。

他的身边皆是矛盾。

父亲想拿到补偿金,记者为升职拍摄纪录片,律师想赢得民心支持弱者,所谓”女朋友“也只是内心有愧陪伴左右。

世界因为无法改变的鱼头变了。

在实验室时,医务人员不小心用错了剂量却对着痛苦的鱼人哈哈大笑。

社会的眼里鱼人的外表即非人的内在,没有人觉得这样的样貌依旧是个值得尊重的人。

每个人都在拼了命同化自己寻找认同,鱼人爸爸最大的梦想是想让他儿子考上公务员。

高中的时候看的卡夫卡的【变形记】(反正这不是富二代进村真人秀),读到主人公变成甲虫时旁人的态度是震惊的。

荒诞现实主义跟这部片子如出一辙。

大家依然关心着他没法工作该如何去支撑家庭,没人关心他变成一只甲虫要如何生活。

社会在冷漠里膨胀扭曲,一觉醒来,变异成一只甲虫或者一条鱼的应该是人们的思想。

<图片4>鱼人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明星,一个效应。

说明这并不是个例。

同样觉得自己格格不入的人们将鱼人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标榜着自己。

这两天看了【金星小姐】画面很糙,剧情很糟。

但理儿很明。

一样是绝无仅有的外表,但金星心如明镜。

讲到在比利时遇到出租司机的事,她说:“无论人活在什么样的社会阶层,职业背景,性别状态,人就是孤独的。

”生来孤独,生来我们都是鱼人<图片5>后来鱼人死了。

没有获得爱情,没有得到尊重的死了。

这不是主旋律电影,告诉你相信就会成功。

那他被什么杀死了?

社会舆论媒体导向逃不开干系。

电影里除了鱼人的另外一位男主是个记者,受任拍摄鱼人的纪录片。

面试时他被问到“为什么一定想当一个记者?

”<图片6>上司看都不看他一眼说:“你是地方学校毕业的?

”网络世代的发达,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决定了媒体的影响力。

几篇报道就能把非人道生物实验变作诺贝尔医学奖最有力的竞争者,几个采访就能把无辜的少年描摹成猥琐的性侵犯。

媒体道德界限模糊与不可估量的舆论力量让人背脊发凉。

里面有个情节,一个老太太带着一桶红油漆恶狠狠地说:“让人恶心的家伙,滚回你的北朝鲜去”并且把油漆泼向鱼人。

与北朝鲜八竿子打不着,但牵扯到爱国政治一切就是正义。

这种感觉似曾相识。

片中是真的“资本控制舆论”鱼人之死反倒促成制药公司研究新药,媒体纷纷抹黑鱼人。

看看赵薇事件,程度比北朝鲜油漆不知轻到哪里去了。

<图片7>鱼人的梦想是作为一个平凡人平凡地活着。

很简单又很难。

大家在为他吵得不可开交时他沉默着喝水,离家出走却不知道走去哪里。

他说:“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去哪,我非常努力地去想可是脑海里一篇空白,他们会打我,可打着打着我却笑了。

”鱼人总是小心翼翼,卑微着悲喜。

对于一切默默接受且对于自己造成的麻烦愧疚。

这显得很可怜,也很可悲。

然而鱼人还是没有死,他早就知道自己可以有变回人的法子,但他想以一条鱼的身份活下去。

既然不能成为一个平凡的人,那不如做一条自由的鱼。

他选择了大海。

有些事情,这个死鱼眼看得比谁都清楚。

<图片8>最后看到有人说:本来没想哭的,一想到李光洙这个傻小子就泪目了<图片9>详情关注微信公共号:EVElab<图片10>

 6 ) 你选择在海洋里游泳,还是在现实中被泼咖啡

批判现实主义。

我想影片更多的是对于现代社会中人类欲望无穷膨胀的讽刺,欲望让这个社会变得畸形,让人性渐趋黯淡最终泯灭。

当博士气冲冲质问资本家为何区区抗寄生虫药物要卖到如此高价的时候,资本家只是笑着回答:药品的价格不是我决定的,是欲望决定的。

是啊,记者想要成为正式员工而对鱼人谎称自己想要拍纪录片帮助他打赢官司、博得同情;律师想要打赢官司证明自己的能力而不择手段,最后更是成为了欺骗民众的议员;女主想要钱财把鱼人卖给制药公司,因为炫耀欲与虚荣心在网上大肆宣扬自己男友成为鱼人博得眼球,却在现实中拒绝与鱼人交往;博士一味追求自己内心偏执的理想,弃鱼人本身的尊严与痛苦于不顾,当他俯下身来看着倒在地上的鱼人对实验人员说“他也是一个人啊”的时候,我觉得讽刺极了,就像一个小丑,姿态忸怩竟然让人想笑;而鱼人的父亲似乎满脑子只有那一笔丰厚的赔偿金……但是欲望中又隐藏着星星点点的人本性之善未灭,记者对真相的追求,律师开头帮助弱势群体以至于付不起事务所房租,女主角真实的眼泪和呐喊,博士面对鱼人最终的忏悔,鱼人父亲在鱼人离开后深深的担忧与长久的沉默……人啊,总是在黑暗中向往光明,在现实面前被染色被改变,在现实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就像那杯被人故意泼在身上的咖啡,却又能在黑暗中进化得足够强大,甚至不惜伤害别人。

人真是复杂的动物。

当然最可怜的还是鱼人,心情不好的时候还是不要看了,后半部分看得我有些泪目。

但是我仍羡慕最后他选择了海洋,再也不用听聒噪的指责与欺骗,再也不用看这个社会的丑态与残忍,再也不用忍受没有任何过错仅仅因为自己与别人不同而遭受的折磨,再也不用受尘世纷扰之苦。

自由自在。

自由自在。

 7 ) 当现实太过强硬 需要依靠荒诞来治愈

一,故事的最后,光洙变成了一条奇形怪状的鱼,自由地生存于海里。

好多人不喜欢这样的结局,觉得太过荒诞与虚假。

在我看来,这恰恰是最精彩的部分。

面对这样的现实,恨到无力的现实,还不如成为“非人”的存在,至少如此,世界会很安静。

二,从头到尾的鱼人故事,在荒诞中有无力的真实。

鱼人坐在浴缸里,静静地诉说着他的梦想,只是想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像很多人一样平凡地工作,养家糊口,平凡地结婚生子。

只是这样朴素的愿望也难以实现。

世界纷纷扰扰太多,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声音太过喧嚣。

记者说,就这样英雄成了骗子,骗子变成了英雄。

这样的颠倒,颇带戏谑,然而生活就是如此。

难怪有人会说我的醒是我更深的梦了。

是冲着宝英妹子去看的,但她在片中饰演的却是一个不怎么讨喜的角色。

用年轻作为资本去当临时演员,和不同的男人玩一夜情,脾气暴躁,会有同情心但也在不断计较。

这样的姑娘,就好像生活在我们身边一样,抑或就是我们自己的影子。

让人想起不求上进的玉子中,玉子大吼一声:要是有机会,我也会做得很好。

但是我们千等万等的机会,总是到不了自己的手里。

最后,和公务员格格不入的宝英,成为了一个小公务员,平平凡凡地工作,生活。

原来,生活容不下这么多浪漫的想象。

最后说说那个记者,故事是从记者的角度来进行叙述的,口吻总是在诚恳中略带点讽刺。

记者也是芸芸众生的一个缩影,怀揣着无限大的梦想,希望自己能够像堂吉诃德一般揭露真相,然而落得个颓唐收场。

不过,导演在故事最后给了观众或者说给了他自己一个不那么灰暗的结局,记者在浑浑噩噩了五年之后,因为一张照一段录像决定继续揭露真相,完成人鱼的纪录片。

这就是所谓的生命不息,梦想不止吧。

这不息的梦想却和荒诞的结局搅在一起,就如同光与影的交织。

是不是导演也在拷问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不过正是这样看似荒诞的结局使不忍卒看的生活得以缓和。

让我想起骆驼祥子中的一句话,生活就是缓一口气,明天再说明天的。

anyway,不论你喜不喜欢,生活都将继续。

至于人鱼的结局,至少,它很美。

 8 ) 愿做一条遁世的鱼

看电影一半的理由是为了看李光洙,结果他的正脸以非常奇特的方式仅仅出现两次。

这部电影还是很深刻的,如果在中国,这样的批判性题材一定不会播出。

韩国和中国一样,科技都在不断地发展(发展程度当然不同),动不动就搞举国体制,为了发展保证政绩或者科研成果,不知道背后有多少牺牲,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永远比想象中更复杂,更严重。

抛开科技研究的角度,这部电影还影射了很多,比如社会对青年人的期望,一方面希望你变得优秀,一方面不希望你“与众不同”,年轻人在矛盾中寻找自己的出路,到底怎样才能符合父母的期望?

到底怎样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而这所谓的认可真的重要吗?

也许可以明白主角在有选择权的时候,依旧选择做一条鱼吧。

 9 ) 突然

由韩国跑男里的长颈鹿——李光洙首次担纲男主角的电影,用喜剧的内核拍摄的悲剧题材,导演也是很棒棒的,艺高人胆大,剖开当代社会的丑陋一面,讽刺了媒体造神和与妖魔化现象!

仔细探究民众闻鸡起舞的分化对立,以荒诞的寓言包装人性的残酷和冷血!

男主角渴望还原为人,到最终放弃为人,这一过程真的是耐人寻味!

 10 ) 回归大海的人

无所事事的午后刷了一期的《RM》,因为期间钟国等人调侃光洙是鱼人,所以好奇找来光洙主演的电影——《突然变异》。

电影于2015年上映,讲述了青年朴久因参与新药实验变成鱼人,记者尚元、女性友人珠真、朴父和金律师等人因不同的欲望围绕在朴久身边各取所需,终而“各得其所”的故事。

一.欲望(对能给以愉快或满足的事物或经验的有意识的愿望)整个故事因为欲望而沉重。

主人公朴久想要不劳而获获得三十万韩币所以参加了所谓的生物等效性实验,在实验中变异,变成鱼人,进而遭受到更残忍的实验和部分市民的误解与敌对,最终以“死亡”才平息了整个鱼人的故事。

女性友人珠真和朴久相识于网络,在接到朴久的求助后,为了利益把朴久送回研究中心,即使在帮助朴久上诉的过程中她依旧不放弃对利益的争取。

地方大学毕业的尚元想要进入首尔ABS工作,所以不辞辛苦地追踪并记录鱼人的故事。

朴父积极打官司不是为了儿子的权益,而是希望获得更多的补偿金,期间甚至想要通过和解获得更多的金钱。

金律师企图通过带有社会热点的官司一举成名,因此给朴父等人提供法律咨询,“义务”上诉,却又在背后勾结制药企业的卞博士。

卞博士希望研究出新药,所以不惜以人的性命为代价,纵然能使朴久恢复人身,也不曾公开说明,依旧拿朴久做着残忍地实验。

[正攵府] 为了使韩国成为新能源的大国,暗中向媒体施压,引导舆论,支持违反伦理道德的实验。

故事的主要矛盾都在各种欲望之间爆发,进而将情节推向高潮,使得故事变得压抑而悲痛。

没有人真正关心朴久的内心,亲人的利用,旁人的殴打,判决的不公,最终朴久被迫回到实验室,在一次又一次非人的实验中“离开”人世。

正如电影借记者尚元的评价说出来的:“骗子变英雄,英雄变骗子”。

所有该得到惩罚的人似乎都逍遥法外,金律师成为政要,连珠真都成了公务员,打压真相的新闻工作者依旧混的风生水起。

所有人物按社会的“秩序”理所应当的发展,极具讽刺意味。

二、本真(〈方〉∶纯洁真诚)整个故事因为本真而温情。

文中主要提到两个人的本真——尚元想要成为真正的记者&想过平凡生活的朴久想要见一见大海。

对于前者,故事反复强调着“真正的记者”,捍卫国民的知情权,揭露社会的真相,为百姓发声。

也借由尚元的人物成长来深化这一“本真”。

在ABS面试前,尚元默念的就是这句话,为了这份本真他想要成为一名记者。

在身边人放弃,上级施压的环境下,他和朴久聊天时再一次提到初心,受到刺激,决定振作重新找金律师商量对策。

可是,不堪的事实使得他开始浑浑噩噩地在编导室剪片;最后,在朴久的“鼓励”下,他重整旗鼓,找回了本真。

对于后者,故事中篇,朴久告诉尚元,他只想做一个普通人。

他喜欢大海,自从高中毕业旅行后再也没有见过大海,这是他的遗憾与愿望;故事最后,在人与鱼的命运选择中,朴久选择成为一条鱼,永远生活在大海中,自由自在,没有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

此外,朴父回归本真,从事社会公益活动。

卞博士回归本真,帮助朴久解脱,在监狱中自省等等。

这一条线是温情而充满正能量的。

三、朱说在高三时因为每天傍晚都有收看新闻联播的习惯,下晚自习回家也喜欢看新闻频道的《24小时》,所以喜欢上新闻记者这个职业。

那时的我也是满腔热血想要投身真相,揭露黑暗,说出心声,因此第一志愿清一色的新闻专业。

事与愿违,阴差阳错在中文系学习了四年,对于新闻渐渐失去了冲动,加上身边不时的负面消息,很大一部分的新闻记者在我的判断里大打折扣,本着“乌龟精神”,越不耻,越厌恶,越害怕,就躲得越远,渐渐也不再关注,不再向往。

尚元的形象还原了曾经我给自己假设过的人生轨道,所以尚元对我来说有很强的代入感,看到最后的他重新振作,找回初心,我是欣慰的。

纵使现在的我对新闻的工作不再那么痴迷,但是对于工作,对于未来,甚至包括三观,我有自己坚定的判断,在前行的路上,或许荆棘、黑暗、迷雾、陷阱数不胜数,但是依旧要前行,因为那是我想要到达的地方,是我想要践实现理想的人生。

朴久的结局是我没有预料到的。

回归宁静大海,远离虚假与纷争,他彻底解脱了。

生于山,长于山,大山里的孩子对海有一种独特的念想。

无论是台湾偶像剧的渲染,还是流行歌曲的引诱,大海至今对我仍具有某种吸引力。

论文答辩结束后,不止一次想要跑到海边看看这位从未谋面的朋友,却缺乏一种和“Running”类似的冲动。

(Running:Run to Ning ®)在我长久的想象中,海浪拍打着脚丫,脚丫踩在沙地,柔柔地,软软地,海风拂面,眼前是海天一色,海鸥翔集,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吧。

也许只有当我身临其境时,才能验证大海是否具有消除痛苦的魔力吧。

朱绂2017/5/29

《突然变异》短评

这么有新意的题材却拍的这么闷。差评

4分钟前
  • 哈呜
  • 较差

就算长个鱼脑袋,它回到大海里也活不了多久。

6分钟前
  • 十个斗的眼窝浅
  • 还行

看了开头 就猜到了结尾

9分钟前
  • 木槿
  • 较差

6.0分/为赋新词强说愁/跟昨天看的大路,这导演的底气差了十万八千里,人物被剧情快拖死了/男主终于重拾了职业的道德和准则,因为看到了被社会迫害的鱼人在海里自由自在的畅游。

12分钟前
  • Ted 浙一
  • 较差

给道具组加分。

17分钟前
  • 还行

韩国电影在讽刺社会的道路上真是一条路走到底!不过,黑的漂亮!

21分钟前
  • 丑橘
  • 推荐

结尾还可以 前面的铺垫可惜被拍得太枯燥无聊了

22分钟前
  • 大中祥符八年春
  • 还行

最后的那个结局自己有点感触,其他还好吧!

27分钟前
  • 随风的蒲公英
  • 还行

2.8 人生如果是场游戏,即使打得很鱼,也有玩的资格。实际是借奇幻的噱头反应社会的片,能拍的更好。

30分钟前
  • saille2000
  • 较差

变形记

33分钟前
  • 还行

悲情的鱼男,特技奖

36分钟前
  • 吃豆腐爱做豆腐
  • 较差

资本驱动一切,资本运作一切。英雄成了骗子,骗子成了英雄……黑白也许也简单,正如成王败寇那般简单。

40分钟前
  • 嫚嫚嫚嫚玉
  • 还行

很棒的电影 其实我还蛮喜欢这种散漫的调子 以为是喜剧原来是场悲剧

44分钟前
  • momo
  • 推荐

文艺不够文艺,批判又不深入,点子又不夸张,沦为四不像。

48分钟前
  • 赵澍澍
  • 较差

看完心里五味杂陈。

51分钟前
  • 持续降调淡出
  • 推荐

我一直想,李光沭从头到尾基本没怎么露出过脸,但看完片子隐隐觉得他演技还真的不错,虽然不知最后露的那个屁股是不是他的。电影很好,剧本也很好(很多人会看不懂),电影就是应该带着这样批判和讽刺的目光去看社会才算得上是艺术。最后,当初他选择放弃做人,做一条鱼的时候,我竟然会那么理解他。

54分钟前
  • 好力
  • 力荐

变成鱼也就算了,也太萌了。

57分钟前
  • 搅动你的脑仁
  • 推荐

快进看完。近几年韩国似乎很喜欢舆论题材,可能导演想通过新的角度来表现,但这片子没有拍的很好。看了眼海报,跟内容基调是完全相反的(

60分钟前
  • 扣。
  • 还行

说好的喜剧呢 看的很压抑 哭到是没有 弹幕好多人都哭了 可是我没找到泪点

1小时前
  • coco
  • 较差

跟學拍片的朋友來看,看畢,朋友高喊「太有創意了!從沒見過這種以獸代人的比喻!」我疑惑道:「你聽過卡夫卡寫的變形記與審判嗎?」他道:「聽過沒看過。我學影像的,看文字看甚麼?」那刻,我深切得開始擔憂起咱們下一批華語電影的文化.... 

1小时前
  • 焚紙樓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