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重新打开了太祖秘史,不得不说,不管它合不合历史,我就是喜欢这部剧里的衣服,发饰……例如:阿巴亥成为王妃的那几套衣服款式和颜色,孟古的也好看,青娅的也不错,东哥的我不喜欢。
那奇亚,着重说明,开场惊艳到我,还有后来的几套衣服款式和妆容、发饰。
个人觉得适当在头发或眼睛周边加点亮亮的很好看耶,她好聪明,看事好准,就是可惜了她和舒尔阿奇,干嘛是个美女都要喜欢努尔哈赤呀!
撇开其他的,李如柏对她也好……我挺喜欢她的,要是她再对自己好点,不要那么恋爱脑多好呀!
孝庄秘史,皇太子秘史,太祖秘史。
秘史三部曲我三部全看了,结果没有惊喜,一部不如一部。
这三部说简单点就是山峰,山腰,山脚。
最后的一部太祖秘史真的是最差,可以说如果第一部播的是这部,估计另外两部都不会再出现。
太祖秘史无论从像泡沫一样的铠甲,男主后期堆上去一样的胡子,还是跟开玩笑一样的楼阁,都透着一股廉价。
这也就算了,但是这部里的爱情部分跟第二部皇太子秘史有得一拼,真不愧是传承……总之,这最后一部,在我这里算是给秘史系列打了个低分,如果要平均……算了,别平均了,孝庄秘史做错了什么?
太后悔看这部剧。
两星全给舒尔哈齐吧。
唉,因为看了舒尔哈齐和那奇娅的cut才知道这部剧的。
可是看完要气死了。
编剧有必要为了突出主角光环,让所有人都爱,都喜欢男主嘛!
还都一个个死心塌地,太玛丽苏了吧!
别的也就算了,那奇娅根本没有一点理由去喜欢他啊!
救她,对她好,为她牺牲很多的人明明是舒尔哈齐。
编剧,你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写写他们这条感情线。
他们两个才是最配的,你如果说刚开始那奇娅的确喜欢上男主那种所谓的慕强。
可是,后面男主一次次利用她,还装的给多深情一样。
她在剧里面的人设,是不该像这样吧,还对他死心塌地!
即使刚开始有好感,也应该被磨灭了吧!
真的没有理由让她这样吧,我看的都恶心死了。
后面要走当着舒尔哈齐的面,在哪说恶心的话,还搞得互相多深情一样。
在他棺材前面,恶心腻歪。
然后最后结局还在那。
真的无语死了。
连带着好讨厌那奇娅,因为刚开始看的全是cut.。
可是看剧真的好讨厌编剧把那奇娅写成这样。
男主自私,虚伪,残暴。
那奇娅在剧中的性格爱上的应该是舒尔哈齐吧!
,她被抛弃,利用,想有个依靠。
多想舒尔哈齐和那奇娅能有个好结局。
男主一直利用他们,自私自利虚伪。
那怕舒尔哈齐和那奇娅最后be。
可是多想她爱的是舒尔哈齐。
编剧想说所谓英雄气概,就是一直利用别人,奸险狡诈,来实现自己抱负的人,值得所有人去爱吗?
而真正善良,正直的人却不能好。
能感觉到舒尔哈齐爱上了那奇娅。
可是那奇娅后面的人设崩了。
爱那个自私自利,利用她的男主死去活来。
这也太割裂了吧!
而且她为了他,在李如百身边十几年。
真的是够了。
她是得罪你了吗编剧?现在后悔去看了cut,更后悔去看了这部剧,了解了这部剧。
太玛丽苏了,所有人都爱男主。
有必要这样写吗?
一个人的魅力不是靠这些来表现,况且,他在剧里面啥玩意啊!
我真的好心疼舒尔哈齐这个人设,就是太善良了。
他对他哥好,可是他哥却一直利用他。
最想就是那奇娅爱的是他,那怕舒尔哈齐最后死了,我也觉得是有人爱他的。
那奇娅啊,你脑子有问题啊,爱男主,他利用你,想杀你。
有啥值得喜欢的。
你和舒尔哈奇的相遇相知,然后爱上他,才更合理。
编剧为什么非要那奇娅最后人设崩成那样。
因为看了后面26集那奇娅离开后的所作所为,我觉得她不配舒尔哈齐。
可能是舒尔哈奇在临死表明了他最后爱的还是那奇娅,为他鸣不平吧!
他哥从来没有为他想过一点。
自私自利,好令人发指,作呕的人设。
偏偏还非要所有人都喜欢他。
我认为舒尔哈齐和那齐娅完完全全是可以先婚后爱he的 奈何编剧不做人 为了衬托努尔哈赤的魅力 让那齐娅也喜欢他 其实是恨不得这剧里每一个女性角色都喜欢努尔哈赤这怎么不算一种玛丽苏大男主剧 小舒是真的爱而不自知 最初李如柏父子和他们在饭桌上决定褚英去留时小舒极力阻拦把褚英送去李氏父子那里有多努力 他后面放走那齐娅保护她那一系列行为显现出对那齐娅的心动(他还是很在意侄子的 但还是放走那齐娅 )小舒和那齐娅结婚后 他的爱更深了 他俩结婚当晚 在李如柏马车外 那齐娅跟李告别 他就在旁边 (还不会吃醋)他还跟李说:自己会好好照顾那齐娅的 但是后面李去总兵府找到小舒表示自己要见那齐娅 然后小舒拒绝了就说:她是我的福晋 这个时候小舒就已经介意了 但是现在在他心里哥哥是比那齐娅重要的 所以为了女真的大业 他就同意让那齐娅去见李 然后到了第二次 那齐娅就比哥哥重要了 当哥哥再次让那齐娅去见李的时候 他直接拒绝了 这里好像还是剧里第一次正面刚哥哥 后面他吃醋说那齐娅的话确实不好听 但是他平时那么和善的一个人 突然反差那么大 可见这个醋劲儿是有多大 (但是不可以凶老婆)后面酒后刚哥哥 说出了我们所有观众的心声:为什么所有的女人都喜欢你 敲重点 当初小舒和东哥互相喜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他把东哥“让”给了哥哥 但现在他说的“所有女人都喜欢哥哥”是因为那齐娅才埋怨的 没人爱小舒 心疼他 但是我们小舒的爱可太拿的出手了 第一 酒后那次就说了哥哥明明知道那齐娅喜欢他但还是利用她 后来哥哥让他接那齐娅 他说那齐娅不是物品 后面他又说哥哥把那齐娅当贡品 让她们母子分离 可见他爱那齐娅但是尊重她 还会为她鸣不平 他以为那齐娅是爱哥哥的 所以放她走 给她自由 (我认为那齐娅这个时候是爱小舒的 但是由于编剧不做人…)那齐娅走之后的那个早上他冲出来之后的懊悔和伤心肉眼可见 之后他就去“揍”哥哥了 这个行为就可以看出真的很不满哥哥了但无能为力的无奈关于那齐娅 她这个条线崩的很厉害而且还很割裂 感觉是有两个编剧 剧情里表现得她一会爱努尔哈赤 一会爱小舒 然后又爱努尔哈赤 最初给她设定的是喜欢哥哥 但是她和小舒在本质上是一样善良的人 那齐娅和努尔哈赤都聪明 但那齐娅善良 不会算计别人 她当时在总兵府听到李氏父子来了 就怕碰到李如柏 赶紧回到自己房间 发现努尔哈赤在等她让她去见李套话 她第直接拒绝去见李如柏并且表示自己已经嫁给了小舒不能去见前夫 然后还说自己不能借感情利用别人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她是和小舒一样善良的 而不是跟努尔哈赤一样(拉踩他 小舒和那齐娅成婚后 就表示要忘记东哥 而不是把她也娶回来 如果是某人 恨不得把人家一家姐姐妹妹全娶回来 让她们全爱上自己 )我认为在那齐娅心里 在婚后的剧情表现的就是小舒大于努尔哈赤首先 哥哥两次让她去见李 但两次她都拒绝了 第一次是小舒劝她 她才去的 第二次是因为不忍心小舒难受 俩次都是因为小舒 而且在马车里她还跟小舒说在他哥哥心里 大业大于兄弟情分 她完完全全就是站在小舒这边的 其次当时那齐娅父亲说让她找小舒 她们两个去中原 那个时候她应该不喜欢小舒 没有同意 但是成婚当晚 小舒表示自己要忘记东哥让那齐娅帮帮自己 (这不就是表示小舒要求自己以后只喜欢那齐娅)然后那齐娅就提出去中原 可见这个时候她是想要跟小舒一起过二人世界(不只是好好过日子那种 而是双箭头的爱那种)后面她告诉小舒自己找了可以依靠的肩膀 但是那双肩膀不是自己 小舒却告诉她 不让她那样想(肩膀是别人的)这不就是爱上了小舒 如果不爱小舒 为什么婚后要躲着李如柏 为什么当着哥哥的面拥入小舒怀里(谁会当着自己爱的人面拥入另一个人怀里)为什么和李成婚后没有孩子却和小舒成婚后有了阿敏 为什么小舒一心只有哥哥的时候 告诉他哥哥的心里只有大业没有你(让小舒不要被兄弟情束缚)但却在小舒正面刚哥哥之后 换了一个说法 让他顺从哥哥 她知道以小舒的心性和城府绝不可能是哥哥的对手 而自己要离开了 为了保护小舒 所以才让小舒不要和哥哥做对 顺从哥哥 但这些却让小舒以为那齐娅爱的是哥哥 这个时候小舒是很矛盾 他爱上那齐娅 他又认为那齐娅不爱自己爱的是哥哥但那齐娅一直被哥哥当作一个棋子一样利用 所以他在留住她与放她走之间矛盾 最后还是选择放她走 但从第二天早上他那个样子可见 他有多后悔 后来那齐娅这条线剧情就变现出她爱努尔哈赤 编剧真的不做人 这剧但凡是个女性 就需要爱努尔哈赤吗?
然后我在别的地方看到说法:那齐娅爱努尔哈赤 演员本人爱舒尔哈齐
值得五星1.片头曲很好听,一曲情歌绕山梁,一首悲歌震四欢,一袭美人传佳人,英豪挥剑斩飚狂。
很上头,看完46集都背的这段了2.努尔哈赤从佟家庄园支持起步,虽然他对猜忌青娅的猜忌很像个渣男,是凤凰男才对,但是也不能不理解,因为人是具有多面性的。
他身为长子却被继母排挤而离开,而佟家庄园大多人因他是入赘,从而看不起他,男人本就最好面子,入赘本就视为男人的可耻之事,再被人瞧不起,以及家庭背后,再被赶出家,怪不得他心寒。
可是青娅的一把火烧掉佟家庄园真的太傻了,对青娅我只能说,如果她也有超前的思想,不是认为非要依靠男人,女人也可以骑在马背上打仗闯出一片江山也不是不可以,至少还有五兄弟支持保护。
储英身为长子,有额娘五大臣支持,父汗又对他愧疚,如果他心胸宽大,是个明君的话该多好,可惜啊可惜,没有那么多如果3.看了这部剧,发现皇太极真的心胸很广大,大多贝勒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看不到长远的利益,他却能看到,相信大金总有一天打进京城。
其实他本也有一手好牌,如果叶赫不与其为敌,他背后有着舅舅一家支持,在成为皇储的路上也不会走得这么艰难。
以前我对多尔衮是更有好感的,不过这部剧弱化了多尔衮的存在,皇太极的优势反倒更显现,让我觉得皇太极作继位人真的很能干。
4.也是看了这部剧突然更深刻理解,有些事情为什么别人能做到。
同样是汗王,努尔哈赤舍得所有,不光对别人狠也对自己狠,爱的女人永远只能是白月光,儿子也只能送去做人质,但为了统一女真,只能到处割舍,可是舒尔哈齐虽然人善良老实,他可以是个好部将,好兄弟,但绝不是一个好帝王,太过的优柔寡断,为了东哥会想要恢复叶赫,可是如果这样,那还要统一女真干什么呢,今天恢复叶赫,明天就可能恢复乌拉,有一就会有二,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扼杀在摇篮里。
看到他死的时候是真的可惜,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毁于自身,努尔哈赤和他一起打下来的天下,一个死了另一个又能多久。
不过突然也明白了,人年轻的时候和老的时候是不能相比的,年轻的时候总有无限精力,觉得自己战无不胜,但老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擅自做主,听不进去建议,人越老越容易猜忌,特别是身处高位,也更容易做出糊涂事,所以一定要注意好这一点。
5.真的很喜欢看每个朝代开国之祖的电视剧,看到他们白手起家也不是没有道理,努尔哈赤作为汗王,在还是都督的时候手不释卷,大多时候总是看见他的镜头里拿着一本书,可是转换到明军,李如柏和李成梁却很少有,几乎是没有。
即使后来努尔哈赤成为了大金的汗王,也总是待在书房,手里拿着一本书。
这些镜头让人感触颇深,让我更加坚定,一定要多读书,什么都可能背叛我,但是知识不会,不管有没有用,也一定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部剧总体上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后半段的权谋戏非常精彩,值得四星:一🌟给剧中的人物塑造:剧中的人物形象都很鲜明,各有特色。
努尔哈赤心存高远,智勇双全,但又阴险虚伪,他一次又一次地试探自己的亲弟弟舒尔哈齐,一直提防自己的原配夫人青娅,还多次利用救命恩人那齐娅,他多情但又无情。
舒尔哈齐仁慈宽厚,但因为他的善良和心软他又显出了软弱无能的一面,一直在妥协,被哥哥努尔哈赤拿捏得很彻底,被迫放弃了东哥,放弃了那齐娅,后面还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叶赫贝勒一家子都很有傲气,可能这种傲气来源于他们尊贵的身份:东哥性格刚烈,宁愿死也不嫁给自己不爱的人,同时她也深明大义,她理解努尔哈赤为了统一女真而灭掉叶赫的做法,也理解努尔哈赤为了巩固权势而想要杀掉舒尔哈齐的无奈;孟古坚毅善良,自尊自傲,她不会放下自尊去争宠,也不愿意轻易原谅杀掉哥哥的仇人,她也是整个剧中最善良的人,她是唯一一个会心疼士兵的人,青娅说努尔哈赤不会伤害乌拉的百姓,她却说士兵也是百姓,也有父母亲人,她的善良足以让天地动容;金台吉有勇无谋,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他趁努尔哈赤重病包围了都督府后竟然放过了努尔哈赤,东哥三言两语就劝退了他,但他宁死不屈,宁折不饶,至死都不愿意向努尔哈赤投降,这份傲气也让人肃然起敬。
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乌拉贝勒布占泰,布占泰是个和舒尔哈齐一样软弱的人,但是他的软弱更多的是来自他的胆小怕事,贪生怕死,面对努尔哈赤的威逼,他只会闪躲退让,完全没有与努尔哈赤对抗的胆量和勇气。
青娅的形象也很鲜明,她是个贤妻良母,一辈子为了丈夫和儿子鞠躬尽瘁,同时她也与人为善,善待丈夫的弟弟和其他妻儿。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剧中的恋爱脑CP:那齐娅和李如柏。
两个人各恋各的,那齐娅为了努尔哈赤赴汤蹈火,李如柏又为了那齐娅做尽傻事,先是放了努尔哈赤后又纵容努尔哈赤扩张,使得后患无穷...除此之外,剧中的配角们也各有特色,兴妮娅像是个没心没肺的傻姑娘,努尔哈赤都要去攻打建州了她见到努尔哈赤还笑容满面,把他夸得天花乱坠,直到努尔哈赤大军压境了她才知道在金台吉面前着着急;相反,哈达齐就显得精明能干,她帮助孟古和努尔哈赤重归于好,说服孟古帮助皇太极当储君,最后还想出了把徳因泽送到努尔哈赤身边帮皇太极争取时间的主意。
褚英冷血残暴,桀骜不驯,刚愎自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不能得罪五大臣和四大贝勒他还是我行我素地去得罪他们;尼堪外兰狡猾奸诈,他能给李成梁设下连环计,能猜出努尔哈赤在总兵府劫走那齐娅的原因,能算出李如柏杀了褚英后能让李成梁和努尔哈赤翻脸,也能料到李成梁打算用叶赫贝勒对付努尔哈赤,就像他说的,他算无遗策,可惜他可能不会行兵打仗,反攻努尔哈赤那次,蒙古的5000骑兵被叶赫骑兵吓走了,但他的一万兵马竟然败给了努尔哈赤的几千兵马,看来他更适合当个谋臣而不是战场上的指挥官...总而言之,剧中的人物形象都很鲜明,虽然有些角色很不讨喜,但至少被塑造得很丰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给演员的演技。
每个演员都演得不错,就连一些小配角都很出彩。
比如说,褚英要被努尔哈赤处死的时候,就算一句台词都不说,他的神情、动作完全表现出了他的桀骜不驯和对努尔哈赤的怨恨。
还有一些小细节也表现得很好,李成梁父子和那齐娅去接努尔哈赤的儿子的时候,双方僵持不下时,那齐娅对李如柏做了一些小动作,示意他去说服李成梁签下保证书。
虽然镜头没有将这些动作放大,但这些细小的动作也可以看出演员很用心。
一🌟给差强人意的剧情。
这部剧基本是参照真实历史来拍的,虽然有很多改编的情节,时间线也不太多,但没有魔改历史。
明朝误杀努尔哈赤的祖父、努尔哈赤13副盔甲起兵、努尔哈赤杀死尼堪外兰、大败九部联军、建立后金、七大恨昭告天地、萨尔浒大站等历史故事都被吸纳进了剧中。
这部剧在提供娱乐之余,也能够让观众了解一部分历史。
这部剧还提到了明末的党争,一定程度上“洗白”了被嘲笑多年的“清成祖”李成梁,在这部剧的勾勒下,李成梁也不是故意养寇自重,养虎为患,而是迫于当时激烈的党争和腐败的朝政不得已纵容了努尔哈赤,正如他告诉李如柏那样,他们守边之将只能报喜不报忧,不然的话他们还没死在战场上就先被党争害死了。
从多个角度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也是这部剧的一个小亮点。
一🌟给后半部分的权谋戏。
褚英哄骗代善和他一起怂恿舒尔哈齐造反然后又向努尔哈赤举报舒尔哈齐、东哥猜出了努尔哈赤容不下舒尔哈齐是担心舒尔哈齐要为她报仇、皇太极吓唬代善努尔哈赤要杀他从而诱导他让出储君之位、皇太极送徳因泽给努尔哈赤好让努尔哈赤暂缓放出阿巴亥等等勾心斗角的情节比前半部分的狗血情感纠缠更加吸人眼球。
正如前文提到的,少的一🌟归咎于前半部分的多角恋狗血剧情,李如柏爱那齐娅,那齐娅爱努尔哈赤,青娅爱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爱东哥,东哥爱舒尔哈齐,布占泰也爱东哥,布占泰后来又爱阿巴亥,阿巴亥然后嫁给了努尔哈赤...前半部分很多篇幅都在刻画互相纠缠不休的狗血爱情,相反,对战斗场面和努尔哈赤军事谋略的刻画显得太单薄了,尼堪外兰说败就败了,九部联军也说败就败了,为数不多的谋略是抵御九部联军时努尔哈赤袭击乌拉然后趁乌拉向叶赫求助的时候埋伏叶赫。
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比较主观了,因为我很讨厌那齐娅这个人物,她真的该跟努尔哈赤锁死,名字就叫虚伪CP,不要去祸害其他好男人了。
努尔哈赤很虚伪,他多次试探自己的弟弟,假意要把都督之位,甚至大汗的位置都让给舒尔哈齐,从而逼迫舒尔哈齐放弃自己想要的一切。
但至少努尔哈赤知道自己对不起舒尔哈齐,在青娅和东哥质问他的时候他还能承认自己的险恶心思。
那齐娅这个人物就虚伪得可恨,可恨在于她装出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
她在泄露了朝廷出兵的情报给努尔哈赤之后,竟然对李如柏说萨尔浒大战只能败不能胜,理由是胜了杨镐会弹劾李如柏父子,输了杨镐就会只想着为自己开脱。
这个逻辑我真的是笑了,只能忽悠忽悠李如柏那种恋爱脑上头的傻子了。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输了李如柏会被问罪,杨镐更要把责任推脱到李如柏身上,相反,赢了的话李如柏还能将功赎罪,免去一死(历史上李如柏正是因为战败畏罪自裁)。
这个剧一直在说那齐娅是一个智慧的女人,既然她这么智慧,那她肯定明白个中厉害,那她给李如柏说的就是假话。
明明是想害李如柏,让努尔哈赤赢,她还虚伪地说是为了李如柏好,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装得楚楚可怜,人畜无害。
这个角色真的恶心到我了,吃里扒外的白眼狼,虚伪到令人作呕,辣我的眼睛!
看清宫剧,不是只有《甄嬛传》的勾心斗角,也有“秘史三部曲”的金戈铁马。
花了半个月时间,看完了《太祖秘史》。
想要看懂《太祖秘史》,首先需要了解一段少数民族的历史。
女真族,别称朱里真、女贞、女直,今称满族,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 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
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唐朝时。
"女真"一名最早见于唐初。
古语有"女真兵若满万则不可敌。
"辽朝女真有生女真、熟女真之分。
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在会宁府(哈尔滨阿城)建立金朝。
金朝灭辽、灭北宋,占领中原地区后,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于燕京,实行"南迁北徙"的政策,女真人最初迁徙到燕山一带。
以后定居在华北地区,而汉人逐渐向北迁移。
定居在中原的女真人,在汉族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逐渐与汉族融合。
明初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
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
1616年,努尔哈赤在新宾县二道河子畔的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国号称为"大金",史称后金。
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在盛京(沈阳)改族名女真为满州族。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金为大清。
1644年,满族建立的清朝入主中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少数民族统一的王朝。
《太祖秘史》的主人公就是统一女真的努尔哈赤。
在努尔哈赤的一生中,有几个对他影响重大的女人。
青娅,努尔哈赤的原配夫人,嫡长子褚英和代善的母亲。
最终为了保住褚英的储君之位丧命。
历史上的青娅叫佟佳氏·哈哈那扎青,塔木巴彦孙女,塔木巴晏(巴晏女真语解作富人、富翁,即佟富人)之女。
佟佳·塔木巴彦收养16岁的努尔哈赤,1577年(万历五年)塔木巴彦将其孙女佟佳·哈哈那扎青配于年仅十八岁的努尔哈赤结婚。
努尔哈赤是佟氏的赘婿,努尔哈赤本人也并不讳言,当时明朝政府亦称“佟努尔哈赤”,于佟氏去世后才改回姓爱新觉罗。
但皇族后代后来受汉俗影响,认为开国皇帝曾经入赘是件不光彩的事,转而加以避讳。
也是因此,佟佳氏始终没有得到大妃的封号。
佟佳氏并非一般柔弱女子,她辅佐太祖开国立业,功不可没,孕育二子一女,也都在清史上赫赫有名。
努尔哈赤先后在20岁(1578年)时有长女东果,即固伦端庄公主(下嫁给开国功臣何和礼);22岁时有长子广略贝勒褚英,25岁时(1583万历十一年)次子有名的礼亲王代善(历经三朝、以忠贤恭诚闻名)代善出生,同年起兵。
佟佳氏的生活此后生活改变。
起兵之初,经常遭人夜袭,努尔哈赤每次受伤,都是佟佳氏亲自照顾,最终积劳成疾,佟佳氏最后一次出现是万历12年,公元1584年在太祖攻打翁科洛城负伤时衣不解带照顾太祖。
根据太祖在万历14年左右娶继妃富察氏看,佟佳氏薨于万历十四-十五年之间,最多超不过25岁,葬地不详。
死后被努尔哈赤追封为元妃,元是肇始、第一的意思。
佟佳氏族由此在有清一代备受殊荣,素有佟半朝之称。
之后皇太极登基为帝,为了抬高生母的身份,追封生前为侧妃的生母叶赫那拉氏为皇后,但作为嫡母的佟佳氏与另一位嫡母富察氏则未追封。
孟古,孝慈高皇后(1575年-1603年),叶赫那拉氏,名孟古哲哲(穆麟德:Monggojeje),叶赫部贝勒杨吉砮(杨吉努)女儿,清太祖努尔哈赤侧妃,清太宗皇太极生母,清朝第一位被追封的皇后。
1629年,孟古哲哲与努尔哈赤合葬在福陵。
崇德元年,皇太极为其上谥号为"孝慈昭宪纯德真顺承天育圣武皇后",经康熙、雍正、乾隆累加谥、改谥,最终谥号为"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
孟古出身叶赫,两位哥哥死在了努尔哈赤的刀下,一边是丈夫,一边是部落家族,孟古很难做到平衡。
她被尊为大妃,却早早离世。
一定程度上,她的哥哥金台吉死前的诅咒应验了,是孟古的儿子皇太极建立了大清,也是叶赫那拉最后一个女人(慈禧)断送了大清。
东哥,叶赫那拉氏(1582年-1616年)史称叶赫老女,女真族,孝慈高皇后堂侄女,叶赫那拉氏出生时,叶赫部的的萨满预言说:"此女可兴天下,可亡天下"。
叶赫那拉氏长大后成为了一位绝代佳人,引无数位英雄竞折腰,她的美貌名扬女真各部。
她的一生注定因叶赫部公主的地位而成为政治砝码。
先后几次被许给不同的男人,却都没成功。
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嫁于蒙古贝勒巴噶达尔汉之长子莽古尔岱,因叶赫那拉氏成婚年龄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的婚龄(有些女人在她这年纪,已经是祖母级呢),因此,她在史书上被称为"叶赫老女"。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叶赫那拉氏病逝。
《太祖秘史》里,舒尔哈齐、努尔哈赤、布占泰,甚至后来的皇太极,都对东哥倾心,但是作为叶赫格格,她还是无法放下仇恨,选择了自杀。
阿巴亥,努尔哈赤大妃,乌拉那拉氏(1590年-1626年10月1日 ),乌喇贝勒满泰的女儿,清太宗继妃堂侄女。
1601年,嫁于努尔哈赤,为福晋,即平妻,孝慈高皇后去世后被立为大福晋,时年14岁,她为努尔哈赤生下三子一女 ,即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第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第十五子豫亲王多铎。
天命五年,被庶妃德因泽揭发其与大贝勒代善有染而遭到努尔哈赤休弃,一年后又被重新立为大福晋,后金天命十一年不知何故被逼殉葬,享年37岁。
顺治七年,追尊为皇后,全谥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顺治八年,其子多尔衮得罪,罢谥,出庙。
和其他几位相比,阿巴亥的一生实属坎坷,嫁给大自己31岁的努尔哈赤,享尽了宠爱,也受够了凌辱。
还有一位杜撰的历史人物——那齐娅。
她简直是本剧最惨女性。
为了笼络明朝,她被父亲送给了李如柏,幸好李如柏宠她如命;父亲被努尔哈赤杀死,她又被努尔哈赤送给了舒尔哈齐,生下了阿敏;为了帮努尔哈赤,她又被努尔哈赤还给李如柏,最终阿敏也不肯认她。
她的一辈子,都被当成物品一样,送来送去,直到将死,也没有得到阿敏的原谅。
令人惊喜的是,《太祖秘史》的女性颜值很高,不仅有陈德容、邬倩倩、石小群、程莉莎等,还意外发现了毛林林和陈一娜,颜值高,服化道也很用心。
舒尔哈齐舒尔哈齐的出场是人群中一袭白衣一支长萧,那时候他孤身一人,没有哥哥,不懂爱情,他天真、乐观、善良。
没有盘缠,就在人群中吹箫,换不来一文钱的打赏,他却依然可以挂着无谓的笑容。
幼年便遭受继母迫害,但他的身上却看不到一丝的戾气。
他目的单纯明确,从中原出发,一路向北,只为要找到自己的亲哥哥,他心目中唯一的亲人。
那时的舒尔哈齐,是那么地美好。
随后他遇到了东哥,闺房里,教她一曲《凤求凰》,舒尔哈齐,女真出身,中原长大,知文有武,怎能不让姑娘爱慕。
接着他如愿找到了朝思暮念的哥哥,同时拥有了爱情和亲情,他本该是幸福的。
然而他的不幸由此开始。
他说“哥,我听你的”,一如幼年时。
在兄弟重逢后,在兄长的一次次要求下,他的三次“哥,我听你的”,却一次比一次不再坚定。
他自作多情的哥哥爱上了他的恋人,他爱自己的哥哥又胜过了一切,于是他自我折磨着做艰难取舍。
他试图争取,却因善良而怯懦;他努力放弃,却因多情而痛苦。
当舒尔哈齐第三次说出“哥,我听你的”的时候,他就已经注定不可能再是初见时的那个乐观美好的大男孩儿了。
对东哥所有的希望终于因为那齐娅的到来被最终掐灭。
舒尔哈齐和那齐娅的初见是源于一场杀戮,舒尔哈齐的求情救了那齐娅的家人,那齐娅记住他的善良,她是个太聪明的女人,所以后来利用了他的善良企图救下自己父亲一命。
而舒尔哈齐,却为了救她的命而亲手掐灭了自己近在咫尺的爱情。
三月之约,嫁衣待娶。
东哥亲口允诺的三月期限,眼看就要到了,他却在亲哥哥的算计下,娶了另一个女人做妻子。
他亲手一步步将他爱着也爱着他的女人交给了哥哥,他尽心做着一个体贴的丈夫。
因为他不要所有人都痛苦。
那齐娅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们本可以就这样生活下去,年少的爱恋就尘封于心底,他还是可以获得幸福的。
可是那齐娅走了。
出于意气,他让她离开,有一天气消了,他会把她找回来的,可是他的哥哥,为了自己的大业却亲自将这个一心爱慕着他的女人交到了另一个男人手里。
一次次的打击,他那亲哥哥对他使过的一次次的计谋,他都清楚,可那是他最爱最爱的哥哥啊,他不服,他气愤,可他都接受了。
十多年后,他和哥哥的儿子们都已长大。
大金汗国已经建立,哥哥是汗王,他只是一个旗主,曾经并肩沙场的兄弟现而今更是君臣,他的地位甚至不如他哥哥的儿子。
但他的威望是那么大,他是继承人的威胁。
那些意图当汗王的侄子们知道他有化不开的心结,利用他的心结煽动他自立为王,他果真就带兵去了黑扯木。
他真的想当王,不,他不想,他只是要发泄一次自己的意难平,哪怕是用自己的生命做代价,“死而复生”的东哥,曾经的如花美眷隐姓埋名做了十多年的农妇,他不平,他要拥有最高的权力去恢复她的部落。
他真以为自己能成功吗,不是的,从一开始他就坚决的不允许自己的儿子们参与到这场兵变中,就是料想到失败的后果,不愿牵连他们。
两个侄子如意倒戈告密,坐实了他的谋逆。
他的哥哥来见他,说要给他同等的权力,这这么可能呢,明知不可能,他还是动心了,因为那是他的哥哥,给他的不是权力,而是兄弟的情义。
如他之前所说,他每一次对哥哥的动心,都是他失去的开始,先是东哥,再是那齐娅,这次是他的性命。
他那哥哥表现的宽容大度,说要给他同等的权力,转而就将他置于自己心怀不轨的儿子手中,借儿子的手要他的命。
所有人都来求了这个哥哥,可是死令仍然没有被撤销,最后东哥来了,用自己的死,换回了舒尔哈齐的平安。
所有人都对舒尔哈齐隐瞒着这个死讯,别有用心的侄子却在他即将远离这个是非地的时候适时“口误”,泄露了这个公开的秘密。
舒尔哈齐去找哥哥对质,知晓一切的他一心求死,挥剑自刎却被哥哥制止,争执之中,那个他最疼爱的侄子带着侍卫将长刀狠狠刺透了他的身体,倒下时,他却笑着谢谢他的成全。
他放不下自己的两个儿子,在得到哥哥的允诺后他可以安心离开了,他终于解脱了,他说“我可以去见东哥了”。
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他看见了那齐娅,可是又不见她了,倒在哥哥的怀里,他像幼年的孩子一般,张大了眼睛扯着哥哥的衣袖,焦急的追问着“哥,谁把我的眼睛挡住了,让我看看她,我要看她”。
他不再动了,眼睛始终睁着,却最终没能看见那个思念着的人......
很久很久之前看的了,真的从小喜欢历史剧。
特别喜欢孟古格格,虽然东哥是女主,但是孟古更让人心疼,从小备受宠爱,却有大局观也有小爱;代姐出嫁,本以为孤独一生,有幸她最后喜欢上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也喜欢过她,不幸的也是她喜欢上努尔哈赤,在兄长和丈夫之间左右为难,最后因为兄长惨死对丈夫由爱变恨,因为家族不能爱。
后面为了儿子不得不违心争宠,为儿子而爱,一生不由己,郁郁而终!
我喜欢她更心疼她,也认识了石小群这个演员。
作为男主努尔哈赤,前期的寄人篱下,后期崛起展现了他的英雄气概,但是对于东哥的情节让我觉得这个英雄形象打了折扣,雄心壮志有计谋应该形象更为立体,但是争夺东哥让体现出每个人内心自私的一面个人觉得显得有点过。
那齐娅,我剧里喜欢的第二个女性角色,聪慧美丽,喜欢男主却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没有恋爱脑,最懂男主。
一生身不由己,但是活的通透,处于什么阶段做什么事,让我佩服,也欣赏这样一个冰雪聪明的美人。
舒尔哈齐,我看不起的一个男二,一生情感所累,爱东哥却因为哥哥放弃了,后来又因为哥哥设计娶了那齐娅,最后妻子没了,初恋变心,想硬气一次但是却看不清形势,女主因他这个导火索而死。
一生在哥哥影子下活着...... 女主我不是很喜欢但是剧中成长线还是挺明显的,前期恋爱脑,后期通透了,但是也让自己孤苦一生。
我一直喜欢历史剧也喜欢那些演绎出来的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生理想、价值观等等,喜欢看历史长河中的不同人生,这是个值得回看的剧。
当别的民族崛起的时候,自己内部却在打内战。
那么结果就只能是两败俱伤。
我觉得应该先把内部的不安定因素解决了,然后才能对付外面的威胁。
假如宋朝和明朝本身都很强大,又怎么会给别人机会。
自己不争气,腐败无能造成农民起义,正好给了外敌机会。
战争中倒霉的总是百姓,普通人想置身事外估计只有移民到美国去。
啥几把.感情戏太尼玛多了吧.
只记得小时候很喜欢看
马景涛这部剧帅到爆 荷尔蒙爆炸
小时候特别喜欢舒尔哈齐
都是秘屎
没什么理由
马景涛这部剧帅到爆 荷尔蒙爆炸
除了舒尔哈齐和那齐娅的相遇相知有迹可循,其他所有的深爱全都“不知所起”,却偏偏编剧就是要这俩从头到尾“不相爱”;努尔哈赤这样的男主很有意思,暴烈、自私、残酷,天生帝王,可所有女性角色竟然都看透了其本质还能爱得死去活来予取予求,这是全员抖m吗?舒尔哈齐死去后,努尔哈赤说他的弟弟错在至死都不明白想要权利应该割舍些什么,只字不提若非他这个哥哥,舒尔哈齐选择的人生恐怕会是和相爱的人柴米油盐白首到老;他用尽心机在自己弟弟身上,情感操纵了舒尔哈齐一辈子。老赵36集就下线,和舒尔哈齐一样,太惨了。
为了可怜的鸿飞gg
看过几集
马真是演了不少类似的角色
三观雷人……非蠢即坏
飞哥的光环不仅可以一己之力挽救某些剧情,还能一己之力挽救不讨喜的角色😂🫑最后小马哥的吐鲁番胡子好好笑|行了,我只看飞哥cut. 飞哥几乎每部戏都哭得让人心疼啊😂
本来可以三星,但台词太琼瑶了
這部裡的努爾哈赤就是綠茶男始祖(/‵Д′)/~ ╧╧
小时候和父母一起看过,当时对努尔哈赤和东哥特别意难平。
老爸对古装剧的痴情程度促使每次我放学回家,中午我们的地方台就开始两集联播,赵鸿飞演的舒尔哈齐太帅了,孟古简直惊为天人,至于咆哮帝和矫情姐可以快进的。
2005年
一群学生演话剧
我深深怀疑剧本是琼瑶阿姨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