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港正传

老港正传,老左正传,Mr. Cinema

主演:黄秋生,郑中基,毛舜筠,莫文蔚,岑建勋,鲍起静,连凯,许愿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粤语年份:2007

《老港正传》剧照

老港正传 剧照 NO.1老港正传 剧照 NO.2老港正传 剧照 NO.3老港正传 剧照 NO.4老港正传 剧照 NO.5老港正传 剧照 NO.6老港正传 剧照 NO.13老港正传 剧照 NO.14老港正传 剧照 NO.15老港正传 剧照 NO.16老港正传 剧照 NO.17老港正传 剧照 NO.18老港正传 剧照 NO.19老港正传 剧照 NO.20

《老港正传》剧情介绍

老港正传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老左(黄秋生 饰)是香港老一代彻头彻尾的左派,他哼唱《歌唱祖国》、《智取老虎山》,高举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旗帜。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到北京天安门去看看。 老左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完全没有把心放到自己的小家上,令儿子左忠(郑中基 饰)心生不满。左忠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女友陆敏(莫文蔚 饰),陆敏高中毕业后去了国外留学,左忠不想一辈子和老左一样背着“左”的包袱,利用内地改革开放的机会,展开了内地冒险式淘金之旅。 左忠和陆敏在1997年回归后最终满身伤痕回到香港,老左的一生最终将如何落幕?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皮层坏爸爸玩乐名单和前任的第二次恋爱女哭声这是罪我是你妈从此以后烈焰国度第二季岁岁青莲陈翔六点半之废话少说革命者谁杀了莎拉?第三季公路游戏寻找老夫子刁蛮公主逍遥王奇星记之鲜衣怒马少年时60天,指定幸存者1980潜伏5:红门我的掌门女友第二季失踪非常凶姐有答案的男子总统仙后座秘鲁大冒险2:迈达斯国王的秘密月之恋人辣妹抢银行

《老港正传》长篇影评

 1 ) 儿子投奔怒海+他的不野蛮女友

我有理由相信这是导演有意把一部主旋律的电影改拍成一部:前半部分荒诞剧+中间悲剧+结尾直接不理主线自己跑去玩了的电影。

前半部分在老左不可理喻甚至变态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之下很难让观众对这个近似于神经病的左派青年产生什么好的情感。

家中小孩没好学上,妻子忙早忙晚,这些都不顾却还去为人人,难道他们不是人吗?

小家无爱爱大家不显得很假嘛?

当然这是剧情而已,可是这样的剧情摆出来导演你想表达什么啊?

电影中间部分讲由于老左的“神经病”直接导致妻子阵亡,儿子逃亡。

荒诞完了就是悲剧啊。

结尾是导演不知道怎么收场了?

直接不理主线开始讲儿子的爱情和创业了。

这和主线有蛋关系啊?

和邻居家妹子破镜重圆和给邻居家儿子打工这个97有蛋关系啊?

 2 ) 飞机的梦想,我们一起飞...

模型飞机和纸飞机17年了,我们没有一起飞过....看到最后一半是哭着看完的。

看到妈妈的形象,脑袋全是我妈妈的面孔..妈妈,走的时候,陪着..哭得一塌糊涂。

爸爸错了,爸爸真的错了。

没有你在,对我来说,历史就不齐全。

我不是倒霉的连我妈的坟都不认识了吧花 你不要谢了,要谢让我谢好了。

爱你,就是爱你的这份单纯。

你帮我捐给山区那些穷孩子...里面的所有音乐,那些歌让我想家,想朋友..

 3 ) 没有你,历史并不完整

2007年拍出质地这么粗糙的电影,也算是导演用心良苦,想要把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浓缩在短短一个多小时里。

老港却戏份不多,最让我动容的是他老婆毛舜筠。

辛苦操劳勤俭持家,攒下的几万块继续被老公悄悄送给了别人的儿子,她眼泪差点掉下来,说“你问过我吗”。

但最后还是认同了她老公的价值观,要帮助别人,即使他们自己的儿子已经“搞不定”了。

她写给老公的遗言,说,老公是善良的人,即使她买一块火腿,他也要切掉一大半送给邻居。

正是这种傻傻的单纯,才让她一直爱着他。

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老公和儿子能够一起同舟共济,像一双筷子一样尝遍生活的酸甜苦辣。

毛舜筠的旁白响起,我眼泪一直掉一直掉。

香港回归与否,对于妻子这个角色来说,并不是很重要。

她的生活只要有老公孩子,就是完整的。

她体谅老公想要去北京的愿望,但只能虚弱地说:我的身体不太好,不能陪你走路去北京了。

最后离开了人世,老公在她的遗像前说:今天香港回归,所有人都去见证历史,但是你不在,历史对我来说就不完整。

是啊,小人物的历史,只是家庭史,并不需要多宏大的事件参与其中。

可能同是女性,毛舜筠的戏反而是让我最有共鸣的。

你爱一个人,就要接受他的全部,这一点她做到了。

老港是电影放映员,他放的电影,从动画到武侠片到第五代导演的故事片,最后戏院倒闭,他恋恋不舍地找经理说,他还可以回来当义工。

这个不贪钱、不攀比的香港人,怀着一颗非常依恋祖国的心,香港回归之后,把许多东西都寄回大陆老家。

其实我挺质疑他的“归属感”,要是开头多交代一些他和大陆的连结,可能能更自然地表现他对大陆的爱。

相比而言,他儿子郑中基和莫文蔚饰演的新香港人,就比较自然。

改革开放让这两个年轻人对现实充满了希望,回归之后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第一桶金,频频受挫并没有打消他们的积极性。

这两个四处碰壁仍旧互相鼓励的年轻人最终走到了一起,他们是新香港人,自然而然地花钱,为公司卖命,想要找到更好的机会,父辈求安稳的想法在他们身上已经起不了作用。

郑中基的迷茫困顿,是回归时期香港人的真实写照,股市崩盘,前途未卜,他也成了洪流中被挟裹着的一粒沙。

内地人拿着大把钱来香港消费,香港人怀揣梦想到内地掘金,但他次次失败,因为泡沫经济成了穷光蛋,连文化上的冲击他都无法甄别好坏,学内地人开游戏机厅结果被查封。

其实我想,当时的香港人,有很多一部分是被内地的声色犬马混淆了价值观,导演把这种“无法甄别”的困顿,用儿子的角色表现出来。

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说,香港回归之前,很多港人是很抵触的,因为不明白回归之后会有什么变化。

果然之后股市崩盘,文化激荡。

《老港正传》把一个纯港人对回归的想法表现得如此热切,我感觉有失客观。

唱红歌,插国旗,甚至全片木有出现回归后“香港”的独立身份紫荆花旗,只是用国旗来代替香港。

这种主观的、一边倒的身份认同,并不是很有说服力。

 4 ) 做个好人

好人是不受待见的,尤其是现在。

没人再标榜自己是个好人,即使有,也会迎来鄙夷的目光——你说你是好人,证据呢?

我们处在一个讲证据的时代。

人们更乐意自称坏人或者浪子,这些不用证据,有时靠嘴吹就可以,于是交际花是了不起的,花花公子真有本事——做好人是有严格要求的,时时要讲良心,讲诚信,讲原则,对朋友要肝胆相照,对老幼要爱护有加,尤其不打女人,不占便宜,不怕吃亏;实在是太重的负担。

所以人人都在贬低自己。

有句话叫:自从把自己当做一泡屎,就再没有人敢踩在我头上。

每个人都在谦虚,每个人都在说:“我不是好人。

”我们能感觉到空气在变差,因为有怀旧的人在不停地美化过去,即便过去没有那么美好,但只要我们相信,我们就会去思考,于是有了比较。

但社会风气的问题,过于宽泛,过于朦胧。

旧上海滩十里洋场,杜月笙之流横行,哪里有好人?

新社会日日笙歌,天下太平,哪里有坏人?

空气质量是有指标衡量的,但社会风气与人心哪里有什么指标?

或许有些东西能够稍微提供一个范本,譬如这部叫《老港正传》的电影。

歌颂的电影我一向不喜欢,这部电影里有歌颂。

太过煽情的电影我不喜欢,这部电影很煽情。

为好人立碑做传的电影我不喜欢,偏偏,老港是一个再好没有的人,演的还是正传。

但我喜欢这部电影。

一力可以降十巧,如果一部电影能够直接震荡人心,透过逐渐坚硬的外壳,将某些陌生又熟悉的感觉与情绪重新传递,那么什么歌颂啊煽情啊我都可以不去注意。

做个好人,无非就那点破事,——对所有人好,除了自己;因为信任亲人,反而忽略他们;有时,还得牺牲理想。

在正常人及聪明人眼里,除了轻嘲一声“傻冒”外带怜悯的眼神,还会剩余什么?

据说现在“好人”正在沦为一个尴尬的词汇,甚至有所谓的“好人卡”。

当女孩对你说:“你是一个好人。

”那么,识趣的你大约就应该知道,表白并没有成功,而且可能再没有表白的机会。

毕竟好人不是情人。

也不能轻易赞美别人说:“你是一个好人。

”敏感的甚至会立马反唇相讥:“你才是好人!

你们全家都是好人!

”“好人”的沦陷已经势在必行,已经大势所趋,就像“同志”的歪变,“小姐”的曲解,“朋友”的泛滥。

好人在必然地稀少。

就像你很难再挽回旧日的美好时光,你也很难再挽留一个好人的屈节离去。

当好人真难,真惨,真愚蠢。

要找好人,去电影里吧,唯其稀少,所以珍贵——演好人的电影也越来越少了。

当然,电影是可以不看的,我又不是来做广告。

但,趁着还能高尚的时候尽量高尚,趁着还能伟大的时候尽量伟大,趁着还有做好人的冲动的时候,尽量做个好人,这样,或许临终前,我们还能说一句:“我曾经也当过一阵子好人,那感觉真是难忘。

 5 ) 怪怪的

很不象香港的电影啊很不象黄秋生的电影啊,虽然黄秋生演得也蛮好的。

搞不懂啊,香港的左派是这样的吗?

不会吧!看了一半,没看完,没劲!

 6 ) 故事很平淡 演技很精湛

好像应该这样评价《老港正传》比较恰当,故事平庸,演技精湛。

如果不是看在几位戏精的份上,我一定会把realplay给关了。

也许我觉得剧情过于平淡,或者我不喜欢过于黄秋生所饰演的男主角,或者我一向不太主旋律,尽喜欢大邪门,因此这部电影怎么也达不到我的高分。

印象最深刻的居然是莫文蔚姐姐美丽的长腿,以及她惊心动魄的苗条,还有依旧很勾人的长发,扮演起情窦初开的小女生时居然也不见老,这么美好的女人,冯德伦同学居然还会传出这样那样的绯闻,真是让我十分不解。

呵呵,我怎么总是这么八卦呢?

郑中基同学扮演这么一个小时不学无术,长大以后经历许多挫折,乐观而又带着几分吊儿郎当,老大不小依旧善良单纯,始终坚持于自己的爱的一个普通的香港男青年,还真是惟妙惟肖。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他痛苦万状时,总喜欢撞墙,呵,真的不痛吗?

文艺中年黄秋生大叔这回扮演一个很左的爱国电影放映员。

颇有几分前几年报告上常见的那种只关心群众和别人,忽略身边至亲,进而得到国家人民表彰的英雄的味道。

比如他总是为工会做好喝的汤,同床共枕的老婆一直到死都不曾喝过一口,比如他把两口子一辈子的积蓄借给别人的儿子,结果自己的儿子生意失败,却得到的是他的质问。

电影一开始就是一片幸福的歌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但愿我没有老到记错歌曲的地步,我一直没有看出来电影背景是文革初期的香港,啊,香港,香港,为什么在我心里你总是那么的香?

言归正传,我对于这样过分奉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好人其实是没有许多好感的。

我喜欢先把家庭照顾好再去照顾别人的男人。

so黄秋生大叔,我觉得这个角色明显和你的style很不搭,你那文艺中年的特色在这里变成了一个急于奉献的小放映员,实在有点不对味。

当然我当你转型好了。

这年头谁都得转这么一两次。

毛舜筠阿姨还真是清秀无比。

叫她阿姨似乎不太恰当,大家都知道她是哥哥曾经的爱人。

你说我们叫哥哥哥哥,却叫她阿姨,不是乱了辈分么?

今晚的我似乎格外癫狂,总写些和电影无关的八卦,呵呵,原谅我吧,人老了总是罗嗦万分,不八卦就会死一般。

她饰演一位贤良淑德的贤妻良母,为了丈夫和儿子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让人心酸的是一直到她死,丈夫都不知道她有心脏病,体弱多病的她为了多赚点钱,这么辛苦地四处帮佣,而黄大叔还一个劲想着帮助别人,这这这一切让人情何以堪?

我不知道这部电影最终想渲染什么,渲染港人对于回归大陆衷心的喜悦吗?

貌似就看到了黄大叔一个人的欢天喜地;要表现复杂的各种心态吗?

影片却显得如此单薄;或者就单纯表现几个草根家庭在三十年间的种种变化?

侧面表现国家一路以来的变化和发展?

呵呵,我这个失心疯。

可是我觉得这么主旋律的电影,如果无法提取中心思想,终究是件难过的事。

本来我是一个眼泪特别容易被煽动的人。

但是这部电影却让我变得格外坚强。

只是看到郑中基同学背着这么沉重的几个大包包,在大陆和香港游走,一直经历坎坷,那种落寞和生活心酸周而复始,忽然很有点物伤其类的感受。

而莫文蔚姐姐同样经历了不少人世沧桑,和男友分手,生意不顺畅,之后男友离开,而她又小产,似乎一个女人不想经历过得种种苦痛她都经历了一遍。

其实她是爱着左忠同学的,而左忠同学也是一直爱着她的,本来两个人一起看天上飞过的飞机那一幕应该很感人的,只是由于拍摄角度的问题,飞机就在头顶上飞过,似乎伸手就可触摸到机身,我就有点奇怪了,难道那个已经废弃的机场的海拔很高么?

不过莫姐姐迎着早晨的太阳笑的样子真的很灿烂,她的长腿真是有够漂亮,我对她有够喜欢。

影片长长的跨度,也给我衔接不畅的问题。

故事和故事间明明是联系着的,在我看来却像出现断层。

很有支离破碎的感觉。

不过四位主演却是演什么像什么。

所以我说这是一部一切都很平庸,只有演技很精湛的电影。

我这么说,会不会被理解成我一直很抗拒主旋律?

嗯,我是不太喜欢,有个不太好的类似强迫症的习惯,看完一部还差不多的电影,会希望很多人一起分享,这部电影就免了。

不过黄沾大叔的问我还真的很好听。

我喜欢那段温情脉脉的歌词。

也许有着强烈的怀旧情结的同学可以看看这部电影,看看是否能在影片中找到自己成长的痕迹。

比如黄大叔的手摇式放映机,会让我想起小时候骑在爸爸脖子上看露天电影的那种温馨。

事实上电影放映员在我看来,本身就是一个很浪漫的职业,当然浪漫不能当饭吃就是了。

剧中的左大叔一直都是清贫度日,在他身边的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时,他依旧安贫乐道,可是他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男人,你说这样的男人的存在,是不是会让本来就迷茫的女青年们的择偶观更加混淆?

咔咔我在说些什么呢。

我真是越来越癫狂了。

我不是很喜欢这部电影,但是看过了也不觉得遗憾。

一切都是那么平淡无奇,好比我肚子饿了,于是喝了点稀饭,但是过后我饱了,可是我不觉得那稀饭值得回味一个道理。

呵呵,写影评就是幸福,大肆批评却不用担心有人说我骂错了。

看电影本身就是私人的事情,而把感受写成许多人可以看到的影评纯属闷骚需求。

我就是管不住自己的闷骚。

外表越低调,内心越闷骚。

癫狂的人总是有N个癫狂的理由。

我越发佩服我自己了。

 7 ) 我喜欢《老港正传》

昨天晚上,我从11点半开始看这个片子,一直看到今天也就是7月1日凌晨。

完了我才发现,哦,原来我以此方式纪念了香港回归10周年。

《老港正传》就是一部纪念香港回归10周年的香港电影,是一部主旋律电影。

我发现我很喜欢。

绝对比内地主旋律电影好看100倍。

一部地道的香港电影,事实上这些年很多香港电影已经不香港了为了讨好内地就内地化了,反而失去了香港电影形态特有的魅力。

所以看这个片子很过瘾,香港演员的布莱希特表演形态在此片中呈现恰到好,既保持了其表演特点也不过分夸张化(特别是疯惯了的郑中基这次能处理成这样的确不容易),剧本也相当好,好几处我都感动的鼻子酸酸,想到我爸我妈。

 8 ) Superficial portrait of a leftist

The movie tried to portrait the life of a simple, kind and helpful Hong Kong leftist, Ah Kong ("Kong" used the same Chinese character in Hong Kong), who worked in a cinema throughout his life, time frame spanning from the liberation of China in 1949 to the anti-British riot in 1967, stock market crash in 1973, China reform during the 1990s, handover of Hong Kong in 1997, outbreak of SARS of 2003 and even the Olympics in 2008.The ambition was strong, but the character Ah Kong was so unreal and superficial that it was difficult to find any resonance in the audience, the patriotism shown by Ah Kong was so manipulated that it was simply unreal. While it's easy to find some nice people around in Hong Kong, the selflessness of Ah Kong was definitely fallacious to a point that it was easy to imagine it existed in the imagination of the director only.The director also downplayed or just ignored some other very important events for Hong Kong leftists in the last century, namely the notorious Cultural Revolution from 1966-1976 and the Tiananmen Massacre in 1989. Both events were absolutely important and shaped many leftists' hearts and psychology, no leftists' stories can be told without mentioning these two events.This story is unfortunately amateurish when compared to the movies directed by Fruit Chan in terms of Hong Kong historical background.

 9 ) 一不小心的美好

》 一不小心就十年了,记得香港回归的那天的假期有小雨,朦胧无谓的欢乐还藏在某个神经元里。

一不小心被《老港正传》揪了出来,跳进郑中基的形影不离的黑色帆布袋里摇晃。

晃过67暴动、81股灾、97回归、03非典。

在影院的角落里掀开《巴士奇遇结良缘》《少林寺》《混在北京》《红高粱》……。

谢谢赵导演这两个小时光影的记忆之旅,这份致敬的礼物让人动容。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小学的歌声里飘出来的是一篇篇真诚而无知的新生。

对于老左的《歌唱祖国》,对于他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钟熟悉会让人不自紧盯会心一笑。

作为放映员的老左(非《天堂电影院》里的那个慈祥伟岸的老头,也非《电影往事》里的他爸,更非《最后一场电影》里的那个最后的牛仔大叔),二十个‘远视眼’的老左。

他的爱遍及周围的朋友同事;大陆的亲人;山区的孩子。

对于眼皮底下朝夕相处的老婆儿子的困境只能视而不见。

直到老婆撒手人寰,儿子的失声责骂。

才知道原来自己所有无私奉献的爱,源自——这个被自己理所当然的牺牲的家。

自己的无私的本钱是老婆一点点的节省出来的。

自己只是个“取款机”而已。

于是乎泥巴说,这个男人肆无忌惮的捐赠、无偿修理、借款给逝去的朋友的儿子深造的心理根基除了我们伟大的党的无私精神,就是他自己在潜意识里相信老婆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他没想到这宝藏有被掏空的一天。

所以当这一天到来时所造成的打击和自我的反省促使了他理想主义价值观的崩溃。

当香港真正回归的那一天,面对记者的话筒,已经无语。

只能用自己的退休金去支持儿子的股票,弥补那份迟到的责任。

“儿子,这世界最大的广场在哪里?

”“中国,天安门广场。

”“终有一天我们会在天安门光上拍照留念的。

”“但我更想先去美国的迪斯尼。

爸爸”这就是6-70年代出生的香港小孩,这个时代受着中英双重文化浸泡的香港人的草根代表——港菜阿忠与左派爸爸的对话。

郑中基出演的阿忠把其港人坚忍不拔乐观热情的表达的很是深刻。

无论是就读左派学校而无法找到工作、英文不好不能继续深造、被‘贾秘书’所忽悠、游戏厅被公安查封、在公路边叫卖T恤与莫文蔚门户不对的爱情。

都在围绕着港人一种在四小龙时代的遗留基因积极乐观。

特别是郑中基的出演为这个角色的顽强和乐观抹上几笔黑色幽默后,那种笑得发酸的感觉在你把我的心底泛滥开来。

眼泪在笑声还没退却之前在眼眶和鼻腔里游行示威起来。

这本注定是一个小人物的悲剧因为献礼片的缘故,导演很可爱的就把希望寄托在08的奥运上。

看来导演并非放的催泪弹,只是让你的泪腺稍稍激动点到为止。

作为《金鸡》的导演善于温情伤感、细腻刻画的赵良俊风格是一个很正规正矩的延续。

这样的风格既没有《一一》的彻底,也没有《甜蜜蜜》的幸福。

他只是在把十分平静的生活烙上时代的痕迹,把悲伤圈养在永不破灭的希望里。

撩动着观众那颗日渐麻木的心燃起点点希望的火焰。

祝福昔日东方之珠的明天更加美好。

泥巴的房子 http://niba5.badoo.com

 10 ) 《老港正传》,一开始,就老了

《老港正传》,一开始,就老了作者:kamiyu 日期:2008-01-28今晚在公司持续加班,设计、做年终总结、工作分配,一大堆事。

8点才下楼带了个饭盒上来,边吃边看《老港正传》,看了时间,吃完一个饭盒是18分钟,没停下来,继续看完才工作。

《老港正传》在07年中上映,票房平淡,看过几则评论都提到是导演野心多想用一个不典型的人去讲一个典型的时代,因为隔阂大观众不卖帐之类。

其实在这个电影里,政治背景只是一种异化了的生活物质,和古巨基爱得太迟唱到的“工作太忙”、“疏淡如水”没有区别,故事探讨左右的问题反而是植根在温情上,太重去分析电影的政治元素,反而错过了窥探感受一个触动心灵的小人物世界。

老港的无私和单纯,和OTAKU没两样,只不过一个是共产党一个是动漫画,永远活在自己的期待中,话说这种人是最幸福的,只要不去让生活的残酷把他触动。

做他生活中的同伴,要理解他的单纯,愿意永远与他当同路人,但一旦中途不能坚持,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

毛舜君和莫文慰这2个女人是演得最好的,瘦弱不美艳的外形已经让人信服她们的角色。

2个的女人同时要接受不富裕,而且一直忍受下去,在拮据的生活下维持家庭的稳定,这就是千家万户普通不过的阿妈。

莫文慰和郑中基,在整个故事一直没有成功过,永远在生活向前的方向兜圈,我想起了10年前认识的一个表叔,他很想发达,但不是出身在关系庞大的背景中,用尽一切力,都只是那些有背景有关系的人的1%,这种小人物,唯一提早进入幸福的方法,就是尽早接受自己不能发达,只能平淡生活的事实,他们在人间环绕了十几年,在最后才悟到了这个境界。

毛舜君的忽然离世,令人感触,让老港对生活感受上有了残酷的一次冲击,甚至连建立多年的真理主义都震荡了,但人的观念根深蒂固,一个死亡,可以改变一个对生活的依存感,但却不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状态,这一代人,即使再挣扎求变,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发一封EMIAL买一次股票,可能就是他毕生的最大逾越了。

看到最后,很感动,差点点哭了。

对老港,最后定义的,能够代入我们这群老饼,一被他触动开始,我就老了。

看到最后,很感动,我差点哭了。

鸡毛说我的BLOG,明明没人看,也要写下去,他的画,明明没人看,也要画下去,老港也是这样过来的,明明没人叫你爱国,还是会左下去,最大的存在感,也不过是去天安门,拍个照,留个影,一生就完成了。

《老港正传》短评

·

10分钟前
  • 中年废狗法克绿
  • 很差

香港十年

14分钟前
  • june
  • 较差

无懈可击

19分钟前
  • Bigbird
  • 力荐

被大时代裹携着的我们

24分钟前
  • rebix
  • 力荐

很心酸 我现在看不进去这种风格的影片了

28分钟前
  • 香水瓶
  • 还行

对回归的喜悦表现的非常刻意,大量的社会主义口号,感觉很虚很假。把我吓到了!同是香港回归十周年献礼电影,整体表达不如每当变幻时,相比之下每当在回归背景下的表现手法相当生活,自然!让我诧异的是 香港居然也有激进的GCD分子吗?看完才知道香港有左派分子这个群体,我真无知啊!

32分钟前
  • Lorrita-H
  • 还行

真的……是这样吗

35分钟前
  • salonbus
  • 较差

对不起这个名

39分钟前
  • 小白兔去德国
  • 还行

抱歉没看完

40分钟前
  • vitamine R
  • 推荐

just so so

42分钟前
  • 东甩
  • 较差

说是老港正传,其实还是儿子小港的戏份更多一点

44分钟前
  • 方聿南
  • 还行

虽然我知点讲嘀人都唔会信,黄先生真的不是独,反对官僚主义的行政体制不等于否定国家,况且佢一向反感的是港府,为人熟知嘅刘德华吴君如陈可辛同佢立场一样,枪打出头鸟罢了

48分钟前
  • 可绿丝毛
  • 推荐

秋生!你真的特爱演这个?

52分钟前
  • 哈卡
  • 较差

电影本身并不是非常出色,但是这段历史很长见识。黄秋生自己的人生拍一部电影也足够了

57分钟前
  • 阿子
  • 推荐

现在想来觉得HK的政治观念比较偏颇

58分钟前
  • 已注销
  • 较差

存在这么老一辈人,10·1看这个真凑巧

59分钟前
  • Rainelf
  • 还行

某人看得淚水婆娑…… 嘖嘖~

60分钟前
  • 挂拉
  • 还行

本来是个怀旧的题材,给拍成了马屁,不堪入目

1小时前
  • 若海
  • 较差

香港的变迁,拍的不错

1小时前
  • 普赖尔蒂斯
  • 还行

没什么好看的

1小时前
  • 剁主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