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社团
Club Zero,零号俱乐部,禁食社团,饥饿教室(港)
导演:杰茜卡·豪斯纳
主演:米娅·华希科沃斯卡,西瑟·巴比特·科努德森,埃米尔·艾尔-马斯里,萨姆·霍尔,卡米拉·拉瑟福德,艾尔莎·泽贝斯坦,阿曼达·劳伦斯,凯莉·芙塞丝,马修·德
类型:电影地区:奥地利,英国,德国,法国,丹麦,卡塔尔语言:英语,法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23
简介:诺瓦克老师在一所私立寄宿高中开始了新教职,讲授一门饮食营养创新课程,其先锋的理念挑战着一些传统的饮食习惯。其他老师和家长都不甚设防,一些学生更是深受启发,加入了神秘的零度社团。详细 >
比较失望,表意太过浅显,人物也不够立体,不及前作。
豪斯娜的视听体系是愈发成熟的,从配乐到服装到美术,圆融一体。但是文本依旧那么空洞、凝滞而不思进取,围着一个没有任何现实落脚点的虚假高概念反复勾勒描绘,除了表层的那点点猎奇感与异质性以外没有任何值得回味之处。如果她这个剧作里思想传播、具体落实、长期实践的细节是缺失的,那我不觉得这个案例可以隐喻任何集体。小学生学习比喻句都要考虑考虑对应性呢,这么粗放的悬浮概念就能指涉社会?越发觉得她像是畸形电影节电影的代表,批量生产着“风格”,每隔几年来戛纳推销一次她的恶趣味。但很遗憾,如果连电影节的评价都不买账了那这类电影的命途也就只能到这儿了。
感觉被低估了。我觉得本质是在讽刺一切给人洗脑的制度或者是宗教,可以是不吃东西,也可以是没有性爱,也可以是不走路不听歌不洗澡,总之有一个违反人性或者生理本能的设定,设立一个群众共同的目标就可以达到洗脑的效果。另外导演的风格在诡异下又显得非常自然,虽然有人说像ai表演,我觉得每个演员的表演都挺自然真实的,矛盾与诉求也探讨过,可能理解导演的人非常少吧。另外美术和服装太赞了,摄影也不错稍差一个火候,没有把四平八稳的构图做到极致。我很喜欢,很大胆很另类很有风格,但是看了眼票房确实也是惨的可怜,感觉这部电影在探索形式主义与现实结合的边界,曲高和寡,但总会有人get到
观点杂糅,主题不清,但也算有意思。
厌世脸的Mia演这种角色真适合;影片色调、房饰真好看;Elsa吃呕吐物那段真nb.
爱了爱了,没想到会这么对胃口!电影诡异又好笑的设定加上WES式的彩色搭配,结尾更是没漏气! Consciously speaking, people who hate this film are on the wrong side of history, and they have no faith. @ Projector
好像想说秩序,打破以后再拼凑,黏合前的抗拒。共生的破裂才有了独立,突然的控制才能学习。包括家庭里、学校里,任何一种权力关系里都是如此。但是吧,我感觉导演不算系统,也不够深入,这些内容其实不用看本片都能想象出来,孩子们阐述自己终于意识到自我了,通过对抗而有了自己的信仰,这是我们每个人成长中造就经历过的。而导演有没有考虑过过度对抗、过度防御,过度的后果。真是一点都没多的
Have u been eating- -have u been cheating? 一如既往地捕捉到了它想要对准的主题所拥有的那种病态,以及烘托诸多不安的气氛。角色们对食物关系的紧张与念叨,在这个别样、似中邪的俱乐部之下,被包装为一个更强的信念以及更具符号意义的讨论。但这些讽刺与宣召都仅停留在空洞并且诡异的喊话中,它实在未能真正把角色的故事和这里组装起来。《小小乔》的优点都保留下来了,但缺陷却被放得更大了。
吃饭这一仪式被上升至家庭与社会意志的象征,而根源的仍然是代际矛盾,隐匿其中的还有竞争式的社会关系与法则,带有法西斯主义般的强权意识,以形而上的方式诠释的某种反抗,在反抗的同时仍带有侵略性质的洗脑,或许在对抗的乃是一种虚假的意志。反抗家庭秩序与社会秩序,竞争与神秘,韦斯安德森式的对称与库布里克般的推拉,很玄很玄的东西。ps:看完都不想在吃东西了。
詭異諷刺
很喜欢这种大色块干净的电影,原来是邪教
讲精神控制的一部,挺有想法,摄影还是主题都不错,可惜后半段垮掉,没收好。嘲讽了各种人群,尤其结尾还有十三使徒,暗含了圣经和苦行。当你有个目标,有弱点,在乎他人看法,那就容易被他们趁虚而入。你觉得这一切很远吗?并不,就在我们的每天生活里。不要等到真的极端才反思。
整个片子就是蠢蛋社团,老师蠢学校蠢家长蠢傻逼孩子更蠢,邪教尽头就是蠢和智商不足。但能顶得住饿确实厉害,是群厉害的蠢蛋
每天只吃一餐的我,看得频频点头,一起信仰来自东方的邪教!
那个vomiting scene真的disturbing…为了所谓的“fitness”制造各种各样高大上的借口真是五花八门。真的很喜欢这个题材,导演中段写的很好,最后烂尾了。ps所谓中上层阶级晚饭就吃sausage吗?感觉不是很写实啊。上层哪里需要吃饭。吃饭is for living, not for life.
这老师跟所谓环保少女一样,包括那校长,脑子进翔了,应该把它们都列入邪教,呵呵
豪斯纳的作品太有辨识度了,新片风格完全和《小小乔》一脉相承——怪异而充满讽刺味的故事(这部讲几个富人家庭的孩子加入一门节食课程,少吃最终不吃成为他们的人生信仰),形式感构图和运镜,跟韦斯安德森一样狂热的配色狂人(不得不说每个画面的色彩搭配都超好看!),聒噪突兀的音效配乐(东方弦乐、击鼓声、哼唱等)。因为主角们吃得都很少,整个电影的节奏也变得迟缓,各种食物让我看得好饿…上次《小小乔》就比较有争议,估计这次仍然会有人觉得这位女导演在故弄玄虚,比起上次有科幻设定打底,这次的故事还是单薄了点。
dear white shit,白人饭本来也像呕吐物;精英学校和想象性精致控制都更让人想起网飞青春剧,初看是议题先行浅薄讽刺,倒是也道出了一些暧昧的白人痛症,辟谷修仙或是绝食抗议,意志力量或是极端焦虑的未来和当今系统的失望,或者仅仅是哪吒们面向父母的自戕(不过真实的青少年可没这么傻癫
兩星的劇本,四星的執行,自己公司的片子最後再加一星吧 - 服飾的話是Jessica姐姐做的,音樂的話是Jessica老公做的
完全没有5.7那么糟糕吧,单纯看摄影、叙事节奏和观感大概有七分的样子配色,很时尚。女导演加一星整体上感觉是寓言,带有一点中二气息,对进食障碍和邪教洗脑两方面都是提及但不深入,感觉像是拍到最后不知道该如何收尾的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