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个影厅里加上我前后就三个观众,原本开场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关灯开始正片的时候,甚至有了一点莫名的悲壮感。
看了二十多分钟,进来一对小情侣,默默的坐在了后排,一直嘀嘀咕咕的说着什么,也不知道是不是来看电影的。
开场走的是魔幻风,大量的旁白感觉像是在给幼童讲故事一样,人从一开始就有种年龄乱入的感觉。
接着就是类似歌舞剧的表演,唱就唱吧,唱词还是特别尬的那种,感觉不适合给小朋友听,也不像是给成年人听的,不知道编曲作词是怎么想的。
从主角到配角的台词都很低幼,伴随着莫名其妙的夸张表情,如果这些放在迪士尼的舞台歌舞剧里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放在院线电影里怎么看怎么别扭。
至于影片里那些逻辑设定就更离谱了,童话不像童话,魔幻不想魔幻,只能说是想到啥拍啥。
随便一点,女孩就说自己想要成为公主,也不讲为什么,是因为当公主可以衣食无忧,还是当公主可以肆意妄为,又还是当公主可以有被众星捧月的感觉,到底图啥呢,或者说有没有搞清楚公主到底是个什么东东,万一是那种被父皇送给匈奴吐蕃和亲用的公主,还成天到处嚷嚷着想当公主吗?
看有些评论说什么聚焦女性完美的阐释了女性的成长里程,不可否认,这年头女性话题是比较吸睛能带来流量,但女性话题也不是三不管的电线杆子吧,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能随便往上贴。
甭管拍什么类型影片,先要搞清楚拍出来是要给什么人看的,或者说希望获得什么人的情绪共鸣,总不能是因为自己失眠了,因此产生灵感,要让观众在影院来完成治疗失眠的过程吧
仙品公号【暗的光】,欢迎大家缘分使然,我们邀请了《三贵情史》的导演刘斯逸和制片人付佳来到厦门,跟大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Question:这部电影其实是一个高概念电影,因为我们知道睡美人的故事是需要有一个爱她的王子亲吻她才能够醒过来,但这部电影是反过来的,得到真爱才能破解诅咒,请问导演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
导演:因为我长期失眠非常痛苦,睡不着觉的时候就好羡慕睡美人,因为她没有失眠的困扰。
然后有一天被失眠折磨的时候就躺在床上胡思乱想,就盯着我家卧室的窗户,如果要是有一个王子也能从窗外爬进来,但是亲我一下就能让我睡着就好了。
其实就是一个胡思乱想的念头,后来就根据这个念头把它延伸成了一个故事,一个大家所看到的奇幻故事。
Question:从这个概念诞生到拍出电影大概用了多长时间?
导演:到上映是7年
Question:把这个概念变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你做了哪些工作?
比如田野调查还是幻想,还是其他的什么?
导演:嗯,主要通过胡思乱想。
其次就跟佳姐(总制片人)有关了,我认识她的时候还没有三贵的剧本,然后佳姐问你有什么想要写的故事吗?
我就跟她讲了这样一个概念(灵感),她挺感兴趣的,于是就自己先写剧本,后来一年后来了另外一位编剧邱玉洁,就是我的搭档,我们又一起写了很久,19年去参加青葱的时候获得了五强,也得到了一些业界的关注,但是碰巧遇上疫情又沉寂了一段时间。
之后21年去参加金鸡创投,就还挺顺利的,到后来就开机了。
Question:电影里面有许多的厦门的元素,今天又重新回到厦门来展映,请问是什么样的心情?
A:开心(回答超快)。
因为 2021年拍的,后来因为疫情就一直没有回厦门,当时我们剧组还在厦门影视基地还种了一棵桂花树,一个小小的树苗,后来有朋友去过那个地方还给我拍了照片,都过了两年了,怎么这棵树还没有长大,然后我就说再有机会我们回厦门的时候一定要带着肥料去,去施肥哈哈。
很开心回厦门,这种潮湿的空气我还挺想念的。
Question:是什么让你决定鼓励一位新导演去拍摄一部电影?
刘斯逸导演有哪一个特质吸引了你?
制片人:这都不是绝对的,其实因为我们做电影的经常会被某一个东西打动,就是不管它是一个成熟的样貌,还是只是一个灵感,其实不管任何一种形式,当你感受到它的可能性和它能够延展的空间,你就会有这个直觉,你被吸引了,这个东西说不清楚,但是我就知道他有。
然后其实导演之前拍的短片,它的视觉呈现,包括他的美学的审美和喜欢的类型,我是看到了她在做这样一个东西的可能性,所以我认为是值得去鼓励和值得去推动的。
Question:我发现这部电影除了类型元素之外,也有很大一部分的作者表达,当这两点碰撞在一起的时候,您跟导演是怎么工作的?
怎样来权衡?
制片人:其实也不叫权衡,就是在推动的过程中,导演尽可能去发挥想象,尽可能的去圆润的讲这个故事,而我可能就是在这个文本这个基础上,更多的去考虑它变成现实的可能性。
我们在剧本创作过程中也会有纠结、讨论,甚至争论,就是说有些东西可能在实现上我是觉得有困难的,那我们怎么来调整?
之类的。
Question:可不可以举一个例子?
就是您觉得在争论的过程当中,最后如何又倒向了一个共同可以接受的结果?
导演:现在我回想起,我能想到的就是其实我们那个暗黑的地下黑工厂以前是个马戏团,这个对我来讲,那个马戏团的规模会让我有一种未知感,于是跟导演探讨后最终呈现出现在的这个结果。
Question:当时决定在厦门拍也是共同讨论的吗?
还是说有您的意见为主?
制片人:这个事不能是以我的意见为主,应该是导演的意见。
首先是她先思考觉得合不合适,然后我再帮他去推敲这个可行性。
我们当时也考虑了很多其他的城市,因为这个故事是在一个架空世界当中,那他可能需要有一些现实世界中的不确定性,或者是一种旧时代的呈现,我觉得导演回答这个问题更好。
导演:厦门它不可替代的,是因为我们在鼓浪屿上发现那个废弃洋楼,就当时看到那个楼的第一时间就跟我脑袋里面想象巫婆住的地方好像,因为它里面也看到有一棵形状很古怪的树挂满了漆根,然后那个洋楼也是废弃的。
然后另外因为它是一个童话,就像我们电影第一句话说的,这是一个发生在从前的故事,希望它里面的外景它的建筑是有复古感的,然后鼓浪屿上它的那些建筑比较集中,其他城市当然也有一些复古的建筑,但是它没有那么集中。
那如果我们拍的话,你就失效的部分就会很多,其他的楼你要去把它”擦“了,然后我也挺喜欢鼓浪屿上的植被,那些爬山虎就像给这个小城穿了一件绿衣服,我觉得很可爱。
但现在那个废弃洋楼已经没有了,我们一拍完它就重建了,那棵树也因为一次台风过境刮断了。
然后影片中晚霞宝座的景也没了,好像那个空地现在变成了一个游乐场,我感觉就有点像是童年时候的回忆,我们以前去过的那些小小乐园都已经不在了。
Question:听说霞姐住的那个房子本来也是要拆,但是通过剧组的努力先把它给保留下来,让你们拍完拆它,有这么一回事吗?
制片人:其实当初不是要拆,因为鼓浪屿上大部分建筑物都是一种文物保护的状态,只不过我们发现那个楼的时候它还没被保护起来,但是我们定了那个景,然后我们已经准备要拍的时候,我们已经排期了,然后美术组去复景的时候发现楼已经被搭上了脚手架,楼马上被修缮了,当初可真是当头一棒,我们当时就急了,得赶快找有关部门,希望可以迟一些进行修缮,先让我们把这个楼给拍了。
对,那个当时那个情况还挺紧急的,所以的,但是我觉得厦门是一个。
我之前说过厦门是我们福地,我们受到了很多的关照。
Question:是不是导演您个人的经历使得您和就是比较倾向于这种西方的风格更多一点?
导演:因为我之前是在国外学的电影,所以之前的那个短片也是在国外拍的,理所当然它的背景就是在国外。
然后这个片子里面其实我觉得他所谓的西方元素是也就是童话里面的词,例如公主、巫婆,但这些词也是我们从小到大听到的词,就是我觉得它是最初源于西方的童话元素,但也是我们熟悉的。
包括选景在鼓浪屿,它其实是在东方拍的,它有一个架空感,就是没有想说这个片子要特别的西方。
制片人:对,你看我们起的名字:王三贵。
导演:在此我也回应一下三贵和婷婷的感情。
就是我们在写剧本的时候我跟伙伴分享过一个自己的故事:因为我小时候是一个结巴,所以其实没有什么朋友,也没有什么小朋友跟我玩,所以有一个女生她是跟我住在同一条街上,所以每天从学校放学的时候她就跟我一起走回家,然后我觉得好开心,就是人生中第一次拥有了朋友的感觉,虽然在学校的时候她也不跟我玩,他跟其他人玩,纵然如此那个东西对我来说我觉得好温暖,所以有一天我就跟他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永远都是我最好的朋友。
然后当时这个女生看着我的眼神,就是明显有一种觉得你很滑稽的感觉,觉得无非就是陪你一起走回家吗?
怎么就是你最好的朋友了?
就是他不相信这个事情,并且他也觉得不至于,然后这件事让我觉得还挺难过的,这是我真实的想法。
说回三贵,就是既然这个故事是真爱的故事,但真爱在电影里面却没有一个具体的定义,因为我觉得真爱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但它是一种我们对于理想爱情的向往。
我自己特别理想的向往就是有一些感情可能在别人眼中我们觉得它不至于,或者是它不可信,但它也可能发生。
就像婷婷跟三贵他们小时候一样,在三贵没有伙伴的时候,婷婷陪她一起看晚霞宝座,我觉得对于他们彼此来说其实是至于的,就是我也觉得关于爱情、关于感情的这件事情,我们如果从旁人的眼光去判断,这段感情基本就是不可能,但我在影片里就是想营造一种“不至于”的感觉,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是可能发生的,甚至可能过了15 年他们再见的时候我一眼就可以认出你,那个思念是可以跨越时间的,这就是我想要描绘的一种理想中的真爱。
Question:为什么男主要叫王三贵?
导演:三贵这个名字我希望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他的名字是一个很质朴的名字,他在故事里面也是一个小村庄的男孩,然后这个名字是奶奶给他取的。
我当时取这个名字的一个感受就很对,有很多人觉得英文名其实跟这个电影更大,叫flame cloud,就是火烧云。
Question:我想请问导演,您觉得真爱对您是什么呢?
导演:我刚才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有提过,先说关于相信爱情这个事情,我其实并不想要让大家去看这个电影的时候觉得我们要摁头安利真爱,就像片尾说的,不是每个人都相信真爱,但我们可能都期待着有一天能看到它的神力。
对于我来说真爱它是对于一种理想中的爱的向往和希冀。
Question:鱼鱼这个角色是怎么被架构出来的?
导演:我希望大家可以把这个电影当做是三贵的一场旅途,一场奇遇,就像我们的人生中也会遇到一些来来去去的人,然后每一个人都像是一段章节,鱼鱼它代表的就是这个。
其实我觉得在现实生活中还挺常见的一种爱情的样貌,就是我们觉得我们爱的是那个人,但其实你爱的并不是那个人,可能是你自己,或者当我们有的时候从一段感情里面无法脱离的时候,你还是觉得你无法脱离的原因是因为你爱他,但是其实可能不是,只是因为不甘心,只是因为某种执念。
就我们看到后面她其实是陷入了执念当中,她从最开始的那个很善良甜美的样子,就是可能她的眼睛里面已经看不到三贵了,于是带他去做电击。
我觉得在爱情的旅途当中,真的不是说出现在你眼前的那个人她/他就一定是对的,有一些我们觉得他好像是爱情,但是他可能不是。
其实故事是一个开放的理解,你觉得可能哪一段跟自己的感情,它的共鸣感更强,也可以把三个女生当做是不同的爱情的阶段。
那为什么把鱼鱼放在第一段?
一个是我觉得他的这个想要表达的东西,它会更像是我们爱情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少女的幻想之爱,因为那个时候好像我们对于爱情更多的是一个幻想,但少女的那个幻想之爱看上去可以是天真甜美的,也可以是残忍的,因为你的爱情里面是并没有那一个人的。
然后再到我们成熟一点是霞姐,对,所以这是我觉得鱼鱼这一段就是在三贵的这个旅途里面是重要的,然后它是放在第一个以及它跟现实是接壤的。
导演:其实影片中提到了一个元素,就是那个巫婆提出的遗憾,我就想遗憾是作为这个电影很重要的一个元素,就也想了解一下是不是导演过往的经历,爱情经历,也有自己的一些遗憾,所以想把它加进去。
火烧云象征着重逢,我真的期待着重逢。
刚才你提到的遗憾其实是我的亲人,然后为何有天国这样的设定。
其实那些并非我们所认为的神仙,而是那些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的人。
比如,峰哥就在现实生活中已逝,然后他去了天空。
我真心希望我们所爱的人离开了只是去了另一个地方,而赌场则是那个地方中的一个角落。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奋力冲锋,将火烧云的含义寄托在那里,象征着别离与重逢。
我觉得如果大家看了这部电影,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有一天能欣赏到壮丽的火烧云和晚霞,当我们凝视着那浩瀚的火烧云时,或许能感受到一种特殊的情感,就像也许能与那些离我们而去的人再次相见一样。
刘斯逸导演:我自己是相信真爱的。
我相信这个东西很大一部分是我向往他存在,就像我相信吸血鬼,我相信魔法存在,就我真的很希望它存在,但我自己能不能遇到我不知道。
最多三颗星,一颗给演员,两颗给音乐,有种中国音乐剧的感觉了(不知道是夸还是骂)啊?
啊?
啊?
这是个讲什么的啊?
童话故事就是电影情节不合逻辑的借口吗?
爱情片……男主王三贵的感情看得我越来越迷惑,郑云龙演的那个琴师和姚晨演的霞姐在分别前汽车上说的两句话让我感受到了这或许是爱情片?
完全看不下去,好多人都在中途看手机,我认真在每个可以夸的点上停下来做了笔记,就是怕没法完成作业,看完我是对爱情越来越迷惑了……逻辑问题真的太多了,都不知道从哪说起,就当是一场梦吧,试图圆回来,看着路演时的帅哥美女,显得电影更难看了。
借了舍友的相机!
好玩!
比望远镜好玩hhh细节:爱情童话电影,电影的氛围体现了一种森林木屋的感觉,很有误入童话世界的感觉。
最喜欢姚晨饰演的霞姐说的一句话“我想要全世界都爱我”,瞬间心动,在舞台上唱歌的人都要闪闪发光啊,自信张扬。
郑云龙演的琴师叫风哥,这个名字真的笑死,霞姐和王三贵说的“掌声”,原来在很久之前和风哥也说过。
好喜欢里面的风景啊,无论是小时候王三贵的晚霞的宝座,风哥和霞姐在车顶上躺着的那一段,以及最后的火烧云都好美啊!
说起奇幻爱情电影这个类型,在我国影史上比较少见。
奇幻+爱情两种元素经过导演的糅合加工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
敬请看这部2023暑期档的电影《三贵情史》!
注意看,这个婴儿叫三贵。
身为天选之子的他身上有一种奇妙的诅咒,被他一吻的都会陷入沉睡,破解之法唯有寻得他的真爱。
本片的故事框架与童话故事睡美人类似,但与之不同的是主角从公主换成了一个被诅咒的男人三贵。
他等待着公主鱼鱼去解除他身上的魔咒,而饰演霞姐的姚晨在这个童话故事中扮演的是女巫这个角色。
而周依然竟然扮演的是纯爱骑士,在我印象当中,骑士一般都是男的,这回周依然版的骑士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太棒了。
影片当中喜剧情节也是有的,都说“女追男隔层纱”,当鱼鱼认为三贵是她真命天子而不停追他,三贵急忙躲闪而闹出不少笑话。
既然这样,不如就把这108min的影片时间,当成成年人的童话时间。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当中,短暂的沉浸在这导演精心渲染的童话世界,让人体会到真爱的感觉。
整体感觉三星,半星给大龙,半星给丁薇的音乐。
第一次一个人承包一个厅,还有点慌乱,悄咪咪放弃了居中位置,坐在了离出口最近的座位上。
还好《三贵情史》是一个情绪相当稳定的影片。
影片的色调和妆造都很考究。
咖色和深红色系的影调与“火烧云”的意象完美契合,粗花呢和毛衣很欧风,姚晨和后妈的妆造则是20年代flapper+好莱坞黄金时代女星的结合体,精致、文艺、复古,氛围感满满。
摄影也极大丰富了整部片子的美学风格,对于夜景的拍摄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超凡出尘,非常像动画片。
整个电影容易让人想起《天使爱美丽》和《布达佩斯大饭店》,有高设定(艾米丽是心脏,三贵是吻睡),有身世离奇却不失赤子之心的主人公、经历神秘却底色善良的怪人,感情主线纯情、副线忧伤。
这一类主打氛围的电影明显是欧洲人的擅长,需要古灵精怪的主创奇思妙想,堆砌出种种细致入微却又令人眼花缭乱的细节。
对形式感的高度驾驭能力也不可或缺,每一分钟和每一帧画面都表意丰富,一定程度上才能补足诗意的故事讲述方式对悬念感的削弱。
所以我蛮理解姚晨作为一位女性从业者,会用一己之力热情地提携这个项目,包括宣发的规模和请丁薇来做音乐。
这实在是一个非常符合文艺审美的东西,尤其在现在这种氛围下,有种鸳梦重温的感觉。
但失分也在这方面,三贵这个人物的个性不够鲜明,既没有丰富细节表现他的神经质(他不神经质),也没有奇遇展现他的突出性格,颇让演员找不到支点。
纳粹风格的烟花厂似乎在隐喻,也帮助了主线的BE,但是还是一个相对突兀的存在,作用发挥得不那么充分。
总觉得既然用了这么重的隐喻情节,至少应该在发挥作用的重量上等同于天堂赌局贯穿全篇,再和爱情线交织,才比较饱满。
丁薇的音乐很美,很民谣,很入耳,天堂酒吧的男女二重尤其好听。
作为音乐剧迷,看到音乐剧风格串场是很欣慰的,但整体音乐的抒情性很强,让整个片子的节奏慢了下来。
夸一嘴姚晨的演技,她的戏份比较多,但人物设定其实也不太足,有点刻板,但她演得还是很不刻板的,而且属于并没有什么出其不意的创新演技,但几次重场戏、独角戏都很舒服,不生硬。
一般夸龙的部分我都留在最后:微博上有个tag叫“郑云龙三秒演尽离别”,这次的导演很会拍他,好几次是整张银幕怼脸,光完美呈现了他优越的骨相(比上一次的呈现优秀)。
龙是那种非常会梳理人物行动逻辑的舞台剧演员,看他舞台一气呵成,往往就自然烘托到了那个情绪的爆发点上,他给到了,观众也get到了,于是是台上台下一同揪心的状态。
风哥这个角色其实是包袱,所以前期就是要不打眼,在副线感情中其实作用也比较刻板,但他就能够抓住那场道别,把那种“我是还爱你/但是我们在一起已经不幸福了/所以我必须要离开你/但是我仍然无比希望你幸福/啊我多希望我们还是志同道合啊”的那种无奈、内疚、委屈用那种拼命绷着也没绷住的节奏演出来……总之我觉得导演确实是很文艺的女生,而且也有着非常不错的尝试,这部虽然在形式感上还空了些,但是保持这种灵气发挥下去吧审美降级的时代,很希望看到审美攀升的个例
真爱到底存不存在,还是说相信它有便有,无便无呢?
刚好这两天看的电影《三贵情史》给了我答案。
电影探讨的主题是童话里的“真爱”在现实中是否存在,以及将现在年轻人的爱情观通过童话的形式表达出来,同时又另辟蹊径,通过每个人成长路上都会面临的迷茫、遗憾、寻找爱情等问题刻画出来,不仅接地气,而且还能和年轻人产生共鸣。
除此之外,在这部108分钟的电影里,还有个最大的看点就是用童话的形式来表达爱情,所以在电影里也能看见每个人对待真爱的见解都有所不同,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三贵和婷婷两人之间的故事,他们的经历告诉了我爱的力量能够打破所有千难万阻,因为相爱本身就能够治愈彼此,给对方带来温暖与光芒。
当然,《三贵情史》也是一部不走寻常路的奇幻电影,它温情、治愈的同时又充满了童话里的浪漫色彩,譬如有王子、公主、骑士、女巫这样的角色设定,也有梦幻风格、意象美学与音乐剧的华丽体验,让整部电影丰盛充实不干瘪,处处充满着爱,给观众带来温情又新鲜的观影体验时,也让我在看电影的过程里得到了暂时松弛感,给总是紧绷身体又喜欢强颜欢笑的自己带来了坚强与勇敢。
在电影里,我看见的是三贵不畏“真爱之吻”的诅咒,以及敢于和众天神叫板追寻真爱存在的勇气;鱼鱼是一个浪漫天真的人,也是一名理想主义者,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编织梦想;女天神为了坚信真爱真的存在敢于和别人打赌,敢于挑战教条;风哥为霞姐并没有去纠结到底要不要放弃手风琴的爱好,而是他懂得执手相依的陪伴便弥足珍贵。
这部电影或许是大家从来都没有看过的新类型,在刚刚看完的时候,你会觉得有些迷茫不知所措,但当你回到家里细细品味,原来才发现或许已经用自己的经历读懂,这部电影就像一个失眠过后的美梦,一种幻想般的内核,描述了一个特殊的童话故事。
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算得上是国内第一部,以一种奇幻甚至荒诞的笔触,却细腻的描述了成年人的爱情故事的片子。
这一瞬间,我觉得就算哪怕台下只剩一个人,他也会给你最热烈的拥抱,你不需要讨得全世界的欢心,只需要有一个全心全意的人,就已经拥有了整个世界。
电影讲述的核心是勇敢追寻真爱的故事,给人激励、温暖、成长。
我不知道在这偌大的城市里,你有没有找到那个陪你吃三餐过四季的人?
TA的出现有没有让你原谅之前在爱情里吃过的苦受过的伤?
有没有让你不再颠沛流离?
在观影过程里,我一边被电影里绚丽梦幻的画面所折服,一边又被影片所治愈,给在爱情里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我带来了慰藉,让我开始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开始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值得去拥有这世上所有美好的一切,就好像电影里那些不起眼的虫子、宠物甚至是被打上“真爱之吻”诅咒的男主,他们都值得被爱。
我知道很多和我一样的年轻人总是被爱情困住,我们渴望被爱、渴望遇见真爱、渴望找到那个陪自己策马江湖看山川湖海的人,恰好《三贵情史》宛如一盏温暖的灯,给城市里孤独的人带来温暖,给感情里拧巴的人带来自洽,给总是患得患失、配不上更好爱情的人带来力量和爱的肯定。
感谢导演能给现在循规蹈矩的国产电影带来新鲜与力量,而这样一部充满童话般奇幻色彩的电影,也让许许多多新星青年导演看见了希望,给他们的创作带来了新的题材与方向。
愿和我一样在爱情里迷失过自己、在生活里孤孤单单人,能够在这样一部浪漫、温暖、治愈的电影里找到越挫越勇的力量,无论在爱情里受过怎样的伤,愿我们永远保持初心与赤诚的善良。
一直以来,王子用真爱之吻唤醒白雪公主的故事称得上是家喻户晓,这次刘斯逸导演反其道而行之,用一个天神之间的赌约为我们带来了这部关于童话、关于真爱之吻的故事。
第一个乐章是“公主之梦”,作为童话,当然少不了王子和公主,当想要成为公主的愿望需要王子的助力,一场折腾“王子”的破除诅咒行动就此展开,但是公主不是真正的公主,王子也并不是童话中的王子,也许只有那颗接受一切的心才能获得最后的安宁。
第二个乐章是“失眠的女巫”,作为童话,也少不了女巫和骑士,当想要获得平静的女巫遇到了可以让其安眠的骑士,一场关于失眠、关于“遗憾之爱”的奇幻日常就此展开,但是女巫也不是真正的女巫,骑士也并不是女巫想要等待的那个人,当爱已成追忆,只有那颗放下一切的心才能获得永恒的释然。
第三个乐章是“真爱之吻”,当青梅竹马的约定成为最后的坚持,王子也好,普通人也罢,当与命中注定的那个人重逢,那一次次无法成功的吻别伴随着漫天的晚霞就此成了千古传诵的童话。
每个人都渴望真爱,当令人头疼的诅咒变成治病救人的利器,人人惧怕的“怪物”成了众口称赞的“名医”,这就是童话,这就是梦幻,真爱也好,遗憾之爱也罢,只要有那颗包容万物的心,无论是身处天涯海角,无论是离别还是重逢,唯有那绚丽的火烧云才能表达无边的炙热。
现在不是中国电影青黄不接的问题,中国电影面临两个问题,第一,是优秀的商业电影导演几乎就没有了,我能想起来上一个真正立得住的“新人”导演还是宁浩呢,打宁浩这么多年过去了,得将近20年了吧,从《疯狂的石头》开始算起,再后来的华语电影有哪个新导演的作品超过宁浩的作品了么?
好像我印象中没有了。
第二个就是老一辈的优秀电影导演集体哑火,你看这几个第五代,第六代导演,陈凯歌,徒有其名了,霸王别姬成童年绝唱了;张艺谋,今天拍主旋律,明天又拍古装,后天又拍反腐,主旋律无法评价,也不敢评价,剩下的连个水花都没看见,上映期间炒的火那都不叫火,那都是宣发,营销,吹牛逼的东西。
姜文,从《子弹》之后,得了,姜文粉丝喜欢强行解读,我说不好啊,人就说我看不懂《邪不压正》 什么那种意识流一样东一嘴,西一句的片子了。
贾樟柯倒是发挥稳定,问题贾樟柯和《隐入尘烟》的导演不算是商业片导演。
乌尔善倒是不错,叙事宏大,特效和剧情结合也不错,算是中国顶级商业片导演。
香港那每年还都《扫毒123456》,《反黑123456》呢,到现在还是那几个老演员顶在那拍警匪片,我不知道香港观众什么反应,大陆这头反正是看的够够的了。
台湾地区电影路走的更邪门,开始拍基情鬼片了,《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于是就发现,全世界要不是盯着“彩虹”这个题材开始拍了,拍完一堆年轻人捧:啊,真棒,我们这拍不了这题材,真好!
要不就开始天天琢磨题材,你知道为什么《隐入尘烟》那么成功么?
导演没研究什么题材,就是个农村题材,把这个题材研究透了,拍的深刻,拍的真实,合理,找个有演技的都不用流量明星 ,剩下连宣发的钱都没有,这路都的对,走的对。
而这片子又什么这个鬼怪融合爱情什么的,姐妹,你哪个题材研究明白了?
资本投资方每天是不是就看什么本子怪,什么本子新就投资什么片子?
《隐入尘烟》这种片子压根都可能考虑投,觉得没人看?
我不能代表别人,但是对这种一堆题材拼凑到一起的商业片子,真的觉得是看了让我觉得挺……算了不说了,祝您大麦!
《三贵情史》是颇具奇幻浪漫色彩及现象级华语爱情话题电影!
以一种柔和的光、温暖的色调、精致的布景及可爱的人物展示其爱情童话的风格,在国产电影中是较为新鲜的,画面的绚丽梦幻、意象美学以及音乐运用的恰到好处。
电影以“童话书被翻开”做开头,打开了一场现实童话的真爱邂逅。
在云端之上,有一座天国赌场,天神们以人间悲欢打赌消遣。
其中一个赌约,关于“真爱是否存在”,天神们挑选了一个人间男婴王三贵(胡先煦 饰),施予了他一个古怪的诅咒:凡他亲吻之物,即刻陷入熟睡,除非,亲吻真爱。
三贵的诅咒被发现后,被镇上居民们视为异类,无依无靠的他踏上孤独的旅程,来到白石城,依次遇到了三个改变他命运的女孩鱼鱼(周也 饰)、霞姐(姚晨 饰)、婷婷( 周依然 饰),也意外发现了美好平静的白石城,还藏着一处不为人知的黑暗腹地…他在旅途中遇到了各种挑战和困难,但他从未放弃,始终相信真爱的存在。
这种积极的态度和勇气无疑给观众传达了一种启发,让人们明白只有不断努力和坚持,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这部电影用细腻动人的方式展现了青春与爱情的魔力,收获爱与自洽、相信每个人都值得被爱、真爱因相信而存在等多角度给予发散,它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奇遇和启示的世界,勾勒出了年轻人心灵的变化和情感的升华。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和命运,这使得影片更加丰富和引人注目。
电影的配乐也是超级棒的,悠扬婉转,每一首配乐都恰到好处地衬托出情节的氛围,让人身临其境。
雷蒙德·卡佛在1981年试着谈论这个课题,而他的结论是:所有这些我们谈论的爱情,只不过是一种记忆罢了,甚至可能连记忆都不是。
1981年的答案冷硬得像路边的顽石,裹挟着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和疲倦,卡佛用这块生冷如铁的东西砸碎你的心。
四十年后,在成人的社会里,你不得不承认,卡佛的结论未必不是主流的道理。
那么有没有可能我们继续探讨一下爱情继续讨论一下真爱呢?
这像是导演刘斯逸提出来的一个小小的疑惑。
就我而言,我不惮以恶意推论一下,我觉得在2023年的当下,讨论真爱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很老土。
我们的生活被信息流充斥甚至被信息流淹没,在短视频做不好开头5秒就被淘汰的社会里,探讨真爱,就像是回溯上古一样——遥忆当年车马慢,书信远,一生只爱一个人。
有一种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落寞和错位感。
这种落寞和错位在电影《三贵情史》的标题中就能体现。
刘斯逸用最土的标题谈最纯真主题,而片中大量运用到的歌舞、童话般的隐喻,梦幻一样的影视风格,背离了现实,像是写给成年人看的童话一般。
对了,正是如此,真爱可能就是成人世界中的童话,稀缺遥远,但不可或缺。
《三贵情史》起笔描写天神在赌场中降下诅咒,树立了“反睡美人”的故事,这个立意本身就带着几分荒诞和黑色幽默。
神仙也不信爱情,把凡人当作打赌的工具。
被降下诅咒的人要去寻找破局的办法,去寻找在当下认真说出来都会让对方捧腹大笑的所谓“真爱”。
可是,受诅咒的王三贵还是去寻找了。
讲到这里,我要讲一下比故事主线还吸引我的一段内容,霞姐和风哥的情投意合和天各一方,这一段是王三贵寻找真爱过程中的一个具有现实色彩的爱情故事。
两个人志趣相投,相互欣赏,心生喜欢,最后因为道路不同天各一方。
这种事情在真实社会中天天都在上演,而他们共有的结局应该是某次酒桌上边哭边吐的倾诉。
但我觉得难能可贵的是,在《三贵情史》中,刘斯逸给这样BE的爱情故事一个开放结局。
霞姐看着满天云霞,知道这是她和风哥约定已久的重逢有遗憾,但大家终于把心放下,踏实向前。
这样的底色本质上是温暖的。
而这就是《三贵情史》这个童话想要传递给观众的内容之一,真爱可能会让你停滞令你沉溺,但总有一天真爱的力量会鼓舞你前行。
这就是成年人也需要看童话的意义,我们不仅需要像卡佛那样把虚无的形而上的感情打碎碾烂再展现给你看的人,也需要在疲惫的生活中放下现实属性只享受童话的纯真。
这样你才能在感知世界的参差的过程中,感受到为人的喜悦和生活的多彩。
爱或不爱,谁是真爱,其实每一个人在不同的生活阶段难免有不同的答案。
而我们要做的是,始终在心底留下一块柔软的位置,接受真爱的存在这是刘斯逸导演的处女作,可能风格不太符合当下的主流套路。
但也不失为青年导演的一个新尝试与突破,希望之后能看到更多刘斯逸的新创意和作品,继续和大家一起探讨什么是生活中应该保存不能放弃的底色。
吓死,八十年代故事会都不这么写吧…
男主选的不错,胡先煦的嘴唇好好看
很动人,很美好的一个纯正童话故事
国内很少见的电影类型,怎么说,有那么种BE童话的感觉。还不错,男天神郑云龙演的挺有感觉,挺帅的。他和姚晨那条线再丰满一点就好了
我不喜欢看
五星给丁薇的音乐
史上最多吻戏的电影
也不是特别不好,就是非常无聊。
前现代的人物、童话式的风格、反童话的情节 虽然有时被奇思妙想打动但总有甜腻的不适感 某种程度上证明了造梦的局限和(翻转)传统性别话语对美感的破坏
童话故事能拍好,就是童真童趣。如果拍不好,怎么看怎么弱智。这部绝对不算拍好了,但拍得差的部分又不是差到不能看,所以及格鼓励一下吧……总体来说,不是个适合大人看的片子,也许中学生会喜欢。
做一场童话梦也是好的。
优缺点都非常明显。如果不是因为包了个场(没其他人看)以及厕所就在厅门口,喝到了酱香拿铁,吃了好吃的火锅,否则这种结局,我真的会生气的!
【1.5】低劣童话构筑,脑残剧情铺路,元素胡乱搭缀,稚嫩尽显丑态。借用迪士尼的转折方式却生硬而尴尬,人物的塑造也都是呆板死气的,真爱的赌局只为自证,诅咒的掠夺亦是转机,天神的戏码世间的悲欢,火烧云的永恒终将窥见……
「年纪轻轻嘅你又点会想得到,真爱只会出现喺萤光幕度」。只有在童话里,我们愿意相信真爱是关于晚霞、风琴与永恒的,但要是连童话都拍得让人不信,大概……就要先怪年轻演员们演技的拙劣吧。周依然矮子里拔将军,而周也自《少年的你》后“从良”,成绩总在良以下,得亏胡先煦相互成全,他们反没幼时三贵跟婷婷好。这电影作为童话,远没有作为歌舞片有价值,词曲总有动人处,把怅惘唱得霞光满天。
怪诞,荒谬,难看。一分给音乐。希望院线少一些这样的电影。
一分给最后30分钟,一分给天堂赌场歌唱分part,一分给作为曾经的工作人员的自己。长篇处女作的雷点几乎都踩中了,“节奏”对于新人真是个很难把控的东西。人物动机没逻辑,表演尴尬
这部电影仿佛在告诉我们,失眠的人建议看这个,绝对包治。
很难得能在国内看到一部童话向的音乐剧电影。里面三贵的诅咒很有意思,最开始和周也得那个kiss晕倒非常好笑,甚至有让我看到周星驰的无厘头的影子hhh;之后的故事也将这个诅咒的设定做得很有趣,剧本完成度真的好高。
填补了一片类型空白的国产成人邪典童话。整体风格还算蛮有意思,遗憾在于第三幕略垮。
在纽约亚洲电影节 看完几部讲社会问题的台湾香港电影后 这部讲真爱且没把它讲明白的电影让人小失望 人物塑造比较单薄 男主性格很软弱 也没有人物的成长 故事情节没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