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个文的时候,评分才5分多,现在渐渐涨到6.5了)如果你抱着看驱魔类恐怖片的态度去看这部电影,可能你会打个两星最多了。
前60分钟不知所云,边看边抖脚就快要刷起了手机。
但没想到后面20分钟突然反转炸起,完全颠覆对这个片子的观感,看完觉得甚妙。
恍然大悟,这根本不是一个驱魔电影,而是借着驱魔狠狠讽刺了现实一把。
应该给四星,扣了一星因为电影节奏确实有待改进,不够干净紧凑。
捋了一下,对我来说,比较妙的反转和讽刺有四点。
第一点,驱魔,除了那些神神叨叨的特效特技,看点其实就在于牧师与附在上帝子民身上的恶魔那千回百转地斗智斗勇,以坚定的信仰慢慢消耗恶魔,最终逼迫它说出真言(恶魔名字)的过程。
从没想过其实驱魔仪式本质上也是通过圣水,祷文,十字架对恶魔的一种折磨(torture)。
而电影里,立场反转了,变成恶魔通过对假牧师的折磨而逼迫其倒出真言(假牧师,直播作假,小时候的事,朋友未婚妻的事,对上帝并无任何信仰甚至是厌恶的事等等)。
通过直播,让大家也来感受一下恶魔的体验。
因此净化之时,在这一层面净化的不是被恶魔附身之人,而是“驱魔”之人。
第二点,直播这个事情也挺有意思的,就算是实时播放也可以作假。
比如抠脚大汉一开美颜也能是个美少女小可爱。
在镜头前,人的表里都能被异化。
就像男主一样,整个直播过程不断说出真相,泪流满面,上刀山下火海,感觉真的因为这个事件从心忏悔,得到了深刻的救赎。
然而,结尾那个蓝V与男主得到它那心满意足的笑容,我们就知道,原来,什么忏悔救赎,什么真心道歉,什么重新做人在镜头面前都能成为一种博得眼球的猴戏。
耍的是自己,也是观众。
看看那些明星像范冰冰之类的,看看那些哗众取宠之人,比如郭美美你就知道了。
谁信谁傻,谁原谅谁蠢。
因此,这一层面来说,净化就是一种讽刺,愚弄大众。
第三点,提供驱魔信息的那个demon database是恶魔自己编撰的。
如果不是自己货真价实靠学习和琢磨顿悟而来的知识,都是二手货知识。
你用它们在表达自我,殊不知你表达的其实是别人。
没了这些别人的思想,你是谁,你的脑袋还剩下什么,可能自己都说不上来。
一个二手货人类,只会鹦鹉学舌,双击666。
第四,神结局。
我觉得中文名翻译得真好,净化之时,其实是附魔之时。
最后魔鬼真身巴巴拉拉对着镜头讲了几句,看直播的人全变成了它的军团。
我觉得这个隐喻真的妙。
让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自从在B站刷到了快手郭老师,从此看猕猴桃都是迷hotel。
这是什么,这就是精神污染。
就算一个再清醒,再有思辨能力之人,如我都能被绕进去。
宝贵的时间被这些妖魔鬼怪创造的内容稀释了,清晰的头脑被这些乱七八糟的言语和观念污染了。
因此并没有净化,只有变得更加混沌。
净化之时的讽刺程度进一步加深。
(翻译中文名的人真乃神人是也)真正的净化之时,就是关掉直播,短视频,微博,微信,静静打开书本(非网络小说与各种成功学,黑厚学)获取知识之时。
与各位共勉。
最明显的,《解除好友》啊!!
而且解除好友真的比这个好看啊,后面男主角和女主不可描述的视频就是抄的啊……然后,《暗网》啊,直播,投票,决定人生死。
天,直接抄了解除好友1,2部。
最后,跟《昆池岩》也有点像,玩火自焚,直播啊,……可能还有一些我没看过的……最后,这三部电影都比这部除魔直播好看啊,额,恶魔一直都给了大把时间给主角们聊天查资料是什么鬼……最后面又变成了科幻片………
第2122部2019年,恐怖电影《净化之时 The Cleansing Hour》一部与时俱进的电影,连恶魔都与时俱进了,哈哈创意挺好,就是小作坊,小成本的通病很辣眼,想法很好,表现力差不少,中间还有几个民族的人出演,也是不错的,能表现出影响力之大,不过阿拉伯可能也不信这个(偷笑)
男主小帅,也挺像那谁谁的说,有主播潜质,找电影的时候发现有个同名的2016年的短片,都是一个导演,其实感觉这种故事短片效果应该更好一些,而且同样的素材在2016年其实还好,到2019年,其实就不是那么与时俱进了,当然我也不知道米国人过的什么日子,用的什么手机,就是感觉2019年的这个直播画质真的看不下去。
还有槽点就是这个几个恶魔的顺序也被人诟病,不过倒也无所谓,就是最后BOSS,皮套人有点太尴尬了。
一点都不酷,还挺憨憨的样子。
还没女主的黑气带感呢。
---剧透--其实网络传播确实挺好的创意,就是直播秀那么多,还找个小网红,有这能力还不如直接附身信号塔呢(哇咔咔)也许这是讽刺沉迷网络直播的人吧,就像以前有拍电影讽刺看电视的,玩电脑的,玩手机的,一个时代总有哪些毁人不倦的东西呢---我是直播的分界线---推荐指数:三颗星,大牙咬网线,恶魔也要上直播。
文 | 十点电影原创好久没给大家推荐恐怖片了,原因很简单,最近真没什么好看的恐怖片,十点君非常不爽,都没办法报老妹儿上周让我看烂片的一箭之仇了。
不过好在,还真就让我发现了一部小成本的恐怖佳作——
昏暗的房间,痛苦的男人。
还有,在男人身旁的神父。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祷告,而是一场——驱魔仪式。
原来男人没有生病,而是被恶魔附了身。
他语无伦次,面目狰狞,似乎是想将面前的神父吞噬,神父也终于从他的嘴里知道了恶魔的名字。
比雷斯。
随后神父找到一本书,从书上找到了驱散比雷斯的咒语,一顿嘴炮下来,男人血流如注,随即晕了过去,再次醒来,男人已经转危为安,跟自己的家属相拥而泣。
神父成功驱魔。
紧接着,镜头一转。
神父走到了镜头前,气沉丹田,来了一句——老铁们记得点波关注!
一键三连赶紧搞起来!
原来这场所谓的“驱魔仪式”,仅仅是一场直播。
想必大家也能猜到,所谓的“驱魔仪式”,也只是麦斯和他的团队,为了提高直播人气,想出来的花样。
也就是说,这一切都是有剧本的。
直播的效果如何,全靠请来的演员够不够专业,可谓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驱魔的奇观,加上演员逼真的“演技”。
渐渐的也让神父麦斯也靠着“直播驱魔”,成了一位不大不小的网红。
直播结束后,他跟好哥们兼制片人德鲁立马策划起下一场直播的细节。
为了提高直播间的人气,两人决定请来一位大网红来扮演被恶魔附身的人,意图靠着这次“梦幻联动”,制造噱头,吸引更多的粉丝。
第二次直播很快来临,扮演附身者的大佬却迟迟没有现身。
眼看这次直播要翻车,德鲁只好让自己的女友兰莉临时顶上,虽然事发突然,但兰莉有表演的天赋,就算是个“新人”,可在演技这方面拿捏的死死的,跟那些专业演员相比,也不逞多让,节目效果很好,又吸引了不少粉丝。
可是很快,麦斯就察觉到了异样,兰莉的演技,似乎太好了点,简直是奥斯卡小金人的水平。
神态、语言、动作,完全就是被真正的恶魔附身时的样子,
麦斯把圣水浇到兰莉的头上,兰莉居然痛苦的大叫,身上还冒出一阵红烟,可诡异的是,道具组从来就没有准备红烟......
虽然麦斯有些恐惧,但看着直播间里蹭蹭上涨的关注人数,他决定让“进入状态”的兰莉自行发挥。
但就在这时,兰莉突然眼睛一瞪,现场的工作人员居然——凭空被点燃了。
大家这才意识到,兰莉是真的被恶魔附了身,进度条刚过一半,好戏,也才刚刚开始。
其实麦斯并不是驱魔师,他只是个懂点天主教知识的半吊子。
读了10年神学院,结果却没能获得驱魔师资格,一气之下离开了神学院,开始自由追梦。
他抓住了“时代的风口”,将直播行业和驱魔仪式结合,现在他已经有了五万粉丝,
而他想的,也是如何加V认证,获得更高的关注度。
从而更好的卖货。
没错,麦斯有些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他创立了一个“官方认证”的驱魔网站,专门销售圣水、祈祷巾等限量周边,让自己的粉丝购买。
没想到这年头神父也搞起了直播带货。
恶魔控制了兰莉后,要求麦克斯不要关闭直播间,反而要加大力度,把直播间的热度炒起来。
一上来就是一段少儿不宜,让麦斯当众脱衣,有一说一,也就是国外的直播平台管理的比较宽松,这要是在国内,直播间直接就封了。
接着让麦斯和德鲁相互爆料,麦斯承认所谓的圣水,就是从水龙头里接的,祈祷巾,也是地摊上的冒牌货。
而德鲁表示自己独占了整个直播间70%的利润,这两位塑料兄弟,就这样将内心最黑暗的一面展现给观众。
麦斯表示,就连驱魔的办法,也只是问出来恶魔的名字,再从网上的驱魔手册里查到对应恶魔的驱魔词。
麦斯一边履行着恶魔的要求,一边也想方设法的套出恶魔的名字,最后终于让恶魔说出了自己的名字,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只是最终BOSS下的一步棋罢了。
至于最后的结局,十点君就不在这剧透了,只能告诉大家,结尾还有一个惊天的反转。
其实在恐怖片中,驱魔的题材并不算少见,但《净化之时》将驱魔与直播相结合,在给观众带来新颖观感的同时,同时也讽刺了直播中所存在的乱象。
麦斯的直播作假,硬拗人设,就连卖的货都是假货,最后撕毁这一切伪装的,居然是人人可憎的恶魔。
但恶魔似乎并没有打算放过麦斯,他将麦斯吊了起来,并让观众们决定他的死活,只要网友们点赞到了100%,麦克斯就不会死,
果然在恶魔的炒作之下,屏幕外的网友们纷纷拿起手机点赞,直播间的热度,又翻了一番。
一边是未知的恶魔,一边是火热的直播间盛况,
麦斯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更可怕的是,屏幕外的网友们,就像在看一出好戏一样,没有一个人想着打电话报警.......这些细思极恐的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影片之中,在现实里,更是愈演愈烈。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某些主播靠着充满噱头的直播主题,硬是打出了一片天,但看他们直播的粉丝,大多数都是一副看好戏的姿态,把他们低俗的行为当成自己茶余饭后的谈资,对于主播来说,他们追求的就是两个字:利益。
但其实,《净化之时》表面是讽刺的直播,实际上是在抨击人性之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会通过网络,接受各种信念和价值观的冲击。
可能时间一长,你会被各种信息裹挟,成为了大数据中一个微小的代码,就像电影里看直播的观众一样,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失去了判断善恶的能力。
或许有的时候,恶,并不只是单纯具象化的存在,而是通过网络、通过直播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被无限的放大,善恶的边界很难界定,只有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真正的“净化之时”。
原创不易。
为这部令人惊喜的恐怖片,点个【有用】吧!
《净化之时》相比过往“驱魔”类电影偏向于“心理战”,本作的恶魔更喜欢物理攻击,只要不听话,就得死翘翘。
可惜,剧中的主角是冒牌的驱魔人,如果是《教皇的驱魔人》中的驱魔人,想必会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
当然,要是康斯坦丁来了估计惊天地泣鬼神。
故事很简单:冒牌驱魔人在互联网上“直播带货”骗取普通人的信仰,赚取他们的钱财,并且一次次的亵渎神灵。
结果在一次直播当中真正的恶魔突然降临,面对残暴的恶魔,他们洗心革面,最终以为自己战胜了恶魔,殊不知这一切都是撒旦的阴谋,因为撒旦也发现“直播带货”的方式太方便割韭菜了。
最终,撒旦的附身了所有看直播的人士,而这波人变成人间暴徒。
至于,上帝自始至终都没有出手,估计也是看不下去了,想让这些愚民吃吃苦头。
影片嘲讽了如今互联网的饭圈文化、脑残粉、网络暴徒、网络圣母、虚假爱心人士、无良自媒体以及利益熏心的大V们。
观后感:人终将会为自己的愚蠢而付出代价。
追星是一种自古以来就有的现象,通过对于自己崇尚的偶像的崇拜来弥补自己内心中的某种缺失。
当自己的认知陷入到一种不够用的地步之后,崇拜偶像就能很好地弥补这种缺失。
或者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可以通过崇拜那些做到了的偶像来获得慰藉。
这就是追星的意义,但是这种意义对于自己而言,究竟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有点少,但不是没有。
多是心理安慰。
因为追星产生的盲动性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自己对于某些问题的深入思考。
反正有别人帮着自己思考,何乐而不为。
现代饭圈文化依旧是如此。
通过营造人设来促使一部分人对经纪公司推出的偶像进行追捧,最终达到获利的目的。
但是追捧他的人不知道,他们认为这个偶像是可以给自己带来欢欣鼓舞的,并乐此不疲地进行着。
并且最终将那些与不认同自己的人集中进行排斥等等。
这些看似非常迷惑的行为,其实就只有一个根源,那就是放弃了主动思考后,被动的欣然接受一种假象,当这种假象成为了大多数人眼中的真相的时候,就是一种魔幻现实,很遗憾,这种魔幻现实正在不同的领域接连上演。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影片,实际上就是为了解读这种饭圈文化与这样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魔幻现实的本质,虽然它披着一件恐怖片的外衣,但实际上却可以让我们思考一下当前流行的各种崇拜文化。
《净化之时》说的是一个驱魔人的故事,这个驱魔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驱魔人,而是一个被传统抛弃了的人,借助移动互联时代获得了重生。
他本是一个不合格的驱魔人,然而在移动互联时代,借助智能设备以及网络直播却起死回生。
通过简单的道具以及足以乱真的演员现场表演,这个驱魔人在互联网上获得了粉丝的追捧。
他将驱魔做成了一档节目,而观众们都愿意相信,这个节目中发生的故事是真实的。
而这个所谓的驱魔人的价值也就水涨船高。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有一天,在一场精心策划的驱魔直播中,翻车了。
这一次的翻车并不是作假被看出来了,而是真正的恶魔来到了现场。
当你所表演的一切都成为了现实之后,这样的“驱魔”,真的能做到驱魔吗?
观众们的注意力再一次地被吸引,然而结果却令人意外。
如果单纯是说驱魔的故事,几乎所有的观众都会有一定的免疫力,这样的故事千篇一律。
驱魔人借助各种各样的驱魔手段,对抗各种各样的恶魔等等,这些故事基本上都没有新意,唯一的不同就是导演和编剧。
但是本片却另辟蹊径。
借用移动互联时代的人们的群像,来精心策划出这样一场更加逼真的,更加讽刺的驱魔仪式”。
这点是非常新颖的。
如果你看完了本片,觉得这不是一部驱魔电影或者说这不是一部恐怖片,而是一部惊悚片,或者是讽刺现实的电影。
那估计导演本人就会哭泣着跪下来求你,别剧透可行?
这确实不是一部恐怖片,而是表演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这个场景,而这个场景只不过是迎合了恐怖片的所有的外衣,其实转嫁到任何职业之上都是可行的。
我们在直播中看到的吃播,看到的游戏主播,看到的任何标榜着自己有着某种专业技术的人员。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那些真正具有专业技术的人,而是说借用直播进行表演赚眼球的“演员们”。
毫无疑问,他们就是片中的驱魔人。
而再引申一些,比如说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明星们,那些活在移动互联时代,需要粉丝们支持才能活下去的明星们,他们就是这样一群驱魔人。
他们通过专业的表演来吸引一部分人,然后用各种各样的表演行为为自己获得一个固定的人设。
最终通过这个人设给自己带来收益。
他们的生活乃至职业就是表演这个人设的日常,有的时候,就连自己都信了。
但是每每到了关键的时刻,这样的人设就会崩塌。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自己的本性难移。
人设只是一种职业,下班后的你,还是要回归生活的,当你回归了生活之后,这样的人设就会被卸下。
然而粉丝们不知道,他们固执的认为生活中的“驱魔人”们,和屏幕上的驱魔人是一样的,他们的现实生活就是如此,因此,当人设崩塌的时候,最难以置信的就是那些粉丝们。
他们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个结果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他们本身不愿意接受自己崇尚的所谓的与众不同原来只是一种欺骗。
不愿意自己就这样被愚弄。
于是,脑残粉们就会想方设法地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即使是偶像人设崩塌,粉丝们依旧相信这是一种谎言,这不是真的。
从这一点来说,本片最后的结局有点意思了。
为了营造屏幕中的真实,反而让屏幕外的现实变成了一种更加大范围的谎言。
偶像最终变成凡人,而粉丝却让偶像的人设在现实中得以延伸。
……你好,再见
本片真的是驱魔题材电影里的一股“泥石流”,看似净化之时,实则是恶魔大型附身现场,结局十分震撼,完全要比过往各类驱魔片的剧情更具气势和格局,看看这个恶魔的追求和操作,真·与时俱进…直播的形式,无疑令人想到现在的各类直播,短视频,vlog,从电商带货,到价值观输出,再到各色的群魔乱舞,什么样的人都开始有了拥趸,从明星到网红,几十万,上百万的粉丝,不正是本片所讽刺的存在吗?
当正常的欣赏变成对其偶像信仰般的支持,力挺,又何尝不是被附魔的一个个行尸走肉的存在?
导演真的很大胆,借助了驱魔这一看似小众的题材,展现了一个更具普世价值的讽刺话题。
片中节目的粉丝,被各色职业关,各种人群关注,尤其那个小孩子粉丝。
或许有的时候,恶,并不只是单纯的具象化存在,而是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被传播,被放大…值得一看的犀利好片,我给4颗星,值得7分以上。
豆瓣现在对某些电影的评分已呈现某种守旧老派的趋势,而对另外某些电影就是无脑吹,通过堆砌自己都看不懂的词藻,才能体现其言之无物的优越感。
最灵异的绿帽最后还是原谅她恐惧版的完美陌生人 既视感反转太给力了,结局是近来看的最爽的邪恶胜利的套路同时还用片尾字幕的时事插播高级讽刺了当前美狗的社会现实——什么新冠病毒、种族歧视 全部都是恶魔搞的鬼,跟特浪普没半毛钱关系哈哈,没想到这部之前都没怎么听说过的恐怖片居然会有这么硬,预定本人年度最佳恐怖片席位,立马转粉该片导演,厉害厉害!
PS 这片名好像有点问题,正片里最后显示的是 The Devil's Hour, 并不是词条里的那个,是么情况?
男主角和女主角是一对恋人,男主角和大魔王是发小。
但是大魔王有一件事情一直瞒着男主角,那就是大魔王曾经和女主角有过亲密接触,并且还录有视频。
当年女主角让大魔王删除,其实大魔王根本就没有删除。
大魔王还是留有备份的。
每当无聊的时候就会拿出来独自欣赏。
一个恶魔想要处死很多人类,但是他不想太俗套。
比如洪水啦,火山爆发之类的早就用过很多次了,这一次恶魔想到了一个与时俱进的方法。
他要让大魔王的直播吸引无数的观众,越多越好。
然后这些观众就会被恶魔控制,他们会杀死那些没看直播的人。
这样一来,地球人就会减少一半。
恶魔的这个想法简直和灭霸不谋而合。
都是觉得地球人满为患,因为人类数量太多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显然恶魔的目的达到了,他心满意足的回家了。
男主角和女主角都活下来了,而大魔王虽然吃了一些皮肉之苦,但也幸存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在驱魔题材里仅属于达到合格标准,但豆瓣6.9,恐怖片6.9是什么概念呢?
5分是比较合适的,豆瓣三星可能实际我会直接二星。
顺便点开[鬼镜1] 7.0,[电梯里的恶魔]6.5,所以直接打二星了。
顺说这两部的片头我印象很深。
整部电影概括起来就一句,[魔鬼代言人]里撒旦临走时那句:虚荣啊,我最爱的原罪.其他没有多说的,恶魔的科普也不能使我加分。
女主被附体后的表情让我想到[鬼玩人]里人物经常特写放大的脸部表情,所以就一边看一边想念[鬼玩人]了如果有一个可以加分的点是神父拼命回想上课背的祷词那段让我也在记忆中寻找有关语文考试时的默写,记不起或者不确定时从混沌到清晰的情形最后那叫反转?
恐怖片里正常剧情啊
没有找到好的字幕版本
好廉价的一股网红装神弄鬼的气息……
魔鬼直播还是有点新意的,网红假神父很帅
想法是有,以当今热门的直播为切入点,营造不同的观影体验。只是执行上,并没有做到很出彩。魔鬼竟然还像会“变身”,一层一层褪去自己的外壳。当我看到这里,仿佛感到在看科幻片(???)
中国朝鲜幸免于难
太过真实。
创意还可以 恶魔不给力。。
基督教士是道貌岸然的败类,网红直播带货是装神弄鬼与虚假宣传,魔鬼反倒是为众人揭露真相,撒旦利用网络扩展影响力……我是觉得这些议题在娱乐作品里都相当老生常谈了哦?我倒更想看看真正可靠的神父和有才的网红呢(细想来似乎只在日漫里看到过)……电影角色们很多时间都在歇斯底里也让我很难受,我不喜欢这种很慌乱很吵闹的感觉……
21_076。老铁666,点赞100性感神父在线脱衣(太好笑了)。看的版本不太好,里面的西班牙语都没翻,还有大量的澳门赌场广告,后面还不知道是不是少了几分钟(懒得再找了)。虽然恶魔在线传教(不是)这点挺无语,但气氛做得还可以吧,BOSS不错
还是原来短片的量,往里硬怼桥段,看的人直打哈欠,节奏拖沓到足够抽空看一章量子力学。两位男主角的尴尬反应就像是参演即兴小品,心里没底但是也得硬扛。至于最后攒半天钱见到的大boss,堪比杨笠在上一季演出前花两个小时化妆,“没有必要”。
看瞎了我的狗眼
驱魔直播,创意不错,结局也挺有意思——恶魔也与时俱进了啊
前半段还有点意思,但奈何前戏太少,后半段看得愈发疲惫,一贯的直播闹鬼不太新奇,但这一部也算讽刺了一点现今流媒的娱乐至上,让观众选择故事发展走向,但也奈何讽喻力度较小,整体略微寡淡
值得一看,结尾不错。只是结尾似乎有个bug,驱魔的方法最终不是来自网络,而是来自书,恶魔只建立了网络数据库,为什么书上的驱魔方法也不好用?或者是我没看懂?
与时俱进的恶魔 恐惧通过网线传播 几次升级也很有趣味 拓宽类型佳作
真没想到驱魔电影还能让我惊艳一把。
看虐Priest看出了一点爽感...
节奏实在是太烂了,驱魔戏份实在是太无聊了,管你啥反转,啥创意,这个导演水平就是大陆网大导演的水平,根本不会拍。
豆瓣对恐怖片的评分真是太苛刻了
直播驱魔,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创意真的是非常不错,男女主角演技爆棚。过程中充满对眼球经济的各种讽刺,但结尾却又是结结实实的一场眼球经济,这电影即是虚幻也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