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凶间

1408,第1408号房间,1408幻影凶间

主演:约翰·库萨克,塞缪尔·杰克逊,托尼·夏尔赫布,兰·卡琉,小伊塞亚·维特洛克,杰西米·杰西卡·安东尼,玛格特·莱斯特,Walter Lewis,Alexandra Silber,乔翰·厄布,安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幻影凶间》剧照

幻影凶间 剧照 NO.1幻影凶间 剧照 NO.2幻影凶间 剧照 NO.3幻影凶间 剧照 NO.4幻影凶间 剧照 NO.5幻影凶间 剧照 NO.6幻影凶间 剧照 NO.13幻影凶间 剧照 NO.14幻影凶间 剧照 NO.15幻影凶间 剧照 NO.16幻影凶间 剧照 NO.17幻影凶间 剧照 NO.18幻影凶间 剧照 NO.19幻影凶间 剧照 NO.20

《幻影凶间》剧情介绍

幻影凶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根据著名作家史蒂芬·金同名小说改编。恐怖小说家麦克(约翰·库萨克 饰)喜欢带着科学设备到闹鬼的地方探险,以收集写作素材。这次他选择了海豚酒店,不顾酒店经理(塞缪尔·杰克逊 饰)的强烈劝阻,住进了曾有多名住客自杀的1408号房间。麦克如愿以偿的经历了很多恐怖事件,彻底改变了他之前对灵异现象的看法。当他终于承受不住一波一波的恐怖攻击,准备离开1408号房间时,最恐怖的事情发生了:他用尽办法也无法离开。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巴林石传奇深海大鱼一见钟情耶稣受难记胆小鬼你愿意嫁给他吗心灵师扫兴者第五季火烧岛他们住在灰色地带热血高速骇人命案事件簿第十八季清洁工女飞人情断钱始?咏鹅小菊的春天下辈子我再好好过新年初梦SP蒙面人爱情史地堡游戏艾弗森每况愈下死亡迷局分秒之间少女卧底第三季法律与秩序:组织犯罪第二季不可饶恕暑期工冲冲冲第一季坏账银行第二季

《幻影凶间》长篇影评

 1 ) 烟燃闪灵

当年史蒂芬.金的爹出去买包烟就从史蒂芬.金的世界消失时他怎能想到自己抛弃的这个还在襁褓中的儿子日后成了大名鼎鼎的史蒂芬.金。

这烟后来在影片1408中终于点着了,烧起来了。

这就是命运,赐予了史蒂芬.金封闭的性格,苦闷的童年,也由此造就了史蒂芬.金丰富的想象力,直入心灵充满魂魄的文字。

小史蒂芬.金无意中在家发现了爸爸过去存下的一堆恐怖小说,从此对恐怖小说着迷,7岁就开始写小说。

史蒂芬.金有不少小说是关于封闭空间的故事,旅馆、监狱、古屋……1408就是其中之一。

小说中有不少电影感的描写,甚至直接写出歪斜的镜头会造就恐怖感,还提到了《卡里加里博士小屋》中歪斜的门,用在了小说中。

里面提到的旅馆房间的色彩,色彩造就的让人眩晕的效果,我猜是出自《闪灵》。

史蒂芬.金本人谈到1408时说小说让他本人很恐惧,但是我读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共鸣。

瑞典导演Mikael Håfström拍摄出来的1408确实让我很害怕,我几次想重新看一遍,但都只是段落段落地看,中间那一段不太敢看,看了晚上一个人会非常难受,和其他恐怖片不同,并不是让人由联想而心生恐惧,而是影片传递出的那份孤独无助让人窒息。

不一定对每个人起作用,但,对我,非常起作用。

恐怖片和恐怖小说在我看来是最难摆弄的,仅仅靠技术,完成不了的,小技俩重复一两次就没了效果,制造恐怖要先吓到自己,窥探内心阴暗处,一般人是想做都做不到的,也只有某些看似有些怪的人能做到,可以用故事人物文字或视听语言制造出氛围。

仅仅是小鬼出没不见得就恐怖,哈里波特里小鬼多了,没见一个吓人的。

1408,电影我觉得胜于原小说,编剧够厉害,丰富了不少内容,而且从小说中透出的史蒂芬.金孤单的魂魄气息中渗透了更多魂魄,虽然同样孤独封闭。

这使本是关于旅馆的影片也变成了旅馆,充满了鬼魂不对活人开放的旅馆,象猎人一样,设了陷阱,只等某个孤独的灵魂,被震慑进电影,难说会有哪几位特异的如片中作家的观众象无辜小兔般被猎捕,这些人在人世已沾了阴气,黑色星期天没能猎捕,也会是其他什么文艺能猎捕的。

编剧熟悉心理崩溃的过程,从电影中可以分明看出来,由开始的孤单人物,到进得旅馆的狂躁,然后彻底的孤单无助,所有的陌生鬼魂都是冷漠疏离的,直到亲人出现。

能够在另一个世界见到亲人,到也没什么恐怖的了,以致于把在世的亲人也诱到了幻影凶间,一个人下地狱痛苦,拉个人下来也就不那么痛苦了,至少有个伴。

也许旅店经理也有这个念头,包括开始细雨榉树旅馆的老板老板娘,细雨榉树这个名字英文的谐音就暗示了作者之后的经历。

于是,转眼,发现周围全是鬼魂,鬼魂是安之若素的,对地狱,初来者怎会心安,若尽情发挥想象,看完影片,一起走出影院的人们全是鬼魂那是什么感觉?

看完影片我只觉内心焦躁孤独纷乱,所有那些鬼魂,表情狡黠,貌似正常,处于低机位镜头中,看着感觉压抑。

回想影片也只有纷乱,虽然影片本身非常有条理,可能因为跳着看的,厘不清,静不来。

导演Mikael Håfström能把史蒂芬.金作品拍得如此传神,我想他们两个的魂魄总有些共同语言的。

Mikael Håfström之前拍过的《邪恶》也是一个关于被父亲抛弃的男孩的故事,家庭氛围压抑,进入学校却发现进入了另一个监狱,和史蒂芬.金的经历有些相似之处,也许这就是他会写那么多关于封闭空间故事的原因。

两个人比起来,Mikael Håfström年轻,是新一代,所以拍出了和《闪灵》不同的作品。

同样的回廊,红色地毯,1408色彩黯淡,道具现代,作家没有养家之忧,只有孤独,笔记本电脑有摄像头能无线上网,但连上的人却似乎在另一个世界,这一端的无助绝望,在那一端却似笑话般荒谬。

同样是幽闭于旅馆中的作家,1408中的作家更多人情冷暖,留恋美好家庭,和《闪灵》中的作家不同。

《闪灵》中作家的身份是父亲和丈夫,到1408中作家不仅是父亲和丈夫,也是儿子,在1408中,他见到爸爸的鬼魂,冰冷白色的空间中,他的爸爸说“你越来越象我了”。

1408的编剧似乎深喑史蒂芬.金的心,作家身上有史蒂芬.金的影,影片中的作家第一部小说关于父亲的,题目叫《漫漫长路到我家》,从题目就能看出那份对家的渴望,对归属的渴望,但却不幸周折于旅馆间,终被旅馆幽禁,永无归属,也无自由,如孤魂游荡,结尾似乎光明,但还请细看那座楼,配合作家诡异一笑。

什么最恐怖?

看似阳间定睛却发现周边群鬼才恐怖。

什么最不恐怖?

已是鬼魂一名看去周边都是同类,无须在阴间阳间周折。

相比之下,能在所谓阳间偶尔看到美丽女鬼俊美男鬼上演一出出聊斋真是有滋有味,怕就怕转眼发现自己是鬼一名,群鬼之中,还不如阴阳界中美丽女鬼俊美男鬼来去自由悠哉游载。

对于有些人封闭狭窄空间是最恐怖的,对于有些人漫漫无际海洋是最恐怖的,本片中,两样空间全包含进来。

对于我,片中最恐怖的地方是黑夜中压抑的城市,汽车无声,对面窗户见人影,却变成作者自己的影子,无声黑暗,心灵窒息。

噩梦般,极致孤独。

对于你,请细端详,看看周围群人,笑脸之后藏有多少诡异。

然后,一笑。

TOM专稿,请勿转载

 2 ) 好片

这部片很好看,大概很多人没有看懂。

其实每一个细节,每一波对主角的攻势都是有含义的,建议大家认真搞懂这部片,因为这绝对不是浪费时间,绝对不是一部烂片!!

 3 ) 舍我一人救赎天下

他不相信,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不相信人死后会有灵魂,不相信上帝……他只相信自己双眼看到的一切,眼见为实,眼睛是鉴别真伪的最有力武器。

他是恐怖小说家迈克•安瑟林。

而这一切的开始,源于对死亡的憎恶。

因为病魔的造访,正值年少好时光的爱女在死神召唤下撇下人间双亲去和天使作伴;因为自责没有尽力挽留孩子,和妻子发生争执,从此分居两地默契无存;因为饱受身体心理的双重煎熬,放弃了著名哲理书籍小说家的身份改写只为满足读者永无止境的猎奇心理没有营养的恐怖小说。

曾经的幸福家庭,就这样消散天地间,似乎一同消散的,还有他自己的创作才华。

所以,他踏遍整个美国,为的是找到一个地方,一个真正恐怖的地方,这样才能为他的恐怖故事嵌入相应的灵魂。

然而,那个地方却自己找上了他——纽约海豚酒店1408室——据说被鬼魂霸占了无数年,夺去五十多位顾客生命的房间。

难以压制内心兴奋的迈克立即动身前往纽约,他不顾大堂经理的苦苦劝说,执意住进那传说中的1408幻影凶间。

这一次,住在1408室的那个晚上可以成为他一辈子都挥之不去的梦魇,可以让他从一个无神论者变成了彻头彻尾的信徒。

但,只是可以。

刚入住的他摆出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架势,在屋子里调查,四下搜寻,一无所获。

当他不以为然的斜靠于床,床头的收音机突然响起,并且开始倒计时一小时。

迈克紧张的拔掉插头,却发现数字仍然在跳动!

随后他打量街道时被突然落下的窗子夹到手;在处理伤口时被突然变热的水烫到;在等待客房服务救急时看到幽灵跳楼;在无人的房间听到婴儿的哭泣,看到身在养老院的父亲;在诡异的自动调节空调下接受冰火两重天的考验;在疑惑变换的油画时被画中涌出的水冲走;在试图逃走时发现整层楼再没有其它窗子,通风管有一具会移动的干尸……甚至,见到自己天真的“女儿”,听到她甜甜的声音“爸爸不要丢下我”,抱住她抽泣却在下一秒怀中的“女儿”化作火化后的骨灰!

那一瞬间,作为一个父亲的悲伤,超越了这之前所有感觉到的恐惧。

痛苦,无可奈何,愤怒,予人勇气!

于是,迈克选择和这可怕的房间共赴黄泉,挑战自己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全都化为了憎恶,带着浴火重生的味道。

点火,随风而逝。

故事的最后,麦克在1408窗边凝望,随着稚嫩的童声“爸爸,我们走吧”响起,他叹气,转身,消失于墙内。

喜欢这部恐怖片《1408》不无缘由,这部电影在向我们刻画恐惧的同时展示了亲情的羁绊:始于亲情,终于亲情,但这过程中的经历足以杀死观影者十万脑细胞!

影片逻辑性很强,前后衔接紧密,每次的惊恐都在之前有巧妙的伏笔。

虽然如此,还是会被突然发生的变化弄的惊慌失措,矢口大呼。

一次次目睹迈克的恐惧,似乎自己也身临其境,尤其它对迈克心理的描写,从鄙弃死亡到感觉恐惧到惧怕死亡到悲无可悲的父亲再到释然生命的救赎者,一步步,带领我们领略一个人的心路历程。

当他在火中发出豪爽的笑声,我体会到那种参悟生命后的释然,伟大,圣洁。

舍我一人救赎天下!

这就是《1408》要想我们传达的不同的讯息吧,我觉得。

 4 ) 1408

是在看了《迷雾》之后,觉得史蒂芬·金这个小说家的作品很不错,然后就顺便看了1408,豆瓣上评价很高,说是很好的惊悚片。

看完过后倒是没有像《招魂》那么惊悚,但是还算是不错的。

可以总结得出来,斯蒂芬·金这个小说家很喜欢圣经里的东西,通过圣经里的东西来撰写故事的剧情。

男主在1408房间里其实算是看到自己人生的种种,体会到过去的种种自己想要逃避的、做的不好的事情,对待的不好的人。

在电影中间部分,男主一度以为自己已经逃离出1408的时候,我猜想,那一定不是真的,只是一种假象,感觉就像是给男主赎罪的机会。

回到1408,或者说重新意识到还在1408的时候,男主目睹女儿第二次在自己面前死去的时候,他接近奔溃。

其实我觉得,这个房间恐怖的地方不在于有恐怖的鬼魂,而在于人的本性,这个房间能让入住的人自己感到绝望,最终选择了断自己。

这部片的开头倒是比较普通,像以往的恐怖片那样,主角一般不相信有鬼魂的存在,到最后却不得不信,还会因此而丧命。

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海豚酒店的黑人经理说的话,没有鬼魂,这就是一间邪门的房间。

看到最后才意识到这是什么意思。

可怕的不是鬼,而是人心里的种种恐惧和不安。

1408就是让你深入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感。

在房间的第一个小时倒计时结束的时候,一切又恢复了原状,当时我以为男主肯定会选择check out,但是没有想到,男主不服输,不想照着房间的意思走,最后一把火烧了这个房间。

影片最后黑人经理说男主做了一件伟大的事情,一把火使那个房间不存在了。

下面是在百度上查找到的电影的精神体现。

《1408》首先展现出人性中的弱点——自私和恐惧,1408这个房间不会单纯地凭空刺激你,它会利用你内心的每一个自认为内疚自责和悲痛去反噬你的精神,那是你灵魂的把柄。

让你觉得自己生命的丑恶。

《1408》中主人公没有自私地死去,而是一起毁掉了这个凶间,与它同归于尽。

这体现了本片宣扬的人性的光辉——主人公事实上经历了对生命的反思,1408的毁灭象征着作者对自私人格的憎恶和对死亡的理解。

总之《1408》成功地体现了人类应有的尊重生命以及关爱的精神,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5 ) 恐怖电影生存技巧

一个人可以在黑暗的房间独居,可以穿越狭长的黑巷,可以在半夜噩梦惊醒后冷静的在镜子面前洗脸,这类行为,我会称他为胆大。

但如果一个旅馆房间明明已经发生了无数起命案,旅馆经理甚至用美酒致歉希望自己不要住进去,那还执意要住进去,就是和自己的命过不去。

这个以到各个闹鬼景点实地体验并撰写恐怖题材小说的男主角,说他不信邪吧,他真不信,死活要住进去,结果就电台突然冒出音乐就吓出一身冷汗,胆子明明又那么小的。

真不知道,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职业道路。

电影的设定很不错,没有把故事放在常见的荒山野岭,一对古怪的老夫妇破旧房屋改造而成的旅馆,就连招牌都是锈迹斑斑还摇晃不停的,那样的山野旅馆简直就铭刻着本店为鬼店这几个字,而1408却是在繁华纽约的高级酒店中的一间,被困在这样的房间里面,感觉和人类世界只一线之隔却无法回去,那样反而更容易让人崩溃和绝望。

主题是美国片惯用的家庭主题,再加上心理悬疑片最会有的赎罪情结,都是司空见惯的元素,不过仗着斯蒂芬金的原著和导演手法的技巧,倒也把这元素炒出了一道不错的佳肴,值得一看。

关于男主角在被困1408的应对,我倒想衍生出来说一下,从理性上来说,应该怎样从类似的恐怖片中生存下来。

男主角当时的情况是,看到有鬼魂挥斧,又立刻消失,看到之前跳楼的人的情景,这些应该都是回放的之前的旅客死亡场景,而对他造成实质性伤害的仅是突然落下的窗户,突然变烫的热水,并没有任何鬼魂对他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

那个时候,第一要做的是想办法离开房间,钥匙打不开很正常,但却没有努力尝试踹门或者搬东西撞门,这不对。

最有几率逃生的就是破坏门离开1408,也是最简单的方法。

如果确实无法离开,应该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立刻把自己敲晕,失去意识。

这绝不是出于要死就失去意识死去免得痛苦的目的,而是最有可能的逃生方式。

鬼魂对人的伤害不出两种途径,一种是鬼魂为实体,本身就拥有接触并伤害到人身体的能力,一种是鬼魂根本就无法对人造成实际伤害,只能通过影响人的意识,让人产生幻觉而伤害他,比如让他精神崩溃自杀,这是一种,或者高阶点的,拿刀砍人一下,虽然实际上没有伤害,但人的大脑相信了自己被砍,以至出现身体相应症状。

这样虽然似乎和实体伤害相似,但本质完全不一样,只要意识不受影响,鬼魂便对人无计可施。

如果是假设一,那在狭小的房间内,一个普通人战胜鬼魂的几率有多大?

几乎为零。

所以,如果真遇上能够直接实体伤害的鬼,那很负责的说,你已经得蒙马克思召见了,放弃抵抗快快升天吧,这是命。

所以,失去意识死安详点也好。

而更大的可能是假设二,即鬼魂只能影响你的意识。

要学周星驰教的无视幻觉,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人类的心灵并不那么坚强,更何况只是一个人独处,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战胜自己的恐惧无视幻觉的人,百里无一。

所以,最简单的就是,直接让自己失去意识,那鬼还怎么来影响你,来吓唬你。

直到第二天天明,清洁工进来打扫卫生发现你昏倒在地,自然会把你送到医院的。

我有一个不能算好也不能算坏的习惯,就是看每一部恐怖片或者悬疑片都会去思考,怎样行动才是最佳的方案。

这样的习惯,带给了我一些别样的观影乐趣,也常常让我因为对主角处理问题的废柴而降低对电影的喜爱。

嗯嗯,今天籍这部电影说了一些思考的结果,哪天还是专门整理一下,也来记一下我的,恐怖电影生存法则好了。

 6 ) 猜猜看

恐怖片中每个单独出现的主人公都会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悲伤经历,尤其是那些看上去老成持重的人,例如胖的不成样子的John Cusack。

门可罗雀的签售会,似乎除了挖苦一下我们这个不怎么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唯一的目的就是向观众暗示他有灰暗的过去。

当女读者拿来《The Long Road Home》让他签名,以及询问其真实性的时候,他的反应证明,那是他一段未痊愈的伤疤。

这本书后来在酒店Samuel L. Jackson也曾提及,似乎是关于他和父亲的事,但却一直没有将其清晰化,导演想让我们猜,他整部电影都是这么做的。

入住Dolphin Hotel前的两人对话是片中Samuel L. Jackson几乎所有的戏份了,在此之后就是John Cusack的独角戏了,无论是起初的精神压迫还是后来的天崩地裂似乎都不如独自一人呆在一个幽闭空间来的恐怖,而后者是前者之所以恐怖的基础。

Mike Enslin望向窗外求助,看到的也只是自己,如果这时候身边有个人,恐怖感至少会减少一半。

可惜没有,导演让他在来到Dolphin Hotel前先住过一个小旅店就是告诉大家,这是一个永远孤单的流浪者,他在每一个地方只停留一晚,一切都是工作,他没有自己,因为他害怕面对自己,而这个房间却让他不得不面对,因为他不仅是想到,而是看到了过去的自己和自己的过去。

如果说一切不是超自然现象,而真的只是Olin的一瓶药酒的作用,其实也说得过去,毕竟Enslin看到的一切都是他熟知的,自己的父亲、妻子、女儿,以及所有他见过资料的死者。

当合理解释的通的时候,导演又出来闹事,葬礼后Olin听的录音带里出现了Katie的声音,一下子又把观众拉回到超自然现象上来,看来导演还真是想要我们猜到底。

影片出彩的地方是他的表达方式,1.Enslin冲浪被击晕;2.入住Dolphin Hotel的1408;3.从击晕中醒来,生活恢复正常;4.回到1408。

一波三折,这就像在两条平行导轨上蹦跳的猴子,哪个是真实,哪个是虚幻,心情忽高忽低,忽左忽右,我真的在想会不会让这只猴子一直蹦跳下去,让主人公往返于两个空间之中。

一个小时的时间忍过了,电话打来,给你两种选择,往复活在这一小时中,或use check out system,然后一条绳子出现在他面前。

Hamlet说,to be or not to be,Enslin回答,to be , but not your way。

影片最后在烧掉的房间中,Enslin的身影再度出现。

导演说,你们可以接着猜。

John Cusack,又一个奶油小生老了变成臃肿大叔的典型范例,演技还是不错,但岁月的痕迹还是让人隐隐心痛。

独角戏让所有人成为陪衬,就连老戏骨Samuel L. Jackson都如是,何况旁人。

Mary McCormack也同样没有机会表现自己,偶尔几次出场没给人什么深刻印象。

倒是小女儿Jasmine Jessica Anthony让人眼前一亮,十岁刚出头的小姑娘给人不错的感觉,看她光脚踩在碎玻璃上真是让人心疼。

 7 ) 1408.

毕竟是脱不了迷恋电影的本性. 中国商业电影的大场面让我觉得很难消化所以目光总投向中国从不上映的惊悚片当中. 今天是<1408幻影凶间>. 整体效果还是很出色.至少很吻合我的口味. 到底是恐怖小说之王斯蒂芬金为好莱坞量身打造的恐怖电影剧本,这个恐怖片剧本还吸引了约翰·库萨克这样的实力派古怪男星出演主角,而一向喜欢在非主流电影露面的大明星塞缪尔·杰克逊也应邀担任配角.有兴趣的话看一看电影就能知道这两个男人搭档演出的魅力.影片构思和导演手法令我称奇.倒叙和多重结尾的连续重叠确实效果显著.好吧,我承认我也掉进了幻影的坑里.没有血肉模糊的场面.没有鬼魅乱跳的镜头.干净地好象文艺片.却用镜头切换和跳跃性思维取胜.对于我而言,我认为开头和迈克未死的那个结尾很契合.虽然第一次看的是迈克死亡的结尾.在这里我不想介绍影片中的什么概括性大意.这会让我很头痛因为我的建议是,不要错过任何一个镜头.我相信人的意识可以超脱肉体存在,所以会产生很多不能依靠理智去克服的幻觉幻影.把内心中最令自己的恐惧的事物不断在眼前重演.确实是逼一个人自杀的绝妙方式.以一小时为限.这个房间会让你反复品味你生命中最痛苦的记忆.迈克的女儿之所以出现,我认为一半是幻觉一半是灵魂."daddy,everyone dies."因为有女儿这样的鼓励所以我更希望迈克是活下来的.并且证明了女儿的灵魂确实与他沟通过.倘若结果是死亡.我确实很大失所望.这是一部能让人坚强起来的电影.反省你生活中所造成的过失.正视自己的心貘.然后选择的是活下去.而不是退房.__________08年9月23号的文.

 8 ) 拍出了一定新意

欧美的恐怖片总是很令人失望,这么多年了,仍然是黑灯瞎火迷惑人,一惊一乍吓唬人,血肉模糊恶心人这三板老斧。

尽管在故事节奏的行进与气氛烘托的配乐上,好莱坞早已做到炉火纯青,但就故事本身看,前后自圆其说,自成严密逻辑体系经得起推敲的还是太少。

这次尽管《1408》在吓人手法上也没能脱离这定势三招,但这部依据恐怖小说大师史蒂芬.金的小说故事改编的电影却也拍出了些令人惊喜的新意。

第一处令人欣喜的是John Cusack的表演。

电影故事情节相对简单,John Cusack扮演的靠写灵异旅馆评论为生的作家麦克,机缘巧合住进了纽约某旅馆闹鬼的1408号房。

这个鬼屋尽管外貌与旅馆其他房间无他,但麦克进入后,待得时间越长就越被迫面对自己的心魔:一切未解决的情感负担与家庭责任。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电影中就只有麦克这一个人物,场景几乎近似一场单人舞台表演,麦克的清高、愤怒、恐惧、失落、痛苦等等情绪,都要在有张有驰的节奏中不紧不慢却也高潮迭起的被展现出来。

这样的剧情对演员的表演功力要求可不低,既要可信不过分夸张,又得有足够张力,不过于内敛令人琢磨不透,还要笼络住观众,具有足够的亲和力。

John Cusack可以说是麦克的不二人选,在片中表现可圈可点,尤其在对悲伤绝望情绪的刻画上,十分令人动容。

电影的第二处惊喜是中部情节上的一个“圈套”,让观众先失望再惊喜,欲扬先抑,真是恐怖片中难得的突破。

当然,这大概要归功于恐怖大师史蒂芬.金的聪明才智,但至少电影处理得很好,基本没有破绽,让观众领略到了与三板斧结合起来的情节与悬念为影片所带来的另一层惊悚体验。

电影还有一处惊喜是其结尾手法。

一般说来,恐怖片情节上最难安排的就是结尾。

电影前面各种手段用尽,费劲心思的用声响、音效、扮相、悬念来吓唬或者调动观众,尽管细节饱满但往往新意不足,所以到了结尾,要想出一个与前面细节同样分量同样震撼人心的解释就越发困难。

不管是鬼怪故事还是变态恶魔,不管中间是什么样的悬念套路,到最后的解疑时间,很多影片都拍得虎头蛇尾,甚至有些实在无法自圆其说就干脆放弃,随便找个理由搪塞观众。

《1408》是闹鬼故事,这样的情节到最后一般是解释鬼怪来龙去脉,想拍大团员结局的,主人公大展神威成功突破牢笼;想拍悲剧的,主人公败于心魔或者与鬼怪玉石俱焚。

尽管这部影片并为彻底突破闹鬼故事的大致套路,但结尾处却也有出人意料的细节,没有完全停留在套路上,观众能感觉出编剧的用心与努力。

最后还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开始部分麦克与Samuel Jackson扮演的酒店经理Gerald Olin的一场口角戏,二人你来我往,表情、语气、神态、肢体动作无不精彩,实在有话剧舞台之风。

两位影帝的这幕精湛表演是《1408》的另一引人之处。

总体说来,《1408》把欧美传统的灵异恐怖片吓人三板斧定势与惊悚片的情节悬念节奏张弛有机结合到了一起,尽管没有脱离大套路,但也在套路中力求创新,获得了一定突破,是2007年值得推荐的恐怖电影。

部分内容发表于《电影世界》杂志,转载请注明。

 9 ) 1408:从小说到电影

1408是金短篇小说集《世事无常》中的一个故事,还获得了2002年度美国最佳通俗短篇的奖项,其实这个集子中名头最大的两个故事--另外一个是标题故事《世事无常》--在我看来并不能代表金短篇小说的最佳水准,其中最好的故事当然是《骑弹飞行》--而且这个故事也改编成电影过,以后还会说到。

现在看来,把一部200万字的巨篇小说改编成120分钟的电影的难度要远远低于改编一部2万字的短篇小说,PJ的指环王被誉为改编电影中的翘楚,但是考虑到原来小说的篇幅和PJ电影的总容量,其实他才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而真正的杰出电影编剧的试金石完全应该是那些短篇小说。

金原著小说虽然不是他的巅峰作品,但是整个故事的结构还算紧凑,主人公从进入房间到最后差点被烧死,按照小说的介绍不过20多分钟,由此说来,1408的编剧其实是在做一件把20分钟硬充成两个小时电影的“豆腐注水”工程,按照草台班编剧速成班的教导理论--“戏不够”的时候,“感情凑”、“回忆凑”、“吵架凑”,甚至还可以用不知所云的长镜头来玩一把艺术电影。

在1408里,主人公在鬼屋中究竟呆了多久不得而知,而且其中穿插的很多回忆都是大大削弱了故事的紧凑,我是不太喜欢韩国恐怖片那种把生活甚至情感加入到恐怖故事中的手法,恐怖就应该干脆,来的突然去的突然,结果越悲惨越血腥越好,这才是回归到人类对恐怖的最原始理解。

电影中更加不可理解的是结尾,小说里作家好歹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而电影中作家为了“女儿”而死去本来就让人莫名其妙,而结局更加的不可理解--难道要拍续集不成。

现在的恐怖片已经越来越脱离本身的特色了,过多的借鉴推理悬疑的模式,甚至把更多的爱情和友情元素杂糅其中,只会越来越丧失恐怖片的本色。

 10 ) 《1408》:这个心魔不够狠

我得说,我怕鬼。

但鬼这东西到底是虚无飘渺,难得一见。

所以更靠谱的说法,我以为是人的心魔,心魔作乱,人就会出现种种幻觉,给吓个好歹。

这个倒敢肯定是真的。

《1408》看到最后,讲的也是幻觉这回事吧。

就是经理在酒里下了迷药,以至于作家出现了幻觉,他心里的阴影,就是对孩子的愧疚,这时候就出来折磨他。

人的潜意识,还有人的良心,都是潜伏着的人的秘密,不管你怎样试图淹没它,它其实一直潜伏着,等你脆弱的时候就发作,找你算账。

所以,人们说,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或你不可被别人打败,你只有被自己打败。

一个人住旅馆,总是有点害怕,最好蜷在被里不出来,电视转台的时候,不要被我看见恐怖片。

而这部电影里的作家这样形容:“旅馆里的房间本来就是令人恐怖的地方,难道不是吗?

我是说,在你以前有多少人在那张床上谁过?

他们中有多少人染上了疾病?

有多少人精神错乱?

又有多少人也许想在读一读身旁床头柜抽屉里的《圣经》的最后几行短句之后在电视机旁的壁橱里上吊?

”这样短短的几句话,蕴藏着的是对他人的不信任与不安。

缺乏互信也是现代人的通病。

人们面对面,却感不到信任,这难道不可怕吗。

当然,这里面我们没机会面对面,这里,我们一如既往,对未知的东西恐惧。

旅馆恰是这样一个流动不歇,太多故事来来去去,却不为我们所知的地方,每一个新房客,面对看似同样的房间摆设,却都只能暗自揣度背后的故事,越想,越怕吧。

心魔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你在想着别人,却把自己绕道进去。

徐若瑄说过她在日本的旅馆里撞过鬼的故事,所以你看,旅馆里的鬼故事不是什么新鲜事。

斯蒂芬•金把故事放在这样一个地点,的确是满有根据的。

不管电影里的作家看见了多少幻影——那些他在资料里查到的,曾经在这房间里死去的亡魂,最震动他的,一直缠着他不放的,还是他的小女儿凯蒂,直到最后怀中的女儿化作尘土,他才终于彻底崩溃,决定跟这罪恶的房间同归于尽,他想一道烧死自己,结果拯救了自己,这样的路线也是屡见不鲜,大概的意思无非是说,解铃还需系铃人,你要敢于面对,敢于行动,敢于舍弃。

想起茨威格说,写作要舍得舍弃。

因为舍弃,而获得。

电影里的作家因为决定舍弃生命,反而拯救了自己。

当然,这部电影主要是为了大家获得视觉恐怖效果,而不在于讲道理,但是,我的确没被吓到,大概是期望值高了,觉得缺乏新鲜的设计。

最可怕的一处,感觉是作家爬出窗外,试图沿着墙壁爬到隔壁,却发现墙没有止境,而身后就是14楼的高空,这个情境代入进去,真会腿发软,手心冒汗。

可怕就可怕在完全没有希望——没有希望的一切都是可怕的。

如果没有希望,人也就没有了活着的意义不是吗,这个最可怕。

至于其他的,比如墙上的几幅画,本来以为导演可以有所发挥,也没有产生多少恐惧的效果,如人从画上下来了,非要索命了,等等,只有那个水成真了,但也不够汹涌。

基本上,感觉到这个作家的幻觉,杀伤力还是满轻的,如果能像日本人那样,学会从日常的东西里,找到吓唬我们的方式,可能会令人更有回味。

比如,看完午夜凶铃,我从此怕上了水井,对电视也有恐惧。

但是本片,似乎没有。

最有可能的,是我下次住旅馆,大概决不敢乱动,或因为过于紧张而失眠也说不准吧。

人是怕吓的,最怕的,是自己吓自己。

《幻影凶间》短评

前20分钟还好。

6分钟前
  • 一果
  • 较差

有几个镜头很有创意

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斯蒂文金的作品不管是不是恐怖片,但主题都有延续性,即拯救自己灵魂的重要性,之前如果此片还可以看做是一个恐怖片的话,后面重拾了信仰的主人公就完全是一个上帝的使者,英勇而壮烈。

13分钟前
  • 推荐

情节无聊,还CAST了色相不再的CUSACK,不过如果在电影院的话,还是会被一惊一乍得吓到的

15分钟前
  • bayer04
  • 较差

WQNMLGBD

16分钟前
  • Mercedes
  • 很差

幽闭恐惧,吓到我了

21分钟前
  • 高山乌龙子
  • 力荐

友情提示:外出旅行请选择房号相加不等于13的房间下榻~

25分钟前
  • Over5
  • 还行

拍的还算挺精致的~但越往下看越觉得无聊了~

30分钟前
  • 小強
  • 很差

比较恐怖,一边快进一边看!

31分钟前
  • 杰克的夹克
  • 推荐

一会儿下雪一会儿洪水的 但真的吓不倒人

36分钟前
  • Doublebitch
  • 还行

1408:一个醒不来的梦魇,有被吓到

39分钟前
  • Chariey
  • 推荐

逃不出的是闹鬼的房间,驱除不掉的是自己心魔,轮回的套路在看完恐怖油轮之后就腻烦了,除了在天花板通道和结尾处被吓到,其余的都略平淡,John Cusack演的太好。

44分钟前
  • 办公室甜心
  • 还行

我真不爱看恐怖片里主角死掉的结局

46分钟前
  • 唐伯猫
  • 还行

三星半。真的很喜欢johnCusack大叔

48分钟前
  • Tekki
  • 推荐

真的把我吓住了啊!!

53分钟前
  • madaoooo
  • 推荐

请不要扯淡

54分钟前
  • nobita
  • 较差

看的是下面讨论的第二个结局 没怎么看懂。很用心拍挖。没有血腥怎样。那种重金属重叠幻象画面 不错

55分钟前
  • M.差
  • 推荐

只有一半是好看的,密室独角戏的部分还算是有点看头。接下来就是往事如水般涌来的男主角hold不住的戏份了,来来去去的,特别没意思,不过还有一个更没意思的结尾垫底。其实这么讨人厌的男主角,早点死啊就应该在电影里。

60分钟前
  • Morning
  • 还行

看睡了唉u

1小时前
  • Hey Johnny
  • 较差

又是精神病人专业户之一演的,效果可以,有点扯。

1小时前
  • 普赖尔蒂斯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