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带着批判的心态看诸如此类的文艺爱情片。
对日本的一切不感冒,对林志玲这一类的妹子完全反感,导致我这一个多小时里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代入。
双线穿插的初衷是好的,但实在过于频繁,也非常生硬(让人觉得这是为了掩饰情节的淡薄)。
悬念太少,如果观众对类似的桥段有一定的积累,几乎不会被电影中的悬念骗到(还没看到一半就能完全猜出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虽然“电影就是电影”,但男女主角雨中激吻,女方马上昏倒在地,随便一治疗就活过来的失真,真的会给整部电影减分。
对于其中的爱情,我并不觉得里面有多少感人的地方。
感觉上就是女主角同时招惹了两个男人(在这一点上电影其实交代得并不是特别清楚),在他们之间游走(给我这样的感觉),在福地佑介去世之后,还持续“伤害着” 池内博之(我总觉得酒店老板对林志玲说的那番话特别得点)。
现在想想,或许是我自己不相信纯爱吧。
所以对那些对小清新兴趣不大的观众们来说,这部电影中能吸引他们的有什么呢?
嗯,久石让还是不错的。
为看《甜心巧克力》,我颇经历了一番曲折,先是约好同行的妹子临时爽了约,接着出发前公司领导来电话,让我处理紧急事项,眼看要搞到迟到。
我又烦又燥,几乎要放弃订票。
但我毕竟还是深爱着志玲姐姐的,毅然排除万难,孤身前往,迎着一对对情侣讶异的眼神坐进影厅。
等到场灯暗下,志玲姐姐的嗲音在耳畔响起,我总算把焦虑和尴尬都抛诸脑后了。
看完电影,我的第一个念头竟然是,幸好被放了鸽子。
因为我曾向姑娘介绍,这是一部“爱情搞笑片”。
可事实上,这个文艺气息缭绕的爱情故事里,有的是苦涩和甜蜜交织,有的是相思之痛和怀念之殇,虽有几处轻松诙谐,但并无法上升到搞笑的级别。
之所以犯下这个错误,全因为我自己误导了自己,一个印象来自好莱坞那部《浓情巧克力》,同样是巧克力萌生出爱情,那片里有为数不少的犀利幽默和嘲讽。
更主要的是,《甜心》多款海报都是两男一女布局,志玲姐姐作御姐大女人状居中,两霓虹帅哥笑逐颜开簇拥在旁,怎么看都仿佛《单身男女》等“二男追一女,斗法渐升级”的复现,何况志玲姐姐已经演过一部同类型的《101次求婚》。
哪晓得,《甜心》可不玩什么泡妞大法、把妹神技,奇招尽出的情敌较量更是不见踪影。
追求女神的招数不外乎教滑雪、坐摩天轮、送花送巧克力、在雪地摆出大红心,如今的大学生都懂得玩更炫的呢。
影片让我想到许鞍华的《天水围》和《桃姐》,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题材,却唤起相似的体验。
许氏电影里如影随形的生活气息,对照着《甜心》里脚踏实地的恋人纠葛,爱情不外乎简简单单的追逐和守望,哪有那么多曲折离奇,哪来那么多大风大浪,一段回忆刻骨铭心,都足够煎熬上十年了。
大起大落的波折在这里基本缺席,即使是福地佑介的角色意外身亡(这可不是剧透哦,满网的内容简介都写到了这点),考虑到他滑雪场救护员职业的高风险性,并不与狗血洒一地的韩剧桥段为伍。
看片时我一直在想象,这故事有没有可能发生在身边。
结论是,除了寥寥几处有空中楼阁之感,此外都紧贴着生活的节奏。
别的不说,池内博之不敢正面示爱,只是借酒浇愁,就和我一个朋友的遭遇何其相似。
最近在网上遇见他,总免不了谈到他的感情挫败,我很来事的督促他对姑娘大胆追求,变着法子出点招数,他总犹犹豫豫,瞻前顾后,不敢火力全开。
看完影片我给他发了条短信,建议他约姑娘看看《甜心》,希望银幕上的眷侣能促成一桩银幕下的姻缘吧。
配乐家的名字能被用作影片的大众卖点,在欧美国家也凤毛麟角,亚洲大概只有久石让大神一人。
影片的主旋律相当动听,每逢“触景生情”,“真情告白”,“缅怀忧伤”三种情绪,都会适时响起,编排的很是入脑,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哼哼。
好几首配乐都很像日式节奏布鲁斯歌曲的前奏,听着听着,我总是生怕一个女声会突然唱起来,这让我有点出戏,大概是我听的日语歌太单一了。
总的来说,这张原声并不是久石让的最高水准体现,但足够放在书吧或咖啡厅里当背景,循环几遍也不会腻的。
比较吊诡的是,你若留心开场前的龙标,中括号里标的年份竟是2012。
原来影片是为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所拍,一口流利日语的台湾偶像主演,两名日本帅哥配戏,故事放在上海和北海道,讲述一衣带水间的爱情,作为献礼片实在是恰如其分,一年多前就亮相东京国际电影节。
但由于去年中日紧张局势,在大陆的公映被推迟到了今年,宣传力度也不如最初预想。
好在对于影迷来说,这块巧克力本身依然纯粹可口,并没有因掺杂了政治的杂质而失去了诱惑。
它还能让我看到年轻一岁的志玲姐姐。
志玲姐姐继续展现让全场女生妒恨的驻颜神术,略施粉黛,不打柔光,娇柔细腻的脸庞,吹弹可破的肌肤,稳坐装嫩交椅第一把,别说演大学生,演高中生也毫无破绽。
后半段她有好几场眼泪汪汪的戏,镜头不移,直到两行清泪落下,分明是一种自信的表达:我可没有化浓妆哦,否则妆早就花了。
放在别的电影里,我会说巧克力店生意兴隆是艺术夸张,但本片里百分百写实,如果我所在的城市有这么个巧克力西施,即使门口的队伍比最高档的夜店还长,我也非光顾不可。
福地佑介对林志玲说,他想调制一种不会融化的巧克力。
他大概没有想到,池内博之替他完成了这个心愿。
老太太对池内说,爱她不能憋在心里,要得到她,珍藏她。
池内用十年的守候,证明了自己有一颗不会被时间融化的永爱之心。
最后,这颗心被做进了巧克力中,盛进了求婚戒指盒,融化在爱人的嘴里,也融化了她的心。
带着感情去做巧克力,听起来神乎其神,其实远没有那么难做到。
(文/方聿南)
男一和女一不来电,男二和女一也不来电,男一和男二更不来电。
故事似曾相识。
权当向往昔纯美浪漫日剧的一次失败的致敬。
当然,有漂亮优雅的林姐姐,风景如画的北海道和看上去很美味的巧克力撑场面,也不是全无可看。
还要果断忽略姐姐依旧稚嫩的演技,毕竟人无完人,这是必需的。
但世无定数,张曼玉不就是拍了无数烂片之后突然开窍会演戏了吗,人家现在都在修仙了。
北海道雪景风光很美,林志玲日语说得很嗲很好听,轻柔的慢慢的。
从一开始安排阿守是个救护员,我就知道他在电影里必死无疑了,还得让女主角念念不忘10余年。
剧情没有亮点,所谓甜心巧克力是一种想念,用心包裹爱的滋味。
一个人如果用10年去陪伴,照顾,等待另一个人,那必然是真爱了,久处不厌就好。
选择新的生活不是忘记,而是活出深爱的人期望的样子。
北海道的美景配上志玲姐姐的服装秀,以及嗲嗲的语音和表情全篇称为98分钟的广告片并不过分。
分分钟都可以出戏,然后加个啥产品图上去故事略老套,从一开始就看得出来女主看着Mamoru满眼是爱,看着木场就差点儿意思女主绿茶肯定没跑,是不是婊呢?
对于回忆部分,似乎是先和木场勾搭上了,又碰上了Mamoru,瞬间进入状态木场的10年大备胎是有点儿憋屈但似乎也说不出啥,女主这样的大美女还是被Mamoru的浪漫简单感打动了,普通光帅、付出对于追求者无数的女子似乎是没啥用比起101次求婚,本片还是相对美型了很多。。。
一分扣给志玲那个表情演技可谁又不能说这种角色设定可能就是她本色出演才对呢??
PS: 豆瓣的评论对波老师呼声好高,谁投资拍一个波老师和志玲对手戏的片子???
皑皑白雪,静谧小镇,北海道的冬日风光成了这部电影的亮点,再加上林志玲姣好的面容,使得电影一开始就将观众的目光吸引在荧幕上。
但是这样的美好之后,美丽的风景也就成为林月的伤心之地。
本部影片是一部典型的日本风格的爱情故事片,我们从电影的创作团队来看,就不难发现,从导演,到摄影,再到配乐,都是日本人担任,尤其是配乐方面,著名的久石让让整个电影都沉浸在安静却不使人昏睡的轻音乐中,为整部电影增色不少。
影片故事线索简单:一个从上海到日本北海道夕张小镇留学的小姑娘,在当地邂逅了当地的一位雪地救生员——星野守,但是也同时发生着的是另一名救生员——木场也在一直暗恋着这个美丽天真的姑娘——林月。
但是这不是俗套的三角恋,而别出心裁的将故事设定在林月心爱的男孩星野守死去之后,也就是说,木场的“情敌”不是活生生的一个人,而是林月所有关于星野守的回忆。
在上海的外滩繁华都市风光下,在安静的上海小巷中,林月和木场的特殊的爱情也在默默地进行着。
林月放不下心中那个初恋的星野守,一次一次的回忆,我们都可以看见10年前唯美的爱情故事,也可以看见现实中林月和木场之间异于其他普通男女关系的情感。
是继续坚持自己心里那份纯真的少女时代的情愫,还是珍惜眼前人,接受木场的真挚的爱?
林月的心里又何尝不是在纠结之中呢?
我们看得到当年星野守背着自己亲手做的巧克力,扮演着夕张小镇的圣诞老人,给大家派发巧克力,而这样的乐观热情的生活态度一下子就将妙龄少女的心牢牢捕获。
那份让林月魂牵梦绕的巧克力其实也只是比其他巧克力多了一份甜蜜的幸福感,而正是这样的一份幸福,正好的印证了电影名称中的“甜心”。
而关于电影中对星野守把自己的心脏移植给林月的情节没有过多的演绎,而是在林月在接受木场之后昏迷时,木场的那几句祈祷和乞求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星野守化作林月的心,用着另一种方式呵护着林月。
这样的桥段貌似很俗套,但是在这样的唯美的爱情中,我们也能够理解他只是用了最贴近人性的思路来诠释他们之间的爱情,简单的平凡的,也是绵长的。
舒缓平静是这部电影的主要感情基调,情节上的简单唯美,演出上的波澜不惊,再加上久石让的绝佳的配乐,写意而静谧。
我们可能会觉得林月这样的坚持是傻,是白白浪费青春,也是辜负了木场的一片深情,但是我觉得电影只是在给我们一个简单的信念:爱情是长久而无声的。
林月的10年的苦苦痴情,木场的10年默默等待,还有星野守10年的别样守护,都给我们一种更想要相信爱情的冲动,什么累觉不爱都是人们的调侃,人间还是真情满满的!
物欲横流的时代,有人呼唤真情,可是,又有几人真正的付出过自己的深情呢?
爱过一个人之后,付出了真情之后,收获的真情也会随之而来!
加油吧,各位少年,爱情还是美好的,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吧!!!
无意之间看到的电影。
志玲姐姐的电影看过好几部,看到这一部感觉真的看到了演技的进步,这一点要点赞。
北海道的美丽风景和迷人雪景让人印象深刻,中国部分在上海的取景也可圈可点颇有意境。
男一男二说不上多帅,池内博之看着还算养眼。
志玲姐姐在日本的造型多清丽甜美,加上嗲系日语,软萌系数90,国内的造型端庄贤淑,还是值得女生们一学的。
电影的情节虽然采用了各种插叙回忆,不过本身情节有如韩剧般狗血,着实浪费了这么好的风景和演员。
看完这部电影,看了很多影评之后,我突然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电视剧的观后感。
里面写着:看到结局,男女主角在一起了,大家为他们圆满的结局感到开心,殊不知,他们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在一起,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们的生活会不会幸福,又有谁会知道?
我的感觉,也同样。
不能否认,导演开启这部电影的意义,应该是让人懂得去发现爱,去珍惜爱,去懂得守护爱。
但我想从最基本的开始:什么是爱?
有人说,能在一个人身边守护10年,必然是爱了。
错!
我不能说林场对林月一定不是爱,我只想说,他或许守护的,只是10年前的林月,那个可爱的留学生,那个和阿守在一起的林月,那个他没有得到的林月,那个受了伤的林月。
他所守护的,只是在他生命中缺失的一部分,一种感觉,或许跟林月无关,或许跟人无关,只是那时那刻的一种感觉,那种让自己以为爱上了的感觉。
或许是我没有完全解读电影的故事,或许是我太悲观,总之,我感觉他们这一段,与爱情无关。
既然这样,何谓守护爱,何谓等待,何谓发现和珍惜呢?
没有了最基本的假设,一切都不成立了。
对于林月来说,她不可能不知道林场在她身边是因为什么,不管他是守护那份感情也好,守护林月本身也罢,总之他所做的一切和她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她不接受,本应早早用含蓄的方式让他知晓;如果她一早就能接受,又何苦为难他整整十年?
最后让她感动的,竟是林场做出了她想要的巧克力味道——阿守曾经做出过的味道。
林月和林场在一起了,却觉得那么的讽刺。
他们在一起真的会幸福吗?
她还会经常想到阿守吧,一个愣神,都会引起林场的注意——他守护了10年,自然对他苦苦得到的这个人是十分敏感的,林场或许不会问她,或许会装作不在意,可又怎么可能不在意,只会自己偷偷在心底难过罢了。
之前说不介意,是因为他们没有在一起。
一旦在一起,她便是他的,他就会介意,她心底有另一个人的存在。
说来说去,这个电影中,最幸福的便是林月,前半段人生有阿守的细心呵护憧憬未来,后半段又有林场的相守和呵护。
不管怎样,她都不会是一个人。
我却不喜欢,她利用林场的感情,浪费了他整整10年的时间。
最后在一起就能弥补一切吗?
在一起就真能放下所有安心爱他吗?
……一切都是未知的。
说实话看完这部电影,我是颇为气愤的,我也不清楚它触动了我的哪根神经。
我只是觉得,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以理由去耽误别人的时间。
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清清楚楚的表达自己不好吗?
所以我只想说,女主就是我心中的绿茶婊,我不喜欢。
由林志玲、池内博之、福地祐介联合主演的跨国浪漫爱情电影《甜心巧克力》将于11月8日进军“光棍节”档期,日前片方发布影片“冷爱”“暖爱”两款主题海报。
海报通过描绘林志玲与两位男主角身处不同的恋爱场景来表现影片两段风格迥异的感情线,极富色彩差异的画面突出了影片“冷暖”两种不同的爱情形态,让人对林志玲在片中的感情经历愈发好奇。
情陷两男 女神林志玲真爱成迷 电影《甜心巧克力》“冷暖爱”恋情海报采用与传统爱情片海报截然不同的表达形式,主要用色彩所代表的特点与风格来展现影片里两段不尽相同的感情线。
其中在“暖爱”版海报中,林志玲与池内博之分别骑着自行车置身于一片落叶飘飞的街道上,两人手扶自行车相视对笑,充满了恋人间的甜蜜与温馨。
而在“冷爱”版海报中,林志玲却是与影片的另一位男主角福地祐介在一片冰雪中一起滑雪,从两人的互动中也看出了属于恋人间的那种亲密与默契。
两段感情都是林志玲的浪漫爱情,但是不同的男主角让人心生疑虑,到底哪一位才是林志玲在片中的真爱,而影片中有关Mr Second与林志玲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情节,随着此次两款恋爱海报的曝光,这一场有关巧克力的浪漫爱情故事成为了一个美妙而神秘的谜题。
两种爱情 最特别光棍节电影 虽然被号称为今年光棍节“最能陪你过节”的爱情影片,但电影《甜心巧克力》处处都让人感受到如同恋情般的“成双成对”:双味——林志玲心中爱的味道和现实中巧克力的味道反复出现;双爱——林志玲与池内博之的暖爱,林志玲与福地祐介的冷爱;双城——影片故事发生在日本北海道和中国上海两座城市。
这样单纯而简洁的爱情描绘打破了传统光棍节的孤单主题,而如此用心且新颖的表达使得《甜心巧克力》成为了网友们心中今年最特别的“光棍节电影”。
虽然还未上映,但这部跨国合作的影片已经获得了第25届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之风最佳影片入围、第4届中美好莱坞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入围、第23届日本夕张国际奇幻电影节闭幕影片、第13届韩国光州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评委会大奖等诸多国际化奖项,影片的质量可见一斑。
跨国浪漫电影《甜心巧克力》集结了中国、日本、马来西亚等亚洲顶级主创阵容,有成功打造了《画皮》系列的国内著名制片人庞洪为影片担任总制片人,曾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的米子是电影制作人,而日本音乐大师久石让也倾情加盟为影片操刀配乐,影片将在11月8日登陆全国大银幕。
林志玲自从踏入影视圈来几乎已成为烂片的代名词。
虽然她很努力,但是千篇一律的卖笑换装,肤浅的眼泪笑容,经不起推敲的情节,都是她所演影片的硬伤。
这部《甜心巧克力》也不是例外。
本来也没抱着多大期望去看,看完只能更失望。
难道是心境变得复杂了?
我已然不能接受这种从一开头就能猜到结局,男女主人公共同战胜时间、病痛等现实中所有的不确定因素而在一起的童话故事。
大多数剑指诸如情人节、光棍节等“非官方”节日的浪漫影片,都毫无新意。
俊男爱美女,养眼又梦幻,现实很残忍,结局在一起。
除了少数像《失恋33天》、《北京遇上西雅图》凭借演员非凡的演技和故事独特的视角而突围而出的影片之外,很少有让人耳目一新的。
为煽情而煽情,为感动而感动,没有一滴眼泪流到心底,没有一抹笑容发自内心。
林志玲所谓5分钟一小哭,10分钟一大哭,随便一个路人滴两滴眼药水都能做到。
她并没有融入整个场景之中。
或者说她融入了,但是表现出来的太表面了。
全世界每年这么多档爱情故事,实在很难再在情节上出奇制胜。
阳光的美少年在恋爱的甜蜜中意外身亡,徒留娇柔的说着台湾腔的上海美女戚戚然十年矣,然后美少年的大叔兄弟默默守候,终于获得早些时候不知道跑哪里去的酒吧老板天助,抱得美人归。
天哪,能不死人吗?
能不要因为美食和美景在一起吗?
能屈服于时间和空间吗?
能不要这么这么俗套吗?
现实世界有多残忍,十年,不是一个真实空间里能等得起的数字。
得知男友为救自己意外身亡,仅仅哭是不够的,仅仅十年内没想到一次就哭一次也是不够的。
真正经历这种生离死别的人,眼泪已经是最最廉价的表演了。
整部电影充斥着虚假的浮夸的沉重哀痛,使人无法与主人公情感共鸣。
又哭,又哭,这也能哭,还哭,基本上是我看整部影片脑海里盘桓不去的几句哀泣。
而所有浪漫桥段的堆砌、美食对情感的辅助,都不能达到导演希望达到的效果。
连最后的换心,都弥漫着浓浓的烂俗韩剧意味。
想一手握着日剧小清新,又要在光棍节让所有孤男寡女心头一动,导演胃口好大,但是却适得其反。
看完后没有感动,不会为主人公的境遇唏嘘,不会在光棍节有强烈脱单的欲望,心里只有一句话:真的太草率了好吗!
少数能加分的也许只有大师久石让的音乐,北海道美轮美奂的雪景,以及男女主人公美好的颜。
真正的爱和悲伤并不是只表现在笑和哭里。
融入生活乃至生命,才能感染观众,痛彻心扉。
美人,足矣。
志玲姐姐挺美的
装逼需要底线,装嫩也一样。
故事不错,就是节奏有点慢
想说这一部就是完美的弥补了《意外的恋爱时光》缺失的那些触动人心的部分,有过最初信仰的人才能理解得了爱情是可以不切实际无穷尽的延续在时间和空间的缝隙里海市蜃楼式的存活。想要去夕张看一看,好像幻境里到达过的地方。
分数都是打给北海道的,志玲姐姐能不能再嗲点了。。。
美术摄影配乐很赞,剧情很shi
皑皑白雪,北海道小镇,亡故的未婚夫,走不出去的未婚妻,导演有着何等的【情书】情怀,又有着何等平庸的技法,把片子拍得这么平淡,没有丝毫味道。PS:这98分钟的乏味巧克力还不如林志玲出演的【梦龙悦享殿】3分钟广告好看呢。
巧克力吃多了要腻,绿茶婊装多了要烦
真应景,哈尔滨今天下了好大的雪。但和片子北海道夕张的雪景比,还是差太多了。被片中滑雪场整面雪道的那颗“心”感动到了。就是林月和星野守相爱的过程好牵强,林月和木场的爱情又沦为陪衬。2013年了,还在用1993年的剧情,撒狗血一分都不值。
看不懂。。。
出乎意料的好看和完整。日本部分值得四颗星,志玲姐姐也从以往假矫情变成真纯情,还蛮喜欢演对手戏的阿守,可惜遍寻不着其他作品了。池内博之由于以前出演太多皇军大人,以致看戏时一直在出戏。合格的院线爱情电影~
怎么还不老啊,我都老了
氛围挺文艺的,配着音乐看感觉挺美,像是真实故事一样
剧情炒冷饭也就算了,演员的演技还没亮点[崩溃],好在,还有北海道美丽的风景可以看看。看着北海道的雪景就会想到@WangQi-WQ 镜头里的北海道美景~恋恋北海道~
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日本电影,场景优美,配乐优美。原来是久石让配乐作曲,点赞
作为情人节的收尾再合适不过的影片了!整部片子一直在为大叔加油鼓劲!大叔干巴呆大叔卡口一!ps:志林阿姨!!!美翻了!!!
一星给北海道。不过是98分钟加长的林志玲的松露巧克力广告。
超级美丽
给景色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