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空间”的设定很新颖,演员的演技也都在线。
尤其是女主,最近几年难得看到的很大气的长相,让我一度想到大明宫词里的陈红。
剧中营造的诗经一般的古风古韵也很醉人。
上巳节,南梦湖乡野,还有幻灯PPT诉衷肠,都很戳我。
看前半段的时候一直有两个疑问: 1 陆鸢为什么一开始(以陆鸢视角的一开始)会深爱上沈不言? 2.为什么沈不言的第一次穿越(以沈不言视角的第一次穿越)改变了历史(元启之变的结局从诛杀了李拥变成了陆鸢身死),而后面每次穿越,想改变陆时陆鸢的命运都做不到?带着“悬疑”看到最后三集,我看到了答案,却是让我很难受的答案。
第一个“悬疑”,陆鸢为什么会爱上沈不言呢?
陆鸢在(自己视角)的沈第一次来就已经深爱上他了,认定了他,一直等他归来。
因为沈在她的生命里就是机械神降,给她“上课”,教了她很多她不懂的知识,改变了她们一家的命运。
我在前十集看到了一个无比美好的女子,她智勇双全,忠义无双。
她能治一国,还为平天下奠定了基础,为家国天下生前幸生后名都能舍弃。
她为什么能做到? 因为她在年少时遇到了一个男人,给她“上课”……在前十集,两个人的感情有两处让我十分动容。
一个是陆鸢持凤牌登后位,沈的旁白“每一样都比你我之情重要” 。
另一次是沈让陆鸢什么都别管与她结庐南梦湖,但陆鸢坚持要进宫,告诉她“这就是一个晟国普通女子的选择”。
这两处,都展现出了陆鸢舍小情爱而就大家国的一面,也展现了男主在这两次基于对女主的理想的认同而做出的支持与陪伴的承诺,仿佛描写了两个独立平等且惺惺相惜的灵魂。
但是在最后三集里,两个人不再平等。
沈变成了陆的拯救者,教导者,塑造者,构建者。
反观陆对沈有对等的塑造吗?
没有。
沈在一次次遇到陆之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变得爱她,爱她,更爱她。
到了沈时间线的第一次穿越,那就是深深深深地爱她,要救她于水火。
而他自身的成长,剧中表现甚少(可能就是更认真的挖掘历史史料?) 第二个“悬疑”,为什么沈不言的第一次穿越(以沈不言视角的第一次)改变了元启之变的结局,而后面每次穿越,想改变历史都做不到?卖玉的婆婆告诉了我们答案: 都是沈写的 一切都只是沈的想法在变而已。
所以在这个故事里,男性是做梦的梵天,女性的一切美好都是男性的“起心动念”,而已。
最后,穿着现代衣服的陆时遇上小小的“陆家丫头”,告诉她你是“陆鸢”,是雄鹰,你将来能怎样怎样更是佐证了婆婆的说法,补充了沈不言对于陆鸢的彻彻底底地“构建”。
至此,我看到编剧有意无意的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女性的美丽,纯真,深情等特质是男性深深向往的(所以才会出现在沈梵天的“梦”中),而女性的力量的一面,成就功业的“大女主”的一面,则是需要男性教导和塑造的。
ps:另外吐槽一下最后三集的“超悬浮架空”也是看得人相当出戏。
首先就是“奴籍”这个设定吧……家国情怀的前提国家的认同 国家认同的前提是消除封建(本身剧中类战国时代的设定也是对应了中国从封建制到郡县帝国的历史)。
如果女主一家是“奴籍”,是附庸的附庸,那是很难有“家国情怀”的。
如果写陆鸢和陆时此时是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比如军功)摆脱奴籍,在向上的过程中不断构建了家国情怀还可以理解。
但是编剧显然没这么写。
陆家姐妹的身份设定显然能让人想到卫青姐妹 马奴因善骑射入伍建功也显然对应着秦汉时代 然后后面李拥来了句我多少多少岁高中魁首……我……emmm……这是……是又科举了吗?
另外还节度使 你九国 一个国有多大?
几个节度使呀?
知竹的小短剧一直不错,之前看过《虚颜》和《东栏雪》,看的出来的贫穷也看的出来的用心,而且她很能抓住那种暧昧拉扯的点,不是直给的热烈而是一直含蓄隐忍的躁动,带着点禁欲的诱惑。
镜头的美感独具一种女性的细腻感。
我对她的作品一直感观不错,尤其喜爱她作品中对于女性角色形象的塑造,那是一种可以弥补整个中国屏幕女性角色苍白的一抹亮色。
《古相思曲》同样如此,一贯的保持着知竹的特殊并在之前的基础上对于女性的定位有了更深远的塑造。
许多人去看的是男女主逆向时空的虐恋,去看触不到衣领,拂不去的竹叶;去看爱意最浓你却不知的遥远;去看春雨霏霏,乍暖还寒,一曲相思绕霭缥缈。
而我却被立危城而亮凤牌,弃田园而归庙宇,付身弄烛而懂制衡,尽忠守而担污名,平天下而坠玉碎的陆鸢人格所感动。
沈不言于我看来,与其说是男主,是女主温情牵绊,不如说他是女主坚韧如松,纯白如雪的高洁灵魂的见证。
有他的眼睛,才能看到陆鸢所行所做,所得所失,所守所忠。
爱情,对于陆鸢的人格形象来说小家子气了。
她是可不惧千夫所指,可独面世界为敌,可身背万世污名而坦然赴死之人。
男女之爱无法拘囿她自由的灵魂,无法磨灭她崇高的良知,她是于天地间遨游的雄鹰,纵然心中有柔软泪水,也知道眼底的前方该如何前行的人。
如此奇女子,连天地都无法让她寥寥几句荒诞言论埋葬于历史的书页中,所以沈不言来了,他不是来改变历史,他不是来拯救陆鸢,他是来见证,来平反的眼睛。
而,陆鸢也只求一双眼睛,正如影片的最后,那断掉的琴弦,一曲相思寄君知,便足矣。
陆鸢太出彩了,出彩到跳脱了剧本,跳脱了虐恋,跳脱了情节,她的高光是我所见女性角色中最为明艳的一位。
而正是陆鸢塑造的太完美,让我忽略演员略显尴尬的演技,尤其是倚华对陆时表达爱意的那特意睁大的双眼,当时尬的我差点劝退。
全局唯有张雅钦的演技还看的过去,其他人的网红气质太浓,跟不上剧本的厚度。
而且逆向时空的设定,太考验耐心了。
本来因为逆向时空的错位,就会让男女主之间的情绪有断层,隔着时间的落差。
男主处理起来太粗暴,让这种情绪断层明显到让人丧失耐心的地步。
若只是前面几集,我的评分也只不过是个还行的档位,直到女主视角展开,直到陆鸢同楚同裳的对话,那突如其来的闪光,立马拉高了它在我心中的地位。
也让我对于全剧的看法,有了彻底的改观,从此开始,回顾所有前尘往事的细枝末节,不得不感慨剧本打磨之细,情绪饱含之深,不得不叹服。
因为是小成本网剧,所以瑕疵的地方一眼便能看出,但陆鸢的精神弧光太过耀眼了,抓人眼球,的确是值得推荐的好剧。
镜头记录。
柳枝沾露,祓禊去灾
即视感:
来日方长,可他们已经走完了来日这宿命感的设定啊……
“你不需要听任何人的,爱你所爱之人,做你想做之事,终有一天你想要的都会实现。
要知道,鸢的本意,是鹰。
”“真的吗?
我还以为是纸鸢呢。
”“真的,你不需要那根线。
所以啊小丫头,你可能要自己走回去了。
”“我还会再见到你吗?
”“会的。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
仿若昨日檐下初逢,十年梦一生若来年终于往事封尘,大梦初醒问年岁情如薄纱,缘聚敌不过离分却为何沉沦
连年征战让百姓负担太重,清除李拥余党又得罪了这帮文官集团(奸臣),所以才造成百姓不理解、文官咬牙切齿的局面,这时必须有一个人出来背锅大晟的内忧外患,外有侵略者虎视眈眈,内有奸臣内外勾结妖后之名,就是这么来的话说大家不觉得在影射什么吗贤相李拥,贤相李拥………还有宵禁……所以……你,想,到,了,什么?
这个版本恐怕是正史哦不禁感叹,正邪忠奸之争,自古就是这么惨烈啊说些离题的。
衣服的颜色,比喻相思的深浅,相思愈深,则衣服的颜色也愈深。
初见时,女主是白,后来镶了红边(相思萌生),后来是海棠色,后来是正红如红豆(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临终前已然是黑色。
男主正好相反。
一些补充。
小组有帖子说绝不接受女主自杀。
相反我却很喜欢这个结局。
便如此回复:我很理解女主为什么要自杀,不能和相爱的人长相厮守,每一天活着都是折磨,都是苟延残喘。
如此苟延残喘下去,不过是凌迟罢了。
与其钝刀子割肉不如来个痛快。
然后被喷为恋爱脑了。
不想自我辩解什么,但是真的很爱这个玉碎弦断的结局。
可能因为设身处地地与人物共情了一下,我能理解陆鸢的痛。
日复一日的绝望,若非还有为国为民的义务,强撑着这一口气,早就活不下去了。
相爱而不能相守的凌迟之苦,又有几人能承受呢?
陆鸢之死,也许你看到的是殉国,可我看到的是殉情,见仁见智。
就是喜欢殉情的女孩子,无论是杜丽娘还是林黛玉,抑或是如懿…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女主视角:我在湖边拾到一块玉佩,遇到了一个人,他看向我时,有我不懂的深情和隐忍。
他教我学识,教我思考,给予我全然的信任,他对我严厉又温柔。
但在我想要表白心意时,他却后退了一步笑着说他教我的最后一课是他要离开了,但我还是能感觉到他落在我身上的目光,我故意摔倒,看着他急匆匆的过来查看,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有些事不能强求然后晕过去了。
我带他回家,听他在睡梦中呢喃:鱼在水中游,是尾也是头。
我想起他问我如果知道一个人十日后就要去世,是否会告诉他,我以为这个十日是指他,多年后才发现原来是我。
他消失了三年,回来就要杀我的同盟,我不理解为什么,相处中我意识到这不是我认识的他,但这确实是爱我的他,这次他在承诺我永远的时候消失了,我下定决心若命运如此,我不要再与他相认。
多年后他再次出现在我的视线中,我能感受到他爱意消减,我以为自己可以将他当作陌生人,但他却一次次的靠近我,想要试图改变我既定的命运,可一切都是徒劳,我还是失去了最后的至亲,这一次他没有消失,他死在了我的面前,他告诉我还有下一次,此刻,我无比感谢他不属于我的世界,十年后,他身着一身奇怪的服饰和陌生的眼神再次出现,我终于等到了他,哪怕他已经完全不记得我了,这一次我挡在了他的身前,这一刻我突然理解他对我说还有下一次的心情,看着他错愕和震惊的眼神,我握着他的手安慰他,他还会遇到我。
演员们表演都在线,逆向穿越设置新颖,但剧本的底层逻辑和价值观deeply problematic且父权:男主作为一个反复从天而降又凭空消失、不断干预历史却完全无需对历史负责的男性,只花几天就完成了跨朝代穿越,成为了女主史诗般人生的塑造者,并且让她付出了一生空等一人的巨大代价。
反观这个男性角色却基本没有付出什么时间精力成本,女性也依旧被放在“包容者”、“等待者”、“隐忍者”的永恒客体位置上。
表面上她强大又坚韧,是情报员、谋士、女将军,也是一国之母,但越往后看越像在说:是逐渐成熟的男主,一步步将女主推向了这传奇、伟大而苦难的一生。
逆向穿越叙事的设置,让两个角色的相遇总处于权力不对等的关系,而弱势的总是女性一方。
在男主故事的开端,他以无知无罪的姿态出现在早已默默承受了几十年的女主面前;故事的最后,又以无所不知的强者姿态降临在年幼懵懂的她面前。
她不是在包容他,就是在仰望他。
这样不对的的关系,不仅抹杀了女主角色本身的强大和主体性,背后还隐藏了一个狗屁逻辑——若没遇见这个来路不明的男人,原为奴籍的“她”永远成不了能担天下大任的护国英雄。
He made her, and therefore she lived and waited for him. 反思剧情中的穿越设置,为什么一定要把男主放在历史的塑造者,而非见证者的位置上?
两情相悦也不该赋予任何一个人这样大的权力。
为什么不能是女主坚定选择了一条为家为国之路,无论男主尝试如何干预历史,都无法改变她的命运走向?
为什么不能是他通过一次次徒劳的穿越,逐步看清她是谁、尊重她所选的命运,并见证她成为她自己,而不是亲自用一系列mindless的行为无意识塑造了一位女英雄?
到底要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以浪漫爱为主线推动的故事里,把人生和命运决策权还给女性?
到底要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心平气和地接受,女性强大只是因为她坚定地选择和成为了她自己,而不是受到某个男人的引领?
虽然这部剧本质上是一部言情剧,但个人层面的情爱不应该被刻画成女性命运的塑造者。
无论是爱一人或爱世人,都是她自己主宰活出的人生。
对于我而言,这部剧有两处最动人。
陆鸢的坚韧是最打动我的。
陆鸢一生拥有过什么。
少时家贫受人欺凌。
年少遇到世间最好的人,却转瞬诀别。
为了抗衡李拥孤身进宫,只身犯险,身边只有一个倚华。
26岁失去唯一的亲人。
此后入宫做皇后,只有无尽的孤独、艰险,生活处处波诡云谲。
这命运给谁不绝望,换谁不抑郁,但陆鸢始终怀有一丝希望,无论是对太平盛世的期许,还是对再见男主一面的守望,她永不放弃,敢与命运搏上一搏。
在一个低成本小短剧里,我看到了一个世间最有勇有谋,光风霁月的女孩。
她一生寂寞如雪,却高洁如松,敢当大任,也不失细腻,永远保持初心,对身后之名毫不在意,“你一人懂,便足矣。
”这就是她与李拥最大的不同。
李拥放不下一个“贤相”的名声,放不下对权力的渴望,所以他绝不可能得到陆鸢的心。
其二就是陆鸢和沈不言的灵魂契合。
最后一集真正拍出了两人相顾无需一言也知弦外之音的相知相许,穿越漫长的时间和空间,虽此后再无法相见,但沈不言最懂陆鸢的情怀,两人是超越时空界限真正的灵魂伴侣。
为酬陆鸢一生不渝的漫长等待,沈不言也在用自己的一生研究那段历史,为陆鸢正名。
这样的执着,这样的一颗赤子之心,证明了两人本质是同一类人,有着相似的热血和赤诚。
沈不言敢于冒充陆时,敢于两次刺杀李拥,甚至敢于抛弃现代人的生活陪伴陆鸢进宫,对于陆鸢而言,有此一人懂她是毕生之幸,何况他性子温柔,学识渊博,可以为她豁出性命。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不难理解她对沈不言的一生守望。
因此我格外心疼陆鸢,格外喜欢这部剧。
砸钱做大制作谁都行,情怀却极其难拍,立意更极其难得。
晟女陆鸢,赤子其人,世间无双。
席慕蓉以乐府诗《古相思曲》为灵感创作新诗《古相思曲》;UP主三千鱼以席慕蓉的诗为灵感,影视二创配音短剧《古相思曲》;以及B站根据以上素材,低成本制作的穿越剧《古相思曲》。
每个作品各自具有其独特的时代风格。
比如如今的电视剧所流行的时空交错结构,独立强大的女主。
比如席慕蓉爱用的意象:十六岁,玉兰树,执着于浪漫和哀愁。
穿过千年,它们都在讲述一个女子痴情的思念和等待。
春三月,她曾与情人琴瑟和鸣,却离别,漫漫时光苦苦等候。
感谢这部剧给她配上一位有情有义的男主,即使命运终究让他们分离,她的一生相思也不至再度落空。
—————看完了结局的分割线————————————以下可能包含剧透———————这的确是最好的爱情。
很喜欢《特别篇》。
剧中有很多相呼应的恰当意象,比如“爱是想要触碰却又收回的手”;比如“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如果你见到那个远道而来的少年,请告诉他,我爱过他”对应着正片里的告白,那句“如果你见到那个等待我的姑娘,请帮我转告她,我爱她”。
这一段情节暗合着“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似乎又契合了陆鸢一生坚持的“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从陆鸢的视角来看,她21岁时沈不言想和陆鸢“结庐南梦湖”,那时的她选择了离开。
而26岁时再度重逢后,是陆鸢提出“回我们的家去”。
她每次都有想要弥补过去的缺失,就如同沈不言想去弥补初遇陆鸢时,自己不理解的上巳节礼仪…虽然当时的对方毫不知情,只能在回忆中发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最后一集,男主看着断弦的古琴想象着与女主的重逢,想象着以他们最终已知晓一切的深情团聚。
他第一次穿越,以为是梦境的那次,曾听到暮年的女主在城楼上最后一次弹奏《相思曲》,后来的他破解了断弦前的密码,是他很想听她亲口说出,却隔着千年时光的“我想你了”。
编码方式是他曾教给她的。
他教给她的每一件事,他说的每一句话,她都深深地记得。
他改变了她的一生,让她成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她的善良和大义也感动着他。
她始终都怀有“宁为玉碎”的高洁。
他理解且支持着她的选择。
他们成长成极相似的两个人。
每次以命相搏,自身难保的时候,他们仍在诀别时刻告诉对方:“别担心,我们还会见面的”。
这极致的温柔,也让我回忆起那支歌。
“那爱情的绮丽,总是在孤单里,再把我的最好的爱给你”。
最好的爱都是如此相似。
愿你的诉说有人倾听;愿你的付出不被辜负;愿你的思念永不落空;愿你得偿所愿。
鱼在水中游,是尾也是头能得数度逢,劫济两难辨我从鱼头出,君已处鱼尾我情渐欲深,君心渐愈远也曾恨天命,终是明君愿君生我未生,我生君离散一切分明时,还得剩一见见时不识君,还请君莫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鸢时=春三月,元启之变=缘起之时,箜篌=空候,镜花楼水月亭=一场空,南梦湖=南柯一梦。
鸢飞戾天却一辈子困在皇宫,名为不言却用后半生为爱人正名。
断弦、玉佩的穗子是头发编的,这是以结发之妻名义赴死。
如果二人相处的时光是一个蛋糕,陆鸢得到的是被切分成块的🍰,她在情窦初开时吃到了第一块,但此后每隔三、五、十年,她才能吃到再一块,再下一块……而沈不言得到的是整个的🎂,他虽能一口吞下,但往后余生,便再也吃不到了。
沈不言转身离开时说的那句“我离开就不回来了”是真的回不来,陆鸢的“我知道”太让人心疼了,她什么都知道了呀…因为这一次沈不言完全不记得她,只凭历史猜到了她是妖后,但其实沈不言自己忘记了,他更早见到陆鸢是在城楼上,他以为在梦里,所以陆鸢也不知道她还能再见到他。
陆鸢也算得偿所愿了,她许愿牌上写的就是“与沈不言,再见一面”。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V411u7oW/女主服装的颜色从艳红到素白,男主的服装则是从白到黑。
站在对方的视角,彼此的爱都是越来越深。
https://mp.weixin.qq.com/s/NaeZmR85dJ0lnRAWUOxiwQ【特别篇】陆鸢视角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762019有条件的建议收藏海外版,内封软字幕。
目前有KKTV、Line TV(均需台湾IP地址访问)
今年暑期档的剧集市场,虽然一众S+偶像剧纷纷抬了出来,但鲜有全民爆款和口碑佳作(参见此前笔者撰写的评论)。
反而是B站上播出的一部小成本的《古相思曲》,在豆瓣上斩获8.5分的高分。
跟那些S+剧集相比,《古相思曲》没有大投入,没有狂轰滥炸的宣发,更没有什么所谓的“顶流”,但它却是真正的口碑之作。
归根结底,《古相思曲》以剧本的创新和鲜明的女性表达,一扫偶像剧千篇一律、中规中矩的萎靡之势,也为古偶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
5%的创新如今的偶像剧市场之所以让人提不起劲来,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平庸。
它们大抵是数据主导下的产物,平台根据后台的数据情况总结出一套偶像剧生产模式:什么样的人设更讨喜,什么样的主题最保险,什么样的情节讨论度高。
缺乏话语权的编剧团队,只能依照资方的指令去编写一部又一部的“配方剧”。
所以,很多S+偶像剧虽不至于烂,却让人感到乏味、无趣、单调、重复。
可见,剧本上的创新非常关键。
创作过《太阳的后裔》《黑暗荣耀》等多部爆款剧的金恩淑编剧有个“5%的创新”理论。
她说一般的类型剧,观众只能接受“5%的创新”,如果剧情太具颠覆性,就会失去大众性;但如果剧本连“5%的创新”都没有,它同样很容易就“泯然众剧”,观众缺乏非看不可的理由。
《古相思曲》从一众偶像剧脱颖而出,首先就是它的“5%的创新”。
剧情讲述的是,来自现代的历史畅销书作家沈不言(郭迦南饰),穿越邂逅一代“妖后”陆鸢(张雅钦饰),一场双向奔赴的千年爱恋由此发生。
单看这个梗概确实不新奇,穿越剧十余年前也曾泛滥成灾。
可《古相思曲》在穿越模式上就做了“5%的创新”:沈不言的六次穿越,是逆向时间穿越。
这也就意味着,他每一次穿越后遇到的陆鸢,年纪是越来越小;他每一次穿越后,对陆鸢的爱意都越来越深。
然而,陆鸢的时间是正向流动的,她不断成长,对沈不言的爱意也越来越深。
这时,他们对彼此的爱意,就形成了巨大的、难以逾越的错位:沈不言第一次穿越时,正是陆鸢从城楼上跃下的时刻,也是陆鸢苦苦等待二十年,再次见到她此生最爱的男人;然而,第一次穿越的沈不言却对这陌生的一切一脸茫然,他自然也无法辨识出陆鸢望向他的双眼里那炽烈的爱意……与之相对,第六次穿越的沈不言早已洞悉了他与陆鸢的结局,在他对陆鸢怀有最深切爱意的时候,陆鸢却只是一个懵懂的六岁女孩,对眼前这个陌生的成年男子一无所知……沈不言的逆向时间穿越,让他与陆鸢的爱情从一开始就陷入宿命的怪圈:他们双向奔赴,却始终在背道而驰;他们竭力想要改写历史的方向,让幸福停留在他们知道彼此也深爱彼此的某时某刻,然而历史的洪流还是不由分说地裹挟了他们,浩浩荡荡走向它原本要去的方向……这让《古相思曲》不仅在一众偶像剧中显得耳目一新,它浓烈而澎湃的BE美学也给人一种“崇高”的审美感受。
沈不言与陆鸢虽然无法抵抗宿命,但宿命不曾有一刻让他们停止相爱。
爱始终是抵抗虚无的关键词,也是人生珍贵的主观能动性。
女性叙事单单“爱情”又不足以概括《古相思曲》。
在早前的一众穿越剧中,几乎都是现代女性穿越到古代去,见证和参与了男性创造历史的过程。
女主角哪怕已经清楚地知道历史的走向,往往也只是历史的“局外人”。
《古相思曲》则是男性历史研究者,穿越到他所研究的历史年代中去,在历史潮流中乘风破浪的是女主角。
这样的视点转换,也是一种创新,拓展了女性在历史中不同面向的书写空间。
千百年来,陆鸢一直被后人称为“妖后”。
甚至作为历史研究者的沈不言,也一度认定了这一结论。
然而,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穿越,随着对陆鸢了解的加深,沈不言才看清了被历史遮蔽的真相,看清了所谓的“一代妖后”的真实面孔。
原来,陆鸢所谓的“嗜权如命”,是她一次又一次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搁置了儿女情长,勇敢决绝地投身于家国大义;原来,陆鸢所谓的“谋权篡位”,是彼时的王朝遭遇外军入侵,城楼里的百姓认为自己被抛弃,决定弃城而逃,陆鸢只能拿出皇上曾赐予的凤牌自称为“皇后”,以稳定慌乱的民心;原来,陆鸢所谓的“铲除异己”,是皇帝被毒“傻”,皇储尚年幼,权臣一直伺机谋反,陆鸢不得不步步经营、深谋远虑,并在关键的宫变中一举消灭野心家;原来,所谓的“除掉妖后”,陆鸢众叛亲离、凄惨地从城楼跳下自杀,是她为家国、为天下的主动选择……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吗?
不,如果胜利者是个女性的话。
准确地说,历史是由男性书写的,是由胜利的男性书写的。
在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性别格局之下,女性是不被允许参与社会生活的,遑论男性念兹在兹、疯狂追逐的政治和权力。
所以,时人恐惧于陆鸢的能力,更恐惧于她对政治的参与。
因为,这威胁了男性在政治中的垄断地位,也威胁了男权社会的根基。
把陆鸢“污名化”是最直接的选择,让她成为时人和后人唾骂的“一代妖后”,以此警示所有试图参与政治的女性,或者有野心的女性——女性不安分守己,下场就是遭人唾弃。
如果说爱情是《古相思曲》的主线,那么为“妖后”立传则是它最重要的副线——它经由“妖后”的制造,让观众窥见历史的真面目,由此看清“红颜祸水”的虚妄,也看清女性在历史中被压抑、被否定、被湮没的不平与痛楚。
这是鲜明的女性叙事。
《古相思曲》呈现不平,却也没有任何的怨天尤人,因为“鸢”就是“鹰”。
固然历史的绳索一直试图牵绊女性的步伐,但鹰终究要自主地翱翔于广阔天地。
古偶方法论《古相思曲》是一部成本非常低的古偶,它的瑕疵也主要是制作层面上的“捉襟见肘”造成的。
有意思的是,它的整体观感却好于一些S+制作的古偶剧。
S+制作将成本的大头用来支付顶流演员的片酬,片场也需要一堆人为顶流服务,给到后期制作的费用不会太高。
可剧集又要显示出S+的“格调”,需要各种大场面、大特效撑腰,却因为经费的不足,反而显露出“五毛特效”的质感,令观众嗤之以鼻。
反观《古相思曲》,成本虽然不高,却激发了主创者“变通”的创造性——做不出大场面,就通过视听语言上的精心布局来彰显效果;没有钱“写实”,就通过视听语言来“写意”。
很难想象,剧中的不少重要场景是用微单拍出来的,但不说的话,观众确实也看不出它们与S+古偶同类场面的差别。
这是《古相思曲》给古偶的一个新的方法论:更多的投资当然是好事,但也别一味拿“穷”为自己的粗制滥造找借口;小成本有小成本的拍法,S+就得有S+的气度。
如果请来了顶流却是粗制滥造的观感,那比小成本还不如。
还值得一提的是,《古相思曲》的剧本创意,来自B站UP主的脑洞混剪。
之后B站购买了创意,编剧团队再花费将近一年的时间做剧本的筹备和打磨。
如今一些S+古偶难看,有时也是IP的先天不足——网文本身就单调、套路、乏味,编剧团队也只是走流程把它改编成“配方剧”。
可很多时候,创意在民间,网友的某个脑洞有可能就是绝妙的idea,可以用来做剧本开发。
从这个角度,《古相思曲》为古偶剧本创作提供了方法论:不要再一窝蜂地去网文里找一些二三流的IP了,不妨认真去考虑一些网友的原创脑洞。
今年暑期档S+偶像剧的纷纷哑火,甚至出现“特别出演”的热度碾压主演和其他S+偶像剧主要角色的“奇观”,都足以看出观众苦无聊的偶像剧久矣。
《古相思曲》收获的好口碑给偶像剧创作提供了方法论——闭目塞听只会遭遇群嘲,兼听则明或有新出路。
——首发北京青年报·北青艺评——
看困了
不好看,太寡淡太平
爱你不是我唯一的归途,人生是我一直的命途,你是我汲汲人生的鲜花与幻梦。
打五星你们认真的吗?故事漏洞很多,很多地方设定经不起推敲,主要是静态画面比动态画面好很多,女主确实美,但是演技没有吹上天。武戏和配角戏一律不吸引人。
虽然制作很不精良,但男女主招人喜欢,逆向时空概念有点意思
好好拍古偶不好吗?其中的政治权谋真的很小儿科哎。
B站用户确实宽容……
其实也不是说完全没有瑕疵,但是真的能感受到主创团队的真诚。不管是古偶还是现偶,好多年都没看到这么打动我的男女主感情线了。看剧跟看二创都能看哭的程度。逆向穿越的这个设定既浪漫又哀伤。初见,即诀别。男女主的人设都太好了,内地剧中很少见到的那种好。以前看到说“好的感情就是用我的爱为ta插上翅膀,放ta高飞”看了这部剧就懂了什么才是这种感情。两个主演也选的很好,演技在线,眼神跟微表情都很到位。剧组虽然穷,但是从布景构图到服化道都很有美感。感谢主创团队创作了这么好的一部作品,让我感觉内娱还有救。
作为一部小成本古偶,确实是合格了,甚至有些超乎期待。在我这已经算很好的评价了,毕竟近几年有些大成本的剧连合格都做不到。男主一开始像是接不住戏,后来越演越好,但也能理解成现代人初到古代的一种无措,更何况他还以为自己在做梦。女主演技真的很好,从18岁的少女阿鸢到36岁的“妖后”陆鸢,眼神戏的转变让人真的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好喜欢“鱼在水中游,是尾也是头”这句话,很有宿命感。最后的结局你要说是be,其实也不完全,应该是个圆满的be吧,虽然在如此短暂的逆向时空里相爱,且无法陪伴,但他们一定都不悔相遇。
知竹和雅钦合作,还有夏夏和锦超,别把我的超爱tag叠满。雅钦这个扮相是真的好看,果然美女还是要有合适的妆造才行。不管妆造还是布景,都吊打一大批低成本古偶网剧好吗,而且情节设定也很好,一整个错位时空的双向奔赴,拿捏BE美学。“我们都互相深爱,只是,我们相爱的时间刚好倒错时空。”两个人的衣服颜色随着时间改变,一个越来越浅,一个越来越深,玉佩实现完美闭环雅钦的台词吐字好清晰,演员收音同样很清晰,演技比之前进步多了,果然还是要有好本子好角色,比之前的现代剧进步不少,武打戏有梦回小相思那味儿了,已经碾压一大批流量小生了好吗!就是时长太短成本太低,整体太单薄,制作得也比较粗糙。
从另一个角度看,在故事的开端或是结局,一个人就早已知道另一个人早晚会爱上自己,我知道你会爱上我,这也是一种浪漫。
不落俗套,不恋爱脑,真清流
最巧妙的是结构吧。但是我看过一部609房间- -
设定挺有意思的。女主视角来看,有个男人对她从深爱到相逢不相识,女主却越爱越深爱而不得,这不就是现实世界的写实嘛。好的,这都是我的瞎想,剧情我真是一点也没看进去啊。
看完无感,没他们说的那么好看,就是比较普通的穿越be剧吧,被骗了,现在的营销手段真可以
很美想法不错 但太平淡了 结局让我有种就这的感觉🥲很难受 然后也感觉不出来他俩是怎么喜欢上的
原来穿越了六次😭女主好美好美好有古韵男主差点意思知竹zZ:“另外很多人认为陆鸢等了沈不言一辈子,而沈不言只是一段短暂的时光,于是替陆鸢不值。可陆鸢知道有个人在未来等着她,余生还有所期盼,沈不言则是再也见不到陆鸢了。他们的思念是对等的,只是以不同的形式缠绵在了他们的日日夜夜。”
而你,原谅了我陌生的目光。
啊?
知道开头容易结尾难,但既然是逆穿结局不应该一开始就写好吗,穿越剧逻辑要么完全走悬浮,要么走硬核,可是故事越往后逻辑就越不严谨了,最后结尾很不ok,不懂剪小小鸢有什么意义。是想强调什么宿命感吗?完全是画蛇添足,前面十集都可以,最后的部分剪辑节奏故事情节完全不行。后面部分旁白太多了,剪的稀碎,不像是影视剧,像是个配音广播剧,剧情推动不是靠旁白就是靠第三人描述,老太太的设定十分bug,最后靠一个统一九国帝王的后裔给男主讲述真相,男主自己是傻的吗?这老太太设定让我感觉像是抄袭鬼怪里的设定,但人家是神啊,能洞察一切因果,一个后裔能看出这么多吗?男主就完全没脑子,猜不出这因果?非要加这一老一小人物,客观评价这剧也就七分了,吹太过感觉对别的剧也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