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提起张柏芝,很多人第一想到的是“艳照门”。
2008年的“艳照门”葬送了她的婚姻和事业。
作为香港影坛曾经的“玉女掌门人”,形象一落千丈。
其实张柏芝的星途还是挺顺利的。
1998年出演周星驰的《喜剧之王》走红,之后与任贤齐合作《星愿》,成为了无数人记忆中的爱情经典。
2004年凭借《忘不了》获得香港金像奖影后。
今天要说的这部电影是2001年张柏芝主演的韩国电影《白兰》,当时21岁的她还有些青涩,却把握角色恰到好处。
虽然这部电影在张柏芝的作品中不是特别起眼的,但本片中张柏芝的演技确实极为精湛。
本片也让她在韩国知名度大大提高。
康白兰(张柏芝)是一名在韩国的中国移民。
因为家人都已经去世,于是前往韩国投奔叔叔,却不知叔叔一家已经移民加拿大。
白兰在国内已经一无所有了,但是在韩国没有身份是不能留下的。
在职介所里,当工作人员看到披下头发的白兰时,也惊讶到了。
粗布烂衫依旧藏不住她的美。
的确,真正美的东西,是永远藏不住的。
张柏芝在本片中一直是素颜出镜,清醒淡雅,婉约可人。
如同她的名字白兰一样,那么淳朴,却依旧美丽!
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总是艰苦的。
你永远难以想象,他们为了生存,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多少辛苦!
白兰需要生存,于是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跟一个叫李江齐的韩国人假结婚,获得了留在韩国的身份。
只是,她根本没有见过李江齐人。
关于这个人,只有一张一寸照片,和一个红围巾。
如果不是机智,白兰可能就成为了一名陪女。
介绍工作的人间她漂亮,将她带到了夜总会。
好在她咬破口腔装病,才算躲过了一劫。
于是她来到了阿婆的洗衣店。
勤劳,认真,细心。
在寒冷的冬天光脚踩洗衣服,在冷风中撩头发的样子真的美极了。
有的人的美是浓妆美衣扮出来的,有的人的美是天然雕饰的。
清水出芙蓉,那会的张柏芝就是这样的。
每天除了洗衣服,就是骑着单车接送衣服。
简单的生活,没有一丝波澜。
于是,她开始想象这个假老公。
对于李江齐,她是感激的。
是这个陌生人,让她有了生活在韩国的机会。
于是,她开始给他写信,诉说着自己的想法。
精神之爱,让白兰有了生活的动力。
活在想象之中,会把这个人越想越好。
怀念,让感情更加浓烈。
白兰还是得病了,这本是韩剧的经典套路。
生活本已榨干了她的精力,但她的心中还记挂着心中的那个老公。
去见他一面,了却心中的遗憾。
只是,当白兰找到李江齐的时候,却正好是他因为卖盗版光碟被抓的时候。
两人生平唯一的对视,是那么的匆匆一瞥。
没有对话,没有沟通。
牵挂了一生的人,却只能对着远去的警车呆立。
这段感情,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所有的情感只累积在白兰的心中和信上。
李江齐是在收到白兰死讯的时候才想起这个女子的。
李江齐本是个混的不咋样的混混,一起出来混的哥们已经成为自己的大哥,而他依旧浪荡不羁。
对于跟白兰假结婚,他本是不放在心上的,他们本来就是靠这个挣钱的。
只是从门缝里看了一眼,其实他也感受到了她的美,只是他们本就是两条路上的人。
于是他留下了头上红围巾,就潇洒离去。
因为贩卖盗版光碟被抓,出狱后依然过着混乱的生活。
影片的前大半段都是讲他出狱后的生活,比较拖拉。
一个小混混的生活本就没有什么精彩而言,跟基友斗基,洗碗池撒尿,收保护费,被大佬各种数落暴揍。
因为老大失手打死人,想让他顶罪。
那样他可以收到一大笔钱。
而他的梦想就是买一艘船回老家。
已经坐过牢,就不惧再坐一次。
当他收到白兰死讯的时候,他决定去了却了这些事,然后坐牢。
原来曾经还有一个人这样爱过自己。
当他看到白兰给自己写的一封封信时,他哭了。
一生浪荡,枯燥生活。
因为在他的心中没有爱,所以他只是混了一辈子。
爱情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
李江齐后悔浪费了这一生,他很感谢曾经有这么好的一个姑娘爱过他。
他决定过好余生,于是他拒绝了老大。
当他看着白兰为他留下的录像带时,再次泪流满面。
而杀手也进了他的房子勒死了他。
死前,是两个人跟着屏幕的对视!
浪子回头,却成绝路!
对于李江齐,其实他只是在门缝中看过白兰一眼。
对于白兰,她只是在门口看过被抓时的李江齐。
只见过一面的爱情,却依然感人。
感情因为思念变得浓烈!
我想爱你时,你已经离去。
但那份等待和想象的感觉,却是极美好的!
本片的故事平淡,却依旧流露着满满的感动。
如果把故事前面李江齐的混混生涯缩减一些,再让他靠谱一些,相信这样的影片也会更加经典。
饰演李江齐的崔岷植演技也非常不错,之后出演了《老男孩》。
而张柏芝在本片中演出了孙艺珍的气质,温柔怜弱的让人心疼。
那会的孙艺珍也才开始出道。
本片中有不少张柏芝的侧面镜头,美的让人心动。
喜欢的朋友可以观看一下本片!
前几年,得知崔岷植和张柏芝曾经合作主演了电影《白兰》后,一直很想看,好奇人设迥异的两位演员如何撞出火花。
然而,看完电影才发现,最初的担心简直是多余,因为二人没有一场对手戏啊。
离的最近的时刻,还隔着一层玻璃门,或者只有刹那的回首,眼睛里没有对方的遇见。
没想到,这种遇见却比任何一种生死离别都来的悲切,那是白兰最后的期望,也是江齐可以尽早从善的源泉。
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是故事的结构,有点儿像岩井俊二的《情书》。
故事开头,白兰寻亲来到仁川,在海关,白兰眼睛里全是惊慌,因为“做贼心虚”,这一入境,她根本就没有打算回去。
转而,时间直接到了一年后。
这个白兰一直没有出现。
电影前半个多小时刻画了一个黑社会小混混的形象,他就是白兰的“丈夫”李江齐。
从一开始想挣一艘大船回家的年轻人,到窝里窝囊被后辈瞧不起的混混。
他为了钱,与白兰假结婚;他在游戏厅欺负胆小的年轻人和管理员;在尊敬他的后辈面前真实存在;在讨债的时候念及恩情,袒护便利店老人;又在一同入社已经混成组织老大的朋友面前忠诚、卑躬屈膝。
这种任由摆布,或者随遇而安,可以看成是他的善良、满足,也可以看成他的重情义。
借由孙秉浩之口,就是他胆小又善良,组织的生活他根本不适合。
然而,他察觉不到自己的善良,可以说,他依旧混混沌沌只为了生存,完全没有想过生命的含义。
尽管为了后辈好,以自己为反面典型警告后辈。
看到这里,这个人物给了我很深的触动。
20年前的仁川,或许真的有过这样的人,在崔岷植的演绎下,悲催到极致。
穿着花花绿绿的飞行服和劣质LV衬衣,在猪窝一般的拆迁房里睡觉,把晨尿撒在满是碗筷的洗菜池里,冲一冲作罢。
这和街头的流浪汉、混吃等死的混混又有什么区别?
镜头一转,白兰出场,在举目无亲的异国,想要投靠的亲戚移民了,家乡也没有让她留恋的人,她只想在没有人认识的地方开始新生活。
留下来唯一的办法就是结婚,中介找到了江齐。
江齐因为后辈说他的围巾不好看,他把红色的围巾给了白兰。
白兰为了生存,拼命的工作,在举目无亲的地方,尚未谋过面的江齐竟然成了她唯一的“亲人”,合法的丈夫。
这种感情更像是一种精神寄托,在夜晚,白兰寂寞思乡的时候;在工作人员清查她身份、恐惧的时候,江齐都是她最思念和想依靠的人。
于是,她学习韩语,给江齐写信,写了第一封情书,还有第二封,也就是没有寄出的最后一封。
“我的身边都是善良的人,而你是最善良的那个人。
”如果没有记错,这句话,在电影里至少出现了两次。
一次让江齐深思,一次让江齐彻底悔悟。
影片最后的部分,在江齐作为丈夫处理白兰丧事中度过,白兰对生的渴望,对江齐思念的寄托,被江齐一一收到并确认,也彻底将江齐敲醒:虽然不是恶人,但是对朋友的忠诚让他决心在恶的路上继续行走。
白兰的情书充满了对爱情和善的向往,因为她生命中缺少这些东西。
而孙秉浩饰演的社长,还有他手下的链条,却没有一个是善的。
善与恶永远对立,如果用向善的力量,让恶露出原型,我想,这是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最深层次的东西吧。
然而,李江齐和白兰的善良最终却被看到的、看不到的恶所击倒。
这才是最讽刺的反转。
母亲逝世后,白兰(张柏芝饰)飘洋过海,前往韩国仁川市投靠素未谋面的叔叔,但到了那里才知道叔叔已移民加拿大。
她钱财用尽,无奈下只好同人假结婚以获取居留权。
白兰从没有见过 “丈夫”李江齐(崔岷植饰),身边只有他的一张照片和一个名字。
白兰辛苦打工、身体过劳,生活孤单外还要忍受四周的眼光。
唯一带给她安慰的是房里那张“丈夫”的照片,她很感激这名素未谋面的陌生男子,但事实上,对方是个无所事事的中年混混,由于缺钱才会同意假结婚。
命运让他们屡次错失见上一面的机会,一直到有件事情发生……
第一种感觉是孤独。
虽然从不相识,但这种可怖,这种漂泊的滋味,却相同侵扰了他们二人。
江齐总在醉酒,那时正好问了个令我感到惊讶的问题,他问对面的小弟活着的意义,人生若只这么碌碌无为,又何来活下去的意义。
他的确十足庸俗,又十足的软弱,极平常的一人,却也因此,因这自身的不得意,去质问生活,质问这种无意义的意义。
很难说怎样去消除这种无所不在的飘荡感,每人应当深有体会过,但实际上,白兰在这种穷困且飘摇的生活中寻找到了那个拉住她的锚,她将期望寄托在这个素未谋面过的丈夫身上,将一切的美好给予给那张永远用微笑面对她的相片,处在这种爱意中,她过得还算没那么寂寥(白兰那样写,写身边都是善良的人)。
而江齐,浑噩那么久,骤然得知某个人在遥远的地方深爱着自己,怎么不算是一种肯定呢,还是最高级的肯定。
在所有人都在轻蔑自己的环境里,白兰的爱使他抓到完整的自我,所以,他拒绝了自首,拒绝再继续自暴自弃下去,转而想投身进那个飘摇的生活中(职业一栏,他算是水手)。
因为爱,于是重燃对生活的向往,只是,世事总没那么完美,他窒息在爱人低唱的爱语当中,在黎明前的一段时间。
当下媒体正纷纷对《来自星星的你》集体起腻的时候,我重温了一遍《白兰》,想当年这部《白兰》真是生不逢时,与《触不到的恋人》、《我的野蛮女友》、《我脑海中的橡皮擦》、《八月照相馆》等韩片经典同处一个时期,也难怪它的名气就如它的片名一样,淡淡的,淡到让人把它忽略了。
也许当时并不流行大叔配萝莉,这是原因之一,而最大的原因还在于,这部电影只把爱情元素当噱头,电影真正要表达的是韩国残酷的社会现实,这让那些喜欢凄美爱情饮食男女们大倒胃口,没能满足他们对爱情的白日梦,这么写实的电影显然不是他们的菜。
我还记得当初发行的DVD海报,崔岷植和张柏芝同坐在一排长椅上,中间放了只大皮箱。
想想看,这样一个海报,给人感觉俨然是一个落魄大叔和清纯少女的纯爱故事,我相信会有不少人是抱着我这样的心情看电影的,但绝就绝在电影到最后也没有他俩一场对手戏。
虽然《触不到的恋人》也是这种模式,不过韩迷把《触》一片视为纯爱类经典,把《白兰》却晾在一边儿。
造成这种局面的肯定不是演员张柏芝,更不是崔岷植,要我说,就是导演宋海成!
他放在片中讨论的韩国社会问题显然煞了某个观影群体的风景,在这帮人看来,用“爱情”的外衣裹着“社会现实”的内核,这是多么的不合时宜啊。
宋海成导演很有才情,在《白兰》这部电影中做到了言之有物,他用爱情题材给影迷们使了个障眼法,把两个边缘人的生活(本地混混和非法打工者)在韩国的生活现实讲了个通透。
只要大家把爱情白日梦的观影心态放下,开放地、心平气和地欣赏这部电影,你就能收获和我一样的观影体验。
电影开头讲一个老混混:他胆小、懦弱,把善良放在心底,他注定不能成为像勇矢那样心狠手辣的老大,生活中他处处受排挤,在帮派中没有地位,一点小事也处理不好。
但这个设置还是很符合韩式爱情片一贯的情节设置的,毕竟谁都想看这个老混子最后是怎么和清纯少女走到一块儿的,但接下来的情节设置显然没照这个套路来。
影片一开始把李江奇的这条线处理的很写实,将他的生活还有人性的丑陋在镜头面前一点点的放大,画面上用一种“脏”的感觉来处理,调度上不走花俏,拍的相当朴实。
慢慢的,电影前30分钟过去了,抱着看爱情童话剧的我们在情绪上逐渐地被剧情降回到跟自己的生活一样的现实中来了,在随着警察们带给李江奇的噩耗,我们对爱的幻想一下子达到了冰点,仅存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但也是在此时此刻,电影开始越来越感伤,画面随着李江奇到了乡下以后不再走写实路线,甚至开始飞扬起来。
导演在处理白兰这条线中,表现手法是温情而讽刺的。
白兰总是天真的以为韩国是个很美好的国度,这里的人都是善良的,其实除了老妇人以外每个人都对她有所图,她所向往的美好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假象。
她的感激并没有得到回应,她每天看着李江奇的照片,把她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幻想他是个最善良的人。
而事实李江奇只是个卖小电影给青少年的黑帮底层混混,这样的细节比比皆是。
但有意思的是这条线并不是没有意义的,而是让李江奇通过对白兰死亡的追问,重新找回了做人的尊严和面对生活的勇气,让他发现只有在乡下他才能发出积郁已久的一声呐喊,发现了乡下才是他要去的广阔天地。
但是可悲的是导演和编剧没有给这个人物任何的机会,李江奇最后的死亡和白兰散落一地的骨灰混杂在了一起,这时男女主人公两条平行线一般的命运在死后才有了交融的机会,整部影片一直萦绕着的错愕感和遗憾感在最终这一刻彻底变成了冰冷的绝望,细想想也就能理解了,为什么这部《白兰》被喜爱看纯爱片的影迷们打入冷宫的命运了。
看着封面,一开始以为会是个类似于喜剧之王的励志爱情电影,结果,起初设想的甜蜜片段一个都没有,两人甚至连个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最甜蜜的仅仅是白兰刚去时李江齐大概瞟了一眼,随手送了一条伙计说难看的围巾,然后是白兰生病后去李江齐的音像店看他,站在门口,一遍一遍的练习自我介绍,刚鼓起勇气准备进去,突如其来的警察带走了李江齐,最后,她带着遗憾死去。
如果提前没看电影封面,不知道张柏芝参演,这部电影我是看不下去的,但此刻回想起来,所有写实的演绎都是那么逼真,脏乱的出租屋里堆满成人录像带,懒惰、邋遢的主人公和伙计开着低俗的玩笑,人到中年,一起出道的伙计已经是老大,他仍是个喽啰,没本事,嘴还臭,刚出道的年轻人都看不起他,却还不服,和年轻人打架,被老大打了一顿,又请他喝酒,是啊,对于他,老板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连他最好的伙计也看不起他,说,如果自己像他那样,还不去去死,就是这么一个失败者,如果编剧开启励志模式,让他最终做上老大,迎娶白兰,是不是个美好的电影?
也许这也是本片受冷遇的原因,但,这样才是真实的,在真实的世界里得到的感动,也是真实的。
对于白兰,李江齐是她全部的希望,所以,她心中的李江齐是完美的,她是幸福的,她是那么单纯,那么善良,或者说,她柔弱的只能选择善良,对每个人说谢谢,鞠躬,她是那么漂亮,又那么坚强,但没人在乎,大家只在乎钱,她孤身一人一直到死,心里一直挂念着她所谓的丈夫。
电影的意义在于,让这样两个社会边缘的人相遇,在所有人的眼里,李江齐是个十足的失败者,但在白兰的心中,他是世界上最善良的,对她最好的人,尽管和她结婚也是为了钱,当李江齐知道了白兰对于自己的深情,他深受触动,却遭到了别人的嘲笑,这或许就是爱情的力量吧,不论你在现实中是多么失败,在你的爱人眼里,你是完美的,你是他所有的希望,你随手的一个围巾,她视若珍宝,你是她的全部。
我开始喜欢这种写实的电影,它更真实,更触动人心。
用两天时间看完了《白兰》感人的情节都在这宿半斤古井贡就着我妈腌的辣白菜呛得我泪流满面那句话怎麽说来着做条鱼真好可以尽情为爱流眼泪一次是《过把瘾》那时我高中 记得是快过年的时候半夜首映最后一集时我把我家过年的红肠切了一盘就了四五瓶啤酒我妈半夜看我喝高了给我一顿狠打我一边挨揍一边笑嘻嘻的叹息唉 方言没了一次是两年前的《八月照相馆》男主角隔着玻璃轻轻触摸着街对面心爱的姑娘时我的ROBIN T恤被打得呱呱湿还有是刚才的《白兰》当张柏芝死后她的的房东阿婆抱怨的捶打崔岷植时我跟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次流泪可几分钟后当崔岷植看完信在海边无声的痛哭时我比丫强不了多少影片的最后 崔岷植为爱触动后做出的抉择引来了帮派的处死他被勒死的瞬间努力地看着每一眼素未谋面的白兰的DV张柏芝的骨灰被吹散在房间里每部戏都是爱的生离死别我们还活着会被爱会爱别人珍惜。。。
PS1:看电影的时候 我突然想我其实挺喜欢80后的张柏芝谢霆锋真的 原以为这俩小孩子都是花瓶时间长了觉得他们是真性情PS2:我觉得我长了喝完了分外清醒我该把摄像和演员们叫起来开机了
今天是2025年,距离这部电影已经24年了。
张柏芝手足无措的站在那里,稚嫩的气息浑然天成。
如果你不认识这个演员,你会以为她真的来自十八线小县城,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本色出演了一朵转瞬即逝的白兰花。
前面37分钟,看起来像是一个不太好笑的喜剧片。
而37分钟后,仿佛正片才开始。
电影的名字叫《玉兰》,而整个片子里,玉兰出场不到30分钟,而且一开始便交代,她已经去世。
接下来,则是断断续续的回忆。
恍惚间,有种《情书》的味道。
那个怯生生的小姑娘啊,被卖来卖去,坑了又坑,却打心眼里感激着每个遇到的人。
在极度狭小的空间,做着极其辛苦的工作,心上却开出一朵朵小花——她爱上了那个见都没见过的大叔啊!
她像情窦初开的小女生,把写好的信投入邮筒,又羞涩的想要取回来。
她给他写了好多信,无法言说的情愫,只好一遍又一遍的说,谢谢你娶了我,你是最善良的。
即使在身怀绝症后,也偷偷跑去见他,通过窗户看到了那个未曾谋面的心上人,雀跃得像个小女孩…我几乎没看过什么张柏芝的电影,但在这部中,我看到她真的很用心在演绎这个角色,就像戏中的白兰,真的很用心在生活,在感受,在爱着。
喜欢导演对白兰的诠释,那种留白,那种克制,那种恰到好处,那种戛然而止,给人留下了一个美好得无以复加的形象。
隔着屏幕都要被她治愈了。
不理解怎么才7.3分??
要我打是8.0分以上的,本来寻着张柏芝来的,没想到还有崔岷植大叔,他的另一部电影新世界让我印象深刻。
白兰这部电影从一开始的帮派氛围吸引我,到中间张柏芝的出现(不得不说啊真的好美,那气质)主题开始变了,张柏芝演的真的让人很心疼,处处透漏着她的贤惠善良和懂事,把一个家庭主妇的方方面面都做到无可挑剔,任谁看了都心动,心里一直怀揣着对未曾谋面的老公崔岷植的感激之心,展现出的一个等着丈夫归来的理想妻子形象,真的很温暖,让素未谋面的崔岷植都动心了。
以至于崔岷植痛哭的那段我也忍不住快哭了,真的好像和崔岷植大叔一同经历从毫无感情的婚姻到渐渐被张柏芝的纯真感动而动了真情,感同身受的想哭,真的好心疼。
最后的结局我也预料到了,韩国帮派电影的老桥段就不提了。
对了,电影中张柏芝唱的那首是莫文蔚的爱情,让我找了好久,张柏芝沙沙的声线唱得莫名的好听。
这部电影获过奖的,给我的感觉有点像假如爱有天意,而两部影片的评分差距这么大我也觉得奇怪,后者9分以上了,白兰怎么能打7.3分呢?
是看的人少还是没人有感觉?
白兰这部电影放了好久没看,今天看完了心情都阴郁了。
白兰和江才 是苦命的两个人,都是没能幸福的人。
影片里,白兰一共看见了两次‘希望’,‘希望工作中介’和‘希望影像店’,第一次是她以为自己将要获得工作,第二次是她以为自己可以收获爱情。
整部影片,导演的拍摄手法以及影片色调,都是韩国电影常用的写实风格。
没有任何想象的镜头,一棒槌将你打醒,告诉你这个故事真实的不能更真实了。
我在仁川生活了不到5年,尽管是2001年的电影,但是有些熟悉的地方还是一眼就能认出来,比如唐人街,比如汽车客运站。
总是 物是人非。
电影的海报在撒谎,导致我在看电影的全程,一直期待是否会有反转。
然而,‘小人物’的人生,怎么会这么容易出现反转。
这么看来,其实结局还是好的,就像所有的‘美女与野兽’故事的结构一样,‘野兽’的改变是众望所归的。
张柏芝和崔岷植的演技在这里面都是出色的,张柏芝的眼神很到位。
一开始我难免好奇和期待张柏芝的韩语台词,结果是出乎意料的--她的韩语台词完成的太好太好了。
并不是说发音有多准确,而是一个努力学习语言 想要把自己说给某个人听的一种认真,这种认真一点都不会出戏,反而让我泪如雨下。
整部片子看的心疼,而且最后一笑真的太美了,希望江才在闭上眼之前是看到了的。
崔岷植饰演的江才,他坐在海边读最后一封信,颤抖着点烟,压抑的哭。
那一刻他才做出那个选择,她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他也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
然而,可惜,这两个人终究还是命太苦了。
纯纯yy片,是不是每个男的都觉得有张柏芝这种美人无缘无故,死心塌地爱上自己啊
用倒叙的手法描写着一个悲情的故事。影片本身并不治愈,女主可怜,男主可悲。素未谋面,却能产生一段爱情。
116mins;那年的韩影,美术和选角确实做得都很好;崔岷植的“无用”底层人物为韩影树立标杆;
我忘了和张柏芝对手戏的原来是崔岷植。这电影的歌曲剪辑到一直在我电脑里,里面只有张。
《白兰》,于2001年上映,斩获两项青龙奖。她只是一个孤身来到异国,没有任何依靠的女子。而他则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混混。一切都只是为了生活,她悄无声息的嫁给了他,哪怕那是假的,而他却全然不知。她痛苦而努力的活着,那只是活着,而他的相片,却是她唯一的慰藉。当他知道自己有这么一个妻子时,她已然不在,当他去试着了解自己这个素未谋面的妻子,却在人生最后一刻,发觉自己也已爱上了她。这部影片,清淡,忧伤。导演采用了平行叙事手法,将两个本完全不相干的陌生人,交织在了一起,就犹如她与他的命运一般。爱情是什么?爱情就是彼此信赖,彼此依靠,彼此关心,彼此惦念,彼此给对方力量,快乐,幸福。两人若彼此相依,心相连,就没有什么能够比爱情更伟大了。爱情也是一种付出,不求结局,但求爱的人幸福。本片是张柏芝最好的影片。8分。
媽呀演了1/3女主才正式登場,但是..美翻了啊!!不過前1/3的痞子戲真的好難看啊所以這麼高分(豆瓣7.3, IMDb7.7)是因為玩了個結構?比起愛情,這種感情更像是一種寄託/依賴感吧.最後的歌和特寫有加分2.6
宋海城好像很喜欢拍监狱跟人的关系
张柏芝好漂亮,装病也可爱的,崔岷智一贯演得好。前面铺垫太长了,到半小时才感觉进入正片,节奏不太好。喜欢最后的镜头,录影带里蓝色的春天的海,海边的白兰。太多人不在乎真心,或许恰好有一个心软的人。很多“爱情”电影的套路是男人绝望地期盼纯净善良的女人救赎。
我爱的那种,可能是生活中的无法体会的,只有在电影中渴望被感动...现实的残酷,与杀心的触动,这才是我所看到的韩国电影
我怎么没马过这部……太喜欢了,每一幕都喜欢,她那么美,那么爱你,我也愿意为她自杀
好闷,没看完
不是人间富贵花。那时张柏芝真是清新得仿若玉兰花;只要见识过这样的她,无论之后境遇如何变迁都没啥大不了。
好拉的剧情
1999年一个中国南方姑娘非得留在韩国苦熬?换个年代这个故事更有感染力。
那个没有互联网,资讯也不发达的年代,为了看张柏芝的电影,只能挨个家搜租碟片的问,出了就欢天喜地的拿回去一遍又一遍,却始终没有看到这部白兰。张柏芝很少演这种不带倔强感的角色,跟她本人性格毫无相似之处,但是她却能演绎成这样,白兰既不像敢爱敢恨的河东狮吼柳月娥,也不像外刚内柔的喜剧之王柳飘飘,更不像千娇百媚的钟无艳里的狐狸精,甚至跟星语星愿里有些相似的小护士也是不同的演绎,她的镜头感,她的表现力,她的眼角眉梢,她的一颦一笑,真的是祖师爷坐下大弟子级别的赏饭吃了。张柏芝真的无愧为香港电影黄金年代最强的尾音奏响者。
看不进
张同学真的很漂亮~
2.75中年宅男向
没有交集的两个人。
张柏芝好美好美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