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段子,说某人进校门时被保安拦住,问了三个哲学上的终极问题:“你是谁?
”“你从哪里来?
”“你到哪里去?
”其实很多美国西部片都是用这三个问题来结构故事的,一个陌生的外乡人来到小镇,背负着神秘的身份和使命,踏入了一片死生之地。
《携枪流浪汉》也是这种闯入者的情节模式,但它的故事很坑爹,什么都懒得解释,我们只是目击了一场小镇暴力的升级过程,在经受了连番血腥洗礼后尘归尘土归土,该死的不该死的,一个都逃不掉。
这个小镇类似《让子弹飞》中的鹅城,也有一个黄四郎一样的恶霸,但乘火车流浪到此的老汉却并非张麻子,双方交手更接近于本能反应,如果说《让子弹飞》是个策略游戏,《携枪流浪汉》则是个动作RPG游戏,老汉的出手和被辱都是看似偶然的必然,这里的人物出场只有两个目的,要么放人血,要么被放血,打酱油的NPC都随时可能挂掉,这就是一个为了堆砌血腥场面而存在的暴力PPT。
一部电影中有血腥不算什么,但在片中人物被砍头后还要一个妖艳女人沐浴着喷射的血浆疯狂舞蹈的话,这就是在玩味血腥了。
死人也不算什么,当让一校车的孩子在没必要的情况下葬身于暴徒的喷火器下,这就是在触碰电影伦理底线了。
但《携枪流浪汉》就是在这样混不吝地张扬着自己澎湃的恶趣味,不过考虑到这部电影的由来,这一切就都不奇怪了。
2007年,昆汀·塔伦蒂诺和罗伯特·罗德里格兹为了宣传他们的新片《刑房》,发起了一个为还未上映的《刑房》制作伪预告片的活动,最后的获胜作品就是一部名为《携枪流浪汉》的短片,而这个跟随一个持霰弹枪的流浪汉横行街头的杀戮片,就是本片的导演杰森·埃森纳和他的两个朋友花了6天用150美元制作出来的。
这部大放异彩的预告片随后即被加拿大著名制片人尼夫·费奇曼相中,并扩展成同名长片。
由此可见,这是一部带有与《刑房》同样创作基因的电影,即用粗劣、夸张的手段对血腥和色情进行极致化的展现,以达成一种独特的恶趣味,这种电影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磨坊电影。
而且《携枪流浪汉》在这里对上世纪70年代的磨坊电影的效仿较《刑房》更加纯粹,其风格直逼彼得·杰克逊的早期电影《群尸玩过界》。
担任本片主演的是七八十年代的老牌动作明星,荷兰人鲁格·哈尔,从而让影片弥漫着更加强烈的怀旧和迟暮感。
【环球银幕】
首先我想说有些影评写的很多很啰嗦,有点浪费了大家时间,希望可以简练一下,就像第一位长篇评论者以宗教的视角来看待。
我在片中发现被正式在公开处决娱乐的人只有恶霸的兄弟和男主角,具有政治讽刺,兄弟代表某国体制内的有力竞争者,男主角则代表民意的政见者。
而且被虐杀的人(有特写的)都是以流浪者外来户居多,这里就是暗讽某d拿少数派或社会边缘群体开刀(被报复概率和成本低),杀鸡(他们)给猴(公民)看。
男主角杀警察和恶霸的时候都是义无反顾的,就是说明他要消灭这套罪恶规则,还人间正道。
不过片中的演惯了的那些“无故跟风无辜吃瓜群主”像极了美国很多灾难犯罪影视中的群体,比如在行尸走肉中跟瑞克对着干的大反派独眼龙控制下的民众,也许大多数人都是墙头草顺风倒的动物本性,希望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它,更希望我国的现在和未来不要再开倒车了
我只是在想,在遇到死亡恐惧时是否能稳定心跳冷静下来,做出至少不太坏的行为。
很多东西往往只有一次机会而已,是无法获取经验的、
一部神奇的电影,堪称名副其实的“罪恶之城”,相对而言,正牌“罪恶之城”倒显得拘泥了很多。
在本片所打造的无政府、无法理、无道德的小世界里,作为救赎者形象出现的不是什么super英雄,而是年迈的老朽和出卖身体的女郎。
老汉的逻辑亦是非常之简单明了,连环杀人犯可杀、恋童癖可杀、变态狂可杀、下流警察可杀,以暴制暴,以杀止杀,杀得鲜血淋漓,杀得酣畅之至。
残暴、血腥的画面在明亮的色调中一一打开,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更带来了富有冲击力的视觉体验,诚然脱不开低俗之嫌,但大俗到了一定境界,或许也是某种形式的大雅。
值得好评的还有本片塑造的几个反派人物,与癫狂、兽性的行为相对应的是整洁、体面的外表,洁白西装的BOSS,黑白棒球服的两位暴力王子,都与肮脏不堪的小镇环境构成了异样的对比。
格里高利·史密斯扮演的英俊恶棍更是乖张贱格到了骨子里,生动到令人难以忘怀。
导演或许想要用如此有趣的设定,告诉我们正邪有时候并不因其表象而定。
更给力的是本片的配乐,变化繁多的乐器,杀气腾腾的旋律,怀旧色彩的电子风格,为粗粝且疯狂的影片增添了一份江湖味道。
老衲便是被沧桑但不失壮阔的开场音乐深深吸引,打定主意看下去的,木有想到倒是真地获得了一份惊喜。
鲁特格尔·哈尔老爷子得演技不错给个满分
太血腥太暴力了,这种B级片果然是不适合心理脆弱的人看呐!
至于说到群体的盲目性,确实是太恐怖了,人间地狱却又无可奈何。
扭曲的社会多数人都有变态心理。
一个人要成事没有群体的支持实现不了,可见制度的重要。
可见要活得好,一个好的制度更是重中之重。
我不想成为制度的领导者或建立者更不想成为它的适应者,所以最后我要说:嘿!
放开女孩!!!
这是一部很暴力很血腥的片子,一个一心想买部除草机开拓自己事业的老流浪汉,在罪恶之城以暴制暴的故事。
片中两个段落颇具深意‘其一,流浪汉在商店准备买除草机时,商店受到抢劫,连童车里的婴儿都被枪指着头,一部除草机是49.99美元,流浪汉无意中抬头看到墙上挂着的一支旧猎枪的价格也是49.99美元,在这个时刻,流浪汉选择了猎枪,并用猎枪开始了他的以暴制暴的举动。
其二,影片最后,流浪汉被坏警察包围,他用枪指着罪恶首领的头,而周边的人们已经觉醒,用枪瞄准了那些坏警察,这时流浪汉完全可以指挥那些觉醒的人们干掉坏警察,从而领导那些人们,但他知道他就是那只尝到人血味道的熊,他要将自己斩尽杀绝并同时将罪恶斩尽杀绝,于是他开枪射杀罪恶首领,坏警察们射杀了他,而人们一起射杀了坏警察。
也许,这两个段落所表达的意思就是整个这部暴力血腥的电影想要告诉人们的全部。
剧情:“流浪汉”(他没有名字,我们只能这样叫他,这可能也是导演的意图。
),他坐着火车带着他的梦想来到城市,因为他太累了,他需要一台除草机来代替他的体力活。
这里是一座没有法律的城市,在无恶不作、以杀人为乐的Drake与他的两个儿子Slick和Ivan的控制下,街道无时不充满着暴力,人们都已麻木。
为了得到除草机,“流浪汉”在街头乞讨。
一次,他遇上Slick正要伤害妓女Abby,他阻止了他,凡事都因强出头,这也等于挑战Drake的权威,在这里他是上帝。
他们抓了“流浪汉”并在他的胸口上刻了字,扔回街头,而Abby收留了他。
不久,身无分文的“流浪汉”从出售那台他想要的除草机的商店拿起一支散弹枪,走上街头开始以暴力来为街道“清理垃圾”……。
“流浪汉”和Drake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暴力,脑子里都没有法律,唯一的区别是——善恶之分。
Abby后来曾这样问他:“枪能解决所有问题吗?
”“流浪汉”答道:“可是我只会这种方式!
”评论:电影完全抛弃法律,以极度的暴力血腥镜头来展示,是未分级的版本。
搜过一遍看过的电影,想不起来有哪一部如此的暴力和血腥,从一开始到结束,一直充满着震撼视觉的暴力血腥镜头,以至于本文再抓取镜头时不得不有所舍弃。
电影留给观众的是完全的暴力体验,这是不是......。
详细海报图片:http://www.lomeke.com/2011/08/30/hobo-with-a-shotgun-poster-dvd-photos/
我本想用几个片段来完成这段评论,但是看到下面那么多的评论,我只能说文明词语,人的审美观各有不同,但是这么一个片子居然吸引这么些人,难道我的审美观有问题了?
从技术来看,导演的剪辑不够艺术,一味的暴力,血腥,然后停留,掠过,画面恶心从艺术来说,导演在用极端的视觉方式来唤醒人心那点可悲的正义感但是这么好的一部片子,我实在不知如何表达对他的喜爱;一座城市,抢劫,杀人,恋童,还有SHOW;片头一个人被追杀的时候,求着街上的人解开他,没人上去帮忙,个个都冷眼旁观,最终那个人被杀了,罪犯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了人,炫耀,但街上的人早已麻木不仁。
你是否读过一个心理故事,一个女人在街上被杀了,两旁几百户居民却在楼上无动于衷,本来只需要一个人去救哪怕喊一声,可人人都相信会有人去做,没有!
最后那个女人死了,死在围观者的冷漠之中。
少年的俱乐部是一个杀人场所,少年被流浪汉揍晕,然后被抬到警局后,警局局长跟罪犯私通。
这部电影表达很血腥,很极端,但是他里面含的精神确实我们已失去的;回到我们婴儿期,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社会就这样慢慢改变了我们;流浪汉在医院对着婴儿喃喃自语时,你们这样看电影的狗血们,你们看懂了吗?
我想起了一句话:---“已經沒有人為我站出來說話”妓女敲开商店,换装出来后,说了句很震撼的话,---“现在呢,我们站在他的家上面,所以,也许我们可以表示一些对他们XX的尊重,如果这是他们的家,他们有权保持他的干净,不是吗”电影所表达的意思要很深很深,我们的生活就像“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这些墙很有趣。
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这就叫体制化。
”流浪汉与罪犯同归于尽了,在那一刻,我是多么希望他别死,他死去后,这个城镇还会怎么样,没有他的保护,那些儿童,那些女人是否还会继续坠入地狱?
看客们,收起你们那可悲的受虐症,这片子没有你们要的那些血腥刺激!!
你们这些受虐癖,红色色觉癖,还有他XX的斯德哥尔摩症!!
你们这些提到“口味”,“英雄救美”,“色调”,“血腥”的垃圾们,睁大你们的狗眼!!!
我来给你们做个侧写:小时候经常被父母打,成绩差,还未成年就跟着喜欢拉帮结伙,长大后就只能在工厂里面做三流的打杂,混得好的就开一个小工厂,做点小生意;你们是不是会感到生活无趣啊?
是不是有一帮哥们挺好的啊?
是不是找妓院就不错啊?!
是不是看到某某人背后有靠山就觉得牛X了啊?!!!
醒醒你们的心,该片应该上8分!!!
IMDB评分 7.9/10 (602 votes)影片将由加拿大导演杰森·埃森纳执导,这一次他将把代表作《圣诞树复仇记》的血腥恶搞延续下来,超强暴力和极度血腥将是《携枪流浪汉》的最大看点。
幕后制作一部伪预告片的成名之路与《携枪流浪汉》有关的一切都开始于2007年,一家电影网站上贴出了这样一个公告,宣布了《刑房》(Grindhouse)的伪预告片竞赛的具体内容和细节……由西南偏南电影节(SXSW)和罗伯特·罗德里格兹(Robert Rodriguez)共同主办,要求参赛者在3个星期的时间内,制作一部类似于《刑房》风格的伪预告片。
就在这个公告被贴出来的第一天,杰森·埃森纳(Jason Eisener)马上召集到他的好朋友兼合作伙伴罗布·科特里尔(Rob Cotterill),他们在当天晚上就开始了伪预告片的拍摄工作。
埃森纳之所以会萌生创作这样一个故事的灵感,主要源于他在成长时期曾有过的一些经历和体验,埃森纳回忆道:“如果非要追究《携枪流浪汉》所依据的根基的话,就必须得提及一下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由于我是在一个传统的天主教家庭中长大的,所以我从没有机会去电影院亲自体会一下这类作品所能制造的冲击和影响力,我们只能通过自家后院的一个小棚子去了解这些影片,而我们的‘后院电影院’是由一个很小的电视机和一台录像播放机组成的,这对于我们来说已经足够完美了。
” 随后,杰森·埃森纳又找到他最好的朋友约翰·戴维斯(John Davies)——也是这部影片的剧本最终的撰写者,他们迅速地浏览了记忆中的每一家当铺和二手商店,就为了寻找到能够获得他们极大的赞誉的来自于70年代和80年代的所有类型片,埃森纳说:“正是这些经典的电影作品赋予了我们无边的想象力,最终成为我们投入制作的直接动力……当然,我们的《携枪流浪汉》并不是为了向它们献礼和表达敬意,而是为了延续我们之所以如此深爱这种类型电影的原因,我们要继续为它添砖加瓦,在其发展的道路上贡献一份力量。
”
hahah this is hilarious and mix with warm and cult stuff
口味不够重,但是看着不无聊
色彩很B级
有意思的片子!!纯暴力
脏乱差的cult片儿最有爱了
玩晃镜的混子
范儿很正的B级片
还不错哦 有点B 看封面差点不想看
回到几十年前
在ac里面看完了,感觉太tm的政治了
一般
不多说,看了就知道了
暴力,血腥,犯罪~
色调还不错 其他都是屎 怎么能特么的嫩么闹心呢?
很血腥很暴力
...
128
我总觉着那老头因该替代内“瘟疫”..
like clut
还可以再来些B格!就连两个武力担当杀手兄弟不够酷啊^^割草机这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