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这部由法国第四电视台出品的反恐电影把执导权交给了英国人,把制造巴黎一系列恐怖危机的使命交给了法国警察,然后由两个异国他乡的美国人拯救巴黎。
看来浪漫的法国人还是很能自黑的,不浪漫的是,这部又名《突袭国庆日》的电影刚上映与法国国庆日的 “尼斯恐怖袭击”迎头相撞,无发行方美国焦点影片公司火线撤档,然而换档后依旧与法国南特等地爆发的反劳工法示威冲突撞车,还是没能绕过片中提及的“巴士底”话题。
如果没有这些巧合,《巴黎危机》可能和此前的《白宫陷落》、《伦敦危机》以及《惊天危机》一样,不过是些好莱坞案头流水线故事,然而有了法国一系列现实危机的爆燃,《巴黎危机》再进中国市场时,虚拟与现实之间似乎仅有一捅即破的窗纸之隔。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的《谍影重重5》也有希腊大规模示威冲突的描写,电影世界从白宫到伦敦,又从希腊再到巴黎,而现实世界从利比亚到奥兰多,从土耳其到法国,似乎整个世界都在骚动。
回到电影,《巴黎危机》看似一个美国人拯救世界的故事,然而细想又不尽然。
故事一开始是两个美国“法漂”的猫鼠游戏,一个是人渣小偷,一个是潜伏特工。
要动用特工来追小偷,总归是个高级点的盗贼,然自以为盗术一流的梅森偷什么不好偏偷一枚眼看就要爆炸的炸弹,因此卷入巴黎恐怖袭击,成为恐怖分子求之不得的替罪羊。
跳过过程不说,就剧透这结果吧,美国小偷梅森和中情局特工巴瑞尔一道力挽狂澜,最终挫败了恐怖分子的阴谋。
在我们聊到小偷如何走上正道之前,可以插播一些关于梅森的猜想了。
《巴黎危机》的梅森在美国是个劣迹斑斑的小伙子,混不下去才成了“法漂”,和一般底层混混不同的是,梅森的日常形象还有那么点讲究,就连偷东西时也不失风范,且口口声声要“赚”够钱就要上医学院,这大许也是特工巴瑞尔惜才的原因。
我们不必计较梅森的医学院谎言,也不必在乎他的形象是否盗取所需,光听梅森这名字就比巴瑞尔来得更“职业”。
我所知道的,《使命召唤》系列特工父子分别叫阿历克斯•梅森和大卫•梅森,《勇闯夺命岛》里的肖恩•康纳利饰演的白发特工叫梅森上尉,而《谍影特工》里与皮尔斯•布鲁斯南反目的特工徒弟也叫梅森。
一句话,梅森这个名字不是乱取的。
《巴黎危机》里,巴瑞尔还曾跟梅森说过一段自己当特工前如何不济的话,言外之意,你小偷也是可以当特工的。
果不其然,小偷梅森和孤胆英雄巴瑞尔一道干起了特工的勾当,并最终被巴瑞尔吸纳。
这看似又一个美国人拯救世界的故事,回过头冷静一想又觉得哪里不对——什么?
美国小偷拯救了世界?
美国特工队伍里都什么人呐!
《巴黎危机》毕竟是英国人的手笔,与好莱坞的动不动就放烟花的场面追求有所不同,《巴黎危机》更讲求镜头的纪实性,叙事风格与《飓风营救》和《谍影重重》等更加接近。
对于暴乱的幕后真相,英国人的想法不比美国人简单粗暴,把祸乱之源统统抛给所谓“恐怖分子”,而是把动乱之源归结为法国警方的监守自盗。
导演詹姆斯•瓦特金斯上一部被引进电影是“哈利•波特”丹尼尔主演的悬疑大片《黑衣女人》,《巴黎危机》保持了一定的悬疑特质。
前面反复出现且被巴瑞尔胖揍的法国警察早早露底,预示着暴乱之源乃法国警方一手策动,警察局长贾米亚克斯将给他送情报的中情局老友卡伦•达西蕾一枪爆头,也半程自曝身份,但这帮人掀起这滔天的巨浪用以何为,影片迟迟不给你兜底。
当然,世上能让人如此穷凶极恶的,要么是政治疯子,要么被信仰蛊惑,要么是仇恨使然,要么为了钱财。
《巴黎危机》由黑人硬汉伊德瑞斯•艾尔巴和《权力游戏》“小狼主”理查德•麦登联袂主演,硕果仅存法国绿叶夏洛特•莱在本片中出演本负责放置炸弹的佐伊。
巧的是,《巴黎危机》的主海报上印有“今年的烟火来自他们”字样,而影片上映日正值法国国庆日烟火表演,一辆开足马力的大卡车冲向了游人如织的尼斯“英国人大道”,这句宣传语竟一语成谶。
《巴黎危机》片尾为续篇留口,但鉴于法国恐怖袭击和骚乱不止,《巴黎危机》很可能就此止步。
之前是《白宫陷落》和《伦敦陷落》,加上这部《巴黎危机》以及2017年将推出的《莫斯科陷落》,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拼够一桌麻将,就差一国幸免了。
意外的,岁月神偷携一通小盗案卷入恐袭大阴谋,牵引出与CIA叛逆特工的基情反恐之旅。
刺激的,屋顶追逐,车厢群殴,飞车大战……正义为媒,你我执手揪反派。
美式的,浩瀚星辰,你最明亮。
两个人的相遇,是难得的幸运,还是孤胆英雄式的特工和懵逼神偷这样风马牛不相及的角色。
没有早一天,没有迟一秒,伴着两个美国人拯救巴黎的激昂之声,开启美式全球警察在线模式。
看到片名已经能想象到大致剧情了。
一个英国导演在法国拍摄的美式好莱坞风的电影。
好像类似这种剧情一定要有美国的存在,也总好像在表达,美国一定是最后拯救世界的存在。
法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最后的结尾竟然还是需要美国特工出手抓人,而救回那5亿的人,竟然也是美国的一个扒手,而作为电影里最大的反派却是法国自己的内部。
最有意思的是,拍摄这部电影的导演和编剧却是一个英国人。
可能法国本次电影的参与感只有拍摄地吧。
没有办法,男主角这个难以言说的表情实在是太百搭…啊!
我的左手!
左手…它…不听使唤!!
时隔多年再看,电影本身还是很纯粹的。
倒是再看当时的评论觉得制作方真是冤到家了。
又被官方禁映,又被看客歪解。
当然看客有看客的角度,并不想和谁对战,只是说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何为危机。
所谓的危机是一群专业人士制造的,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提高自己的待遇而已。
所以他们的手段很平和,第一个炸弹在室外的威力大家都看到了,所以女一担心清洁工会死没错,但偌大的办公室根本没人,危害又能大到哪里去呢。
其实本质上女一并不想干。
毕竟她不是恐怖组织培训的人肉炸弹。
换句话说,本片根本没有恐怖组织。
但奇怪的是我刚开始看,就以为这些人就是穿了西服的拉登。
直到他们去黑市抓小偷时才明白他们法国警察。
虽然,爆炸不是恐怖组织,但他们却想把它做成恐怖袭击,目的是升级城市应急等级,以便获得更大的处置权。
这和行政体系内部各个部门争权夺利完全一个套路。
就不展开了。
至于由此引发城市骚乱,显然是正常的民意表达,而且还要拍一些小视频火上浇油,其实都很平常,无非是卡在一个重要时点搞点混乱。
最后如其所愿,获得了城市控制的所有权限,包括银行金库的所有权限,轻松加愉快地拿到了5亿美元的虚拟币,并且对其他金融现货视为粪土,凸现这个组织的纯洁。
但败笔是杀了卧底警察,即使一开始是想杀女一。
其实这两人完全不影响他们的计划,只需要完全控制几天就可以了。
从这也可以看出,骨子里还是有点恐怖组织的基因,白白浪费了我给他们洗白的文字。
至于美国特工这条线,貌似拯救了危机,但其实更像黑吃黑。
不过制作方显然已经分割的很清楚了,美方,秘密审讯了,私抓疑犯了,都是特工个人行为,甚至最后证人交接,都是见义勇为,无任何官方行为。
所以虽然双方一开始都以为只有自己才是黑老大,但行为都还可控,直到最后明牌了,才想着下狠手。
尤其是最终教堂黑吃黑,最后大家都做了5亿美元的刀下鬼。
否则,任何时刻大家都是有回头的机会的。
文/梦见乌鸦一部比较常规的动作电影,却因题材和呈现方式而显得有些突出。
这部电影在国外算是“禁片”,《巴黎危机》是一部反恐电影,但片中所呈现的“恐怖事件”却与尼斯事件不谋而合。
电影全球公映恰好赶上在了这个节骨眼上,导致电影在刚刚公映还不到一周的时间内立刻遭遇“下线”,想要重见天日恐怕是不可能了。
但终究而言,电影题材是“反恐”,属于政治正确的电影,只是由于出现在了不恰当的位置。
电影讲述一名CIA特工与一位小偷联手挫败恐怖袭击的故事,没错,这类电影主角一定会获胜,想都不要想,因为是“反恐”。
故事永远不离其宗,但内容却五花八门。
故事起因很逗比,一名“恐怖分子”打算实施恐怖袭击,但一出门装炸弹的包就被人偷了,让人联想起“恐怖分子在中国”那段网络上风靡的段子。
且看过不少有关中国游客在法国被偷的经历,这部电影还是真是反恐的同时不忘黑别人,从法国警方到被偷这件事上黑了个遍。
言归正传,我们的小偷大人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成了恐怖袭击的最大嫌疑人,不得不与CIA联手一同找到真相。
扮演小偷的理查德·麦登,听名字可能不太熟悉。
但纵观其银幕形象,《权力游戏》中的“萝卜”史塔克,《灰姑娘》中的王子,绝对银幕熟脸,英国鲜肉一枚。
而饰演CIA特工的伊德里斯·艾尔巴中国观众就非常熟悉了,《环太平洋》中的将军,《普罗米修斯》中的船长,《雷神》中的海姆达尔,实力派黑人动作影星,还演过《曼德拉》获得过金球奖提名,演技一流。
《巴黎危机》算是一部非常好莱坞式的动作电影,电影的风格类似《谍影重重》,乃是新世纪动作电影的一贯模样,返璞归真之时也有紧跟潮流,打斗场面讲究技巧,剪辑凌厉且节奏很快,电影不算字幕只有80多分钟,故事几乎发生在一天之内,从小偷意外引爆炸弹到国庆日游行中瓦解恐怖袭击,一气呵成。
电影的场面精致且大气,涉及到反恐的电影,少不了的就是爆炸与枪战,都是好莱坞电影的长项。
炸弹袭击、巴黎广场火并、中央银行交火,特警队大战CIA,这部耗资不菲的动作片成为紧张故事情节的点缀。
再加上阴谋论和结尾反转,这部耗资不菲的电影具备了新世纪动作电影的特色——在大众审美之下的进化,才是电影最大的亮点。
说道动作片进化的审美,并不是空口无凭,《谍影重重》的出现成功让动作片这个上世纪风靡、如今早已风光不在的片种,进入到次时代,那么这部之后的动作电影,究竟会以怎样的姿态面向观众?
很简单,次时代的动作片都会具备以下四个特点,《巴黎危机》也不例外。
不信,我们可以对号入座。
★低调的奢华角色更加平民化,极具亲和力,没事干就往人堆里钻,与普通人贴近但保持距离。
电影中的CIA探员与那位扒手先生,抛去身份的特殊性,从内到外都非常质朴,与平头百姓别无二致却又拥有我们不具备的技能,从内到外,那叫“低调的奢华”。
★技术性KO凌厉的技术性打斗和环境道具的运用,是《谍影重重》系列之后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
电影中两位男主角在动作戏方面有板有眼,尤其是艾尔巴在车厢内部解决一票敌人的时候,小空间运用得体,配合快速的剪辑和晃动的手提摄影,加之大量尾随跟拍、自然光街景,变焦镜头等技术手段的运用,简单明快却不乏专业技巧,这叫“技术性KO”。
★类型片融会贯通动作类型的主题,融合了悬疑、惊悚等多种类型片的风格,让故事并不拘泥于以往动作电影的模式化。
本片同样如此,动作片的主题,悬疑、惊悚的元素点缀。
反恐题材中的阴谋论,让电影有些类似当年的《虎胆龙威3》,但在风格和主题上更加异化。
并加快叙事节奏,这叫“融会贯通”。
★炫酷魄力刻意强调角色的魅力和技能,并让气质内敛,孤胆英雄的全新质感。
伊德里斯·艾尔巴搭配理查德·麦登,典型的双雄式格局却分工更加明确,一个负责打斗,一个负责头脑,无论是CIA先生的格斗功底和枪法,还是小偷先生声东击西的盗贼本色,让两位角色互动显得有血有肉,审讯那场戏效果最棒,艾尔巴的气场魅力与麦登的技巧演示此消彼长,互补定位很强,这叫“气场魅力”。
黑白双雄搭档,乃是动作片中的标准配置,无论是《致命武器》《虎胆龙威3》还是《尖峰时刻》,因为让两枚个性迥异的搭档互补能产生强大的剧情张力。
在《巴黎危机》中,伊德里斯·艾尔巴负责打斗和枪战,理查德·麦登负责以小偷身份的狡猾和技能,充当实力补充。
这才是传说中的“化学反应”。
所以,本片模式和形式都跟次时代动作片很像,但没有创新,基本上就是《谍影重重》+《虎胆龙威3》,里面的元素用反恐包装了一下,总体换汤不换药。
本片的导演值得一提,詹姆斯·瓦特金斯拍摄过著名的恐怖电影《伊甸湖》和《黑衣女人》,各自叫好叫座,最擅长的就是利用氛围讲故事,且其前几部作品都是具有非常紧张和流畅的调度。
选择一名恐怖片导演拍摄动作片,看中的就是对紧张氛围的驾驭,片中与恐怖分子争分夺秒的场面惊心动魄。
没有什么大牌演员,但不影响这是一部很有诚意的惊险动作片。
剧情紧凑,开始小偷以裸女吸引眼球而大显身手施展偷窃神技,同时一女孩被男友哄去某大楼安放炸弹,一下进入了主题,感觉是一部反恐题材的电影了。
剧情曲折跌宕,原来是一伙法国特警的阴谋,而美国CIA特工在法国要充当救世英雄的角色,这个我无所谓,不管美国人是否意淫如此,我只求看得爽就行。
事实没让我失望,随着剧情发展,一起策划的爆炸事件被引导成一场社会动乱,美国黑人特工携神偷一起,逐步揭开这个阴谋背后的Boss——法国情报局局长。
节奏绝不拖沓,动作枪战略显一般但也干净利落。
虽无大场面大制作,但也是诚意之作。
另外也警示一场社会暴乱是很容易发动的,往往从小事开始,加上媒体推波助澜,很容易就不可收拾了 ,教训啊教训。
本片肯定不适合所有人胃口,有人说搞了半天就为了趁暴乱进入中央银行盗走那5亿美元这点事,格局太小。
呵呵,你觉得多少钱才觉得让你有感觉呢。
还有说剧情老套,场面小,也是呵呵,只能说你看的片子太多了,感觉神经已经麻木,一年估计也看不了几部能满意的电影,只能表示同情啊。
片名翻译成《巴黎危机》,容易产生误导,似乎暗示了一部反恐的大片,应该充满紧张、惊悚、悬疑,还有激烈的枪战、爆炸。
而实际上,直接的感观刺激,在影片中也有,但是重火力降为轻火力。
更关键的是,这些只是周边的元素,并不是影片的重心,重心是喜剧。
紧张后的突然放松,这是喜剧的本质。
本片的编导,非常娴熟地处理着紧张与放松,使观众在一次次的张驰之后,获得愉悦。
有炸弹——因为害怕而放弃,一起一伏;炸弹被偷——又被当垃圾丢掉,一起一伏。
而正当观众希望像点支烟那样放松下来时,炸弹爆炸了。
类似的起伏,贯穿全片,观众跟随着人物,经历了一次次惊险,又一次次解脱,而解脱的过程并不复杂,更没有沉重的情感。
最后的结局,不仅坏人得到了下场,而且好人也得到了出乎预料的收获。
人物身份的错位,也是本片重要的喜剧手法。
小偷,锁定了目标,那个目标却是炸弹,而他还根本不知道。
这是影片开始后的第一次搞笑。
之后,小偷捉弄了神探,又和神探一起出生入死,最后他们成为朋友。
这一系列的身份错位,很喜剧,很搞笑,影片处理得环环相扣、合乎情理。
类似的,一个心慈面软的漂亮女生,完全违背意愿地卷入了暴力,也充满喜剧。
为了搞笑,这两个人物一定要相遇,之后相互埋怨,却又产生了朋友般的情感。
控制观众知道的信息,是编导控制观众情感的重要手法。
如果观众知道了影片中人物不知道的信息,观众就会有优越感,就可能产生喜剧效果。
影片一开始,快速交待了几个人物的身份,而人物间还彼此不了解,这是前半部分许多笑料的原理。
后半部分,观众知道的信息经常比人物少,不知道他们的计划、阴谋、身份,从而观众就会产生紧张、担心,当出现始料不及的行为时,观众就会有惊恐。
还有一点必须提到,本片是机智的喜剧,也就是真正的喜剧。
许多搞笑的文艺作品,是以愚蠢作为构思的根基,人物出傻相、卖大傻、脑子笨、行为痴,典型的是大陆的小品、相声和号称喜剧的影视。
这些东西,观众的笑经常是嘲笑,嘲笑居然有那么傻的人。
这些搞笑手法,强化人类心灵的阴暗面,饱含着负能量,这也是搞笑的文艺永远走不到境外的根本原因。
本片中的人物,却一个比一个机灵,一次次给观众演示他们的聪明。
咖啡厅偷身份证一场,堪称计谋的典范。
文 / 赤叶青枫但凡看过《奥林匹斯的陷落》、《伦敦陷落》等影片的人想必对这类题材的影片的套路已较为熟悉:面对突如其来的倾城危机,身手过人的铁血特工临危不乱,或孤身勇闯虎穴,或单骑搏命护主,总之与反派经过一番激烈惊险的斗智斗勇之后,他最终有惊无险地大败反派,成功化解了危机……因此,当初次听闻《巴黎危机》这部电影时,估计很多人会以为不过是上述剧情换了个时间地点再度上演而已,但这一次,你可能猜对了结局,却没猜中开头。
《巴黎危机》讲述的是一个本领高超的小偷与冷面中情局特工阴差阳错组成搭档,一起揭露并破获巴黎反恐大案的故事。
虽然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诸如《伦敦陷落》、《奥林匹斯的陷落》等同类倾城危机题材中那般上演震撼眼球的标志性建筑物的炸毁场景,不过对于屋顶逃亡、车厢恶斗、金币炸弹、暴动群殴等动作戏还是下足了功夫,对于法国政府中黑警横行、高官贼喊捉贼等相关桥段的设置也令剧情更加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因此值得肯定。
另外,警贼联手合作破案这类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并不少见,但近些年鲜有将案件的严重程度上升到关乎一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安危这一个高度的电影出现,而且这一次也不再是孤胆特工独自拯救世界,而是让“小偷”这非常过于草根且边缘化的人物成为男主角之一,先与高冷特工相爱相杀,之后二人再携手合作,甚至互相救助,因此还是有些新意的。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小偷的饰演者是苏格兰新生代男星理查德·麦登。
虽然乍听名字很多国内观众会较感陌生,但若提及他去年曾在内地上映的另一部代表作《灰姑娘》想必不少人会印象深刻——没错,他就是那个著名童话故事里令灰姑娘一见倾心的优雅多情的王子。
而这一次,他脱下华服,也不再撩妹,以妙手神偷的江湖身份意外卷入恐怖份子袭击巴黎的惊天大案,而且还一度成为犯罪嫌疑人,前后两个角色的巨大反差以及本片里他全新身份在整个事件中所发挥的作用以至于令其的一举一动都甚是吸引眼球。
不过,就算你没看过《灰姑娘》,不知理查德·麦登是何许人也没什么关系,在这个看脸的年代,有别于同类影片里男主多是肌肉男的设定,在此片中理查德·麦登凭借他的俊朗外貌和翩翩风度足以令你眼前一亮,而他的机智聪慧相信更会为他赢得不少加分。
除了理查德·麦登之外,饰演冷面中情局特工的动作男星伊德里斯·艾尔巴也不遑多让。
曾参演《普罗米修斯》、《环太平洋》等片的他如今在此片中如同黑人版巨石强森,是全片的“动作戏担当”,浑身上下男性荷尔蒙爆棚,与“小鲜肉”麦登相比,他别有一番成熟、性感的味道,而且二人的对手戏虽谈不上基情四射,但一黑一白、一正一邪的另类搭配倒也相得益彰。
总而言之,《巴黎危机》作为一部以倾城危机为背景的火爆动作片,剧情和人设上没有按常规套路出牌,而是试图尽可能的出新,而且双雄的颜值也刷出了同类影片的新高度,这一切的一切,都令此片在同类影片中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令人观后不禁期待续作尽快推出,好令这对另类的黑白双雄再度联手,破解更大危机!
怎么说呢,本片太普通了,剧情是硬伤,其余的,诸如枪战,打斗,都远不及谍影重重系列。
其他的也就不说了,主要说下剧情方面。
一伙警察希望通过挑起社会矛盾引吃瓜群众围攻央行,然后趁机盗取央行的money。
逻辑性太差了吧,一个炸弹,会引发社会矛盾?
14个人的警察队伍可以去劫持央行?
央行金库的守备和安全等级拼一个经常局长就能进去?
央行除了摄像头,其他啥监控都没有了?
哎。。。
都是硬伤
傻打
灰姑娘里的王子理查德·麦登在这部里面像极了冬兵+小粉的合体啊……
还蛮好玩的
全程弱智的男主角、全程主角光环的黑大叔、全程莫名其妙的恐怖袭击和反恐。就这种弱智剧情还不碰巧地赶上了法国恐袭........
总是拿法国警察开涮
还不错
美利坚,人类的希望!
小偷技法有点好看,女主设计略脑残,男主也有点简单粗暴。
话不多挺好,低配版伯恩。反派动机永远是这类电影的死穴啊
还比较喜欢这种题材,小偷阴差阳错被卷进了一个恐怖袭击的阴谋,为了自证清白要和CIA合作,最终把法国的警察和高官都搞下台来。某种程度上显示出法国警察的窘境,一直示威不断,警察殉职却得不到合理报酬,反恐部队头目要拉着兄弟伙搞钱,部长也卷入其中。男主角看起来很眼熟,后来才发现是权利的游戏的男主啊。
挺好看的丫 得分好低 在种族主义冲突下掩盖着一场惊天抢劫案 剧情王道 矛盾激烈 还有对社会上一些偏见的反思与讽刺
重装警察的故事,重点放在警察诬陷绿教,法国人在政治正确的道路狂奔起来了。车厢大战不错。
两个男主都裆大。
两个英国人演的CIA挫败了法国黑警监守自盗的故事。少狼主和海姆达尔的组合蛮有意思
就大美利坚日常乳法~ casting 非常养眼 配角都好看
下了那么大一盘棋就是为了抢银行的5亿虚拟货币???还玩那种凭借一人之力救助整个国家的把戏??
美国人真的很喜欢拯救他国首都哎!干脆拍个《G20陷落》算了,一次性搞定,多省事啊!
黑人特工搭配误入歧途的小偷,这种双男主设定还挺好玩的。动作戏镜头有点乱,理查德麦登眼神实在是过于清澈无辜楚楚可怜。利用民粹煽动暴乱结果只是浑水摸鱼捞钱,也算是简单粗暴地还原了民粹财富密码的真相,最后还被真无知·游行群众给随手冲了XD仿佛一个预言
2017.5.10 22:04
节奏挺紧凑!…剧情有点异想天开!…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