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比较早的片子了吧,之前也被同学各种安利过,现在终于耐心看完,这部电影细节铺垫很多,属于越到后面越动人的影片。
属于很一般的故事,却贵在真情。
全片柔情,真挚的有些像童话。
不得不说剧情还是有点狗血的,不过拍摄的感觉我非常喜欢!
当我们相信,情到深处在一起,听不到风中的叹息。
以及看完片子就被艺珍美到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如果一切都是命中注定,那么你们绕一大圈还是会回到彼此的身边,就好像有人引导着你们慢慢的靠近彼此。
两个人认识的概率是很小很小的,相识又相爱的概率更小,能够在一起也是很不容易的。
男女主的上一辈,女主的妈妈和男主的爸爸年轻的时候很想爱,种种原因没有能够在一起,到了他们这一代,女主喜欢男主,男主也一直默默的喜欢着女主,神奇的缘分后来发现他们之间的这些联系,原来所有的一切上天已经安排好了。
这一世,他们抓住了彼此没有放手。
两三年前的片子,郭在容导演。
一直未看。
这次无意中翻到了,那就看吧。
很唯美的画面。
上一辈人未成结果,下一辈人再续前缘。
其实是个俗套的故事,但有一些有趣的地方和细节。
风吹落一地鸿书,发黄的信笺,窗口眉目明朗的少年。
往事在镜头的推进中娓娓道来。
三个赤裸上半身的少年在河里嬉戏,珠喜坐在爷爷的牛车上从岸边经过,挥手间情缘既定。
二人相约去相传有鬼的地方,轻手轻脚颤颤惊惊的偷看门里面的未知,之后是一声又一声的尖叫,由惊恐到安心到愉悦再到自嘲的尖叫吧,很有意思,非常喜欢这个片段。
泰秀找俊河帮忙写情书给珠喜,泰秀说:“为了答谢你,就让我来给你表演我的拿手好戏吧!
”之后是一段从臀部喷涌而出的变调的节奏,看至此,忍不住哈哈大笑,好可爱的泰秀!
一段兄弟间的情谊也至此展开。
同样是充当感情中的配角,上一辈那个一紧张就会突然摔倒的高个子的泰秀至纯至真,让人心生怜惜和好感。
而下一辈的秀景则招人厌恶。
一个女人为了赢得爱人之心一边使出种种手段,费尽心计,一边自以为是的觉得他是属于我的,难免有些可悲!
只可惜这样的人世上并不少。
情书、暗地里的约会、舞蹈课上彼此眉目间的情愫……都是很好看的画面,但并未觉得故事象别人描述的那般感人。
看到泰秀因父亲责打和漫骂他得不到珠喜后,在休息室里悬梁自杀、自杀前路过俊河身旁甚至还给俊河一个顽皮且得意的眼神时,我迷惑了。
为什么要自杀呢?
因为父亲的漫骂?
因为自尊心的受挫?
因为对爱情的绝望?
亦或是泰秀的自杀不过是导演安排的导致俊河和珠喜最终分开的一场至关重要的戏而已?
终于还是分开了,临上战场前的站台上,珠喜泪流满面,用手拍打俊河座位旁的玻璃,砰!
砰!
砰!
“俊河,你要活着回来呀!
”砰!
砰!
砰!
“俊河,你要活着回来呀!
”砰!
砰!
砰!
“俊河,你要活着回来呀!
”……看到这里时,我忽然想起《东京爱情故事》中的一个片段:莉香对完治说:“我使劲敲你心上的那扇门,咚咚咚!
‘完子,开门!
’咚咚咚!
‘完子,开门!
’咚咚咚!
‘完子,开门!
’ ……但门始终没开。
”活着回来又怎样?
不过是你为他人妇,他为她人夫。
还好爱有天意,俊河的儿子尚闵,珠喜的女儿智惠,在冒雨在校园里奔跑后,最终走到在了一起。
尚闵雨中送智惠去图书馆那场戏拍的也很好。
一路奔跑,跑跑停停,终于到了。
智惠在心里说:“为什么图书馆这么近呢?
”月色流动下的小桥、卷起裤腿捕捉萤火虫的尚闵,月光下深情的一吻。
一切终有天意
最近一个人在北京,工作较之年前也轻松了不少,于是盘算着每天看两张片子,每个星期消化一本书——片子多是老片,书多是新书。
下班以后找家小饭馆吃饭,方便快捷是大前提,味道能咽下去即可,7点以前赶到家,脱光上床,腿上摆张桌子,电脑就在面前,床脚是音响。
看完一部洗澡,接着继续或者停留。
至今已经坚持了3个星期。
我很满足。
也有一些惶恐。
——大概我们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吧。
少年时什么都喜欢去争;自以为争到些许以后,步入自信自负自恋的三部曲阶段,笼称之为“自慰”;接着是遭受打击;过后明白之前的那些“些许”原来太过幼稚,所谓“自慰”竟是不客气的自我强奸;绕过一圈,终于心平静气,又对一切恐有戚戚,惶惶不安。
总之不得善始,不过话兜回来,又有多少人能得善终呢?
心里尚有惶恐,至少说明,我还有青涩的成分。
这又让我满足。
说到青涩,脑海中一晃而过的是韩国电影《不可不信缘》,周末才又看过。
还有个名字《假如爱有天意》,两个译名,两种味道,都还不错。
对这类电影,我是颇有好感的,简单干净,不拐弯抹角,也不动哉检验观者智商。
所以耳根清明时,总喜欢翻出来安静地看,听听配乐,再看看美女们如何绞尽脑汁地拼命想将自己融化掉。
中途睡个小觉也无伤大雅,醒来正能赶上结局。
我对韩国人的东西好感原本不高,最近更趋直线下降之势。
不过不得不说,韩国电影委实已经甩了我们的第四第五第六代们几十条大马路。
《老男孩》的前卫,《空房间》的诡异,《实尾岛》的厚重,《华丽假期》的深邃,《美人心》的细腻,再来就是《不可不信缘》的唯美。
这个和文化浑没关系,只是理念和技术。
纯粹爱情电影看的最多的是《情书》和这部韩国片,前后加起来,我大约已经看了四遍“爱有天意”。
这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奇迹——自己也搞不懂为什么——不过肤浅就肤浅好了,这方空间,我想我要保留。
和大多数朋友的评价一样,这部电影故事一般,但画面很好;节奏一般,但音乐很好;表演一般,但细节很好。
以上诸点只具其一,电影便有观看的因头,更何况一半之多?
俗套的故事并不是毒药,俗套中加入有趣的细节,也尽能成为有趣的俗套。
装有情书的信盒开启尘封的故事;俊河和珠喜鬼屋前的惊声尖叫和相视大笑;泰秀上吊以前的迷离眼神;门把上的项链;反复开合的路灯;围墙上的印有时代烙印的电影海报;大雨中一把握在手上却不曾打开的雨伞;在俊河的儿子尚闵,和珠喜的女儿智惠间缓缓切过的画布;在俊河和珠喜的餐桌旁,一座被移走的钢琴玩具;两张重叠的画面,栈桥物是人非,萤火虫的卑微光芒却在两个男人、一对父子的手心中幻发出同样的光芒;最后是跨越时空的爱恋,尽管从一开始就能猜到这两条平行的爱情线终将汇合,但在项链将他们串联起来的一瞬间,还是很难不被感动。
这一段是关于童年。
《不可不信缘》描绘的那个属于俊河、珠喜和泰秀的时代,在韩国人的记忆中是美好的岁月,这大抵和我们缅怀逝去的八零年代一样。
很小的时候,回高邮乡下,也玩过抓屎壳郎的游戏,自然对这种乐趣感同身受。
珠喜摸了一下俊河手中的屎壳郎,熏臭间情愫既定。
同是城市里来的俊河明明胆小,却满口答应陪珠喜去鬼屋耍玩,两个人被乞丐吓得尖叫不止,又在明白真相后顽皮地再次放声尖叫。
这是整部电影处理得非常出彩的桥段,简单得令人心悸。
整部电影孙艺珍的表演并不如何出色,但这一场景演绎得惟妙惟肖。
坦白说,从宋慧乔尝试成熟路线以来,孙艺珍已经是当之无愧的韩国第一号清纯女星,可是我仍然觉得,她将最美好的美丽留在了这部五年前的电影中,远胜更之前的《醉画仙》,和后来的《脑中的橡皮擦》、《外出》甚至大名鼎鼎的《恋爱小说》。
电影里的泰秀很让人喜欢,这个个子高高的单纯善良的男孩,木讷又忠诚地搀扶起朋友和未婚妻的爱情。
韩国人习惯这样处理故事,两个相爱的人注定不能在一起,不过柔弱的女孩身边,又注定有一个观众愿意接受的男孩。
这种俗套大体可以解释韩国电影的煽情路数。
泰秀求俊河帮他写情书,然后顽皮地表演起“放屁舞”,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中学年代,纯真的美好,纯真得没有一丝杂质。
一塌糊涂。
这一段是关于初恋。
读一本爱情小说,抑或看一部爱情电影,倘若你指望在故事中寻找主人公的感动,那么要不就是你一无所获,要不就是作家和导演愚笨得无药可救。
无论本身的故事脉络如何,一切优秀的爱情桥段,无非只是一剂催情的旁白,每个人都只会在自己的故事中哭泣。
电影中的爱情击打到了你的柔软深处,你便说好;倘若擦肩而过,你便曰平平。
就是这样简单。
而,初恋,也是这样一件简单至极的事情。
俊河和珠喜面目清澈,在舞蹈课上翩然起舞,辗转过几个舞伴,终于将手牵在一起,复又快速分开,彼此眉目间温存笑意,那是挡不住的情愫。
初恋确实是抵挡不住的,可是你终究要记得,初恋之所以称之为初恋,因为它往往只是开篇,而不可能是终结。
所以曾经不可阻挡者,总会石烂水枯,散化在凄迷的雨水中。
对俊河来说,阻碍者是偏见、友情和残疾;对珠喜来说,阻碍者是世俗、战争和谎言。
当谎言在电影的结尾用一句话揭开时,珠喜抱着年幼的女儿嚎啕大哭,你说,这究竟该是美好呢,还是残酷?
郭在容在纯粹的爱情故事中,强要介入时代的因素,哪怕破坏固有的情调也在所不惜。
所以我定要投他这一票,这是韩国导演的功力,也是中国导演所欠缺的风骨。
这一段是关于你我。
《不可不信缘》的电影音乐好评如潮,相较于主题曲,我更喜欢插曲“你对于我,我对于你”。
在电影中,这首曲子一共出现过四次,包括一段几乎完整的版本。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对这首歌近乎迷恋,曲子的演唱者是一个三人组合,名字古怪,“骑脚踏车的风景”,出过一张专辑,名字也古怪,因为也叫《骑脚踏车的风景》。
感觉这个组合和早期的Beyond有些像,贝司尤其出色,不过长得就磕碜多了,这也应了一个真理,才华往往和相貌呈反比。
由此推断,周杰伦的才华大概一般,因为他长得并不怎么丑。
说音乐只是话题的由头,但这首“你对于我,我对于你”确实教人浮想联翩,俊河、珠喜、泰秀、尚闵、智惠,五个人几乎将“你我”的关系阐释完全,朋友、同学、初恋、爱人、父子、母女……每一对关系自成一段故事,细想,这是多么奇妙处。
这一段是关于梦想。
应该说,战争场面处理得比较粗糙,爱情片估计没有这么高的特效预算,所以也加深了影片的“假”。
这里还有很明显地抄袭《阿甘正传》的影子,只不过阿甘是返回丛林寻找巴布,俊河是返回丛林寻找项链。
意识形态的差别在这里看得比较清晰。
美国大导演断然不会矫情地让男主角为了一串项链而来回于死亡之间,这样不真实。
但是韩国导演却会,他们坚信“人有多大胆,泪有多大量”的真理。
而中国导演坚信的道理更雷,他们一般会在俊河抓起项链的一瞬间,蒙太奇地插入珠喜在火车站哭着大喊“俊河,你要活着回来呀”的画面,这不是意识形态的差别,这是诚意与否的问题。
炸弹如人意料地来了,在俊河将将逃离丛林的一刻,他被炸瞎了双眼。
然后他回家,告诉珠喜自己已经结婚。
一直到死去,这个外表老实内心炙烈的男孩都在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的恋人,就像面对那个坐在牛车上的阳光般的少女。
这是致死方休的信念。
我反而觉得,和爱情无关。
爱情只是信念的某种衍生。
谁也说不清俊河的梦想究竟是什么,但无疑,他是有的。
他爱护宋珠喜的方式细腻至灵魂深处,就像杜拉斯笔下的中国情人,那样的忐忑、忧伤、迷离、矫揉、孱弱,而又狂热疯癫。
轻手轻脚地按下路灯的开关,轻手轻脚地按灭。
这盏路灯是俊河的梦想和远方,也是他的青春。
他忐忑地走进屋内,对珠喜说:“你没有变,还是这样美丽。
”他眼含笑意,可是他看不见。
这一段关于梦想,以及信念。
总体来说,影片画面很美,音乐很赞,情节很假,效果很好,表演很稚嫩,看着很感动……其实假不假又有什么关系呢,世间一切都是假的,假的美好和真的残酷,你又愿意选择哪样?
反正我要选前者,我又不是阿娇,我才不傻。
有的人明明很假,非说自己傻;有的人之所以能不傻,是因为他愿意接受一点点假……
“当阳光照在海面上,我思念你;当朦胧月色洒在泉水上,我思念你。
”看完《假如爱有天意》,我对这句话特别有印象,里面孙艺珍的笑容和泪水,都非常触动人心。
纯纯的爱情在那个年代更显得弥足珍贵,每个人都对美好的东西都没有抵抗力,我羡慕那样的爱情,却也为最后的失去感动遗憾。
就像李健的那首歌的歌词一样,有多少爱恋只能遥遥相望,就像月光洒向海面,年少的我们曾以为,相爱的人就能到永远,当我们相信情到深处在一起,听不见风中的叹息,谁知道爱是什么,短暂的相遇却念念不忘,用尽一生的时间,竟仍然学不会。
我想看完电影,都会特别有触动吧。
假如爱有天意。
不得不承认真的是非常经典的爱情故事。
由一本笔记本和若干封信,将两代人的感情交织在一起,明暗线交织,过去和未来相映上场。
一句话,一场雨,一条项链,命运就如此这般展开,充满意外和惊喜,也充满遗憾和感伤。
“当阳光照耀在海面上的时候,我想起了你;当模糊的月光出现的时候,我想起了你。
”之一:桔希和俊河最感动的还是母亲桔希和俊河的爱情。
在乡下相识,在命运的微笑里相爱,在痛苦中相离,在多年后相遇,在最后相互原谅,终于释怀。
最后失之交臂,生死相隔。
想起一些细节,俊河在母亲楼下拨动路灯的开关,作为约会的暗号;冒着生命危险去夺回那条项链,那倒下去时却握紧的手;在雨中的学校门口的等候,在医院的偷偷盼望,一起去“探险”的“鬼屋”,跳舞时相互交会的眼神,所有的种种,让你看到纯粹和感动,看到什么叫做真正的感情,看到为现实而无地自容。
说过的最美的情话。
在寒假偷偷摸摸的写信。
她说,我想你,我真的真的很想你;他说,张开你的耳朵,聆听你的心声,你就会知道,你爱的人也在爱着你,只要你在微笑,你就会知道,你爱的人也在爱着你。
却要分离。
她是国会议员的女儿,而他只是一个穷酸小子;她和泰守是父母指婚,而他和他却是最好的朋友。
他们注定不能在一起,却不顾一切相爱:她想放弃,却只能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他愿坚持到底,却因好朋友的成全和自杀,不得不强忍痛苦微笑离去。
她说,你在这等我,我会马上回来;他说过,我不会放弃,却不得不留下了项链,哭泣着离去。
最后他去参军,她在火车站送他,一路奔跑着哭泣着,递给他那条项链,他哭着带上了那条项链,也带上了以后的命运。
战火纷飞,他冒着敌人的炮弹折回已经沦陷的阵地,仅仅为了拾回那条宛如生命的项链。
他成功了,在跑出森林那刻,噩运却不期而至--炸弹突然在他身边爆炸,硝烟四起,响声轰隆。
倒下去的那一刻,他握紧了手里的那条项链,也握紧了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爱,自己的坚持。
他最后并没有死。
死亡有时并不是爱的最大的阻碍,更大的阻碍是残酷的生存。
他只是被炸弹振瞎了眼睛,却明晓一切都已回不去。
多年后重逢,他极力掩饰自己的残疾,他说,你还是没有变,还是那么漂亮。
她却无意间发现了事实的真相,她问,你看我现在怎么样?
难道你看不到我在哭泣吗?
难道你看不到我很难受吗?
为什么你要隐瞒自己的感情?
他仓皇逃离,窘迫一览无疑。
她给他带上那条项链,这是你的,她说,就好像在宣称,我永远是你的。
是的,感情永远应该是属于相爱的对方的,即使我们都已成家,即使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即使你死去,即使我们无法再象多年前一般,能象多年前一般,你在夜里在我家门口按动路灯,我们便可以就这样牵着对方的手,以为可以天荒地老的走,天荒地老的陪伴。
不分离。
如果可以。
我能不能选择,不要这样的结局。
之二:上名和她有几个雨中的镜头被称为经典。
一是他们在雨中奔跑的那幕。
她没带雨伞,到树下躲雨时,他也淋着雨跑来。
他说,我忘带雨伞了,然后脱下衣服,说,你要去哪,我送你去。
就这样,他背着她的吉他,用衣服做成的雨伞,把路途中的建筑当作驿站,和她一起在雨中向图书馆跑去。
有欢快的音乐一阵又一阵的激荡,脚步在雨水中踏成和谐的旋律。
距离好像那么短,又好像那么长;时间好像那么长,又好像那么短,只有我们的步子,如此协调,如此默契。
是如此浪漫的一幕。
和如此浪漫的感情。
二是她去喝咖啡,看到他放在小店的雨伞,明白了事实的真相。
原来那天他是故意把伞遗留在小店里,只为了能和她在雨中巧遇,在雨中一起浪漫的走上一段路。
她留下了自己的雨伞,在雨幕中快乐的奔跑,张开手,愉悦的就快要欢呼出来。
情绪在雨中婉转流动,呼之欲出,是爱吧,欢呼的是爱,愉悦的也是爱。
在同样的小店,他们同样留下了自己的雨伞。
他对小店阿姨说,你带伞了吗?
没有的话用我的吧。
然后转身冲进雨幕中。
她对小店阿姨说,你带伞了吗?
带了,那你还是用我的吧。
然后也转身冲进了雨幕中。
“我不是唯一带伞被淋湿的人。
”故事的最后,他们去看那条河,看故事的开始和结束。
在夜里走过多年后早已改变模样的地方,回过头,却又到了那年捉萤火虫的小桥,好像当年的情景又重现。
上民的吻,是多年前俊河没有来得及展示的感情。
感情终于不再是充满遗憾,另一种方式,另一个时空,另一种相爱,却终于是同样的弥补。
一个夏季,在河边,遇见了你。
赤脚走着,浅浅踩在,柔软的土地。
提着裙,一步步,向我走近。
远远的看见,你眼中的笑意。
而身后的足迹,左右交替,不偏不倚。
只有阵阵的清风,伴着蝉鸣。
你说想去,对面的鬼屋。
好像那里,可以满足,你小小的好奇。
河边有条小船,还有绿草地。
你在欣赏,沿途的风景。
而我偷偷在看,风景里的你。
午后时分,屋旁的树木,遮了日光。
暗暗的,有些阴森。
紧紧的跟着,推开了那门。
突然跳出的野猫,把我们吓得不轻。
在阵阵尖叫声中,下起了大雨。
跑回岸边,远远的看见。
那条小船,在风雨中,渐行渐远。
相视苦笑,只好沿着小路,往回走。
不远处,有个草亭。
因为路滑,你扭伤了脚。
便背起你,跑向那里。
那个草亭,虽然不大。
却也能遮些风雨,就像一个家庭。
而淋湿的你,紧紧的抱着自己。
递给你一块,拧干的毛巾。
你只是,静静的看着我,微笑不语。
夜晚悄悄来临,星儿眨着眼睛。
远处的山幕,与夜色相映。
淡蓝的天宇下,勾勒出两个人影。
经过一木桥,抬眼,满是流萤。
便捉一只,送给你。
轻轻的接住,放在手心。
温柔的看着,好像在守护爱情。
那夜,桥上的你。
静静地坐着,清纯而美丽。
水中的月影,微漾着波心。
洒下的温暖,化为你的柔情。
在爱里,可以看见,你透明的心。
近来无事 找了几部电影下来看 可是最爱的还是这部 原来我是看不下去的 但女主长得太好看了 于是还是默默的看下去了 可是看到后面自己就已经被牢牢抓住的动弹不得 想哭却又哭不出来是不是每场爱情都会有挫折 初恋好像总是不难么完美的 男主与女主一见钟情 可是由于门第的阻碍 对方只能默默的谈恋爱 那份美好的感动 淡淡的幸福只能自己心里知道在这个光怪陆离的时代 好像找不到这种暖暖的感情了 初恋应在每个人心中都会是美好 开心 温暖的回忆 就像女主 多年之后回想起来还是嘴角上扬 也许看完这部电影更多的是教我如何去爱如何去感受被人爱的滋味 被人照顾的感情吧初恋未满。
假如爱有天意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这是我看的第一部韩国电影,当时同学推荐给我看的,记得有两部,第二部叫“不可不信缘”,第一部的男女主非常令人遗憾的没有能在一起,第二部他们的子女却有幸能相遇,相爱,确实是一种缘分。
当时觉得孙艺珍太美了,非常温婉贤淑,美丽又有气质,第一部的男主角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个大长腿大帅哥,却很有魅力,小小的眼睛,中等身材,笑起来却很迷人很有魅力,最后因为在战场受了伤,不想拖累女主,在重逢的时候就骗女主说他已经结婚了,女主听了心灰意冷,最后嫁作他人妇,真的非常令人遗憾。
电影拍的非常浪漫又不失幽默,印象最深刻的是男主找了萤火虫给女主,女主手捧萤火虫,非常美的镜头。
这部电影真的很好看,没事的时候还可以重刷的,特别喜欢电影的主题曲,一首是假如爱有天意,和罗志祥的灰色空间是一个旋律,很忧伤,另一首欢快的,名字不记得了,非常喜欢。
一个朋友强烈推荐该电影,她说起该剧时兴奋异常,在我身后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别的没太记住,仅记得二字“经典”。
并在我买DVD的时候亲自为我觅得强行塞于我手中。
但观映完毕,我致电该友:你没给我拿错盘吧?
没有!
她斩钉截铁我不甘:我看的这个是孙艺珍演的,在里面一会儿叫珠喜一会儿叫梓希?
对!
她又斩铁钉一枚。
谢谢!
我挂断电话,百思不得其解,该电影除了它的英文片名(The classic)外,它经典在哪里?
首先节奏拖沓,剧情推动缓慢,几乎所有的事件都在毫无理由的发生,又莫名其妙结束。
其次,把两个情节雷同的故事以A,B时空的形式重复讲述两遍,不知是否能算得上是创新,总之让人始料未及。
先说剧情,通篇为了煽情而煽情,为了讲圆一个离谱的故事而毫无掩饰、丝毫不顾及脸面的巧合。
是导演想分别讲述两代人有难能可贵的遗传基因而使得他们的生活在几十年之后惊人的相似吗?
还是想让下一代可悲地承担弥补和延续长辈不成功爱恋的重担?
与其说是这样,倒不如说是导演企图让主人公穿越时空抑或灵魂附体来重写这段既不惊天地也不泣鬼神的情感历史。
所以,我觉得我看了一部神话剧,这样理解还算说的过去,但导演偏偏旨在把这个电影营造为一个真实的,发生在老百姓自己身边的故事,这就使得剧情匪夷所思了。
整片情感无理由,全部是直直白白的一见钟情。
当然不能说一见钟情不对,但您得对后面的情感发展负责,不能一见后便钟情,一钟情直接就奔高潮去了。
在A时空(珠喜与俊河)中更让人费解的是在彼此都爱的死去活来之际突然就把人不当人的互相拒绝、推逶再合好再拒绝……默默迹迹到最后“我结婚了……”“其实他是在你出嫁后才结的婚……”附之骨灰撒入河中这样的“CLASSIC”桥段,使A时空以俗不可耐的悲情告终。
B时空(梓希与尚民)中,闺女长大成人认得字了,便整天捧着母亲的日记钻研,并且在她身上发生的事件,严格按照A时空的套路逐步进行,发展……但她可能不曾想到,自己身处和平年代,深爱的人不可能再到战场上一展身手,所以到结局时,剧情分岔了,如所有观众提前想到的结局一样,当尚民痛哭流涕地把项链从脖子上取下的那一刻,我不得不笑场了……导演您是想讲轮回吗?
在该电影数个中文译名中,《不可不信缘》翻译最到位。
看到最后,我不得不感叹:操,我信缘了。
不是心服口服,是这样一个扯淡的剧情逼着我相信了。
我又一次被强奸!
摄影平静、常规、构图考究,挑不出毛病却也毫无新意,顺利完成摄影任务。
演员中孙艺珍分饰母女两角,但母女两人待人处事、性格举止如出一辙,看来泰秀不仅性格软弱,精液也毫无质量,使得梓希完全继承了母亲而在她身上看不到泰秀任何影子。
孙艺珍从头到尾,自A至B,始终泪水涟涟。
若想分清她此时是珠喜还是梓希得靠看她身边的男人是谁来区分。
该剧的战争场面让我印象颇深。
在俊河部队被敌人打的丢盔弃甲,落荒而逃之时,我们的俊河突然发现那个比整个团队性命还要重要的项链不见了,如是文弱的他顿时变身,如史泰龙一般义无反顾地冲向已被敌军冲破且踏平的阵地,所向披靡、以一敌百……顺利寻得项链,且在折返途中顺带手营救亲密战友一人,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此时,方才还看似数以百计紧随其后追逐的敌人突然一个都不见了,是被俊河手中的钢枪悉数干掉了吗?
否!
在俊河距离大部队仅数步之遥,胜利在向他招手之际,一枚炸弹毫无新意地从天而降……可怜的俊河在完成了编剧及导演安排的所有任务后,倒在了血泊中……项链保住了,眼睛炸飞了。
导演先生用这样一个胡编乱造无厘头的桥段为事后的大结局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理由。
可以见得,《不可不信缘》是郭在容导演继《我的野蛮女友》后,顺势而发、毫无推敲,自我满足的产物。
我们不排斥煽情,不排斥虚构,更不排斥电影艺术对生活的归结和升华,但要让我们看到真诚,看到符合人类逻辑的情感。
可能是年纪大了,很难被落俗的爱情剧情所打动,所以故事层面就不谈了。孙艺珍太美了,看着她在荧幕上的一颦一笑,都无法自持地觉得美好。画面开始那个起风的窗户,可能是我一直梦想的家的样子,电影还是有很多细节很棒,雨中的小鞋子,挖牛粪的场景,还有爱情里的懵懂和傻气,有很多青春的痕迹。长大之后才觉得,能认真去爱去生活去付出去心碎真好,一旦生活有太多瞻前顾后,爱情有太多斤斤计较,你便再也无法体会它本身的快乐了~
始终很感动,喜欢孙艺珍扮女儿时在雨中跑的那一段戏。过了快4年时间,再看这部电影,每一段都是那么的熟悉,但是还是会被细微感动。所有的一切都是有着细微的美
只是因为有美女才看的,哦谢特,我脚着好浪费时间!
唯一能看的就是女主角了
很多人都说这片好,可能是对如此纯真童话式的爱情,童话式的结局的向往吧,也算是种美好的寄愿,但是我不太喜欢这种韩式爱情,觉得剧情太经不起推敲,不过如果是个童话,也就没必要执着于这些细节,见仁见智啦~
琼瑶阿姨在韩国的深刻版了,屁屎之类的运用不错
这就是所谓的“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么。刻意设置的琼瑶情节,生硬矫情的煽情氛围。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那段单一的BGM从头响到尾,连战争场面都是那段音乐。看完立马删了。
韩国版《8月迷情》?摄像师还可以 别的一般
在有的时代是纯爱,有的时代就是狗血。
无爱,无感。
所有煽情的套数都用上了,男女主角之间这种奇异的缘分也太假了。不过我太容易哭了,一边想这果然是韩国人拍得电影啊太离谱了,一方面一把鼻涕一把泪眼睛都哭肿了。。另,孙艺珍太美了,绝对是韩国女神的top1
画面、音乐、情节都堪称韩国爱情电影的典范,基本囊括了韩国爱情片的所有特点~~
重温,应该是对我们这代人影响最大的韩国爱情电影之一了吧。小时候在翡翠台看过粤语配音版,虽然剧情已经忘光,但背景乐响起的第一秒就能跟着哼出旋律。本作记忆点也全在原声带上了,刘英锡和金光石的两首插曲以及背景乐主旋律都婉转动人。相比起来郭在容的剧情铺排值得商榷:片中狗血元素未免太多,上一代人遗憾由下一代人来弥补的主线很好,打闹着探鬼屋,养萤火虫,故意把伞留下陪着一起淋雨的情节也浪漫,但什么越战后失明,为了成全好友上吊,以及当代的三角恋也太狗血了点。而且全片情绪一直在缓慢累积并无宣泄出口,观感上是有点累人的。女主仿佛为孙艺珍量身订做,时而阳光可人时而梨花带雨的少女完美适配她的气质,镜头也好爱她感觉怎么拍也拍不够。马思纯应该学下真正的「笑中带泪」该怎么演。曹承佑的木讷气质在本作也并不违和。
浪漫,唯美,纯粹,感人。。。集纯爱之大成的作品。上一代未尽的情缘,终于在这一代得到圆满。。。当尚民摘下脖子上父亲留下的项链给梓希戴上,两个人含泪相视而笑时,我泪奔啊~~~喜欢这种理想化的美好。假如爱有天意。。。嗯,爱真的有天意。
在我的认知中,韩国已经把爱情文艺片拍得登峰造极了。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却不能在一起,只能说是造化弄人,有缘无份。主题曲绝对是加分项,直至今时听起来还是那样动听,瞬间就能把你的回忆带回曾经的那份感动中去!
虽然时间有点久,但是经典就是经典,喜欢那种纯爱的感觉,女主很好看😊
韩国式的剧情,所以刻意了一点,但是浪漫啊,的确,深情啊,的确,当风吹动树叶,那时我在想你
因为李健的《假如爱有天意》才找来这部看。没想到节奏很舒服,音乐好听也很好看,预想中的煽情狗血并没有影响到观感。现代和上代的孙艺珍都好美,梓希青春靓丽,珠喜温婉动人。两个男主--曹承佑和赵寅成也很棒。相比起来会更喜欢看现代部分的戏。
可能是我看的最早的韩国电影,真好看啊,有笑有泪的,孙艺珍好美,喜欢她那种淡雅贤淑的气质。
太。。扯。。了。。不如让曹承佑也演儿子得了!!干吗总是闺女和麻麻一个样,儿纸和粑粑也可以的嘛!本来是抱着大哭一场的期待来的结果不断笑场。。。亲们说话动作能再快点儿么!!孙艺珍除了哭还是哭而且怎么变丑了o(╯□╰)o为了配乐和风景勉强两星好了。。。不是姐不欣赏纯情,实在太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