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部电影看了有一个月之久了 ,为什么我会现在此时此刻写这部剧的影评。
原因一:因为我朋友昨天告诉我她现在每天坚持看一部电影然后写影评 ;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习惯 所以我今天下了豆瓣(她用的就是豆瓣app)第二原因这部剧真的给我太多感触了 不仅仅男女主角的精湛演技 也是因为给了我很多思考 我看完之后久久不能平静甚至还去搜大家对这部剧的看法 其中有一点我很认同大家的想法就是男主小时候的遭遇太少了只是用了几个镜头的家人对男主的态度和语气来概括男主小时候是什么样的遭遇 这部剧真的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家庭教育太重要了!
特别是在你三岁到十岁这期间 孩子心里已经有自己的意识心理问题 所以你以后孩子长大后会成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你的父母 在影视一开头就是这样一个片段 两个小男孩躲在一个小隔间里害怕的蜷缩在一个角落听到了脚步声首先看到的是斧头 还有全是血的手(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如果描述不恰当别怪我啊--)这很有可能造成男主阴暗的性格和血腥的性格 所以别怪你孩子以后会变成怎么样首先父母要好自己 ps:女主没啥好写的了 不过金高银真是我女神哦 我是冲她才看这部电影的嘻嘻嘻 女神全部电影都好看!!!
推荐《银娇》《愤怒的律师》《侠女:刀之记忆》《中国城》
男主角泰秀(李民基),是一个冷血杀人魔,负责影片的血腥镜头与惊悚剧情,并负责耍酷。
女主角福顺(金高恩),是一个卖菜的乡下傻妞,负责影片中的搞笑片段与煽情镜头,并负责卖傻。
所以这片子看起来就很有混搭风了:说是喜剧片吧,很血腥,说是恐怖片吧,又有些喜感。
因此看片的感觉很奇怪,难道是黑色幽默的恐怖片?
杀人魔遇上乡下傻妞,情节感觉有点扯,但是也能自圆其说。
傻妞最终干死了杀人魔,发扬了好人打不死的精神。
当然坏人也打不死,杀人魔都被人把脑袋砸稀烂了,竟然能满血复活,干死了全部对手,真是比小强还小强啊。
一部手机引发的血案,无良老板欺压下岗工人,最得利的就是那老板了,居然毫发无损、全身而退。
最坏的就是益尚了,为了贪下那三亿元,就让泰秀去下岗女工那里拿手机,引发了这一连串命案,后来竟然两次三番要除掉泰秀,最后反遭毒手,真是罪有应得。
泰秀是个天生杀人狂吧,小时候被遗弃,益尚的母亲收养了他,不过看起来对他也不是很好,所以那么小的时候,他就毒杀了养父,最终还杀了益尚和养母。
这就叫养虎遗患了。
似乎坏人都有一个很不好的童年,难道小时缺爱,长大就真的容易变坏吗?
但是傻妞福顺也是从小失去亲人,和妹妹相依为命,为什么长大后却非常善良纯朴呢?
可能是因为她傻吧。
韩国影星,不管是不是人造的,反正都是帅哥美女。
所以,杀人魔也能那么帅,乡下妞也能那么美,太出离想象了。
本想流俗一点,把标题取成“没头脑大战不高兴”,细想不对,《怪物》这两位主角根本没怎么“大战”。
片长113分钟,双方过招加起来不到5分钟,而且几乎集中在100分钟之后,此外就是远远打了几个照面,追着跑了几步。
网上很多剧情简介都爱误导人,叫人一看以为是《看见恶魔》那样长达两小时的疯狂拉锯。
本片也是双主角设置,但编排上迥然不同。
没头脑是个阿甘一样的傻姑娘,属于弱智青年欢乐多那种,喜欢做白日梦,喜欢拿蔬菜爆人家脑袋,对摆摊神圣位置的捍卫,比谢耳朵捍卫他的沙发角更决绝。
没头脑不爱搭理城里的那些利益纠纷、恩怨仇杀,只想唱着山歌,在大草地里拉着妹妹散步,过着快乐简单的日子。
不高兴是个被收养的酷帅哥,年幼时的心理阴影令他暴力成性,哥哥和母亲越来越觉得此人像个魔鬼,甩又甩不脱,留着是个定时炸弹,于是三番五次找人要弄死他。
不高兴就跟古龙小说的主人公似的,一出场就是绝顶高手,酷似韩国谍战片里那些神乎其神的北韩特工,但他的心智并不成熟,有种将生死大事都当玩耍的天性,所以杀起人来心狠手辣,明知被哥哥下了毒手,又能一笑置之。
不高兴在迷雾中缓缓出现的身影,闲庭信步追赶着猎杀目标,气质上似乎cos了水晶湖边的杀人狂,赋予影片一层恐怖片的气息。
不高兴一路开了挂般搞死无数对手,其中不乏训练有素的牛逼人物,却唯独被体质柔弱的没头脑终结,证明只有疯子才能搞定疯子。
中间有个狠角色,明明反制了不高兴,打几下就停手了,下场很惨。
没头脑教育他,对付疯子,是不能有节制的。
整部影片有点像金庸小说的开头几章,角色一堆,分不清谁是主角,只能靠戏份判断。
不高兴那边家庭纠纷麻烦一堆,又有孽障闪回,没头脑则上演了“这个疯子不太冷”,与小萝莉大飚百合情。
这一切冲突的起因,是禽兽社长虐待女人,关于虐待前后,还有各种枝节。
总之,太多的鸡零狗碎要理清,导致两主角到结尾才能好好打一场。
编导(同一人)似乎很注重逻辑,层层铺设故事,前因交代详细,想尽可能合理地凑成一个两疯子对垒的局面,但顾及太多,导致漏洞也多,反而给人挑刺的机会。
这个导演有匠气少才华,但诚意值得书一笔。
那个小萝莉有时候太聪明,太镇定,不过我宁可看聪明过头,也不想看她傻乎乎的,也许这是对恐怖片的一种矫枉过正,但过正总比不正看得爽。
电影风格也不太一致,去年有部《隐秘而伟大》,前半部喜剧,后半部悲剧,《怪物》则是把喜剧切碎了抖散在悲剧里,好几处都是抽一巴掌给几颗糖,再抽一巴掌……不过独立出来不落下乘,那些傻妞进城的鬼马段落,让人发笑又心酸,老妈也有句出彩台词“你老成这个样子,像我儿子吗”,在我看来,这是影片选角失当,在观众鄙视之前,自己先把自己吐槽了。
说来说去,导演还是不自信,否则肯定指望粉丝为其辩解,哪用得着自嘲呢。
(文/方聿南)
可能是因为没有戴耳机的原因,没有觉得电影特别惊悚。
冲着李民基去的,发现女主角也不错,小演员更是可爱。
李民基饰演的泰铢的怪物特征是什么呢?
对危险有天生的敏感,战斗力爆表,把杀人当游戏,随时可能暴起的暴力倾向。。。
小泰铢其实是很可怜的人,小时候被遗弃,收养的家庭暴力和虐待,他想要爱,想要朋友。
通过傻了养父来取悦哥哥,希望哥哥和他玩儿,在他幼小的观念里,养父也打哥哥,哥哥是和他一样可怜人。
谁想到这件事情成了他人生的分水岭,哥哥因此忌惮他,舅舅也怀疑忌惮他。
他因为太想拥有爱了,而永远被挡在了关爱之外。
泰铢成长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呢?
从他能安安稳稳住在山里,舅舅只是推测养父的死因,可以推想幼年时的行为并没有被供出来。
泰铢的哥哥可以算是同谋,养父死了,养母也没有严格追究,可见关系之冷漠。
不然好好的人被毒死了,是不可能这样不了了之,如果有人认真追查,从少年时的哥哥身上找到线索不是不可能。
可以说是这一家人,用沉默谋杀了父亲和丈夫。
泰铢一个孩子残忍的行为,被成年人和亲人之间的悲剧姑息纵容,没有得到惩罚和纠正。
这种姑息又再次使泰铢更偏向黑暗。
目力所及没有美好的爱和信任,自己付出一切想要一点点爱而不得,被移出户籍,七年不联系,又再一次被抛弃了。
泰铢的生活又要怎样继续呢?
没有人告诉他如何获得幸福,他只能停留在那个黑暗的夜里,用他最原始的方法——杀人,杀对自己有威胁的人,杀不喜欢的人,杀能换了钱的人。。。
这里面还带着一点自暴自弃。
哥哥和养母反正不爱自己,只要自己活得开心,又有什么关系呢?
当哥哥联系泰铢的时候,比起杀人,哥哥和养母对他的疏离才是泰铢更想知道的问题。
虽然知道是被利用,也决定插手这件事情。
一个是杀人来解决问题对他来说实在不算什么,甚至乐于此;一个是泰铢还是那个想取悦哥哥,想得到关爱的少年,甚至带着一点你终于还是需要我的喜悦。
不同的只是生活的痕迹,包括他的聪明,已经让他在错的地方走的太远,不可能回头了。
与之对比的是女主角,一个被摔过所以头脑有问题的孩子。
她也是一种怪物,不能完全正常的社会生活,简单执拗。
但是女主角变成了爱和守护的化身。
能够让亲妹妹上学,又最终战胜了泰铢,保护了投奔而来的小女孩儿。
所以在最后饭店杀人的场景,在女主角以为小女孩被杀死了,抹了自己一脸血的镜头,像是在说她也变身成了像泰铢那样的怪物,心怀杀意战胜了他。
但是女主角终究是和泰铢不同的人,她最后收获了平凡的生活。
是什么让头脑愚笨的孩子变成人,而让泰铢这么聪明的孩子变成真正的怪物呢?
是人的善与恶。
泰铢是在怪物的家庭中长成了反噬怪物的怪物;而女主角虽然头脑有限,却由于爱与被爱有着真正的人类之心。
爱是可以传递,恶也会凝聚,无论以人的形式,还是以事的形式。
爱终将战胜恶,并回归于爱。
可是世事真的如此美好嘛?
导演的回答显然是否定的。
这个造成N多人被杀的惨剧,起因在哪里呢?
在舅舅凭借金钱和权势践踏厂里的抗议工人。
泰铢只是用怪物们教他的处理方式,把这种恶放大成了惨剧,来震撼观众。
饭店杀人场景的结尾,舅舅拿走了手机,金钱和权势对人的践踏并没有被揭露,但金钱和权势吞噬的姓名正横在那里。
这是一种隐藏的愤懑和失望吗?
女主角的勇敢和爱终于保护了小女孩,但是转眼她还是要面对生活的问题,比如拆迁,善良的人,最多也只是再拿萝卜pia在坏人头上。
但是面对每一天的生活,为了自己,还是要选择善良。
这是个怪物横行的世界,他们结出的恶终究会吞噬自己;我们可以选择的有时候仅仅是作为人类还是怪物去生活。
导演表达了自己搀着一半失望的希望,也许他面对金钱和权力也有着这样的无奈和无力。
导演节奏把握的很赞,编剧超有琼瑶阿姨真传谁看谁知道。
这简直是暴力喜剧,一改韩国电影阴郁之风,反正我是抱着愉快的心情看完的。
追求喜剧氛围,不刻意讲求因果报应,不刻意雕琢完美意外结局,不深刻挖掘所谓人性,而且一点都不感人,但看的很爽,这就够了。
ps 男主3分 女主5分 电影10分
一直对韩国片的印象都还蛮好的,因为他们讲故事的能力一流,但这个片子有点颠覆,看完了不知道导演到底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1、男主的哥哥为什么两次三番地想干掉男主?
2,、小萝莉知道手机是个很重要的东西,为什么要轻易就给了别人?
3、傻妞这么快就忘了丧妹之痛?
4、说说有多少个巧合吧。
小萝莉从男主那里逃出来,碰巧逃到女主家里,女主的妹妹带小萝莉离开,碰巧遇到男主,男主把小萝莉带到市里,那么巧给女主找到,女主带着小萝莉逃跑,又碰巧遇到男主,男主带着小萝莉去小饭馆,女主一下就能找到地方,在千钧一发之时,救下小萝莉,能不要这样逗我吗太多剧透了,不过这片子不看也罢。
貌似我只会评价那些烂片?
偶然下载然后在大半夜看完了,害怕看恐怖片和惊悚片没想到有惊无险的看完了,觉得不是很恐怖惊悚,倒是里面的鲜血做的很惟妙惟肖,值得表扬。
这剧的设定,两对姐妹,一对兄弟,一对姐弟。
福顺和恩静,娜丽和她姐姐,泰秀和他哥,泰秀妈妈和舅舅(就是那个要手机的人)先说有点傻一根筋的福顺,爱是囚禁,像钢铁铸成的牢笼,一旦有机会就会像鸟儿一样飞走。
任何时候的改变都会触及不想改变人的底线,想要离开的妹妹,即使内心充满爱,也还是会在被嘲笑的,因为是福顺的妹妹,那个傻子的妹妹,即使学习再好,能够去首尔上高中也还是那个没有知识的傻子的妹妹。
所以很多时候就会想要逃离,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爱是沉重的负担,成为枷锁,已经不能够前行了。
傻子福顺救妹妹的一根筋不断地在跑,上演寻找至亲的戏码,妹妹不死以后也会因为很多生活出现分歧,比方交男朋友,比方结婚,到最后会演变成一个落俗套的故事。
娜丽小朋友,孩子智商真高呢,察言观色很是厉害,估计是没爹妈,又跟姐姐练出来的。
演技不错,大眼睛很是可人。
娜丽想要变得有钱不用再过被要房租的生活,于是姐姐成为那个事件的实施者,但是不幸的是姐姐被杀掉了,欲望能够害人,这是姐妹一起犯的罪过。
罢工要钱在勒索,姐姐是在弱势的地位,本身就是蚂蚁,被大象踩死也是常情。
编剧的设定是蚂蚁选择了和蚂蚁成为同伴,来打死大象,这是以弱胜强的典型吧。
主要是觉得刚看个开头就知道蚂蚁一定会杀死大象,关键在于情节的迭起。
泰秀传说中的杀手,想要和哥哥玩游戏,却被拒绝,原因那个叫爸爸的人,于是为了和哥哥一起玩耍就杀死了父亲。
泰秀想要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哥哥对自己的关爱,就像福顺姐姐对恩静妹妹的无私的关爱。
当他没有办法得到的时候采取了极端的措施,杀死那个阻碍自己获取爱的人,当他在获取爱的道路上前进时,自以为离的很近,真实的效果却还是泰秀向哥哥走了一步,却被哥哥逃离千步之外。
哥哥处在惊恐害怕的状态,害怕自己的弟弟。
即便之前对这个收养的孩子没有感情,却也不讨厌,但是当父亲被杀死之后彻底的走向了另外的极端,最好避而远之。
犯罪心理学上有一种因为背叛而采取极端行为的,才会走上杀人之路吧。
泰秀想当然的认为:我都为你杀了人,应该是爱我的心理,不断的升级自己的行为,做陶艺自残是平复自己的内心,另外一面的道德体现。
往往从事犯罪行为的人在内心都会给自己判刑,进行处决。
哥哥和妈妈,这两个人是比较不喜欢的人物设定,哥哥属于那类人:有事求你,你一定要办,且要成功不许失败,最重要的是还不能有回报。
这都什么事儿啊,上网免费下载音乐还要流量费网费电费呢。
不计较成本让人帮你要有底线吧,用一个定时炸弹还希望不要爆炸炸到自己,那就别去吗。
自找的麻烦,且喜欢玩小聪明,有没有实际的技能,所以显得很渣,尤其是后面饭店的部分。
妈妈是个爱钱的人,如果说她又善良的一面,那也是在很久很久之前,收留泰秀的时候,多年开饭馆下来,人生百态差不多阅尽,大儿子吧有没有能耐,小儿子吧有能耐还是犯罪级别的,完全指望不上,只能指望钱了。
而且还会在孩子面前装傻,即使不是亲生的,孩子什么性格,自己不知道吗,大儿子做的事情不知道,她是故意在偏袒自己的孩子。
人心都是肉长的,硬说一个人很公正那是不对的,一碗水端平不考虑地球在自转ま,大多数人的心脏是长在左边的。
这种偏爱造就了大儿子的懦弱,小儿子的残缺,所以矛盾才会进一步激化,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舅舅,不太清楚是不是真正的舅舅,因为里面的关系也确实不怎么明朗。
第一点是劝哥哥:里泰秀远一点。
再就是泰秀打电话说见一面。
老板都是有各种的顾虑,手机视屏是一个,真要是拿到视屏钱给哥哥,想弱弱的问一下:真的吗,不是骗人的吗,那为什么不直接给娜丽的姐姐,息事宁人,一个错误的决定引发了多少人的死亡。
追随哥哥的人为了钱才会跟随吧。
漏洞:泰秀是男的,他掐一个小女孩没掐死,却让一个弱女人给掐死了,这是什么逻辑,不合理呀。
go back and have a rest.
看到很多影评将男主和女主作为怪物的正反对比,但是我看完了惊悚的余韵犹存。
男主是杀人不眨眼的杀人狂,是怪物,这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女主难道不是怪物吗?
女主是傻兮兮的没错,影片其他的人就不提了,但女主才是真正没有感情的怪物吧?
男主是有自我认知的,他知道自己是个杀人狂,但他依旧渴望妈妈和哥哥的关系和爱,最后也是因为彻底死心才杀了妈妈和哥哥。
而女主就不一样了,女主是没有自知的人。
不可否认她绝对是有好的一面的,但是这完全不能磨灭她绝对有“坏”的一面。
女主从小和奶奶妹妹一起生活,奶奶死后开心地跟妹妹一起生活,但是女主听说妹妹要离开就打她,这应该也不是她第一次打妹妹(体现:小女孩带女主找男主的房子途中因为不记得路就被女主打了),妹妹恩静被杀后想着帮妹妹恩静报仇,还跟小女孩练习了很多遍拿刀杀人,准备毒药下在男主的水里,在男主房子的窗口看到小女孩被抓第一反应也并不是要帮忙或逃跑,而是很坦然地像聊天一样问小女孩是不是被抓了,想不想逃跑,需不需要帮忙,直到听到小女孩同意做她妹妹才开心地说决定帮她。
后来跟小女孩一起逃跑找派出所,明明是逃亡但是在路上却晃荡地像逛街一样,完全忘了自己是要给妹妹恩静报仇的,跟小女孩在厕所吃炸酱面,又让小女孩跟她一起生活,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她只是需要一个妹妹,一个能陪伴她的人,并不在乎这个妹妹是谁。
最后杀了男主后,满屋都是血和尸体,女主听见那个公司社长让拿手机,她就给拿手机,还帮忙擦血却越擦越多,她也不在意,只问公司社长怎么去乡下。
尤其在最后的片尾里女主还是随身揣着刀(应该是捅了男主的那把),最后看片尾的时候我一直隐隐害怕下一个画面会不会是她拿这把刀捅了那个拆迁大佬,因为她只认自己奶奶说的话可以摆摊,但是又不想把300万交出去。
女主最后片尾也说了一句“我说要做什么就一定要做哦”,然后最后的画面就停在她拿爆了拆迁大佬的脑袋。
女主这种傻兮兮没有感情但是有莫名决心的人(即使是杀人这件事也没什么)真的感觉就是细思极恐的存在。
杀人狂怪物和傻子怪物,看完后杀人狂结局是死亡,呼,放心了,但是杀完杀人狂怪物的傻子怪物依旧什么都不知道开心地活着…...
1、故事和逻辑全部乱七八糟,大部分时间都在插科打诨。
2、出场人物太多,关系处理的莫名其妙。
3、时不时爆出的傻幽默虽有趣但和本片基调不符。
4、骨粉陶罐略有新意。
5、韩国什么时候也用上美国B级片用烂的“变态打不死”桥段了!
太扯了!
6、血腥倒是血腥可是在关了灯的房间里完全看不清!
7、只有两个妹子、一只大眼睛小萝莉可看!
可惜开始就死了一个。
整体评价:故事并不新颖,故事的起因(讨手机)、经过(女孩求救)、结果(变态杀人犯被反杀)也没有太惊喜的地方,基本都可以猜到。
最后福顺把手机给老板,就个人而言,不是特别能理解。
个人认为这个举动仅仅就是再次凸显了福顺是智障人设而已,但就电影讲述到这个阶段而言,已经不需要再强调了吧。
所以,就故事而言给三分。
但其实,小女孩是认识那部手机的吧,或许可以阻止福顺把手机给到社长。
多给的一分给到了叙事技巧。
几处相呼应,倒是在增强人物形象或故事逻辑的完整性上而言,发挥了不错的作用。
叙事线:基本叙事线:一个弱智少女与小女孩(弱势群体)抵抗变态杀手(强势一方)的故事。
中间穿插女孩姐姐对抗老板,哥哥反抗变态弟弟的叙事线。
悬念线:恩静的尸体去哪里了(很快给了答案)哥哥和弟弟的关系?
(亲戚?
-再婚家庭兄弟?
)弟弟执着于见妈妈,我以为是亲妈呢。
所以观影过程,一度以为是再婚家庭。
家暴父亲与哥哥+妈妈与弟弟(甚至脑补妈妈再次再婚是和社长,所以哥哥可以不断把关系户带进公司,没想到是舅舅……)最后才知道弟弟是捡来的孩子。
所以,弟弟是被亲生父母发现是反社会人格,被抛弃了吗?
还是更恐怖的,自己已经把亲生父母杀害了,然后给自己找了一个新的家?
这些,电影没有讲。
观众可以有自己的解读吧。
个人倾向于后者。
因为弟弟似乎对养母是有一定感情的,至少是比较执着的。
也没见他对亲生父母有这种执着的感情。
关于影片展示画面,多处呼应的叙事技巧:1. 福顺的执着个性:首先是弱智人群,比较好理解的是,通常他们都比较执着。
但这是一个判断后的结果,电影要如何呈现福顺的这一性格特征呢?
电影上来就是有人要让福顺搬离摊位,福顺不肯,认定了摊位是自己的,并发出了反击。
人物执拗的认死理的劲儿就上来了。
于是,当亲妹妹不见了,福顺的个性,必然会促使她咬住杀人者不放。
人物的个性与行为逻辑是一体的。
其次,福顺对娜利的爱。
福顺的生活,其实是按照奶奶的安排在展开的。
摆摊赚钱照顾妹妹,她需要一个妹妹作为执行对象。
她的逻辑里,是需要一个妹妹去爱的。
2. 杀手的台词:找一个比我强的,比我弱的话,会杀了他。
但是娜利找的是福顺姐妹,妥妥的,即使不跟变态杀人犯比,在社会里,也是弱者。
但正是这种强弱对比带来的戏剧反差和结果,是电影叙事展开的基础和目的。
3. 画面呼应:-雨: 变态杀人犯,掐死妹妹恩静的时候,天下雨;变态杀人犯带走小女孩娜利的时候,也下雨。
福顺的感官,而不是理性,让她把事情联系在一起感知。
人除了理性,其实有更直观的把握世界的方式。
- 掐:两次,都选择掐死的方式。
已经失去了一个妹妹,福顺一定要保护另一个。
- 姐妹俩被拉走的遭遇:福顺没钱坐出租车,被司机强行拉走;但最终司机没办法和心软,把福顺带到了餐馆;餐馆里,娜利被大哥赶出去,也是要被拉走;但大哥妈妈心软选择要把女孩留下;电影直接穿插着同时展示。
视觉冲击力还是为电影叙事增添了不少艺术性和感染力。
同时,也暗示了,变态杀人犯,小时候,经历了与女孩同样的遭遇,养父不同意带自己回家,而母亲选择了留下孩子。
不得不说,人物的个性和行为逻辑,通常是一致的,总会让人在不同时期,做出同样的选择。
4. 把孩子放到后备箱里这台词不多余,虽然惊险地逃跑了好几次,但孩子最终还是需要被放到后备箱里。
5. 歌曲:所有要表达的,大概都在福顺经常唱的歌里了。
弱势群体得不到强势群体的保护,弱势群体只能相互帮助,互帮互助活下来。
最后一点点小感触:希望大家真的可以看到,我们其实都处于相同的社会阶层里,不要轻易敌视另一方,随意就被分化。
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其实只是还没被轮到,还没阶级下滑而已。
其实大家都一样,鱼肉而已。
团结才是力量。
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宣传教育,真的要不得。
蛮有趣的一部电影,每个人都是怪物~
疯子分两类,一种是入了魔道,一种是白痴,而本片的“疯”属于后者。
6.5,缺点是故事不够流畅,不过能看,一些情节非常有趣,惊喜不断,傻姑娘演技真好。
这剧情简介确实太糊弄人了,实属货不对板。我很不理解的是,妹妹难道是流浪猫吗,失去了一个再捡一个,新的就能代替掉旧的,姐姐同样如此。福顺和百荷都很惨,但她们的妹妹和姐姐更惨,最后就那么轻易地把手机给那男的了!太荒诞了。ps.金高银演傻子的角色有点用力过猛,小妹妹演的真好。
感人,演技在线,惊悚
以为要走犯罪片,结果开始搞笑,以为要搞笑,结果开始童年悲惨,以为要悲惨,结果开始无厘头加大混战。。。。我是发现了,自古以来杀人魔都死于事多。。。非要多玩那么一下,自己栽了吧。。。ps李民基演杀人魔都不面瘫,为啥演霸总面瘫啊。。。
空洞无物,毫无逻辑。到底是想说个啥呢?女主角让人巨烦
剧情没意思,李民基演的太带感了 赞
无厘头的残杀,用骨灰制成陶罐。小女孩很萌。基本没其它看点了。
最后的腹黑BOSS居然全身而退,为什么不让杀人犯制裁一下他或许会更好,男主抗击打能力超强啊!!!!
四星半。从人设、故事、怪异的幽默感和残忍杀戮的杂糅,全中我的点。大小萝莉和李民基都好赞。
预告片比正片好看多了!!!! 李民基 很屌! 杀人一杀一个准!
节奏垮得一批。。。还是那个道理,不要用傻子当主角
男主的颜值也无法挽救碎成渣的剧情
剧情不怎样。冲著金高银和男主角给四星,不然只能说还行。
女主的妹妹女二的姐姐都白死了?这是什么意思 如果是我 就让女主疯而不是傻 和平点 让女主去杀男主他舅舅全家 虽然剧本会很麻烦 但是现在这样 变态没有啥特点还好牵强 这样的变态不计后果在街上晃悠?。
首先这简介真垃圾 请不要瞎写好吗 导演很棒 剧本偏差
想看男女主感情戏,难道是我太恶趣味了吗?
從這部電影開始迷上了金高銀……
拍的非常好,非常有诚意,就是喜剧格调和杀戮主题拼在一起是有点不伦不类,但是这种怪异挺好的,不要给人家两颗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