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里附送了两种故事结局,一生一死,我更喜欢悲剧的结尾,长江后浪推前浪,英雄的老去是很让人无奈的,不如光荣牺牲。
当然,喜剧的结局多少给了人很多安慰。
影响比较深的是毛头小伙子打破了Costner多项保持了多年的记录后,Costner表面不在乎,私底下一个人不服气的在训练池一遍遍来回游泳,希望打破毛头小伙子的记录,可惜力不从心,却也在心底高兴终于有了接班人,呵呵。
感叹……
看这部片子的过程会让人觉得精神为之一振,影片故事感人,气氛紧张,起承转合流畅,高潮揪心,首尾呼应,还有个Happy Ending,好像该有的都有了,但看完后不久,就几乎印象全无,空留下一种速效鸡血消退后的空洞感。
这部2006年拍的片子,整个框架好像《泰坦尼克》一般,是那种熟练的电影工业流水线的风格,属于好莱坞传统大片的样板戏。
片中的场面都够大,价值观方正,荷尔蒙旺盛,有些小幽默的点缀,也有最后一秒营救的刺激,娱乐效应直接又安全。
因为我自己很喜欢Ashton Kutcher(仅指外表看着顺眼),对他的表演也是爱屋及乌,中间崩溃痛哭那场戏,觉得演的很感人,可能还是稍有点儿咆哮风了,但考虑到角色本身就是个愣头青士兵,这种状态倒也无妨。
喜欢看他青筋暴起的大喊“Oorah”!
除此之外,整部影片唯一能留下点印痕的,就是Kevin Costner对屡试不过的士兵说的那句话,“在水里时你和遇难者之间唯一的不同,就是你们的态度”,寓意很深,可以加下划线。
至于其它部分,比如一定要安排个牺牲啊,爱情要得到善终啦,现在看都太模式化了。
但总的来说,影片是完整的,正能量输出的也高效,评分四星。
不过中文译名糟糕极了,平添了王婆卖瓜式的浅薄出来。
想看这部影片是因为喜欢凯文.柯斯特纳,因为喜欢美国海岸救生队题材的影片,记得上学的时候看过一部海滩救生队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帅哥、美女、阳光、海滩、大海、救助生命,就很喜欢看,而《惊涛大冒险》加上曾执导过《亡命天涯》的动作片导演安德鲁·戴维斯的执导,灾难场面宏大震撼,救援行动更是惊心动魄,震撼人心。
影片描写了本·兰德尔(凯文饰演),一位传奇的海上搜救队员,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他重要的伙伴。
这次的意外,让他离开原本的第一线岗位,转而投入了救生员的幕后训练工作。
带着失去伙伴的伤痛,他全心投入训练课程,也成功地将原本的训练过程转换成他特有非正统的训练方式,虽然残酷却更接近工作的实际,激发了年青学员们的热情。
在训练学校中,他遇到了一位一心追求胜利、年轻气盛的游泳冠军–杰克·费舍尔(阿什顿·库彻饰演)。
在训练的过程中,兰德尔重新朔造了杰克的特质,将杰克转变成一位充分发挥天份又专业的海上搜救队员。
训练结束后,杰克与兰德尔一同前往阿拉斯加挑战险峻的白令海峡。
在杰克初次的单独救援行动中,他学会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什么是牺牲的精神,也深深的体悟了兰德尔传承给他的救生员格言“唯有如此才能救活他人” 。
而当本·兰德尔意识到自己老了,对不起自己的爱人、而杰克也能担当重任的时候,想回去过一下平凡的生活,就在他回到基地收拾行囊准备离开时,听到了杰克在救援中被困,而那场面就如同他经历过的最震撼人心的一次救援一样,杰克也如同他一样在坚守着那一份信念,与受难者在一起,坚持到最后一刻,不放弃。
兰德尔绝定与搜救队一起,赶往现场,他历尽艰辛救起了杰克,就在他们即将获救,正一起被直升飞机的缆绳徐徐拉起的一刻,缆绳坏了,正在慢慢断裂,兰德尔毅然决然把缆绳的锁具扣在杰克的身上,杰克得救了,而他坠入了波涛汹涌的大海,永远的和大海在一起。
而海上的人们心中永远是那个永不放弃,永远能创造奇迹与他们在一起的兰德尔,他永远活着,与海上的人民同在!
虽然有那么一点点的个人英雄主义,不过老凯文的演技确实要比愣头青好太多了……学校里Fisher在海军酒吧和人打架那会儿, 兰德尔正自己一个人在泳池里为了早上Fisher破的纪录而奋力游泳,前后2个纪录保持者的较量,岁月不饶人,在他回到岸边看到秒表上的纪录,脸上流露出的那点点沮丧,就那么短短的一个镜头,和着之后再酒吧里 那个上了年纪的酒吧太太对他说,你看我的生活是多么的纵情声色,每天喝酒唱歌,可是,我也承认我老,年龄是生命的恩赐……人,还是要服老,什么样的年纪 去做什么样的事情。
http://aps06.spaces.live.com 讲述的是关于海岸警卫队。
看着这些出色的救生员,想想生命的价值是什么,看看这个默默牺牲的群体。
fishing问军事长究竟救了多少个人,军事长告诉他是22个,一丝意外和失落出现在年轻人的脸上,接着问军事长不是200个吗,军事长斩钉截铁的告诉他,我只记得我失去了多少人,22个。
这就使跟其他人完全不同的境界。
这就是人性的光芒阿!!
当拯救生命这一主题一直地被贯穿下来,其实更震撼人心的是人性。
前面有人大概介绍过了情节,我就不重复了。
而且片子的精华也不完全是在情节上,还是看表演。
我选择推荐的原因是,题材不是很新颖,美国每年这种主体的片子还是有不少的,关键看演员的表演是否到位。
这部片子有《完美风暴》和《垂直极限》的很多元素的糅合,看这部电影就是感受人在暴怒的大自然面前的顽强抗争和影片最后打出的英文版一句话:舍己救人。
在影院里面充斥着满城都是大波妹和中国版大电影的时候,当我看到当天有这么一部片子上映,感觉确实是时候。
总比看一个吐字不清,浑身装束像齐天大圣,手持一根金箍棒的人强多了......
生命最伟大的信仰,莫过于生命本身。
当一个人用自己的生命去作为千万人生命的保障,当一个人舍弃自己的幸福去为了心中这个似乎虚无缥缈的信仰,也许这个人本身就比他心中的那个信仰更伟大。
他是一个海防救险队的队员,他保持着学院历史上的所有纪录,是这个圈子中传奇性的人物。
他从不夸耀自己曾经的成绩,他只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而用生命去捍卫无数人的生命,他拼尽全力,只为了能成为处于危难中的人们心中的那个奇迹。
也许连他自己也难以解释这个信仰之于他生命的价值,他为了这个信仰失去了心爱的人,失去了作为一个丈夫应有的幸福。
这个信仰到底让他得到了什么?
除了那一系列他并不看重的纪录,就是那种挽救垂死的生命所获得的心灵的救赎。
一次意外使他失去了生死与共的战友,作为唯一的幸存者,他从此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痛苦中。
他是常春藤历史上最优秀的学生,有着几乎令人反感的自信。
他声称要超过老师所保持的所有纪录,这让有着无数救险经历的老师在内心深处对他寄予了厚望。
但是,老师没有放松对他的训练,相反对他加倍地严格,老师知道他心中有着与自己同样的信仰——为了挽救别人的生命甘愿付出一切的信仰。
于是,共同的信仰将两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他的每一次犯错,尤其是由于他的自大所造成的错误都会遭到老师严厉的惩罚,在一次次的失望后,老师曾经想让他永远地离开。
他歇斯底里地发泄着自己的不满,他害怕失去这个唯一的为了信仰而努力的机会。
他大声地向老师倾诉的心声:“我来这里是为了挽救生命!
”是的,他也曾经因为意外而失去了并肩战斗的队友,那种痛苦时刻折磨着他。
他想要用自己的余生挽救尽可能多的生命,是为了死去的队友,更是为了自己心灵上的救赎。
但是他过于年轻了,年轻到还没有来得及认识自己的能力,年轻到以为只要有能力就能跟上那个伟大的信仰的步伐。
他骄傲、甚至有些许的狂妄,他不懂得珍惜自己的天赋,甚至将其作为自己任性的资本。
可贵的是,他善良、真诚;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值得他终生感激的老师。
没有人比老师更明白他的心情,同样的经历进一步加强了两人之间的联系。
命中注定他要成为老师的接班人,命中注定他要继续老师终生从事的为了信仰而战斗的事业。
他最终还是成熟了,领会了老师所教授的一切,成为了老师人生中最值得骄傲的记忆。
第一次执行任务,他就显示出了杰出的才能,是心中那不变的信仰让他拥有了强大的能量。
但也是那一次任务,唤醒了老师心中最沉重的记忆,老师决定放弃救险事业。
做出这个决定,既是因为老师觉得自己已经力不从心,更主要的是因为老师坚信他可以为自己的信仰继续战斗。
在离开的那个下午,老师说在他所参与的所有任务中,有22个人丧生,无论他已经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这个数字是永远都无法弥补的。
在老师转身离开的时候,他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一个救险队员的信念——为了每一个生命而全力以赴地战斗。
那个晚上,他迎来了第一个真正艰难的挑战,并为了挽救一个即将逝去的生命而使自己陷入了困境。
在最关键的时刻,他看到了老师的身影,尽管已经不再敏捷,但是却始终坚定。
两人齐心协力地摆脱了困境。
然而,又是在最后关头,上帝和他们开了玩笑。
面对只能有一个人存活的抉择,老师毫不犹豫地把生存的机会留给了他,自己则怀着不变的信仰葬身于大海中。
他注定了会成为一名和老师一样出色的救险队员,不仅因为他心中那份对于生命的信仰,更因为他始终相信,老师时刻都在和他一起战斗。
关于影片《惊涛大冒险》无论是思想还是演员都堪称一流,只是编剧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为了结局而结局的影片显然是下层之作。
但是,就冲着故事所表现的人物,就为了救险队员的牺牲精神,还有凯文-科斯特纳的演技,还是值得一看的。
记得前年一部叫<云梯49>的电影,同样的主旋律,复合了视觉的商业化,营造了一部感人的影片,所以国内引进了,现在这部惊涛大冒险也是如此,只是经历了火水两重天,所以国内也引进了,如果因为主旋律所以引进,那这个理由太苍白了.因为看过之后我们更羡慕美国的纳税人,因为每年都有这样的片子告诉纳税人你们的钱在做一件高尚的事情,无数的主角都为之默默无闻的奉献着,乃至生命.我没见过海岸救卫队,但是我想它是真实的,至少呈现再我们面前的人物,事件都不虚伪.当我们电影局引进的时候是否想过,我们的电影应该学习什么,我想一个与每个人生命息息相关的感人事迹,要比古代宫廷的尔虞我诈更适合时代,与时俱进,这部大冒险也是如此,让我想到了8r8c.说了前面这些话,不仅是因为故事比较优秀(虽然老套,换汤不换药),但是依旧精彩,更凸显我们电影工作者的极端-过分小人物和过分英雄,实在是不吐不快.下面言归正传.本片堪称众多在灾难片和主旋律商业的套路,我们看到很多影子,凯文和艾什顿老少配,也想到了很多这样的组合,谍海计中计,16街区,雨人....太多太多,而且两人表演的很精彩,凯文算是在未来水世界下与大海结下的缘分,到完美风暴,再到这部惊涛,可以说是大海三部曲了.大海的视觉表现也很出色真实,比起2006年海神号的cg修饰相比,可以说是把人海合一做的最好的.故事一如既往的俗套,但是这毕竟是一部主旋律商业大片,甚至会吸引很多年轻人去观看,而我们的主旋律呢,我想不会在影院播放,除非中学时代学校包场看回家写中心思想的那段日子.艾什顿表现也可圈可点,自从胡蝶效应之后,我已经许久没看到银幕中的他,这一次新老飙戏还是成功的.总之,我体会了一把纳税人的值得,有如此多的小人物去拯救他人的生命,被别人看作是水坑垃圾的救生队就是如此面对生活,残缺的家庭,不为钱,当然看到这里我们又会想起如今我国救援部门下海或者高危作业时对被救人的讨价还价,不合适咱就走的新闻,要想改变我们中国纳税人的心态,这样的片子不可少.最后再一次向主旋律致敬!
明明如此残酷,为什么还总是望向有光的方向。
PS:所谓“速写”只是看后的只言片语,或长或短,有可能会在以后写的更具体一点,也有可能只是这样而已。。。
平白多出来一个下午,早春的天气春寒料峭,我冻得缩成一团,偎在沙发里看光盘。
不是很新的片子,美国电影《惊涛大冒险》,由曾执导过《亡命天涯》的动作片导演安德鲁•戴维斯的执导,是一部很男人的电影,是力量和震撼的集合,很好看。
喜欢里面那个凯文•科斯特纳扮演的不再年轻的海上搜救队员,他的爱那么热烈又那么孤独,在大海上从死神的手里他挽救了那么多人的生命,现实生活中却挽救不了自己的婚姻,他爱妻子,更爱自己的工作。
在大海和惊涛骇浪之间,在生存和死亡之间,他更多地体会了一种生命的精神和力量。
因为爱所以放弃,因为不舍所以更要成全……整部电影是一种震人心魄的男性语言,美国式的英雄主义让我体会到:比大海更广阔博大的是一个男人的胸怀,比骇浪惊涛更震撼人心的是一个男人的意志。
凯文是个不错的演员,他的颓丧和衰老并没有抹杀他所扮演的人物形象,相反倒是越发映衬得他是个有血有肉有柔情有信念的铁汉,让人感受到那坚强的外表下面是一颗柔软敏感的心。
这样的男人不是用来让人爱,而是让人来敬仰的。
凯文和他的学生说,救助的时候他尽力带走能带走的人,然后剩下的人由大海带走。
他说那话的时候没有沧桑也没有哀痛,他的表情那么平静,好像讲述的是一件及其平常的事情。
其实人生就是这样,每一次的艰难我们总要想办法活下去,总要放弃我们曾经以为是生命里的那些唯一,总要在那些风暴和骇浪过后重新来过……影片的结尾那个和凯文搭档而被凯文牺牲生命救助的小伙子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职业,他和凯文一样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大海。
我觉得他是新生的凯文,他不会放弃大海的,当然他也不会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心爱的姑娘。
这是一个动人的结尾,我喜欢。
有时候,因为爱我们要学会放弃,而多数时候,因为爱我们不放弃。
翻译的有点糟烂
科斯特纳再遇水题材
电影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我们什么时候变老的”、“我们一直在变老”。是的,我们就是在慢慢变老,不知不觉,从未停止。暮然回首,青春不再,有的是人生的积淀、岁月的印记。惟愿细数过往时没有日月蹉跎的感慨。
很多人都是越老越招人喜欢~~让我觉得这个职业是多么神圣~
海の神。
普通话配音,票房毒药男主角(老了很多!),音响画面座椅不适,剧情老土——不得不给2颗星。
还算不错
好早以前大学课堂上放的。。。
三星半,还是挺感人的
RMVB
美国版《海猿》,各方面都无可挑剔的平庸。
感人,很男人!
♥试金石。导演备用结局两人成功获救,the end。★★★★D70(D9/创佳CC047/1+3+6区+备用结局+删剪片段+制作特辑+预告片)。 H13
还不错
主流的励志片 却又不会很反感 三星半
最后一段有点画蛇添足,突变可歌可泣有点懵。
中规中矩的故事,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不过让我了解了这种职业。
结尾处被救上来那个人说的那段话实在是有点失败,其他还不错~~
never let go
这是和你第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