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樱桃流如果说第四集里看到一身黑留袖的MIKA只是让我联想到了《黑色皮革手册》里的凉子姐姐的话,到了第六集看到泰辅的小剧场《黑革のハンドバツグ》时,只能一脸黑线地确认宫九桑果然是在恶搞《黑色皮革手册》。
(想想《圈套》里某小孩练大字写的“木更津”“映画化”,呃,这应该说是TBS和朝日暗潮汹涌的KIZUNA吧?
)虽然看上去和前三集大同小异,警察依然在追逐,有明家小剧场依然在继续。
可铺垫了四集的前奏,流星の绊终于在第四集末尾将故事的最关键的部分提到了桌面上。
是妹妹的泪流满面,是二哥的猝不及防,是大哥的不可置信,这个结尾,给予了无限的张力。
在第四集,那种欢快下的悲痛,又一次被提到了桌面上。
第五集,大约是过渡集,所以,觉得有些凌乱。
于是,就算是宫九式的恶搞,故事的主线也在这一集无比清晰起来。
这个故事,是有关亲情有关复仇,表面上恶搞着、无所谓着,实际上是总在最不设防的时候挠你一下,让你心酸让你感动。
好吧,这是我挺扛不住的一种煽情,譬如韦帅望。
而第六集,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看过的那本小说——《此间的少年》。
看小说的前半部分,笑得惨绝人寰,看到小说的后半部分,哭得海枯石烂。
是为了什么?
明明第一次看的时候,美嘉坐在阶梯上唱歌那段是笑喷了,可刚刚重看的时候,却哭了出来。
好像已经不能用三言两语说清楚了的。
明明,明明那囧到=.=的有明泰辅的小剧场和不动声色的发烧贴都是足以让人笑喷的情节。
可是,第六集,回想起来,印象最深的,是静奈对着户神的倾诉,是真的很爱很爱这两个哥哥,就算没有血缘关系,因为伟大的父母,也把三人牢牢地羁绊到了一起。
有过这样的经历吧,爱得太深沉,所以,没法面对面地说出来,可是却很容易对第三者说明。
有点像是近君情怯。
又或者是天台顶上,哥哥们以为静奈睡着了时的表情和眼神,温柔溺毙。
再或者,是MIKA的歌,第一次笑喷,第二次却哭了的那段。
MIKA的声音,NINO的表情,很MV,虽然转念一想这是电视剧、又很宫九起来。
第六集,除了感动,又开始回溯,兄弟们渐渐找到了户神爸爸和自家爸爸之间的关联——嘛,家家都有本心酸史——故事在有条不紊地展开,虽然宫九式的恶搞依然随处可见=============================我是被迫隔断的分割线========================那天晚上的观感写了个开头,迫于第二天要加班的缘故,不得不下线睡觉(TOT果然还是当学生好……)。
第二天,却收到了朋友这样一条消息:“你会觉得交响情人梦是部恶搞作品吗?
今天被人这么说,满受伤的……玉木宏和上野极富张力,伸缩自如的演技,其中饱满的热情和希望,就这么被抹杀了。
所以我其实最讨厌那些看上去无比悲伤,无比忧郁的东西。
讨厌那种提着你的耳朵,拼命地告诉你,他有多么忧伤,有多么痛苦的东西。
樱兰中的孤独,交响中的承受,流星中的痛苦,乃至大话西游中的“他好像条狗啊”。
你能看到我的笑,我也希望你能感受到真诚的快乐,至于悲伤和过往,我们都不曾失去,但是我是真的希望,你不说,我不说,眼神交汇的时候,只要彼此还了然那些刻骨铭心就足够了。
”好吧,朋友的这个留言,狠狠地触到了心底最深处。
你会觉得交响情人梦很恶搞吗?
你会觉得流星之绊很恶搞吗?
是,我一直在说宫九很KUSO,流星很KUSO。
可是,如果真的单纯只是KUSO,还会有这么多人愿意看么?
如果真的只是单纯的KUSO,我还会在这忙到疲劳过度的冬季连风花都放下了、却依然在第一时间看流星收流星的高清版么?
不知道你,反正我是不会。
如你我都看到,流星是在借着KUSO的名义狠狠地煽情。
像是那种“男人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煽情。
我们都不爱祥林嫂。
所以,坚强的、一边流血一边微笑的人反而更让我们心疼更让我们肃然起敬。
就像是ep7里,二哥铺垫了半集的扭扭捏捏欲言又止,远不如大哥最后那一声吼来得更让人心动。
当然,也千万不要像那个便条贴系长那样自以为S得很男人气概,但远远不如神神叨叨的、因为送了心爱的女孩回家就能高兴得像孩子一样在人行道上甩着西服开心的户神少爷那般让人觉得心安。
所以,流星是此间的流星。
是让别人替我们哭,我们却一定要望着天空用心微笑。
是无论如何,都要真诚地过日子,不让自己被过去困扰,可也不刻意忘记那些不可能忘掉的过去。
我们发自内心的微笑,不是因为没心没肺,而是那些不能被忘记的不想忘记的,都已是刻骨铭心。
我们不刻意去提醒自己、不沉浸在悲伤的过去,是不想让不相干的人知道。
我们不需要别人的怜悯和施舍,我们不需要别人的肯定而肯定,也不被别人的否定而否定,我们不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也不以别人的优点为难自己。
我们只为自己,我们只依靠自己。
我们,内心强大,所以让你看到我们的欢笑,如果你懂,请笑一笑;如果你不懂,呃,那随便你了,反正,我们不被你打扰。
日剧其实热衷说教,不过,和很多经典一样,流星化说教于无形。
虽不若仓本老爷子的举重若轻,可是宫九确实是鬼才,那个看外貌很WSN的男人,他的故事,总有一颗强大的心。
没有刻意营造出来的温文有礼坚韧不拔,可你知道,看上去很平凡的这人,在关键时候能给你最有力的臂膀,最无声却是最切实的理解和支持,是真的伙伴、真的知己、真的兄弟姐妹。
所以,流星の绊是此间的流星の绊。
三个撞见血案的小孩,而受害者正是自己的双亲。
自漫天许愿的流星下归来,狠狠撞见噩梦里。
复仇从此变作了人生的主题,不,也许不是复仇,是真相。
为什么会是父母被杀害,为什么是会他们,凶手是谁,又是为何?
为了二宫去看了这部日剧,当然东野圭吾的原著叫我在二宫主演的众多剧目里选择了这一部。
不虚所选啊,看二宫看得各种过瘾。
卖萌的,无辜的,狡猾的,真诚的,幸福的,悲伤的……他将角色演尽也将自己演尽。
作为一部日剧,着实是热闹的一部,将沉重悲伤的气焰冲淡了几分,起码在之前很少。
三个孩子长大,依旧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功一,泰辅,静奈。
深色的功一,将自己落在阴影里,丢在过去里;多色的泰辅,肆无忌惮的走在流光溢彩,过去咫尺间;白色的静奈,藏在COS的游戏中,对过去最为懵懂,与其说记得过去,不如说懂得哥哥们。
他们没有正经工作,静奈是辞了职的小职员,泰辅在唱片店里打工,功一与其说工作在餐厅,不如说日复一日的练习厨艺。
他们以欺诈为乐,不,也许不是为乐,是报复。
多少功一是这样以为的,他有这样的台词,以为自己是受害人,就可以报复社会。
(非原词,类似意思)欺诈并不见得是快乐的,但可以带来金钱,也刚刚好一步步的逼近了结局。
遇见了一个总是叫嚷着要吃林氏盖饭的人,而此人的父亲就是命案那晚,泰辅看见的可疑人。
功一不相信警察,于是决定三人自查真相,并伪造了种种证据,企图将可疑人在追诉期之前审判。
可种种过程中,静奈爱上了那个傻傻的人,因为那个人透过COS看见了白色的静奈。
爱上仇人之子。
不仅仅是静奈一个人的困境,兄妹三人都开始质疑,质疑为何人生要套上这样沉重的枷锁,从此以后只有复仇没有快乐。
零星的快乐也有,却是带着枷锁的舞蹈。
静奈去户神家做客的一场戏太精彩。
妈妈口口声声不许坏女人夺走自家儿子,原来全是虚张声势,一见静奈就喜欢得不得了。
还拿出了喜欢的香水相赠。
看见静奈一脸开心的将香水喷在手腕上就知不好,有气味了呀,匿藏的本子会被发现了呀。
匿藏的本子一点要被发现,静奈亦哭着说道,我完全忘记了他妈妈那么喜欢我,我什么都忘记了。
幸福在手边,其他的事情,自然要尽数忘记。
白色的静奈,太可爱。
所以最后的最后,户神一样要选择静奈,哪怕历经了那么多的事情。
仇人,仇人不是户神家。
而仇人的揭晓实在叫人瞠目结舌,不是惊,是冷。
非常非常典型的东野圭吾结局。
去把小说翻了一下,小说里的结局更加到位。
没有太多余的渲染和解释,一个瞠目而心冷的结局,凶手了无生趣的自尽,真相太普通,配不上他们三人承载至今的苦难。
--我一直偏爱的推理小说都是这样的。
没有太多的过程和太多的阴谋,推理的结局不是凶手而是人性。
也许就是一念之间,相关人,赔上的皆是一生。
就算之前已有质疑,逃不开的是命运。
看完原作再看的 宫九自己的风格太明显了,原作改编算各有特色吧,无功无过?
然而,显然后来玩脱了,所以再回归原作剧情的时候难免有点生硬了 虽然影帝演技赛高,但好像不大适合这种阴沉风格的形象?
少年感太强…或是因为剧的风格需要?
然而,和富二代不经意间谈起自己家的小林盖饭,转身那一滴泪实在是太有感了,难得看剧也会来来回回re好几遍看细节
2023年看2008年的作品是什么感受呢,直接来说就是会哭。
剧情是一方面,而是感慨时间。
从《spec》认识toda,她大概算是我第一个喜欢的日剧女星。
小学大部分时间看的是日本动画和电影,开始哈日,会买当时类似日娱的杂志,一眼就相中了中岛美嘉,为什么呢,大概小时候就爱特立独行吧,大家都哈韩国,我偏哈日,中岛美嘉又是那么特别,烟熏妆,渔网袜,一脸啥都不屑的表情叼根烟。
由此开始我的日影之路,因为当时她的真人版《Nana》据说在台湾红得如日中天,但其实在大陆,至少在当时的重庆并不普及,小学的是我只有我一个人在看而已。
当时很多日影的资源大部分来自土豆网,缺点是资源都不太清晰,优点是当时平台都没啥版权意识,好像什么东西都能看个一星半点。
我爸因为长期忙工作,对于我这类漫画,CD,磁带等消遣时间的小爱好,甚至言情小说,都会满足。
一起外出在车上的时候,还会放中岛美嘉的CD说好听,就是开车听有点打瞌睡。
对日剧的初印象是因为小升初考试的冲刺时间被我爸禁止了用电脑,而我报复性的在最后一周偷偷用电脑在土豆网上看了《东京爱情故事》,那是个一点都看不懂爱情的年纪,但不知道为什么,看日剧的时候就会让我焦躁不安的内心平静下来,柔软起来。
后来便开始了自己一发不可收拾的日剧日影之路。
同时期也看了很多当时的经典日剧,青春高校类或当红的都看了,但并不怎么感冒,例如新垣结衣和石原里美,新垣结衣应该是人尽皆知的《恋空》初识的,十元应该是在松本润的《宠物情缘》里初识的。
(当时不喜欢,后来其实两位都还是挺喜欢的,但不在最爱的那行)偶尔有一两个觉得还不错的。
当时的我get不到傻白甜(虽然后来对深田恭子,宫崎葵爱得不行,以及补toda剧发现她大部分时间都演傻白甜),觉得spec里的她好飒爽,因此又看了类似《欺诈游戏》,《上锁的房间》,《自恋刑警》,《死亡笔记》等基本有她名字的作品都会留意,看《欺诈游戏》又被绵羊圈粉,由此又看了《堂吉诃德》这类让我觉得我这辈子都不能没有日剧的作品……大学在非常抑郁的时间补完了《圈套》全系列,当时一人在异国他乡被抚慰的心情,很难形容,才明白众人夸的大美女仲间由纪惠是这样美艳不可方物,阿部宽不是一开始就是个大叔,而是个幽默的帅哥。
以及民俗和都市传说及诈骗,可以被演绎得这么有意思,这些都是日剧日影和日本演员才有的独有的魅力。
我或许是个不优秀的人,也没有成就的人,但我人生中无数次感受到幸福和开心,除了从真实生活中获取的,时常都是从文艺作品中获取的。
所以当我2023年回头看2008年的作品,由于我是一个坂元裕二控,经常都get不到宫九时常浮夸的无厘头,并没有看过《流星之绊》的原著,但这一次有被宫九对这类多少带着压抑悲情色彩的作品加入一些调和的幽默趣味给感染到,个人而言是真的受不了悲情色彩太沉重的剧。
然后就是当bgm响起mika的声音,我整个人都为之一振头皮绷紧,这是陪伴了我小学初中的声音,每一个夜晚,每一个上下学途中,走过的每一段路,当时听mika唱歌,我还在想,什么时候我会学会日语呢,什么时候我能不用看歌词听懂每句话背后的意思呢。
以及toda,虽然这次还是个傻白甜,但这张脸,还是那张映在我17岁眼睛中永远执拗完美无瑕的脸。
宫藤官九郎是我刷完此剧的唯一动机。
以下是宫九吹言论。
作为改编剧本,你不能说宫九有失水准,但直观感受他很随意。
全剧个人痕迹最重也是最亮眼的逗比小剧场太信手拈来(贬),还得落下个被东野原著狗吊打的下场。
没读过原著,但纵观全剧的推理主线还是太简单,撑不起来10集的容量。
最终核心的反转也较鸡肋而且墨迹……能够席卷当季日剧学院赏应该也是矬子里拔大个儿的结果。
没了解当年具体啥动机,总之对于宫九接这种改编有些理解不能。
(事实他后来好像也确实没再这么玩过多拉马。
)人设上三位主役都没啥大意思,选角又偶像痕迹太重(至少在当年),主角们的灵魂已经不是他能给的了,而这让他失掉了大半他作为一位极为出色的编剧的魅力。
p.s:美魂!
美魂!
我想我彻底确诊美魂过敏症了!
头一集orion一开嗓我就鸡皮疙瘩了。
这歌跟剧情很搭吗至于每一集都空降一把鸡皮我一回?
话说这首歌是当年姬友安利过的,“orion 猎户座”被我一笔一划记在小本子上,回头一听只觉得有些无聊,歌词旋律都好白。
而通常来讲,好歌配好剧,好剧搭好歌,二者相得益彰最好。
也有不在少数的乍听平庸但在剧里神插入的。
但像orion这般我本来听着也还行结果一放剧里就引发我生理不适的也是极为难得的。。。
她的客串?
我都快进了。。。
上手看看还可以 但结局太囧了 受不了。。。
警察 为了200W杀人*_*汗嗒嗒滴 看到锦户亮就可以挂钩《一公升的眼泪》也许是他演的太成功了 闹闹的剧情把故事最终推到囧囧的结局 结束 我竟然也是博爱型的 小迷户田 加点小分 4星
大家看过流星么?
若是爱好者,就会注意各种流星雨的信息,像狮子座流星雨之类,这个故事,也在满天流星的夜晚开始,在满天流星的夜晚结束。
不,不能说结束,是另一个开始。
东野吾圭,炙手可热的日本推理小说家,在大陆发行的任何一本简体中文版,我都买回阅读,看着几倍多的台湾繁体版,有心无力,一本都要一百五十朝上,第一次希望自己是有钱人,有点幼稚吧,只为了能看到任何能看懂的东野小说。
《流星之绊》,在百度百科上看到这个名字,后面又一个括号,说是2008年改编成日剧,想了想要不要找来看,因为在看了小说版的《疑容者X的献身》后,再看电影版觉得支离破碎完全没有感觉,可一想能在大陆出版还遥遥无期,只好一咬牙到猪猪上下载了全剧,从昨天到今天,十集看罢,感觉一气呵成,拍的很有味道。
不知道为什么会在去年漏过这么一部好剧,可能是有了《没有玫瑰的花店》《CHANGE》和《笃姬》,便放过了它,没办法,好剧集都在去年扎堆了,光是三浦友和大叔都饰演两部日剧,难道是经济吃紧了?
好在演技实在超群,令人回味无穷。
功一、泰辅和静奈三兄妹在一个雨夜背着父母出外观看流星雨,回来却发现双亲被人杀害在血泊中,自此在孤儿院中相依为命,直至毕业后也一直生活在一起,牵绊他们的正是那始终未破的杀人事件,已是第十四个年头,距离十五年的时效只剩三个月,一直靠着坐欺诈师的兄妹偶然发现了疑似凶手的人,而那人已是一所连锁西餐厅的老板,而做出的味道正与他们开西餐厅的父亲一模一样,他们便以此为怀疑点,开始搜索证据将凶手绳之以法的行动,而最后,凶手却不是这个男人,而是一直协助他们寻找凶手的警官柏原,也是他们唯一信任的人。
故事真的不算曲折,看惯了离奇的杀人事件的我们的确不能单从这个破案过程中享受到什么逻辑的磨砺和震惊的快感,可正如所说,不是只有那种全篇的描写都为破案服务的作品才叫推理小说,那种作品剥离了“破案”便只剩下一堆无法相连的蛛丝马迹,而另外一种则是即使去除案件本身也依然可以让人看到生活看到真真切切的感情,而这部《流星之绊》,则是这样一部作品。
在看到兄妹如何扮演不同的人实施欺诈时,我们会不禁发笑,却没有那种视之卑鄙的想法,因为他们做的更像是劫富济贫,而在最后他们把欺诈来的钱全部交还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一群二十多岁的青年,而是依然长不大的孩子,在他们眼中,这是生活的手段,又是一种游戏。
可能会想,为什么这兄妹三人不去找寻自己的生活呢?
杀亲之仇不报,他们没人能安稳的生活,每天沉浸在悲伤的眼神中,他们的痛苦无人了解,他们也不相信任何人。
时间,在十四年前,已经停止了运转。
看到最后,他们重新赎回了父亲的店面,在美丽而充实的回忆与希望中找寻自己的幸福,依然彼此相连,却不再是悲伤,而是幸福。
他们,不再欠谁的,也不再被谁欠。
作为私人的评价,我将它保存在我的移动硬盘里,而作为人生的课程,我领受且认同。
豆瓣的玩点之一在于,写过的东西不知何时就会被路人挖出来,于是自己也再温习一次,想起当时的点点滴滴,再发点新的感慨。
前几天是当年写得非常辛苦的《天体观测》,看着看着就觉得,果然日剧最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了吧,大概再不会有那种让我哭到脱水写到吐血的故事了。
像是今年秋季的这两部,尽管是第一次认真地从头追到尾,多半都冲着人花痴去了,剧情算不得精彩。
尽管如此,并且在一早就被剧透得乱七八糟的情况下,最后一话的流星还是让我难过了,陪着nino哭了一会儿,屏幕上打出the end的时候也很是惆怅。
故事本身是黑暗的,但碰上宫藤官九郎就会有那种令你黑线又很喜欢的表现形式,一开始是为了缓冲只追一部剧的辛苦而看,却在第一话就笑到肚子痛。
其实一直觉得这样满好的,我是悲观主义者,从来都没天真地以为世界光明人性美好,现实已经无奈至此,小说电影电视剧总可以换一种方式吧,只要不过分就好。
受害人家属成天愁眉苦脸的看着更不舒服,骗骗那几个本来就不是什么好鸟的人也无伤大雅。
况且如果不是这样,又怎么能看到哥哥给妹妹讲戏时娘到破表的好笑模样以及弟弟和妹妹的精彩演技呢?
J说爱了nino很多年,我看了不到两集就对此大加赞同,他演得太好了,完全融入在宫藤的黑线气氛中,无论是怎样夸张的表情都很自然,效果一流。
而正常的时候又是内敛的,转换得很完美。
就是他那个泪眼汪汪的样子,在最后一话就突然心疼起来。
很早就知道凶手是谁的我尚且有点受不了,更何况是一直都一无所知的功一,真是情何以堪。
这部剧和bm的某部分有微妙的联系,“知道的事实越多,现实越是容易崩溃”,我们的人生,也许是由无数谎言构成的,一直被骗下去是不是会比较好?
Ryo一直都不是我的菜,而户田也一早就在dn里看过了,但有明三兄妹非常讨人喜欢,他们俩也变得可爱了起来。
当然要特别提一下的是mika小姐,别问我她到底是谁因为我也不知道,只能说,她真是完美地诠释了“乱入”这个词,很好地起到了调节气氛的作用。
一想到这周开始看不到他们了(尤其是nino)就有那么点怅然若失,一集一集追下来果然就是容易投入太多感情特别是我这种人,所以,sp吧sp吧sp吧(默念一百遍)。
最后,强推OST,载到的那天正好降温,夜里裹在厚重的棉被里听,路灯在窗帘上投下隐约的昏黄,将睡未睡之间有种不知今夕何夕身在何处的感觉,安静又难过。
最最后,随手截了两张图,真的很舍不得。
http://photo1.bababian.com/upload15/20081221/79DCDE821BEDF5136B83EB9532B9E515.jpghttp://photo1.bababian.com/upload13/20081221/DF339A40260FBEFCAAEB791B4454463B.jpg
在看第一集的時候,就有人和我説到,小柴錯過了仓本爺爺也不算是件太壞的事。
流星當然不是山田太郎,要是連著上兩部山田風,估計狗媽是要暴動了,笑。
但是功一不是一平,更不是拓郎。
能有所突破是件好事,但是角色的發揮餘地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切。
聽三兄妹説最喜歡的鏡頭,沒有一個提到小柴的時候,心裏還是輕輕咯噔了一下。
輪到小柴,説了要潤的那個細小動作,我一下子笑起來,真是和我想的一樣呢。
二宮和也style!
之前那些細微的不平瞬間煙消雲散。
這個小子知道的,他都知道。
再怎麼和主持打哈哈,再怎麼低頭裝可憐裝無辜,這小子心裏永遠一片清澄通透。
早就看透了,早就學乖了。
因爲連續7個星期宅男功一的思維定式,第7集最後那突如其來的一吼不知道秒死了多少人。
大小姐説松本先生是4天換4年,那麼和也君絕對就是4秒換4年,瞬間秒殺的超級狠角色。
忍不住歡喜起來,這個人,蟄伏了7集,終于是要爆發了。
所謂以柔克剛,所謂四兩撥千斤,看著和也君大概就能領會一二。
魔王的友情跨刀,記憶猶新。
在遠遠的只是一團黑影的時候,二宮和也的氣息已經彌漫在整個鏡頭中,濃郁地化不開。
當下禁不住感慨,這個人,何止只要低頭就是一部戯,明明是連影子都會説話。
作爲役者的和也君,往往驚為天人。
很喜歡看的,是和刑警三浦的對手戯。
更喜歡看的,是城市夜晚中的陽臺戲。
第9集的電話,第10集的對峙。
甜蜜的信賴,意外的背叛,前一刻的笑顔如花,后一刻的汌汌淚下。
小P給了我五個字,嫉妒啊嫉妒。
我又何尝不是。
和她一樣,心裏想著換作是那個人一定演不出來。
不是要去刻意地橫向比較,只是下意識的閃念。
二宮和也,説是永遠的17嵗高中生少年也好,説是總是收斂精光疏離人群也好,也不是沒有成長的。
這樣的成長當然不僅僅是從校服變成了西裝。
因爲背影一樣孤獨,因爲神情依然寂寥,因爲想法總是通透。
所以,在番組裏面偶爾閃現的刹那變成了寶物。
毒舌還是毒舌,只不過多了在乎;黑人一樣黑人,只不過多了真心。
我可不可以説那是山風的力量,那是9年多朝夕相處的力量?
這麼説,看起來是煽情了。
只是我總執拗地覺得,正因爲被治愈了,於是才長成了如今這般即使疏離也能治愈別人的力量。
若要説起最喜歡的片段。
比起那句「いいわけねーだろ!
」,比起注意到傘柄上擦痕后的戰慄,比起流著眼淚質問刑警先生兒子死去的時候有沒有哭,我更喜歡功一和泰輔在公園裏的對話,更喜歡那句「今のはかわいそうって顔じゃないよ。
もう遺族じゃないよ、おまえ。
」和那微笑著的輕輕一瞥。
可以説成是俗套的happy ending,我卻好像看到了滿目陽光,聞到了濃郁芬芳。
我總是,試圖將OO和役者OO分開,比如二宮和也和役者二宮和也。
想來,這也應該是他們的心願。
但是一顰一笑中又怎麼會不洩露一點點蛛絲馬跡,恬淡的溫柔,隱忍的强势。
只是這一刻,我竟然空前地想念起富良野的涌井拓郎来。
七分哈哈三分真心的二宮和也,説著一直都感覺到團員愛的二宮和也,說不出的寂寥疏離的二宮和也,好似什麼都無所謂的二宮和也,天不怕地不怕吐嘈聖手的二宮和也,連氣息都入戯的役者二宮和也。
這般那般,二宮家的和也君終究只有一個。
不是不喜歡的。
不能不喜歡的。
2008.12.22
还没有看的时候以为是类似《白夜行》的暗黑剧,充满期待。
看第一话的时候“哈?
这是什么。。。
居然是KUSO片”看第二话的时候“啊!!
为什么不是暗黑剧!!!
真无聊。。。
”看了第3,4,5...后 “哦哦哦!!!
超好玩!
超好看!!!
”天天煎熬天天期待感觉一集比一集好看,第8话的结尾到达高潮!
KUSO的点都很到位,高山久伸是亮点啊!!
但是..看最终话的时候...一边看一边汗...凶手竟然是警察...好吧...就算之前暗暗地有所铺垫...杀人动机也太令人无法接受了...两人在天台说着说着突然为了争枪打了起来...最后功一竟然用枪指着警察让他活下去...更汗的是,大家忽然都感悟了...争着要去自首...看到功一对小开说“我们说要去自首,结果静也一定要去”我就囧了...又不是去吃饭...但是最终话作为KUSO片还是很有看点的!
尤其是幸福的黄色便条贴,笑死我了其实凶手就是小开的爸爸也很OK的嘛何必搞在警察头上...唉..如果到第9话结束的话这剧就嗲了
「あにき あいつ本気だよ。あいつが戸神好きなんだ。本気で俺たちの仇たいの息子に惚れてよ。」「してるよ そんなずいぶん前に気付いてるよ。」「いいのかよ あにき」「いいわけないだろう!」(二宮のそういう所大好き)
难道是我口味太重?这剧真是太一般了
excuses me? 东野圭吾?少矫情可好!
内田有纪 热力美少女~!ps 再也无法【永远の仔】
原来美嘉真的没眉毛。。。最后一集二宫笑起来真的 一脸褶子呀。。。
东野作品中比较有画面感、适合剧本化的一部,最后一集的峰回路转演绎得不错,几个演员挑得也很合适。稍微有点儿慢,缩减成8集可能会更好。
劇本改編得很不錯哎,演員的演技也很棒!
挺无聊的
三兄妹感觉真好
我去年买了个大金表
看到后面还是感觉不错,特别是一到煽情的地方中岛美嘉的歌就出来了,催泪啊……户田还是演得好棒~~
我就是无法做到对户田惠梨香很DJ。。。ryo真的不适合演这种戏
第一集看完就看不下去了orz
只是因为有流星,所以我们溜出去看了,是错过了那个夜晚,还是躲过了一场灾难,他们一开始并不知道,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那晚真相的查明,可是当牵扯出的事情和人越来越多,他们本身也有了牵绊和想要守护的人,真相真的那么重要吗,不,守住现在能看得到的人的幸福才是关键。
还行,二宫的大哥出奇萌,原著小说不怎么样,人物相对单薄,当年没觉得多好看,改编到这么有趣算很成功了。
即使羁绊着也很好。ninomi很招苏的颜,66棱角分明,toda美死了,兄妹三人太好了。最后一集22.6%的收视率
关于欺诈,跟谋杀有什么关系呢?
很难讲是东野把宫九拉下了一个档次还是宫九把东野拉下了一个档次。。嘛倾向于前一种ww
父母死之后的一系列反应也太冷静了,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塑造不同人物形象的点。
前面很恶搞,后半段终于进入正题。最后犯人的设定有点牵强。从这部剧认识了要润,这里演技不错撒。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