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子的困惑

洋子的困惑,Yangzi's Confusion

主演:黄小蕾,郑雅匀,唐曾,宫宏佳,黄艾丽,任杰,付立加,杨玉兰,王正永,杨子枫,王溪鹭,陈宏,李珏,段作蓉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3

《洋子的困惑》剧照

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1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2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3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4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5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6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13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14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15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16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17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18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19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20

《洋子的困惑》长篇影评

 1 ) 何为困惑:何为我归?

这部电影说是洋子的困惑,但其实是女性的困惑、人的困惑。

导演并不是探寻到了一条问题的答案并将它讲述给我们,而是像婚姻故事一样将一段体量较小的生活片段投射到荧幕中让我们发现问题,并且她投射的方式非常细腻、节奏舒适。

个人最喜欢的片段,是洋子和美惠两个血缘I人,在中式酒场后期孤身走到一个独属于I人的环境下感受到了对方,在那一刻彼此找寻到了归属感。

通篇观赏完,深深地觉得洋子和美惠正是我身边许多女性朋友的缩影,她们也许在爱情方面不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徘徊于追逐理想的爱情还是选择依靠,年轻的她们有时也会被表象所迷惑;亲情方面,洋子在重组家庭中在扮演着一个好姐姐的角色,美惠则一直在扮演一个好女儿的角色(并且根据我所看到的,好像离异家庭的女儿更执着于扮演好这一角色)但能看出来他们都不开心。

无论是洋子、美惠、外婆,他们都一直在追寻着自己想要的那份归属感——洋子感觉自己并不属于重组家庭,于是开始从“抛弃”她的妈妈身上寻找归属感,她偷走妈妈的日记想去了解她,想让妈妈成为自己的依靠;美惠在东北小白脸身上寻找归属感,但被甜言蜜语的表象所迷惑,被骗的人财两空(但好在她并不放弃)。

她们一直在找寻归属感,找到后如果失望了那就再找,再找寻失败就开始摆烂,或者用一些情绪来保护自己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像他们一样,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很多人——包括美惠和外婆——认为自己找到的归属感其实是错付,继而离婚。

但也许,下一个、下下个在退去了激情和神秘之后也不过如此。

电影最后一段外婆在“中国式饭局”的酒过三巡后和前夫的第二任妻子和解,看似和解但我觉得好像她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就和解了。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做自己觉得应该做的,都在扮演着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好像都没有真的太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外婆不知道为什么和解就和解了、美惠和外婆不知道为什么不爱就不爱了、许多父母对子女的爱也是本该爱而爱不知为何。

其实这不只是剧中人的困惑,也是我们所有人的困惑,祖辈的家庭会影响父母,父母的家庭会影响子女,代代传递代代影响。

但我相信社会在进步,正如剧中所表现的那样,从外婆失去归属后的自我保护固步自封、到美惠失去归属后的勇敢追爱、再到洋子失去归属后的勇敢质问“你为什么不要我”,一代代看似宿命但却再往好的方向改变。

正如当下的时代以女性为例,从五十年代的生育机器(无贬义,指生七八个孩子而无暇思考自己的意义)、到六十年代的夫妻吵架(发现不满),再到七十年代离婚重组(拒绝与筛选)...这其实是意识觉醒的过程。

我们开始对人生的意义提问了,在“为之”后开始思考“因何为之”了。

有了提问,答案就不远了。

洋子的困惑 (2023)6.82023 / 中国大陆 / 剧情 家庭 / 李珏 / 黄小蕾 郑雅匀

 2 ) 妈妈,你的生命也观照着我的

我们是同一株植物上的花,是血脉相连的彼此。

电影院是个神奇的地方,因为它漆黑的环境,你的一切情绪——哽咽、大笑、惊恐…都被很好的保护了起来。

你身上的壳终于得以敞开,此时的你绝对安全。

“黑夜”柔软地接纳你。

今天看《洋子的困惑》,中午2:15开始,我2:16急急忙忙地赶到。

整场只有我一个人,我更加放肆地去与影片中的人物产生联结,跟随着她的眼睛,去看她的生活。

美惠的女儿叫做洋子,也就是片名中的洋子。

电影一开始,美惠就开着车谈生意,一个很有“川味”的风风火火的女人出现在我眼前。

她离异,五年级的女儿跟着前夫。

故事开始在某一个她把女儿接来她家的周末。

屋子里很乱,遭了小偷一般,美惠紧张地报警,拿着菜刀在屋中查看情况。

镜头给到洋子,她似乎一点也不惊讶,只是近乎冷漠的打开电视,在废墟般的客厅坐下。

后来,我们知道,这一切都是洋子做的,她“偷”走了母亲的日记本。

当洋子拿到美惠日记本的时候,我们得以借由这样的方式,走进了美惠的生命。

快要到四十岁的美惠,生活按部就班,有自己的生意、朋友、关系密切的男友。

波澜不惊,在你我的身边都随处可见。

正因为随处可见,我们生活中的苦难,也在她身上发生着。

洋子的困惑,其实就是美惠的困惑。

她们之间充满矛盾,又交融着彼此。

有一场戏,母女二人在车上争吵,洋子愤怒地质问美惠,“你为什么不要我?

”,美惠支支吾吾地讲不出理由,“你只要知道我爱你就行了”“妈妈只是想多挣些钱给你以后用”。

“你和外婆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私的两个人”洋子尖声斥责到,说着便拉开车门冲进了雨里。

美惠在车里久久地看着洋子的背影,看着她决绝地走在细碎的雨中,头也不回的离去。

美惠在日记中写道,她的父母婚姻不幸,好像也早早预示着她的婚姻也会不幸福。

美惠的母亲一个人住在老屋,生活节俭,对女儿的探望也只有冷漠。

美惠的成长与洋子的成长如出一辙,她们是不是都会怀疑母亲对自己的爱?

洋子困惑于美惠为什么在离婚后主动选择了不要她,美惠曾经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困惑呢?

洋子的质问让美惠陷入了沉思,她没有文化,忙着做生意挣钱,她有些自卑,女儿的学习她帮不上任何忙,她也许还有些胆小,面对未知的前路,她最终选择将女儿交给前夫来抚养。

但是这些思绪,她都没法讲给洋子听,她不知道怎么说,她的生命历程让她习惯了忍受苦难和接受离别。

洋子从日记本里了解美惠的过去,她那些不快乐到想要抽烟的时刻,她的爱人曾经对她许下的承诺,她婚姻破碎后的无助,她远赴异国打工时经历的爱恋。

一个活生生的母亲在洋子的心中产生,她拒绝母亲的亲近,扔掉“坏掉的玩具熊”,她看上去完全无法理解美惠。

其实她早就理解了母亲,她只是害怕她心中的恨无处安放。

失去了恨,好像就失去了情绪。

影片最后,是美惠母亲的六十岁生日。

酒过三巡,在饭桌上大家都在聊着家长里短,美惠沉默着发呆,她最近常常有这样的时刻,好像游离在热闹之外,与人群隔着一层玻璃。

洋子也沉默着,她不理解大人们的话题,她只是觉得很烦,隔着人,她望向了美惠——沉默的出神的母亲。

洋子回到屋里,有些微醺的美惠也回到房间,她看着似乎睡着了的洋子,慢慢的靠近了她,在黑夜里,她的爱克制又放肆,她缓缓地低头,轻轻地亲吻了她的乖乖,她的宝贝,她的女儿。

做完这些,美惠起身去拿放在冰箱里的蛋糕,给蛋糕插上60两个数字的蜡烛。

她从包里拿出打火机,打火机打了好多下都没着,正当她使劲地摇晃打火机时。

火光从旁边亮起,洋子拿着打火机点燃了蜡烛。

在微火中,美惠的眼神温柔至极,母女两人的脸庞都被照亮,她们一同拿着蛋糕,向外婆走去。

最后镜头定格在三代女性被蜡烛照亮的脸庞中。

外婆从繁杂的一生中抽离出来,火似乎也可以把她照亮。

她们都有着相似的背景,她们都有兄弟姐妹,她们都曾经历无助和愤怒。

她们终究血脉相连,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感知对方的人。

 3 ) 一场戏,记住一部电影

市区唯一一场点映,下周新电影还不少,能早看一部是一部。

总体还是很惊喜的,没想到年轻导演有这种生活的洞察力,也很会用镜头叙事,能用画面表现出来的剧情绝不浪费台词解释,构图也相当不错。

影片还是很真实地展现了女性困境(其实也不局限于女性,代沟、催婚这些话题都具有普世性),比如两姐妹刷盘子那场戏、酒桌上被催婚的戏,甚至小朋友间的很多戏,都非常真实。

虽然也有个别狗血桥段(比如被男人骗钱)。

窗帘这个意向选得很好,有很多女主在窗帘前的戏。

表面是她的生意,谋生的手段,却也是入睡安眠的保障,家庭隐私的一层遮羞布。

很喜欢结尾那场戏,没有这场戏我可能会觉得这部电影平平无奇。

在氤氲冷冽的空气中她们对视,她困惑,她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有那么多问题还能把酒言欢;忽然她懂了,她和她一样,甚至她和她和她也一样。

三代女性的姓氏不会传承,但她们的困境确实在传承。

非要说哪里不太好,我觉得应该是女主黄小蕾的服化。

豆瓣上说她像个广场舞领舞我是不同意的,她这往街上一站,人群里一钻,怎么看都是大明星。

她闺蜜的感觉就刚好。

 4 ) BIFF映后Q&A梳理

在第13届北京电影节中看了《洋子的困惑》按照惯例整理了映后QA

Q:本片的创作动机是什么?

A(导演):我想在一个很小的空间范围内,拍自己能驾驭的故事,云南是我的家乡(故事背景是云南),所以就在预算范围内以人物为主创作了这个故事。

A(制片人):之前我们其实是微信的网友,有一天她突然跟我说想拍个电影,有个剧本,我说我先看看剧本什么样子的,看完我说行没问题可以拍,导演之前去过拍摄地,采过风,给我看过照片,我觉得这地儿特别好,因为之前没人在这拍过电影,这个地方很有电影感,我觉得这电影一定要拍,所以很快了就拍了电影。

Q:想问一问小演员,雅匀在拍这个片子的时候,你的整体的感觉是什么?

A(演员):我感觉洋子这个小孩其实是一个叛逆又带一点懂事,一个比较成熟的女孩子,我在演的时候,就能感觉到这个戏其实跟生活中的很多困惑都是差不多的,让我完全有能力去演这个角色。

Q:影片片名是女儿洋子的困惑,在创作叙述的过程中,妈妈是如何变成了主角的?

A:可能从电影角度说是视觉的问题,之所以叫这个片名是因为母亲在家庭里可能是中间的一个桥梁,但是我想这个电影拍完了是一个客观的视角,让大家去关注一种情绪被忽略了的小孩,而且这一切的发生如果没有孩子来主导,这个故事是不成立的,所以我把这个电影取名放在了洋子的视角上面。

Q:影片创作时最希望传递给观众触动的点?

A:我说个最主要的点: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女性?

是因为我觉得生活里有很多人,她们不表达不沟通,但是实际她们默默地做了很多,坚持了很多,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亚洲女性很有力量。

Q:酒过三巡之后,可以看到整场局里面只有洋子和她妈妈是没有融入其中的,她们像两个局外人一样,是她们都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出走者或者是一个比较反叛者,她们是无法融入主流传统叙事的,是不是感受到了一种同盟或者相似的境地?

A:从神奇的角度来说,其实就是母女连心,有的时候你也会有一定的感应,对你的母亲,对你的家庭,对你和社会的关系,所以这是一种时空和时空的交错,也可以这么去解读她们理解了彼此。

从剧本的逻辑来说就是洋子在那个时候理解了她妈妈,她曾以为母亲抛弃她,但因为她妈妈亲吻了她,她得到了答案,她妈妈是爱她的。

Q:影片结尾落在了一个三代女性吹蜡烛的镜头,奶奶、妈妈跟小女孩,想问这场戏里面导演想表达的是如何把传统伦理和女性做一个嫁接吗?

A:第一因为我是个女性导演,肯定视点总会关注女性,这肯定也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

第二我就觉得不管生活有多平淡或者多痛苦,或者有很多很难解决的困惑,但是生活是得继续的,所以我还是希望大家看到生活里温暖的一面。

Q:那影片在结尾又为什么设定了母女俩一起点蜡烛?

A:因为她也是个懂事的小孩,知道今天是外婆的生日,所以听见妈妈打火机不着的时候,她出来跟妈妈在一个时空上对话。

 5 ) 爱表达 不困惑

影片中母女俩吵架那段很真实。

为人父母的都有体会,对你有怨气的孩子是听不进道理的。

其实,母女俩之间的误会也不大,洋子认为妈妈不要她了,她被妈妈遗弃了。

于是,怒斥妈妈:“你和外婆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私的两个人”这样的话说出口,就不是简单的困惑了,是绝对的痛苦,是洋子的痛苦!

所以,片名是否要改一改呢?

片名说是洋子的困惑。

叙事视角却是妈妈,是妈妈的故事。

洋子的困惑就是妈妈的困惑,妈妈的困惑也一定是外婆的困惑。

这样的困惑可以一代一代往上追溯。

也注定要代代往下相传。

所以,何止是三代女性的困惑。

影片应该就是这么个逻辑。

导演说,困惑女性的缘由,是她们不表达不沟通,但实际她们默默做了很多,坚持了很多…于是,妈妈悄悄亲了亲洋子,洋子就理解了妈妈,知道了妈妈在默默地爱着她。

然后,母女一起点蜡烛。

再然后,母女和外婆相依相偎,三代人一起吹蜡烛。

爱表达出来了,困惑就这样解决了。

如果是痛苦,解决起来没这么轻松吧。

片名改不了了!

题外话:这类片子太小众,喜欢看的人不多,在电影节拿个奖什么的还是可以的。

票房不好不意外。

姐妹俩洗碗、上坟祭祖、寿日宴等场景很接地气,拍出了生活本来的样子。

细节上的处理也不错。

开着车的黄小蕾很美。

能一路掌控自己的方向,心儿里美。

乡下小城的夜景也很美。

怪里怪气的广场舞音乐,和影片不搭调,大煞风景。

很不美!

 6 ) 不直接表露的细腻的女性表达

首先大大感叹,黄小蕾又好看演技又好,我第一次深切感受到她的美,这部电影很适合她。

这部电影很细腻。

开头镜头是饭桌上的洋子,背景音是爸爸的聊天话语,妈妈扔掉的日记本。

可能这个结构安排只是想呈现主人公视角,离异家庭背景,以及贯穿全文的线索——日记。

这个结构安排意义不大。

视角选在洋子的困惑。

外婆、妈妈,她们都很少直接表露自己的内心,我们看到的都是她们的行为表现。

在洋子的角度观察这一切,就是困惑的,不知道她们为什么要那么选择。

三代女性主人公,似乎都是某种程度上的局外人。

洋子在爸爸新的组合家庭里,像个局外人。

她竭力不想让弟弟知道自己不是他的亲姐姐,她努力示好,但还是感觉隔了一层。

外婆在前夫的重组家庭里,也像个局外人。

儿女们跟爸爸和继母关系处得不错,对还没有原谅过去的母亲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洋子在自己的婚姻选择里,也像个局外人。

周围人乐此不疲地为她考虑婚姻问题,甚至最后她的前夫和现任,在没有她的参与下谈论着跟她有关的事。

好多时候她的思绪游离在周围环境之外,这一刻我觉得很真实。

于美惠跟前夫背景板一样总在做饭和做家务接孩子的现任妻子相比,我觉得做单身女人挺好的。

当然,这是人与人的不同选择。

每个人能接受什么能放弃什么是不一样的。

我不知道美惠最终会不会再次走入婚姻,也许会。

但外婆一生没再走入婚姻,他们说她适合一个人过。

适合一个人过的人不代表不会孤独,但有人在身边也很可能会孤独。

没有内心的直接表露,但导演表达了很多说不明的东西,我们也领会到了那些说不明的东西,这是很厉害的。

结尾没有硬行和解,只是暂时小小的理解。

生活的事本就没那么容易解决,还大家还是会稀里糊涂一本烂账地过下去。

当然,这部电影还有稚嫩的地方。

比如,环境拍摄的时候,明显会把我拉到戏外,而不是和故事融为一体的感觉。

 7 ) 非剧透初评

《洋子的困惑》整部片子其实整个调子是压抑的 至少对于我来说是窒息的 她会让你感受到一种小县城里差序格局的独立社会一种窒息感 黄小蕾老师所饰演的美惠是一名新时代独立女性 她被困惑困住 同样现在她的女儿洋子也是被困惑所困住 整个叙事的感觉有种散文的感觉却又真实的像纪录片 其实从性质来说这部作品并不像是商业片 她存在独立的思考 她是文艺的节奏 特殊的画幅比例 以及戛然而止的结尾 会有一种故事好像还在延续的一种留白空间 她没有过度影视化的修饰但是值得细品 你会思考困住美惠的是什么?

困住洋子的是什么?

困住洋子外婆的是什么?

正如有些场景的色调 固定的场景是固定的色调 冷暖反倒是对场景更加隐晦的叙述 这些在观影的时候其实值得留意 李珏导演本人也是一名女性 她更加懂得如何表达一种处于女性本身的一种处境亦或是一种思考 每个地方都有呼应都值得推敲这是一部电影要做的 仍然是一部好电影需要的 她显得很质朴是需要定睛去观察的一种味道 作品本身有一段的带入存在一种无奈 美惠向洋子解释初为人母她也继续在学习怎么做一名母亲 那种被不理解时的一种无力 明知自己的秘密被洋子偷翻却也没明说的溺爱 这种溺爱是为了不伤害为前提 但仍被不理解无奈 电影轻调较多却细看仍是压抑 有些东西质朴到你都不觉得她像一部电影 真实的像是纪录片 她可能还需要去思考 因为她本就不是所有东西都摊出来 而是在回味中看第二次第三次后一点点发现了新东西新思考的存在导演是带有明显的思考,思考就是创新,而不是一味地职责,换句话她本身就不是一步商业片,建议是动力,而不是责备和审视

 8 ) 一个县城离异中年女性的故事

结构很好很工整的小品。

切入点选在洋子但又不会多在情感上特别偏爱她而怨恨母亲,很好的一个视角。

或许我也可以讲我是洋子,但不太想讨论她。

一、当谈起美惠当我说想起很多关于我的人生的时候其实没有想到太多的我被家庭关系所困扰的瞬间,看到美惠想起我妈,可能是更自私版的我妈。

照见了一些离异中年女性的独自寥落,国内电影讲离异中年单身男的太多了,讲县城离异中年女性的不太多见,这个维度上是确实非常值得一看。

但同样的爱恨纠葛,美惠倒是蛮像一种文学意义上的“包法利夫人”,美丽、超出县城的漂亮,和边缘县城格格不入的美,一种不甘于现状充满生命力的女人,不知名的复杂原因没读完高中,做世俗的生意,但会写日记也喜欢浪漫的爱情,曾经出国打工有过异国恋。

虽然对女儿不算太负责,但也起码给钱定期探望,好过百分八十的离异男。

(小姑娘还是年纪小,其实爱不爱要不要的都不重要,妈确实没义务爱小孩,责任而言,你妈比多少离异爹的负责多了)美惠闺蜜讲美惠除了窗帘其他一事无成,但我觉得也没有,明明是很勇敢和善良的人,人到中年还能如此,其实不太容易。

二、关于结尾导演对结尾的阐释比我想象的更开放,我说把不喜欢的男人带去家宴和丢掉日记看上去很妥协,是否是种彻底对过去的否定决议安心就那么过日子。

但导演谈丢日记其实只是一个外显的复杂行为,而带男人可能只是带男人,也未必代表一种美惠确定的选择。

定位在洋子是因为小孩的未来是更不确定的更有希望的。

好吧,在饭局可能长久也可能短暂的妥协里,让日子就这么平静地继续流过,就像影片中的江水。

希望美惠和更多的“美惠”能够找到自己的回答和人生道路,不止关于家庭和男人。

 9 ) 女性的困惑

首先,导演姐姐看着超级温柔可爱坚韧,在路演的时候分享了她的路演心路历程,我好喜欢导演姐姐,作为女性视角的电影上映大银幕本来就是很不容易的,希望大家去支持鼓励,很期待李珏导演接下来的片子。

客观来说作为处女座,感觉是足够真诚的,而且其中所包含的种种可讨论的女性话题还是存在很多空间的,这一点我觉得导演展现得很好,但具体的困境拍摄方式有时候不是很舒服,对一些问题的往往可以另一层面去展现,但是最后归于平淡的视角,这真的和每个人的生活经验很有关系。

其次就是关于矛盾的解决办法,这部电影选择的是让下一代反抗,我们去接受去体验,我本身并不是很赞同,为什么不能从我开始反抗呢?

但是反过来想我体验的过程就是一个反抗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中是我在追求我的自我,但真的只有结婚这一种情感方式吗,最后美惠甚至说是要结婚,我感受到的是疲惫下的逃避和妥协,所以观众最终看到的是自己与电影的联系。

再就是女性的关系,特别是对于三代女性的关系本来就是多元化,复杂性,我们同为女性,有一种比较竞争,有一种爱与被爱的东西,东亚母女的关系在最后蛋糕的温暖烛光中被和解,它很温暖,很唯美,有点不真实,最后洋子外婆六十大寿只有美惠和洋子“格格不入”时这对母女仿佛也形成了一种立场,妈妈的小心翼翼的爱真的是我们东亚的表达方式,或小心翼翼或越线控制,准确的来说温和却没有能够说服我,但是每个人在这部电影中都可以看到自己,影评也只是多一种理解的角度,仅此而已。

但是还要说一遍,真的很期待李钰导演拍下一部,多多支持。

 10 ) 致第六届平遥电影节首映场第二位发言的男性 别瞎当懂王

明明是互动环节,连问题都不问导演,上来就指点江山,发表自己对电影的感想,爹味十足,不需要问我就知道导演你想要讲什么。

发言说什么三代女性婚姻的不幸,希望洋子身上能够不要重演不幸。

我心想说你这看懂电影了吗?

姥姥和妈妈都是为了自己的幸福才选择离婚,妈妈为此承受了女儿对她的冷漠的代价。

电影讲的就是凭什么一个女性没有婚姻就叫做不幸,凭什么只有婚姻能够衡量女性的价值???

后来就更离谱了,各种演懂王,本年度听过最傻逼发言“关于女性主义,我要讲两句”再到最后的鼓励女性主义创作,简直觉得是直男癌反串钓鱼式发言。

真的,男的真想支持女性主义,哪怕是装的,也请先学会少说话,多提问,少当爹。

《洋子的困惑》短评

方言好,盐津市可以去打卡了,要火写日记练字是个好习惯~

5分钟前
  • 棒棒泥购美病🐧
  • 还行

看到了吗,不是所有的女性都天生具有完美的母性,而这不是罪。

6分钟前
  • 少女小偷
  • 推荐

黄小蕾演的很好,我已经忘记《人潮汹涌》里飒爽可爱的晖姐和《人世间》热情的乔春燕了!

9分钟前
  • 大聪明
  • 力荐

黄小蕾也算撑住了。

14分钟前
  • 此间有城
  • 较差

喜欢三个女人蛋糕蜡烛那个镜头

17分钟前
  • 紫竹桥南
  • 力荐

PYIFF

18分钟前
  • 再见蜂鸟
  • 推荐

理智上知道女人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但作为离异家庭的我真的很能共情洋子

20分钟前
  • 张佳乐(已温润
  • 推荐

7.5 最出彩的是影片的立意,用孩子看妈妈的日记来贯穿全文,以此揭示出家中三代女性的困境。洋子的角色塑造的特别合理,台词神情都太对味儿了。最喜欢的三场戏:女主和大姐在洗盘子、女主和洋子吵架、最后外婆过生日(看到高文在和小舅子说婚姻之道的时候切到女主的眼神,唉我瞬间落泪/女主和洋子的关系很难明示,导演用共同点蜡烛的镜头巧妙地避免了落入俗套)影片的主旨是一个复杂且几近无解的问题,东亚家庭一生就活在亲情的相互折磨中,最后谁也不快乐。只有离开、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活着才是幸福的根本秘诀。但当导演在映后交流的时候说出“希望大家珍惜幸福的家庭”,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能和导演想表达的不一样(反正我是不会选择拧巴地活着了……【可能是中国版海街日记】

22分钟前
  • 若水水
  • 推荐

究竟什么是通透,什么是释怀?有时候看完一部电影或者经历一件事情,感觉自己释怀了但过了一段时间,又会有新的事情困扰自己人的一生都伴随着困惑,惑而不解,终是惑惑而解,还会有新的惑,电影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惑我们的人生和感情也是如此,一直寻找答案,但一直没有答案~ 某些时候社会学,人类学,比理学难多了

26分钟前
  • Jasen Yan
  • 推荐

离异家庭的复杂程度体现的淋漓尽致,大人不容易 孩子也很可怜

29分钟前
  • 心动的灵魂
  • 推荐

本来想给三星,但映后导演的回答实在是太灾难了,导演想用一种取巧的回答来回避观众支出的非常不符合逻辑性的问题。。只觉得对观众不太真诚

34分钟前
  • 临江
  • 较差

谈恋爱有什么意思,我倒是想领养个女儿,感觉有意思的多!

37分钟前
  • slingx
  • 还行

一起舉生日蛋糕的鏡頭最不真實也最動人。只有女性才能洞悉女性,所以女導演應該多拍些這樣的片子。

42分钟前
  • 巾城
  • 推荐

不能写日记,真的会被偷看。

43分钟前
  • 漆雕温度+
  • 还行

我觉得挺无聊的,还是比较庸俗的世界观以及为了冲突而冲突会很trigger,很多地方演的或者说各种表现都太平了,看不出来想表达什么,戏剧化的地方又过于直白而显得不合理。虽然我觉得这个主题挺好的,但总觉得表达的观点还是陈腔滥调

47分钟前
  • 跳公园
  • 较差

导演不真诚

48分钟前
  • 豆友207087634
  • 较差

6.0 三代女性叙事,这个角色比重和篇幅都是有问题的,《怪物》的叙事技巧反而更适合用在这里,如果没有信心在常规的电影时长讲述完三代女性的家庭叙事那也可以采用短剧的形式,总之能力撑不起来

50分钟前
  • 松野空松
  • 还行

简单的故事、平铺直叙的表达,但大多镜头都落地在了生活里,而没有给那些困惑更多弥漫和生存的空间,如果说影片的最后是希望女主能够自洽,其实可以再多给女主一些独处的镜头来表达情绪和心理变化的,至少能让观众真正地走进她的心。

55分钟前
  • 森与
  • 还行

是洋子也是美惠还是外婆,破碎的婚姻关系里需要怎样才能和解,怎样才能相信爱的可能。我们困于当下,疑惑明天,大概不幸的家庭相似缺各有不同吧

56分钟前
  • 心淡
  • 还行

妈妈明明爱我为什么不要我?人跟人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他们有时候紧绷一辈子不肯说话,有时候一顿饭、一场酒,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很多道理,却还是闭着眼生活?人们到底想要什么呢?

59分钟前
  • 以灰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