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们很漂亮,服化道很精致,整体非常唯美。
虽然是很多年前看的,但小百合跳舞的镜头至今印象深刻,黑暗中幽蓝的光束照着美人落雪,给导演审美点赞这个片子第一次让我觉得原来巩俐这么美,光看五官一直觉得章子怡要漂亮精致些,但巩俐的初桃演出了原著了那种略泼的性感,个人感觉她比小百合演的要出彩。
台词是最大的败笔,为什么不给大家配个音呢?
配英文或日文都行,非要用原音的话直接说汉语然后加英文字幕也行,片子里中式口音的英文太可怕,特别影响观感。
另外还有个问题就是剧情节奏太平,没有张弛起伏,不过原著的情节本来就偏流水账,作为文艺片来讲这样也够了
作为一部独立的电影,它可以拿五星:恢弘的场景,缠绵的故事,大牌加盟,加上独特的东方元素。
但是作为小说改编,它就只能得一星:场景。
为了抓住全球观众的眼球而把一个穿插着人生的爱情故事变成了一部简单的长篇爱情电影。
为了照顾人伦而将主角的年龄集体提了一轮,女孩子的战争变成了女人的斗争。
眼睛的部分是故事的核心,千代的所有故事都是因为这双眼睛,可是电影只用美瞳就打发了很让人失望。
也许仍然是为了照顾全球观众而没有使用过多的亚洲国家的隐喻,甚至连千代展示眼神的小故事也没有给眼睛足够的特写。
原著中,初桃应该是妖艳又美丽的剧毒少女,而不是风骚弃妇;真美羽应该是精明又缜密的姐姐,而不是慈祥的人妻。
而小南瓜更是为了剧情需要变成了彻底的妓女。
千代不应该是这样的,章子怡的美太突然,千代的美是隐秘而徐徐绽开的。
而主席也只是个普通的日本男人,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是这个故事的起源,而不是它本身的魅力,电影也因此变成了一个浓郁的爱情故事,失去了原著中艺妓与老爷独特的依恋距离。
另外,章子怡拍的最好的部分还是床戏。
坦率地讲,日本始终拥有这个世界上最为做作的文化。
那是一种紧张的假正经的文化。
近乎荒诞,乃至诡谲。
例如,我不认为恩客与艺伎在做爱之前互相郑重叩拜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简直令人毛骨悚然,这种毫无道理的仪式感。
所以事实上这是一个生活在整体妄想中的种族。
艺伎是这个妄想的组成部分。
从女子中抽离。
以虚幻的形式存在。
以过度的白面朱唇,带来幻觉,成为幻觉,并最终死于幻觉。
当她穿纤尘不染白袜,踩非同凡响木屐,束上十二重清雅和服,将头发挽作堂皇扇髻,就已经不是本身肉体所能够标识的那个女人。
她成为符号。
她在指代一种身份一个角色。
她把自己埋葬在衣裳、脂粉、定则和分寸的下面。
所以,即使她被爱上,也是不幸的。
因为她不知道被爱的是谁。
所以,即使她爱上别人,也是不幸的。
因为她不知道是哪一个自己在爱着。
她必须悲伤。
那是与吃饭睡觉,与死一样必然的事。
她必须悲伤。
更值得悲伤的是,甚至她不知道是哪一个自己在悲伤,并,哪一个自己值得悲伤。
影片中,那一夜,小百合以一支疯魔雪舞赢得万众瞩目。
半道清寂雪光映上她面孔。
如妖。
如魅。
如一只亮烈的鬼。
顷刻走火入魔。
在爱的境地里,实在是谁也不要立地成佛。
次日,小百合名动京城。
成为所有幻觉中最值得企及的一个。
呵,好繁艳,好华美。
然而,我更乐意看到作为女子的艺伎,盛名之后的寂寞。
最爱那场戏,初桃如同阿修罗带来哀艳的战火。
之后,她穿泼墨似黑白和服走上灰蒙蒙迂回街巷。
眼神依旧强大倔强。
她两手空空地消失在雾气回荡的街角。
优雅、莫测而急促。
这才是我喜欢的故事。
一个女子,爱过,希望过,拥有过,后来都失去了。
连同那个嚣艳的不可一世的身份。
应是同时有过艳与寂,在生命里。
就像光,就像风。
2006-1-5
我的公众号:逍遥兽
初桃,一个拥有高贵灵魂的女人初桃嫉妒小百合的容貌,嫉妒真美羽的成就,憎恨仁田夫人(妈妈)以及置屋的一切她之所以憎恨嫉妒,因为事实上她憎恨的是她自己她自己的身份,她憎恨整个艺伎界,她不选择哪位老爷包养她,实际上她看不起这些有钱的男人她从不放弃反抗命运,这也正是她的高贵之处而她唯一的救命稻草(恋人幸一)被仁田赶走之后(事实上初桃的最大梦想就是过上普通女人的生活,所以作为对自己身份的报复将自己的感情给了一无所有的幸一)她越发的嫉妒,仇恨越发的憎恨她自己,而这些怒火集中发泄在小百合身上然而她又需要自己的身份,她的尊严,她的生活来源全依赖于此她既憎恨自己的生活又离不开它当初桃放火烧置屋的时候,我以为她要留在置屋死在置屋她的爱,她的恨,她的失落,她的荣耀,她的人生,全都给了置屋但是毕竟,她有着一位红极一时的艺伎尊严,在她的绝望之下尚有对生活永不磨灭的希望所以她选择活下来,离开,继续与命运抗争,即使绝望落魄如果说作为一名艺伎真美羽属于完美小百合属于执着那么初桃则是高贵她的高贵伴随着她的一生赞!
PS:巩俐的表演,抢了所有人的风头,特别是那一场,初桃与幸一偷情被小百合看到,诬陷小百合继而被仁田夫人识破,刮了她一巴掌,然后说“艺伎也配拥有爱情?今后你再也见不到幸一了”那10秒的表情变化,从绝望到乞求到憎恨到悲伤再到倔强的高傲,无比传神!
不愧为华人国际女星真美羽,一个完美的艺伎,一个睿智且卓尔不凡的女人她天生就属于艺伎,她的超凡脱俗,卓尔不凡她对于艺伎的理解“艺伎创造一个神秘的世界一个只有美的世界我们艺伎其实是艺术家我们本身就是活的艺术品”“……都是吸引一个“老爷”注意的必备技巧,独立自主而非刻意献媚”她对于男人的理解“比如我取悦男爵时,正如很多顾客一样,他也陷于包办的痛苦婚姻之中所以在茶屋,他更需要我的陪伴我如此回报他的好意:稍稍露出我的手腕,惊鸿一瞥,这端庄而细微的裸露就足以带给他愉悦”艺伎的荣耀与艰辛一个眼神就能让一个男人驻足不前真美羽:我们作为艺伎,还能指望什么?
小百合:你对男爵是有感觉的,不是吗?
真美羽:我从未允许自己这样想小百合:别骗我真美羽:时间会让你明白这一切的小百合:我不想明白真美羽:小百合!
我们成为艺伎不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成为艺伎是因为我们别无选择真美羽的感情“和螃蟹医生竞价的是男爵”“我的男爵”“小百合,想知道真相吗?
”“他投得了花魁,我却给了螃蟹医生,我想你理解原因”真美羽事实上比初桃幸运一点曾经她也有感情,她将它给了自己的“老爷”但是很快,她就绝望了这个男人只爱他自己但是作为一名艺技还能指望什么呢?
“我从未允许自己这样想”而一个被包养的艺伎竟敢公然违背自己“老爷”的意愿将姐妹的初夜权给了另一个人实际情况是伸江先生没有竞标,而男爵却在没有受到邀请的情况下跑出来跟螃蟹医生竞标这让她对这个男人失望透顶,又无比鄙视这其中包含的不仅仅是对小百合的保护更多的是对男爵这么多年来对自己感情辜负的报复,即使能够分享他的财富又能如何?
“我们成为艺伎不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成为艺伎是因为我们别无选择”小百合一个双眼烟雾迷蒙的女子而这双眼睛注定了她的不平凡“命中带水,水是无所不能的,水能克土,克火,甚至能克金”一个水性的女人。
如果说初桃属火,只要还有一丝火苗,都会有抗争的理由那么真美羽属金,固若金汤的包裹着自己,该有的有,不该有的绝不允许有。
只剩下完美的呈现小百合就属水,曾经这谭水停止了流动,等待发臭,腐烂然而在砂川的岸边,一个对生活绝望的小女孩,遇上了一位好心的陌生人,那个男人给她买了杯沙冰,告诉她就算再不幸,也不要失去希望从此这个男人成了她的梦想,她生活的唯一希望命运带动这个水性女人的生命之水朝着一个目标开始缓缓流动了而真正激发她这样一个水性女人所有潜力的则是真美羽然而对于小百合来说,艺伎只是一块垫脚石就如同一滩水孤零零的在地上流淌,注定是要干枯它需要做的则是融入大江,在江河的波涛中,寻觅自己的机会在潜藏的暗流里壮大自己的力量最终,小百合成功了,“她注定要成为一个传奇”她是一个将艺伎的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的女人在承蒙无上荣耀时刻,终于赢得了那位男人的侧目,在她谦卑的面容下,饱含着满足然而命运并不因为这位女子的卓越而特别眷顾她,这只是她苦难的开始!
伸江先生,这位男人世界中的王者同时也是岩丸健的救命恩人伸江先生属金,这点毫无疑问他不近女色,睿智的无以复加,固若金汤的恪守自己的原则这是小百合第一次以艺伎的身份触碰到自己的梦想梦想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她只能选择取悦这位出了名的难搞的伸江先生,而只能注视着岩丸健默默传达自己的情感岩丸健很了解伸江的寂寞,当他看到伸江与小百合在一起很快乐时,他选择了沉默毕竟,在日本那个年代,男人之间的尊严与友谊远大于对女人的爱恋,况且伸江救过他的性命这是小百合的悲剧,也是所有艺伎的悲剧,更是那个年代所有日本女性的悲剧“我找到了刊登主席照片的报纸,和任何能够纪念那段时光的东西,那段被偷走的时光,当我迫使把注意力转向伸江,在那一刻,我觉得整个世界都颠倒了,不止是我个人的决心,我向自己保证,我会把我的心和这照片一起锁起来,为了他而锁住我自己”“你不能要求太阳说:给我更多的阳光,也不能要求雨水说:给我更多的甘露”然而更多的不幸向她袭来生活越来越向着她所期望的相反方向偏转“我的姐姐说“割伤自己的腿”我就割伤自己的腿,她说“跟我走”我就跟她走,生活对我来说就像游戏,只有她知道个中规则”她无力控制,唯有承受与执行而后震撼全场的表演,有史以来竞价最高的初夜权,以及击败初桃赢得置屋的继承权她赢得了一个艺伎所期望赢得的一切她在垫脚石之上做的非常完美可惜那并不是她所想要的梦想好像越来越近了,而生活却与她所期许的越来越远了直到战争的爆发被转移到一个偏僻且安全的小山村里“一年,又一年,旧日生活如梦,我曾是艺伎吗?
我是否曾手执折扇,翩翩起舞?
现在又谁会执扇?
或打扮自己?
然后又是一年,无他,米,工作,米,工作,无他”曾经的荣耀,曾经的辉煌,都在这些困苦的一年又一年中消失殆尽,就连记忆也如同清晨的薄雾般依稀,只剩下米,工作,米,工作,没有过去,也不想将来,只为活着直到伸江找到她,又重新唤起她对梦想的追寻,对于岩丸健的依恋,原来它一直都在!
而此时她真切感受到,这一次她真的可以!
真真切切的去追寻,真真切切的很有把握!
她义无反顾了!
说服渐已麻木的真美羽,回到置屋,找到小南瓜她要重新当一名艺伎,而这一次不是为了追寻那些失落的荣耀,而是真真正正去寻找自己的梦想然而伸江依然是她最大的障碍她设计让伸江死心,却遭遇了小南瓜的背叛而这一次,真的!
梦想近在咫尺,却从手里逃走了,永远飘走了!
与当年的那块手帕一起……随风而去了“心慢慢的变冷,所有希望像树叶般凋落,直到一天一无所剩,没有希望,一无所有”“她已刻意的粉饰来掩盖真实的面容,她的眼睛深的像秋水,这不是一个艺伎该期盼的,也不是一个艺妓该感受的,艺伎是失落世界的艺术家,她舞蹈……她歌唱……她取悦你……予取予求,她生命的其余部分是阴影,是秘密……”如此的绝望,如此的落寞,如此的活着真的!
即使是水性的女人,即便无所不能,也有落败的一天而这一次的落败,输掉了整个人生生活总是富有戏剧性的命运也如此!
在当你心如死灰之时,命运总会千方百计的重新让你燃起希望影片结局的对话与表白很美,非常美!
那份洗尽铅华之后的厚实的情感,那份珍藏多年的爱慕吐露,那份千言万语欲说还休的真切只有真相,唯有真相,打动所有人的只有真相!
“你不能要求太阳说:给我更多的阳光,也不能要求雨水说:给我更多的甘露”“对于一个男人,艺伎只能做半个妻子,我们是日暮之年的夫妻,然而在体验无数不幸之后,学着去体验幸福的感觉,体会那个小姑娘所拥有的超乎想象的勇气,发现自己的梦想终于成真,难道不是最大的快乐吗?
”
这不是一部常规的爱情或者剧情片,事实上,若是带着这种预设的观念去看待这部影片,那恐怕就要失望了。
这部影片聚焦的群体是艺伎。
这个职业是由一群不幸的女人撑起来的,虽然她们打扮华丽,举止优雅,顾盼生姿,引人遐思,但讽刺的是,真正的艺伎却只有美丽的外壳与一系列行为规范,她没有真正作为人的信念、追求和激情。
这真是一种悲惨的存在。
我认为,这部影片最有价值的内涵分为两层,一是其中呈现的关于“艺伎”这一可以说是只存在于人们想象之中美感的一种概念,而是探讨一个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中的形象在现实中的处境。
艺伎是什么?
正如影片中描述的那样,”没有希望,一无所有,她以刻意的粉饰来掩盖真实的面容,她的眼睛深得像秋水,这不是一个艺伎该期待的,这不是一个艺伎该感受的,艺伎是失落的世界的艺术家,她舞蹈,她歌唱,她取悦你,予取予求,她生命的其余部分是阴影,是秘密“。
不得不说,影片拍得是真的好,将那种只存在于想象中的美感还原到了现实中。
对男人而言,这种美真是如同下凡天仙般的存在。
对女人而言,这种美就只有皮囊上的漂亮了。
但,影片呈现的“艺伎”本质上就属于一种只存在于神话传说当中的概念。
就像传说中望夫成石的妻子,神话中下凡的仙女,艺伎不需要有人的特质,也不应该有人的希冀、欲望,她就是人们心中对于某种追求的符号化、概念化。
这种符号化的形象最适合的载体原本是木偶,是塑像,但可笑的是,真有人将它具象化,将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硬生生地塑造成了这样的塑像。
这也是这部影片情感推进的本质原因。
将人变成神,就意味着抹除作为人的希望与追求,淡化作为人的情感。
影片中出现的5个艺伎,各有各的追求与欲望,各有各的处世手段,但她们大多难逃“艺伎”这一职业自身的束缚。
主人公千代子心中的执念一开始是家人,后来是主席,但她大多数时候只是唯唯诺诺,听从命运的安排,这也导致她一度成为初桃和真美羽争斗的工具,面对心上人却不能开口,只能将自已委托给一个又一个陌生的男人,对各种各样的人强颜欢笑,如果不是命运眷顾,最终让她和主席得以团圆,她的归宿大概会是成为“艺伎”这个概念的实体,一个将情感重重掩埋的工具人吧;而初桃性格刚硬,面对艺伎不能追逐爱情的条例,她奋不顾身地扑向了心中的爱人,但这种勇敢却不能保全她的恋情,甚至让她一度变得愤世嫉俗,不过个人认为,5个艺伎中,她的未来是最好的,因为她早早地认识到了艺伎与人性的根本矛盾,并且最终放弃了艺伎的身份,孤单而坚毅地离开了置屋;南瓜追求的是置屋的主人这个地位,但她并没有认识到“艺伎”的本质,尽管影片中是千代子的计划让她的愿望落空,但就算没有千代子,她的计划实现了又能如何?
徒增笑耳。
和田夫人和真美羽两人虽然身份不同,但她们都是认识到了“艺伎”的本质、接受了规矩而扭曲地生存的人,她们身上其实不缺乏人性的显露,比如和田夫人对千代子的帮助,比如真美羽对千代子的叮嘱,但她们的所作所为出发点大都是维护“艺伎”的存在,她们也曾受过苦,无力去改变这个秩序的同时却要让更多人进入这个行业,而这只是为了自己心中丑陋的欲望。
真的让人唏嘘。
沟口镜头下的艺伎、川端笔下的陪酒艺伎、一些史料,都展示了艺伎这个职业的凄苦、残酷,日本人自己的采风中,多数老百姓也认为这份职业背后的藏污纳垢,心照不宣地认为艺伎并不是字面上的“卖艺不卖身”,是旧社会被用来抬高卖身价的筹码。
除极少数接待国家领导人的国宝级艺伎(本作原型)和一些自尊心极高、甘愿清贫度日的艺伎算真正的卖艺不卖身,绝大多数艺伎没有做主自己身体是否卖的人权,她们成为钱、权、贵可以随意购买的美丽商品。
作为商品在任何一个封建、战争时代中则会遭遇成百倍的苦难。
导演怀着对神秘东方艺伎的美幻臆想,为“传奇艺伎”安排一段浪漫爱情故事作为美满结局,并特别安排主角爱上了经常出没在置屋和饭场的权贵,主角在爱上“老爷”的情感刻画上,也丝毫没有对“阶级、买卖、压迫”产生的挣扎。
而她的人设:“穷得揭不开锅被父亲卖,姐姐自顾不暇自个儿逃走,父母双亡,被签下终身卖身契做仆人,遇到一个温柔的男人,为了再次相遇,努力把自己培养成艺伎,为了当头筹艺伎,经历了被不爱的权贵扒光看,并把初夜献身另一个不爱的男人,然后仍然一心一意爱着老爷”,这种经历产生这样的爱情故事难道不胡扯?
这难道不是对现实中饱受剥削的艺伎的嘲弄?
好在演技方面基本过关,三个女人一台戏。
章子怡有演技但不多,和杨、巩相比显稚嫩。
不过她确实长了一双水灵灵勾人的眼,一开一阖都似在暗送秋波,这一点算贴合“命中带水、眼如烟雾的女人”这个设定。
巩俐演得没啥特别需要指摘的,但气质和脸总觉得和艺伎不对味,不知是妆造的问题,还是面孔更易深入中式传统妇女形象,总之演日本艺伎始终有种微妙的违和感,不过角色设定有血有肉,饰演的初桃展现了艺伎间爆发的各种利益争夺、冲突,以及艺伎自身的爱恨情仇,负面的挣扎、嫉妒、绝望、愤恨、弱小、凶悍、疯魔,崩溃失控的初桃是真美羽的反面,丰富了艺伎的刻画,杨紫琼饰演的真美羽是训练有素、言行举止高雅优美的完美艺伎形象,隐忍背后是舍弃自我的牺牲,三人的演绎中也较符合日本人极端克制的特点。
还得吐槽美国人找三个中国人拍日本文化这个事,你说他不尊重文化吧,他又挺用心研究和展现了,你说他尊重文化吧,他不选人家本土本色的演员,导演和欧美观众方便了,国际票房够本了。
结果视觉是日本,听觉又是美国,中间时不时夹杂一两句日语称谓和问候的“おねさん”、“ありがとう”,三大主演还是中国人,很割裂,感觉好比让日本人或韩国人演《红楼梦》一样,让美国人演《叶卡捷玲娜》一样,这是什么可以东拼西凑的东西吗?
让“非本土演员”说“非本土语言”演绎“本土文化”的事真有些傲慢。
西方导演拍东方叙事总会留下不够地道、移花接木的遗憾,《末代皇帝》里面皇族到奴才流利的英语让中国观众不适应一样,究其根本,语言和文字是文化的载体,视听合一是电影的基本呈现方式。
所幸《末代皇帝》的主角团除了慈禧,基本还都是中国演员,拿出的诚意比本片更高,导演的匠气和灵气也更大,90%还是还原了未代文化叙事。
本作优点是摄影和布光,可以加一颗星,视觉效果好,呈现很多美妙的意象:灯火阑珊的昏暗夜晚,狭窄的祇园石板步道,流窜不息、形形色色的人,置屋内精心梳妆的艺伎,卷着袖子露出瘦弱胳膊并用力洗刷的小侍童,茶坊和旅馆筹办的各式欢笑不断的宴席,油灯下一边托着长长的烟管吐着烟圈、一边拨弄着算盘的妈妈桑,画卷以艺伎为中心,周遭围绕着一茬茬的客人、梳头师傅、妈妈桑、三味线老师等等,艺伎们则过着一种既忙忙碌碌,又缥缈无望的人生。
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
有意思在什么地方呢?
它的导演和制作团队,来自美国。
它的主要演员,来自中国。
它讲的故事,是日本的。
演员演戏时,说的则是英语。
所以观众会看到,几个中国演员在电影里穿着和服说英语。
刚开始会觉得违和,但在适应之后,就会迅速被电影的剧情和画面吸引。
电影里有几张我们非常熟悉的面孔。
章子怡、巩俐和杨紫琼。
值得一提的是,到目前为止,《艺伎回忆录》是章子怡和巩俐的最后一次电影合作。
在章子怡刚出道的时候,有不少人都说过她和巩俐长得像。
而等两人真正同框时,人们会发现,其实两个人并不一样。
但她们的脸,都是在大银幕上有强大吸引力的。
在《艺伎回忆录》里,这两位演技派,也有非常多明里暗里的撕B戏。
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满满的都是戏。
首先,来说剧情。
《艺伎回忆录》,顾名思义,讲的是艺伎的故事。
电影里有一段台词,在解释艺伎这个职业——艺伎不是妓女,也不是别人的妻子,更不是情妇。
我们卖艺,但不卖身。
我们营造一个神秘的世界,一个只有美的世界。
艺伎是艺术家,艺伎就像是一件活的艺术品。
艺伎是需要从小来培养的。
会有贫穷少女被从小就被卖到艺伎馆,学乐器、舞蹈等等才艺,为以后成为艺伎打好基础。
小女孩千代子,被卖到京都的置屋(艺伎馆)。
千代子初到京都,惊慌失措。
然后,她第一次见到京都最当红的艺伎——初桃(巩俐 饰)。
初桃一亮相,就倒吸了一口凉气。
真·惊艳。
初桃是千代子所在这件置屋的顶梁柱,负责置屋所有的经济来源。
她从一开始,就对千代子充满敌意。
因为千代子拥有一双罕见的蓝灰色眼睛。
而这双眼睛,会让她从很多人中脱颖而出,威胁到初桃的地位。
无意间,千代子发现了初桃有个男友,而这个男友,是初桃贴钱养着的。
于是,千代子更是成为了初桃的眼中钉。
就这样磕磕绊绊,千代子上了艺伎学校。
但初桃对千代子的刁难也一直继续着。
她让千代子在另一位出名的艺伎的和服上写字。
令千代子狠狠地挨了一顿打。
但就在千代子被初桃虐地生无可恋时,千代子长大了。
同时,她的贵人真美羽也出现了。
真美羽认千代子做妹妹,资助千代子。
而千代子,也终于有了通往艺伎世界的通行证。
千代子从真美羽这里学习如何巧妙地裸露自己的身体。
如何用一个眼神就让男人神魂颠倒。
如何利用肉体的接触让撩拨男人。
在真美羽的培养下,千代子进步迅速。
与此同时,初桃也在盯着她们的各种动作。
在真美羽带着千代子认识男人们时,初桃每次都“恰好”到场,吸引男人们的目光。
就这样,时间一点点推移,马上到了千代子拍卖初夜的时候了。
而初桃,当然也没闲着,在外面努力给千代子制造“好名声”,逮着机会还要殴打千代子。
而千代子,一直忍辱负重,其实是为了年少时遇到的一个男人。
她想成为最当红的艺伎,跟那个男人再续前缘。
在她的努力下,她离目标越来越近。
但是,意外也随即发生......其实,通篇看下来,《艺伎回忆录》不是一部能快速调动人情绪的电影。
尽管影片里小斗争不断,但是电影一直以一种非常直白的视角来拍整个故事,减少了参与感,增加了不少观赏性。
从视觉效果来说,电影确实做得非常好。
章子怡跳舞时的诡异美感,还有穿着家常服装站在路旁的样子,都很美。
更何况,还有巩俐、杨紫琼这样的绝色佳人出演。
画面精致、演员给力。
光与影的运用也无可挑剔。
非常值得一看。
我很明白,一个女人愿意为了爱去付出全部,即使只是50%的爱。
片中,反复强调,艺妓是别无选择的,不能期待太多。
其实不是艺妓的女人,又何尝不是这样?
女人之间争风吃醋的小伎俩,在男人的大谋划中显得未免有些多余。
我依然觉得沉迷于小伎俩的女人是幸福的,因为有的是希望。
女人就是这样没出息的动物,即使你把整个世界都拱手给她,她恐怕也依然是那个幻想王子的小丫头。
她的全部思考和行动,都是目的单纯的只有一个,争取她的王子,保护她的王子。
努力,为了他,等待,为了他,哭泣,为了他,微笑,也为了他。
他,就是女人的信仰,女人的幸福,女人的希望。
我通常会羡慕这样有理想有抱负的女人,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一直象她们一样,梦永远不要醒来。
看电影之前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日本的艺伎文化应该如中国的京剧,但比较之中国,少了热闹的锣鼓家伙和自己所熟悉的社会背景,而且让几个女子去演这样的神秘行业,应该更多的是沉闷和艰涩,但看电影的时候我不由得再次佩服好莱坞这些大鳄们纯娱乐的高明手腕,唯美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大团圆的结局,居然让我在看的过程中没有产生一丝倦意!
好笑的是我竟然想到了《无极》里的那个馒头,无极里为了一个馒头不惜引千军万马直至牺牲自己生命,在《回忆录》里,同样是为了一筒甜点,就愿意付出一生的艰辛,想想,人真的很简单,大的转变或转机的诱因很多时候是如此不屑的事情。
另一方面,男孩子也不要把女孩子的对爱的要求想的如此复杂,你的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个随意的小礼物,可能就会被她们珍藏一生~~~~嘿嘿,扯远啦。。
^_^总体觉得电影像一幅优美但不壮美的山水画,看上去沁人心脾,但却没有震撼人心灵的力量,这是好莱坞惯有的毛病,他们把人们的生活想的过于紧张,所以想方设法的娱乐我们,生怕片刻的思劳累考就会影响到他们的票房收入,但电影毕竟是艺术,而不是肥皂剧,想想《霸王别姬》,通过戏子的喜怒哀乐,引申出多少社会的黑暗和丑陋,我们从里面获得多少心灵的震颤,而对于神秘而晦涩的艺伎,它所能承载的社会问题可能会更多,所能挖掘的空间更大,但我们却无法通过电影探究出一点点跟社会有关的东西,也许这就是所谓文化的差异吧,我们是无法奢望欧美的蓝眼球去更深的挖掘东方最神秘的文化背后所承载的社会意义的。
听好多人说,电影请了中国三位女星是为了需要几副廉价而美丽的东方脸孔,我就纳闷,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总是用有色眼镜去看待我们的自己东方文化呢,好莱坞为了票房,我想还不至于把钱省到这个份儿上吧,如果可以,他们宁愿花高价去请欧美的一线演员,但,这可以吗?
谁会接受呢?
这除了能说明她们的国际影响和优秀外,我还体会不出其他东西。
电影的完美结局显得苍白而急促,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奇怪,昨天刚刚看完《似是故人来》,深深为编导写故事能力所折服,但最后却痛恨他为什么不稍微动一脑子把故事编的完满一点,让我们看到杰克和娜莉最后拥抱在一起是甜蜜的笑脸,而这里,却又盼望小百合和会长的结局再悲苦一点,就像《霸王别姬》里最后程蝶衣的拔剑自刎,也许这样会显得更有力量,呵呵,还是那句话,这就是好莱坞,这就是他们的快餐文化,如果让陈凯歌来导。。。
嘿嘿,可能会更好看一点!
从我遇见你的那天起,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靠近你。
————小百合 卑微的人太容易满足,,一份红豆沙就可以燃亮整个世界。
少女时代的偶遇焕起豆蔻年华的朦胧爱意。
从此像收集晨早第一珠露水般收集着那个人的点滴印迹。
世间有一种爱,是夹杂了崇拜,感激,好奇与等待,像那碗红豆冰一样,火红的爱意随着时间的推进慢慢渗入心里深处,深深处,越多的了解就越发的迷恋。
纵然起承转合错过又相遇,大团圆结局却让我伤感万分。
这世间有很多的真爱,并无福消受这种缘分,它们总显得太短,太胆怯,太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就算上帝要让他们错过又相遇,但经年间,身边已是陌生的脸。
OH. MY. GOD. 怎么会有这么烂的片子,本来想说当个京都风景片看怎么着也不会太烂结果故事烂的我怒火中烧,真的orientalism到不能更orientalism,western gaze到不能更western gaze,misogynist到不能更misogynist了。Disrespectful, disgraceful, defamatory. 看完需要洗眼睛。查了一下,原著作者(白男)直接被小说base的那个geisha给起诉诽谤罪了,果不其然。🤮
我记得当年看的时候挺喜欢的,光影拍得很惊艳…为啥豆瓣评分这么低
语言混乱这是最无法让人忍受的。如此蹩脚的英文造成观众理解上的障碍。。然后还时不时冒出两句日语。。
看着看着 刚开始觉着还行 就发现很扯。。。搞来搞去 还是部典型的美国片儿
故事是有点牵强 但是看完还是感觉人生啊 好悲凉 越是粉饰越悲凉
四不像
只有最外的那层是日式,其他都很欧美..太欧美。里面的男人们基本无塑造可言,都是屎。结局更屎。三星都是给摄影(原声)和小千代的~!!
鸡肋
戴了灰色的彩瞳,一边看一边就这么想
气质不足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技术上的几项没什么问题,内核却是空洞无物的。表面的美怎么也掩饰不了好莱坞眼下一场的意淫。真想把你姨的脸全程打上马赛克,看得我尬死了。
片中的一切都很美,其中最美的是年幼时期的小百合。
小女孩真好看
71/100 一场盛大的撕逼在玛丽苏式的结局中谢幕,剧本对战前艺伎乃至下层人物的生活状态的刻画还是可圈可点的,摄影和场景都很出色。三位主演给出了有水准的表演,只是东洋感不足。
烂
慕名已久,冲着三个女神看的。
光与影的运用无可挑剔
小女孩小时候真是美。。
看在渡边叔的份上给两星
章子怡就是可以做到银幕上清纯,银幕下放荡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