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号「电影审片官」(dianyingspg) 上周五,上映了两部烂片,一中一西,审片官编辑部的@小慌 都看了。
看完后,说是五星级工伤,想报销精神损失费…一部是《深海越狱》:失神、迟缓的动作,老套无聊的剧情,了无生机的脸,尚格·云顿这种老牌动作明星,一把岁数了,还演这种低配老派动作片,挺令人伤感。
一部是《幸福马上来》:老年喜剧片,一脸慈祥、脾气特犟、自我感觉特良好那种。
没冲突,非硬造;没笑点,非硬搞;不时髦,非硬赶。
岳云鹏、贾玲等谐星,不挑活儿,掺和些烂片,没啥可意外的。
而刘昊然一大好青年,为了拿点资本和中老年人的“红包”,来凑这热闹,也是不容易。
通片硬尬重庆话,却没尬出点儿味道来。
绝佳的地域特色,也被拍得了无生趣。
在重庆待过四年,离开十年,这片让我特别不怀念它。
下面,有请甜叔,来看他说说后面这部——一位热心人,一辈子热衷于解决矛盾、化解纷争。
时常游走在夫妻吵架、妇女跳楼、群众械斗、暴力讨债的现场。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妻子不理解,将他赶出家门。
他依然我行我素。
冒着生命危险,帮百姓谋福利,替社会求安稳。
最终,妻子原谅了他。
不仅重新把丈夫接纳回家,或许从今往后,也会全心全意会支持他的利他行为。
冯巩的《幸福马上来》,很容易让我们想起那些弘扬助人为乐精神的宣传、教化影片。
在当今这个重利的社会里,类似的剧情,如果不说令人反感,至少也很难让人信服。
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人呢?
不过我们还是暂时搁下成见。
的确,在大部分的电影里,主人公通常都有一个大致上来说是利己的动机。
无论这个动机具体是什么——寻找财富、追求艺术梦想、获得某个女孩的青睐、复仇、越狱、探明真相…然而,细究起来,即便是在这样的电影里,利己也往往是和对利他的肯定同时进行的。
比如,《肖申克的救赎》,安迪不仅帮狱友争取了很多利益,而且还替社会消灭了一个公害。
比如,《霸王别姬》,段小楼、程蝶衣最后的幻灭感源于哪里?
正是源于他们不愿意出卖朋友。
所有电影的主题,从来没有说哪个是要鼓励自私自利,更多的都是在褒扬利他精神。
可以说,只要是电影,有意无意、或多或少,都是在宣传在教化,在倡导一种非功利态度。
因此,主人公马尚来(冯巩饰)的利他动机,并不足以作为批评《幸福马上来》的有力论点。
它是有可能的,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向善倾向,马尚来的这种倾向比常人更强烈。
同时,该片的口碑如此糟糕(豆瓣评分目前只有3.6,仅好于1%喜剧片,也就是说比99%喜剧片都烂),利他动机亦不足以成为它糟糕的借口。
这种动机其实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特殊。
在类型电影的传统里,本片的主人公更接近超级英雄电影和追梦电影里的主人公。
前者,同样的舍己为人,同样的不求回报,影片中一般会设计一个他与之抗衡的大反派。
后者,同样的视金钱如粪土,为了一个理想,常要招来社会的白眼、家人的疏远。
只要我们把调解矛盾当作马尚来的爱好,那么本片就不折不扣地是一部追梦电影。
它同时也运用了超级英雄电影的元素,为马尚来设计了一个对手——茅雪旺。
问题不是出在动机上,而是出在身份上。
茅雪旺也是一个调解人,不同的是,调解是他的牟利手段。
每每,当马尚来为弱势一方伸张正义的时候,茅雪旺总是受聘为强势一方的代理人。
留意,电影在这里已经偷换了概念。
所谓调解人,通常应该不偏不倚,站在中立的位置。
劝架的一旦站队,事情就不一样了。
这部电影中调解人的意义,更接近于日常生活中的律师、代办、咨询和受雇打手。
拿钱的还好说,收人钱财,替人消灾。
不拿钱可就尴尬了。
一伙人打群架,你一个路过的,拎着条凳子腿跟着瞎掺和,这不有病吗?
当然,电影没这么拍,这种明朗的情况下,它还懂得让马尚来做一个和事佬。
但事情的性质稍微有一点模糊,马尚来的处境就立即变得难堪,乃至动机也变得可疑。
电影用很大的篇幅,讲马尚来和茅雪旺干涉一段破裂婚姻的事。
一对夫妇,丈夫有一天跟妻子提出离婚,理由是她在结婚的时候隐瞒了曾经垫过下巴。
实际原因据马尚来推测,是这个做丈夫的负心薄幸,有了新欢。
不管怎么说,这是人家夫妻的家务事,用相对现代的眼光来看,外人平白无故不该插手。
除非是当事人要求你来插手——妻子请到马尚来帮她劝和,丈夫请来茅雪旺帮他劝分。
于是事情就演变成,马尚来大公无私地,帮一位女性实现愿望,却让一位男性的愿望落了空。
其正义性建立在一种比较陈腐的价值观上:劝和不劝分,婚姻神圣小三去死。
然而,即便我们接受这样的价值观,还是会觉得马尚来的行为有一些无聊。
自己跟老婆的关系都岌岌可危,却跑去帮一对陌生人挽救婚姻,您这是,闹呢?
痛痛快快,就将主人公塑造成一个喜欢打抱不平、锄强扶弱的人,也可以把故事讲圆了。
可它不,偏偏又忘不了「调解」这个出发点,硬是把马尚来变成了一个是非观糊涂的人。
电影讲了一大半,一直讲的是上述这种鸡毛蒜皮般的小事,让人觉得没有进入正题。
终于在后半段,我们看到了一个稍微可以令人打起精神的话题——强拆。
地产开发进展得如火如荼,只剩下一个寡妇,守着一家火锅店,不让拆迁的工人们动。
之所以不走,倒不是因为赔偿没谈妥,而是因为寡妇忘不了他的亡夫。
一如从前,马尚来和茅雪旺介入,马尚来站寡妇,茅雪旺站地产商。
茅雪旺就是个打酱油的,一直没什么存在感,因此在这里也并未造成多上实际的阻力。
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
拆迁队给火锅店断水断电,马尚来怒了,将拆迁工人痛斥一番,说他们怎么能这么欺负寡妇。
电影又一次采用了移花接木这个招数,把地产商和寡妇的矛盾,转换为工人和寡妇的矛盾。
两边都在理。
寡妇在理,因为火锅店是私产。
工人在理,因为工人需要赚钱糊口。
由于这一番怒斥,工人们被感化,当天就又把水电给寡妇送上了。
寡妇也被感化了,觉得没必要这么执着,火锅店换个地方也可以开。
结果是,寡妇让出了火锅店,地产开发得以顺利地进行下去。
所以马尚来实际上站的是哪一边?
从一开始,他就站在地产商的一边。
当马尚来宣布他支持寡妇的时候,两个徒弟目露疑色,显然是对师傅突然易帜表示不解。
他没有直接劝寡妇离开,是因为那样效果会适得其反。
暂时性地支持寡妇,是为了达到最终让寡妇离开的目的。
这就很让人不解了。
何以地产商的利益大于寡妇的利益?
我们唯有引申或猜测,说马尚来这样做是为了大局考虑,是出于调解者的一种公正的原则。
但是,这大局是什么大局,这公正是谁的公正?
为什么最终的结果,不是地产商停止开发,反而是弱者对强者让步?
这便是隐藏在整部电影剧情地基下面的那颗炸弹——若说主人公追求的是帮助弱者,可他却不断做出违背这一初衷的事情。
若说他在乎的唯有一个「理」字,可他偏向的那一方,往往又并不比另一方更在理。
人的利他行为,尽管难得,可往往总也有他的道理,要么出于怜悯,要么出于某种道德信念。
马尚来的种种举动,你却看不出他的道理,或者可以干脆说成是没道理。
因为没道理,所以不可信。
不可信的事,讲再多遍,说再大声,它也还是不可信。
倘若这部电影的初衷的确是为了宣传和教化,那它丝毫也不会收到想要的效果。
欢迎关注
这部片挺适合晚上安安静静看的,小人物的喜怒哀乐。
就冲着冯巩等众多老戏骨我也很开心,都是小时候喜欢的老艺术家啊。
可是现在的人啊已经不认识他们了,完全为了刘昊然岳云鹏来的,有点让人心凉。
其实很多人说烂,一个是口音一个是剧情有些地方太突兀、包袱不重。
其实是它剧情慢,大家喜欢吃快餐、看短视频2秒没亮点都看不下去了,这部片能慢慢跟着节奏看得人太少了。
我们看喜剧是为了笑,但总得除了笑留下点什么。
如果你只是为了看抖包袱捧腹大笑,这部片确实不适合你。
如果你是为了看一部温馨的睡前电影,其实这部片还不错。
这就是冯巩式喜剧,看到过半的时候才摸出点意思,最后才看出情怀。
(不过结尾的舞蹈真的有点尴尬)另外,无论在电影中的老戏骨们如何,希望大家能够口下留情。
人家给多少家庭小时候带来欢笑啊,以前哪像现在,小鲜肉不需要作品就能带流量吸金。
以前他们有的只是台下观众的掌声。
你看多了觉得“切,他就会那么几样”。
现在的部分00后真是无知,只知道温婉小鲜肉,冯巩、牛莉、涂松岩、梁天、巩汉林、毛俊杰居然都不认识……算了不吐槽这个了其实,是观众的口味越来越挑剔了,觉得春晚越来越没意思、喜剧片越来越不好看、相声小品越来越不好笑…不是喜剧变了,是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越来越猎奇刺激…而冯巩本身的小人物风格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加入了这些打架、跳楼、追车的“惯用套路”,其实这反而让这部片不伦不类了。
希望他还是走自己的风格就好,希望银幕还能多出现这些老戏骨,希望弹幕和评论的人客观一点。
那些“看刘昊然其他全程快进”的人,那些“冯巩老了演成这样”的人,你们就别在这评分了我谢谢你。
看着这么多老艺术家参与的份上三分还是要给的,特别是之前还看春晚的时候,每年跟我们说一次“”我想死你们了!
”的冯叔,一把年纪了,还玩跳楼,跳车,格斗,跳水,飙车怎么刺激怎么来,看着都觉得心疼啊(虽然知道肯定用了替身的),看在老艺术家这么拼命的份上几个分还是要给的。
但是这个电影,确实野心有点大啊。
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个小城镇的调节员的故事(或者说是没事闲的爱管闲事的大爷的故事)。
本来一个平凡人的故事平凡的故事好好讲也是不错的,但是编剧偏不!
影片里一票的小品相声演员可以 看出来,是想按喜剧片的套路走的。
就好像把春晚5分钟的小品拉长到90分钟来给我们看,空出来的那么多时间怎么办?
多加几个故事啊,嗯编剧就是这么想然后也这么做了,几个故事间还没有报幕,还都是蹭这社会热点去的,从碰瓷到钉子户到整容要的都有,那都不好好说,擦点边就走。
完全是电影大杂烩,什么都往里面放一点,最后味道出来确实是怪怪的。
编剧不走心啊,都不好好讲故事,老艺术家们演技肯定是有的,剧本问题很大啊,其实很期待他们可以合作拍一部好电影啊,这个电影有些刻意,有些浮躁了。
方言方言不正宗,老跳戏,剪辑也tmd尴尬死了,上段不接下段,神剪辑,真的是审查这么随便吗?
嗯⊙∀⊙!
垃圾死了,根本受不了这么垃圾的电影,真的是我可以告你吗?
这么随便的侮辱别人的眼睛👀,真的是无话可说,大家千万别看,气都气死了,真的是很讨厌。
千万别看,我看了四十分钟就退出来了。
演员也不行,哎!
我是学社工的,很喜欢这部片子,很感动。
有些人批评他不好,我很难过。
有些人批评做调解员的动机,其实这个世界上除了钱还有好多事情值得人们珍惜的。
做这个行业是真的需要情怀的。
我觉得冯大爷也是不容易。
干这个需要让大家认可,调解员没有不像警察,物业,没什么公权力,用的是自己的真心来解决纠纷,希望我们以后都能尊重做这行的,让我们的社区更和谐。
个人感觉电影看着蛮舒服的,虽然整体上效果不是怎么好,但是还是看完啦。
只能说一般吧,毕竟有对冯巩的情怀。
如果感兴趣可以看看,反正感觉比爱情公寓好看。
完全在于个人,我总体上也笑了几次,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
大家都在吐槽里面得方言,虽然里面方言不太标准,但是外地人说其他地方方言大部分如此,真要说地道方言还未必听懂。
就算是普通话不同的地方味道还不一样类。
看得我尴尬癌都犯了,一群不是四川人说着蹩脚的四川话让我觉得恶心,看了前40分钟后实在看不下去!
第一次提前离场, 剧情断断续续,铺垫没做好,突然就煽情,本来上一秒还在笑,下一秒就开始卖惨,金针前期铺垫这么多,几句话就把事情说完了,强拆事件前期抗拒这么久说对酒店有感情什么的,过了一天突然就想明白了配合拆迁,整个电影像白开水一样,看了没什么感触,不看也没什么遗憾,所以并不推荐各位观看
作为一个比较口糙的影迷,无论多烂的电影,基本都可以看下去,这个真的看不动。
说着一口假四川话。
听普通话不像普通话,听四川话不像四川话。
看的好难过。
可能是我有点强迫症了。
这个是我的问题。
但是剧情能不能再烂一点 居然可以打3.7分。
受不了。
演员都是些实力派,不承认不行。
很多都是独当一面的主角。
为什么要拍这么烂的电影,是为了圈钱,还是怎么?
走马观花,其实每个细节都可以制作出笑点。
最终都匆匆而过,草草了事。
这是80.90年代性质的喜剧,是当时平房向楼房改变过程中,上一代人的回忆与舍不得,那个时代邻里间各种鸡毛蒜皮,那个时候,生活热热闹闹,小风小浪不断,那个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特别的特别,真乱起来,神烦,可没有了,真真难受到闷的慌,那是一个特别有生活气息的时代。
现在的这一代人,住楼房,独生子,相对的家长里短的就少了很多,追剧要不是演绎精湛,要不是纯属看脸,追星也差不离吧。
怎么说呢,我觉得让这一代人给这部剧评分不太公平,那一代的人是生活过的,要不不愿意花这些钱去电影院看电影,要不有工作的,也不再去注意这些娱乐性的东西。
就像父母不理解我们的兴趣爱好,我们也看不懂他们的喜欢。
这部剧总体来说,作为喜剧,让人看的心里挺舒服的,具有很重的生活气息,又带那么些夸张的地方,小成本,也没要啥高回报,挺好的。
嗯,还有哩,这个年代的人,对于喜剧的定义,偏向那种小丑式的极端的那种了,而父母那个年代的喜剧则偏向乡村爱情的那种,可乡村与城市的区别在于,乡村把那种喜,可以发挥的更粗放,而城市则需要带点端着,注意那么些礼貌,喜剧就偏向温情类。
说实话,这部电影适合一家子人吃完晚饭后,一起聚到电视钱观看。
这也是为数不多的,父母能看懂的电影。
其实想看完的!听说刘昊然千万片酬的电影啊!看一半就想死了!瞎了我的双眼!
确实看的很尴尬。。。。。。。顺带感叹一下他们都老了
家里一个做饭地,外面一个好看地。
一言难尽
看着还不错,好久没有看到冯巩了
我觉得这里的重庆话听着怪尴尬的,音乐不错,马尚来帮助了很多人,值得鼓励
虽有许多不足,瑕不掩瑜。实足的中国喜剧。冯巩没让人失望!
今天逛万达,影院赠票,正好无聊,看了一场。全片可以叫有演技的是拆迁钉子户那个女演员,其他人都是尬演。客串的都是熟面孔,有的已经多年不见,还是感慨的,居然都这么老了。两星给所有熟面孔。
小品集锦,一笑而过。
这部电影给我的启示就是 人啊 就得学会宽容不管遇见什么事 不论事情大小一定要冷静要坦然要理智面对 这人啊 就要活的有价值
可能笑点比较低,我觉得挺好看的。有很多熟悉的面孔,剧情平平淡淡,家长里短,如果单纯是一部电视剧,估计还是很受欢迎的,但是作为电影优势就小的可怜!p.s.方清平一开始的恐龙蛋梗我就笑了!
长达九十分钟的春晚小品
挺好的呀 不知道为啥评分这么低
电影很一般,看海报以为刘昊然男二,实际上就是一个戏份只有几分钟的客串,不过好在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清爽。
为啥评分这么低啊?很轻松的生活电影啊!不像别的电影画一个大框讲一个故事,这部电影是由很多小故事串联起来的,但又很自然连通,拍出演出了平常生活的样子,就像是和我们一起在发生着一样。
今天在CCTV6看的,没觉得这么低分呢,挺好玩的,尤其是涂松岩很有喜感。相声演员的喜感反而过于夸张了。
这个竟然没标,让我笑了,就是还行
90年代的老派喜剧已经不适合年轻人但中老年观众应该还是可以接受--冯巩依然饰演一个调解员老好人的角色与这个功利精致的时代仿佛格格不入,但冲着这种笨笨执着的真诚坚持加一星,巩叔竟然奉献出了追车和打戏23333
【分类】2018·中国大陆·院线电影·剧情片
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