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这样节奏舒缓、波澜不惊的电影,没有很完整的故事,没有精心设计的线索悬念,没有高潮,甚至结尾字幕都不期而至。
一如影片中琐碎而凌乱的生活,我们就在其中被潜移默化。
三个即将三十岁的大龄青年,三个在普遍价值观看来幼稚、窝囊、不独立的人。
呼啸而过的青春,追不回的岁月,三十岁是人觉醒的年龄。
黄磊在三十岁的时候拍了《似水年华》,向以前的自己告了别。
李志今年三十岁,他在生日前以三场巡演也给自己过去的30年画上了句号。
算命的说我三十岁结婚,如果那是真的,剩下三年多的时间我还可以用来做些什么。
宝说三十岁生日的时候给自己一台单反,我说我也一样,可在这样的形式之外,有着更多精神意义上可以立碑纪念的东西。
我试着想了一下自己三十岁时候的境遇和心态,可将来并没有那么容易想象和预测。
很多人对结尾照男和久信在奈良互相留影的镜头动容,而整部片子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照男戴着三眼头套正襟危坐,一边抽烟一边说,“我不是为了好玩才这么做的,其实,这是工作,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试验”。
是的,在缓慢平淡的生活中,你曾经积累了什么?
似乎没有故事。
却能勾起我很多对故事的联想。
或者说,回忆。
我不是愤怒青年,所以尽管我排斥日本但并不拒绝日本文化。
因为很多文化只有在日本的大环境下才能催生。
当然,如果这算文化的话。
日本有钱,日本人也有钱。
古人说饱暖思淫欲,其实是在说有钱之后的价值观会发生改变。
比如日本的视觉系,我一直认为那是吃饱了没事干的产物。
包括这部电影里的几个主角他们也是日本经济高度发达后的变异体。
社会的边缘群体。
非主流群体。
理想主义色彩浓厚的成年人。
Kidult。
我试图定义他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
却发现这本身就是一件难事。
因为事实上他们并不只有一张面孔。
想盖世界上最好的鬼屋的有志青年也是一个胆小鬼。
一个人人都说人品好的老好人自我评价是烂好人,一个悲观的怀疑主义者。
天赋异禀的绘画者却又是一个手脑不协调的宅女。
这就是人们歌颂的三十而立吗多么沉闷。
如果可以,我情愿将日子像唾液一样吐出去。
我情愿像个小孩一样逃避责任。
我情愿相信他们都是快乐的青年。
一个好的世界里,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如期所是地活着我的意思是现实主义者凭借他们的现实主义而梦想家凭借他的梦。
他们都是梦想家对生活充满希望,又对周边那么渺茫。
疯婆子。
鬼故事。
蜡笔画。
修补瓷器和佛像。
药草。
旧书店。
文化苦驴。
奈良。
温和的小情调。
又不失大情节。
实力派。
不张扬。
都在这里了,太喜欢了。
1. 节奏很慢,可以算是文艺片了。
2. 笑料中反映了不少社会问题。
3. 我喜欢。
没想到IPTV还有这种电影。
我刚刚写完了短评,大概就是说了感受,很长很慢,没开始没结局的。
其实并不懂他的故事到底在讲什么。
后来补充的时候,看到了标签了,全然大丈夫。
好像有一点明白了,很高兴,毕竟还是希望自己看懂的。
《全然大丈夫》是肯定句,和我常常在日剧中听到的大丈夫问句不一样。
我相信,我支持,作者的观点的话,就要阐释这个核心词的内涵,重点说它有什么意义。
我和主角们过着相似但不相同的生活,总是从点滴中看到自己,不是说做过同样的事情,出现过同样的场景,而是某种感受。
良良说,他从幼稚园开始就最讨厌别人说他幼稚。
但是,决定开始筹备鬼屋写企划案的时候,一匙一匙地吃白砂糖,以及去叔叔家汇报的时候,就算不看他的紧张,也能感觉到一种童趣,还是孩子的样子,幼稚这词太过与否定的话,那就是真挚吧!
活2-30年之后,自己有某种态度时,坚持它,就是像小孩子一样幼稚啊!
没有严谨和充分的理由!
人物的部分,不能每一个人的故事都在现在这个时间一一说完,所以,先坑在这里---最后,就是时间在走啊,这样过着重复的生活又如何,这样过着自己梦寐的生活,这样坚持自己的理想,这样打着酱油又如何,追求了一把文艺,最后还是回到了开始的地方又如何,理想失败了或者就是单纯的不想弄了又怎样啊!
看日剧,我看到了黑暗,但是,我还是对正面的东西更加影响深刻。
(这里的感悟,好像《家族的形式》里juri的麻麻说的欸·)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比如,又多生活的一天(不是说会中大奖啦)只要活着就有救!
(这个是友心人一个心理学作者说的)完全没有关系啊!
高晓松在奇葩说里讲,道理是这样的,根据正态曲线,95%的是在均值的三个标准差之内,就是普通,当然可以继续分,上中下几等。
除了这些,还有两个群体,右边的就是超级厉害的精英,2.5%,左边的就是额,必须浪费的?!
(好像不应该这样说)。
总之,那2.5%精英他们有聪明有美貌有钱,总是就是掌握了大部分,90%?
的智商颜值和财富。
其余的呢,不能说是浪费,因为这就是规律,社会一定,并且就是,以这样的比例而运转的。
我可能就是中间段的普通,可能是上等,或者中等,或者下等,甚至变成最左2.5%,时间的发展,我在这些层次中爬上爬下,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最右。
但是,我还是有存在的意义,以及重要的是,我有愿意这样活着的愿望,全世界也不用管我,我也不用管全世界,最后默默的go die。
所以,我在做什么样的傻事,当什么样的疯子,作甚么样的死,完全都没有关系啊!
对,完全都没有关系!
(看什么东西,都很容易带入,我和主角们成为了好朋友。。。
)他们,荒川良良 / 木村佳乃 / 冈田义德 / 田中直树 / 蟹江敬三 / 江口德子 ,都觉得完全没有关系啊!
我也是!
--三观纠正:以下-我喜欢完美,看到那些努力的,向上的,美好的事物,会希望自己也可以这样,然后发现,有些坚持,我无法做到,有些艰难,我无法克服,就会愈发觉得那些美好的更加难得而加深我的好感。
然而,我更喜欢不完美,也说不上是,更喜欢吧,如果可以无穷接近完美的话,我巴不得呢。
只不过,就站在欣赏,或者纯粹看官的角度上来说,不完美的,甚至是失败的,毁灭的,惨痛的,这种形容词和我离得更近,是对我这种“处于人生低谷,可能长期处于人生低谷”(呸呸呸,我会走出来的)的人来说,他们更加友好。
说不上有多不完美,多么可怜,多么悲惨,毕竟还没有像被嫌弃的松子的最后落幕那样子。
所以,也没有什么值得被谈论的。
现在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实,家家换成人人,也是一样的。
你我都捧着一本经--命运,它好像写了些什么东西,又无法看懂,和没写一样。
同样经历着悲喜,撇一眼你的命运好像阿拉伯文一样惊人,回头看看自己好像柬埔寨语一样的日子,想必你也体会过我像画画一样学习字符的痛,但是,不要难过啊,我和你一样还要早起晨读学发音啊!
好像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一句关于宽容的话,大概意思就是:长大了,经历多了,自然就会宽容,谅解。
这部片是在优酷看的,一段一段的,看了4个小时多,还没看完。
我为几个人物的无趣感深深折服。
电影的风味蛮亲切的,对于没有交际欲望的宅男来说,这部片就是种温暖的幻想,不用付出体力和精力就可以有小惊喜。
有这部片后,我停止下载AV,打发了一堆水果,并且从容的睡了湿热的一觉。
我期待能看到类似的片子。
在verycd下载的时候只是被标题吸引,然后看IMDB也不低,于是就下载了,并没有看它是什么类型什么内容。
我选择了在深夜时分看这部电影。
笑点,惊喜点不少,而且融会交合到一起。
你永远想不到惊喜点能让你这么好笑,笑点能让你这么惊喜。
电影主曲调淡淡的,一直很轻松很写意,作为佐料,音乐很自然地带出电影主人公们各自的压抑——都是社会定式延伸到他们头上的。
可能正是因为他们自身都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得不够强烈,才有这种恬淡自足的生活。
“很好啊,我觉得很好。
我也有我的追求的。
”社会有很多对与错,但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对或错。
只要自己觉得大丈夫,那就全然大丈夫。
《完全没问题》是日本Style Jam发行的一部影片,讲述了远山家开了一间小小的旧书店,照男是家里的长子,但他从来不曾好好考虑过自己的未来。
照男最喜欢做的事是搞怪吓唬人,他只有一个伟大梦想--打造全世界最恐怖的鬼屋。
不过,梦想只是梦想而已,照男的现实是在园艺铺子打临工度日。
我今天所有的,只有大米,我煮的只有大米,旁无他物,没有味噌汤,上面什么都未撒,米饭,吃起来多么甜,味道胜过嚼口香糖,这是大米的力量奇妙的歌词,但是很不错的歌曲,蛮喜欢的。
这部片子,很搞笑,我相信,不幸福的人看了或许会略感欣慰,感受到影片中另类的温暖。
导演大概要告诉我们,如果你的人生胜多败少,也完全没问题。
最近下载的电影太多。
都忘了下它们的原因。
晚上找了一个日本电影看,全然大丈夫。
也意外的有趣。
开始很长一段时间都没看明白主题。
好几个一看就不是主角的人物穿插的出现。
后来才发现原来主角就是这些小人物呀。
都长的怪里怪气,唯一好看点的女的也总是驼着背,笨手笨脚到极点。
不过慢慢的看下去,每个人的特点都非常鲜明,鲜明到接近脑子有问题的状态。
一个兼职做修剪树木的圆头圆脑的男人,最大的兴趣就是扮恐怖形象收集恐怖物品,并立志要以开真人鬼屋为业;父亲经营着旧书店,天天木头一样的呆坐着。
他的朋友是医院管理清洁工的小职员(这个长得还正常点),不敢拒绝任何人的滥好人;还有就算是女主角,甚有艺术天赋,天天去观察拾荒的老妇,然后放着下雨的录音带将老妇画成色彩浓艳的作品,不过也只是自娱而已。
找了份医院的清洁工作,但什么都做不好,用胶带粘纸箱这种简单的活也会失败,按电梯钮也能把指头按骨折,在路上帮别人照相也会紧张的把照相机抖掉在地上。
他们每天的生活都很平淡,但又非常可笑,而且是那种冷幽默。
比如卖书的父亲在书店了无生趣,看了旅游节目便跑出去玩,居然上了电视,穿着浓郁艺术气息的衣服,拿着吉他并开始写歌,还找到一个也看似脑子进水的小姑娘在旁边和他一起便弹边唱,两人一本正经的唱着歌颂大米的歌曲。
这个场面实在是——寒!!
这种妙趣横生的场景比比皆是,让我怀疑这是不是由四格漫画改编的电影。
影片结束出演员表时,才惊觉那女的居然是木村佳乃!
我才想起当时下载此片的重要原因就是挺喜欢她那可爱的笑容呀,可在看的时候完全没发现!
真不知是她演技高超还是化妆厉害。
那个圆脑袋的家伙也十分出彩,动脑筋的时候就要一勺一勺的吃白糖,在屋里放满以他的头像做头鬼怪做身子的模型!
一开始我以为会是和福福庄的阿福一样的喜剧,看完确让我感到满满的悲伤。
我的视角看到这部影片所体现的活出自我这一主题,照男一开始是最活出自我的一个角色,所以他总是快乐的。
男2活的憋憋屈屈,照男父亲已然麻木不仁。
然而随着影片的剧情的推进,每个人都有所变化了,照男放弃了自己梦想开始逐步规矩的看店,开始对自己是否是正式工有了意识,男2也开始为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努力,照男父亲更是彻底方向包袱前去旅行。
不过生活是现实,最终大家都得回归生活,照男父亲仍然得照顾自己的店铺,男2开始和老家伙一样馋上了酒。
倒是女主遇到对了人并且跟随自己的心随他而去,获得相对的幸福。
人生啊,能活出自我不顾旁人那真是完全没问题的快乐。
,有多少人可以完全没问题。
我们的内伤只能自己治愈,我们的怪癖无人欣赏,我们的生活自己创造新惊喜.旧书店,医院,游民,宅男,自毕女,谁都会有无法示人的缺点,却不得不向社会妥协.在相互适应的温暖中重新踏上征程,失恋的伤口只能自己舔拭,然后坚强起来.
很喜愛這套清新的電影:喜歡恐怖玩意電影的肥仔;滿有才華但缺乏生存能力的木村乃圭;有中年危機到處流浪重尋生命意義的爸爸;臉上有缺陷但負責修補工作的藝術技師。這套集友情、理想、年輕、現實的無奈、愛情、藝術、幽默、恐怖於一身的小品電影是我所難忘的。難忘的片段:卡式帶的雨聲是女主角的音樂、重床上彈出來的恐怖捉弄玩意、你要投入興趣作為事業必須要有拼了命的缺心的一番對話、玻璃手指按電梯、老爸自行出版流浪 CD放在自己書店等...
怪人频出的日本
夸张一点讲,我的身体里住着跟这么些人一模一样的灵魂。。。
泡妞要走心。
虽然木村佳乃的角色好讨厌好想快进,但荒川良良同学太萌了他拯救了这部戏!片尾他和失意小职员好朋友一起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w-
缓缓而来 值得一看
讲真……日本喜剧真是一如既往的……晦涩啊……脑洞开的太大了……脱力系和小清新的中和……平淡,荒诞,简单,以及天然呆
agn1dix8 这样脱线无剧情而又有着莫名萌感和治愈的作品只能made in JP 荒川良良好像杜汶泽啊
中度脱力
生活中的欢乐无处不在~~~ps. 好想真的进荒川的房间看看~~~~~~
从头笑到尾
三胜七败的人生,鸟居美雪好亮!
年轻的他们,物以类聚,还是同病相怜,都在不知不觉找认同感。诙谐的表达,有些梗过于小圈子化,让有些行为与社会割席,却更显他们实际贫穷,精神富足。
全然呆啊。大喜。三呆男一呆女众呆老人家的故事。老爷子的爱大米之歌太赞了。
木村佳乃很可爱
很治愈系啊···
脱力系院线片
可能因为我本身特别胆小,很多地方我都觉得吓人。看完之后感觉也还行,这么大的世界,能容得下各种平凡奇怪的人生,我在我或者和我同路人的世界里过好就好。千姿百态的生活,我不至于无路可走。
米之歌很有爱。佳乃姐你是最美最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