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漫画的关系,我对日本史的兴趣只停留在暮末时期,最多再加上平安朝。
我对乱世充满幼稚的热爱,连中国史我都很喜欢维新和辛亥革命- -我觉得大概是我确实很萌个人英雄主义那一套,大时代里,个人的命运和努力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改变历史的面貌,就是那种又纠结又狗血的情绪弥漫,这种时候我通常都觉得自己还是个有理想的热血青年= =+++真是幼稚的历史观啊……所以说,我看山田洋次的时候,总觉得隔了很多距离。
他的武士,距离平安朝已经太过遥远,而冷兵器时代最后一击的末日光辉又尚未来临;弱点很多,但是又被描绘成内心强大的人,过着世俗的情爱生活,但是又怀有虚弱的骄傲和自负。
黄昏清兵卫的好处在于浅淡,虽然宫泽理惠美得夺目,但是电影本身却是“昏昏灯火话平生”。
隐剑鬼爪我没有看,评价已不如前作,而到了武士一分,山田洋次的平民情怀依然保留,浅淡的美感却空留其表,老实说,这是一个令我失望的故事。
邦妮写道“这一部几乎前半部都是在描写夫妻感情,而且,太苦情了!
太浓烈了!
女人为了残废丈夫去卖身被丈夫遗弃后来丈夫杀了奸夫再度复合…… ”我看完的感受也正是如此,大概是因为最近一直在看芒果台,又是九指新娘又是苦恋花的节目预告看得我痛不欲生,我竟觉得这简直就是台湾苦情大戏的粗略脚本><有人说,山田的武士电影写寂寞远多过荣耀,三村新之丞的一生,大概只有这一次挥刀一搏的机会。
电影描写新之丞从开始练习盲剑到决斗的后半部分其实不错,张力和镜头感相比黄昏清兵卫丝毫不差。
可是我完全接受不能的,是新之丞挥剑的理由。
电影英文名作love and honnor,大意说爱与荣誉即是那武士的“一分”,可是加世作为新之丞唯一爱着的那个人,一直处在被侮辱被损害的地位上,新之丞的爱,首先要靠战胜所谓一流武士来完成一次自我认同和价值修复,再以一个重新站起来的强者的立场去宽容又满怀深情地接纳加世回归。
对我而言,这并不是我能够理解的爱情。
而作为电影中最为重要的女性角色,加世的立场态度也相当暧昧软弱。
以黄昏清兵卫而言,我以为山田导演要表现的女性道德美不仅是传统的善良和温顺,还有沉静坚韧的生命力和坚定的立场。
可是加世身上太缺乏的正是这两点。
她对新之丞的爱,其实软弱到了不堪一击的地步——不,应该说,这两个人对彼此的感情同样脆弱。
由于基调已经被定下了,于是整部电影在我看来充满违和感。
无论是一丝不苟的镜头的运用,光线的调子,还有配乐,都没有办法使我产生共鸣,当然也包括了演员的表演。
坦白说,我觉得木村演得很不错,尤其是后半部分,一招一式气势都很足,加上之前看一分特典里他练习的姿态留下的深刻印象,他的认真和投入完全传递给了我。
在这一点上,非常感谢。
但是在前半部分里,琐碎的日常生活情境,与檀丽相比,他的表演确实略显得浮夸和流于表面,小动作、眼神、嘴角的表情浅笑,仍然保留日剧的影子,有那麽一些不合时宜。
2007.6
印象中,日本的时代剧时常是具有悲壮感的。
所以,一边看,脑海里一直想象一个悲壮的结果——虽斩对方首级,自身也重伤倒地,用尽最后的气力,呼喊加世的名字,倒地而亡。。。
诸如此类。
可是没想到能这样全身而退。
虽然最后出现有如《简爱》的情节,一切皆在预料之中,还是觉得好。
HAPPY ENDDING有它的好。
虽乏善可陈,但心是暖的。
4.0趁着出差有时间,看一部经典。
常常感叹,什么叫电影,这就叫电影,一个普通的故事通过镜头,眼神,眼泪,肢体,来表达所有情绪,你和他们一样,能够感受到剧中人物的隐忍,悲剧,愤怒,热血,骄傲,坚守,执着,信念。
总之,看一个好的电影就像是重生了一次。
这个电影讲了什么呢?
它不是一个故事那么简单,故事一旦讲出来了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每个人都能看到不同的面。
三村最后说,如果他没有发现妻子被欺辱这一切会不会更好?
不会,绝对不会。
因为有了决斗,因为有了呐喊,因为有了撕心裂肺的痛,更因为有了死一样的决心,三村和妻子都过得了重生。
人活一口气,武士的尊严要誓死捍卫,不仅武士,常人的尊严又何尝不是,一旦屈服了,你就生不如死,活着也是行尸一般。
三村愤怒,痛苦,但是没有堕落,他选择抗争,哪怕前进一步是悬崖,是死亡,他也没有后退。
他赢了。
他后面的生活会怎样?
不重要,但是我们想一定不会差。
他燃烧过了,有一口正气在心中。
而且他也清楚感知到这口气的存在和它的巨大力量。
他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未来将无所畏惧。
幸福,属于必然。
山田洋次的“武士三部曲”终于圆满。
两年候一部,我已差不多忘了前两部的情节,回想起来只有附着于片名上的印象与感觉: 《黄昏清兵卫》是“昏昏灯火话平生”,在井上阳水的音乐衬托下,有种“回首夕阳红尽处”的苍茫深远。
《隐剑鬼爪》则清冷,片首的雪天是全片的基调。
陷于孤境的武者,沉默隐忍,练就致命一击。
到了《武士的一分》,“武”的成分已大为淡化。
木村拓哉饰演的低级武士新之介,身上有《花样武者》里冈田准一的影子,只是没那么诙谐。
身份低贱的武士只求太平度日、维持温饱,与心爱的女子静静生活。
故事更简单,志气也更小了。
若说《黄昏清兵卫》里有凛然的武者之风,《隐剑鬼爪》里还有刚毅的柔情,《武士的一分》则是武士道的式微。
心无国恨,但有家仇;人无宏愿,尚念主恩。
最美好最安心的事,仅仅是,一茶一饭,有那个人手作的味道。
悲剧之中易显人性,山田洋次的《武士三部曲》关注的都是不得志的悲剧人物。
《武士的一分》作为终结篇,也许可以被视为一个总结。
片中多次出现的鸟笼,也是一种对武士的隐喻。
被养在城堡里的武士,正像主公的笼中之鸟,他们一生所做的无非是替主人鸣叫,供主人玩赏。
“人生而自由而无往不在枷锁中”,每个人都必须在他自己的时代里面对生老病死、迎接旦夕祸福。
对武士而言,武士的身份是他们的荣光亦是桎梏。
在《武士的一分》里,同是切腹,老侍卫的切腹谢罪是武士道中残酷暴烈的部分,而最后决斗落败的岛田缄口自尽,则是武士精神里令人肃然敬畏的部分。
有人会认为岛田之死属于恶有恶报,我却以为他也是在以死捍卫自己的“一分”。
所谓“一分”,即是“哪怕赌上性命也要守护的名誉与尊严”。
英文片名"Love and Honor"也是这个意思。
其实无论在哪个时代,身处何种阶层,一个人对生活的基本要求得不到保障,都会悲观失望,情愿与夺走自己最宝贵东西的敌手抵死相拼玉石俱焚。
说起来,这部终结篇还真是蛮平淡的。
通俗、日常、淡定,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内的故事,结构相当干净,剔除了一切旁支末节,像一棵冬天的落叶乔木,直指核心。
好在更容易被描述和记住。
那么何以它在我心中引起的反应如此微漠?
论气氛,片中所表现的日本之美,比如含蓄的情感、静美的庭中四季,皆为我所好;论表演,无论木村拓哉还是檀れい,都细腻到位。
然而我未曾被这个故事感动。
这是一部工整的作品,或许正失之于工整。
太四平八稳、滴水不漏,反而失去了那些饱满丰沛,摇荡心旌的闪光点。
看完三部曲之后,让我觉得最好的部分,都是对鹣鲽情深的描写。
本来武士是主公的笼中鸟,武者的妻女则是武士的笼中鸟,女人的“一分”几乎都依附于男人而存在。
当一个武者看淡仕途风云,转而怜取眼前人,求取平静的生活,这样的结尾,无疑是更符合我一个女性的眼光的。
P.S. 最后说一下因这部戏而备受瞩目的檀れい。
虽然我觉得檀れい扮相比较大龄,但日本影迷多惊之为天人,认为她比起《黄昏清兵卫》里的宫泽理惠,更能代表日本传统女性之美。
现年36岁的檀れい,19岁入宝塚音乐学校,21岁开始舞台生涯,34岁从宝塚歌剧团退团,《武士的一分》是她的首部大荧幕作品,为她赢得第80回日本电影旬报奖的新人女优奖。
趁热打铁的她接着又出演了朝原雄三監督的《钓鱼迷日记18》与山田洋次監督的《母亲》,开辟了新的演艺之路。
http://bodhicat.blog17.fc2.com/blog-entry-170.html
这是一个关于武士的故事,也是关于一个不想做武士的男人的故事。
一个由于试毒而失明的武士,恰恰是在失明后彻底地成就了武士真正的精神。
许多的矛盾与冲突使得这一部电影充满哲学的意味,而行云流水的叙述使这个情节简单的故事不会枯燥。
我几乎没看过以武士为主题的电影,与我而言,武士这个名称总会和切腹自杀联系在一起,一如日本人极端的行事态度。
可是山田洋次的这个故事颠覆了我狭隘的理解,更玄妙的是他所选择的是一个极力摆脱武士职业的人。
一个盲武士,还能称为武士吗?
最终他刺穿了那位“高级”武士的手臂,这又意味着什么?
即便剥离武士身份不谈,这样的为尊严而战同样激动人心。
盲武士杀死了高级武士,连盲武士的好友都没料到,像说一个玄幻故事一样说给盲武士听“有人杀死了岛村大人”。
影片对人物的刻画相当精细,连一个只有几分钟镜头的配角也演绎得相当到位,这着实是一部有一定水准的作品。
加之瑰丽、撼人心魄的音乐,相当值得一看。
至于有人疑惑:何谓“一分”?
乃“尊严”之意。
看似通俗的标题置于一部武士题材电影可能过于刺眼,不过自觉还算贴切的,这大概是片中最有煽情味的一句台词了。
松竹映画的富士山,凄幽略带锐气的尺八声音,《武士的一分》开篇初来的字幕背景音乐很像《黄昏清兵卫》,然后是摆不脱看多日剧后木村那张脸。
有此守候自然会心存期望,但困惑随之而来,还要叫上五个人试毒?
联想及武侠小说中行走江湖人随身携带的一枚银针,时常出现的一枚银针足矣。
话虽然如此,片还得照看,但剧情在木村出事后基本没跑出设想之外,除了木村苦练剑术时心生怀疑之外——莫非功底扎实,怎可如此突飞猛进?
结局更是温暖洋溢且不需劳想——说来说去还是那些事情。
《武士的一分》还是大量的起居日常、着衣吃饭,还有已成剧情发展必然的生死对决,而显然主角是一定不会轻易倒下,一路看下来也不能说哪里特别不好,一觉不对就是把山田洋次所有作品都打倒,那再要去加以比较不都是辛苦白忙活。
之前北野武在戛纳旧事重提讥讽了木村拓哉一阵,还疑心是不是把他玩转过的盲侠形象又反过来颠覆了一次,比如出现银幕上最懦弱无能的盲侠。
但山田洋次拍得了盲侠吗?
想来很难,所以《武士的一分》展示依然是部平民版的时代剧,木村角色除了在无法忍耐时根本不轻易亮下作为身份象征物的刀。
无论如何,看过《武士的一分》直觉在说:它已很难赶上《黄昏清兵卫》,清兵卫是个平民武士题材的突破口,又把所能做的一切包括有大时代到小人物结合得完美。
山田洋次时代剧三部曲加上《蝉时雨》,一堆藤泽周平的作品都被翻出来拍了,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自觉对桃井熏的配角期待远不如老资历影迷,若说有点余音缭绕的是可以反复比较着真田广之、永濑正敏、木村拓哉和宫泽里惠、松隆子、檀丽三版女主角的差异。
不过木村这武士角色大概是三部剧中功力最弱的了——要说更差的大概就是是枝裕和《花样奈穗》中的男主角,它也是最彻底的颠覆,看得叫观众都盘思怎可这么没出息,毕竟山田洋次作品的人再懦弱无力也在所能容忍的底线前爆发,而在《花样奈穗》里变成遗忘才是消除一切仇恨的途径。
山田洋次几十年一直为松竹烧菜,大抵几个大的系列片就可以概括他生平创作的全部,寅次郎系列有人开涮说是一个相貌被今人形容为猥琐的男子居然可以支撑30多年40几部片子,真是不太可以想象。
一个更直观的比较就是山田洋次分明完全站在大岛渚的对立面,展示温情有余的平民生活。
从不老实的大岛渚,其尖锐作品带来的后果是没安坐几年就被松竹扫地出门,而山田洋次就依然画葫芦把系列片拍了下去,热热闹闹成了松竹几十年的招牌,从没想过见好就收。
激情的大岛渚愤世嫉俗,狠命地打破禁忌;忠实的山田洋次就始终安于平民冷暖的点滴幸福,从不出格。
人们以往形容侯孝贤是永远乡土,永远写实,20年间不到游走国际的他已有思变之心,反观安守东洋一方天地的山田洋次,只有八个字:永远平民,永远下层。
从很早就在期待《武士的一分》,因为有我喜欢的木村拓哉,虽然当时十分不看好他完全现代性感的长相能演时代剧,但看了电影以后真是惊呼,日本古代的装束真是太强了!
关于这个片子的导演,其实以前并不熟悉只知道是个大师。
现在才知道之前一直很喜欢的《黄昏清兵卫》也是他的作品,一并《隐剑鬼爪》并称“武士三部曲”。
在追溯的早一些,当年超感人的《远山的呼唤》《幸福的黄手帕》也是他的作品,还有《寅次郎的故事》。
不过真正喜欢上他还是他的武士作品,时代剧王道啊《黄昏清兵卫》和《武士的一分》讲的是一个下级武士的故事,身怀绝艺却只能做些很苟且的工作,很像现在的大学生上大学的时候学的可能很多,但真的到了社会上一无用处。
三村新之函做的就是替领主试毒的工作,他自己本身也厌倦了这种生活,却在正准备辞职的时候中毒瞎了双眼。
恩,然后生活就完全没了着落,很像大学生啊,一旦找不到工作也就是找不到工作,又不能拉下面子去做一些卑贱的活,实际上也的确不会。
于是终日在家郁郁,直到知道妻子在外面被人凌辱,才发奋练武,最后报仇雪恨的故事。
故事像大多数时代剧一样,在前面会有很长的铺垫,将三村的愤怒一点点的积累起来,在最后得知妻子是完全被玩弄之后,怒火燃烧到最高点的时候才爆发出来。
黄昏清兵卫也是用了这种风格。
而导演把前面的平铺并没有做的很枯燥,而是用一种春花秋月和风一般的感觉表现了出来。
三树中毒时夏初雨,大夫诉说无法医治时的飓风,与妻子加代纳凉时夜晚的萤火虫,以及赶妻子出门后的秋雨,决斗时的狂沙,与加代团聚后的落叶。
这一切表现的自然又水到渠成。
有一个细节很值得注意,在家族讨论三村以后如何生计之时,房间里的每个人都在猛摇扇子,只有加代安静的坐在那里不动。
待最后所有人决定让加代去求岛村籘的时候纷纷如释重负,仿佛一阵清风吹过。
日本人用环境烘托气氛的能力很强,虽然有时会做的非常夸张,如北野武《玩偶》里的环境已经不是烘托气氛的作用,完全变成了主角,让故事看起来很空洞。
在这一点上《御法度》运用的也是惟妙惟肖的,山崎夜晚提灯走过一座桥,弯腰下去系鞋带的时候灯就被一阵风吹灭,随后便是与暗杀者的厮杀。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情节因为这几个动作仅靠那一阵风非常有序的连接在了一起,爽啊爽。
再说到日本人的礼数,武士的礼数是及其严格的,常常会为了一点小事就切腹。
实际上这部片子里我觉得三村和加代最后也算是离经叛道了。
像三村海鲜中毒这件事来说,御膳房的主管武士必须以切腹来谢罪。
而与三村决斗的岛村籘最后失去了一只胳膊也不得不为了维护高级武士的尊严而切腹。
在这里加代在背着丈夫出轨后被发现,丈夫与之离婚她并没有羞愧而死只是选择了离开,三村在与岛村籘决斗之后也没有去自首。
我觉得这其中都是爱情的作用,因为知道彼此必须依靠在一起才能活下去才一直忍耐着吧。
日本中下级武士中很多都是极重情意的,他们之中也大多数是怀才不遇,平时只能在妻子面前撑武士的面子,而在关键时候也能为了女人不顾一切。
这也是为什么武士的妻子大都能成为典型贤妻良母的原因吧。
最后说下木村拓哉的表演,恩,一如既往的爽木村拓哉天生就长了一张苦瓜脸,但是却也是一张天生专情的脸啊一分:面子,尊严之意。
7.3这样简单的故事还是做得有些气度 尾部与妻子再聚那刻让我感动 去和还人情味道始终都在 这是山田先生一直保持的 音乐真好 桃井女士的扮相和输出都有点惊人 从檀丽身上看到日本女性着和服时候的身躯,行动的姿态 武士时代就存在的礼 高低贵贱贫富 礼从来只是虚晃一枪掩人耳目罢了 仔细想想很是讨厌但又没法弃之 因为一直以来的教化已经让他深入骨髓山田先生的影像总透露着平和实在温暖的意朴实的形深含其内表露无华 我想这应该和他的人是紧密相连的 其他人出来的东西就不一样了 而这样接地气甚至没让我感到影像与生俱来的压迫感他的电影算是唯一的存在吧试毒 试后问一句就去给主人了 看来那时候的毒比较简单没有滞后性应该也狠的 试毒者 好像每天至少要死一次但始终还是无所事事般的还在 无聊……还是快点死掉的好吧……无聊死了……无聊真的会死掉的…奴、顺从、甘愿 各处不同地位便有不同思量 我看到了不同人类在相同领域的不同举动 人类对我这个人类来讲也着实迷人
木村拓哉饰演一个俸禄三十石的下层武士新之函,城主的试毒者,年轻,英俊,对枯燥单调的工作感到乏味,甚至有意辞掉铁饭碗去开个剑术道场。
檀丽饰他漂亮的妻子加世,对宝冢出身的演员来说,这种温柔贤良型和服女性应该没什么难度吧。
二人夫妇和顺,生活恬淡平静。
像很多大河剧一样,镜头用平缓的节奏有滋有味地描绘他们的生活场景,不厌其烦地将种种内含日式风情的生活细节一个个动作地加以表述,不嫌琐碎,甘于寂寞。
2小时片长,在多数时间里,情节一如预料,场景寥寥几个,画面结构简洁,参与人物少,故事发展经常是由两三人之间平凡无奇的对话承接连续。
春天时,小两口平静的幸福被打破。
新之函在一次试毒中因吃海螺引起食物中毒,竟导致失明。
家中失去经济来源,陷入困境。
在微风和煦的的夜晚,夫妇二人坐在门廊闲话,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谁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当下的难题。
草绿色的萤火虫落在板壁上,蹦跳几步,悠悠地从镜头前划过。
闷热的夏天,为解决新之函家的生计,叔伯长辈们召开家庭会议,商量的结果是,让加世去请求从前的追求者、现已成为高级武士的主管岛村的帮助——个个一脸猥琐的日本老头儿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果然,不久后,新之函恢复了原有的俸禄。
生活就这么不温不火地继续,内里则暗流涌动,我们只有耐心地等待哪一天它突然爆发。
啰唆的姑妈带来一个流言:有人看见加世和武士在旅馆幽会。
新之函为此和姑妈翻脸,把她赶走。
但第二天,他还是让老仆人德永跟踪了加世。
结果,很不幸。
晚上,加世向新之函“自首”。
盲目的丈夫说:“我妻子为了三十石米,被别人偷走了。
而我还高兴地吃着米饭。
”他让她离开这个家。
新之函重新拿起木刀,尝试练习,很快满头大汗。
剑道场的师傅给了他帮助:“如果你决意要死,对方就渴望求生……生命在决心死去的那一刻点燃。
”以前试毒的同伴带来了一个消息:岛村欺骗了加世,却压根没为新之函恢复俸禄的事出力。
什么是武士的一分?
这里就是新之函的“一分”,现在它被人踩到了。
秋天,新之函约岛村决斗,刺穿对方一臂。
岛村回家后便切腹自尽。
新之函养的一只鸟死了,“另一只会孤单的”,于是他放生另一只,焚烧了鸟笼。
在冬天到来之前,加世回家了。
http://sandgrit.blog.163.com/
武士三部曲都大差不差,各有缺陷和亮点。
这个是最后一部,也是“武士”成分最少的一部,出去最后的决斗可以当成古代家庭伦理片了。
剧情很简单,女主的戏份是三部里面最多的甚至构成了情节的转折部分。
除去试毒导致失明,后面木村的每一次转折故事推动都是因为女主:发现女主出轨而绝望离婚,得知妻子真相而愤怒从而练武决斗,最后妻子重回怀抱冰释前嫌而归于平静。
可以说女主参与构成了木村的成长。
再看前两部,第一部最单薄,甚至两者连伦理矛盾都没有,男女主都是守寡人又互相爱慕,合乎情理在剧情上除了因与其前夫决斗而暴露武功从而之后被派去剿敌,别的基本可有可无。
第二部男主单身但女主是有夫之妇,是被男主抢来的,虽然后面的转折与她无关,但是帮忙塑造了角色性格。
都比较边缘化。
再说到男主,黄昏是完美,片桐是真实,而木村则是豁达。
黄昏刻画的过于单薄,太过完美,有点文化宣传的感觉。
片桐则是平凡了一点,性格比较鲜明甚至有缺陷长相也最为普通,可见导演是刻意的塑造一个平凡普通的主角。
木村则是大不一样,在失明前就有因材施教的先进想法,还时不时幽默开玩笑,失明后整体上也是比较冷静,没有过分自暴自弃,冲动过后也会理性反思,哪怕得知妻子被玷污也没过分迁怒于妻子,仅仅是和她离婚,后面在得知其被骗的真相后也为她正名和武士决斗。
这其实是相当难得可贵,最后妻子重回怀抱后,他的态度可见其内心的宽容与豁达。
但奇怪的是在本作里,导演的感情是最淡的,没看出来特别想表达啥。
前两部剧情的转折都是外因,黄昏仅仅是因为剑技高超又是短剑流而受命去杀和自己毫无相干的反贼的。
片桐则是受命去杀自己的同门师兄,更拧巴有戏剧性了一点。
而这一部完全是因为自身原因,导致的转折和变故,没有家老和主公的事,相反主公对他其实还不错。
感觉像是披着武士片外衣的家庭伦理片。
黄昏是田园风平民武士的初尝试(其实这一部才是最有名的),隐剑鬼爪则是对这种风格的完善优化,可以说是最符合导演内心想法的。
第三部我感觉是这种风格逐渐成熟,借机为木村拓哉打磨的。
好在拍的还不错,木村演技也在线很敬业。
个人评价:隐剑鬼瓜>黄昏的清兵卫>武士的一分。
日本式的武士精神,木村大叔老了哇~~
长夏草木深,武士当年梦痕
比前两部差。。。很明显。。。人物内心的变化比较水。。。决定决斗到砍完人物内心表现的太水。。。
延续了山田洋次的武士片风格,音乐、画面、对话都很有味道,但是这次的故事有些平淡,就结尾处才有些亮点。三颗半星吧。主要是我实在不喜欢木村
士可杀,不可辱。
日本人的生活如此精细呀...
月带头是个害人的发型
不能接受此类题材,看不下去
放下,得到一切
那么美的一对💔
平淡见真情
看到最后的时候竟然可耻的湿了
延续了日本电影平淡如水的特点,只是这次水中没有泛起波澜
这原本是个家庭伦理片..但是要是男主是武士那一切就不一样了..要还是个瞎的武士就更不一样了..要是一个瞎了还很NB的武士.......
剧情老套,看1/4就能猜到结果,相对来说个人觉得只有一般。
木村拓哉不是只会演偶像剧
萤火虫之光,茶泡饭之味,武士之一分,至死复燃的生命之火。
第一部是惊喜第二部还不错第三步只让人觉得乏味;为什么越拍越做作呢为什么
武士也是打工人,工伤理赔也很难。。
平淡之中,温情脉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