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习惯看一部片子之前总是看看别人的评论,每次都是随便选排名前几名的片子看。
这次写是因为这部电影大家都说不喜欢,也只有很少的意见。
想想,我觉得我的看法不一样,所以写下来。
其实我还是满喜欢这部片子的,节奏不紧不慢,也没什么什么特别低潮高潮,像读一个不太有激情的故事,或者是了解一个不太有性格的人。
看到别人写说,不知道表达什么。
其实,helen想说的是,这个世界不是只充满着奇迹或者美丽,刺激或者悲伤。
更多的是惊喜交叉着生活,悲伤贯穿着人生。
女主人公helen从小被收养,性格理所当然的敏感,比如她渴望做母亲来弥补儿时缺乏的安全感,却坚持不收养孩子,因为她觉得养母注视她和她养母亲生的弟弟时的眼光不同。
但却默默忍耐了很多,比如她对婚姻的无能为力。
活到中年的40岁,她还是悲观却忍受着生活的给予。
直到母亲离世婚姻破碎,她遇上了一个她称之为最了解她的男人colin。
2个人因为相似的原因(婚姻破裂)走到一起,也因为彼此的性格可以互补。
因为helen可以忍耐colin的暴躁和极端,而colin也能弥补helen的敏感和帮助她解决生活上的一些问题。
就当故事理所当然发展下去,当2个人第一次约会后躺在colin的床上,中间睡着2个小孩儿,小女儿ruby送给helen那个有趣的青蛙,helen给了小女儿ruby一颗薄荷糖。
阳光洒满整个画面,我以为故事会有个happy ending。
可是峰回路转,helen怀孕了,可是却是前夫的孩子。
于是出现了大家认为滑稽的一幕,2个男人陪着她去做产检。
因为荷尔蒙的关系又或者这个孩子是前夫的,helen没能控制住自己和前夫接吻了。
但是在激情过后,她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
跑去和colin认罪,乞求原谅。
colin无法克制的暴怒,2个人的关系破裂。
也正是因为他的暴怒,才将这么多年压抑在心底对自己前妻抛夫弃子的愤怒发泄了出来。
以为2个人就此破裂,helen可以回到前夫身边,安心待产。
可是又峰回路转。
她流产了。
流产之后的helen意识到没有任何意义和前夫在一起。
而她的心情也因为失去孩子而非常低落。
她听取弟弟的意见,要求生母付钱作为当年丢弃她的弥补,让她做昂贵的人工受孕。
直到手术前,和生母的争吵,才让她这么多年压抑在心底对世界,对亲情,对爱情的不安全感和怀疑压抑出来。
她的这40年,为了生活而生活,因为要安全感和养母吵架,因为要安全感而结婚,因为要小孩而做爱。
她从来没有真实的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如同因为想得到上帝的爱而祷告却从来没有内心相信过。
这里,helen和colin都因为这些而更加了解自己。
helen接受了弟弟的建议,领养了自己的孩子,因为她意识到她不再害怕面对自己残缺的童年,也意识到领养的孩子其实是不幸中的万幸。
colin也意识到了生活没有那么多完美,说过的诺言也可能会破碎。
他学着从伤害中走出来,忍耐着一些瑕疵。
2个人最终走在了一起。
故事的结局是那个Jewish的故事。
父亲为了训练孩子的勇气,告诉儿子,从高的台阶往下跳。
儿子很害怕。
父亲说,请相信我不用害怕我会接受着。
儿子第一次跳下来了父亲果然接住了他。
第二次的时候,父亲没有接住他,孩子受伤了哭的很伤心。
我们在生命最初相信一切美好,我们有时幸运,得到了这些美好。
可是有时,我们运气不好,受伤了。
可是这就是生活,好的好,不好的不好。
重要的是,我们懂得自己,懂得爱人,才能懂得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
电影里还有个重要的人物,原谅我没有详细写她,就是helen的生母。
非常有喜感很懂得生活的老太太。
她懂得自私,懂得放弃,懂得撒谎,也懂得承认,她会做人就在于她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生活。
当然我并不是推崇她,但是存在即合理,她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除了奇迹和美好,我们还有生活。
P.S. darcy大叔没有让我失望,这真是一部好电影^^
雨天的午后 迫切的想找一部电影来度过这个不用出门的好时光科林大叔的片子总是不会让人失望故事很平淡 一个失婚 失去养母的女子找到真爱 真妈的故事电影的色调很喜欢 有时候生活很忧伤 但至少还有暖暖的阳光 不是么穿梭在纽约?
的街道 穿着文艺的花布裙喜欢科林在湖边的房子 布置的很温馨最后的镜头 妈妈和弟弟在洗碗 女主在餐桌上看着窗外房内的装饰简直大爱 非常美式的温馨 餐具 茶具 墙上的挂饰 甚至是厨房的吊橱 洗碗架真的有去过布置的这样美好的房子才能感受到这样的温馨原木的大桌子 why中国人喜欢在木桌子上放玻璃 今日去到朋友家 布置的真是处处有惊喜 酒店式公寓的样板房 硬是被各种布料 书本 树枝 花 照片装点的无比温馨家里东西真的多 但满满的放在一起 丝毫没有反感 反而多了几丝温馨家具的原木颜色 以及配套的灯饰 包括各类布艺的运用 回家后恨不得立马装饰起来生活需要仪式感其实 只是一点点的用心 一点点心动
- I am perfect by the way. I am glad you've noticed.+ I miss you.- How much?+ A lot...- Enough?+ It's not masculine. It's sexy.- How sexy?+ Is it too much?- Maybe... I don't know... No.+ Good.+ This is the man who sees me. Who sees me and still wanna be with me.+I will hurt you, again and again. Not like that. But I would hurt you in other ways, little ways I won't mean to but I will. And sometimes I will mean to. You will hurt me too you know. You will hurt me and change on me. You might even leave me after you promise me you won't. So...你呢?
给三星的主要原因是有点生气女主角一直强调她不愿领养中国小孩,而片尾出现的那个小女孩也太像动画片里的花木兰了。
由此看来,美国人也真是固执,永远坚持自己那些欠缺客观的观点。
电影还是挺有趣的,让我再次见识老外的粗线条。
前夫十分莫名的抛弃她,换成中日韩三国,一定会出现十分纠结的剧情。
可搁在这部电影里,就是个朴素但却真实的原因,不爱了呗,没那么复杂。
不过话又说回来,人毕竟还是欲望的动物,前夫如此薄情,可没过几天,身板结实、相貌英俊的单亲学生家长出现,那眉梢眼底的火花叫做个真切啊!
最可爱的还得数做完B超后在车里的那段,也太不含蓄啦。
其实我觉得这电影的主旨八成还是弘扬宽容,可看着看着,我却总觉得,这走了味的宽容只能叫做随便。
生母15岁那年的随便一生和随便一扔,女主角和前夫、新男友的随便。
可能这就是文化差异吧,理解上面有很大的差异。
意外看到的片子。
海伦亨特自导自演,货真价实的才女,按照角色的设定,是有点普通,但当然也完全不能说丑的,某些时刻的动人也是显而易见的。
嗯!
生活真实的样子总是让人一看之下会不适和不安。
琐琐碎碎、意外、麻烦不断,就是生活本身的样子。
中国人喜欢说:一地鸡毛;法国人喜欢说:C’est la vie!
(这就是生活!
)麻烦、无奈不仅仅是别人给你的,更多时候是你自己给自己的。
但我们都有改善的机会。
前提是首先要诚实、要面对,这涉及到一个人是否真的勇敢。
是的,机会首先来自于愿意自我改善和敢于沟通。
因为结果会未必如意,这又涉及到一个人是否能不断自省和坚持。
知道有人会说你知道吗那有多难!
是的,在这里仅仅是就电影本身而论,April有多执着,她所拥有的转化能量就有多大。
而最后,她做到了。
愿意爱,能够爱,是人类永恒的底色之一,只是被怀疑和抱怨的尘埃覆盖已久。
要勇敢地扫除那些覆盖在爱之上的尘埃积垢。
——记住此处需要你的勇敢,也值得你的勇敢。
评分的差距也反映了现实中的情况,真实!
整部电影,开始和结束都是那个熟悉的故事。
以前读这个故事时,就会警惕自己不要轻信任何人,包括父亲。
父亲接住了儿子一次,两次,第三次却放了手。
片中的女主角不停地追问,“你为什么抛弃我?
”“放手”、“抛弃”。
在孩子的思维里,那个父亲本不应放手的,妈妈本不应抛弃她的,但是他们偏偏这么做了。
很多时候不是“应不应该”就能决定这一切的。
女主怀孕之后,应该贪杯喝第二口酒吗,应该和前夫激情澎湃地玩“车震”吗?
如果她腹中的孩子会说话,必定会质问她,“你不是应该细心呵护我吗?
”当女主的许多“应该”被打碎时,她只能质疑她的信仰了。
人,只愿意看到自己想看的世界,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上帝。
往往忽略了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种上帝,另外一个会回头再真心爱你的人。
“你爱你的生活远胜过爱我!”女主声嘶力竭吼出来。
是的,这是事实。
但我们有什么资格要求父母爱我甚过爱他本身呢?
那些没有骨肉分离的家庭只不过是足够幸运,没有遇到像这样一场无力抵御的风暴。
他们是大多数,是平常,但不是“应该”。
没有谁是应该幸运,也没有谁是活该倒霉。
孩子,厄运来了,不应该恨,因为你不知道,在另一个地方,妈妈在找你。
正如这部电影的题目,“后来,她找到我了”。
总有这么一天的,我相信。
以前一直以为美片要不就情节错综,要不就场面宏伟。
这种慢节奏没什么剧情没什么起伏的片子,应该是英国人拍的。
可片子里时刻渗透着的相爱与分离,抛弃与悔过,以及点点滴滴对中国的偏见,很美国。
恩..不是我喜欢的型,但还是从头看完,看那些可爱的孩子,那些柔和的配乐很不错。
这就是个百花齐放的市场。
之前看过一次,没什么感觉,现在再看,却是感动。
人还的确是种奇怪的动物哦。
作为爱情片来治愈。
估计这没怎么有用。
但今朝看完,居然有种母爱汹涌在心头。
实在有些匪夷。
确实有种“今后我若是有了女儿,得多疼爱她啊”。
所以全当成伦理片来处理罗!
怪不得安妮同学那么爱柯林。
从国王、高富帅、到离婚男,他都演绎得很可以,各种可接受的英范儿,不完美,但人情。
喜欢then she found me。
名字取得真好,领养的女儿不愿意再领养孩子,而抛弃自己的母亲却回来认亲。
各种积累的谎言和割舍不了的血缘亲情,爱情和现实的融合和疏离,各种冲突描写的很细致很妙。
个中情愫,辗转反侧,不由得随着微笑感叹悲伤和释然。
真好。
她找到我,母亲找到我,女儿找到我,心找到我,爱人找到我。
你,怎么找到我?!
并不是我认真看了的电影,大家的影评对我更有帮助。
是的,我们并非生活在完美的世界,可是像我这种人,对完美的追求则比较执着 -- 只是在某一方面。
因为我的观念,也许我不会给有激情镜头的电影太高的评分,但从另一方面我挺喜欢影片的内容,它很平实。
它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并不是完美的情节,也不是完美的结局。
也许人生中我们一定要学会接受,学会在各种情况下坚强和快乐。
我不认为这部电影教我们妥协。
至少它引发我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我们应该懂得放弃并勇敢追求。
埃普丽尔小姐39岁,她一直有个强烈的愿望,生一个自己的孩子,而不是领养。
但目前的情况是,她刚刚结束了一段短暂的婚姻,确切的说是被结束。
那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埃普丽尔像往常一样回到家,她想丈夫帮她脱去外套,她想展示一下她的情趣内衣,然后继续她的造人计划。
丈夫却伤心的道出了原委,他不想再继续这样的生活。
但在荷尔蒙的刺激下,他们最后一次收割对方。
然后,他们离婚。
《她找我》是海伦·亨特的电影处女作。
在谈到这部历经十年磨难才成片的小成本独立电影时,亨特说,“该片讲述了母亲、领养、家庭、背叛等多个话题,其中“背叛”是最触动我的部分,于是我为故事新添了两个男主人公,一个背叛了女主角,另一个则遭到她的背叛。
”在丈夫背叛了他们的婚姻之后,同样遭到抛弃的弗兰克带着两个孩子出现在埃普丽尔身边。
他们恋爱了,他们准备结婚。
这时埃普丽尔被查出已经怀孕六周,孩子是前夫的。
前夫和现任男友弗兰克一起陪埃普丽尔到医院做B超,之后她有与前夫独处的机会,他们做爱了。
弗兰克知道了这一切,他暴怒之后与埃普丽尔分手。
埃普丽尔背叛的原因很简单,只是出于生理上的本能需求。
这或许可以说是某种不经意或者形势所迫。
正如海伦·亨特所言,“你永远都不会获得安宁,除非能够坦然宽容背叛。
”埃普丽尔不是那种随便的女人,她深爱着弗兰克,但还是不可避免的背叛了他。
所幸的是,埃普丽尔深深的体会到背叛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事。
不幸的是,埃普丽尔也知道背叛还会继续,就好像人们会莫名其妙或者被迫的做一些事。
可以说,这种飘忽不定的类似尘埃的特质就是人性中不可更改的东西,是属性,是固定不变的程式,也是痛苦和快乐的根源。
电影虽然谈及领养、母亲、信仰这些话题,但说到底这些都服从于“背叛”的主题。
埃普丽尔的生母,那个TV秀明星主持人曾经抛弃自己的女儿,是对子女的背叛。
她对埃普丽尔身世的编造是对历史的背叛。
埃普丽尔有生儿育女美好愿望也有宗教信仰,但在孕检前她并不祈祷,她失去了对上帝的信心,是对信仰的背叛。
背叛无处不在。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谁都不愿意做一个背叛别人或者被别人抛弃的独行侠,人类是适合群居的物种。
对于背叛人们只能尽量的妥协(或者说叫宽容)才能享受相对和谐的某种温暖。
在影片的最后,弗兰克理解了埃普丽尔关于背叛的认识,他知道自己难免也会深陷其中,他们能做的就是相互宽容,所以最后他们在一起了。
埃普丽尔最终没能怀孕,她领养了一个孩子,这有悖她的初衷,但这就是现实,也是妥协。
为啥海报排名第一是Matthew Broderick?
难看!烂片!比我当年为了詹一美扫片扫到的那些还要烂,哭了!!
大脸职业最烂,目前还没有能超越它的
叔你怎么演了这么多有的没的的电影! 女主+导演Helen Hunt大妈还是影后 那个苍老的脸啊有时真是吓到我了找叔来演真的木有私心么口胡! 叔再次架出了BJ西装帅的一塌糊涂 不过差点炮灰了 唉唉为嘛要对世界这么愤怒嘛!
导演太嫩,优秀的剧本就这么被浪费了,一点技巧都没看出来,倒是演员的表演很亮眼,全靠几位大牌的演技撑场了。★★★
Well you have slept with your wife you know, at least twice.
有点小奇怪的故事,可是不知为何,却觉得如此真实。男女主角间的爱情不完美,但这才是生活中的爱情,没有风花雪月的华丽,却在磕磕绊绊间藏着脉脉温情。
中年人的爱情观,感觉一般;大概是因为自己还没有过类似的生活与爱情经历吧,不是很有交差点.看过了几乎没感觉.
达西先生好几次歇斯底里
090209
槽点太多,女主角已经老到眼睛都睁不开了,和新男友感情发展好牵强,帅大叔科林居然演这种神经质的失态角色,还有中年人大白天街边车震,我的妈呀,你们是泰迪狗吗?明明都是估计性能力已经差强人意的中年人,看得好尴尬
哦no,太无聊了。
女主角演技不行,靠柯林·菲尔斯,贝特·米德勒撑住了这部戏。taipei 光电。
就是一部还好的文艺片,有点搞怪。作为导演的处女座算是不错了。helen看着好老啊,而且一直觉得她很像judy foster
女人老起来真可怕。
然后,她找到了我
名字挺好听的啊,坑爹,女主长的,,,,太像我三舅了=。。=
脑海里只记得狗血二字。
fuck,Sb电影
其实没想到这个片子是这样的,开始快快的掠过一遍,发现好无聊,但很奇怪,冥冥之中我就是偏偏没有删掉它,然后仔细一看……心灵可以撞击的片子,可惜没有得到很多的attention……还有才女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