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打算看的都是这种套路的片子,一个老实人家庭突然被歹徒袭击,不是妻儿被杀,就是小狗被杀,主人公有的是退出江湖的老杀手,有的是非常普通人的弱鸡,然后孤身一人挑战整个黑帮来复仇。
现在欧美片这么流行这种套路的片子吗?
看个开头就完全能猜到结局啊……看的无非就只剩下了复仇的过程,看他如何残忍地将犯人一个个解决,如果手段不够残忍,片子就不够精彩,落入了这个奇怪的循环。
最后有个极其假的片段,男主躲在厕所单间里,那么狭小的空间,歹徒开了20枪过去,门全都打透了,男主一枪没中,这主角光环真的可以。
这种片子有什么意思。
有人怀疑这是枪支协会的广告电影 ,鼓励人们买枪自保,可能有这一层意思吧,不然为什么把本片背景虚拟成一个枪案频发的城市?
枪店的服务员MM有点俏皮,如下图。
布鲁斯·威利斯给人的感觉就是很能打,但在本片中饰演一个儒雅的医生,而且不会使用枪支,给人一种反差感。
有人说直接把枪给布鲁斯开打不行吗?
楼主觉得这样反而不好,有反差才有戏剧张力,才有看头。
剧情:在枪案频发的芝加哥,保罗(布鲁斯·威利斯)原本是一个温文儒雅仁心妙手的医生,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一场入室抢劫让他的妻女惨遭暴徒欺凌,女儿昏迷不醒,爱妻丧失生命。
城市里连串的凶案让警方束手无策,种种原因使得保罗的案件无法结案,本应受到制裁的凶徒逍遥法外。
在崩溃和绝望中,保罗的人生价值观彻底改变。
为了替家人复仇,保罗决定练习使用枪支,主动出击,单枪匹马在城市街头制裁暴力犯罪。
警方和大众对这位伸张正义的神秘“帽兜男”众说纷纭,有人赞扬他是“守护天使”“死神”,有人指责他非法制裁。
保罗为一个濒死伤者救治时发现他戴着自己的手表,于是顺藤摸瓜,找到另外两个仇人地址,为家人报仇。
幸运的是,长期昏迷的女儿最后醒过来了。
抱着吃饭时打发时间随便点开看看的,没想到倒还颇合我意。
原本觉得是一部打着威利斯旗号的无脑动作片,看完发现竟是一部披着动作片外衣的社会剧情片。
故事情节不复杂,威利斯作为一名救死扶伤的急救外科医生,收入稳定丰衣足食老婆风韵犹存女儿身材傲人,可谓人生赢家。
却没想到在自己生日晚上,3名劫匪入室盗窃,起了冲突以后老婆香消玉殒女儿昏迷不醒。
威利斯感叹社会治安之乱警察办案效率之低破案之无望,于是自己充当起了复仇天使的角色,为母女报仇。
说他披着动作片的外衣,一来威利斯廉颇老矣,近身肉搏啥的已经难以为继,主要还是枪战为主,且枪战也并不算十分频繁和激烈的,顶多也就是酒吧内两把手枪一通互射吧。
二来,从片子前半段大量篇幅的铺垫、开篇中枪身亡的警员、新闻的展现、枪支的泛滥等等,不难发现,其实片子更想说的,还是对于枪械管制过于松懈导致的社会治安状况下降的批判。
(至于是否抨击共和党之类的,我就不太清楚了)所以说,这部片子核心,还是一部对于现实社会批判的剧情片。
开篇大量新闻关于各处发生枪击案,镜头一切一名警员护送他中枪的拍档赶往医院,却最终还是没能挽回拍档的性命。
三名入室盗窃的劫匪手持枪支,而威利斯家里却没有任何武器。
医院受枪伤的小男孩,正是因为他不肯替毒贩干活。
这一系列的种种,都很明确的提出了一个问题:持枪的自由,是否催生促成了恶的发生?
同时,损害了那些善良人的安全和利益?
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有争论和不同的看法。
姑且不讨论人权的问题,假设极端情况下世界上不存在枪支,虽然依然存在善恶,但我以为同等的冲突,至少伤亡程度应该会减小很多的。
哪怕善良的人持枪以自保,会提高一定对恶的威慑程度,如老岳父赶走偷猎者的一幕。
不过,正如片中枪店所展现的,人人都能够十分方便自由且合法的拥有枪支,也会降低罪恶的发生成本,颇有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意味。
对于枪械管制的讨论,进而引发了对于公民自行执法的讨论。
不难发现,片中整体导向,还是偏支持和正面的。
被抢劫的受害人称其为守护天使,舆论大讨论也有强烈的声音支持他的行为,包括结尾处探长的态度,都彰显了片子的价值观导向。
然而,个人英雄的产生,究其原因是对警察工作的不满,再进一步,也是因为社会犯罪率之高导致警方的工作难以覆盖。
另一方面,模仿死神的一些民众,也出现反被犯罪者杀害的新闻,也表现了全片对于公民执法,也仍是持保留意见的态度。
片尾,布鲁斯用自购的大火力步枪干掉了罪犯,实现了自我保护,却给人以世态炎凉人心不古不得已只能以暴制暴的感觉。
是想表达若对于枪械管制仍如此松懈,我们只能抛弃温柔慈悲的一面,用严峻冷酷的防备来确保自己的安全么?
总体来看,和最近的“网络迷踪”有共同之处,都是旨在对当下社会的阴暗面进行揭露和展现。
不过“网络迷踪”珠玉在前,无论是剧情完整性还是表现手法的创造性,都堪称难得一见的杰作。
反观这部片子,确实显得有点不伦不类,披着动作片的外衣,挤占了剧情展现的部分,同时编剧和故事展开上也波澜不惊,显得极为平庸了。
最后说下片名吧。
原名Death Wish,我在IPTV上看的,译作虎胆追凶。
不难看出是想借虎胆龙威系列来吸引眼球,包括英文片名,也是为了靠上Die Hard的名号,看着有点不明所以。
中文我倒是觉得翻成死神或者守护天使之类的,会更加贴合吧。
『虎胆追凶』翻拍自1974年的《猛龙怪客》,出发点便是美国社会一直存在的枪支问题,电影中布鲁斯·威利斯妻女被害,作为医生的他扛起复仇大旗,原本握手术刀的双手拿起了武器,动用私刑以暴制暴,同样是“救人”却来的更加直接,故事简单流畅,没有什么深入探讨,主要看的还是个爽快。
【6分】
类型是我喜欢的类型,但是,电影风格有点。。
不够严肃吧,我觉得,男主的悲伤有点太少了。。
能感受到导演试图铺一条心理线,表现男主由“好市民”到“死神”的转变,但是意图太明显,表现得不够自然。
后来女儿醒了,欢天喜地上大学去了,甚至导演都没有再提起去世的妈妈。。
总之,故事是个好故事,但是讲得欠点儿火候。
1、医生,本来是人畜无害的职业,起码我现实中遇到的医生都是很单纯,沉迷在医疗专业中,对社会的了解可以说是“涉世未深”。
片中恰恰把医生这个职业放在面对极度受害的情况下的“以暴制暴”表现出来,其实可以拍得长一些,比如加入医生如何从心理上转变成冷酷专业的枪手。
2、家庭,父女,夫妻,两兄弟,特别是两兄弟的兄弟情,中间还有起伏,这部电影相对来说还是挺饱满,夹杂着现代真实的生活场景,如果拍摄成系列剧说不定更好啊。
3、这部片子还是70年代衍生过来的,有机会一定要看。
当弗兰克听到保罗的那些不把他当brother的而当做要饭的(或者没能力赚钱的“垃圾”),他的表情
弗兰克解释了前来的目的,并失望的离开
剧中还是兄弟情分不变
剧情结构:(铺垫)医术高超的外科医生保罗拥有别墅宝马车,一家三口,幸福家庭;与弟弟吃饭提车,预定去弟弟家聚会时间;提车小弟偷听到并拍下车内导航地址;(转折)当天保罗被医院紧急找回;蒙面歹徒劫持妻女,由于其色心,被女儿反抗看到真实面目,妻女双双被歹徒杀害;(争论)女儿被救回变植物人;在送还妻子老家下葬后,看到老丈人开枪射击偷猎者,并说:警察总是事后出现,要保护自己的东西必须要自己动手。
(带入第二幕)案件还是无任何进展,保罗开始焦虑失眠,找心理医生疏导;(B故事)警长调查此事件的故事;(游戏时间)保罗决定自己搜寻线索;碰到黑帮调戏女孩,上千制止被暴揍,保罗明白的有枪;当看了武器店摄像头后撤离;再救治一名黑帮火拼致死成员时拾得一把手枪;从不会用枪的保罗差点被流弹杀死自己;保罗网上学习用枪知识;再遇劫匪,强杀加强逃窜劫匪,自己虎口也震裂;而此事件恰巧被房间女孩拍摄到整个过程;可惜只拍摄到背影,获知凶手是左撇子和新手两个信息;保罗再次强杀教唆儿童盗窃的匪首;一时间网络热议,正义的叫他正义天使,反对方叫他芝加哥死神;保罗白天医院治病救人,晚上持枪杀坏蛋;(中点)医院送来中枪伤员,保罗发现是提车小弟,发现他带着自己的手表;小弟死亡,保罗偷取下电话和手表调查;(坏人逼近)锁定黑店,制服偷袭的店主,找到自己家的财物;劫匪之一小鱼赶来,被干翻获得另一绑匪修车工信息;劫匪被杀;制服修车工,用药物审讯获得最后一名绑匪诺克斯信息后,用千斤顶杀死修理工;(一无所有)左撇子棒球手弟弟被警方怀疑,交谈中无意说出姐夫保罗也是左撇子的事实;诺克斯主动联系保罗,二人酒吧混战,彼此中枪逃离;诺克斯装无辜向警方指认凶手就是保罗;而弟弟撞见了地下室自救的保罗,并出门挡住了前来调查的警长;(进入第三幕)两周后,女儿顺利出院,电梯遇诺克斯前来挑衅;(大决战)保罗去武器店购置大量武器;晚饭后,诺克斯带人杀到;一番大战,干掉小喽喽,保罗肩膀中弹,被诺克斯逼到茶几处;保罗出动茶几机关,一把冲锋枪弹射出来,保罗拿枪把诺克斯打成筛子;(结局)警察赶到,警长问讯肩膀伤口情况,并提醒保罗,希望他能救更多的人而不是杀戮;保罗和女儿紧紧相拥在一起。
2018-11-28警员中枪 搭档开车至医院用了六分钟 警员失血过多而死 男主是手术医生 家庭幸福 女儿考取了大学 夫妻恩爱 男主有个弟弟 男主生日一家要去聚会 但是晚上男主被医院叫走 老婆和女儿准备给他做蛋糕 此时家中来了三个抢匪 一抢匪欲对女儿不轨 女儿刀伤他 老婆用热水烫伤一劫匪 劫匪开枪打死老婆 女儿受伤住院一直昏迷不醒 男主因此有了心理问题 去看心理医生 一日男主看到一女孩被两混混骚扰 男主去制止结果被打 男主来到一枪店 枪店说枪支很好买 考试很简单 考试完就可以取得持枪证了 一次手术中 中枪者手枪掉落被男主捡走回家练习男主穿上帽衫拿上手枪 一日碰见一伙抢车匪徒 男主开枪打死匪徒被一女孩录下视频 男主被称为死神 医院有个中枪小孩说卖冰淇淋的开枪打的 男主去杀了戴金手链金项链金表金手枪的卖冰淇淋的 有人仿照男主去杀歹徒反而被杀 医院来了一中枪者 男主发现戴的是自己家被劫匪抢走的自己的表 男主打开他手机发现线索 中枪者死亡男主来到一酒吧但是酒吧不让他进 他说是中枪者让他来的 酒吧匪徒不信被男主先下手为强 另一匪徒前来开枪但是打中了同伙 又被保龄球砸中头部中枪而死 男主来到修车厂抓住另一名匪徒给他用刑割他肉 匪徒说出另一匪徒下落 男主用车将匪徒砸死匪徒给男主打电话让他去夜店 夜店匪徒与男主枪战 二人皆受伤 匪徒在医院说见过开枪的人 警方开始怀疑男主但是没有证据 医院来电 女儿苏醒 男主接女儿回家 去枪店买了枪 晚上男主发现有动静 将女儿藏起来 女儿报警 杀手三人 男主杀死两人 夜店男开枪打伤男主 男主突然掏出机枪打死夜店男 警方让男主继续治病救人
主要情节其实大家都说了,但大家对这部片子有的争议其实就是个人把仇人直接杀了,是否合法。
其实这就是法律界多年来争论的话题,程序正义(必须有合法取得的证据)和结果正义(只有确定是他有罪就行),其实两种正义下都存在两种风险,一是容易被执法者滥用,这点结果正义上的风险更大,二是取证困难,这点对于程序正义的风险更大。
但现在为什么不欧美还是更愿意采用程序正义呢,个人觉得不是程序正义更公平合理,而在于有权有势者更容易在程序正义的规则下逃避法律的制裁。
至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哪种正义都会有,虽然程序正义的相对多些。
欧美法律常喜欢说谁赋于你杀人(报仇)的权利?
那我可以反问,谁赋于了法律判决的权利呢,其实都是大家赋于的,只是现在大家不认可报仇合法而已,但其实自卫和报仇有多大区别?
个人认为重点只在于时间先后而已。
当然,个人观点,接受合理讨论,喷子就别来了。
有剧透,未看过者慎入。
首先是冲着布鲁斯威利斯的光环看了整部电影,和他之前的同类型作品相比,确实不太过瘾,缺少了近身搏斗和肌肉碰撞,只因为老布实在是岁数到了,打不动了。
从一个拿手术刀的外科医生,到拿枪的“城市英雄”这样的过度感觉导演是精心安排了大段的铺陈,从他的岳父大人拿起枪保卫农场、到芝加哥警察办事的拖沓表现,无不预示着老布拿起枪单干的结局。
到这里我反而会期待老布用更加巧妙的方式智斗恶势力而不是“以暴制暴”这么简单。
这里又不得不说一个人设的问题,老布给我的印象就是硬汉、动作明星、甚至有一些蛮干,虽然比巨石强森更有智慧,但是终归还是一个打星。
这里加入一个“第一次拿枪”的设定,感觉怪怪的,明明杀人杀的很6啊,非得加入第一次拿枪把手弄伤的桥段,感觉很生硬,按理说第一次拿起枪应该瞄都瞄不准才对啊。
如果是我拍,抛开大家说的“拥枪”话题,我觉得布鲁斯的角色设定应该是个“会打架的外科医生”,因为开始他弟弟交代过“他很能打”,我觉得一开始他应该是用手术刀加上不凡的身手,以肉搏为主,一刀封喉,到后面再加上被枪打伤,觉得近身的危险性太高,才决定开始用枪,是从刀到枪的一个进化过程,就像蜘蛛侠这类英雄也是进化来的,包括装备和思维等等。
这部片子整体也就是三颗星,毕竟都是给老布的,这类逼着老实人拿起武器的片子不在少数,也没有什么悬疑可讲,描述的更多的是夸大后的“拥枪”和“治安”问题,算是现实题材的艺术包装作品。
第一次写影评,逻辑和观点都不够成熟,以后慢慢进步。
感谢阅读。
这个光头就不像是个儒雅的医生
为家庭复仇的故事,还不错,当然如果是别的差的演员,可能不好看。
想起equalizer,丹泽尔华盛顿也是以暴制暴。看来民主党也开始转向,认为自卫第一,政府指望不上。
老威利终于又威力了一回。虽然正片其实平平,但跟他今年接的其它骗子相比,这次的表演可以多给两颗星。
戴个帽兜就可以行侠仗义,这很超级英雄。这个中规中矩的影片谈不上多么好,但布鲁斯威利斯终于摆脱了长达几年多达十几部作品的连接烂片期 。
老美枪支协会赞助了多少米?行云流水的犯罪动作电影,没啥惊喜,但看得很舒服
中规中矩的老派复仇片
剧情老套,打斗场面还不错,整体一般。
美国太危险,茶几加入购物清单
其实故事很一般,不过至少符合逻辑,完整讲完了。
义警讨论有点简单了
打死冰激淋人的時候我就不看了。
有点血腥 杰克保沃老了
乞丐版赤焰战场
不知道为啥,就是喜欢威利斯,估计是虎胆龙威的后遗症。
DIE HARD′S DIE HARD FAN不能忍~ 我布太帅了😍😍😍😍😘😘😘
在现代社会,到处都是监控的情况下,这个剧情有点假。
美国枪支宣传片,成功营造了一种在美国没有枪就活不下去的氛围。
某些小清新们以世界和平的名义留言驳斥合法持枪,我笑了。等你哪怕有机会拿起手机报警又如何,在警笛靠花园挨家门鸣起之前,你凭什么去保护自己家人,难道效仿罗家英唱一曲《Only you》吗?呢喃一句“神爱你”吗?当法律难作为的时候,正义只能靠以暴易暴。如果除此之外还有第二个选择的话,请告诉我。
开什么玩笑,让老布演不会武功的医生的人设,然后练了几个晚上就变成了虎胆龙威一样,难怪大家都说美国人蠢。